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文钞选读】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具足的禅是什么内涵呢?

                                                     净界法师


    丙一、禅净之别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相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地方的大意,印祖他是分成两个内涵来说明。先说明什么是禅,什么是净土,再说明什么是有禅,什么是有净土。先看第一段,把这个禅跟净土的内涵加以差别。第一段分两科,先讲禅,再讲净土,先看第一科。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

    这个是从教门的定义,什么是禅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具,就是这个禅不是修习而来的,是我们,不管修行不修行,他就是具足。

    具足的禅是什么内涵呢?

    真如佛性:这个真就是真实不虚,真实不虚这句话,在佛法它的定义是说,就是这个法它不随因缘而有所变化,叫做真实不虚,不随因缘而有所变化。

    譬如说,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善业,使令我们今生得到一个尊贵的人身,乃至于得到种种财富的果报。但是这种不应该说是真实不虚,因为你的人的果报,你的财富的依报,这件事情是会破坏的,等到这个势力结束以后,你可能会因为下一个因缘,又出现一个天的果报,饿鬼道的果报,就是这个法的存在是会有变化,是一种欺诳性的,那就不能讲真实不虚。

    这个真实不虚的意思,就是不管你因缘怎么变化,它就是这种境界,这个叫真实不虚;

    如:恒常不变,它不会变化的。真实不虚而且恒常不变的一种佛性。这个佛者,觉也。它是一种灵灵觉觉的觉性。这个是不管你是不是修行,都是具足的一个佛性叫做禅,这个是约教门.

TOP

              因缘所生法,没有一个我存在,没有!
                                              净界法师


    丙一、禅净之别

   【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相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

     我们再看宗门怎么说。

    「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

    这个禅宗呢,它是不立文字,就是它不依止佛陀的圣教量,开悟的祖师,他能够从他的开悟的那一念心里面,讲出一些话,讲出一些语言文字,跟经论是不一样,但是义理是相合的,这不立文字。

    我们看宗门怎么说,它说什么是禅呢?「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叫禅。当然这是禅宗都是一种譬喻,就是我们在这一切的杂染因缘,还没有成就之前的一个本来面目。

    这个本来面目意思就是说,这个法我们还没有造作因缘,它就存在了,没有造作因缘就存在了。

    譬如说,我们现在得到这个人的果报,人的果报,我们凡夫有自性执,这个人身体就是我,你长得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个性,你的色身有什么样的特征。但是这个不应该说是本来面目,这个是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一个法,它已经不是本来面目,它是后来的业力创造出来,不算是本来面目,就是已经是成就以后。

    所以这个地方,本来面目,就是你还没有假藉任何业力的造作之前的一个状况。

    当然禅宗讲这个就是一种禅机了。所以说「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依止这个参,就思惟,你自己就悟入,所以它这个话就这样子讲:什么是本来面目?什么是真如佛性呢?印光大师最后一个总结。

    「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

    这个禅它是我们一个纯真的心体,一个真实的心体,这个真实的心体它是无能、无所。

    《楞严经》把我们的心分成两个状态:第一个叫做攀缘心;第二个叫常住真心。

    这个攀缘心的特性,就是我们的内心,认为我们这一念心里面,有一个我存在,由这个我来创造种种的善业,或者是造种种的恶业,最后也是由我来去承受这种可乐、不可乐的果报,就是不管若因、若果,都是有一个造作者,这样子的心情就是攀缘心,它是随顺因缘而转的。  

    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色是无能、无所。就观察我们这一念心里面,是没有一个常一的主宰。这个内心种种的变化,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恶念,这个都是因缘所生法,没有一个我存在,没有。那个没有能所的不生不灭的本性。就是纯真心体,这是第一个观察,没有能所的。

    其次呢,「即寂即照」。它的体性是寂的,这个寂是就体性,它有这个不变的体性。第二个它的作用是「照」,它有随缘的作用,有这个照的作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寂指的是它的体性。我们凡夫的攀缘心,它是不寂,有种种的烦恼,有种种的业力,有种种的果报,我们烦恼的这个惑业苦,它是不断流动的。

