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了凡四训讲记(3)

了凡四训讲记(3)

了凡四训讲记(3)  


改过之法


    第一章是讲因果的理论。以下两章就讲怎麽改法∶恶要怎麽改,善要怎麽积?两章完全著重在行门。前一章是建立改造命运的信心,信了以後要去做。要怎麽做法?这里给我们说得非常具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从此处可见古人学问的真实。《春秋》是鲁国的历史。孔夫子当年在世把它整理做成了定本,留传於後世。这部书有三个人注解,流传最广的是左丘明注的。今天在五经里所看到的《左传》,就是左秋明所注解的《春秋》。《春秋》是孔子整理的,并不是孔子作的。原来有很多材料,孔子重新整编,左丘明再加以详细的解释。除左丘明之外,还有《公羊传》,《谷梁传》。在这三个注解里,注得最好的,文章也好,记载也很详实,是左丘明。现在所流传的《十三经》,三种传都在其中。

    『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这是说古人听到别人的谈话,举止动作,就能判断此人的吉凶祸福,而且判断得很正确,後来都应验了。小是一个人成功失败,大的能看出国家的兴衰。这是确实的,我们读到很多。所以『左国』就是《左传》和《国语》这两部书,都是中国古时候的历史。他们有这种观察能力,就是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你的言善、行善,稳重厚道,就可以判断你有福,这个人有前途。言语刻薄,行动轻浮,这人没前途。即使现在很得意,那也是昙花一现。连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得出来一生吉凶祸福,所以心行言动不可以不谨慎。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这不只是理论,也是事实。一个人、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事还没有形成,它就有吉凶的预兆,这种预兆都是在起心动念处,在所作所为处。所以头脑冷静、很有理智的人,能够观察得出来,预知未来的变化。从众人心行中就能看到国家兴亡。「国者人之积」,你看这国家上上下下的人,他们每天想什麽,他们每天做些什麽,就知道这个国家有没有前途,知道这个国家的兴亡。我们一个家庭里的几个人,想的是什麽,念的是什麽,做的是什麽,这个家庭的兴衰也就可知了。个人的吉凶祸福也在乎个人的行为。有预兆,预兆很明显,看得清清楚楚,都显露出来。对一个有智慧、有学问的人,是隐瞒不过的。

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厚」是厚道。厚道的人,心地厚道,行为厚道。能够损己帮助别人,这是厚道。对自己可以刻薄一点,对别人要好一点,这种人有福,一定有後福。

    『过於薄者常近祸』。对待别人刻薄,贪图自己的享受,这个人将来必有zai 难。

    『俗眼多翳』。俗人看不出来,他看不出这个预兆,像眼睛被遮住一样。『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好像一切吉凶祸福没法子预测,看不出来。其实吉凶祸福的预兆都摆在眼前,什麽人才去看相算命?就是此地说「俗眼多翳」才会找人给他算算命,看看相。下面这一段就很要紧,是我们应当留意要修学的。

至诚合天。

    这是大原则。我们一个人处世、待人、接物要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任何一个人。「天」就是佛法讲的真如本性,日常生活中妄念不生,常常保持著正念现前。「至诚合天」。这人现在纵然受苦受难,毕竟苦难很快就要过去,大福报要来。所以世出世间法,大根大本就是真诚。儒家讲学养,八条纲目里-诚意、正心。这是重心。格物、致知是达到诚意正心的手段。这两条不能做,虽然想诚意,也诚不了。就是做不到至诚。格物。物是什麽?物是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要放下。如果不能淡薄,你的心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怎麽能诚得了?纵然不能把整个欲望舍掉,也要看淡。
   
    凡夫天天在打妄想,其实妄想无济於事。不如把这些妄想舍掉,把五欲六尘种种的享受舍掉一些,多替别人想想。我们有福,把福报都给别人去享,这个福报就大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後就要真做!

