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诚法师:学佛越学越好的状态

学诚法师:学佛越学越好的状态

虽然都是人,但有的人生活在山区,有的人生活在平原,有的人生活在佛教兴盛地区,有的人生活在无佛教地区等等,这就是增上果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每个人的能作因不一样。

  能作因分为两种力量:一种是有力的能作因,一种是无力的能作因。所谓有力的能作因,就是自己发心,积极、努力来促成一件事的圆满完成。所谓无力的能作因,就是说别人正在做某件事情,自己不去捣乱,乐观其成,这虽然也能够感增上果,但显然不如有力的能作因所感的增上果圆满。

  所以,我们讲“种因”是积极的,要靠有力的能作因,要落实在身、语、意三业上,而不是坐在那里空想一下就叫做种因,只有心里的意乐往往是不够的。实际上,如果知见正确、意乐纯正,一定会努力行持,付诸实践。

  我们在团体中修行,面对三宝、善知识等殊胜的对境,若能发起净信、胜解、欢喜的增上意乐,身语精勤,行诸善法,造作有力的能作因,其善果现法即能成熟。

  我们不能把一切因果都完全推到前生和后世。如果今生我们的增上环境越来越不好,自己用功也越来越不得力,那么说明我们的见解和行持力一定出了很大的偏差。无论小乘修行者的解脱生死,还是大乘菩萨的修道利生,都应该精勤努力,尽力在今生就呈现好的结果,而不是一定要等到下一生。清朝德基律师《毗尼关要》说:“忏悔得安乐者,安乐亦有二义:一、现世安乐,二、后世安乐。现世安乐者,谓戒身既净,心无忧悔,不为同梵行者所举摈,恒住善法之中。”(卷第一)所以,我们修行用功应该让今生的增上环境越来越殊胜,越来越好,这才是学佛越学越好的状态。

  选自学诚法师:《团体修行 共业增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几种不可取的消遣方式

一、赌博。

  现在人都打牌,打麻将,赌博。赌博的时候,不可能没有贪心、嗔恨心,而且会特别强烈。“我能不能赢,能不能赚”,肯定生起贪心啊。对方若是赢了、赚了,你心里肯定不会高兴,肯定会嗔恨。以贪心、嗔恨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事,这都是下地狱的因啊!为什么要这样?若是你实在无法打发时间,还不如念经、打坐,这样度时光多好啊!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赌博也是毁坏自己名誉的一件事情。此外,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护法神,如果你总是赌博,这些护法神慢慢也会远离你。若护持你的这些神离开了你,你就像具尸体一样。经常赌博的人,你们应该都能看得清,我觉得都不像个人。

  二、看戏。

  这就是空耗时间。现在世间有很多这样的人,内心空虚,没有事做了,然后就去看电影等,以此来消耗时间。他没有其他的精神寄托,精神太空虚了,所以想以这种方式填充自己,结果内心仍然是空虚的,真是可怜!

  现在还有人靠玩游戏消耗时间。游戏有什么可玩的?那是小孩子玩的东西。现在很多大人都在玩游戏,甚至都上瘾了。

  人身多难得啊,每时每刻都多么珍贵啊,为什么通过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消耗自己的时光,浪费自己的生命呢?真是不值得啊!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

  龙树菩萨讲,看戏也是损害名誉的一种事。

  三、懈怠懒惰。

  有些人特别懈怠懒惰,总是吃、睡。饿了吃,困了睡。一躺下就呼呼睡,饿了才知道起来吃饭。连自己几十平米的小屋都不愿意收拾。

  在我们学佛人当中,尤其在出家人当中,也有这种人。尽管自己已经上山出家了,但是越来越懈怠,现在连饭都不愿意做。难道你不吃饭啊?如果你不做饭,就别吃饭了。如果你能不吃饭,你可以不做饭。看看,懒到什么程度了?连饭都不愿意做,衣服都不愿意洗。越学越糊涂,越修越懒。

  现在很多人口头上都说“念佛好”“禅修好”,但是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念佛法门,根本不了解禅宗法门,就是想偷懒,就是图简单,然后找借口。念佛简单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些人念珠都不愿意拿,还说“拨珠容易心散乱”,这是不可能的!你还是没有明白,这里面都是有很大的意义啊。你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自己心里不愿意去思维,也就是不愿意提起更多的正念,就愿意在那里糊里糊涂地待着。这也是懈怠懒惰。有的人说禅宗法门好,修禅宗可以什么也不想,在那待着。这都是图简单嘛。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懈怠的一种表现。

  修法时,应该是边念边观想,边念边思维。念一个字,就可以提起一个正念;念一句,就可以增加一种智慧。这多好啊!如果你如理如法地做,每天上早课、晚课都能边念边思维、观想,这样时时刻刻都在提起正念,时时刻刻都在增长智慧,这叫积累啊!

  福德是要积累的,智慧是要积累的。没有一下子圆满的。即使有,也不是一般人,那是上上根基者。他之前在很多生生世世当中已经积累了,现在就是快要圆满了,犹如就差一滴水就满了,可能是这种情况。你看,他在很多生生世世当中都修过,相续已经快要成熟了。对于这种人,一点就能见性。这种人是不得了的。以前我们讲上等根基、中等根基、下等根基。上等根基又分上等的上等、上等的中等、上等的下等。这种人应该是上等根基里的上等。比如说遇到禅宗,这是上等根基;其中如六祖慧能大师,仅仅一句话,他就明白了、见性了,这就是上上根基者。再如遇到大圆满,这是上等根基;在我们历代祖师当中又有很多这种情况,一点就成就了。这都是上上根基。尽管都遇到了大圆满,都遇到了禅宗,但是为什么有的特别快,有的特别慢?个人的根基不同,快的那些是上上根基的人,这样的人非常少。

  也许有些人有这种想法:“我应该是这种人,那就等着吧……”不可能!如果你是这种人,早就开悟了,早就见性了。你还没有开悟,没有见性,就说明你不是这种人,所以你还要继续努力,直到开悟、见性。不要等天上掉馅饼,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懈怠懒惰也是毁坏名誉的一种做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