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玄奘大师的故事 】

※【贰、北中印度风情(633-635年,32-34岁)】

◆【一、生死无动感盗匪(633年,32岁)】

【1、林中遇贼(半奴嗟国、喝逻阇补罗国,林中遇贼:砾迦国)】

师向西南行,涉山间水,至半奴嗟国。又东南行,至北印度境,再向东南下山渡水,至砾迦国。这里属印度的边荒地区,言语、风俗、服饰多不相同,民风轻薄粗俗。



又走三天,到耶补罗城,借宿外道天祠过了一夜。第二天到奢羯罗城,城里还有一座寺院,僧徒一百多人,从前世亲菩萨曾经在这里撰写胜义谛论,旁边有一座塔,高二百多尺,传说是过去四佛说法的地方,留有佛陀经行的遗迹。



奘师等一行人从此出了那罗僧诃城,向东行至波罗奢大森林,忽然遇到一群盗贼,有五十几人,把奘师及随行的人衣服财物全部夺走,并挥刀押到路旁一个干枯的池中,想要加以杀害。幸好池中多荆棘杂草,跟随奘师的一位沙弥,发现南岸有一条水道,勉强可以容纳一个人走,于是机警地暗示奘师一起从暗道中逃走。师徒两人飞也似的跑了二、三里路,遇到一个耕田的婆罗门,才把遇盗贼的经过告诉他。婆罗门立刻放下耕牛,取下贝鼓猛吹,召集了八十多人赶往林中。盗贼看到人多,一下就四散逃掉了。



奘师亲自到池中,解开被捆绑的人员。村民见大家衣物均被剥夺,纷纷布施衣服给他们穿,并带他们暂时到村中去投宿。经过此次盗贼的惊吓。同行的人无不悲泣,只有奘师含笑无忧。同行的人觉得奇怪,便问奘师为何不忧反笑?奘师答说:「人生之所贵者,只此生命,生命既在,其它还有什么可忧的呢?我家乡风俗,谓『天地之大宝曰生,生之既在,则宝不亡。』小小衣资,又何足忧哉!」



【2、众来供养】



翌日奘师一行来到砾迦国东境,至一大城,城西有一大片庵罗果林,林中有一位一百七十多岁的婆罗门,可是看起来却好似三十多岁,身材魁梧健壮,精通中论、百论等方面的典籍,两名侍者,也各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他们很欢迎奘师,知道他被洗劫,就派遗侍者到城中请佛教居士为他们准备斋供。



城中虽有数千户人家,但信佛的极少,事外道的很多。幸好奘师在迦湿弥罗时已声名四播,所以当侍者遍告城众说:「大唐高僧西来求法,不幸在附近遭盗贼洗劫,衣物尽失,此是大家种福田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立刻有三百多人,各持毡布饮食,恭敬前来供养奘师。奘师为他们解说因果报应的道理,很多人因此弃邪归正,欢喜而回。稍后奘师以众人供养的衣物`饮食分施同伴,各得数具,犹用之不尽。



奘师在此停留一月,学经百论及广百论。



【3、沿途参学(至那仆底国、阇烂达那国、屈露多国、设多图卢国、波理夜呾罗国)(633-634年,32-33岁)】



玄奘大师又向东行,到至那仆底国,(633年,32岁)参诣突舍萨那寺,亲近毘腻多钵腊婆大德,他着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等,奘师在此住了十四个月,向他学习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



出至那仆底王城,往东南五百多里至答抹苏伐那寺,佛灭度后三百年,有迦多衍那论师,在这里完成发智论。(634年,33岁)再向东北到阇烂达那国境的那伽罗驮那寺,停留了四个月,亲近大德旃达罗伐摩法师,学习众事分毘婆沙论。



再向东北行,登履危崄,行七百里,至屈露多国。更南行,越山渡河,历经北印度境诸国,入中印度境之波理夜呾罗国。再从此东行五百里,到达秣菟罗(中印度境)国。



【4、印度中心秣菟罗(秣菟罗国)】

秣菟罗是盛极一时的文化中心,更是当年迦腻色迦王的南方之都。当地「土地膏腴,稼穑是务」,除了有两种庵没罗果外,还出产「细班[叠*毛]及黄金,气序暑热,风俗善顺,好修冥福,崇德好学」。秣菟罗虽是印度教文化中心,但据奘师说,此地有「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学习」,佛教与印度教并存。




【5、文明摇篮大恒河(萨他泥湿伐罗、禄勒那国=窣禄勤那国)(635年,34岁)】



玄奘大师又向东北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禄勒那国,东临恒河,直至河源,东流入海处,广十余里,水味甘美,沙细如粉,印度称为福水。传说在此河中沐浴,可以消罪障;喝了可以除灾殃,死在河里还可以升天,因此许多愚夫愚妇常集合在河边,饮水沐浴,后经提婆菩萨指示正理,方始停止。奘师一行至此,亦纷纷取水饮来解渴。果然名不虚传,水味甘美异常。



奘师在此停留了几个月,听三藏大德耶鞠多法师讲完毘婆沙论后才离开,继续渡河东行。



【6、僧伽耶礼三宝阶(婆罗吸摩补罗国、醯掣怛罗国、毘罗那拏国;劫比他国礼三宝阶)】



回顾奘师进入北印度国境以来,一路所经过的地方,多数是修学小乘比丘的寺院。



奘师继续南行,渡过恒河西南,至劫比他国,此国的城东二十多里处有一大寺,据说是佛陀昔日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后,回降地面时,所降落的地方。传说当时先从天上降下一条扶梯,中阶是黄金的,左是水晶,右为白银。如来从中而降,大梵天王手执白拂,从右边白银阶上而降;帝释天主手持宝盖,踏水晶阶从左而下。这时百千天人及诸大菩萨陪侍着佛陀,亦从天而降。在奘师抵此前数百年,犹留有阶梯,但今已沦没。后国王为纪念此一殊胜事迹,曾垒砖石,仿真其状,庄饰了杂宝,高七十余尺,上建一精舍,中有石佛像,左右亦有释梵之像。旁有石柱,高七丈,是阿育王所立。更筑一五十余步,高一尺之石基,是佛陀昔日经行的地方。







◆【二、阿踰陀求道遇匪(635年,34岁)】

【1、羯若鞠阇国】

奘师又经羯若鞠阇国(即中印度之曲女城),至阿踰陀国,这里有寺百余所,僧徒数千人,大小乘兼学。在城内有旧伽蓝(伽蓝即寺院),是世亲菩萨撰写大小乘论并为众讲法处。奘师礼圣迹后,顺恒河与八十余人,同船东下,欲向阿耶穆佉国去。沿河两岸,多是无忧树林,非常深茂。




【2、恒河遇贼(阿踰陀国)】

奘师等人舟行半途,忽从两岸窜出十多条贼船,迎流而来,把奘师等人的坐舟包围,强拖至岸旁,并逼全船客人上岸脱光衣服,交出财物。又因为这批盗贼,都是突伽天神的信徒,每年秋祭必须找一容貌端正的人作为牺牲,杀取其血祭祀,这样祈求天神赐福。他们见法师仪容端丽,不约而同指向法师,竟要杀师祭神。



同船的人见状,有人站出来自愿替代法师牺牲;同时奘师也告诫贼人,他远来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如今法未得而身先被杀,若用以祭神,恐怕不能获得吉祥。然而这两者都没有得到贼人的允可。




【3、降伏群贼】



贼人派人取水,在花林中就地设坛,令两人拔刀押法师上坛。奘师眼见情况已不能免,就请求贼人稍待片刻,以便安心就死。此时奘师澄心净意,观想兜率陀天,一心专念弥勒菩萨,愿得往生内院,亲闻瑜伽师地论妙法,成就通慧后,再来下生教化这些可怜愍的贼人,令修胜行,舍离诸恶。



不久奘师入定,神升兜率陀天,只见弥勒菩萨在妙宝台上,天众围绕左右,此时身心欢喜,早已忘记自己正在坛上,即将被贼人杀害的事。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浪涌船覆,贼众大惊,急问师之同伴说:「这位沙门是从何处来的?」同伴告诉贼人说:「他是远从大唐来此求法的玄奘法师,如果杀他会获无量罪,遭受恶报。现在风浪四起,天神已经震怒,你们还是赶快忏悔吧!」盗贼听完大吃一惊,立刻列跪请罪。等用手触及法师,师才出定睁开眼来,初还以为将遭刀杀害,已引颈等待。不意他们竟都跪着忏罪了!



奘师为贼人开示佛法,贼人立即将刀枪劫具一概投入河中,表示从此洗手,并一一接受法师授予的五戒。欢喜顶礼后辞别,同行的人都惊叹师法力无边,远近闻者,莫不都说,若非法师求法心殷重,又怎能得到这样的感应呢!