    净空学佛,最初得力的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将此书赠送给我。读了之後,想想我年轻的时候和了凡先生一样,他有的毛病我都有。我也是短命。过去多少看相算命的,连甘珠活佛都说我短命。我相信。所以算命的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很相信。出家学佛就把时间表订到四十五岁,我只有这麽多的时间好修。我没有求长寿。果然四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当时基隆大觉寺,灵源老和尚举办结夏安居。灵老请我讲《楞严经》。我只讲了三卷,就生病了。自己想想寿命到了,所以也不找医生,也不吃药,天天在家念佛等往生。病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往生,病好了。这些年来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愈修行愈灵验,愈有信心。现在什麽都舍了,舍乾净就更自在了。

    所以「舍」才会有「得」,不舍就没有得。我们中国人说「舍得」,「舍得」这个名词是从佛经里来的。你能舍才能得,不能舍什麽都得不到。这篇改造命运,也就是叫我们舍。求呢?求也有助於得也。怎麽求?舍了就得了,你所求的都能得到。首先要把妄想、执著舍掉。「至诚合天」是从根本上舍,舍自私自利。将利益自己的念头舍得乾乾净净,起心动念都是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个人後福自然无穷。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所以吉凶祸福都有预兆。福将要来了,看他的善心、善行。他能把自己的利益分给别人共享,这是善行,於是晓得他福报快到了。若只顾自私自利,夺取别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与福报不肯与别人分享,他的福报是会享尽的。享尽了就没有了,灾祸就来了。所以只要看到他想的不善,做的不善,就知道他的灾祸快来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於整个世界,都可以从这个原理来观察。只要很冷静,很细心,没有看不清楚的。所以吉凶祸福,世界的安定动乱,国家的兴衰都可以预知。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前面了凡举出吉凶祸福都有预兆。无论个人、家庭、国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是有预兆的。这些预兆,唯有心地很清净的人看得清楚。有定功的人,不仅是佛门,就是道家、儒家的读书人,心比较清净,也都能看得出来。定功愈深看得愈远。所以佛经里常常告诉我们,阿罗汉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这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能。本有的能力,应当是如此。现在能力丧失了,就是因为心乱了,被妄想、分别、执著、烦恼搞混浊了,使这个能力失去。佛法教我们只是把心地上的障碍、污秽去掉,恢复我们本能而已。

    前面说的道理明白了,要从那里下手呢?今天要给我们讲真正用功下手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求福、求慧,都希望远离zai 难。想得到幸福,福是从行善得来的。行善是因,得福报是果。可是业障要是没有除,修福也不容易得到,所以先要把业障去掉。「求」有理论、有方法。世间一般人都在事相上求,都在常数里面求,那怎麽可能求得到?现在虽然知道有变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可是毕竟变数并没有立刻现前。如何能达到这个目的?先要修清净心。什麽是善,心地清净是第一善。心地不清净纵然修善,善里面有掺杂,不纯,所获得的福报很有限。就是讲消业障,消得不够彻底,也消得不很多。

    由此可知,心地纯善、纯净,非常重要。如何使自己心地恢复到清净?那就要改过,将自己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的功夫。所以此处教导我们,『未论行善』,我们还没谈论行善、修善的方法之前,『先须改过』。「须」是必须,这个字非常的肯定。那麽过要怎麽改法?这里提出几条纲领,这些纲领非常的重要。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知耻近乎勇」。儒家讲的大智、大仁、大勇。什麽人是大勇?唯有知耻,才能真正改过自新,才能发奋向上。人要不知耻,那就没有前途了。我们不要跟一般人比,把标准提高一点,跟谁比?跟诸佛菩萨比。佛菩萨也是人,我也是人,为什麽他能成佛菩萨,他能得到不生不灭,我们还要搞六道轮回。这是大耻辱!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如果我们能常常这样想,这样反问自己,「耻心」就能生。这是改造命运的开端,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什麽力量在推动?这是原始动力,不可思议的动力。了凡先生在此地所说的多半是世间法。世间有大圣大贤,孔子、孟子、周公、伊尹,都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此地的『丈夫』没有男女之分,能为人之不能为,谓之大丈夫。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为什麽做不到?要从这个地方去反省。

    在出世间,别人证阿罗汉、成菩萨、成佛了,过去生中有无量劫,我们过去生中也是无量劫。为什麽别人生生世世修行,成菩萨、成佛;我们生生世世修行还是搞六道轮回?这实在是奇耻大辱!世间耻辱跟这里是不能比的。所以他是『百世可师』,世出世间圣人都是天人师。佛十个德号里有「天人师」,此处的师就是典型、模范。他可以做一切众生的模范,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再想想自己『一身瓦裂』。「瓦裂」是比喻,就是造恶业受恶报。

