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梦下参老和尚 修 行

像我们学法的人,要是一有瞋念,你不要发作,也不要挂在你脸上,把烦恼布施给别人。你要收到你心里头来,给人家欢喜;再大的苦痛,你自己忍受,给别人是欢乐。一回、两回、三回、五回,你自己的烦恼就渐渐清了,你所给人家的都是愉快,别人所给你的都是愉快,这就加速消除你的业障。这就叫修行,修行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另外找。你要是尽想你的烦恼事,过去的也好,筹画未来的也好,你永远通不了,通不了就是障碍,障碍就是解脱不了。如果你经常这样做,修道的时候,你就通达了,通达了你逐渐就解脱,这就叫解脱道。这在你日常生活当中方法很多,看你遇到什么境界;遇到什么境界,你就对治什么境界。

  贪、瞋之外,还有邪见。对治邪见非常之难,如果你不是从学习来的,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你的邪见除不了。况且,你用邪见心来念“阿弥陀佛”,你念的“阿弥陀佛”也邪了。邪人修法,无法不邪;圆人修法,无法不圆;要是用发脾气来修法,无法不发脾气,在那个上头他都跟人家发火。

  我们有个道友,他看看佛经,把桌子一拍:“怎么能这样说呢!”别人说:“你跟谁说呢?”他笑了笑:“我是看这句话说得不对。”  “不对就不对,你别这样子。”因为你的内心生起烦恼,那是文字,什么都没有,是你自己在烦恼,不是文字在烦恼。

  类似的事非常多。我们每个人,具体存在不同,我不能说得太多。你自己发生什么问题,你就在佛经找方法对治。你要是捡现成的方法,你拿来,不适用,为什么呢?你不见得跟经上所说的一样。佛所说的,就我刚才说的,每个人好财好色,可是你就不是这样子,你生性就很愚钝。我有个外甥,他就不知道财色。女朋友要找他,跟他交朋友。他就跟她发脾气:“你缠着我做什么!你没事儿做了?妳做妳的,我做我的。”到了二十四岁还不懂得男女关系。现在他出家了。他就没有色的问题,从来不生烦恼。当然,他也去找朋友,也没有这个事儿,他从来没想过结婚。

  他另外有个烦恼,好练武术,他看见哪个人武术比他高了,他烦恼了,非要练得超过他不可。我说:“你这点本事,你练好久也超不过。你看看武侠小说,那练武术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他是在北京学大鹏拳的。我就拿他做例子,他的烦恼跟任何人都不同。别人不会像他这样愚蠢,挣的工资拿回来,或给他姐姐,或给他妹妹,都给人家分了;他自己也不用钱,也不花钱,挣的钱都给别人。你要是说财色是生死根本,他就应该断生死了?完全不是这样子的。他有邪见,这邪见很不好纠正,他认为他是对的,谁跟他说什么,绝不听。

  后来,我就这么劝导他、引诱他,念《金刚经》。他一念《金刚经》,就入了。他一直念《金刚经》,念的念的,一天念几遍。打坐,有时候一夜坐坐都不睡觉。因为他生性愚钝,有点呆滞,小的时候几乎智障,但是他两件事不智障,一个是练武术,一个是读佛经,他不智障,居然还有很多人请他讲经。他讲《金刚经》,我听了笑死了。他妈妈跟我说:“社会上居然有这么多人,把这个傻小子当成一个智者,跟他去学。”我说:“你认为他在干什么?”跟他学的人还不是一般人,而是他住家附近的读书人,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学生,他就跟他们讲佛经,也有跟他学武术的,也有跟他学佛经的。

  你说这个怪不怪?世间上就有这么多怪事,也就是各人的存在不同,烦恼也就不同。怎么办呢?你就薰习啦,《大乘起信论》讲“薰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慢慢薰习,把你薰变了。如果你一天在香铺里头,你出来满身是香的。如果你在鱼市,你出来都是臭的。你要是坐车,在卖鱼的码头走一趟,你那辆汽车闻起来都是鱼腥味道,马上就得洗车。特别是在美国,只要在鱼市过夜,你感觉身上都好像有股味道。这就是薰,如果你成天在那里头,你会不臭吗?

  如果大家整天在自己的小佛堂,共同的学佛、学习佛经,或共同的拜拜佛,这就是薰习。虽然你没有根深蒂固,这一薰习,就把你过去本具有的薰出来了,你就自己发生智慧。

  我是得到薰习的好处。我在家当小孩的时候,没读什么书。等到了福建鼓山,读《华严经》,可是我有好多字还不认识,怎么读《华严经》呢?就是那么薰薰薰,还有忏悔。忏悔的方法是最好的,忏悔能把你业障消失,你自然就会有智慧。生出智慧来,一切都无惧无碍;有了智慧就是光明现前,什么都会通达的。这就要靠修,这是修得的。有时候是学得的,学得的不扎实,学完了又丢了、又忘了。如果真正自己薰得的,你忘不了,永远都存在着。

  我是自己证明的,我住了几十年监狱,住监狱这一段时间正是三十七岁到了六十七岁,这几十年也应该把以前所学的全忘了,而且从来再没听到那以前所学的,眼睛看不到以前所学的,身体当然也行不到以前所学的,全断了。经过几十年,又恢复了。这是因为我不是学来的,我能够把以前所有的显现出来而已,所以丢不掉。

