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如孝法师:用智慧解开生命的死循环

如孝法师:用智慧解开生命的死循环


文:如孝法师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了三件怪事。

  一个农夫在耕地,犁地的那头牛是他的父亲。前几年农夫的父亲死了以后,由于不放心儿子,所以转生为牛来帮儿子。但父亲已经忘记自己是牛,只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儿子也不知道牛是他的父亲,这就是隔阴之谜。牛付出得心甘情愿,儿子受用得也很畅快。因为贪欲,儿子如果不鞭打父亲,他的孩子吃什么呀?这就是轮回的无奈。现前的果有原来的因,因为前世这位父亲执着这个儿子,认为这儿子是他的,这个念头让他不放心,所以又回来了。

  接下来高僧走到一户人家,堂内宾朋满座,一位公子正在结婚拜天地。他用神通一观察,又吓了一跳,公子娶的是他的祖母。原来他祖母是个慈悲心切的人,前生很执着这个孙子,所以命终之后又再次投生,一见到她的孙子就两情相欢,要来服侍他一辈子。孙子娶了祖母,这个高僧就摇头,轮回当中的颠倒,都来源于妄想,那个结果不敢看。

  高僧往前走到一个县衙,一个人受了很大的冤屈,来敲鼓鸣冤,县长升堂断案。高僧又用神通一观察,这个人前世是一头牛,他的皮现在做成了县衙公堂前的鼓,他正敲打着自己的皮来为自己喊冤。

  所以轮回确实存在,你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都会忘记之前的想法,都会自己伤害自己,更何况是那么很久远的一个缘。

  有时候你见到一个人,感到这个人比自己的亲人还亲,实际上你们并不认识;但有时候你见到某个人,就觉得不顺眼,恨不得给他两巴掌,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你们之间有债务未清,或是你欠他的感情,或是欠他的人情,或是欠他的钱财,宇宙磁场会记录下这些信息。当两种信息一碰撞就会有反应,你不知道,磁场知道。你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原因就叫做无明。

  每当心捕捉外境的时候,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判断,而这些判断往往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这个好,我想要。”或者“这个不好,我要排斥它。”虽然排斥,但这个不好你还是不可阻挡,于是就产生嗔恨。我们的心不是在贪着、嗔恨里面,就是在昏睡里面,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生灭而不自主的状态。

  外境就好像一个放大器,它把我们现前的那个心激发得活灵活现。你本来心里有点不高兴,别人再来骂你,这个外境激发了你,就放大了你的不高兴。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心是为主的,这是因,像种子一样,外境则是放大器,因此种子种在大地里,到秋天,就会有几十倍的收获。我们这一生无明地来到人间,走的时候就会成倍放大。最后,无明地死亡。

  下一生就是从死亡的那个刹那开始,你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无论是智慧的,还是无明的,下一生又是一种堕落或者提升,所以不断地变化、相续会放大你的结果。秦朝的白起大将军,他只是动了一下念头,四十万的士兵就被活埋了,但他心里无丝毫畏惧。而当他的行为产生业果的时候,他的身体和精气神是招架不住四十万人的诅咒,所以马上会坍塌,就连秦王朝也撑不住。那个业果会被放大,直接影响到一个王朝的兴亡。

  人间也是一样,一个群体的无明,来源于一个人的无明;一个群体的智慧,是来源于一个人的智慧。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寻求智慧的人,就去皈依佛陀;寻找财富的人,就会去寻找商圈;寻求轮回的人,就会投生轮回。

  要想寻找的,就是我们的心。外境会记录下你的心的爱好,然后放大它,加速给你兑现出来,这就叫轮回。总有一天这轮回的过患,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所以每个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就会活得很累。他永远在算计:我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没有钱,所以现在要去弄钱。他没有想到,当弄来钱的时候,他的生命负担变得更重,以至于最后失去了根本,失去了肉身,失去了一切。

  我们的心有时充满了抱怨,会抱怨这个人,抱怨那个人。所以我们看到,心的作用一直存在,它是非常强烈,因缘聚散,没有主宰的。它会成为一个厉鬼,会讨债,这个厉鬼也是一个心念,它会通过一个人身而在。如果你欠别人或别人欠你,就会来报恩或报仇,这是因为过去的债务等量的流出,当债务偿清,谁都不认谁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因为债务了了;儿孙本是债,无债不来,或报恩,或报仇,都是这样的,看不见的因缘在牵扯着看得见命运的遭遇。

  在真实的现象中,所有的无奈都说明因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在不可能的事情上要随缘,在可能的事情上则要开发智慧。因为你拥有的这个身心,唯有念头怎么动是你说了算的。如果你动了无明的念头,那后面一环套一环,引出来的问题就无穷无尽;如果动了智慧的念头,就把世间恶的循环,一环一环解开。于是你就像佛陀一样,有力量帮助你所想要帮助的每一个众生。为什么?