    了凡先生的好处就是他对於自己的过失,丝毫都不隐瞒。他所讲的不是一般人的过失,是自己的过失。他发现了,能痛改前非,这是他的长处。他之所以能成就,关键就在此地。第一个大病∶

耽染尘情。

    「耽染」就是贪爱、贪恋。贪恋是清净心受了染污。「尘情」是五欲六尘。五欲是情,尘是指六尘。尘也是代表染污的意思。我们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天天去擦拭是为除去染污。我们的清净心也被欲尘染污了。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起贪、嗔、痴、慢、疑,这就是染污。所以佛把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就是这些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这就是病根。如果我们要恢复自性清净心,这些尘情要放下。世间人最难的就是放不下。能放下一分,心就清净一分;放下两分,心就清净两分。菩萨所以有五十一个阶级,实在就是尘情放下多寡不同,而分为五十一个等级。五十一分尘情都放下了,丝毫尘情都不染了,就叫「成佛」。若还有一分未放下,就是等觉菩萨。这个尘情就是业障。

    净宗讲「带业往生」。所谓「带业往生」就是放下一些,没放得乾净,还带一部分去。过去有人主张净土法门不是带业往生,是消业往生,震撼了全世界的念佛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经义完全不相应。虽然在净土诸经里面找不到「带业往生」这四个字,可是意思非常的具足。读《无量寿经》得知,如果不带业,业都消了才往生,既然业都消了,何必要往生?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就是尘情还没有断乾净,还带一分业,所以菩萨叫「觉有情」。有情是什麽?还有尘情。完全没有,就成佛了。

    严格来讲,心地纯净只有一个人-佛,除佛之外,绝对没有心地纯净的。所以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菩萨有尘情,但是没有前头那两个字-「耽染」。所以他叫「觉有情」,他是觉悟的有情。我们凡夫就是「耽染」很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带业往生」是祖师根据经意说出来的,与经意绝对没有违背,我们要相信。尤其净土法门,一品惑没有断也能往生。在过去、在现代我们看到许多念佛往生的人,这是真实的见证,这是证明!所以有些偏差的言论,我们要有能力辨别,不要受他的影响,要「依法不依人」。那是人说的,我们要依照经典来修学。

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


『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人情、不合道德、不合风俗习惯,这都叫不义。自己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实在讲是有些人不知道。那些人呢?迷惑颠倒的人,心思蒙蔽的人;聪明正直,心地清凉自在的人知道。这样的人绝对瞒不过他。何况还有天地鬼神,鬼神有五通,鬼神五通是报得的,不是修得的。他知道。诸佛菩萨就更不必说了。我们六道凡夫起心动念,他们没有不知道的。所以我们念了经论与圣贤典籍之後,真的是寒毛直竖,没有丝毫能隐藏得住。想想还是发露忏悔才对!为什麽?他们都知道了。我们不发露他也知道,还不如自己说出来好一点,我们心地比较能够得到一点平安。

    『傲然无愧』。这个「傲」是傲慢,没有惭愧之心。「无愧」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麻木不仁,没有一点羞耻心,没有一点惭愧心。再说个不好听的,就是所谓丧失天良。做坏事常常还受良心责备,这人还是好人。虽然他外面瞒人,自己心里常常感到不安,这种人有救。做了坏事麻木不仁,这种人没救。若是尚有羞愧之心,这是有救的,可以回头的。

    傲然无愧之人,『将日沦於禽兽』。他现在虽然是有人身的样子,他所造的恶业将来必定堕三恶道。他自己不知,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皆知道。所以在运衰时,妖魔鬼怪会来欺负你。妖魔鬼怪欺负人,要看什麽样的人。将来升人天道以上的,他不敢欺负。妖魔鬼怪对於善人不但不敢欺负,他还恭敬;对於造恶的人则常常讽刺他,讥笑他,欺负他。虽然现在是人身,将来必堕恶道。