  大家现在所受的皈依,所受的三宝,你丢不掉,这是种子。当你受三皈依的时候,给你受的老师就说了,你的身体现在虽然在俗,但是你的心已经是菩萨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种子不掉。这是一个善种子,你再加以薰习,善根种子就发生了,这样就可以入道。

  再也不要问:“我怎么样修行啊?我信佛好久了,还不知道修行啊!”这是不对的。你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清了,这就叫修行。以后,逐渐的你再不堕三恶道。恶业既然消失,善业自然就增长,这两个是相对的;那边消失了,这边自然就增长了。你这样来修行,我想大家都会吧。

  当你一想到:“我多挣几个钱。”回想再问一下:“我挣钱做什么?如为了生活,我应得的够了,生活也就够了。”那个时候在印度,我们的和尚,不准家里搁一点吃的东西,穿的东西不能多,到吃饭的时候出去化缘,化到了你就吃,化不到你就饿。这就是断你的贪心,这个制度就是这样子。到我们中国来了之后,自己的厨房做饭,买很多菜囤在那儿,米也买很多。到我们中国来,佛法就已经变了。对修道者而言,那就是使你烦恼增长,消失的时候很少。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能够有多少人不贪财、不为色的?你打开报纸看,所有的灾害、死亡,为什么会发生?你可以很明白醒悟了,离开财色还有什么?说他没有贪财,只是贩毒。贩毒做什么?抢劫做什么?不都是为财吗?为什么强暴?一个国中的小孩,就做很多这些事情。现在的罪业越来越重,这就是贪、瞋的种子,要是这样的来薰染,这个社会跟人类真是悲哀啊。现在你听见的,你所看见的,都是什么?他往哪儿去?如果你很清楚了,学佛的一看,你就知道,他们现在走的什么道路啊!将来他的结果是什么,很清楚。

  所以我们才希望能够有一个明白的方法,让大家离开贪、瞋、癡、慢、疑。虽然是名词,其实就是贪心、瞋恨心,愚癡邪见,还有慢。

  慢也很难除,明明不及人家,还感觉得比人家强。我们就拿钱来说,人家生意做得很好,你没有钱,你没看见人家辛辛苦苦怎么经营才有这个财富,你就感觉着:“我比他强,我虽然没有钱,道德品质比他强。”其实你的道德品质本身就具足障碍,这个本身已经就不强了,你还感觉什么强?这就是慢。本来不如人,还感觉比别人强。或者是他本身是一个做学问的、会画画的,他看那个不会画画的人,他认为那些人都愚蠢;或者他自己读了很多书,他认为那没读书的人是愚癡的。这都叫慢,慢本身就是罪过,在佛经上讲就是罪过,叫骄慢。凡是骄慢的人,他不会再增长智慧,他认为满足了。但是别人的长处,他从来没看见过。   

  我在美国,他们说哪个人种低贱,在那里评论,之后他们说:“老师父!你怎么看法?”我说:“现在说这些话的人最低贱。”他说:“你敢这样说!不是污辱我们吗?”我说:“哪个低贱?你说人家低贱,你本身就是低贱的。你脑子里尽是尊贵的,你看见人家都是尊贵的。你看见的是现象,人人都有佛性。哪天要是遇到因缘,一闻到道,他会超过你的,走在你前头,你的慢把你障住了。”

  我们不要骄傲,不要自满。我们看见别人,在某一方面是不如我们,人家比我们好处多得多。例如,他心地很纯善,不会拐弯抹角。你知识越丰富,造的业越重,看你往那边用。有些人的知识用得不恰当,用到拐弯抹角、万般设计,怎么抬高我自己,怎么把别人都压下去,这都叫慢。在佛教的术语说,就是“狠害”。

  还有怀疑,对什么都怀疑。有些人怀疑得简直不尽情理。如果他想追求真理,所以想问、怀疑。在禅宗,怀疑跟疑情不同了,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怀疑不是这样。禅宗的疑,是起疑情,他想追求他的本性。好比说,当我没有到这个世界来,我在什么地方呢?生下我来,哪个是我呢?就问了,找个我所存在,找个真我,这叫参。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就问了:“念佛的是谁?谁在念啊?口在念吗?是我心在念吗?我现在这个心是什么心?”这个一定要参,这不叫疑,这叫参。

  我们的怀疑是怀疑佛有没有?法有没有?僧有没有?圣僧有没有?真有成道的吗?他对什么事儿都怀疑,所以就不学了。乃至学的时候,他学什么都带着问号,这是学不尽的。他本身都没想入,他又怎么入得进去呢?

  例如说,念佛能生极乐世界,很多老修行是在家老居士,念了几十年佛了,他自己还怀疑:“我死了能生到极乐世界去吗?”你怎么能生?你根本就生不了。我从来没有怀疑,我念佛就是生极乐世界,我念一句就走一步,念一句就走一步,从来没有第二念说:“我死的时候生不了极乐世界。”这一辈子念佛,绝对生极乐世界。

  还有些人念了《地藏经》,看了那些地狱,他很害怕,他来问我说:“师父!我很怕地狱啊,我不会堕地狱吧?”我说:“你是常想地狱吗?”“是啊!我常想地狱。”我说:“那你非下地狱不可。”我说:“你想想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兜率陀天弥勒菩萨内院里去听听法多好;你不想这些世界,为什么常想地狱呢!《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希望你别造这个业,告诉你专造地狱业的人,他一定到这儿来;你没这个业,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没业,跟你没关系啊!”

