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让身转化的秘诀,要持续二十一天

修行让身转化的秘诀,要持续二十一天


学佛一定能改变你的生命,尤其是你的身心。如果你方法也对了,但身心还是没有改变,这就是你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这个很重要。

  学佛要形成一个规律。第一,你要持之以恒,每天的固定时间做固定功课,比如早上起来就念经,供养饮食等,这个功课很重要。这也是培养福报的方式。最怕的就是冷几天,热几天的人。所以你要持之以恒。

  第二,你最好选一个时间,来坚持修一个法门。比如地藏经有讲,其实你要开智慧,很简单,就要一七日或三七日内,都要念地藏经,地藏名号。也就是说,你在这二十一天内,你的思维中,乃至生活中,只有地藏经,你一定开智慧。最怕的,也是你念完地藏经,然后去看电视报纸,结果脑袋中都是电视的情节。那就是破功了。许多人学佛几年,还是迷迷糊糊,都在于这一点。就是他没有把一部经充满在他生命空间中。你充满在你生命空间中,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走路时,吃饭时,甚至跟人讲话时,尤其是睡觉中,那个经的经文自然就会浮出来。你要达到这个境界。

  这个二十一日,不仅地藏经有讲,法华经也讲到,你在三七日中,一心念法华经,普贤菩萨就会出现,以你欢喜的身态出现在你梦中。加持你宿业消除。慧思大师就是这么消业障的。但你要达到三七日。

  药师经也有讲,讲的是三七到七七日。念华严经,也是念二十一天。只要你这二十一天内,吃饭也是这,睡觉也是这,梦中也是这,你不开智慧都难。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

  你要改变身心,你要全身心地投入,最起码的,你选个时间来全身心投入,对你的改变都是不可思议。以前有个道友,生病,子宫肿瘤,她就念弥陀经,每天不做事情,就是念弥陀经。后来她看到远处的山,怎么看,都像西方三圣。一个月后去检查,病消失了。后来她不念了,山也不像西方三圣了。

  这个故事有个启发,就是法华经讲的,念经能转你的六根,六根转化了,你的果报就转化了。那极乐世界的景象就现出来了。许多人念佛念到清净,听到各种声音,都是极乐世界说法声。这就是六根在转化的过程。

  第二启发,你要持之以恒地做。许多人并没把修行当成第一重要的事情来做。念念经就想着发财就好,那也没有用。真地念经,你要想转化业障,三七日就一定能转。这就需要你的投入。如果你精进了一天,不到七天,或者二十一天,那也不够。这就扯到了身体内部的运行规律。

  身体内的气血,都是七天大循环一次。就像小感冒,不吃药,七天也一定能好。在这个大循环里头,你要一直能坚持这个,生命中只有这个,你的心转化了,身体也一定能转化。这就是身体转化的秘诀,告诉大家,你要坚持个二十一天。

  如果你不坚持,那身体转化也很难。大乘经典都能转化你的身心,地藏经,弥陀经,法华经,药师经,都讲得很清楚,身心转化后会呈现的境界。修行不仅是心转化,身转化才是成就的代表。所以你去看,修行人,他的相都在转变,就是身转化。

大乘佛法有个特点,就是要消业障。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念每部经都希望能消业障。事实上也是可以的。

  业障包括生理业障和心理业障,心理业障上你观念有问题也是业障。转化观念问题,许多般若部的经典都有经典,这也能让你得到一部分的解脱。比如一个人,福报很大,做善事很多,他很执着,就会起痛苦,这也是业障。那就要金刚经来消业。还有些人,很执着于生活的柴米油盐,他被生活捆绑住了,根本看不到未来的光明。那就要多念弥陀经。弥陀经是告诉你,你可以过一种生活,不是为了生计而忙碌,而是为了培养你的觉悟的善根忙碌。所以有些人生活很清淡,每天跑道场,他其实在培养自性善根。你认为他活得很不现实,那是因为你境界没到。你被柴米油盐给限制住了。这类人要多念弥陀经。

  除了生活的知见错误是业障以外。你修行上知见错误,也是大业障。比如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修心,他修了很久,也没有动静,这就要多念药师经了。药师经告诉你,身心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这些都是打个比方。

  那地藏经消的是什么业障,除了你生活上有些知见不对以外,比如讲到出生到死亡,许多人都很少想到这个问题。死后死到哪里,他也没有时间想。他要忙着赚钱养家。为了赚钱,甚至行不正业。这就很糟糕了。就是他人生方向迷失了。地藏经是一部能很好的指引你回家的经。

  地藏经讲到,包括因果如何,布施供养等,这些培养人天福报的事情。这也能消除你的业障,知见中悭贪嫉妒的业障。如果能懂得去除悭贪嫉妒,起码不会落入三恶道了。但地藏经还开示了一点,就是生命的富贵和庄严。

  法华经有讲到了,佛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每个人都能成佛,那什么是成佛。就是开发你富贵庄严的生命品质出来。地藏经的开头,种种的瑞相,天龙八部云集,就是展现生命的富贵庄严。所以你多念开头的部分,都可以消除无量无边的业障。因为你能打开你的心量。

  佛的贡献很大,最大的还是这部富贵的华严经。华严经讲佛的境界,富贵庄严的生命境界。如果你没有体悟到,那才是最大的业障。许多外道,都降服于佛陀,就是因为这部华严经。外道哪怕达到了九次第定,还是四禅八定,他都无法了知佛的华严境界。佛法的殊胜,就在这个地方。你学佛,你念地藏经,不只是让你这辈子好而已,你要明白,这些是太肤浅了。开发富贵庄严,才是学地藏经的目的。

  因为佛法浩瀚,你要怎么进入。那地藏经就可以作为一张地图,或者一个门,你借用这个门进入。很简单,许多人念经就犯困,法师开示也听不懂。你要怎么办,你先用地藏经来消业,业障消得差不多,其它经自然能懂了。

  许多人说,佛法是让你明白因果,要行善。当然,这是佛法的一部分而已。在华严境界中,这些世间的准则还是出世间准则,都包括在里头。但不是全部。佛法的全部是开发人的富贵庄严出来。如果没有开发出来,表示你还没有达到满分。

  要达到满分,就要好好修。百劫修相好,一个相好要修一百劫的时间。这就很不简单了。修智慧要修阿僧祇劫才可以。但你先要有个目标,我要怎么修才可以。你找个圣贤,去向他学习。历代祖师都很重视写祖师的传记,很注重宗谱的传承。就是要把过去祖师的修行的事迹,告诉后人,让你去见贤思齐,你会有个目标。所以真的修行,你要看修行人传记,这些祖师具足的相,可能没有佛陀殊胜。唐朝的清凉国师,他具足二十五相好,和佛陀就差七相好。据说他牙齿有三十二颗,手长过膝,武则天都拜他为老师。五祖弘忍好像是二十七相好。我们大家有几个相好?所以就慢慢修。

  这些祖师都是可以作为楷模的。比如虚云老和尚的像也是很好,而且活到120岁,文才武略对不对?智慧福德都称为人天楷模,这都是我们的榜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