    这些道理、这些事实,只有真正学佛的人明了。明了之後,起心动念、一切行为自然就谨慎了。我们这一生不但决定不能堕恶道,决定不能再搞轮回。如果我们不想再搞轮回,只有一条路-求生净土。所以对於取净土,一定要下很大的决心。净土如何取得?心净则土净。信愿持名,修清净心,也就是说「耽染尘情」要远远的把它舍离。当然不可能完全舍掉,完全舍掉就成佛了。我们舍得愈多愈好。不需要牵挂的就尽量不要去牵挂,把牵挂的念头转变成念「阿弥陀佛」。把自己身家的利益(身是本人,家是我的家庭),也就是起心动念都是念自家利益,把这个念头,转变为利益一切众生。这样我们心就清净了

    佛菩萨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佛菩萨起心动念是想一切众生,没想自己;众生起心动念先想自己,不想众生,差别就在此地。如果念念都想一切众生的利益,我执不刻意断,自然就渐渐没有了。我执要是没有了,在念佛功夫上就得事一心不乱。往生品位就高了,可生方便有馀土,决定往生。我们要从这个地方下功夫,要认真的去做。所以眼光要远大,不要仅仅看这一生,不要看眼前。我们眼前乃至於这一生,非常之虚幻无常。经上讲的没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知道诸法无常,不值得我们去牵挂。在我们身旁的家亲眷属,我们要教他正法,要劝他如理如法的修学。

    曾经有一位同修,他很著急。他的小孩想到国外去留学,出国留学很不容易。他自己住在巴黎,他问我怎麽办?我就教他,把一切妄念放下,全家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一定有感应。他说这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妥,我的心才能放得下,才来念经、念佛。我说你如果这样想法,你这一辈子都没有指望。他问为什麽?我说你的方法用错了。你今天所思考运用的方法,是你自己的业力,你没有三宝加持的力量。会用三宝的力量,把自己的力量舍掉。我自己力量做不到,我用清净心求三宝加持,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才重要!就是此地讲的我们要用变数,不用常数。常数是命中注定的,变数是自己创造命运。

    创造命运要从心地里面求,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成天胡思乱想的那是妄心,妄心是在常数上,不是在变数上。一用真心常数就改变了。我们在佛经上,在《了凡四训》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求佛菩萨怎麽个求法?不是跟佛菩萨谈条件,求佛菩萨保佑我发财,给我赚一百万,我供养你五十万,我们俩个对分。这不行!佛菩萨怎麽会答应你这个条件?所以世间一般人想利用佛菩萨,想利用三宝的力量,谈条件,许愿都是谈条件的。这很有限,这是错误。没有条件好谈的。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心,这有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就如佛法中所说,六祖也讲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已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没有求不到的,有求必应。向自性里面求,因为自性本来具足,自性能生万法。三宝不过是给你做一个助缘而已,求得也是我们自性本有;自性里没有,三宝也帮不上的。佛门中有求必应。你完全相信,一点都不怀疑,要求什麽得什麽,求成佛都可以得到,何况其馀的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求」,一定能得到。世间人不知道,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世智聪辩。不是求取功名富贵,实在讲是在造罪业,他自己还不晓得。就是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这多冤枉!他所造作的罪业,将来必定有果报。

    佛法里讲十法界,十法界中每一界又有十界,所以叫百界千如。我们现在是在人法界,这一法界里就有十法界。我们现在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现在是在佛法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现在修成佛之因,现在就在佛法界。我今天念菩萨,我今天修六度万行,就是菩萨法界;我今天念仁义道德,就是人天法界;我今天想尽方法想去赚钱,贪这个世间的物质享受,这是饿鬼法界;见到一切人一切事都不顺眼,是地狱法界;糊里糊涂,迷惑颠倒,一天混一天,是畜牲法界。虽然现在都是人身,已经可以分成十个不同的样子了。

    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看到我们的样子,他就知道是佛、还是菩萨、或是其他。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每一界里都有十界。我们自己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象,就晓得应该如何去选择。这个权的确操在自己手上。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家成佛、成菩萨;我们还在搞三恶道,搞六道轮回。这是太可耻了!世间可羞可耻者没有比这个更大了。

