打印

《楞伽经讲记》与五译本对照(仅供学习参考)

宁玛巴修大圆满跟法相宗不同嘛,不同在哪里呢?很关键的一个地方,法相宗(唯识宗)具体的修法,现在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玄奘法师留下来的有一个“五重唯识观”,这是法相宗的修法,五重唯识一层层地剥。这个五重唯识观实际上就是转识成智,把八识转成五智。首先把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把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把意识转成妙观察智,把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这是把八识转成四智,也可以说转成五智,因为四智都是法界体性智的体现。所以法相宗的修行方法是转识成智,把识转化过来。
   
但是大圆满、<楞伽经>所讲的如来藏智不是转识而来的,而是就着这个识的本身成智,是即心成智,不是转识成智,也就是即心成佛。这个“即”跟“转”就不一样了,就当体,就心的本体成佛,所以是顿悟啊,禅宗讲一超直入截断众流啊,没有那些婆婆妈妈的、这个转那个转的,直接了当,即心就成佛。所以这个见地不同,修行的方法就不同,果位也就不同,当然果位到最后都是佛了。

   
所以<楞伽经>不是讲转识成智酌,他是讲即心成佛的,因此是禅宗依据的经典。为什么他是讲即心成佛?因为他讲如来藏,如来藏的本身是法尔自然清净的,众生的心识受污染,你把污染清除掉就完了嘛!怎么清除掉?当下就清除掉!贪嗔痴,马上清除掉!当然这有方法了,


这部《楞伽经>就讲了很多怎么样来澄清心识的污染。所以我们讲这部经的主旨是讲如来藏的思想,进一步来讲,就是我们在修行上,要就这个如来藏成佛,即心成佛,而不是转识成智。当然我们拿《楞伽经>来解释一些转识成智方面的东西也可以,所以法相宗把这部经作为他的经典之一嘛。但是禅宗拿它来不是讲转识成智,而是讲即心成佛,拿它来印心的。
   
所以禅宗从初祖达摩一直到五祖弘忍,乃至于六祖慧能以及同时的神秀都很重视《楞伽经》,虽然慧能主张读<金刚经>,但不排斥读<楞伽经>的。这是因为《楞伽经》是讲心识现象的,刚才不是讲了佛、菩萨、凡夫三种心识的现象吗,其中菩萨修行,当下离垢,污染当下去掉,这正是原来的禅宗学《楞伽经》的用意。后来用《摄大乘论》来讲<楞伽经>就变成法相宗研究名相之学了,跟古禅宗用来印心,用来当下去掉心识的污染,就不一样了。

   
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们禅宗南宗北宗的问题,也就顿悟和渐修的关系问题。

   
达摩祖师到汉地来传禅法,对顿悟和渐修是并重的,是既主张顿悟也主张渐修的。但是到了慧能和神秀,这两个六祖就分家了,北方的神秀主张渐修,南方的慧能主张顿悟,由于慧能的弟子神会和尚大力宣传顿悟法门,排斥北宗,而且运用了政治上的力量压北宗,所以北宗就衰落了,南宗就兴起了,南宗就独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缘就不好说了,但也是有利有弊。我们汉传佛教能够维持到今天哪,禅宗六祖慧能是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汉传佛教。但是把北宗排除了,只讲顿悟不讲渐修,就有失偏颇了。当然慧能不是不要渐修的,这个他和神秀的见解还是一致的,不过他商出一层。我们从两个偈语看得到,神秀的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的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个偈语好像是水火不容,截然相反,其实不然,要看到这两个偈语代表的两种境界,先要有神秀的境界,才能有慧能的境界,慧能的境界是在神秀的基础上出来的。所以我经常打个比方,北宗神秀的渐修好像一个宝塔的基座,慧能的顿悟就等于这个宝塔的尖子,你想想没基础,那个顶尖立得住吗?当然只有基础上不去的话,那也提不高。所以渐修顿悟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塔基有塔尖,有基础有提高。
   
《楞伽经》是讲了顿悟,也讲了渐修。所以我讲了这段历史公案后,对《楞伽经》应该更加殷勤尊重。

   
<楞伽经>的主旨是讲如来藏,而且是讲佛、菩萨、凡夫的三种心识状态。你用这种观点再去读<楞伽经,>,你就没有不通的地方了。不然的话,有好多地方,你用唯识的见解,或者拿中观的见解,这里通了那里不通,那里通了这里又不通。但是你拿如来藏的思想,讲三种心识的境界,你去读就比较容易通了。

   
如来藏究竟是什么,我刚才讲了并不神秘,如来藏就是众生的心识,我讲了三种心识状态嘛。众生一般是指凡夫,但若从广义上说,佛和菩萨也含摄于众生之中。

   
假使众生处身于烦恼当中,也就是处于贪嗔痴的业力当中,但他的心识不受污染,这个心识就是如来藏,方便起见吧,给它个名字叫如来藏;假使这种心识在烦恼当中受了贪嗔痴的污染,速个心识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藏识。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来藏跟阿赖耶识是描述两种不同的心识状态的两个名词。它既然是讲的心识的状态,也就是讲心识的相,一个受了污染的,一个没受污染的。再有,受污染和不受污染又是心识的两种不同的功能,也就是心识的用。

   
注意,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是心识的状态,并不是心识的本体,这一点要弄清楚。历来解释如来藏啊,都把如来藏解释为本体。一解释为本体了,很多地方就不大通了。我现在讲如来藏,按宁玛巴的说法,讲的是心识的状态,讲的是境界,讲的是功能,而不是讲它的本体。这一点要弄清楚,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用中观用唯识去讲如来藏了,而不是用《楞伽经》去讲如来藏了。用《楞伽经>讲如来藏是讲它的功能、境界。当然作为一种方便,有时侯说它是本体,这也可以,但要知道那不是它的正义,就像我前面讲经名《阿跋多罗楞伽宝经》,它的正义是入不可入,而不是无上宝,但是作为一种旁解,无上宝的说法也可以接受,这里也是的。

   
正因为如来藏和阿赖耶识这两个名词是讲心识的相状和功能,都不是讲心识的本体,所以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就没有空与不空的问题,因为讲本体有空与不空的问题,不是讲本体就没有空、不空的问题c因为研究空与不空是关于本体、自性的事情。比如说茶杯,茶杯的本体我们可以研究它空还是不空,是独立存在还是不独立存在,是真实的本质还是非真实的本质,但说到茶杯的功能作用,是大是小,是盛茶还是装米,就没有空不空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讲如来藏也是的,不是讲的本体。



但是有好多书上,包括印顺法师专门写了一部研究如来藏的书,写得还是很深的,但是他也讲如来藏是真藏唯心,是空后转出来的不空。这个按我上面的说法就不完全正确了。还有酌认为如来藏是一心二门,生灭门、真如门。这些都是讲本体上的事情,如果是讲功能讲相状,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讲真藏唯心,讲如来藏一心二门,这些说法我们可以做参考,作为权宜之计方便运用可以,但是不能做正解。

   
当然这有个问题了,《胜蔓经》提了“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为什么在如来藏上面讲空与不空呢,是不是还是讲的本体呢?不是的,因为在《胜蔓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里头说清楚了,经文是这么说的:

   
世尊,有两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脱若离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经上讲有两种如来藏,一种是空如来藏,是若脱若离若异一切烦恼藏。一种是不空如来藏,是过于恒沙,就是过去恒沙诸佛啊都是这样子,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两种如来藏空智,具体来说就是空如来藏空智和不空如来藏空智。

   
我们讲了心识的状态,这个心识处于烦恼当中而不受污染的是如来藏,受污染的是阿赖耶识。那么,什么样的心识才能有这种不受污染的功能呢?那就是必须具足空智的心识,这个空智的心识也就是成佛的心识。所以经上这么讲:如来藏智就是如来空智。

   
所以当你用如来藏智,即如来藏的空智来脱离一切烦恼(和一切烦恼相异不同)的时侯,这种如来藏智就叫做空如来藏,也就是空如来藏的空智。听起来有些重复,等写成文字看起来就清楚一些了。

   
当如来藏不脱离一切烦恼,也不着意去跟一切烦恼相异不同的时侯,即“不脱不离不异不思议佛法”的时侯,这种如来藏智叫不空如来藏,也就是不空如来藏的空智。

   
离垢,离开污染、离开贪嗔痴这叫离垢。有两种离垢:一种是自然清净的,法尔的,自然而然就离垢了,这是一种离垢;一种呢,是依靠惨行,依靠禅定的力量,在一刹那之间能够生起离垢,离开污染,这是一种离垢。你看,法尔的离垢,不脱不离不异,这就是不空如来藏;后者呢,就是要依靠禅定修行才能够离垢的,就是若脱若离若异的,这叫空如来藏。因为这两种离垢不同,所以这两种智的名称也分别为空如来藏的空智和不空如来藏的空智。但这都不是本体,是离垢的两种境界。