【4、戒日王即位治世(阿耶穆佉国、钵罗耶伽国)】



玄奘大师再向东行三百多里,渡恒河北至中印度境的阿耶穆佉国。更向东南行了七百余里,再渡恒河及南阎牟那河,到钵罗耶伽国。城西有瞻部树花林,据传此地是佛陀昔日降伏外道处,阿育王曾造佛塔及伽蓝在此。此伽蓝处,传是提婆菩萨作广百论以挫小乘外道的地方。

大城的东面,在两河交流的地方,有一片大广场,土地平正,方圆十四、五里,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君王豪族,仁慈布施的地方,沿传迄今,都借这块平原举办,因此号称为大施场。



奘师至此,恰巧遇上戒日王在此行大布施,将五年积财,作七十五日之散施,上从三宝,下至贫苦无依者,无不施与。



古代的印度对于布施财物的事,是非常重视的,历代帝王,往往开了国库,以济民穷。大富长者,也经常散财施物,因为佛教六度,以布施为先。财分内外,外财指身外之物,包括妻子,田地钱财,一律施舍;内财则是头目脑髓,如今日之输血等,皆曰布施。这也是防止悭贪,利济他人的一种修行法门。




【5、憍赏弥刻檀佛像(原始佛像,憍萨弥国)】



奘师再往西南,经过恐怖的原始森林,长达五百多里,才到憍萨弥国。王城的故宫有一座大精舍,高六十多尺,内有一尊檀木雕刻的佛像,据说是往昔佛陀住世时,为了报答母恩,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一去就是人间好几个月。出爱国王由于思念佛陀,佛陀于是请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把一名雕刻匠摄升天宫亲睹圣容,再回到人间,凭印象用紫檀木雕刻了这尊佛像。



据说当释尊说法归来,从天宫下降人间时,这尊佛像居然也像真的人一样出现在迎接的行列中。(当年奘师在印度所见的佛像,就是这尊佛像,这也是第一尊原始佛像的由来)



城南有古剎,是具史罗长者的故居,其内有一座二百余尺高的大塔,也是阿育王所建,从前佛陀曾在这里说法好几年,旁边还留有过去四佛座、经行遗迹和佛陀爪发塔。东南边的重阁是世亲菩萨造唯识论的地方,东边无忧树林的精舍遗址是无着菩萨著作显扬圣教论的地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依据佛教藏经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及《大唐西域记》(含校勘及注释)之经文




佛教圣地菩提垣(636年,35岁)佛陀大神通遗址(鞞索迦国、室罗伐悉底国=舍卫国)


奘师离此再向东行五百多里,经鞞索迦国。此国内有一处佛陀在此说法六年的胜迹,在阿育王建的塔旁边有一棵七十多尺高的树,据传这是世尊在此说法期间,用净齿的一枝柳条的残余部分,拋弃在地生长繁茂至今。其间虽经邪见之徒屡次残伐,但随伐随生,奘师至此时,犹繁茂如昔,一时叹为奇观。

奘师向东北行,至室罗伐悉底国,也就是佛经上常看到的舍卫国,这是佛陀驻锡最久、说法最多的地方。国境周围有六千多里,在佛陀住世时代,由波斯匿王统治,国势强大。王城内有波斯匿王宫殿遗址,不远有波斯匿王为佛建立的大讲堂,旁边有一座小塔是佛陀姨母钵逻钵底比丘尼精舍。东边是须达多长者的故宅,宅边有一座塔,是武士鸯掘摩罗弃邪归正的地方。

城南五、六里处,有逝多林,就是闻名于世的祇树给孤独园。昔为伽蓝,佛陀说法的地方,奘师抵此时亦已颓毁。东门左右,各树石柱一支,高七十余尺,为阿育王所建立,以资纪念者。

祇园中所有房屋,只遗故基,唯独有一砖室尚存,中有一尊金像,这是因佛升天为说法,波斯匿王久别佛陀,非常想念,他听说优填王曾请巧匠,刻檀为佛造像,故亦造此金像,供奉至今尚存。



降生圣迹岚毘尼迦毘罗城(劫比罗伐窣堵国=迦毗罗卫国)


给孤独园的东北,有一座塔是佛陀亲自照顾生病比丘的地方;西北小塔则是从前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力拿不起舍利弗衣带的地方。此间古迹甚多,有提婆达多害佛因此身堕入地狱的大深坑,此外尚有瞿伽梨比丘,战遮婆罗门女因谤佛堕地狱的两个大坑,都是窥视不能见底的大深坑。

从此东南行八百余里,即至释尊的故乡,迦毗罗卫国。国境周围四千余里,都城十余里,悉皆颓毁。宫城周围亦十五里,垒砖故基,内有净饭王的正殿,现改建为一精舍,其内供有净饭王的遗像。北边则有摩耶夫人的寝殿,亦建一精舍,供奉了佛母的画像。其侧更有一精舍,是释尊降神母胎的地方,也造了一尊菩萨降胎的像。



东北方有一塔,是阿私陀仙人为太子看相的古迹。其它诸如太子角力处、乘马踰城处、游四门见老病死及沙门处,均有遗迹。总之,这是佛陀降生的国家,圣迹很多,抚今追昔,令人不胜感叹。



野象供塔(蓝摩国)



奘师离迦毗罗城后,从此向东,经过一座五百多里的荒林,至中印度的蓝摩国。这里居民稀少,城的东南有一砖塔,高约五十余尺,释尊涅盘后第一个分到舍利的就是这个国的国王,他为了供养佛陀舍利,造了这座塔。此塔每常放光,塔侧有一龙池,据说池中有龙经常变化成人形,绕塔而行。除了龙的传说外,更听说这里常有野象衔着花来供塔。在这附近有一座寺院,相传在从前有一位比丘,召集同学远来礼塔时,就见过野象衔花安置塔前,后更以牙取草,用鼻喷水,大家见了无不感叹!其中有一位比丘发愿留在那里供养塔。他说:「象是畜生,犹知敬塔献花洒扫;我是人类,依佛出家,岂能目睹任其荒废,而不事供奉呢!」



于是他辞别大众,结茅留居塔旁,疏通池水,种植花果,虽经寒暑,不以为苦。因此感动邻国的人,各施财宝,共建此寺,直至现在。



寺的东面大林中,百余里外更有一塔,传为阿育王所建,用以纪念昔日悉达太子踰城至此,解下衣冠发髻珠宝交给车匿的古迹。




沙罗树下般涅盘(拘尸那揭罗国=拘尸罗国)



出了大林即入拘尸罗国,这是佛陀示寂的国度,如今也是一片荒凉。城西北三、四里渡河不远,即世尊涅盘之娑罗树林。娑罗树是和槲相类似的树,皮青素白,很光润,其中四株特别高大,正是佛陀示寂的地方,盖有一座砖石的精舍,内有如来涅盘之卧像。旁有一塔,也是阿育王所造,塔前立有石柱,用以记载佛之涅盘事迹,但可惜未记年月,使后代无从查考。相传佛住世八十年,以彼地历法约我国历法在二月十五日入寂,但也有说是九月八日的。



佛灭年代也传说不一,有说一千二百年的,也有说一千三百年或一千五百年,直至近代仍常有佛灭年**查之诤,或云二千五百余年,或谓二千九百余年的。但自从经过世界佛教友谊决议为二千五百多年后,大多已采用此说,以求统一。总之,佛诞、出家、成道、涅盘的日期,众说纷纭,虽经世界佛教会议决定五月月圆之日为综合一切纪念的节日,叫做「卫塞节」,但是日、韩及我国等各地区多仍沿用新历或旧历之四月八日为诞生,二月八日为出家,十二月八日为成道,二月十五日为涅盘,分别定为纪念节日。



不远处又有塔,相传是佛陀于过去生中修行时,曾作雉王,为救生灵扑火处;为鹿王时,舍身济度众生处。塔的旁边就是佛陀停灵处。停灵塔侧则是摩耶夫人哭佛塔。(据说当初佛陀入涅盘后,阿泥律陀上升天宫告诉摩耶夫人,夫人一时难抑悲痛,竟晕了过去。醒后立即偕天到娑罗双树间,见遗物又嚎啕痛哭。当时金棺自开,放大光明,只见佛陀合掌坐起说:「有劳慈母远从天降,心里实在惭愧,但诸行无常就是这样,请不要太过悲哀。」接着阿难请示佛陀说:「佛已大殓,但现在又起而说法,若后世问起,该如何解说?」佛陀开示说:「佛涅盘后,慈母摩耶夫人自天宫降,至双树间,如来曾为世间不孝的众生,从金棺坐起,合掌说法。」说完金棺自合。



再由城北渡河登岸,就是佛陀的火化场,现有塔,地面土色至今犹呈黄黑,曾有人至诚祈求,于土中获得舍利。佛陀火化塔侧另有一塔,是纪念佛陀为大迦叶示现双足的地方。据说当时佛陀金棺已上火化场,香木堆积,却总是点不燃,四众惊骇,不知缘故。



阿泥律陀因而宣告大众说:「这是因为佛陀要等大迦叶到来才举火。」

随后大迦叶果然带着他的五百弟子从林中赶来火化场,问阿难说:「世尊的身体还能够见得着吗?」



阿难哀伤的说:「千毡络缠,重棺周殓,现在香木已积,就等焚化,如何得见?」



迦叶尊者正感无望时,不料佛陀慈悲,忽自棺中出示双足,惟见轮相颜色有异,因问阿难,阿难解释:「佛涅盘时,人天悲痛,众泪共染,以致变色。」迦叶尊者默然不语,虔诚礼拜赞叹,香火立刻自然,大火顿起。熄火以后,却见贴身和最外层的裸毡,完好如初,发爪全存。



据说当初佛陀大殓后,曾三次出棺。第一次伸出手臂问阿难治路;第二次是开棺坐起,为母说法:最后一次是为迦叶尊者出示双足。现足塔侧,是八国国王分舍利塔,也是阿育王所建,塔前石柱则记载了当初分舍利的事情。



鹿野苑初转法 lun(波罗奈斯国)