  大家不要怀疑。学佛法的第一个要求,不要怀疑,相信佛一定能救度我,这就够了。皈依佛了之后,我依靠佛了,我心依靠佛了,我身体皈依佛门了,我一定得救了,再不怀疑了。再不去找外道去学神通!学佛一、二十年了,还找印度锡克教去学神通。锡克教是有些道术,而且他自己还做了很多的注解,写了很多的书,之后还去学外道。你说这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根本没信,他对佛教没信,没信就没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有些人信佛没几天,就念佛,念佛就害病,之后他就死了,生极乐世界了。应该确信不疑,临终十念就可以了。《弥陀经》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若七日。”他这样一心念佛,一心不乱,就再不想世间事了,再不留恋这个世间,他一定能生。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创一个事业,乃至于说你想发财,你今天干这行,明天干那行,你挑来挑去,你哪里也发不了财。你得一门深入,久了也就精了,精了你就能有智慧了,有智慧了,对这门你就能入得进去。

  我讲的都是偏重于智慧。我们的智慧怎么产生?凡是你能够天天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没有智慧是做不到的。没有智慧的人,他会里头夹着很多的想法,他认为他很聪明,这就要被聪明耽误了。这种聪明叫世智辨聪,这就是障碍,障道因缘,最厉害了,八难当中的一难。

  要是这个人很老实,他听见了就以此为真。他相信《法华经》给我授记了,我认为一定能成佛;连佛都成了,何况生极乐世界呢?生不到?绝对能生,你也绝对能成佛。就是看你信的力量坚不坚、纯不纯。要是信了,一定要发菩提心。修解脱道到最后阶段,就要发心,就要发究竟的解脱心。

  现在讲的这个法,现在我们所犯的错误,我们必须认识我们哪点没对。知道了哪点没对,把不对的纠正过来就对了,对了我们决定就去了。决定干什么呢?决定走到菩提道上去了。你最初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一定要皈依佛、皈依法,之后,别再怀疑,一定坚定去做、去修行,就是念、诵、持。当你念的时候、持的时候,你心里的忆念就缘念,就是绝对的,不缘念你念不出来。

  一起意,一作意,起意就是你心里一起意,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贪、瞋、癡、慢、疑,你感觉你哪一样最重?你对财特别重,财特别重的人有什么相表现呢?不但他自己的东西,人家的东西,他甚至于把他的妈妈、把他的太太,都可以卖了换了钱。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不信。我住在四川监狱里头,有一个刑期判二十年的人,他的案情是什么呢?他把他妈妈、他的太太骗到河南,把她们都卖了。卖了,又回到四川,他是四川人。他又骗他弟弟,因为没有什么可卖了,又卖他弟弟,他弟弟就说:“你不是领妈妈到什么地方?”他说:“我就是领你去找妈妈去啊!”他弟弟就怀疑了,说:“你领妈妈出去,你一个人回来了,让我到哪儿去找妈妈,我外头也没亲戚。”他弟弟跟他去了。结果他弟弟一看,就跑到大陆的公安局去告了。大陆的公安局把他弟弟、把他都抓住了,一了解他是骗他的弟弟,他就是人犯。他除了卖别人之外,没得可卖了,这才把他妈妈、他的爱人都骗去卖了。

  他当然不是为了色,他是为了财。你说拿这些钱做什么?他卖人所赚的钱,自己一点也没享受,也没存在银行。起出赃物的时候,在一个过桥底下,桥底有石洞,他把他所有卖人的钱都存到石洞里,他犯案了,这一起,才起出来。是十几万,在七几年的大陆,十几万,不得了。这个人得枪毙才对,他只判了二十年。像这样的人,这么爱钱,这是具体的表现,我只是说这么个例子。当然,这个社会上,恐怕像他这样的人还是不少。像贩毒的贩子,明知道这是害人,他拿这些去挣钱,你说这个人爱钱爱到什么程度?

  所以,如果你对于财的观念特重,你要修对治财的观想,你可以修很多的观想。怎么观想呢?知道财是假的。就像我说这个例子,大家想想看,把钱搁到洞里,你也没有享受,反而造出这么多的罪。把自己亲人,妈妈、妻子是最亲近的人了,都骗去卖了,卖了换钱,钱搁在洞里头,你说这是不是迷?大家想想,这是不是迷?迷什么呢?迷钱。把钱搁在洞里头还能起什么作用呢?这叫迷,这叫业,我们所说的业障,这就是作业障住你的思想,就是没有智慧,一点智慧都没有。

  我们再说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杀的,大家想想划得来吗?那时候,我住在厦门大学附近,这期间厦门大学发生几件事情,有一位男生跳海,一位女生跳楼。他们爱情怎么样,当然不管了,反正是为了情。两个人,一个是读外语的,一个是读科技的,毕业了得受国家分配,你要找工作,国家给你找。一个分配到云南,一个飞到河北,这两个人就不能结婚了。这一离离很远,大学毕业了,想不开,一个就跳海,一个就跳楼。有些人还表示赞成,说他们为了情死,是演《红楼梦》。他不晓得《红楼梦》是一部道书,林黛玉最后变成草,贾宝玉还变成石头,只是顽石而已。那是假的、虚幻,最初就告诉你虚幻、假的,你认识不到,当成真的,这样就死了。