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耻」这字与人的关系太大了。为什麽?知耻,这个人可以成圣成贤;不知耻,必定沦落三途。你看这个字与一个人的前途关系多麽重大。

    『以其得之则圣贤』。「得之」就是知耻。知道羞辱就发奋雪耻图强,能振奋起来。

    『失之则禽兽』。「失」就是不知耻。不知耻就是小人,胡作妄为。在佛法讲,不知耻才会搞贪、嗔、痴、慢。知耻的人绝对没有贪、嗔、痴、慢。他晓得贪心堕饿鬼,嗔恚心堕地狱,愚痴堕畜生。有什麽值得傲慢的?跟佛菩萨比差太远了。所以这些烦恼心自然就消失了。
    『改过之要机也』。「要」是重要,非常重要的枢机,也就是关键。把它摆在第一,要知耻。说得粗俗一点就是善行善果不如人是羞耻,知耻一定奋发自强。希望发最上乘者,一齐来组成一个「知耻学社」,提倡知耻运动,唤醒大众,共创人类和平福祉。

第二要发畏心。
   
    「畏」是畏惧。人常怀有畏惧之心,那是一种很大的控制力量。使自己不敢做恶,他有所恐惧。他怕什麽?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

    「天地」指是天神与鬼神。在我们上面的诸天,天神有天眼通,我们一切动作他们皆看得很清楚。地下则有鬼神,鬼也有五通,能力虽然比不上天神,他的感触比我们一般人还要强。鬼的智慧比不上我们,但是他能见、能听这些能力也比我们强。也许你不相信鬼神有五通,应该是聪明智慧比我们强才对。现在科学家已经测验出来,很多动物它们的器官很特殊。譬如说狗。狗的鼻子比人灵,我们觉察不出来的味道,它可以觉察得出来。它是畜牲,它没有我们聪明,狗的耳朵也比我们灵。畜牲里尚且有许多种能力超过我们,何况鬼神呢?所以鬼有五通是可以相信的。他为什麽还受苦难?他智慧不如我们,福德多数不如我们。所以地上地下有鬼神,我们一举一动他们都清楚。

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我们纵然在很隐密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有天眼,我们的墙壁障碍不住,他们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可怕!这些众生的神通还是小的,因为距离我们很近,他们实在都看到。「鉴」就是看到。「临」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他实在就在我们面前,他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则更不必说了。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看到我们做什麽坏事,他心清净,他不会找我们麻烦。可是鬼神不一样,鬼神是凡夫,看到我们做恶,他生气,有时要找我们麻烦。佛菩萨无所谓,但护法神是众生。他看不顺眼,也要找你麻烦。因为护法神是凡夫,他没有成佛成菩萨。

    鬼神更是凡夫,所以『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我们有重大的罪恶,这些鬼神就要来惩罚我们,这就遇到一些zai 难灾殃了;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福。要是真正明白这个事实,怎麽能不怕!

    所以《无量寿经》里有好几段经文,读了真正叫人敬畏。西方极乐世界人数无量无边,个个天眼洞视。「洞视」就是都没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天耳彻听,能力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他看得见;我们耳朵听不见的,他听得见。所以想想我们还有什麽地方能隐瞒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连那些人都不能隐瞒,又如何能瞒过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呢?没有法子隐瞒。

    我们真正明白这一桩事实,深知念佛求生净土,形式上的回向不回向是没有什麽关系。我们的心愿他们都知道,不必嘴里讲我要求生净土。不必说他们早就知道,起心动念时他们就晓得了。好好的念阿弥陀佛,这是真话,其他的废话可以不必讲了。求一心不乱,求上品上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第一等大智大福德人。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所讲是在一般时、处,这里是讲我们一个人在私室独居时。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来,有时就不检点了,可以马虎随便一点了,不知「慎独」功夫要紧。因为有人在,自己总会约束一点,没有人在就放逸了。