奘师再至波罗奈斯国,此处国周有四千余里,都城西临恒河,长十余里,寺院很多,有三十多所,僧众约二千余人,多学小乘一切有部。

渡恒河北上十余里,即至鹿野伽蓝。台观接连,犹如一条长廊,有僧千五百人,都是学小乘正量部的。大院内有一精舍,高百余尺,石阶砖龛,有一百多级,室中有一尊[金*俞]石的佛像,做转法 lun状。这尊佛像,一直到现代,尚保存在鹿苑的博物馆中。



在精舍的东南,有一石塔,为阿育王所建,高百余尺,塔前有石柱,高七十多尺,这就是为纪念佛陀昔日初转法 lun,度五比丘的地方。(因其侧有弥勒菩萨受记处,所以也有说此塔是为纪念弥勒菩萨受记而建的。)



附近更有他佛受记的塔,及四佛经行处等古迹,因年代远在劫前,更无法查考了。



伽蓝的西边,还留有如来澡浴的池迹,及涤器、浣衣等地,均有神龙守护,无人秽触。



西南边则尚有供奉圣钵的巨塔和憍陈如五人迎佛处的小塔;东行二、三里则有烈士池(俗称救命池),其西侧有三座兽塔,是佛陀往昔修菩萨行时,示现兔身,自 fen献餐的地方。



总而言之,鹿野苑里大多是佛陀于过去世中,修菩萨时的应化遗迹,他之所以会经常示现各种异类,无非为了感化顽愚,调伏刚强。



吠舍厘第二结集(战主国,结集:毗舍离=吠舍厘国)维摩丈室(毗舍离)


玄奘大师南渡恒河,来到摩揭陀国,这是一个和佛陀有深厚因缘的国度,佛陀从修道到证果都在这里完成,国境周围五千余里。这里的风气,崇尚学说,尊重贤士,当时全印度最大,最有名的学府--那烂陀寺,就在这里。国境内共有伽蓝五十余所,僧一万多人,多学大乘。

恒河之南有一故城,周围七十余里,虽呈荒颓,犹有雄风。据传过去在人寿无量岁时,此地名香花宫城,因王宫多花得名。后来至人寿数千岁时,更名为波咤厘子城,因城多波咤厘树命名。至佛涅盘后第一百年,有阿输迦王(义译无忧王,旧译阿育王,为频婆罗王之曾孙)自王舍城迁来此。因年代久远,今仅存故基,伽蓝数百,亦只存二、三所。奘师一一凭吊,感叹无常,不胜唏嘘!



故宫之北,临恒河有一小城,城内有千余家;宫北有石柱,高数十尺。据说阿育王在没有学佛以前,年轻气傲,为了惩治拂逆自己的臣民,曾在这里筑了一个人造地狱,地狱中刀山剑树,血池油锅,无一不有。当时只要听说阿育王的地狱之名,没有不心惊肉悸的。



后来,有一阿罗汉示现趺坐莲花于沸油镬中,才感化了暴戾的阿育王,并拆除这座地狱。接着又由一位进护大罗汉慈悲善导,领阿育王皈依三宝,从此阿育王便护持正法,并发愿建八万四千塔供养佛陀舍利。

奘师在城里小住七日,巡礼圣迹。



人造地狱南有一塔,据说内有佛舍利一斗,每每放出神光。离舍利塔不远处有一精舍,内供有佛陀脚印的白石一方,石上的佛陀印长一尺八寸,宽六寸,脚下有千幅轮相,十指端有卍字纹,历久弥新。这是佛将入涅盘前经过时,站在这石上告诉阿难说:「这是我入涅盘前最后留下的足迹。」接着又指着波咤厘子城说:「百年后将有一位无忧王(阿育王)在这里建都,护持三宝,能役使百神。」所以在这附近有很多阿育王所建造的塔及石室遗迹,传说均是当初阿育王役使鬼神所建,用来供养佛陀舍利,或供法师习定使用。其中又以故城东南的咤阿滥摩寺遗址最发人深省。



传说阿育王在晚年时,因病重不久人世,便想把所有珍宝全部供养三宝,以广积福田。但那时权臣掌政,抗命不从,使得阿育王虽然贵为人王,也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那时阿育王环顾四周,能布施的东西就只剩下刚刚吃剩的半个阿摩洛迦果,于是便派人送到咤阿滥摩寺去供养僧众。如今这塔内供的,据说就是那半个阿摩洛迦果核,以供世人瞻仰警惕。可见世间荣华、权势名位不可久恃,行善积德应该及时。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礼菩提树



师再向西南行,经砾迦寺,再南行百余里,至菩提伽耶,礼菩提圣树。树垣垒砖为围,四周更筑高墙,东西长,南北稍狭,分四门,正门东对尼连襌河,北门通大伽蓝,寺内圣迹颇多,正中有金刚座。



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佛住世时高数百尺,今约五丈余,昔佛坐其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名菩提树。树茎黄白,枝叶青润,终年不凋,唯至如来涅盘之日,其叶顿落,经过一宿,还生如原来的样子。因此每至是日,诸国王与臣僚等,共集树下,以乳灌洗,并燃灯散花,以表礼敬。



奘师于树下五体投地,悲哀懊恼,自忖佛成道时,不知自己漂沦何趣?今于像法时期方至,想到业重障深至此,不禁悲泪盈目。此时适有比丘僧众数百人,因解夏远近来集,见奘师悲恸,观者无不鸣噎。



那烂陀寺礼戒贤(636年,35岁)




参正法藏礼戒贤抵那烂陀
奘师在菩提场停留近十天,圣迹一一礼拜过。第十天时,那烂陀寺派了四位大德前来迎接他。隔天就到达里迦村。这是目犍连尊者的故里,中有二塔:一是阿育王所建,一是尊者圆寂地,舍利安奉于中。奘师在塔寺暂歇时,即有二百多名僧众和一千多名信众,手持香花、幢幡、宝盖前来迎请,赞叹围绕,一直送到那烂陀寺为止。此时寺里已集合了寺众在门前等候欢迎,互相引见后,相随入寺。寺方特别预先安置了一个床座,请奘师升座。大众就座后,维那就击犍椎,宣告奘师住寺。



膝行拜师,述前因缘

接着选出二十位善解经律,威仪整齐的中年僧徒陪同奘师参见正法藏,也就是寺主戒贤论师。在那烂陀寺最为人尊敬的就是戒贤法师,大众由于尊重,不敢直称其名,但号为正法藏。奘师当然也是仰慕很久了,能够有缘晋见,百感交集,他依照印度拜见老师的大礼,膝行肘步、鸣足顶礼、问候赞叹,遵行弟子礼节完毕,戒贤论师令人广设床座,让奘师及众僧就座。



随即问奘师从哪里来的?奘师合掌恭敬回答:「从大唐国来依止师父学瑜伽论。」没想到戒贤论师听了之后,热泪盈眶,把弟子觉贤叫来,他是论师俗家的侄子,也已七十多岁,博通经论,擅于词令,吩咐他说:「你可以当着大家,略说我三年前患病的经过。」觉贤听了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边擦眼泪边述说这段希有的因缘:「正法藏原来患风湿病,每当发作时,手脚关节像火烧刀割一样的痛苦,时好时发,拖了二十多年。三年前病情加重,痛苦到已经不能忍受。因此对人生感到厌倦,企图绝食自杀。



没想到当夜就在梦中见到三位天人,一个黄金色,一个琉璃色,一个白银色,端正庄严,雍穆非凡。金色人说:『你想舍弃这个色身吗?经上只有说身是苦本,却没有教人自绝。你在过去世中曾经当过国王,使人民遭受许多痛苦,所以才会招感这样的苦报。现在你应该省察宿世的罪业,至心忏悔,甘心忍受,广宣经论,罪业自然消灭。如果只是厌世自杀,苦报还是不会了结。』正法藏听了,至诚礼拜。



金色人指着琉璃色的人说:『这位是观世音菩萨。』又指着银白色的人说:『这位是弥勒菩萨。』正法藏马上顶礼弥勒菩萨说:『戒贤常想投生到菩萨旁边,不知能不能达成这个愿望?』弥勒菩萨回答:『假如你能弘扬佛法,就能在后世达到这个愿望。』金色人又自我介绍:『我是文殊师利菩萨,因见你不是为利益众生而舍身作无谓的牺牲,特地来劝你。现在应该听我的话,弘扬正法,将瑜伽论等普及到没有听过的地方,你的病自然会慢慢的好起来。三年后将有一位大唐僧人,因爱乐大法,前来拜你为师,你可以安心在这里等着教他。』正法藏再次顶礼,感激允诺,说完抬头,三个人已经不见了。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从此以后,正法藏的病就慢慢好起来了,乃至痊愈。」



在座僧众听后,一致叹为希有,奘师更是悲喜交加,赶忙再度顶礼说:「果真如此,弟子当尽最大的努力学习,请慈悲摄受教诲。」

这时戒师又问奘师在途几年,答告三年,正与梦相符。



供养丰盛



奘师被安住在觉贤大师的房间第四重阁,先接受为期七天的供养,然后才被安置到护法菩萨北面的上房里,每日供养更是丰盛:日给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一升(其半大于乌豆,味美香鲜,非余米所能及,惟摩揭陀国产此,独供国王及多闻大德使用,故名大人米)。又月给油三升,酥乳等均随日取足。又派净信居士一人、婆罗门一人以供差遣,奘师本人则免除一切僧务,出门还有舆乘代步。像这样的优遇,在那烂陀寺主客僧一万人中,连奘师一共也只有十人而已。