   
过去恒河沙,就是无量的诸佛啊,他所住的是法尔的自然而然的清净的本心,所以他是不空如来藏的境界。若是依靠定力修行离垢的境界叫空如来藏。这两种如来藏都是真实的智慧,都是自性圆满。

   
所以我们讲修行的人一定要重视修禅定,当然修禅定的一个前提是要持戒。戒定慧嘛。修了禅定才能证得空性,所以凡夫他要离垢啊,首先他要证得空如来藏,也就是先要有空如来藏的境界,然后才能够达到自然而然的不受污染的境界,那就是不空如来藏的境界。所以我们讲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讲的修行的两种心识状态,是对修行来说的,一定要认识这一点。我讲空如来藏,就是凭借修持清除污染,有了这个境以后,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法尔的本来清净,就是不空如来藏的境界。对于我们凡夫来讲,你不能说我就是不空如来藏,不可能,因为你受了污染,你一定要把这个污染空掉,排除掉,要到空如来藏以后,才能够显现你的不空如来藏。

   
所以对如来藏要这样来了解。不然的话,我们钻研名相啊,空啊不空啊,讲本体呀,那就流于名相之学了。

   
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我们讲的是境界(相),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功能(用),不空如来藏就是法尔的功能,不假(凭借)作意的,不留臆度的,自然而然就是清净,就是离垢,不受污染,这是过去十方三世恒沙诸佛昀心识状态;相对而言,这个空如来藏是凡夫修习所证的心识状态,我们视之为成佛的本质,胎藏嘛,如来种嘛。

   
所以凡夫假使不具备如来藏的本质,那你修禅定也没用,离垢离不了。正因为他有成佛的本质,所以修禅定能够凭借禅定的力量离垢,离开贪嗔痴。在这个意义下,我们权宜地来说空如来藏,是本体也可以。但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要正确理解它的本义,然后方便地用它的旁义才可以。

   
这样本来是讲它的相状、功能,现在你把它说成本体了,这是我们世俗经常的一个习惯,所以还是要区分开。我为什么这么强调一下呢,就是可能你们看到的参考书呀,很多都是讲如来藏是本体。我们也常常讲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如来藏,人人都有佛的本体,往往都讲到本体上了。当然如来藏有真如实体,但那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的,不是从体、相、用这个角度讲的。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书上讲空如来藏是本体,不空如来藏是相用啊,我们懂得上面说的意思后就了解了,作为旁解、作为权宜方便那么说的。

   
因此我们在读《楞伽经》的时侯,一定要看到如来藏是众生成佛的功能,是众生的心识状态,而不是成佛的本体。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正确了解《楞伽经》的经义,就是一切的修持都是使得众生本具的成佛的功能能够发生作用,能够发挥出来,修炼成佛。这就是诸佛的密意。

   
所以我们读这部《楞伽经>,要把它作为是讲修持的书,是讲如来藏的书,讲如来藏是讲在修持上能够发挥他成佛本质的功能作用,是这样的一部经书。懂得了这个要领,你就掌握了开启


《楞伽经》这部大经的钥匙。
经的主旨就说到这里,因为它关系到全经,所以讲得稍微详细了一点。

(三)、本经的结构与品目
下面说说《楞伽经》的结构和品目。
过去龙猛(龙树)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侯,提到了《楞伽经》有大本分流的说法。前面我也讲了,《楞伽经》的大本有一百五十品(或一百五十一品),传到中国汉土只有一品“一切佛语心品”,虽然是四卷经,但实际上只有一品,不是全经。但是现在的梵本<大藏经>里头,也没有听说一百五十品的大本《楞伽经》。前面说过有十万颂的大本,有三万六干颂的次本,还有小本。所以《楞伽经》说是有一百五十品,但究竟是什么品名也不清楚了。而且也不清楚现在单行的 “一切佛语心品”在整个的《楞伽经》里头是什么地位。只看到这一品里有“如是我闻”这句话,还有“一切佛语心品第一”,好像这一品就是整个大本《楞伽经》的第一品。但是在唐译本里,在这一品之前还有一个“罗婆那王劝请品”。所以你说我们现在的刘宋译本是整个大本的初品,好像也说不过去。而且常常讲这个本是小本,还有个别名叫“楞伽心经”,既然是“心”,就应该在中间嘛,不在头不在尾嘛。所以经的结构,因为没有大本,次本又不全,我们很难窥其全貌了。
   
但是就是在这一品里,魏译的十卷本、唐译的七卷本又分了很多品名。魏译十卷本有十八品,唐译的七卷本有十品,虽然魏译、唐译比宋译的四卷一品在经文上略有增加,但整体上并没有多少差别。于是就有人说,魏译、唐译之所以又分出许多品,是因为经文很长,怕读者抓不住要点,是后来加上去的.就好像《金刚经》的分目一样o<金刚经>原来是<大般若经》十六分中的一分——“能断金刚分”,所以一开始<金刚经>也是从头到尾没有细目的,后来昭明就把它分为三十二分,每一分还标了名字。但是通过考证,发现我们现存的梵本<楞伽经:》跟唐译本都是十品,可见唐译本跟梵本是相合的,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个品目不是翻译的人后来加上去的,而是梵本原来就有的。

   
现在我们可以把宋译本、魏译本、唐译本和梵本这四个本子的品目列出来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唐译的七卷本跟梵本都是十品,这应当是真实的。

   
可能有人会问,宋译本也是依据的梵本,会不会就是一个品名呢?当然专门从事历史、考古的还可以研究,我们就不详细说了。

   
前天,我们介绍了历代对《楞伽经>的注疏有很多家,对宋译本的分析也有很多。比如杨彦国的《楞伽经纂》把《楞伽经》分为七十一分。还有善月的《楞伽通义》中,把本经分为六十八章,但没有立章名。还有我昨天讲到的道家的陆潜虚,在他著的《楞伽要旨》中,把本经分为七十章,而且每章立了章名,这个道人研究《楞伽经》还是相当深的。再就是现在的欧阳竞无先生,他把《楞伽经>分为八聚。具体的我就不详细说了,有关的资料复印给大家,看看资料就可以了。

   
至于对本经的科判,还是值得提一提,因为它带有历史性。憨山和藕益大师对本经都有科判。一般都把经的结构分为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有些科判是根据宋译、魏译和唐译三个译本的差异做出的。因为魏译和唐译比宋译在经前多了一个“劝请品”,在经后多了“陀罗尼品”和“偈颂品”,这样一般把“劝请品”一直到大慧菩萨的一百零八问,作为序分,把一百零八问以后佛说的作为正宗分,而把最后的“陀罗尼品”和“偈颂品”作为流通分。还有的把“断食肉”也作为流通分。所以料判见解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对经的科判一般都用三分法(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因为三分法是用得最广也最古老,是由印度的弥天大师开始,后来亲光把它定下来了。

   
这里还有个故事,我们中国最早判三分的一部经就是《楞伽经》,谁判的呢?东晋的道安法师,这很了不起。明朝的宗泐和如王己在《楞伽经注解》中提到了这件事情,说在姚秦时代,有一位僧人曾经奉命讲《楞伽经》,但他不分章节,讲得没有次序。姚秦的皇帝说:释迦牟尼讲经的时侯,宾主问答呀,都有头有尾,为什么这个僧人讲经却没个头绪呢?那时道安法师在洛阳,听到了这件事,叹道:唉,我们出家人怎么能受这样的耻辱啊,讲经是我们的本分,怎么讲得没有次序受到皇帝这样的批评呢,经应该有次序。道安法师亲自提出来,凡是佛经,无论大小,一律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不就是次序吗。所以我们中国的三分科判,从道安法师开始。那个时候印度的亲光也讲三分,他讲的三分是: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跟道安的三分是一致的,但道安法师并不知道印度也有这么分的。后来亲光的三分科判传到中国来以后,大家都非常佩服道安法师,他的三分法跟印度的不谋而合,还有句诗:“分经雅合于亲光。”来赞叹他。

   
这就好像也是东晋的第一位僧人道生一样,《涅架经》还没有传过来,他就说众生都有佛性,当时还受到排挤,传说道生在虎丘山聚石为徒,对着石头阐述他的观点。后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说法。等到《涅架经》传过来,才发现跟他说的是一样的。所以中国的出家人很多是很有智慧的。这是讲经的结构带出的一段历史故事。

那么宋译比魏译、唐译的品目要少,只有一品,怎么分呢?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三分来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正释经义




——本经的缘起与法义


一、罗婆那王劝请品(魏、唐译本)

下面讲本经的内容,开始进入对经文的解释。
        
刘宋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入楞伽经

   
大乘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


妙法入楞伽经

注解

        
刘宋本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请佛品第一

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唵(Om)顶礼三宝  
顶礼诸佛菩萨众
  
下来悉心所记录《入楞伽经》,于中法王开示一切法无我

                       
.罗婆那王劝请品



唵!向三宝致敬!唵!向一切佛和菩萨致敬!