    李老师讲过,古时候好像是郑康成(郑玄),他跟一些同学们在一起,有一次大家自我反省,提出自己有什麽过失,把过失说出来。每位同学反省时都能把自己的缺点说出很多,唯独郑玄想不出来。最後大家问他,你再想想,他说我在想。想了很久,想出来有一次上厕所时没有戴帽子,这就是我的过失。可见古人慎独的功夫。在自己房间关著门,衣服都整齐,像见宾客一样,这样的慎重。现在人会说何必这样做作?古人他就是这样做法,就叫慎独。在他们的观念中,纵然是掩盖得很严密,天地鬼神也见到。如果马虎一点,随便一点就是失礼。隐密之处也如临天地鬼神,所以态度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点放逸。就是讲这桩事情。

    「闲居」是指私人的卧房,在里面也是『指视昭然』。虽在私室中,亦如十目之所监视,十手所指。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的检点,一样的谨慎,不敢随便。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还用花言巧语去掩饰。其实是掩饰不住的。「掩」就是骗人。自欺欺人,实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内脏,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我们在暗室,你在卧室里面,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以为掩藏得很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早就被人看破了,一文不值。想到这里,怎麽不害怕!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人知耻,就有敬畏之心,就能改过,就能灭罪。我们讲忏除业障。学佛的人天天去拜忏,拜一辈子不但业障没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那里?他不晓得从那里去忏悔。今天在寺院拜忏,就是此地讲的「文之甚巧」。他不是真忏悔,而是在掩饰他的罪恶,罪恶愈积愈重。所以拜忏,愈忏罪愈多。真正修行是知耻,畏敬。我们能够在念头上转就好了。

    『一息尚存』,只要你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大恶,佛经里所说的五逆十恶,必堕地狱。这样的人在一口气没断时,有没有救呢?还有救。『犹可悔改』,他还能改过自新。他要是真正的知耻,真正的生敬畏之心,悔过发愿求生西方,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在《观无量寿经》读到的。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个例子。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 世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 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缘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平常积功累德,平常修行往生的。另外一种是做大恶的人,临终忏悔往生的。所以我们不可轻慢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终时忏悔的力量强,往生的品位比我们还要高,这是很可能的。我们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一回头比一般好人还要好,平常一般好人比不上他,就是这麽一个道理。所以对於恶人不可以存轻慢之心。

    知道这个道理之後,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以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麽厚,在这一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为什麽?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不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所以说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

    尤注说得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悔罪之心便开自新之路。」这要愈早愈好,愈早觉悟愈好。赶紧回头,不要再造恶业了!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

    近代我们见得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往生,他虽然不是一个做恶的人,但给我们证明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是可以往生的。周广大是一个经商的好人,不是个恶人,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才听到善友说西方净土。他听了就欢喜,没有丝毫怀疑就接受了,就发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这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一发愿求生,他病痛就没有了。这是佛法讲的华报。真心一发,三宝就加持。虽然有病,没有痛苦。虽然病重,精神提得起来。从本身上来讲是自己的愿力、法喜,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别有精神,这是本身的力量;另外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所以他能提得起精神来念佛。念了三天佛,他看到西方三圣从云端下来,接引他往生。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如何不信。

    诸位要晓得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周先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没有受过三皈,也没有受过五戒,不过是善友劝他念一声阿弥陀佛。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

    「修不嫌早。悔不嫌迟。临终安详。超拔之徵。」临终悔过还是来得及的。凡是临终死得好,他来生去处一定好。这是可以断定的,好死好生,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好死在我们中国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後一条是考终,这是讲的安祥。死得安祥,没有痛苦,他来生决定是生三善道,决定不会堕三恶道。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这个事实,儒、佛都说,可见得它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改过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过,纵然是大恶,纵然是久恶,都能忏除。『一念猛厉』就是真实的忏除业障,所以『足以涤百年之恶也』。「涤」是洗刷乾净。「百年」是讲长久累积的恶业,都可以忏除洗净。

    比喻『千年幽谷』。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照明了。『一灯才照,则千古之暗俱除』。这就把灯、光明比喻你勇猛改过,这个一念改过的心,就能够把长时间的积恶都洗刷掉。所以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是以改为贵。我们一定要改过。

    佛法里常讲,法器难得。如果不是法器,决定不能续佛慧命。器是器皿。譬如这个杯子一定要乾乾净净,我们盛水才能饮用,如果这个茶杯不乾净,里面有一点毒药,你盛满一杯水喝了,还是要中毒的。毒就是恶业。要成法器,就是先要把我们的恶业淘汰尽,我们接受的佛法才能自利利他。