    这个唯识学怎么形容我们的攀缘心,它说:

    陀那微细识,习气如瀑流。

    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有这个我的思想这件情事,习气如瀑流,就像那个瀑布一样,不断的流动,一下子起善,一下子起恶,由善的念头创造善的业力;由恶的念头创造恶的业力,剎那剎那在生灭。这个不应该说是寂,这是不寂。这个就是把我们真心跟攀缘心简别出来,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这个照呢,应该说是简别二乘;前面的寂是简别凡夫。二乘人他这个清净心是寂了,他那一念心跟我空的真如相应以后,他整个三界的惑业苦完全息灭。完全息灭呢,但是他不照,他不能够生起这个八相成道、月映千江、百界做佛,他不可以,他不能够生起作用,所以这个照是简别二乘人的性情,二乘人那个心是偏空的。

    我们可以从这个寂又照、照而寂,去体会我们的真心是什么境界,它是一种离念灵知的纯真心体。

TOP

你要修首楞严大定,一定要把妄想跟真心简别出来!                    


净界法师


    关于这点我们看看《楞严经》怎么说,我们看附表第十一。

    我们根据《楞严经》的理论,把所谓的真心跟妄想,我们来做一个简别。

    这个《楞严经》,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句话是在赞叹《楞严经》的说法主跟所说的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是赞叹佛陀,能说法的人是妙湛、是总持、是不动尊。这个佛陀他怎么样呢?他能够说出首楞严大定的法门。首楞严王世希有,这个世间上是稀有难得的,你说你能够教人家布施、持戒,这件事情不应该是稀有难得;但是你能够教人家修首楞严大定,这件事情稀有难得,唯佛出世才有的。他有什么样的稀有功德呢?

    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种首楞严大定,在那一念心一运转的时候,把我们无始劫来的颠倒跟罪业,一念之间就完全破坏,不历僧祇获法身 ,不必经过三大僧祇劫,它这是顿超的法门,不历僧祇获法身。

    但是它有一个关键,在《楞严经》上说,你要修首楞严大定,一定要把妄想跟真心简别出来,因为修首楞严大定,它的依止,是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你内心当中,什么情况是随顺于攀缘心;什么情况是随顺于不生灭心。

    譬如说,现在有两个朋友,一个朋友是带我们去到惑业苦的境界,一个朋友是带我们到佛的境界,我们希望到佛的境界,我们必须把这两个朋友的特征认清楚,这个朋友是长得怎么样,我到时候就能知道;现在出现的是好的朋友,应该依止。这是一个不好的朋友,我应该驱除。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半,佛陀很认真的发明妄想的形状、真心的形状,破妄显真。这一段是这三卷半的一个精要的地方。我们看看第一个「即妄显真」。

    附表十一  —  真如佛性

    (一)即妄显真
         
    好,我们看它的内涵,先看第一段,是一个总标。 「阿难」,佛陀讲完三卷半以后,招呼一声阿难。他说:你现在还不明白这一切的法,这一切指的是一切的因缘所生法。一切的因缘所生法,这以下讲两个譬喻,来譬喻这个法的相状:因缘所生法是一种 「浮尘」。就是在虚空当中飘动的灰尘,这个是譬喻我们的色法。这个色法,人有人的尊贵的相状;三恶道有三恶道这种下劣的相状。这种相状是随着业力,有这种去来流动的相状,有去有来有流动叫做浮尘。这个风一吹,往东边吹,这个灰尘就往东边飘;往西边吹,这个灰尘就往西边飘,就是这种流动,这是一个譬喻。

    其次,「诸幻化相」。这个幻化,它的意思就是,这个魔术师他手上的手帕,他一下子就变出一只兔子,一下子就变出一只猫,一下子就变一只狗,这种生灭变化,指的是我们的心法。我们的心就是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恶念。这个各式各样的内心随着境界有任何的变化,就是诸幻化相。