这里精心刻写这部《入楞伽经》,其中有法王宣示的万法无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注解


        
刘宋本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罗耶山顶上楞伽城中。彼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如百千日照曜金山。复有无量花园香树皆宝香林。微风吹击摇枝动叶。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皆有仙堂灵室龛窟。无数众宝所成。内外明彻日月光晖不能复现。皆是古昔诸仙贤圣。思如实法得道之处。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皆从种种他方佛土俱来集会。是诸菩萨具足无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奋迅游化。五法自性二种无我究竟通达。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而授佛位。自心为境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随种种心种种异念。无量度门随所应度随所应见而为普现。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滨摩
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边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此中杂宝诸花以为严饰,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彼等从诸佛土俱来集会。

诸菩萨摩诃萨于种种三摩地游戏自在,具足力与神通,诸佛手灌其顶,以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彼等善解如自心现之器世间义理;彼等随顺种种有情心行而作调伏教化;彼等究竟通达五法、三(自性)、(八)识及二无我。




我这样听说。世尊曾经住在海中摩罗耶山顶楞伽城。楞伽城装饰有各种宝石花。与世尊同住的有大比丘僧团和大菩萨会众。这些菩萨大士来自各方佛土,熟谙(ān熟悉;清楚地了解)各种入定、自在、力和神通游戏,以大慧菩萨为上首,已由一切佛手灌顶,通晓自心所现境界的义理,依照各类众生的思想、行为和状态进行教化,精通五法、自性、诸识和两种无我。

注解
【灌顶】(一)梵语abhis!ecana
或abhis!eka。即以水灌于头顶,受灌者即获晋升一定地位之仪式。原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之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其头顶,表示祝福。

 
据旧华严经卷二十七‘十地品’载,菩萨于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云地时,诸佛以智水灌其顶,以为受法王职之证明,此称受职灌顶,或称授职灌顶。又据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等,十住之第十位,称为灌顶住。或据大事(梵Maha^vastu
,记述释尊之事迹及本生等)所说,菩萨十地之第十地,名为灌顶地,灌顶位则特指十地以上之等觉阶位而言。

 
密教所行之灌顶,总称为秘密灌顶(略称密灌)。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作法之种类繁多,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即:(一)结缘灌顶,不论僧俗、机根等,为广结佛缘之灌顶。受者投花于坛上诸尊佛像,选定有缘之佛(投华得佛)为本尊,而后唱佛名号,由上师三度灌以瓶水,授一印(印契)、一明(陀罗尼)。(二)学法灌顶,又称受明灌顶、弟子灌顶、许可灌顶。对于欲学密教之弟子,先选定人、时、处,并准备作法,再授以有缘一尊之仪轨明法。(三)传法灌顶,又称传教灌顶、付法灌顶、阿阇梨灌顶。如法修行之人,欲为人师,或欲得阿阇梨位者,则授以大日如来之仪轨明法。此种灌顶为传真言之最极奥秘,又可分印法灌顶、事业灌顶、以心灌顶三种。(1)印法灌顶,又作秘印灌顶、手印灌顶、离作业灌顶。弟子诚心求真言行,但以资财短缺,无法整备一切所需,此时师以慈心观其心行,可略去诸作业,授以本尊秘印,行灌顶仪式。(2)事业灌顶,又作作业灌顶、具支灌顶。弟子于灌顶七日前诚心礼拜忏悔,师亦于七日间持诵,然后设坛、供诸种香花果物,授以秘印。此种灌顶须财力丰足者方能行之。(3)以心灌顶,又称心授灌顶、秘密灌顶、瑜只灌顶。用于师与弟子俱成就三昧耶戒之情况。即不于心外另设坛场,而在阿阇梨内心建立曼荼罗,入其心坛而授以灌顶。

 
又行灌顶所在之室,称为灌室。接受灌顶,称为受灌。设曼陀罗之道场以行灌顶仪式,则称密坛灌顶。灌顶之际所授之印契与陀罗尼,即称灌顶印明。

 
密教之受戒,皆须行灌顶,故受真言三昧耶戒,称为授戒灌顶。又于灌顶之际,若受者欲由灌顶消除灾障、成就悉地,则烧香花、乳木等种种供物,修护摩法,此即灌顶护摩。其修法之次数或供物种类有种种不同,今日本东密在金刚界修法终了后,于初夜、后夜中间同行此修法,称为中间护摩。此外,为利益水中之鱼类,密教以灌顶幡或塔婆流入河海,此种行事称流灌顶,或称流水灌顶。[贤愚经卷十三顶生王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卷七持诵法则品、蕤呬耶经卷下分别护摩品、苏悉地羯啰经卷下本尊灌顶品、大日经疏卷三、卷十五、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五] (二)为灌顶幡之略称。(参阅‘灌顶幡’6855) (三)(561~632)隋代僧。临海章安人,俗姓吴。世称章安大师。(参阅‘章安’
4835)


(一)、六种成就
   
就宋译本来说,这一段就是序分,而且是序分里的通序,叫证信序,一般经典的序分都有叙述方式的通例,主要特点是表现六种成就:闻成就、信成就、主成就、众成就、处就成、时成就。

   
譬如经文上的“如是我闻”,表示闻成就和信成就,这句话是阿难——结集这部经的人说的,意思是说:我是这样从佛那里听到的。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的遗嘱。释迦牟尼佛涅檠的时候,阿难很悲伤,帝释天就提醒他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趁佛还没有圆寂,有什么问题就应该问了,于是阿难止住悲伤,向佛请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将来我结集经的时候,应该怎么说呢?释迦牟尼佛回答他:你就说这四个字——如是我闻。所以每一部经的开

头都是“如是我闻”。因为这是佛的遗嘱。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就是闻成就。

   
后面“一时”,表示时成就。为什么叫“一时”呢,因为佛说的法是通三世的,不是哪一个时间能够限制住它的,所以不能说是佛历某年某月某日,也不能说甲子年乙丑年等等,都不行。因为佛法无边,法尔常在。

   
“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佛是主成就——讲经的主人。南海滨楞伽山顶就是处成就。如果说“一时”是时间成就,那么说法的地方就是空间成就。而且这个地方是“种种宝华以为庄严”的。

   
“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这些大菩萨都是从其它的许许多多的佛国来,有“无量三昧自在之力”,以大慧菩萨为上首。这是众成就。参会的大众,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比丘众,一是大菩萨众。

   
对六种成就的解释也有不同的。还有一个法成就,告诉你讲的什么法。这都经讲的是如来藏的法门,因为接着这段话:“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究竟通达o"就是讲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我后面会详细说的。这恰恰就是如来藏的实际内容。所以是法成就。这些都属于通序——一般经文通用的组织结构都是这样的,也叫证信序——证明这是结集者亲听释迦佛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为什么人说这个法的,大家应该真实信仰的。


(二)四种功德

   
这部经的证信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说明大慧菩萨有四种功德。前面“劝请品”提到过,罗婆那王请大慧菩萨来提问,为什么要大慧菩萨来提问请佛讲<楞伽经>呢,就是因大慧菩萨具有四种功德,所以他有条件、有资格来提这个问。一般的没有这个功德他还提问不了。

   
我们看一部经,开始由哪一个菩萨或比丘僧来启问,这都是表法的。一看这个提问的是谁,大概知道要讲的是什么法。因为佛经是当机来说法的,所以一定有应机者来请问。应机者有的是菩萨、有的是天、有的是人等等。像<天王问经>就是天王当机请问的,<胜蔓经>就是胜蔓夫人代表女众请问的。一般来说佛经里文殊菩萨当机的多,因为佛是加持长于某一个方面的菩萨来当机提问,文殊菩萨是表示般若、表示智慧的,所以很多经典都是文殊菩萨出来当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诸菩萨还没有到那个境界,问不了,佛不等来问就自己说,这个境界就高了,像<阿弥陀经>就是佛不请自说的。

   
现在这部<楞伽经>是大慧菩萨问的。大慧菩萨在佛教其它经典里,我们看到的恐怕不太多,但是在密传来讲,他与文珠菩萨同体,大慧菩萨就是文殊菩萨。

   
那么大慧菩萨的四种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序分上讲的:


   
第一种功德:”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这句话值得注意,前面“罗婆那王劝请品”就讲了很多密乘的东西,这里又提到灌顶,我们知道灌顶是密乘传法很重要的仪式。

   
第二种功德:“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我们讲的如来藏藏识都是“自心现境界”,这句话意思是说大慧菩萨已经领会到了如来藏的法义。