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若译成华文为施无厌寺,在古时是全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最高学府,人才及学风,都可说空前绝后。相传此伽蓝之南,在庵摩罗园中有一龙池,龙名叫做那烂陀,因此以之为名。也有一说是如来往昔行菩萨道时,曾是大国王,在此建都,怜愍孤穷,常行惠舍,物念其恩,故号为施无厌。



寺址本是庵摩罗长者的花园,后由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下供佛。佛曾在此说法三月,五百商人听后都证了圣果。佛陀涅盘后,国王铄迦罗阿迭多因怀念佛陀,特别建造了这座寺院。



后来其子佛陀鞠多王继位,又在寺南另造一座寺院。孙怛他揭多王接掌后,又在寺东扩建。至曾孙婆罗阿迭多即位,更在他父王扩建的殿宇以东,大兴土木,另筑寺院。落成当天看到有圣僧远从大唐来应供,心生欢喜,便舍位出家。他的儿子伐阇罗王继位后,于新建梵剎北边再建寺院。后来中印度有一个国王又在寺边加盖一座寺院。



前后总共六个国王,各自营造六座寺院林立在一起,气势非凡。后来将六寺合而为一,并增建一座巍峨堂皇的山门,中分八院,庭院仍各自独立。围墙内宝台星列,琼楼玉宇,非常壮观。各院的僧房都是四重,雕梁画栋,在印度千万寺院中,壮丽宏伟堪称第一。



寺内僧众,常有万人,不但修学大乘法门及十八部,就连外道典籍的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也都在研究的范围。全盘深解经论二十部的,在千人以上;三十部的有五百多人;五十部的比较少;连奘师在内才有十人。之中,只有戒贤法师一人穷览一切,年高德劭,是大众的宗匠,学习的榜样。寺内讲学风气很盛,每天都有一百多处讲座,学僧都潜心听讲,爱惜光阴。也因寺内全是高德逸行的僧侣,每个人都能严守佛门清规,建寺以来七百年间,还没有一个人犯过戒!因此那烂陀寺自建寺以来就声名远播,连国王都非常敬重,每年封给寺院非常丰富的赏赐,使学僧们可以不必托钵求供,专心办道,成就艺业。



那烂陀寺道风的高峻,学术气氛的浓厚,使得寺中僧众更孜孜不倦,不敢懈怠。各国学人无不希望能够前来参访。妄想窃取高名的,更想尽办法一登「龙门」,一旦能留下来,立刻身价百倍。但是要登堂却必须经过山门接待的严格论辩口试,有十之八九的人在这一关就被淘汰了。通过的人,接着还要经过第二关论难考验,能正式登堂入室的,就寥寥无几了。因此建寺以来,人才辈出,都是一时之选,人中的佼佼者。



骑宝象入王舍城



奘师在那烂陀寺安住下后,一日赴王舍城观礼圣迹。

王舍城是佛教的发祥地,佛陀成道后住在这里的时间最多,经上常见的耆阇崛山(灵鹫山),就在城的东北不远。王舍城有新旧二城,旧城名矩奢羯补罗,义译上茅,因其地盛产上好香茅得名,居摩揭陀国中心,历代君王大多在这里建都。宫城北门外一塔是提婆达多放醉象企图杀害佛陀的地方。伏醉象塔北边是舍利弗闻马胜比丘说法证果处。证果塔不远是室利鞠多外道以火坑、毒饭企图加害佛陀的地方。


灵鹭峰下乘退凡礼灵鹭山


从王舍城东北走十四、五里,可达灵鹫山,此山与群山环连,北岭隆突而起,形如鹫鸟,故名灵鹫山。佛陀行化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座灵山,曾在此说法华经,大般若等无量众经。玄奘大师到此,不免凭吊圣迹,缅怀世尊当时的说法盛况。唏嘘感叹世事无常,今说法台犹在,而盛会难再啊!



山顶有一精舍,是佛陀从前的居处,现在供奉的佛像大小如生前。精舍东边有佛陀经行过的一方长石,旁有一块巨石高一丈余,周围长三十多步,是提婆达多当时用来丢击佛陀的。



南边的塔则是讲法华经的地方,此外还有佛陀入定室、魔王恐吓阿难尊者处。精舍旁也有很多石室,有许多大阿罗汉在这里入定。此外还有毕钵罗石室,及其后壁洞穴阿素洛宫,附近还有比丘自刺证果处,比丘投崖证果塔。出山城北门一里多的地方到迦兰陀竹园,是佛陀制订戒律的地方。



东边有一塔是阿阇世王所建,如来涅盘后,八王均分舍利,阿阇世王就将迎回的一份供奉在这个塔内。后来阿育王发愿广造宝塔,曾经开塔请出舍利,只留下一些,至今仍常放光明。



石窟结集



从竹园向西南行五、六里,山侧一片大竹林中,更有一大石室,据说佛陀涅盘后,大迦叶尊者就是在此石窟中,与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结集三藏经典。石室前的故基是阿育王为结集的大罗汉所建庭宇的遗址。

当结集时,有无量圣众集于此,迦叶尊者宣告大众说:「凡自知具三明六通,能总持如来一切法无错者,可留在此;余请各随所安。」结果共选出九百九十九人。此时,阿难尊者尚在有学地,于是迦叶对他说:「你漏尽通未得,不宜参加盛会。」阿难听了无话可说,惭愧退出。经一夜勤苦修断三界,得无学地(阿罗汉果)后,再去叩门。



迦叶问他漏已尽否?他说已尽。迦叶又对他说:「既已漏尽,又何劳开门,应随意可入。」阿难乃运用神通从锁孔中入窟,顶礼迦叶之足。迦叶执阿难手,对他说:「我是要你除断诸漏,立证圣果,所以才驱逐你出窟的啊!幸勿见恨!」阿难说:「若是怀恨,又岂名漏尽呢?」于是礼谢而坐。



结集三藏是由多闻第一,总持诸法的阿难尊者升座为众诵素呾缆藏(经藏),众圣随口记录。又由优波离尊者诵毗奈耶藏(律藏),由迦叶尊者自诵阿毘达磨藏迦叶(论藏),三月安居,结集三藏,流传后世。后世称此为上座部结集。



又此向西行二十里有阿育王所建一塔,为昔日大众部共集之处。此为未断漏尽,被大迦叶拒于大石窟外的一些弟子们所另行结集的地方。他们自行在此结集五藏,于经、律、论之外又增加了杂集藏和禁咒藏。因为他们的集结是凡圣同会,所以后来的人称之为大众部结集,以别于上座部。从此佛法便产生部派之争,至今犹然。



玄奘大师经两结集处,再向东北行三、四里,到新王舍城。在频婆娑罗王以前,原本都是建都上茅城,但因居家稠密,常发生火灾,一家失火,四邻遭殃,防不胜防。城里的居民,有

很多因为这样而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频婆娑罗王自责,便下令严防火灾,凡不慎失火的人,将被放逐寒林。岂料不久王宫忽然失火,频婆娑罗王为彰国法,便将自己放逐寒林,命太子统摄国事。敌国吠舍厘王得知频婆娑罗王被放逐于寒林后,以为是报仇的好机会,便想率精兵攻袭。频婆娑罗王因此下令筑此新城,官吏平民并跟着迁往新城。



因国王先建房舍住在这里,才命名为王舍城。太子阿阇世王继位,亦建都在此。到了阿育王时才迁都波咤厘城,并将王舍城布施给婆罗门。所以现在城中只有一千多户婆罗门众而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铜立大佛



奘师离王舍新城,经佛度罗[目*侯]罗处。

在那烂陀寺西北有一座大精舍,高三百多尺,是婆罗阿逸多王所建,庄严宏伟,供奉的佛像,和菩提树那座精舍相同。精舍东北有塔,是佛陀从前说法七日的地方。西北还有过去四佛座。南边有白石精舍,是戒日王所建,还没有完工,但由建筑图看,应有十多丈高,落成以后,必然雄伟。再向东北二百多步处,有铜铸佛陀立像一尊,高八十多尺,约六层重阁才能覆盖,这是从前满冑王建造的。

又东行数里可见一塔,此塔为佛陀初成道,走向王舍城时,频婆娑罗王与国人百千万众迎见佛陀处。



雁塔因缘



奘师又向东走了三十多里,到因陀罗势罗娄诃山。东峰有寺,寺前有一塔,塔名僧娑,意译为雁塔,亦名埋雁塔,其由来则是以下这段因缘。

据说从前这座寺里的比丘全都修学小乘,因为佛陀曾准许吃三净肉,所以他们执着不改。

有一次,有一位比丘开玩笑的向空中飞过的雁群说:「现在寺内正缺肉食供养,你们知道吗?」

不料话才说完,领头的那只雁竟应声由高空俯冲,坠死在比丘身前。比丘既惭愧又惶恐,遍告寺众,听到的人无不惊叹的说:「这雁如此有灵性,定是菩萨示现,我们何德何能,岂能吃牠的肉?」

从此,寺众才深深的了解到当初佛陀设教,随机诱导,其实是有权实的分别。只因他们愚痴,才误认权宜的诱导为究竟的教法,执着不改,以致发生今天这样的憾事。于是从此寺众改依大乘教化,永断肉食。并且为那死雁建一灵塔,埋葬其中,还题字志念,永传芳烈。




