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一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一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十一、十善十恶因果表

行十恶业后世生三恶道



身所作恶业:


1、杀生-------现世短命、多病


2、偷盗-------现世贫穷、耗散


3、邪淫-------现世不随意眷属、妻不贞良


-----------------------------------------------

-----------------------------------------------


口所作恶业:


1、妄语-------现世人不信从,为不欺诳


2、绮语-------现世发言无人信爱,语不明嘹


3、恶口-------现世言多争讼,常闻恶声


4、两舌-------现世眷属乖离,为人搬弄


----------------------------------------------

----------------------------------------------


意所作恶业:


1、悭贪-------现世多欲、贫贱、所求违愿


2、嗔恚-------现世多情忿、丑恶、人厌


3、愚痴-------现世其心谄曲、生邪见家


-------------------------------------------------------------------------


-------------------------------------------------------------------------


行十善业后世生三善道


身所行善业:


1、不杀生-------现世长寿、少病。


更进而   放生、护生、救护一切


2、不偷盗-------现世富裕、人不侵损。


更进而    广行布施兴办善举


3、不邪淫-------现世得随意眷属,妻室贞良。


更进而    清心寡欲敬老恤孤,毁淫书淫画,广印戒淫书画。


---------------------------------------------------------------------------------


口所行善业:


1、不妄言-------现世发言人信不被欺诳。


更进而    出言忠信,心口如一,言必顾行


2、不绮语--------现世言有威信口才优胜。


更进而    言皆有益,广行劝化


3、不两舌-------现世眷属欢乐不受挑拨。


更进而    不计人过、背面如一、排难解纷


---------------------------------------------------------------------------------


意所行善业:


1、不悭贪-------现世富贵恬淡寡欲


更进而    常怀惠施,恬淡廉洁


2、不嗔恚-------现世心常喜乐容貌端正


更进而    慈悲爱人救度一切


3、不愚痴-------现世聪明智慧


更进而    因果正见般若智照



---------------------------------------------------------------------------------


     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我们做了一件事,说了一句话,乃至动了一个念头,都是种因;

     随其善恶的性质、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头,迟早要请他自己受到的。种善因,得福果;

    种恶因,得苦果;这还是概括的一句话。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

         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


佛说:“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作人,下品十善者作阿修罗;


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随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原来“六道轮回的形成,十善十恶实为之因”。因为十善十恶为

众生身、口、意三业善恶的大纲。我们要趋吉避凶,防堕求升,固然要从止十恶行十善做起,

就是要了生死,生净土,度众生,成佛道,成要从这里修起。佛经上有十善十恶差别的馀报,

我现把他聚集拢来,列表於前。诸位要知道这是诸佛金口所宣说的,历史事实可印证的,一

切众生所自作自受的,不是等闲莫不相关的事呢。如信得及,便请依之修身行事,自求多福!


祸福无门     惟人自招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


TOP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二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十二、因果、忏悔与改过

我们被业所牵所谓  [业不由已]  而生到这世上来还报,因为往昔

所造的业不同,所以今生就受不同的报,所谓   [业纲相织]   。

古人说   [君子造命]   。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

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理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

存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小毛病不容易改,但改了小毛病,即会有定力。

所谓   [见我过者是我师]   ,能说出我们毛病的这个人,就是我们

的善知识,应该感谢他,不可仇视。

恭敬心把刚强的性情改变为和谒的性情,拜佛是拜自性佛,将来成佛

也是成自性佛。

人们为什么会有魔业?就因为在往昔不听善知识的教道,不受善知识

的告诫,自己尽打妄想,造恶业,所以这生常受魔业缠绕,事事不能

遂心满愿。

--------------------------------------------------

TOP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三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十三、八福田表

恭敬田

1、佛-------造像、装金、造寺、佛前庄严供养等。

2、法-------印送经书、讲经弘法研诵修持等。

3、僧-------供养道粮、僧衣、卧具、医药、维护道场等。

以恭敬供养得福故

--------------------------------------------------

报恩田

1、父母-------孝顺待奉、令亲身心安乐。

2、师长-------恭敬尊重,受行其教,供给所需。

以孝养承事得福故

---------------------------------------------

慈悲田

1、贫穷-------救济贫穷孤独伤残者。

2、疾病-------施医给药、护持病人。

3、畜生-------慈心不杀、放生护生、素食养生。

以慈悲救济得福故

----------------------------------------------

TOP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四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十四、福寿康宁