  有些学生问我:“他们为情而死,死了之后该会很好吧?”我说:“他们都下地狱,下地狱像射箭那么快,比他杀快得多。”密宗的中阴身也讲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不详细讲。这就是迷色。

  大家想一想,这两种都叫迷,一个迷财,一个迷色,大家要看破。看破了之后,你才能够解脱。财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财色。

  这些问题在《阿含经》、《俱舍论》讲得非常之多,学《华严》的人不讲这些?《华严》就是从这个开始啊!看看〈净行品〉,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问了一百一十种问题,文殊师利菩萨就答四个字“善用其心”。你的心,要会用,别迷到财色上。怎么用法呢?如果不理解了,你把〈净行品〉念一念,有一百四十一愿,见什么发什么愿,不是成佛就是度众生,一百四十一愿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总义就是“善用其心”。

    现在我们闻到佛法,随时缘念佛、缘念法、缘念僧,这就叫修行,就是“善用其心”。看到罪恶的事情,你躲开一点。自己那些不好的念头,对人家没利益,对己又有害,绝对别做,绝对别起这个念头。对别人有利,对自己有害,一定要做。学佛的人,要把一切众生摆在前头。

  现代进步的社会,民主文明的国家,都标榜着为人民服务,全世界都是这样子。我走过的国家还少了一点,我所看到的国家当中,很少是为人民服务,反而是颠倒过来为己服务。不论广告说得多好,处处为人着想,其实为我赚钱,很简单。

  我们可以看看事实,我们要看做的、看行的,不要听说的。所以我劝大家,不要听我说的,我说这个你要去做,或者我也得去做。谁要这样做,我们就认为他是佛子;谁没这样做,不是佛子。这是佛教导我们的。怎么来判断呢?就是依着佛所说的话,看他所行的。我们不要听说的,我们要看做的。他要是这样做,绝对能成道,也绝对入道;不这样做,入不了道。每位道友,你要想离苦得乐,你要想得到佛菩萨加持,一定要做。

  “你说那么多名相,我记不得!”你记得佛、法、僧就成了。“那么多修行,我入不去!”你就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你就这样念,你就成了,一定能入道,你会开智慧的。开了智慧,你再看经,自己看自己就懂得。佛经就是这样,跟世间典籍不同。如果不懂,你念,一遍没懂念两遍,两遍没懂念十遍,十遍没懂念一百遍。

  若我求地藏菩萨、求观世音菩萨,我念十声不行,念一百声不行,念一千声不行,念一万声、十万声、百万声,念到一百万声,有点热呼气儿,一直念下去,绝对加持你。不是地藏菩萨来了,也不是观世音菩萨,你自己的心就灵了,就是自己加持你自己。心外无法,法外也无心。所以说,一切诸法皆是我的心,涵义就是这样。

  我最后讲的这个结论,就是华严义。但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是南传,也是北传,不论什么传,最初都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显教如是,密教也如是,如果离开三皈依,什么都不是,不是佛教。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第五讲  修解脱道

  我们继续讲修解脱道。怎么样修得解脱呢?要心里清净,要净心。净心就得观心,你观你的心清净不清净。什么事算是清净呢?什么事算是不清净呢?有标准的。倘若你自己属于贪、瞋、癡、慢、疑,这五种当中有一种,就是不清净。

  贪,就包括很多了。我们通常知道的就是利害关系,还有种种的色相。色相包括多了,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色就是男女关系,这是包括不完的。还有爱古玩,爱花草,凡是你有所爱、有所贪,心里都不清净。

  为什么心里不清净呢?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者,你观照一切法,把这一切法看成实有的,你就想求得到。大家念《心经》,可能只是念念而已,没有仔细注意。“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第一句话是“依般若波罗蜜”,“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也是“行深般若波罗蜜”。“依般若波罗蜜”、“行深般若波罗蜜”,观世音菩萨就深入了。

  “依般若波罗蜜”,怎么依般若波罗蜜呢?你学着有智慧,般若波罗蜜就是有智慧。有智慧,你一切都能成功,做什么事儿都能成功。你把惑业断了,也能得到解脱。   

  刚才我们坐在那里谈,也算上了一课,时间也差不多了。有些道友问,《楞严经》从闻、思、修到三摩地,就达到解脱道。现在简单解释闻、思、修,听到了就想,想完了就去做。这个过程是很简单,谁都懂,谁都不做,包括我在内。我们现在就是讲解脱道,大家闻思修了没啊?闻是闻了,思没思啊。闻没闻?闻就是听啊,你怎么听的?