   
第三种功德:“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觋。”就是大慧菩萨对于各类众生的差别、各种心(法)色(法)的状况以及无量普度法门,他都能够了然通达,能够理解,知道他们的烦恼,所以他能够代表众生,就他们种种疑惑不解的问题,站在各种众生的立场上来问佛,使佛对各种不同的众生开显如来藏的法义。

   
第四种功德:“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这里“识”指的是八识。这个五法、自性、八识、二无种无我就是如来藏的实际内容。所以这一句是说大慧菩萨对如来藏的法义已经究竟通达了。

   
因为大慧菩萨有这四种功德,所以在会中为诸菩萨摩诃萨之上首,有资格向佛提问。佛经里当机的菩萨很要紧,从他的名字就晓得经的主旨,大慧嘛,要入如来藏、要证如来藏都是要靠大智慧、靠般若、靠空性的。

刘宋本


           





            




尔时婆伽婆。于大海龙王宫说法。满七日已度至南岸。时有无量那由他释梵天王诸龙王等。无边大众悉皆随从向海南岸。
尔时婆伽婆。遥望观察摩罗耶山楞伽城。光颜舒悦如动金山。熙怡微笑而作是言。过去诸佛应正遍知。于彼摩罗耶山顶上楞伽城中。说自内身圣智证法。离于一切邪见觉观。非诸外道声闻辟支佛等修行境界。我亦应彼摩罗耶山楞伽城中为罗婆那夜叉王上首说于此法。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过七日已从大海出,有无量亿梵、释、护世诸天龙等,奉迎于佛。尔时,如来举目,观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于此城说自所得圣智证法,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七日期满而出,无数释梵护天龙奉迎,(世尊)举目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曾于彼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说自内证圣智之法,此离外道量智,及声闻与缘觉识境。今我亦当为罗婆那夜叉王说如是法。



那时,世尊在海中蛇王宫中度过七日后出来,受到数亿帝释天、梵天和蛇女欢迎。他遥望摩罗耶山楞伽城,面露微笑:“摩罗耶山楞伽城是自觉圣智、四边、邪见、外道、声闻和缘觉的圣境。过去的如来、阿罗汉、正等觉都在这里宣示他们所修成的正法。我也要在这里为夜叉王罗波那开示这种正法。”

注解

刘宋本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如来声。时婆伽婆离海龙王宫度大海已。与诸那由他无量释梵天王诸龙王等围绕恭敬。尔时如来观察众生阿梨耶识大海水波。为诸境界猛风吹动。转识波浪随缘而起。尔时罗婆那夜叉王而自叹言。我应请如来入楞伽城。令我长夜于天人中。与诸人天得大利益快得安乐。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佛言音。遥知如来从龙宫出。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发欢喜心。于其城中高声唱言。我当诣佛请入此城。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长夜中得大饶益。




罗婆那夜叉王乘如来神力而闻佛音,遥知世尊从龙宫出,无数释梵天龙围绕;且见于聚会中,心意动荡海波浪起,藏识大海受客境风动而转识荡漾。尔时,彼立其处,发欢喜声而高唱言:我当往请世尊入楞伽城,于此长夜中作饶益,利乐诸人天有情。





凭借如来的神力,罗刹王罗波那听到了。世尊已从海中蛇王宫中出来,数亿帝释天、梵天和蛇女围绕和跟随。他站在那里,看到海浪涌动,境界之风吹起阿赖耶识海转识波浪,看到众会的心意。他高声唱到:“我要去劝请世尊进入楞伽城,这样在长夜中,我、天神和凡人都会获得利益和幸福。”

注解

宋本
      



     





尔时楞伽城主罗婆那夜叉王。与诸眷属乘花宫殿至如来所。与诸眷属从宫殿下绕佛三匝。以种种伎乐乐于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而用造作。大毗琉璃玛瑙诸宝以为间错。无价色衣以用缠裹。以梵声等无量种音。歌叹如来一切功德。而说偈言


作是语已。即与眷属乘花宫殿往世尊所。到已下殿右绕三匝。作众伎乐供养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琉璃等宝以为间错。无价上衣而用缠裹。其声美妙音节相和。于中说偈而赞佛曰。




罗婆那夜叉王随即偕诸眷属,乘华宫车来诣佛所,到已,下车,步行右绕佛三匝。彼等奏乐,以大青因陀罗宝而为弦拨,(奏已)置琵琶于一旁,彼(琵琶)以吠琉璃宝而为嵌饰,置于无价黄白上衣如毕利飏瞿者之上,唱种种音,如具六、神仙曲、持地调、明意、近闻、中令、鸡尸迦,于歌音、土风、雅调等诸旋律中相应,歌音与妙笛音,偈颂节拍中和声——





然后,罗刹王罗波那带着随从,登上花车,来到世尊那里。来到后,他和随从走下花车,向世尊右绕三匝。用因陀罗青玉槌击打种种乐器,腰边挂着的琵琶镶有琉璃和玛瑙,缠裹浅黄似必扬古蔓草的无价布料。跟随具六、神仙、持地、明意、近闻和中令这些优美的曲调、音阶和旋律,应和欢快的琵琶,他吟唱偈颂道:

注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正释经义

                                                         



——本经的缘起与法义


一、罗婆那王劝请品(魏、唐译本)

下面讲本经的内容,开始进入对经文的解释。
        
刘宋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入楞伽经

   
大乘入楞伽经


入楞伽经


妙法入楞伽经

注解

        
刘宋本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请佛品第一

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唵(Om顶礼三宝  
顶礼诸佛菩萨众  
下来悉心所记录《入楞伽经》,于中法王开示一切法无我

                       
.罗婆那王劝请品



唵!向三宝致敬!唵!向一切佛和菩萨致敬!

这里精心刻写这部《入楞伽经》,其中有法王宣示的万法无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注解

        
刘宋本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罗耶山顶上楞伽城中。彼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如百千日照曜金山。复有无量花园香树皆宝香林。微风吹击摇枝动叶。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皆有仙堂灵室龛窟。无数众宝所成。内外明彻日月光晖不能复现。皆是古昔诸仙贤圣。思如实法得道之处。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皆从种种他方佛土俱来集会。是诸菩萨具足无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奋迅游化。五法自性二种无我究竟通达。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而授佛位。自心为境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随种种心种种异念。无量度门随所应度随所应见而为普现。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滨摩
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边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此中杂宝诸花以为严饰,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彼等从诸佛土俱来集会。

诸菩萨摩诃萨于种种三摩地游戏自在,具足力与神通,诸佛手灌其顶,以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彼等善解如自心现之器世间义理;彼等随顺种种有情心行而作调伏教化;彼等究竟通达五法、三(自性)、(八)识及二无我。




我这样听说。世尊曾经住在海中摩罗耶山顶楞伽城。楞伽城装饰有各种宝石花。与世尊同住的有大比丘僧团和大菩萨会众。这些菩萨大士来自各方佛土,熟谙(ān熟悉;清楚地了解)各种入定、自在、力和神通游戏,以大慧菩萨为上首,已由一切佛手灌顶,通晓自心所现境界的义理,依照各类众生的思想、行为和状态进行教化,精通五法、自性、诸识和两种无我。

注解
【灌顶】()梵语abhis!ecana
abhis!eka。即以水灌于头顶,受灌者即获晋升一定地位之仪式。原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之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其头顶,表示祝福。

 
据旧华严经卷二十七‘十地品’载,菩萨于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云地时,诸佛以智水灌其顶,以为受法王职之证明,此称受职灌顶,或称授职灌顶。又据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等,十住之第十位,称为灌顶住。或据大事(梵Maha^vastu
,记述释尊之事迹及本生等)所说,菩萨十地之第十地,名为灌顶地,灌顶位则特指十地以上之等觉阶位而言。

 
密教所行之灌顶,总称为秘密灌顶(略称密灌)。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上师以五瓶水(象征如来五智)灌弟子顶,显示继承佛位之意义。灌顶作法之种类繁多,主要为结缘灌顶、学法灌顶、传法灌顶三种。即:()结缘灌顶,不论僧俗、机根等,为广结佛缘之灌顶。受者投花于坛上诸尊佛像,选定有缘之佛(投华得佛)为本尊,而后唱佛名号,由上师三度灌以瓶水,授一印(印契)、一明(陀罗尼)。()学法灌顶,又称受明灌顶、弟子灌顶、许可灌顶。对于欲学密教之弟子,先选定人、时、处,并准备作法,再授以有缘一尊之仪轨明法。()传法灌顶,又称传教灌顶、付法灌顶、阿阇梨灌顶。如法修行之人,欲为人师,或欲得阿阇梨位者,则授以大日如来之仪轨明法。此种灌顶为传真言之最极奥秘,又可分印法灌顶、事业灌顶、以心灌顶三种。(1)印法灌顶,又作秘印灌顶、手印灌顶、离作业灌顶。弟子诚心求真言行,但以资财短缺,无法整备一切所需,此时师以慈心观其心行,可略去诸作业,授以本尊秘印,行灌顶仪式。(2)事业灌顶,又作作业灌顶、具支灌顶。弟子于灌顶七日前诚心礼拜忏悔,师亦于七日间持诵,然后设坛、供诸种香花果物,授以秘印。此种灌顶须财力丰足者方能行之。(3)以心灌顶,又称心授灌顶、秘密灌顶、瑜只灌顶。用于师与弟子俱成就三昧耶戒之情况。即不于心外另设坛场,而在阿阇梨内心建立曼荼罗,入其心坛而授以灌顶。