烦恼是想出来的-------心头事少

是非是讲出来的------口中言少

毛病是吃出来的-------肚里食少

健康是走出来的------脚勤动多

有此三少一多,神仙可到。

酒宜节饮、仇宜速惩、欲宜力制、依此三宜,疾病自稀。

求肉体上的愉快,则日趋鄙俗;求精神上愉快,则自然高明。

快乐有医心之效验。

助人为乐    自得其乐    知足常乐

从佛教的角度看,养生不单单指人的生命之长短,而是从全面的

概念上完善养生的意义。中国佛教认为养生可以用人们常谈到的

五福临门来概括。正确地阐释五福临门并按其规定规范自己的言

行、思考,这就是佛教养生的要诀。佛教认为,那些离开了五福

的人,哪里谈得上能养生修生修性呢?可见修炼本领,获得五福

就是佛教养生的要义了。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的《洪范》。现在则已成为家喻

户晓的词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词,

可的确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

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了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

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有词云: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则是能在避免横祸、心无烦恼与牵挂安祥而自在地离开人间,

就是无病而终。

------------------------------------------------

TOP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五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十五、八种后悔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世上的八种后悔,劝告我们:

不要轻忽蹈陷,这八种后悔是:

1、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

就能够终生受用,像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

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

人天师范,却不知道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流失,陡然悔憾不已。

2、遇贤不交别后悔:

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生得一贤达

知已,能够常常切磋恳练,是极稀有难得的殊遇。我们对于犯颜

直谏的贤人益友,要能倾心接纳,千万不要排斥,否则贤友忠友

一一绝去,人生的好机缘也失之交臂了。

3、事亲不孝丧后悔:

所谓“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父母长辈在世的时候,

不能承欢膝下、甘旨奉养,甚至百般忤逆;等到慈亲逝世了,

纵然身后极尽风光体面,墓冢巍峨,又有什么意义呢?“堂上

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倒不如父母活着的时候,

多尽一点孝心。

4、见义不为过后悔:

生命的境界,常在一刹那间取决,一念迷即卑私,一念觉即高

义。如果见义不为,错失良机,懊恼也无事于补。

5、见危不救陷后悔:

良知,是一种无法欺瞒的东西,见他人危难而吝于伸出援手

的人,事后总难免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实因我而死”的无穷悔恨。

6、有财不施失后悔:

有能力布施做功德时不做,等到失去了财势机缘才后悔,

已无济于事了。过去有一位居士对我说:“师父!您来为

佛教办一所大学,我捐助净财”。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想不到没几天,他真的把钱送来了。我跟他说办佛教大学

不容易,不必那么快把钱送来,他回答:“不行啊,我现

在有钱不布施,万一将来贫穷了,想参与佛教大学建校这

么有意义的事也不行了。”这位居士能够未雨绸缪,已得

到佛法的深深妙用了。

7、因果不信报后悔:

一粒稻种子拌在不同的土壤里,会以不同的因缘生长结穗,

水肥充足的必丰收,瘠土上的稻穗必贫枯,一粒稻种子都

有明显的因果差异。我们应相信“如是因,如是果”的业

报真理,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放逸六根种下恶因,否则感

觉恶习果时已悔之莫及了。

8、佛道不修死后悔:

身体强健时,不好好修行求菩提,等到白发增添牙齿松动了,

连佛号都念不清了,把“南无阿弥陀佛”都念成“哪有阿弥

陀佛”了,还能精进修持吗?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

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等到无

常来临,才劳驾别人为我们持念“往生咒”,就太迟了。

综合上面八种后悔看来,人际之间的因缘要及早把握,经常

保持一种忏悔的心。

觉得我对不起一切众生,有了这颗有谦有让,不争不执的心,

就可避免贪嗔烦恼的污染,人事关系自然随之和谐了。

---------------------------------------------------

TOP

《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之十六

行善积德 吉祥安康


                               ----------------------------------------------------------------------------------------------

十六、食疗歌

盐醋适用消炎毒,禽蛋益智营养高。

花生降脂亦健胃,绿豆除暑解毒消。

萝卜化痰助消化,芹菜能降血压高。

大蒜防治肠胃炎,韭菜补肾暖膝腰。

白菜利尿排毒素,花菜葱头防癌好。

紫茄祛风通脉络,黄瓜美容减肥效。

番茄补血美容颜,瓜豆消肿又利尿。

海带含碘防脖粗,莲藕除烦把酒消。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脾补肾吃红枣。

生梨止咳又化痰,常吃苹果多病消。

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猕猴桃。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吃核桃。

木耳抗癌除肺病,香菇含酶肿瘤消。

胡椒除寒又戒湿,蘑菇抑制癌细胞。

牛奶豆汁增情气,茶汁常饮可防老。

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悦色又年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