那烂陀修学精进归寺闻法


奘师礼遍王舍城及那烂陀寺周围的圣迹后,回到那烂陀寺,准备修学受业。

先向戒贤论师销假,恭请讲授瑜伽师地论。正法藏亲自开讲,是难遭难遇的殊胜因缘,因他年老体衰,已很久没有亲自讲经了。升座时,听讲的竟有好几千人!讲堂里一片寂静,大家聚精会神的听讲,没有半点杂音,只有正法藏苍老宏朗的声音,不分远近,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开讲不久后,室外来了一位婆罗门,忽而悲泣,忽而言笑。论师示意人员查问缘由。婆罗门拭去眼泪,恭敬进到座前,亲自向正法藏回话:「我是东印度人,曾在布砾迦山观世音菩萨像前发愿求作国王,结果菩萨现身呵斥我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并告诉我今天在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将为大唐法师讲瑜伽师地论,要我前来听讲。菩萨告诉我说,以这种闻法因缘,将来就能见佛,又何必为王?如今我不仅见到大唐僧来,而法师您也真的为他登座讲瑜伽师地论,和昔日菩萨的预言完全一样,所以才如此悲喜交集。」

戒贤论师听后,就允他入座听讲。一部瑜伽师地论共讲了十五个月才讲完一遍,非常详尽仔细。奘师在那烂陀寺一住五年,共听了瑜伽地论三遍,顺正理论一遍,显扬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两遍,中论、百论各三遍,其它如俱舍论、婆娑、六足、阿毘昙等诸论,因在参学途中已曾听过,所以在此就只有找出疑难来解惑而已。



兼读梵书



奘师在寺,除了听论之外,还兼学印度梵书和婆罗门书。



梵书来源已不可考,据说于每劫世界初成时,大梵天王会传授给天人,因是梵王所说,所以称为梵书,旧译为毘伽罗论,音译毘耶羯刺南,义译声明记论。因其内容所谈论的范围很广,详述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所以称为梵书。



据说过去在成劫之初,梵王先说,共计有百万颂。后来到了住劫初期,帝释天去繁就简,删略为十万颂;其后又经北印度犍驮罗国的波你尼仙人,再简略为八千颂,就是如今天一般通行的这本。后来曾有南印度婆罗门为南印度王再精简为二千五百颂,通行各国,盛行一时。这本书在当时,凡是博学之人,没有不学的。



由于其中对声韵学以及字源字体的辨正,有着独特的论述,这使得奘师对梵文的造诣突飞猛进,和外国人交谈,就像印度博学之士一样,没有任何困难。















周游五印访群贤(637-640年,36-39岁)

巡访东印度散花三愿(伊烂拏钵伐多国)


奘师在那烂陀寺学习经论,不知不觉一过就是五年多,此时奘师已三十六岁。在那烂陀寺修业告一段落后,奘师心想西来不易,便又继续南游各国。



奘师往伊烂拏钵伐多国,沿路经迦布德迦伽蓝(鸽寺)。寺南二、三里处有孤山,峰峦高峻,林木青翠。其中的精舍,供奉观世音菩萨圣像,灵应事迹很多,常有信徒到这里绝食祈祷,或一七日,或二七日,只要心诚意专,据说便可以看到菩萨从檀像出来,慈音慰喻,满其所愿。

后来因为来求愿的人太多,恐怕污损了圣像,于是便在佛像周围七步外竖起栏干,来礼拜的人只许在栏外,不准靠近圣像。就算要供养菩萨鲜花,也只能遥遥掷散,如果幸运的,花飘落在菩萨手臂上,那就是吉祥如愿的佳兆。奘师听说之后,也想前去试试看。他买了各种名花编串为鬘,捧到圣像前,至诚礼拜,发了三个愿:

一、学成后若能平安归国,希望花落尊手。

二、所修福慧,愿生兜率天宫,亲事弥勒菩萨,若能如愿,愿花贯挂圣像双臂。

三、圣教称众生界中,有一分没有佛性的,玄奘现在自疑,不知是否?如果我有佛性,可修行成佛,愿花能挂在菩萨头上。

拜愿后,奘师将花远远掷向菩萨,结果尽如所愿,心中欢喜万分。一旁同礼及守精舍的人,见到大师得了这前所未见的祥瑞,都一齐向奘师顶礼庆贺说:「将来法师若成佛,请不要忘记今天的因缘,先来度我们。」



食果变形(食果变形:瞻波国;羯末嗢祇罗国、奔那伐弹那国、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三摩怛咤、室利差怛等六国、耽摩栗底国、乌荼国、恭御陀国、羯陵伽国)

→《慈恩》→《西域记》



奘师沿恒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中印度境之瞻波国。其寺十所,僧二百余人,均习小乘教。传说在劫初之时,人多穴居,后来有天女下降人间,于恒河中戏水,因水灵触身,而生四子。现在的王城,就是其中一子的宫廷所在。国境南部有一个大森林区,连绵二百多里。



相传在佛陀降生以前,曾有一位牧牛人,每天放牧数百头牛于此林中,任牠们自由吃草。其中一头牛时常离开牛群,直到日落时才归队。牧牛人觉得很奇怪,因为每次牠回来时,毛色总显得特别光润,吼声也分外宏亮。于是便暗中跟随,随牛来到一个石洞口。



他跟进后,大约走了四、五里,忽然眼前一亮,只见洞内别有天地,犹如仙境。此时牛在一处树下吃草,草色柔润,也是人间所没有的。牧牛人见树上果实赤黄如金,又香又大,便乘牛吃草时,偷偷摘下一颗。虽然很喜欢,但因为害怕,也不敢吃,就把它放在怀里。



不久牛吃饱了,他就跟着牠准备离开。但谁知走到洞口时,忽然窜出一个恶鬼,将他怀中的果实夺回。牧牛人回家后,将这奇遇告诉一位名医,名医嘱咐他最好先别吃,应该设法拿一颗出来研究。隔天,牧牛人如法炮制,并藏了一颗在口中准备离开,谁知守洞的恶鬼竟扼住他的咽喉,害他不慎将果子吞进肚子里。



牧牛人吞了果子以后,身体开始变大,最后整个身体都陷在洞里出不去,只剩头能伸出洞外。后来家人前来找他,见到他变形的身体,大家都很惊惧。为了救他,家人回庄请来了很多大力士,但是依旧无法动弹。国王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也派人来挖掘,但没有结果。随着日子久了,牧牛人渐渐变成石头,虽然仍保有人的形状,但已与石头无异。据说当年奘师亲见时,该人头形石仍然完好。



奘师离瞻波国,在中、东印度境各国寻礼圣迹。所经国家包括:羯末嗢祇罗国、奔那伐弹那国、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三摩怛咤、室利差怛等六国、耽摩栗底国、乌荼国、恭御羯陵伽国等。



憍萨罗岩凿寺院(憍萨罗国,龙树菩萨=龙猛菩萨)



奘师接着到访的佛教中心是南憍萨罗。南憍萨罗以龙树菩萨故居闻名。龙树约莫生在第一、二世纪间,是中观宗的创始人。中观宗以将《般若经》系统化尤为著称。龙树菩萨有时也称为「佛陀第二」,奘师在南憍萨罗期间就听到一些有关他的传说。有几则传说把龙树说成神通者,玄奘记录的则是国王(西域记作引正王)为为龙树凿山建伽蓝,结果闹到国库空虚的情形,结果龙树菩萨遂「以神妙药滴诸大石,立变为金」!



陈那与护法等遗事(案达罗国--陈那论师,驮那羯磔迦国--清辩论师,达罗毘荼国--护法论师)



奘师在南憍萨罗就听说该国国王「崇敬佛法,爱尚学艺」,且有「伽蓝百所,僧徒万人」,便回头往海岸而行,经过密林来到案达罗古国。他说,案达罗国有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而且是因明学大家陈那的故居。案达罗有一座窣堵波,乃是陈那作《因明论》之处。

奘师从南憍萨罗继续往驮那羯磔迦国而去。该地伽蓝栉比鳞次,可惜多已荒芜,如今尚存者只剩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多崇信龙树中观宗。



奘师接着又前往印度南部达罗毘荼国大都建志补罗城。而且在前往僧伽罗途中结夏期间,在此待了相当一段时间。建志补罗城是护法大师的出生地。而护法又是戒贤大师的师父,奘师应该称他为师祖。这位瑜伽宗大德是着的大乘经典论师,著述甚丰、,其中包括对世亲《唯识三十颂》的评论,奘师受他影响很大。奘师返国后,就是护法的论释为主,糅和印度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论》的批注为《成唯识论》,成为中国和日本唯识学的标准模板。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玄奘神游僧伽罗师王之子


奘师自从离开瞻波国,便在中、东印度各国寻圣迹。西行经耽摩栗底国,虽有几处圣迹,却是一个外道盛行的国家。



又闻海中有岛国僧伽罗(即师子国),其上有精通上座部三藏教典及深解瑜伽师地论的大德,但须涉海路七百由旬,方可达彼岸。奘师正犹豫间,碰巧遇到一位南印来的法师,他劝他可从南印的东南角出海,约三天水路就可以到达。虽然多经一段山川跋涉,但比较安全,不但可以免去海上狂风巨浪的危险,又可以顺道朝礼屋荼等国的圣迹。