    前面的是譬喻色法,这个是心法,就是把因缘所生法,以色、心二法来做一个说明。

    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就是它是无常的。这个无常我们前面也说过,可以用约一期的生命来观察。譬如说,我们这个人的果报,人的色身,人的内心状态;你下辈子你变一个畜生,变那个畜生以后,你有畜生的相状,有畜生的想法,你的思想也不同,这个是约一期的生命来说,无常。也可以约一剎那,就微细来说呢,我们前一剎那的色身,前一剎那的内心,跟下一剎那的色身,下一剎那的内心,也是不同!这个就微细,「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一切的法,它是流动的,是变化的,所以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TOP

                    这些的色心二法是怎么有呢?

                                                    净界法师


   「幻妄称相」。


    从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来说,是因为从它的暂时的显现的情况,从因缘上,这种幻化的因缘上,我们安立的这个假名假相假用。


    说这个是一个人,这是一个鬼,这是一个畜生。畜生有畜生的相状,畜生有畜生的假名,畜生有畜生的作用,这个叫做「幻妄称相」。因为从世俗谛,我们必须要建立假名假相假用,使令我们来认识它、来区别它,这是从一个相的角度来看因缘所生法。


    其次,「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假设我们从体性来观察呢,它是一个妙觉明体。这个妙觉明体,古德解释这句话,是从两方面:


    第一个是妙觉之体;第二个是妙明之体,一个觉;一个是明。


    这个妙呢,是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思议,不是凡夫所能够理解的。这个觉是相对于迷,迷惑颠倒来说的。这个明是相对于黑暗来说。它是一个觉而不迷、明而不暗,一方面觉,一方面能够光明;一方面光明、一方面觉,这个是约体性来说。这个是我们可以从它的相状,可以从它的体性,来观察这些因缘所生法。这一段的意义告诉我们这样子观察,这是一个总标。


    其次,我们再看第二段的别释。别释里面,就各别把这个相跟性的内涵开展出来。先看相。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


    这个就是因缘所生法,就是色法跟心法的开合不同。如果我们开心合色的话就是五阴,开色合心就是六入跟十二处,这个色心具开就是十八界,其实就是一个色法,一个质碍的色法,跟一个明了性的心法。  


    这些色心诸法,从相状来观察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是说十法界,我们把法界分成十法界,这个十法界都是由色法跟心法所构成。


    佛菩萨的法界的色身,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庄严,他那一念心也是特别的清净庄严。人天的法界就是杂染,但是相对于三恶道来说,他的色身还算是尊贵身。他那一念心呢,至少多分来说是善心多、恶心少。这个三恶道那个相状,就是一种苦恼下贱的相状,那一念心也是烦恼多、善心少。


    这些的色心二法是怎么有呢?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就是你过去业力的熏习,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你过去的烦恼罪业的和合,就创造了一个三恶道的色心;由这种善业的和合,就创造一个人天法界;乃至于我空法空智慧的和合,就创造了四圣法界的色心,这些都因缘所生法的。


    这个是从相状来简别十法界的差别,就是从相状上,我们应该肯定,从因果上来说,十法界是有差别的,有殊胜、下劣的差别。

TOP

              不生不灭的本性,依止语言文字先理解它,你才能够依止!
                                                            净界法师


    我们再看这一切的差别当中,有一个不差别的本性,看体性。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我们凡夫的世界,就是随这个因缘所生法,随这个境界,就是变化。

    好的境界,我们快乐;不好的境界,我们苦恼。

    佛陀告诉我们说:你不应该去观察这个相状的变化,你应该去观察什么呢?