  我们很多道友不知道怎么修,就说:“我知道的太少了,对佛法知道太少了。”我说:“你知道很多的。”包括诸位才入佛门的,你都知道很多了。你所缺乏的是没有经过你的思想整理一下,哪个是你应当要的,哪个是你不应当要的。你不应当要的,我讲得很多,不一定对你讲,因为这里这么多人。佛所说的法很多,不一定是对你说的,那些法不一定对你说的,但是从中有你应该用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基本点大家都得用,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们闻到了佛、法、僧,有没有思虑过?这段时间,你有没有修?你没思没修,闻了等于零。你入不了三摩地,仅仅种一个福田种子,有福报;种个善根种子,善根种子就是未来再去修吧。这种子是不泯灭的,你现生想得到点好处、得到点利益,这是得不到的;因为你不做,你不去想。

  例如说,我们从事商业活动,我们的客户来了,我们首先考虑,他所要求的,我能做得到吗?他订的货,我们能满足了?又考虑到,我们的货给人家拿去,质料如何?一定要考虑。还有,我们做这一笔生意,我究竟能收入多少?去了人工、去了运送费,你不计画一下吗?就这么糊里胡涂订吗?你得思考一下。何况你要了生死,闻到了生死的法,如果是佛教徒,那比你任何事物都重要。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苦难吗?没有不高兴的事吗?你事事都能如意吗?绝对不可能。不说大家,就说我,如果今天早上念这部经,念得心里很喜欢,我就很如意。如果念了这部经,有妄想,有杂念,或者自己很惭愧,这惭愧也不是好的,没惭愧是不行,还有忏悔;如果正在念经的时候,有这些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你已经起行了,那些在你没起行的时候,你应当思虑,应当考虑,忏悔、惭愧。你正在修的时候,夹杂这些进来就不纯了,这不叫清净心,净心观就得这样净。

  当你念经的时候,你夹着好多的思想在里头,虽然你在念,你心里不清净。你既然心里不清净,你所得到的果清净吗?好比你念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愿品〉,你心里头不清净,你能跟普贤菩萨结合一起吗?你能得到普贤菩萨的大悲心吗?

  若你念《金刚经》,你能体会到须菩提一见到佛往那里一坐,他就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须菩提跟着佛也二、三十年了,天天如是,怎么没看见佛善护念、善付嘱啊?怎么今天才发现佛善护念、善付嘱啊?须菩提证了阿罗汉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见思惑都断了,他今天才体会到佛是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

  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跟佛所制订的制度,结合不结合?一定要结合。结合了之后,你就进入解脱道。不然你上不了,连道路怎么走,到得了哪儿,你都不知道。你出了门都找不到家,东西南北往哪儿走啊!就是这样一个涵义。

  你要想修,必须清净你的心,然后好好观察一下。事前有些准备,你准备好了,然后正式修行。像我今天要拜忏,拜忏了,你的心先静一下;到正式拜的时候,每句话都讲“一心敬礼”,你千万不要两个心、三个心、四个心,乃至包括好多心到这里来磕头。磕头只有身体礼拜,效果不大。虽然也在磕,拜完了,也出一身大汗,汗白流。汗白流的意思,是你得到的少,而付出的多。这样子就需要净心,需要观心。

  我们这里说的净心、观心,是能把你的妄心降伏一下,不是断。我们还没有达到真心。真心具足一切,从降伏到断,让我们真心显现。显现了之后,依真而修,才能够从菩提道的发心证入菩提果。这中间有很多过程,要不然佛不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

  但是,我们自己要求自己,不要太高。我们晓得我们是什么位置,晓得我们的贪、瞋、癡有好重,渐渐的磨练就好了。若一步登天,没有那种事。想顿悟,尽看大乘了义经典。其实我们太躐等了,我们是小学生、凡夫,尽想做圣人的境界,这是做不到。

  应当怎么办呢?就我们现行的烦恼,你哪一个烦恼重,你就用佛教导我们对治烦恼的方法,先把烦恼降伏了。让你的心经常在愉快当中,来学佛,来信佛,来做一切事业。你做,赔钱了,也很喜欢;生病了,病很严重,很喜欢。

  我曾对一个癌症的弟子说:“你不生癌症,你不会这么样诚心信。”生了癌症,癌症治不好,直到死亡了。他知道死亡了,下了决心,等死。你等死,反倒不死了,癌症好了,这叫不可思议。就是你要下决心,一般的小病,我们要有信心,不能说没信心,没信心,你怎么入佛门呢?

  有一天净耀法师带我到土城监狱,去探视三个死刑犯,台湾报纸天天都有登。要我对他们讲开示,讲啥开示?我说:“好好一起念观世音菩萨。有两种道路走,一种,枪毙,照样的执行;另一种,改变了。”如果闻到了观世音菩萨,枪毙你了,真是太好了,在我要死的时候闻到观世音菩萨,一心念到死,我说:“你就再不堕三涂了,再不被枪毙了。不然你再来生,也许还被枪毙。”为什么?你尽做坏事,不枪毙?但是不晓得多少年月、多少劫,才能转生为人,这样枪毙你下地狱去了。你闻到佛号了,闻到佛法,就这么修行,虽然一样的死,死得不同了,全变了。因变,果也变了。或者,你还留恋这个世界,还想不死,因为你这一念圣号,不死了。

  这种例子我经历过很多。我住监狱里头,不许宣扬佛法,但是我还不被为难,我挨着那个判死刑的人,他也不吃饭,也不干啥,在那儿哭啊。哭没得用,流眼泪不会让你释放了。我说:“有个方法你用不用?”他说:“什么?只要有方法我一定用。”  “念观世音菩萨。”他连话都没问我,灵不灵都没有问,他这时候就一心念,念到第七天,不可思议来了,就要提他出去。他说:“似乎要枪毙了。”我说:“不一定,这种提法,不像枪毙。警察都没来,若要枪毙了,门口一定布满了人,这不像枪毙。我们应生欢喜,诚诚恳恳的念。”后来到那儿给他重新审判,回来的时候脚镣手铐都没有了,不过,不许他跟我说话,他就走了。