奘师于是即向西行,途经各国,直抵建志城(建志补罗城),此为南印度海口,此去师子国只须三日。但师抵此未去之间,忽闻彼国王死,国内饥乱,有大德菩提迷只等三百余僧正从彼国来投印度。奘师与彼众在建志城(建志补罗城)相遇,于是原本打算的师子国之行,便作罢未去。



有关师子国的命名由来,相传是有一位女子,在嫁到邻国途中遇到狮子王,由于送嫁的人均吓得各自逃命,留下车中的新娘,被狮子王衔入山中。后来女子与狮子相处久了,竟然发生感情,生下一男一女,外貌像人,性情却很凶恶。长大后问母亲说:「我到底是人,还是兽?」母亲只好把从前的遭遇说出来。儿子说:「人畜既然不是同类,为什么不离开牠?」



母亲回答:「不是不想离开,是无法逃走。」后来儿子跟着父亲,暗中察看,摸清出山的路,就趁狮王远行,带着母亲和妹妹逃出山林,回到母亲的国家,但不幸她的父母都已去世,没有子孙,只好暂时寄住村邻。



狮王回山后,不见妻子儿女,又急又气,哮吼下山,见人就扑,遇害的很多。国王亲率兵马围射。狮王一见,更加生气,高声怒吼,人仰马翻,没有人敢再接近。国王只好悬赏射杀。此时儿子对母亲说:「我们现在饥寒交迫,不如我去应募。」母亲阻止他说:「不可以,牠虽然是野兽,却是你的父亲,如果你杀他,人和野兽又有什么分别呢?」可是儿子不听告诫,执意要去,母亲无奈,只好很痛苦的含泪看着他去。狮王一见自己的儿子,驯服欢喜,任由儿子依靠抚摸,可是儿子却出其不意,拿出预藏的利刃向狮子的喉咙与肚子。狮王爱子情深,忍痛不动,只有哀伤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直到气绝身死。



国王虽然高兴,却也感到奇怪,为什么狮王一见到他,就变得那么驯服?于是在国王的威胁利诱下,他吐露了实情。国王听完非常感叹的说:「也只有你这种禽兽不如的人,才有这么狠毒的心肠,连自己的父亲都忍心杀害。虽然我宣布悬赏,但是你杀父逆伦,天理国法都不能容你。」说完,国王依约赐给他黄金,但另外准备了两艘大船,将他兄妹放逐于大海之上。



后来哥哥的船漂到这个岛上,就在岛上住了下来,并繁衍子孙。不知经过多少代,人口一多,又立君臣,定了国号。因为祖先有执杀狮子的事迹,故称执狮子国,据说就是现在的锡兰。而妹妹的船则往西漂流到波斯湾,被鬼魅抓去后生了很女孩,建立了西女国。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僧伽罗是远古时代一个大商人的儿子,福慧都很具足,足智多谋,不但逃脱罗剎女劫难,成了国王,还率兵到这座宝岛杀死罗剎,救出商侣,纳为国土,以王名为国名,这也是佛法记载的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前一说是民俗传说,后一说则是佛经记载。



佛像授珠



师子国本来没有佛法,直到世尊涅盘后一百年后,阿育王的弟弟拋弃人间爱欲,证得阿罗汉果,乘空飞行,来回游化时,才将佛教传到这个国家,并建立许多寺院。



在王宫旁边有一座佛牙精舍,高几十丈。其侧又有一精舍,其中有先王所造的纯金佛像,佛髻上镶有一颗宝珠,据说非常珍贵,价值连城。曾经有人想要偷取,穿凿地道潜进里面,可是因为佛像太高,怎样都构不到,便自言自语的说:「释迦牟尼佛以前修菩萨道时,为了众生,难舍能舍,即使身命国家也在所不惜,怎么现在却连一颗宝珠都舍不得?可见传说都是假的。」



想不到这话一说完,佛像竟然弯身让他拿取宝珠。他们拿了宝珠,赶紧去卖。看到的人都知道那是佛像头上的宝珠,就将他们扭送王宫问罪。可是他们却告诉国王说:「这是佛自己给我们的。」国王半信半疑,便亲自前去察看,果然见到佛像正弯腰低头,因此信心倍增,又以许多珍宝将这颗宝珠赎回来,再安置于佛像头上,直到今天还保存着。



太子宝冠(建那补罗国)



奘师既然将师子国之行取消作罢,便与彼国前来的僧人结伴同行,向西北归,一路参观礼拜圣迹,行二千余里,至南印度境建那补罗国。

该国有百余寺庙,万余僧众,大小乘兼习,外道亦不少。王宫城侧有大精舍,其内有一悉达太子之宝冠盛在一宝盒中,每逢斋日,便取出置于高台供人参观,其有至诚观礼者,多感发异光。






西岸访岩寺遗址摩诃剌陀国


接着奘师来到南印度的摩诃剌陀国,这个国家的民风一向轻财命重节义,好武善战;如果有人在战场上领军失败,不施任何处罚,就只给他一套女用服装穿,很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这种羞辱而自杀。国中常养勇士、巨象,一旦要上战场,就让人兽都喝酒,乘着醉意进攻,奋勇非常,所向无敌,也因此该国非常自豪,傲慢。



野兽依人(摩腊婆国)



奘师离开摩诃剌陀国后,接着来到摩腊婆国,这里的民风淳朴,普遍爱好学问和艺术。在全印度中,就只有此西南的摩腊婆和东北的摩揭陀两国,崇尚学术,礼重圣贤,气质谈吐都很高雅。



摩腊婆国有寺院数百所,僧徒一万多,主要信奉小乘正量部教,也有天祠外道。相传六十年前,曾有一位戒日王聪明博学,心地仁厚,崇敬三宝。从他当国王开始,直到驾崩为止,从没有人见过他粗言恶语过。他仁慈的程度,到了连昆虫动物都不肯伤害;即使属下喂象、马饮水,也规定必须以滤网过滤后才可饮用,深怕不小心伤害到水中无辜的生命。因此,他规定人民不可杀生,因而在这个国家里,野兽对人类很温驯,豺狼虎豹也不会伤害人类,国内一片祥和。

王宫旁边建了一座精舍,供奉了七佛圣像,每年都有无遮大会,五十余年不曾中断。奘师经过这两个国家以后,对于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感触特别深刻。



钵伐多国驻学二年(阿咤厘国、契咤国、伐腊毗国,阿难陀补罗国、苏剌陀国、瞿折罗国,乌阇衍那国,掷枳陀国,摩醯湿伐罗补罗国,苏剌陀国,阿点婆翅罗国,狼揭罗国、波剌斯国、拂禀国、西女国、臂多势罗国、阿参荼国、信度国、茂罗三部卢国)



奘师在南印度境内,经过阿咤厘国、契咤国、伐腊毗国,到西印度境内的阿难陀补罗国、苏剌陀国、瞿折罗国,再到南印度的乌阇衍那国。从这里向东北走一千多里是掷枳陀国,再向东北进入中印度境内的摩醯湿伐罗补罗国,再从这里回到苏剌陀国。



由苏剌陀往西北走到西印度的阿点婆翅罗国。佛陀在世时常来这里,阿育王在他到过的地方,都有建塔纪念。



再向西到狼揭罗国,这里邻近大海,是到西女国的出海口。往西北至波剌斯国,这里已不属于印度的范围,民情大不相同,但仍有僧伽和小乘教,有释尊遗钵。



奘师又经过许多国家朝礼圣迹,包括:臂多势罗国、阿参荼国、信度国、茂罗三部卢国等国,再到北印度的钵伐多国,这是奘师从那烂陀寺南游以来的最后一站。城边有一座大寺院,从前最胜子论师曾经在这里著述瑜伽师地释论,也是贤爱、德光两位论师出家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二、三位学问渊博的大德,所以奘师停留了两年,跟随学习正量部根本阿毘达磨及摄正法论与教实论等。这时奘师已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决定回那烂陀寺,准备回国。



罢游重归那烂陀道俗宗归


奘师于回程时,又转往东南回到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再次参谒戒贤法师,报告朝圣参学的心得。之后因听说附近几十里外的低罗择迦寺有一位般若跋陀罗大德,除了精通本宗萨婆多部的三藏外,对声明、因明也都有很深的造诣,因此又前往就学,并停留了两个月。




接着又到杖林山向一位居士胜军论师求教,学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盘、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并提出瑜伽、因明的疑难。胜军论师本来是苏剌陀国人,属剎帝利种族,从小就聪颖好学,先在贤爱论师门下学习因明论,又跟随安慧菩萨学声明论、大小乘论,再向戒贤论师学瑜伽论。不但精通佛法,即使世间一般的学问也很广博,外道的四吠陀典,以及天文地理、医方术数,没有一样不擅长。道德风范尤其难得,当时的国王仰慕他的德学,派大臣前往迎请,又赐封地要立他为国师,却被婉转拒绝了。后来的戒日王再加数倍的供养,要迎请立为国师,虽再三恳请,胜军论师还是坚决的推辞说:「接受别人的赏赐,就要为他分忧解劳。我现在连解脱生死的缠缚都没有时间了,哪有时间可以为大王做事呢?」说完便作礼离开,戒日王也不敢强留。

从此就在杖林山开课讲授佛法经论,不论出家、在家,很多人都拜他为师,讲席以下,常有几百人同时听讲。



舍利神变



奘师跟随胜军论师前后共有两年,有一天晚上,忽然作一个梦:

那烂陀寺充满了荒芜杂乱的景象,到处拴着水牛,看不见一个僧侣。他从幼日王院的西门进去,忽然看见第四重阁上站着一个金人,光明庄严,内心很是欢喜,他想往上爬,却爬不上去,只好请金人接引,金人告诉他说:「我是文殊师利菩萨,由于你的前世还有业障,尚不能到这里来。」说完指着寺外的景象给他看,奘师看到一片火海,村落全部化为灰烬,金人又告诉他说:「你赶快回国,十年后戒日王驾崩,印度会引起一片荒乱,盗贼四起,掳掠烧杀,千万不要忘记。」说完不见。奘师惊醒后,把梦境告诉胜军论师,胜军论师说:「三界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也许将来梦境会成为事实,菩萨既指示这样的预兆,你就善自安排吧!」(后来唐永徽末年,印度的状况果然与菩萨预言的一样。)



这时候,菩提寺正请出佛陀舍利供大众瞻礼,奘师也和胜军论师结伴前去。只见来自各国的人,人山人海,都争先恐后,想要一睹佛陀舍利。奘师好不容易进入恭敬礼拜后,瞻仰佛骨舍利,只见骨舍利大小不同,大的像圆珠,晶莹剔透,颜色有红有白:而肉舍利则像豌豆,红润如同玛瑙。当晚,奘师和胜军论师两人都对舍利大小的不同产生疑惑,因为一般舍利都不超过米粒大小,可是怎么今天看到的佛陀舍利竟然能像碗豆,或圆珠那么大呢?就在两人苦思不解的时候,忽然室内室外充满光明。两人走出室外一看,才知原来从舍利塔中射出万丈光芒,直冲云霄,五彩映地,连星月的光都被掩盖住了;那个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芳香,令人闻了神清气爽。此时众人奔走相告,说舍利塔有大神变,一下子就聚集了很多人,观礼赞叹这个难得一见的奇迹。前后约一顿饭的时间,舍利塔发出的光才慢慢收敛,最后并绕塔几圈才收入塔里。

至此,奘师两人心中的疑惑总算解除。




讲学会宗破恶见



奘师在菩提寺期间,每日往礼菩提树及其它圣迹,经八日乃归那烂陀寺。这时戒贤论师要奘师为众开讲「摄大乘论」及「唯识抉择论」,不过在这之前,已先有师子光大德为四众讲中观论和百论,并且以中、百二论批斥瑜伽师地论。奘师对中、百二论和瑜伽师地论都有很深的研究与心得,知道两者同一法源,决不会互相抵触;会有误解产生,只能说是研究的人本身无法融会贯通所造成,决不是法的本身有缺失。为此,奘师几次前往诘问师子光,师子光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原本跟随他学的人,都渐渐跑去跟奘师学。



师子光虽然被奘师辩倒,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样,而虚心的检讨自己对法是否有偏执,反而因为眼见学生跑去跟玄奘学习,而起了嫉妒心,便批评奘师,说他讲述中、百二论,也不过破斥了偏计所执,其实对于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还是没有提到;也因此,就断章取义的以一句「一切无所得」来否定所有论述。奘师为了让大家能了解此二宗其实不相违背,就著作了会宗论三千颂来释疑。论成之后呈与戒贤论师与寺内大众评阅,见过的人没有不称许赞叹的。



这时候,师子光感到非常惭愧,已不好意思继续留在那烂陀寺,便悄悄地离开,跑到菩提寺去。可是他不甘心,又找了一位东印度的同学,名叫旃陀罗僧诃的,要来和奘师辩论,想要洗雪自己的耻辱。但谁知这个人到了那烂陀寺以后,自知要胜奘师很难,又震慑于奘师肃穆中的一股威仪,竟默无动静,几次见面都不敢向奘师开口求辩。从此以后,奘师的声誉也就更加隆盛了。



外道论难



这时有一位顺世外道婆罗门专程来向那烂陀寺挑战,写了四十条大义,悬在寺门,并夸口说:「如果有人能驳倒其中一条,我就以头谢罪。」经过好多天,都没有人出来应战。



奘师知道了这件事,指示侍者将论义撕下来踩踏撕毁,婆罗门看了很生气问他是谁,侍者告诉他是大唐玄奘法师的侍者。因婆罗门早已久仰奘师的盛名,就没有继续和侍者理论。奘师于是答应和他择日辩论,并请戒贤论师和几位大德作见证。两人公开辩论,双方你来我往,几次下来婆罗门已经是义尽词穷,没有话说,只好起立认输说:「既然你赢了,就依我说的,拿走我的头!」奘师说:「佛门慈悲戒杀,我不要你的命,只要你从现在起做我的仆役,供我使唤。」婆罗门喜不自胜,闻者亦莫不感奘师之宽宏大量,为其称庆。



从奴学法



又奘师知道不久将有乌荼国之行,此行是为了要破小乘学说,于是便将小乘所着的「破大乘义七百颂」一书找来,事先仔细的阅读一遍,但仍有很多疑点不能明日。于是就把新收的婆罗门叫来,问他是不是听过。婆罗门说已经听人讲过五遍,奘师便要他讲述一遍,不料他面有难色的说:「现在是奴隶身份,怎敢为您讲述经论呢?」奘师回答:「这是小乘论着,我没有研究,你不必客气,但说无妨。」



「既然您不嫌弃,那就等半夜没有人的时候再说,否则让外人知道,说您跟奴仆学法,会损坏您的声誉。」于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奘师辞退所有人,让婆罗门为他从头到尾详细的说了一遍。奘师听完马上掌握了要义,根据论中错误的地方,用大乘理论加以驳斥而写成「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戒贤论师看完后非常高兴,赞赏此论为破斥邪说谬论的最佳杰作。



事后奘师对婆罗门说:「仁者因辩论失败,沦为仆役已经够委屈了,我现在恢复你的自由之身,随便您想去哪里都可以。」



婆罗门既欢喜又感激,辞别奘师后,去了迦摩缕波国,见到鸠摩罗王,极度称扬奘师道德学问的高尚。国王听了很高兴,马上派使节前往,欲礼请奘师到迦摩缕波国。



问尼干子卜归程



在鸠摩罗王使者未到之前,有一露形裸体的外道,名叫伐阇罗,忽入法师房来,师曾闻尼干外道善于占卜,即请其坐下问疑。



奘师自述:「玄奘是支那国僧,来此求学,岁月已久,今欲归国,不知能到达否?又去留以何为宜?再则请教寿命长短?」



只见外道取一白石,画地而卜报法师:「您留在这里最好,五印道俗各界没有不敬重您的。



当然回国也能安然到达,并受到尊敬,不过还是不如这里好。寿命从现在起还有十年,但若有其它阴德转续,就很难预料了。」



奘师又问:「我决心回国,要带的经像很多,请问用什么方式比较较安全呢?」



「这不用担心,戒日王和鸠摩罗王会派人护送,必可顺利载运回国。」

「可是这两位国王我从未见过,又怎会施与我这样的恩惠呢?」



「鸠摩罗王已经派人来请了,两三天内就到;只要见到鸠摩罗王,就会见到戒日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师学成终赋归(641-644年,40-43岁)



【戒日王礼迎奘师,诸德苦留(641年,40岁)】

尼干离开后,奘师开始准备回国的行装经像。

寺里的大德知道了都来劝阻,异口同声的告诉他:「印度是佛陀降生之地,虽然佛已入灭,但圣迹还在,应留此参访礼拜,才不白过这一生啊!怎么想要回去呢?何况贵中国对三宝并不知道要恭敬,所以三世诸佛都不选择在那里降生,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奘师只好一面感谢诸位大德的好意,一面很委婉的表达自己的理想说:「法王既立下教法,便应好好的弘扬,以报答佛陀的恩德,怎么可以自悟自了,而不管沈迷的众生呢?何况,中国素来是礼义之邦,一切皆有法度可遵,君圣臣忠,父慈子孝;对于佛法,更是崇奉大乘,多的是发心想亲证佛果的人。虽然佛陀未降于彼,但化身无量,又岂能因佛不住彼而轻视哉?」

诸位大德再劝:「又好比诸天共同进食,虽一起,但因福德不同,吃起来感受也不同。今天我们虽然同住于南赡部洲,然而佛却选择降生于此,可见中国确是无福的边地,你又何必回去?」

但奘师反问说:「维摩大士说太阳照临南赡部洲,是为了什么?」

「为除黑暗。」

奘师说:「我现在想回国,也是这样。」

大家见奘师离意甚坚,只好去见戒贤论师,禀明奘师离开的意愿,希望戒贤论师能留住奘师。戒贤论师问奘师如何决定,奘师恭敬而坚定的禀告说:「这里是佛陀的降生国,弟子何尝不想长留久住?但是弟子这次西来的目的是为了取经求法,利益众,承蒙师尊亲自教授瑜伽师地论,并且为我解释很多方面的疑惑,弟子由衷感激;加上朝礼圣迹,听闻了各部的深妙教义,真可说是不虚此行。现在也该是我把在此所学的东西,带回国翻译的时侯了,一来可使更多人蒙受法益,二来也谨以此表达对恩师的谢意。岁月不饶人,所以不敢再停留。」

