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喜法师:把有限人生投入无限大道

传喜法师:把有限人生投入无限大道


《中庸》这本儒家经典的核心,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一个是仁,一个是诚。仁是老师的状态,老师如果对社会没有承担,对众生没有仁慈,就不会把自己体悟的道尽力宣说。虽然道是形而上的,是难以言说的,也会想尽方法勉力弘扬。

  你看孔夫子就跟弟子们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老夫子说,对于道,我没有什么隐瞒你们,道就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什么不“隐乎尔”?有的人一下就明白了,有的人千古也不明白。

  《论语》一来上就告诉我们学习道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因为这是一种弃暗投明的行为。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人生最高的学问就是明白道,明白“明德”,安住于明德,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也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止于至善,二是令众生也止于至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是天下之大本,本是什么?天下之大道,道是什么?道就是众生的佛性。

  《心经》里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果你的喜怒哀乐一生起来,你就见不到道了。禅门里说参话头,话头就是念未生起时的状态。由不认字的六祖大师来说,叫不思善不思恶。用道家修行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尚未生起“二”的时候,就是道本体的状态。十二因缘就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你不知道“道”的时候,你就会随着境界,随着境界就会有分别,有分别你就落入生死。

  这个学问是宇宙文明的高级学问。每一个人只要去研究,去体悟,去实践,就会进入一个转凡成圣,由低往高的行列,这叫率性之谓道。不管是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谁知道这个道理,谁就是最尊贵的。不知道,哪怕是皇帝,也是无道昏君。

  所以要恢复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道统,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真实的意义。我们生而为人,能思考,具足学佛的善缘,这样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机会千万不要再轻易错失。几十年人生转眼即逝,用宝贵时光去换一些肤浅的东西,这太不值得。

  文化要有文化人传承,文化传承会有规律与脉络,所以道有道统。作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直到今天,儒释道三教的传承还在,这就如习主席所说的,文化的基因还在。一个民族有雄厚的文化基因,就会有健康茁壮的发展实力。

  ——摘自传喜法师 2015年4月18山东大学讲座“观澜知源”

 前面我说佛法很简单,你静下来听六字大明咒,但是你坐下来听听就睡着了,佛法就飞到10万亿佛土之外去了,你睡着了,梦里面在吃肉呢,完全又恢复到凡夫的状态了。你能够安住着这个很简单,但是一直安住着,24小时安住下去,然后缘这个得轻安,不散乱,也不昏沉,保持这个正定不变,那就不容易,叫持之以恒。

  佛法不难,虽然不难,但是需要持之以恒,转凡心为圣心,难,难在这里。这时候你会发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度来度去就这个我最难度。你入定,定下来就会发现,什么都容易消失,外面的大街没有了,外面的汽车声音没有了,然后六字大明咒的声音,但是最后一个最难化掉的就是自我。

  你这时候才知道,这个业报身,一切苦的源泉就是“我”。所以佛才跟我们说,我、我所,是苦的根。也就是说,虚空法界是无碍的,但是有你卡在这里,你就有定位,就有我、我所,就有东经北纬多少度,就落在生死里,种种就会变成你的境界,你入不了正定,超越不了我们凡夫的状态。

  好像我们无量劫来造的业,就像一个诅咒一样,把我们定在了人道里面,你超越不掉。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是最大的障碍,入不了定。虽然这个法很简单,正觉会现前,但是障碍你进正觉的,就是你自己。

  所以我们要灰身灭智,灰——是一把灰的灰,身——身体的身,灭——消灭的灭。过去祖师叫我们修行,甚至慈悲叫我们持咒,持咒来替换,把我执变成咒语,否则不持咒,不落昏沉就落散乱。这个咒你念10万遍,念100万遍,很熟很熟,完全不要依赖我执的分别在念了,直接这样念的时候,身心变成咒,这个咒带领着我们超越境界,从有念到无念。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上传下喜法师生于1967年,出家后一直禀承恩师悟公上人的教诲,持戒念佛,自度度人,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是道场。每年弘法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曾十六次启建大型法华盛会,并在国内外各地举办、教授无遮施食超荐法会。每次法会瑞相纷呈,与会大众由衷地感悟到“人在做天在看,人天本自相应,人天本自一体,善者天佑”的东方文明的核心理念,恢复了戒恶修善的自信,从而开启了禅悦人生、和平世界的宝藏。

  恩师是我们四众弟子修行路上的依怙。恩师不畏艰辛求法、闻思修行、积累资粮,把佛法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要懂得珍惜。恩师把释迦佛陀所讲的法传播在人间,超越时空障碍,地域障碍,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用我们听得懂的方式,把佛陀的教法传授给我们,对我们的恩德比天地还要大!

  我们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刚强难化,对着佛都会造罪,所以为了避免让我们造罪堕落地狱,恩师一直不舍离众生,教化我们、提醒我们,就是为了照顾我们的虚荣心。所以我们要珍惜,努力认真的跟随恩师学佛,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些罪苦众生的生命有一点正能量,甚至了脱生死,才能报答列祖列宗、才能报师父谆谆教导之恩。

  许多弟子在长期亲近恩师之后,每天听经闻法不断,逐渐破除了自己的习气、业障、贡高我慢,使罪业消除,福慧增长。通过恩师的加被,通过师父的身、口、意清净的功德,了解经典里如来的真实义是什么。作为弟子,有虔诚的心,才能够感受师父的巍巍功德力。

  恩师曾这样教导我们四众弟子的修行:“一个修行的人要细致地去照顾好自己,功德越大你的冤亲债主来得越多,所以你要守护好自己。会犯业障的,最容易犯的就是我、我执,我执越大烦恼越重。烦恼最重的里面就是贪嗔痴,贪还好一点,这个嗔会发起来,别人稍微看你眼神不对,或者讲话口气不对,马上感到我就被冒犯了,你心态马上就掉到地狱一样。 以后你们要把别人当成你修行的检验,“我”就是轮回的根本!我执越重烦恼越重,要记住这句话,功德相就是我执很轻。所以大家要防护住,好不容易赚点功德,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千万不要起嗔心。”

  恩师也一直敦促我们学佛弟子不要迷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恩师曾讲到:“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生老病死,无常迅速,你是完全臣服于它,还是于其中求一解脱?如果深入地观察生命,观察生老病死之苦,真正生起对无常的恐惧,才会对轮回产生“厌离心”。产生了厌离心,才会好好研究佛法,深入地研究何为“苦、集、灭、道”。研究了之后,再如理地修学,心中可能才产生出一种理智,这个理智叫“出离心”,这是对轮回的一种出离,对佛法的一种依靠。此时皈依三宝,才是真实的皈依,此皈依体方是非常坚固、伟大的。”

  对于解脱之法,恩师也教导我们:那就是持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如果我们学会了,生命质量就提高了,烦心事越来越少,佛号越念越精,越念越细,越念越纯,句句入心,佛号这个殊胜的力量就像给你充电一样,消除业障,增加福报。祖师有一种比喻叫‘清珠落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我们凡夫的心、无量劫轮回所积的业都会渐渐被清洗干净。这样,不管你在哪里念阿弥陀佛,你就是那一方的正能量,人鬼都因你得利益。”

  值此殊胜之日,四众弟子诚心祈愿恩师长久住世,转大fa 轮,普渡苦海众生。弟子们定当持戒念佛,解脱六道生死轮回,以至诚之心报答师父的恩德!南无阿弥陀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