    前面讲修福为什麽先要改过?这就是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真正是福,不会变质。如果自己接受的器皿不乾净,烦恼重重,恶业很多,佛菩萨给我们的福,会变成更毒的药了,怎麽能受得了!这就是先要改过自新,然後才能修福的道理。否则过要是不改,我们修的福是弥增大恶。为什麽?没有福报,造的恶小,没有能力造;福报大,造的恶就更重更大,将来堕地狱堕得更深,堕得更苦。世间贫穷人,纵然想造罪恶,造不大;富贵人造的恶就比平常人造的都大,这也是一定的道理。

    明了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要求福,先消灾,然後修的那个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如果自己积习不消除,我们要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

    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传不传这种学生?不传。为什麽不传?害他。这就是佛门讲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传法。不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举一反三就是法器,不是的。若这个人心地清净、善良,没有贪、嗔、痴、慢,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我们看 虚法师《影尘回忆录》後面有个晒蜡烛的出家人,他真是笨头笨脑,一点智慧都没有!但是他心地清净,他老实,他没有坏心眼。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悟了以後能作诗、作偈,辩才无碍,後来讲经说法,广受人欢迎。虽然自己有成就,生活很节俭,对人非常谦虚有礼。这就是法器!是真实的福报!所以传法能成就人,也会害人。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善师,好老师,传法是要选择人才的。选人的标准,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虑。以其可以培养。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真正成就,在这一生真正往生,能够自利利他,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是『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这四句是劝勉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改过。世间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想改也来不及了。知道这确实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就要认真的去做、把握机会、把握时间、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现在许多人,以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经,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这样做、与自己的恶习气毫不相关,完全流於形式,不起作用。我们念经是修行,念一个钟点,这一钟点没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经文上。甚至连经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为想还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清净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经、念咒、念佛都是这个目的,这是修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

    我们这些年来,真正体会到心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平时饮食起居要谨慎,身清净就不生病;境界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所以年岁虽长,不会有疾病。不会衰老,李炳南老居士是最好的榜样,他天天讲经说法,还有很多应酬,这就是说明,能这麽大的年岁还保持健康长寿而不生病,六根聪明不输给年轻人,就是他的心清净,身清净。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一个人作恶,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恶名流传到後世,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为他洗刷。像中国历史上,大家晓得曹操不善,其实秦桧才是真不善。这个恶名,後世子孙怎麽好,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

    这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恶业必堕地狱,堕地狱是很可怕的事。佛经上讲地狱,时间长短有很多种的讲法。最浅显的,像李老师在《十四讲表》里所列的,那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据佛经上说的,地狱的一天等於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中国人常自夸有五千年历史,若在地狱才不过两天。你想地狱有多麽可怕!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有一万岁。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可不得了!这个苦日子没有出头的时候,真是百千万劫难出头!在这一生当中,造作地狱罪业很容易,可是堕落下去之後想出来,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是深信佛讲的是真实话,我们怎麽敢轻举妄动,造作一切重罪!

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堕落在地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度脱。地藏菩萨虽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吗?度不了!堕落在地狱里,实在讲是要有非常善根、福德的人,地藏菩萨才能帮他的忙,跟他说法,他即能悔改,彻底的悔改,这就超越地狱了。人在受非常苦难时,往往什麽好话都听不进去。愈是受苦,恶念愈是增加,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话怎麽听得进去。说了好话,他反而说你讽刺他,更恨你。人间受苦难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地狱!所以往往受地狱苦,又造重罪,因此地狱果报很难超越,道理在此!地藏菩萨能度的是什麽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些人以一念差错,堕到地狱去了。这种人还有救!地藏菩萨劝他,他肯听,後悔觉悟了,就容易出来。若不是善根深厚、一念差错的人,是没法子救的,佛菩萨救不了的。看到这样子,想到这件事情,怎麽会不害怕?