戒贤论师听了很高兴的说:「这是菩萨的意思,也是我对你的期许,就随你的意思准备行装吧!」说完就回房了。



【鸠王坚请】

过了两天,鸠摩罗王果然派人到那烂陀寺迎请奘师,应验了尼干子的预言。戒贤论师看完信后告诉大众:「先前大家曾选定他,等候戒日王的通知要和小乘辩论,现在如果应邀前去,万一戒日王的通知在这时候来,要怎么办呢?」,于是告诉使者回去复命说:「奘师已经决定回国了,来不及前往,请见谅!」

不久鸠摩罗王又派人赶来,再奉书致意:「请奘师务必前来小住几天再启程,应该不妨碍行程,请勿推辞。」但仍被戒贤论师给谢绝了。鸠摩罗王这下子可火大了,很生气的再写一封信,另派大臣亲自送去,表示非请不可的决心。戒贤论师看了这封信以后,觉得无法再拒绝了,因为信是这么写的:「弟子本来就是平凡人,贪染世间五欲的快乐,从未想过亲近佛法。但自从听到奘师的名字以后,竟然感觉非常欢喜,身心很畅快,好象有了向佛的意念,所以才渴望见面。然而您却一再拒绝,不让他来,这不是要让众生长久沉沦吗?大德继承如来教化、弘扬佛法,为的不就是要普度众生吗?如今我命大臣再来迎请,如果仍然拒绝,就表示您认为弟子是不可化导的恶人,既然如此,远的不说,近代就有设赏迦王逐僧毁寺的事,难道你认为我没有这个能力?我说到做到,希望您好好考虑。」

戒贤召唤奘师,告诉他说:「这个鸠摩罗王向来善心薄弱,所以国内佛法不普遍。但自从听到你的名字后,便由衷的想要亲近你,诚心的想向你学佛,可能你是他过去世中的善友,好好去开导他吧!如果能诱导他归敬三宝,百姓自然也会跟随;否则,说不定还会发生zai 难啊。」

于是奘师告别大众,跟随使者到鸠摩罗国去了。只见鸠摩罗王亲自率领王公大臣迎接,顶礼赞欢,欢喜不已。这样的礼遇和敬重,对这个一向注重外道的国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民间道俗随之改变信仰的很多。



【戒王迎师】

这样经过一个多月后,戒日王征讨恭御陀国回来,听说奘师已经去了鸠摩罗王宫,既惊又怒,立刻派人去见鸠摩罗王,要他立刻将奘师送过去。然而此时的鸠摩罗王对奘师崇拜备至,当作佛菩萨一样供养侍候,哪里肯放人?就对使者说:「要我的头可以,要奘师,别想!」

使者回去照实回报,戒日王暴跳如雷,向侍臣发牢骚说:「鸠摩罗王太藐视我了,为了一个和尚竟然对我说出这么无礼的话。」于是另外派了一个使臣去责备鸠摩罗王:「你说要头可以,那么现在就请将头交给侍者带回。」鸠摩罗王自己知道说错话了,就赶紧派船护送奘师渡过恒河,赴戒日王宫。

鸠摩罗王先在恒河北岸预设行宫,等奘师渡河之后,就先将他安置在行宫安歇,然后自己再亲率臣僚去见戒日王。戒日王非常高兴,知道他对奘师的敬爱,就不再责备他前日的失言,只问奘师在哪里。

鸠摩罗王回答在行宫,戒日王问:「为什么不让他到这里来?」鸠摩罗王回答:「您既然礼贤乐道,怎么可以让法师来拜见您?」戒日王:「是的,我明白了,你先回去,明天我亲自前去礼请。」

鸠摩罗王回到行宫,报告奘师他见戒日王的经过,并且推测说:「戒日王虽然说明天,可能今天晚上就会来。如果他来了,您不必起身迎接。」奘师说:「依照佛法的规矩,本来就该这样。」

初更时分,有人通报河中出现成千的火炬与响亮的步鼓声,不出所料,戒日王果然乘夜来了,鸠摩罗王立刻率领臣子们到河边迎接等候。

步鼓是戒日王专用的,他出行时,一定有几百名金鼓手随从,走一步敲一下,称为节步鼓,只有戒日王才能这样,其它国王不能仿效。

戒日王进入行宫以后,向奘师行头面接足礼,瞻仰散花,颂偈赞叹后,才向奘师问:「弟子先前邀请师父,为什么您都不肯来?」奘师告诉他:「玄奘远道而来,主要是为了听讲瑜伽师地论,接到您的令旨时,正听到中间还没听完,因此才没有立刻去参见您。」戒日王又问了一些中国的事情,然后告辞回宫,准备第二天正式的迎请奘师。

第二天一早,鸠摩罗王亲自陪同奘师渡河,到戒日王宫时,戒日王已经和大臣、法师二十多个人站在宫外等候,见到奘师马上迎请进宫就座,再奏乐散花,珍馐斋供。

戒日王问:「弟子曾听说您着有制恶见论,希望能看看!」奘师就拿出来给他看,戒日王看后很高兴的对在座的小乘法师说:「太阳出来了,萤火虫和灯烛就失去光亮;天雷响起,就听不见锣鼓鏧斧的声音。如今各位所信奉的宗派,一一被他破斥,请问您们有哪一位能够出来为自己的教义提出意见挽救呢?」在座的小乘法师没有一个能提出反驳的。

戒日王又说:「各位平日总是自称解冠群英,学盖众哲,也最早提出不同的见解来毁谤大乘。怎么今天一听说有远客大德要来,就借口要去吠舍厘朝礼圣迹逃避呢?我想也知道,必是你们没那份能耐。」国王语毕,当众欢喜赞叹奘师不已。




曲女城无遮大会(642年,41岁)

【曲女大会】

戒日王真是太高兴了,赞扬之余,仍与大师商讨:「您的论着实在是真知灼见,弟子与在座法师都很佩服。但恐怕其它各国的小乘和外道仍然墨守愚迷的教义,故想在曲女城举办一次大的辩论法会,通令全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都前来聆听大乘的微妙义理,以断绝毁谤大乘的念头,显扬奘师的崇高盛德,摧伏他们的贡高我慢。」于是发出通告,令各国国王、论师学人等,齐集曲女城聆听中国法师的至高理论。

诏令发出,戒日、鸠摩罗二王亦陪同奘师来到曲女城会场,总计五印度中有十八国国王来到,精通大小乘的高僧有三千余名,以及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多人,还有那烂陀寺一千多名僧众也赶来集会,这些来自印度各地的博学善辩之士,为了听这场精彩的辩论,纷纷带着侍从赶来会场,一时之间,场内场外尽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戒日王早就敕令会场搭建二间草殿,其内安奉佛像,并作讲堂之用,空间都很宽广,每间可容纳一千多人。国王行宫就在会场西面五百里的地方,法会当天,先从宫中请出佛陀金像,安奉在大象背上的宝帐中,此为前往会场的队伍里最庄严的领队。戒日王则作帝释天王装扮,手持白拂侍立右侧;鸠摩罗王作梵天王装扮,手执宝盖侍立左侧,两人都是头戴天冠华鬘,垂璎佩玉。

又用二只大象装载宝花,一路上追随佛后,随行随散,并请奘师及余师等各乘大象,依次列队王后。另外再用三百头大象,载送各国国王、大臣、大德等,分列两侧沿路梵呗赞颂,鱼贯前进。到了会场外,各令下乘,捧佛入殿安座。然后由国王和法师等依次供养。

戒日王首先请十八国国王入座,再请各国高僧一千多人入座,次请婆罗门有名的行者五百多人入座,最后才是请各国大臣二百多人入座,其余的道俗人等,则安置在院门外面。等内外都入座后,设席供养;另以各式各样金器道具、三千件上等毡衣供养佛,然后依等次供养奘师及诸大德等。

随后再设狮子宝座,请奘师升座担任论主。奘师升座后先阐扬大乘宗旨,说明作论的本意。又由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法师宣读全论,另外抄写一本,悬放在会场门外,遍告大众,如果有人能指出其中一字错误加以驳斥的,奘师愿斩首谢罪。结果直到第一天法会结束时,竟无人发言问难,戒日王很是欢喜,休会回宫,王臣僧众也都退席,各归行次。

第二天仍然照着第一天一样迎送导从,一连五天,祇有奘师宣讲大乘妙旨,破斥群邪外道,却没有人能出面反驳。这时小乘外道之中,有人因为被批判推FAN,又没有义理可和奘师论辩而怀恨在心,打算谋害奘师。戒日王听到这个风声,马上宣告会众:「凡企图伤害奘师的,斩首示众;毁骂奘师的,断舌惩罚,但为自宗依理申辩的不在此限。」从此以后,有不良企图的人也不敢妄动了,直到第十八天,仍然没有人出言反驳。




法会最后一天,奘师再三称扬大乘,赞叹佛的功德,使很多人弃邪道归正道,弃小乘,师大乘。一旁的戒日王见无人敢辩难奘师,对奘师是益发的敬重崇拜,再度供养贵重的金银衣物,其它各国国王见状,也纷纷供养奘师各种珍奇宝物,但为奘师一一婉谢。戒日王又命令大臣在大象背上安置宝座,请奘师乘坐,照印度的风俗游行全城。但奘师谦虚,不愿意这样做。戒日王为了坚持这项古礼,就以奘师的袈裟代替巡城,沿途赞颂中国圣僧树立大乘教义,破斥异见邪说,在十八天的论战中,没有人敢与他辩论。会场内外的与会大众都为奘师欢呼,竞相赞赏,尊称他为「木叉提婆」,意即「解脱天」之意。从此奘师的声望远播五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