    「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就是说,这一切的生灭,这一切的去来,它的本性就是这个如来藏性。

    这个如来藏性是什么情况呢?「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它的体性是常住不动的、妙明的,是不动的、是遍满的,这叫做「妙真如性」,这个不可思议的真如性。

    所以说,假设我们从本性来观察,这个真常的本性来观察呢,我们会发现这个十法界的这种去来,或者是迷悟、生死,这种变化的法都是不可得。我们从清净心的角度来观察这些去来,或者是迷、或者是悟、或者是生、或者是死,这些都不可得,这个不可得那个本性,就是我们依止处,清净本性。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想要修一切的法门,这个首楞严大定,你要先把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依止语言文字先理解它,就是名字位,先了解它,你才能够依止。

    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禅师,这个禅师他看到一个老和尚,就跟他顶礼。这个老和尚也是一个老禅师。这老和尚就谦虚说:莫礼老朽。你不要顶礼我这个老朽,就我这个色身是老病死的,你不要顶礼,莫礼老朽。这个禅师就回答说:礼非老朽者。这个禅师是开悟的人,他说:我是顶礼那个非老朽的。就是说,表面上我是顶礼你的色身,其实我是顶礼你的清净本性,那个非老朽者。

    就是说,你现在的色身是剎那剎那变化,你现在的内心是剎那剎那变化,我不是顶礼你这个人,我是顶礼那个在一切剎那变化当中,不剎那变化的那个不生灭心,我是顶礼那个礼非老朽者。

    所以开悟的人,他就是会往道上去会。所以你可以看的出来,一个人内心是站在什么角度在做事情,看得出来。我们凡夫的心,是站在一种攀缘心,那个禅师他做一件事情,他的内心,那个脚跟所站的位子是不生不灭的,他不会被因缘所生法所动摇的,礼非老朽者。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也不要以为你离开了攀缘心,而有一个真心,不是这个意思的。

    在天台宗有一个圆教名字位,古德讲一个偈颂,来说明这个名字位的境界。

    他说:「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所以这个人「方听无生曲」,哎呀!我现在知道这个无生的道理,过去就是被这个生灭变化的境界所转了,我一天到晚颠颠倒倒的。 「始闻不死歌」,喔!我终于在一切的老病死当中,找到一个不老病死的法。「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原来当体就是你现在这一念东去、西去,到处攀缘的心,它的本性、它的本来面目,就是那个「无生曲」,就是那个「不死歌」。可是我们没有回光反照,「翻恨自蹉跎」,冤枉,无量劫来就是被这个攀缘心带着,在三界里面流转,真是冤枉,现在知道。我知道以后,就不要随顺攀缘心而转。

    所以这个地方,你应该体会、体会,就是这个「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就是我们应该从这种生灭变异的相状当中,去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是第一段的「即妄显真」。

TOP

有禅跟有净土的定义〖一〗

                     净界法师


    我们再看有禅跟有净土的定义。  

    「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

    这个有禅,就是前面的禅跟净土是约教量,这个是讲证量。

    什么标准叫做 「有禅」 呢?就是你能够 「参究力极」,到了「念极情亡,彻见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所谓的「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所明的心、所见的性,当然不是攀缘心,这个时候见到的心性是不生不灭的心性,要达到有禅起码是圆教名字位,闻经达理、断疑生信,完全生起坚定的理解,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对这个法一点都不怀疑,这个叫做有禅。

    「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这个是「有净土」,你发了菩提心以后,能够修因,能够把这个因求生西方,这个就有净土。我们再看下面,这以下做一个比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

    所谓的禅跟净土是约着教法、约着理法,这个是从教量上来说。有禅有净土,就是你从根机、从修证上来说。

    所以说就着禅跟净土:

    「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

    这个是理论是宇宙间的真相,佛不能使令它增加,凡夫也不能使令它减少,这个是约教量。

    但是这个证量呢?

    「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

    这个内心当中,是不是生起有禅跟有净土的功德,就是要你去实修,才能够使令内心生起,使有诸己就是一种心中的功德,这个约证量。

    所以, 「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相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 」

    这两个不太一样。我们最后做一个总结。

    「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

    所以我们讲: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这个有禅的标准是很高的,怎么说呢?「参禅未悟」虽然有参,但是没有悟;或者有悟,悟的不彻底,都不是有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