 
又行灌顶所在之室,称为灌室。接受灌顶,称为受灌。设曼陀罗之道场以行灌顶仪式,则称密坛灌顶。灌顶之际所授之印契与陀罗尼,即称灌顶印明。

 
密教之受戒,皆须行灌顶,故受真言三昧耶戒,称为授戒灌顶。又于灌顶之际,若受者欲由灌顶消除灾障、成就悉地,则烧香花、乳木等种种供物,修护摩法,此即灌顶护摩。其修法之次数或供物种类有种种不同,今日本东密在金刚界修法终了后,于初夜、后夜中间同行此修法,称为中间护摩。此外,为利益水中之鱼类,密教以灌顶幡或塔婆流入河海,此种行事称流灌顶,或称流水灌顶。[贤愚经卷十三顶生王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卷七持诵法则品、蕤呬耶经卷下分别护摩品、苏悉地羯啰经卷下本尊灌顶品、大日经疏卷三、卷十五、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五] ()为灌顶幡之略称。(参阅‘灌顶幡’6855) ()561632)隋代僧。临海章安人,俗姓吴。世称章安大师。(参阅‘章安’
4835


(一)、六种成就
   
就宋译本来说,这一段就是序分,而且是序分里的通序,叫证信序,一般经典的序分都有叙述方式的通例,主要特点是表现六种成就:闻成就、信成就、主成就、众成就、处就成、时成就。

   
譬如经文上的“如是我闻”,表示闻成就和信成就,这句话是阿难——结集这部经的人说的,意思是说:我是这样从佛那里听到的。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的遗嘱。释迦牟尼佛涅檠的时候,阿难很悲伤,帝释天就提醒他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趁佛还没有圆寂,有什么问题就应该问了,于是阿难止住悲伤,向佛请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将来我结集经的时候,应该怎么说呢?释迦牟尼佛回答他:你就说这四个字——如是我闻。所以每一部经的开

头都是“如是我闻”。因为这是佛的遗嘱。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就是闻成就。

   
后面“一时”,表示时成就。为什么叫“一时”呢,因为佛说的法是通三世的,不是哪一个时间能够限制住它的,所以不能说是佛历某年某月某日,也不能说甲子年乙丑年等等,都不行。因为佛法无边,法尔常在。

   
“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佛是主成就——讲经的主人。南海滨楞伽山顶就是处成就。如果说“一时”是时间成就,那么说法的地方就是空间成就。而且这个地方是“种种宝华以为庄严”的。

   
“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这些大菩萨都是从其它的许许多多的佛国来,有“无量三昧自在之力”,以大慧菩萨为上首。这是众成就。参会的大众,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比丘众,一是大菩萨众。

   
对六种成就的解释也有不同的。还有一个法成就,告诉你讲的什么法。这都经讲的是如来藏的法门,因为接着这段话:“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究竟通达o"就是讲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我后面会详细说的。这恰恰就是如来藏的实际内容。所以是法成就。这些都属于通序——一般经文通用的组织结构都是这样的,也叫证信序——证明这是结集者亲听释迦佛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为什么人说这个法的,大家应该真实信仰的。


(二)四种功德

   
这部经的证信序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说明大慧菩萨有四种功德。前面“劝请品”提到过,罗婆那王请大慧菩萨来提问,为什么要大慧菩萨来提问请佛讲<楞伽经>呢,就是因大慧菩萨具有四种功德,所以他有条件、有资格来提这个问。一般的没有这个功德他还提问不了。

   
我们看一部经,开始由哪一个菩萨或比丘僧来启问,这都是表法的。一看这个提问的是谁,大概知道要讲的是什么法。因为佛经是当机来说法的,所以一定有应机者来请问。应机者有的是菩萨、有的是天、有的是人等等。像<天王问经>就是天王当机请问的,<胜蔓经>就是胜蔓夫人代表女众请问的。一般来说佛经里文殊菩萨当机的多,因为佛是加持长于某一个方面的菩萨来当机提问,文殊菩萨是表示般若、表示智慧的,所以很多经典都是文殊菩萨出来当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诸菩萨还没有到那个境界,问不了,佛不等来问就自己说,这个境界就高了,像<阿弥陀经>就是佛不请自说的。

   
现在这部<楞伽经>是大慧菩萨问的。大慧菩萨在佛教其它经典里,我们看到的恐怕不太多,但是在密传来讲,他与文珠菩萨同体,大慧菩萨就是文殊菩萨。

   
那么大慧菩萨的四种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序分上讲的:


   
第一种功德:”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这句话值得注意,前面“罗婆那王劝请品”就讲了很多密乘的东西,这里又提到灌顶,我们知道灌顶是密乘传法很重要的仪式。

   
第二种功德:“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我们讲的如来藏藏识都是“自心现境界”,这句话意思是说大慧菩萨已经领会到了如来藏的法义。

   
第三种功德:“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觋。”就是大慧菩萨对于各类众生的差别、各种心(法)色(法)的状况以及无量普度法门,他都能够了然通达,能够理解,知道他们的烦恼,所以他能够代表众生,就他们种种疑惑不解的问题,站在各种众生的立场上来问佛,使佛对各种不同的众生开显如来藏的法义。

   
第四种功德:“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这里“识”指的是八识。这个五法、自性、八识、二无种无我就是如来藏的实际内容。所以这一句是说大慧菩萨对如来藏的法义已经究竟通达了。

   
因为大慧菩萨有这四种功德,所以在会中为诸菩萨摩诃萨之上首,有资格向佛提问。佛经里当机的菩萨很要紧,从他的名字就晓得经的主旨,大慧嘛,要入如来藏、要证如来藏都是要靠大智慧、靠般若、靠空性的。

刘宋本
      
           



   
            




尔时婆伽婆。于大海龙王宫说法。满七日已度至南岸。时有无量那由他释梵天王诸龙王等。无边大众悉皆随从向海南岸。
尔时婆伽婆。遥望观察摩罗耶山楞伽城。光颜舒悦如动金山。熙怡微笑而作是言。过去诸佛应正遍知。于彼摩罗耶山顶上楞伽城中。说自内身圣智证法。离于一切邪见觉观。非诸外道声闻辟支佛等修行境界。我亦应彼摩罗耶山楞伽城中为罗婆那夜叉王上首说于此法。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过七日已从大海出,有无量亿梵、释、护世诸天龙等,奉迎于佛。尔时,如来举目,观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于此城说自所得圣智证法,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七日期满而出,无数释梵护天龙奉迎,(世尊)举目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曾于彼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说自内证圣智之法,此离外道量智,及声闻与缘觉识境。今我亦当为罗婆那夜叉王说如是法。



那时,世尊在海中蛇王宫中度过七日后出来,受到数亿帝释天、梵天和蛇女欢迎。他遥望摩罗耶山楞伽城,面露微笑:“摩罗耶山楞伽城是自觉圣智、四边、邪见、外道、声闻和缘觉的圣境。过去的如来、阿罗汉、正等觉都在这里宣示他们所修成的正法。我也要在这里为夜叉王罗波那开示这种正法。”

注解

刘宋本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如来声。时婆伽婆离海龙王宫度大海已。与诸那由他无量释梵天王诸龙王等围绕恭敬。尔时如来观察众生阿梨耶识大海水波。为诸境界猛风吹动。转识波浪随缘而起。尔时罗婆那夜叉王而自叹言。我应请如来入楞伽城。令我长夜于天人中。与诸人天得大利益快得安乐。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佛言音。遥知如来从龙宫出。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发欢喜心。于其城中高声唱言。我当诣佛请入此城。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长夜中得大饶益。




罗婆那夜叉王乘如来神力而闻佛音,遥知世尊从龙宫出,无数释梵天龙围绕;且见于聚会中,心意动荡海波浪起,藏识大海受客境风动而转识荡漾。尔时,彼立其处,发欢喜声而高唱言:我当往请世尊入楞伽城,于此长夜中作饶益,利乐诸人天有情。





凭借如来的神力,罗刹王罗波那听到了。世尊已从海中蛇王宫中出来,数亿帝释天、梵天和蛇女围绕和跟随。他站在那里,看到海浪涌动,境界之风吹起阿赖耶识海转识波浪,看到众会的心意。他高声唱到:“我要去劝请世尊进入楞伽城,这样在长夜中,我、天神和凡人都会获得利益和幸福。”