  你说灵不灵?“他都灵,老和尚你为什么住在监狱三十三年?”这有两种说法,我不灵,我念得不诚心。他是必死心的,我不是,那就对我不灵,对他灵。他的问题是,他父亲在香港,他在大陆,共产党就疑惑他是国际间谍。因为有一个栽赃的人栽他,就断定了,要枪毙。就在他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香港来证明说他跟他父亲毫没连系,而他父亲是个纯粹的好生意人,从来没反对过共产党。好,这么一下子,他马上就从死牢释放。这过程是不可思议,观世音菩萨灵不灵?说灵,这是他的事,不关观世音菩萨;说不灵,他不念观世音菩萨,他就死了,这叫不可思议。

  我有一位犯了癌症的弟子,她现在回高雄了,她是在荣总开刀的,医生说她活不过五年,四年、三年之内准死。她在银行工作,还是高级职员,现在都辞掉了,等死。等死干什么呢?就是念佛、信佛。三年过去了,四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她到温哥华跟我说:“师父!我可能不死了。”我说:“不一定啊,你还要继续用功,像以前一样。”她现在好了,还准备跟我朝五台山。你说灵不灵?

  我们信佛的人说它灵;不信佛的人说:“癌症转化了,原来就不很严重。”但是他的胆可切除了,没有胆了。我问他:“你还害怕不?”他说:“还害怕。”我说:“胆又长起来了。”没胆的人,就不知道害怕,吓破胆。我们经常说,吓破你的胆了。胆都吓破了、切除了,他就不再害怕了;但是他还害怕,胆还没破。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还有在这里讲课的一位法师,他不但没胆了,连脾也切了,肝也切了一半,医生说他活不了一个月,现在好多年了,还在这里辛苦讲课。
 
 所以,你说佛菩萨加持,信的人,我们把这些功德推给诸佛菩萨;不信的人,他本来就不该死,本来就不是严重的病,话可两头说。但是,我们信佛的人,一定要净心、观心,灭除现行烦恼。说这些佛菩萨加持,大家想,佛菩萨加持吗?是自心的力量发生了。假外界的观世音菩萨力量,引发他自心的自性力量。自性是空的,根本没有生死涅槃,什么病苦痛恼,都不在乎,他就没事了。这是两种,有内在的,有外在的。

  但是,我们现行的烦恼一定要对治。对治的时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你听了,要想一想,要观想,用你听到的,把你的心清净清净。若我们念佛、念法、念僧,你想一想,佛是做什么的?佛所说的法都是什么?僧人是干什么的?你不要想那些你看不起的和尚,你想好一点的。我们念的《阿弥陀经》上的大阿罗汉,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你想那些圣僧,都在你跟前。

  大家都知道迦叶尊者没入灭,他到哪儿去了?他在那儿坐着不动啊!他分身千百亿,你身边都有。一万六千大阿罗汉都在这个世界,你不信就没办法。观世音菩萨经常在你身边,地藏菩萨经常在你身边,他跟每个众生都有缘。  “我念,怎么没见到他们?”你自心的光明,你自心的德,跟他们还接不起来,你见不着。等你几时念灵了,你可以随时见到。见到他们,你也不要稀奇,也不要对人宣传说:“我念地藏菩萨,拜这么多年了,地藏菩萨一天在我身边,我跟地藏菩萨一天说话,或者还可以打电话。”这是骗人的,不要信。真正见到的人,他绝不会跟你说。但是你自己修到,你自己知道,你也不能说。这是你自心显现的,你向外说什么?这是第一种。

  同时你还得了解,什么叫佛法?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连什么叫佛法都不知道。“老和尚讲的开示,所写的偈子,或者《华严经》,那不是佛法吗?”那是外界的,你要信你自己的佛法,千万不可离开你自心。你所有产生的力量,都是你的心力所产生的。你必须把外界的住世三宝,跟自性三宝结合起来。你不要认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么简单,你要思惟、要修;要是思惟了、修了,你知道佛、法、僧就够了。

  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楞严经》了义的法,叫做开悟的楞严。你真正把这几句话懂了,你真正去做,自然跟《楞严经》结合了,什么问号都没有了。因为你没有这个功力,你看见什么都不理解,会怀疑“为什么这样说”。等你有功力,你读一百部《楞严经》,天天读,你看看你自己,《楞严经》上的很多话你会理解的,佛经就有这种加持。

  别认为《金刚经》经文很少,你也会背了,你没懂得几句话啊?没懂啊!你要懂了,对三藏十二部经典你都可以通。信吗?不见得信。要修,要思,你就真信了。那个时候才叫真信,再没有问号。现在我们的信,“师父说的,师父也是那么信的。”那位师父也没有真信。真信的人,决定不疑。

  真信有些什么现象呢?在《华严经》讲十种心,才能成就一个信心。为什么修信心要一万大劫?那才是真信。到了一万大劫之后,信心真正的坚定,入初住位了,《华严经》初住,这时候发菩提心,发的是真心,他一发心就能跟佛一样,到别的世界也示现成佛,也度众生。但是,他是一位一位修,这还是相似见真理,不是真的。相似,成就信心,那么容易啊?