  虽然轮回是不清净的,但是我们在轮回当中受所有人的恩,例如父母之恩。当你解开恶的循环的时候,你和所有过去世结的缘,都有了偿还的可能。这时,生命就彰显出真实的、正能量的一面,世间也是温暖地给予。当每一个人都是无情地索取的时候,这个世间就陷入无明的怪圈和循环。而当每一个人都能够忍一时之痛,追求真实智慧的时候,那么这个世间会暂时休克,然后重新启动,所以修行需要“休克疗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学佛人要暗室莫欺,常常要自我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所说的话,还有自己所做的行为。也就是所思、所言、所行,是不是心存仁厚,是不是真的能设身处地去体谅人家,像《地藏经》上说的,遇到迷路人,能提携接手,引出险道,在别人处于黑暗中时给他一盏明灯来帮他走出来。

  尽量避免去造作恶因缘,切勿别人在黑暗中而我们让他更黑暗。别人本来很快乐,因为听你一番话变成很不快乐;别人本来已经很痛苦了,听你一番话后更加痛苦了,然后你还自以为我在做好事。事实上你在窥人隐私,你喜欢听人家的八卦,你喜欢去窥视别人内在的秘密,或者喜欢隔山观虎斗,你喜欢那个感觉。告诉你,你的所作所为都会很快回报到你身上,这就是因果镜的原理。

  举个例子,当别人的先生有外遇,人家快崩溃了很痛苦,你就要想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跟她应对,才是对她最有利的方法,或者跟她互动地谈话,细心地评估,只希望她能在痛苦的深渊中不再往下沉沦,而尽快爬起来。所以,你可能就会很体谅、很谨慎你自己的言辞,起心动念是要拔她的苦,给她快乐,而不是创造她更大的痛苦。

  如果你这样跟她讲:“你先生的事,搞不好是人家道听途说的,不是你所听到的那个事实,没有求证的东西不要那么快下判断。或者是他在那边工作压力很大,而他又倾诉无门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平衡的荒唐过程而已。我看你的脸相,夫妻宫应该是很好的,所以我想你先生一定会回到你身边。你不用担心,有时偶尔他走入歧途,但是我所认识的你先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是个很有爱心的人,我知道他内心对你很好,他是在某种情况之下暂时的迷失而已。他一定会回来,甚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来跟你先生聊聊,跟他求证一下,请你不要那么快下定论,我觉得你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人。”

  你知道吗?这就是慈悲,就是拔苦,就是给别人快乐,给别人幸福。当你能时时抱持这样的心境的时候,突然之间你会发现,你的工作量真的很重,喘息不过来的时候,老板是很有人情味的!在你真的受不了很想离职的时候,突然之间工作被替换了!有一个工作你本来是不想去的,因为听说那个工作很繁忙,结果你调去后就变得很轻松,而且很快乐。那个地方的主管突然变得好有人情味,而你原来这个主管还没有这么有人情味呢!你怕去的地方没想到会变得那么的开心!原来要调去的地方,你以为它很痛苦,结果那是幸福,而现在这个地方你原本以为它很幸福,结果一比较才知道,原来你是活在那么痛苦的环境里,这样调换过职务单位你才知道。

  这就是存在运作的法则,因为你的所作所为是给人家快乐,拔除人家的苦的那种发心,不一定你帮助的那个人已经得到实益,但是他当下会得到一种温暖。

  所以,你给别人一分的快乐或幸福,你已经得到十分的快乐了,而且莫名其妙地你本来有的忧郁症,突然之间好像消失了,也没有吃药呀!而且会觉得莫名其妙的开心,而且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好事出现在你身上。事实上你或许也没有觉得你是在做好事,心中满溢着慈悲清净时,你的世界会变成永恒的喜乐,这个就是因果镜在运作的原理。这个也就是经上说的,当你心存善意时,你起心动念所求所想,地藏菩萨都是知道的,不一定你要时时去找菩萨祈请才能满愿,菩萨早就冥冥中帮你安排好了一切。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