注解

宋本
      



     





尔时楞伽城主罗婆那夜叉王。与诸眷属乘花宫殿至如来所。与诸眷属从宫殿下绕佛三匝。以种种伎乐乐于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而用造作。大毗琉璃玛瑙诸宝以为间错。无价色衣以用缠裹。以梵声等无量种音。歌叹如来一切功德。而说偈言


作是语已。即与眷属乘花宫殿往世尊所。到已下殿右绕三匝。作众伎乐供养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琉璃等宝以为间错。无价上衣而用缠裹。其声美妙音节相和。于中说偈而赞佛曰。




罗婆那夜叉王随即偕诸眷属,乘华宫车来诣佛所,到已,下车,步行右绕佛三匝。彼等奏乐,以大青因陀罗宝而为弦拨,(奏已)置琵琶于一旁,彼(琵琶)以吠琉璃宝而为嵌饰,置于无价黄白上衣如毕利飏瞿者之上,唱种种音,如具六、神仙曲、持地调、明意、近闻、中令、鸡尸迦,于歌音、土风、雅调等诸旋律中相应,歌音与妙笛音,偈颂节拍中和声——





然后,罗刹王罗波那带着随从,登上花车,来到世尊那里。来到后,他和随从走下花车,向世尊右绕三匝。用因陀罗青玉槌击打种种乐器,腰边挂着的琵琶镶有琉璃和玛瑙,缠裹浅黄似必扬古蔓草的无价布料。跟随具六、神仙、持地、明意、近闻和中令这些优美的曲调、音阶和旋律,应和欢快的琵琶,他吟唱偈颂道:

注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刘宋本
      



      




1.心具于法藏&n, bsp;
离无我见垢


世尊说诸行
内心所知法


1..心自性法藏 无我离见垢


证智之所知 愿佛为宣说


1)心自性为法藏义
无我离量离诸垢  
其内自证趣所知
愿佛示知入法道



以心自性为门径的法则,无我,摆脱诸见,无垢,

趋向自觉內知,导师啊,请在这里宣示这法门。(1
注解

刘宋本
         



     





2.白法得佛身 内身所证法


化身示化身 时到入楞伽

2.善法集为身
证智常安乐


变化自在者
愿入楞伽城


2 .无量功德善逝身
于彼现为化已化
内自证趣法得乐
适时佛请入楞伽



善逝身体由善法积聚而成,显现种种变化和所变化,

乐在内心自知法,进入楞伽城,今天是时机,牟尼!(2
注解

刘宋本
      



     




3.今此楞伽城 过去无量佛


及诸佛子等 无量身受用

4.世尊若说法 无量诸夜叉
能现无量身 欲闻说法声
3.过去佛菩萨 皆曾住此城

此诸夜叉众 一心愿听法


3.过去诸佛与佛子
现种种身楞伽住
祈尊示我无上法
种种夜叉愿谛听


过去的胜者们各色各样佛子都曾住在这座楞伽城,
主人啊,请宣示这种妙法,各色各样夜叉都将聆听。(3
注解

刘宋本
         



      




尔时罗婆那楞伽王。以都吒迦种种妙声。歌叹如来诸功德已。复更以伽他妙声歌叹如来。而说偈言。

尔时罗婆那楞伽王。以都咤迦音歌赞佛已。复以歌声而说颂言。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更依都咤迦调而歌偈颂言——

这时,楞伽王罗波那用都吒迦韵律吟唱后,又用偈颂韵律吟唱道:
注解

刘宋本
         



      




1.如来于七日 大海恶兽中


渡海至彼岸 出已即便住 

世尊于七日
住摩竭海中

然后出龙宫 安详升此岸

1.世尊经七夜离海   
此海鲸鱼众所住  
海中亦有龙王宫  
于今安详升此岸



世尊在摩羯鱼居住的海中度过七夜,现在从海王的宫中出来,站在岸边。(4

注解

刘宋本
      



           




2.罗婆那王共 妻子夜叉等

及无量眷属 大智诸大臣 
2.我与诸婇女 及夜叉眷属
输迦娑剌那 众中聪慧者


2.罗婆那于佛升时   
带同妃后夜叉众
带同输迦娑剌那  
带同众中饱学者



佛陀刚站在那里,罗波那与众天女、众夜叉以及输迦和娑剌那众智者,(5

注解

刘宋本
      



     




3.叔迦婆罗那 如是等天众 

各各悉皆现 无量诸神通

4.乘妙花宫殿 俱来到佛所 

到已下花殿 礼拜供养佛 

5.依佛住持力 即于如来前

自说己名字 我十头罗刹


3.悉以其神力 往诣如来所


各下花宫殿 礼敬世所尊

4.复以佛威神 对佛称己名



3.依神力诣世尊处  
下花车向如来礼
各报名字申供养   
供已得世尊护持



凭借神通,前往导师站着的地方,从花车上下来,向如来致敬献礼,受到胜王的护持,通报自己姓名:(6

注解

刘宋本
      



     





6.愿垂哀愍我 及此城众生


受此楞伽城 摩罗耶宝山

我是罗刹王 十首罗婆那      
5.今来诣佛所 愿佛摄受我  
及楞伽城中 所有诸众生



4.来此者我罗婆那  
是为十首夜叉王


祈愿佛能摄受我   
以及楞伽一切众


我是罗波那,十首罗刹王,来到这里,请你恩宠我的楞伽城和城中的居民。(7
注解

刘宋本
      



     




7.过去无量佛
于此楞伽城 


种种宝山上 说身所证法 

6.过去无量佛 咸升宝山顶


住楞伽城中 说自所证法



5.过去诸佛此城中   
于镶宝石山巅处

曾经宣示自所证   
内自证智之境界



就在, 这镶嵌宝石的山顶城中,过去的等觉们宣示自觉境界。(8

注解

刘宋本
      



     




8.如来亦应尔 于此宝山中

同诸过去佛
亦说如是法 

9.愿共诸佛子 说此清净法

我及楞伽众 咸皆欲听闻

7.世尊亦应尔 住彼宝严山
菩萨众围绕 

演说清净法
8.我等于今日 及住楞伽众
一心共欲闻 

离言自证法

6.今愿世尊亦如是   
于诸佛子环绕中  
说法宝严山顶上  
我楞伽众愿谛听



请世尊也在这装饰宝石的山顶,在众佛子围绕下,宣示无垢正法,今天,我们和楞伽居民都愿聆听。(9

注解

刘宋本
      



     




9.入楞伽经典  
过去佛赞叹 



内身智境界 离所说名字 

9.我念去来世 所有无量佛
 菩萨共围绕 演说楞伽经

7.过去诸佛曾称誉  
入楞伽经自所证  
此为内自证智境   
不见其余教法中



过去诸佛宣讲的《入楞伽经》,是摆脱言说法的自觉境界。(10

注解

刘宋本
      



     




10.我念过去世 无量诸如来
  
诸佛子围绕 说此修多罗

10.此入楞伽典 昔佛所称赞
  
愿佛同往尊 亦为众开演



8.我忆念于过去世   
诸佛与诸佛子俱
当众朗诵此经典   
世尊惟愿说如是


“我记得过去诸佛在众佛子前面,宣讲这部经,请世尊也宣讲吧!(11
注解

刘宋本
      



     




11.如来于今日 亦应为我等

及诸一切众  
说此甚深法

12.未来诸世尊 及诸佛子等 

于此宝山上 亦说此深法

11.请佛为哀愍 无量夜叉众
   
入彼宝严城 说此妙法门



9.佛与佛子此适时   
哀悯一切楞伽众  
登彼杂宝庄严山   
演说甚深微妙法



“在未来之时,也会有诸佛和众佛子,这些导师也会在这装饰宝石的山顶,怜悯众夜叉,宣示这个神圣的法门。(12

注解

刘宋本
      



     




13.今此楞伽城 微妙过天宫 

墙壁非土石 诸宝罗网覆


12.此妙楞伽城 种种宝严饰

  
墙壁非土石 罗网悉珍宝


10.楞伽城是庄严城  
诸般宝石为严饰  
清凉瑰丽群峰绕  
珍宝网罗作华盖



可爱的圣城楞伽装饰各种宝石,清凉可爱的山顶覆盖着宝石网。(13

注解

刘宋本
      



     




14.此诸夜叉等 已于过去佛 
修行离诸过 毕竟住大乘
13.此诸夜叉众 昔曾供养佛
  
修行离诸过 证知常明了


11.世尊此中诸夜叉  
已离贪嗔等诸过  
思量自证供养佛  
彼此劝信大乘法



世尊啊,这里的夜叉摆脱贪欲,善于自觉内思,奉持过去诸佛,他们深信大乘法门,互相修行。(14

注解

刘宋本
      



        