    第二、教我们要有畏惧之心。知道我们丝毫的过失,瞒不过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们人人皆知道。所以纵然在暗室,起心动念都不可有邪念。没有邪念,自然就不会做恶,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改过要从心上改起。心善了,言语、行为自然都善;心不善,言语、行为装得再善,也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三须发勇心。

    勇於改过。前面第一条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开悟自觉;不知耻是迷惑颠倒。所以知耻是开悟的条件,勇猛是功夫的条件。知耻是从内心里觉悟,内心里真正觉悟了。畏惧是外力的加持,使我们不敢做坏事。就是自性里面的甚深惭愧。知耻是真正「惭心所」,畏惧是「愧心所」,惭愧是两个「善心所」。《百法明门》里十一个善法,就有惭愧。人能有惭愧心,必定有成就。

    印光祖师一生自号「常惭愧」。就是他常常怀著知耻畏惧的心情来修持,所以才能勇猛精进。真正做,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因循」就是得过且过,我们常说混日子,混时间。『因循退缩』,不进则退,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长进,没有进取的心。进取须是在德行上。现代人也是勇猛精进,他是求五欲六尘,在贪、嗔、痴、慢上勇猛精进,而未知後果之可畏。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要在道德学问上精进。道德学问比学术还要高。学问和学术不一样。学问是智慧,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的,就是佛法讲的「般若智慧」。学术在佛法讲是「世智辩聪」。我们今天勇猛精进错了方向,往六道、往三途里去了。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脱轮回。与诸佛菩萨看齐。这就对了!所以『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奋然振作,要奋发,要把精神提起来,勇猛精进。不要怀疑,不要再拖时间。现在就做,不要迟疑,不需要等待,说做就做,就从现在开始,绝无退缩。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抉剔」,「剔」就是拔掉。小过失就好像『芒刺在肉』。我们身上若有个刺,就很痛苦,总想尽办法赶快把它剔掉。过失在心里比这个更痛,我们不能不觉察。不觉察就是麻木不仁,刺进去不知道痛就是麻木。我们现在皮肉没有麻木,良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大的罪恶,就好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没有犹豫,赶紧把手指斩掉!为什麽?不斩掉,毒一散开,必死无疑,就没救了。这是要下定决心,断一切恶。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是业障现前。妄念很多,烦恼很多,忧虑很多,牵挂很多,样样不能顺心,不能称意,都是业障现前的相。佛门常讲「业障」,什麽是业障,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觉做恶梦,是业障;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是业障。要认真反省要警惕,能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业障就消除了。业障少的人,必然法喜充满,身心轻快,没有负担,这是业障少。业障少就是烦恼少。烦恼少,心地自然清净,常生智慧,於世出世间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有决心,要能省察,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勇敢的去把它改正过来,不要忧虑,不要害怕。

    『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末後这一句是引用《易经》「风雷益」这个卦相。《易经》六十四卦,「风雷」这个卦相就是利益,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果断、决心。人能有果断决心,改恶修善,说做就做,这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没有犹豫,立刻改过自新,就是《易经》里风雷这一卦里所显示出的卦相。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

    改过自新必须要具备这三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知耻是自觉,「惭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惭愧,才产生出勇猛心来改过。由此可知,过失为什麽改不掉?原因就是没有耻心与畏心,没有力量产生勇猛心。勇猛心是从知耻、敬畏里生出的。人不知耻也不怕别人笑话他,就没有办法修善了!

    如何培养三心?我们现在为什麽在一切经典里选择《无量寿经》来让大家受持?一切经不是不好,没有《无量寿经》讲得圆满。《无量寿经》是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也不多,现代人容易受持。何况这是一切经典的精华。

    我们现在《早晚课诵》,是专为净宗学会同学重订的课诵本。以前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他们编的课诵本对治当时人的毛病,果然有效;我们现在人的病跟从前人不一样,所以早晚课我们要修订。早课念《无量寿经》第六章,以求与佛同心同愿。晚课念三十二到三十七章。这六章是讲五恶、五痛、五烧,就是改过自新。每天念一遍,反省我们现在的毛病,认真的改过自新。念此六章经就是忏悔文。念了要警惕,要觉悟,要痛改前非,以求与佛同解同行。这样课诵就得到效果。所以要具足三心。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具足三心,有过即改。就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气暖和了,冰薄了,没有冬天结得那麽厚。『遇日,何患不消乎』?太阳出来冰就化掉了。就是智慧增长,业障消除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