  有些道友会说:“我信佛好多年了,师父你怎么说我没信心?”我说:“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还没信心,你才信了几年。”你知道什么叫信心,信心要入位的,这还不算正式入位的。  《华严经》最了最大的,善财童子最初是参文殊师利菩萨,从信入手,乃至于成佛了,跟弥勒菩萨一样了,等觉菩萨位了,还要让他回来参文殊师利菩萨。懂得这个涵义吧!

  大家学佛经的时候,要是你从那个最不理解的、最深的地方入手,不论密宗的大手印,还是《华严》、《法华》,你无法理解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回过头来,从你自己的现在的一念心入手,如果你把现前一念心掌握住,对治贪、瞋、癡,到那个时候,烦恼就是菩提,贪、瞋、癡就是戒、定、慧。

  本来我去年想发心讲讲《净名经》,也就是《维摩诘经》。后来我思想转变,所以还是从头开始,讲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我们把皈依法、皈依僧,讲到深处,跟《华严》也合,跟《法华》也合,跟《楞严》也合;你随便讲哪部经,你就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可以圆满解释全经。这就是从现象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到你自心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我们的时间不够,要是够的时候,我们应当再讲一讲五戒、八戒,只要能把八戒持好,再加上你三皈依的力量,岂止生天,你就成佛了。一即一切,现在我们受了三皈依,受过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受过条文,可是,还没有详细理解。真正理解了,你就从闻、思、修入手,你修吧,够你用的。

  我们不是知道太少了,我们都知道很多。可是,缺乏思跟修。往往自己产生了很多误解,已经堕入邪见坑,还认为自己很了不得,这还是持戒清净的道友。很多错误观点,大家不能学。为什么佛讲要持戒?戒、定、慧,从持戒的戒经里面,你能学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你说:“那不是持戒,叫我们不做的。”那里头也就包括一切了。佛说法是交错的,这里头含着深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们有些道友说,我一天念十万声佛,或者念多少万声佛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数字念得少的话,生不了极乐世界。我昨天在拜忏的时候,跟几个道友说:“你想念多,没问题,释迦牟尼佛在戒经里头教过我们念佛。怎么样念呢?‘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我说:“你念一声,就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阿弥陀佛了。你念吧,念一声就是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声。”

  佛看见两个老夫妇,拿着两箩筐,一箩筐是空的,一箩筐装着谷子,念一声“阿弥陀佛”,拿个谷子往那空箩筐丢。佛说:“你们这些老善人干什么呢?”老夫妇说:“念佛计数量啊。”“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一箩筐搁到那一箩筐去?”老夫妇说:“不知道。”佛说:“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你们就念完了把这一箩筐端到那边去;再念一遍,你们又把箩筐端在这边来。你们一天念了,就端了好多的箩筐。”。

  是不是多了就能够生极乐世界去?你要心念,你的心跟极乐世界相应了,你的心跟佛心相应了,你的心在这个世界就清净了。“心净则国土净”,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学几年佛的,“心净国土净”“念自性弥陀”话都会说,做起来就胡涂了。像我似的,我什么都不记得,一出门,我走到天母去,我走不到;你住在什么地方,不知道!那叫什么街,不知道!胡涂了,出门就胡涂了。

  一定要净心、观心,合乎佛的教导,合乎佛的制度。就是在这个社会上,都有法律,都有宪法,都有制度,你得合乎人家制度,这样你才能进入修解脱道。

  我前面讲的都是深义,你还得学点浅的,能对治现行烦恼的。你起什么烦恼,你渐渐的磨,让你的心,又明又净,有了智慧。先断现行烦恼,我们断的力量不够,要伏。要是生起贪心不要让贪心生起。因为我们人还是要死的,这不见得属于“我的”,好多事情不见得属于“我的”,更不用说是“我”了。是“我的”,有时候都不属于“我的”。如果你会想的,全是“我的”。

  如果你要学《华严经》,这个大千世界全是“我的”,在我心之内的。大家修供养的时候,不用去买朵鲜花。经常的一拜忏,“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哪里来的啊?超级市场花店有的是,你用观想都搬来就好了。

  以前在温哥华讲经,有一次,弟子带我去维多利亚花园,整个是花园。我永远观在心中,我到哪儿一拜,就先把维多利亚的花拿来供,维多利亚的花,也不微妙。你要多看看六欲天那些诸菩萨供佛的花,你也要从你心里借来供养。这些花都要坏,你心里的花永远不坏的。你几时用,一作意就来了。外界的这些花你拿不来,坏了你明天再拿就不行了。你心里的花,心花怒放,那是不可思议的。

  用心去供养,效果大。为什么呢?如果你的心用这些花来供佛,是你心力大,心清净了,观想力有了,是净心、观心,那种功德可思议吗?有相的,你可思议,无相的,你怎么思议啊?你也在这儿跪着供佛,那样一供,你知道人家心里想什么?那种功德是不可坏的。

  这就是降伏其心,这是降心的方法。你说是圆的,也可以;说是小的,也可以。法没有大,没有小;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如果你是修《法华》,你学着真观、假观、空观,这是天台宗三观;你要是学《华严》,真空无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华严三观是大的,怕你修不起,你心里没有那种心量。怎么办呢?先净心,先观心,把垢染清净、降伏了;随分随力,先降伏这些烦恼,渐渐的断,到后来顿断无明,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不是一般的开悟,他是最后的一分生相无明断了,所以他就究竟成佛。