15.内心善思惟 如实念相应

愿佛怜愍故 为诸夜叉说

14.夜叉男女等 渴仰于大乘

自信摩诃衍 亦乐令他住


12.此中夜叉童男女,渴望听闻于大乘。世尊我导师请来,来摩罗耶楞伽城。

这些夜叉少男少女渴望了解大乘,请世尊导师来到摩罗耶山楞伽城!(15
注解

刘宋本
      



     




16.愿佛天人师 入摩罗耶山

夜叉及妻子 欲得摩诃衍

17.瓮耳等罗刹 亦住此城中

曾供养过去 无量亿诸佛

15.惟愿无上尊 为诸罗刹众
瓮耳等眷属 往诣楞伽城


13.头上瓶耳夜叉众,彼等亦于城中住。彼愿奉献于大乘,是故愿闻内自证。

“以甕耳为首的城中众罗刹,都皈依大乘,将聆听大乘法。(16
注解

刘宋本
      



     
唐,



18.今复愿供养 现在大法王

欲闻内心行 欲得摩诃衍

19.愿佛怜愍我 及诸夜叉众

共诸佛子等 入此楞伽城

16.我于去来今 勤供养诸佛

  
愿闻自证法 究竟大乘道

17.愿佛哀愍我 及诸夜叉众
  
共诸佛子等 入此楞伽城


14.彼曾勤供养诸佛,于今亦愿如是作。请来请以悲悯故,请同佛子来楞伽。

他们供养过去诸佛,现在照样会如此,请怜悯我,与众佛子一起前往楞伽城!(17
注解

刘宋本
      



     




20.我所有宫殿 妻子及眷属
宝冠诸璎珞 种种庄严具
21.阿舒迦园林 种种皆可乐
及所乘花殿 施佛及大众

18.我宫殿婇女 及以诸璎珞

  
可爱无忧园 愿佛哀纳受


15.大慧请受我宫室,连同此中诸乐天。


种种杂宝璎珞饰,以及无忧王花园。大牟尼啊,请接受我的住宅和天女,还有各种项链和可爱的无忧园林。(18

注解

刘宋本
      



     





22.我于如来所 无有不舍物

   
愿大牟尼尊 哀愍我受用

23.我及诸佛子 受佛所说法
  
愿佛垂哀愍 为我受用说

19.我于佛菩萨 无有不舍物

 乃至身给侍 惟愿哀纳受



16.我尽一切供养佛,以及供养诸佛子。于我无有不能供,请悲悯我大牟尼。




我遵奉过去诸佛和众佛子的命令,无所不可施舍,请怜悯我,大牟尼!”(19

注解
【摄受】(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
宋译
        
魏译

            
唐译


尔时三界尊
闻夜叉请已

即为夜叉说
过去未来佛

尔时世尊闻是语已。即告之言。夜叉王。过去世中诸大导师

1.三界尊闻彼说已,即呼罗刹王而言,
过去世中此宝山,诸大导师所曾住。


听了他说的这番话,三界之主说到:“夜叉王!过去诸导师在这宝石山上,(20
注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宋译
        
魏译

         

唐译


夜叉过去佛
此胜宝山中

怜愍夜叉故
说内身证法

未来佛亦尔
于此宝山中

为诸夜叉等
亦说此深法

咸哀愍汝受汝劝请。诣宝山中说自证法。未来诸佛亦复如是。


2.为悲悯于汝等故,内自证法为宣说。于此宝石庄严山,未来际亦当如是。

“也是怀着怜悯心,向你宣示自证法,未来诸导师也会在这宝石山上宣讲。(21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夜叉此宝山
如实修行人

现见法行人
乃能住此处

夜叉今告汝
我及诸佛子

怜愍汝等故
受汝施请说


此是修行甚深观行现法乐者之所住处。我及诸菩萨哀愍汝故受汝所请。




3.此是瑜伽者住处,彼于现法乐中住。夜叉王兮汝已得,诸善逝及我悲悯。


“因为这里是修习现见法的瑜伽行者住处,夜叉王啊,你应该受到诸善逝和我的怜悯。”(22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如来略答竟
寂静默然住

罗婆那罗刹
奉佛花宫殿

如来及佛子
受已即皆乘

作是语已默然而住。时罗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宫殿奉施于佛。佛坐其上。


4.如是世尊受请已,于是默然而安住。罗婆那即献花车,世尊安坐于其上。

然后,世尊保持沉默,思想寂静,登上了罗波那提供的那辆花车。(23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罗婆那夜叉
亦自乘华殿

以诸婇女乐 乐佛到彼城

王及诸菩萨前后导从。无量婇女歌咏赞叹。供养于佛往诣彼城。


5.罗婆那及随从众,以及智慧诸佛子,百千乐天歌且舞,一齐同入此城中。

这样,罗波那和那些无畏的佛子受到欢笑跳跃的众天女侍奉,前往楞伽城。(24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到彼妙城已 罗婆那夜叉
及其夜叉妻 夜叉男女等
更持胜供具 种种皆微妙
供养于如来 及诸佛子等
到彼城已。罗婆那王及诸眷属。复作种种上妙供养。夜叉众中童男童女。以宝罗网供养于佛。



6.入此悦意城中后,复受夜叉众敬礼,罗婆那与夜叉男,及夜叉女申敬意。


到了可爱的城里,世尊又受到供奉,受到以罗波那为首的夜叉男女供奉,那些夜叉少男少女还用宝石网供奉。(25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诸佛及菩萨 皆受彼供养
罗婆那等众 供养说法者
罗婆那王施宝璎珞奉佛菩萨以挂其颈。



7.一众夜叉童男女,供养佛陀珍宝网。罗婆那以宝璎珞,供养佛及菩萨众。


罗波那献上许多镶嵌宝石的项链,戴在胜者佛陀和那些佛子的胸前。(26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观察所说法 内身证境界

供养大慧士 数数而请言

尔时世尊及诸菩萨受供养已。各为略说自证境界甚深之法。


8.佛及佛子诸智者,各各接受供养已,
各各即为彼宣说,内自证境甚深法。


胜者和聪明睿智的众佛子,接受供奉,宣示自觉境界法。(27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我与夜叉众 及此诸菩萨
一心愿欲闻 是故咸劝请
大士能问佛 内身行境界
时罗婆那王并其眷属。复更供养大慧菩萨。而劝请言。
我今诸大士 奉问于世尊
一切诸如来 自证智境界

9.时罗婆那夜叉众,更向大慧申敬礼。彼是最佳请法人,故劝请彼至再三。

罗波那和众夜叉供奉了这位优秀的说法者,又供奉大慧,一再请求道:“一切佛的自觉境界,你是提问者,(28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我与夜叉众 及诸佛子等
一切诸听者 咸请仁者问
我与夜叉众 及此诸菩萨
一心愿欲闻 是故咸劝请

10.汝为向佛请法者,请说内自证趣境,我与夜叉及佛子,以此向汝作劝请。

而我、众夜叉和众佛子都是聆听者,我、众夜叉和聪慧的众佛子请求你。(29
注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现法乐】色界四等持(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之一,禅定七名之一。即依定之结果而有此称。‘后法乐住’之对称。又作现法乐、现法安乐住、现法喜乐住。无学之圣者经由修善静虑,住于解脱之法乐。据俱舍论卷二十八载,即依净、无漏之四根本静虑而得现前之法乐。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六列举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三菩提乐等四种现法乐住。又此现法乐住唯限于色界四静虑,不通于近分及无色界


宋译
        
魏译

            
唐译


大士说法胜 修行亦最胜
我尊重大士 请问佛胜行

汝是修行者 言论中最胜

是故生尊敬 劝汝请问法

11.汝是言辞最胜者,亦是精勤瑜伽者,故我至诚而劝请,大士祈请佛说法。

你是辩才中大辩才,修行者中大修行者,我虔诚地请求你向世尊问法,无畏者啊!(30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离诸外道边 亦离二乘过
说内法清净 究竟如来地
自证清净法 究竟入佛地
离外道二乘 一切诸过失

12.说此内自证深法,离外道及二乘过,此于佛道次第中,极清净且最无上。

此法摆脱外道、缘觉和声闻的弊端,自证法性而纯洁,最终能达到佛地。”(31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尔时佛神力 复化作山城
崔嵬百千相 严饰对须弥
无量亿花园 皆是众宝林
香气广流布 芬馥未曾闻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于彼山中复更化作无量宝山。悉以诸天百千万亿妙宝严饰。




