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位有兴趣的话,那就可以停下来,把这颗妄想心暂时地停下看看。你就看到自己,眼睛不缘一切色相,眼根不缘一切色相,耳根不缘一切声相,鼻根不缘一切香相,舌根不缘一切味相,身根不缘一切触相,意根不缘一切法相。这个是最重要的。就是你这颗心,不用去想什么东西,就在此时,还有没有一个世界、一个事物可以让你贪爱呢?一点也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样的一个身心,是我们本来应该的。
如果有了这样的一个身心之后,诸位啊,我们受苦,苦在哪里?为什么受苦会不厌离?苦就是在六根六尘上面才受苦的。甚至你身体有病了,眼睛有病了,眼睛看不顺眼了,耳朵话听不进去了,意根产生分别,妄想在这里用世间种种的价值判断来衡量了,这样子一来呀,你就苦了。
你的苦到底是什么呢?当一个人,他是农民的时候,他有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穿上了,在农村里面感到很幸福。当一个赶时髦的人,他穿了一件刚过时的新衣服在大街上走的时候,他会垂头丧气。这个价值到底是谁来衡量?这个痛苦到底是从哪里来?无非就是自己的妄想给出来的一个虚假的尺寸,告诉自己我现在真的很苦。
如果诸位再醒悟一下,现在你的身心当中你感到苦了,实际上有没有苦呀?你当下观观看,你的生命这么完美、这么完善,一丝一毫的痛苦都没有。所以一切痛苦也都是自己的错觉,真正是天大的冤枉。所以,凡夫虽然受苦,但不知道这是错觉,他也没有厌离的这样一种能力,心随外物转去了。受苦,不醒悟;受乐呢?不知足。
所以在大乘佛法里有一句话说: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你要是真正地在六根门头看到了没有苦没有乐的这个,那你就是放大光明了。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人生,他偏偏不这样教我们,他偏偏要教我们不要厌足,不但心无厌足,而且是唯得多求。不但在享乐的时候不知足,不但在受苦的时候不知厌离,而且还告诉我们一定要多多益善,多多地追求。
所以“唯得多求”这句话呀,就是众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越多越好,社会上的各种观念也是如此。在西方,美国有一位莫里老人,他说过一句话,他说:“现在的社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教育的失败。大家在教育后一代人的时候,总是教大家要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实际上,你的一生,真正所需要的大概有多少呢?人的生活,能够维护你生命的正常健康发展的这种生活所需有多少呢?反过来说,正因为你天天地追求更多、追求更多,这样子给这个社会给这个世界又带来多少的痛苦烦恼和压力呢?正因为由于“唯得多求”的这样一种心态,没有别的出路。诸位,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总觉得应该获得越多的东西越好。没有别的出路,所以叫做唯得多求:唯独只有多求这条路,是众生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如果让你少一点,你不干。
过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道家文化也非常精辟的,儒家也是,他提出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众生的这种业力,他的这种需求,我们诸位试想一下看,当大家社会上都觉得获得更多就是智慧、获得更多就是能力、获得更多就是你人生的价值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必须去做的,你也不得不去做。并不是你一定要这么疲惫地活在人世上的,你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应付,这就是一种增长罪恶。
如果说你发了大菩萨心,为度一切众生,你内心却是非常地知足,一点都没有追求,无所求无所得。然后你再拼命地努力为众生服务,这个就没有罪恶。问题是我们以为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条出路,赶紧学,赶紧修,赶紧多做事情,赶紧要获得某种成绩。这样子一来,跟我们生命本来具备的这种完美性呢,又正好背道而驰了。所以下面接着一句话叫“增长罪恶”。
增长罪恶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凡夫——有求皆苦。我们凡夫众生,有所追求都是苦的。为什么他有所追求都是苦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对我们生命的本身有一个极大的误会。误会什么呢?就是我们本来这颗妄想的心,就是第六意识的这颗妄想心啊,我们让它做好事,它就可以为我们做好的事情,让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本来它是很听话的,它可以听我们的话。
背后的意根是我执,它本来是非常平等地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非常客观地对待事物的。可是我们误会了,我们误以为它就是我自己,我们以为这颗妄想的心,不停追求外界的这颗心就是我们自己。就把家里的奴才当成主人了。说得更明确点,就是把贼当成自己的亲人了,认贼作父。所以这个妄想的贼,就整天在偷盗我们生命内在的这颗自由自在的宝珠。把自己自由解脱的这个无价宝偷去了。偷去换什么了呢?就是偷去换外在的物质、六尘。
我们这颗妄想心总不停地追求外在的五欲六尘。追求这五欲六尘的同时,他自己又不甘愿了,因为有求不得的痛苦。诸位看这颗妄想心,它非常奇怪。他要自己拼命地去追求,然后回过头来呢,他还要在那里大吵大闹,说自己,哎呀我受苦呀,我轮回呀,我受不了,我很累,我在受罪,它觉得只有不停的追求才能解决心中的苦痛。
罪,就是心里面的苦,这是自己苦;恶,是事相上的苦,是他苦。所以增长罪恶就是自己心也苦,你自己心一苦之后,你自己所做的事情旁人也不高兴,那么旁人苦就是恶。所以人家说恶、这人很恶,那就说明他伤害到别人了。而这个事情很坏,是恶人,那他伤害别人了。这个事情,这个恶事不是他自己。如果自己呢?那这人是受罪。比如说一个人犯罪了,他有罪没有?他判罪了,那就是他自己到监狱受苦去,恶人要判罪。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是心里有罪,然后才做了恶事情,所以心里面受这种罪业之苦。这种行为,你自己无能为力的,那是因为我们有个极大的误会。这颗妄想心它很奇怪的,它去追求物质、追求外在、追求名誉、追求财富、追求地位、追求官职,种种追求都是这颗妄想心自己要去追求的。但是当它获不得的时候,它自己在这里痛苦了,它自己又要痛苦,自己又要追求,痛苦和快乐完全是取决于这颗妄想心自己。
那么诸位看一看,除了这颗妄想心,我们还会有痛苦吗?还会有罪恶感吗?还会有干坏事的东西吗?没有了。所有坏事的直接参与者就是第六意识的妄想。那么直接的主谋呢?就是它背后的我执,也就是意识的根本所在——意根。所以当你把这个妄想停下来的时候,在背后的这个意根,就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了。
我们这颗心——心无厌足,它一定是有我执在追求,肯定有个误会。你对于这个社会,对于我们的这个痛苦,它还要不停地去感受痛苦、追求痛苦,明明是痛苦它还要去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没有厌足。对于我们已经获得的这个非常殊胜的人身,对于我们已经拥有的生活环境,我们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障碍自己的智慧的最大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