13.尔时世尊无量变,化成诸宝庄严山。以及诸般瑰丽境,悉以珍宝为严饰。



世尊在那里幻化出许多宝石山顶,以及其他奇迹,装饰有数亿宝石。(32

注解


注释

  ①五法:五法有多种,如“相名五法”、“理事五法”、“提婆五法”、“理智五法”等,此经所说之五法系“相名五法”。“相名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相”者,世间森罗之万象;“名”者,诠释、称呼各种现象之名号;“分别”者,思量识别事理之谓,亦称“妄想”,指分别所变境像之能变心;“正智”者,亦即圣智,指能如实了知事物相状之智慧。以上四法均属有为法。“如如”者,由“正智”而证得之真如,此属无为法。此五法包摄有为、无为一切诸法。
  ②三性:三性有二种:一善、恶、无记之三性,二遍、依、圆之三性。此经所说之三性,指遍、依、圆三性。“遍”者,“遍计所执性”,指虚妄执著外境外法为实有;“依”者,即“依他起性”,指藉助于各种因缘所生诸法;“圆”者,即“圆成实性”,指一切有为法之真如实性。
  ③三昧:亦称“三摩地”、“三摩提” 、“三摩帝”等,意译为“定”<, /SPAN>或“正定”,亦即使心专注一处而不散乱。
  ④世尊:佛之名号之一。佛有十大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尊即佛,合称佛世尊)。
  ⑤天龙:诸天与龙神之简称,天即梵天帝释,龙即诸龙神,“天龙八部”中之二众。
  ⑥夜叉:又译作“药叉”、“阅叉”或“夜乞叉”,印度神话中一种小神灵,佛教中被列“天龙八部众”之一。
  ⑦罗刹:又称“罗刹娑”、“罗叉娑”,“恶鬼”之总名,译为暴恶可畏等。
  ⑧大士:菩萨之通称,有时又指佛或声闻等,意为有别于凡夫之道行高深之修行者。
宋译
        
魏译

            
唐译


一一宝山中 皆示现佛身
亦有罗婆那 夜叉众等住

一一山上皆现佛身。一一佛前皆有罗婆那王



14.于彼一一宝山颠,皆可见佛住其处,罗婆那及夜叉众,亦见一一立于旁。



世尊在每座山上显现自己身体,每座山上也都站着夜叉罗波那。(33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十方佛国土  及于诸佛身
佛子夜叉王  皆来集彼山

及其众会。十方所有一切国土皆于中现。一一国中悉有如来。




15.如是一一山顶上,一切国土咸显现,复于一一国土中,悉皆见有一世尊。



每座山上都展现集会,所有国土上都有导师。(34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而此楞伽城 所有诸众等
皆悉见自身 入化楞伽中
如来神力作 亦同彼楞伽
诸山及园林 宝庄严亦尔
一一佛前咸有罗婆那王并其眷属。楞伽大城阿输迦园。如是庄严等无有异。

16.此中亦见药叉王,以及楞伽诸百姓。且见佛之所化现,与真无异楞伽城。



每处都有罗刹王和楞伽城居民,胜者幻化的楞伽可与原城媲美,城中也有无忧园林,林木秀丽。(35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一一山中佛 皆有大智问
如来悉为说 内身所证法
出百千妙声 说此经法已
一一皆有大慧菩萨而兴请问,佛为开示自证智境。以百千妙音说此经已。

17.其余诸境亦显现,如无忧园及林树。且于一一山之颠,
皆有大慧请于佛。

18.一一佛为夜叉故,说内自证趣法门。如是于诸山顶上,宣说万千了义经。

每座山上,都有大慧问法,世尊向夜叉宣示自证法,在山上宣讲全部十万经。(36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佛及诸佛子 
一切隐不现

罗婆那夜叉 
忽然见自身

在己本宫殿 
更不见余物

佛及诸菩萨皆于空中隐而不现。罗婆那王唯自见身住本宫中。



19.既而导师及佛子,忽于虚空中隐没。只余罗婆那夜叉,唯见自身宫内立。


然后,导师和众佛子从那里消失,夜叉罗波那发现自己站在宫中。(37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而作是思惟 
向见者谁作

说法者为谁 
是谁而听闻

我所见何法 
而有此等事

作是思惟:向者是谁?谁听其说?所见何物?是谁能见。



20.彼疑此实是为何,向来谁说谁听法;向来谁见谁所见,城何处去佛何去。


他思忖:怎么回事?这是谁?谁说法?谁听法?看见了什么?谁看见?这城或美景在哪里?(38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彼诸佛国土  及诸如来身
如此诸妙事  今皆何处去
为是梦所忆  为是幻所作
为是实城邑  为乾闼婆城
佛及国城众宝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为梦所作为幻所成。为复犹如乾闼婆城。


21.诸城究竟往何处,宝光诸佛诸善逝;其为梦耶为幻耶,抑为幻现寻香城。

那些国土,那些佛陀和珠光闪耀的美景在那里?这是梦幻,还是幻觉,或者是所谓的乾达婆城?(39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为是翳妄见  为是阳炎起
为梦石女生  为我见火轮
为见火轮烟  我所见云何
为翳所见。为炎所惑。为如梦中石女生子。为如烟焰旋火轮耶。


22.其为翳眼之所见,其为见彼如阳炎;其为石女梦中儿,其为旋火轮焰烟。

我在这里看到的是翳障,阳焰,梦幻,这是石女生子,或者是火轮的烟雾?(40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复自深思惟  诸法体如是
唯自心境界  内心能证知
而诸凡夫等  无明所覆障
虚妄心分别  而不能觉知
复更思惟。一切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别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


23.诸法法性即如是,一切无非心境界;凡愚于此未能知,故为种种相所惑。

或者这是万法在心境界中的法性,愚夫们受一切妄想迷惑,不能理解。(41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能见及所见 一切不可得
说者及所说 如是等亦无
佛法真实体 非有亦非无
法相恒如是 唯自心分别
如见物为实 彼人不见佛
无有能见亦无所见。无有能说亦无所说。见佛闻法皆是分别。如向所见不能见佛。



24.此无能见与所见,亦无说者与所说;是故佛相与法益,无非悉皆是分别。


无见者,也无可见者,无可说者,也无说者,因为佛和法的行相和状态只不过是妄想分别,按照这种方式观看,他们也就看不见导师。(42

注解


宋译
        
魏译

            
唐译


不住分别心 亦不能见佛
不见有诸行 如是名为佛
若能如是见 彼人见如来
智者如是观 一切诸境界 
转身得妙身 是即佛菩提
不起分别,是则能见



25.如一往见而见者,是则不能见于佛;分别不起不见佛,离世得见转依者。


即使不起分别心,也不能可见佛陀,悟得佛陀摆脱生死流转,才能看见。(43
注解

【寻香城】(杂名)又作犍闼婆城、犍闼缚城、巘达嚩城。译寻香城、蜃气楼。乐人(俳优)名为干闼婆,彼乐人能幻作楼阁以使人观,故名之为干闼婆城。而现于空中之蜃气楼类是,故亦称为干闼婆城。以譬物之幻有实无也。
宋译
        
魏译

            
唐译


尔时罗婆那十头罗刹楞伽王。见分别心过。而不住于分别心中。以过去世善根力故。如实觉知一切诸论。如实能见诸法实相。不随他教善自思惟觉知诸法。能离一切邪见觉知。善能修行如实行法。于自身中能现一切种种色像。而得究竟大方便解。善知一切诸地上上自体相貌。乐观心意意识自体。见于三界相续身。断离诸外道常见。因智如实善知如来之藏。善住佛地内心实智。闻虚空中及自身中出于妙声。而作是言。

时楞伽王寻即开悟。离诸杂染证唯自心。住无分别。往昔所种善根力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不随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永离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为修行师。

现种种身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常乐远离心意意识。断三相续见离外道执着。内自觉悟入如来藏趣于佛地闻虚空中及宫殿内咸出声言。


时楞伽主寻即开悟,觉知自心转依,认知世间无有而唯心,由是住入无分别界。以过去世善业资粮故,乃得善巧通达一切论典,得能如实见一切法,而更不随他而知;唯以一己觉智善观察诸法,得离诸计度见地;更不依他而成大瑜伽行者,能现自身为善妙相;究竟了知一切善巧方便,得善增进诸地之地上性相智;常乐远离心意意识自性,而得断除自身三相续之见地;得于因法上与外道(辩之)一切辩智,究竟通达佛地自内证如来藏,而知自住佛智。(尔时)闻虚空中有内自证之声音言:行者须如是知。

楞伽王随即开悟,转离所依,理解唯自心所现,立足无分别行,受前世善根启发,熟知一切经典,所见如实,不依赖他人教导,善于凭自己的知觉观察,摒弃四辨和邪见,不依赖他人教导,修行大瑜伽,显现一切行相,通晓方便善巧,,善于理解一切诸地依次向上的自由,乐于远离心、意和意识的自性,洞察破除三相续,摒弃一切外道的原因说,通达如来藏、佛地和内心自觉,立足佛智,从空中听到自觉内知的话音:
注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