  渐渐的明,渐渐的净。学不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南传禅宗,你就学学北传的神秀大师。我们有些道友一听:“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就排斥了:“这不对!我们要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顿悟的境界,你做不到。北方的禅就要渐修,南方的禅就顿悟。没有渐修,哪来的顿悟?你不天天讲,你怎么知道净心、观心啊?你又怎么能得解脱啊?你没有福慧怎么去供养?大乘的清净心,你的真性,又怎么能显现呢?你又怎么能趋向菩提道呢?不要躐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清净。发菩提心,发清净心,完了之后,趋向菩提。你同时要对治一下,看看你的病在什么地方。身体有病了你不知道,找医生来把把脉,或者照X光,看看你病在哪儿。你自己起心动念的病,医生是没办法,你就对着佛经照一照。有时,佛经说的也不见得跟你心里相应,你自己静下来观观,你现在哪样毛病多,你要对治。

  你太爱财了,爱财爱得连自己妈妈也卖了,连老婆也卖了,什么都卖,就是想要钱,就是爱财。爱色的人,他跟哪个人交朋友,如果失恋了,他命都不要了,去自杀,去跳海。这就是他爱得重,他的病根就在这儿,就从这儿下手。

  要修什么呢?修不净观,这个世界没有清净的。不净观从什么地方修呢?先修你自己的身体。为什么每天要洗澡?假使有人吐了痰,要他再吃他的痰,绝对吃不下去,太脏了。他自己喉咙吐出来的,在里头他不感觉脏,吐出来他就感觉脏了。他解大便,你要他再吃大便,绝不吃;但是在他肚子里,他不嫌脏,他一解出来就嫌脏了。你可以在肚子里观想一下,若你把肚子打开了,说这里头都是些什么东西啊?我一天带着是些什么?

  说这个漂亮、那个漂亮,谁漂亮?都不漂亮。如果看见天女了,他看见人间的美女跟天女比,差太远了。如果他看见菩萨化现的美女,比天女漂亮。菩萨化现的美女就太漂亮了,那是他断你的欲心而化现。观世音菩萨就化现美女,鱼篮观音就是这样,谁都知道这个故事。

  知道外在的美貌是假的,那是外皮,内在的五脏六腑可不是?他今天化像人,他的腑肉,除了水就是尿。五脏六腑,生脏之下,熟脏之上,最脏了。你要这样来观你的身体。你哪一点最美?你观你最美的地方,你就观得很不美了,这没有标准的。说有人很美,大家都看得很美,不见得,有人看得还不美;什么人看的最美,跟他有情的人看得最美。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怎么样,大家还是揣摩,人云亦云。

  在北京,我们还当小孩的时候,看过梅兰芳好多次。他卸妆的时候,一脸大胡子,上妆之前,都要刮胡子,越刮越重,脸部都是青的。梅兰芳不漂亮,他要是化了妆看起来,永远是十七、八岁的姑娘。你可以开悟啊,假相。六十来岁的一个男人,满脸胡子,往这边一刮,把头发这么一整理,化妆出来,再一扭扭捏捏的,简直就是仙女。你说真的、假的?没有真的。

  “我是女人,我很美!”那是你自己认为。老和尚看见你的本质,看见你皮肤里头的东西,你美啥?九孔常流不净。你若说:“他很爱这个人,这是他情人。”她屙泡屎让他吃,他吃不吃?他绝不吃,那就不美了。这样做不净观,来对治你的贪欲,你不会起贪心的。

  还有的人,他不爱财、色,可是,他的脾气非常大。他就争那一口气,他命也不要了,什么都不要,就争一口气,瞋恨心特重。像阿修罗,也行十善,也持戒。他受五戒的时候,不能受瞋戒,也不能受杀戒,他杀生业特别重,没办法降伏瞋恨心。他也生天,也好斗。能持三戒的众生都能生天。但是他的瞋恨心不了,他总跟天帝打仗。要是人间的斗争胜了,阿修罗的天就胜了,天人就消灭了;人间五戒十善持得清净了,生天的就多了,阿修罗就消灭了。这仅仅是六欲天的四王天跟忉利天,上天修了就没有了,没有这个力量。

  像名誉心重的人,他也不爱财、不爱色,一生就为求名。有这么一句话:“名誉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像包青天是一位清官,他为了当清官,可以付出一切,真正的清官。他知道因果吗?什么最平等?知道因果最平等,不知道因果,你永远平等不了。国与国、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团体与团体,他不知道因果,“这个不公平!”他如果知道因果,知道他的前三世、前十世,很公平。

  佛讲的非常公平,你做什么业,你受什么报,这不公平吗?你自作自受啊!“冤枉了!”在佛经上讲,世间上没有冤枉的,平等平等,一切诸法都是平等的。自作自受,有那个因,必有如是果。你要是能够懂得因果,心安理得。在你受的时候,“好了!我的债还了,我就清净了!”害病,“我前生杀生很重,我命债还完了,我一天还要害病,我从此再不杀生了。”你如果发这个愿坚定的时候,你的病就好了,就把业消除了。

  不论你起什么心,你起了什么念,你要对治你的病乃至思想,就要薰修。怎么样薰修呢?听一回不行,十回不行,慢慢薰,耳根常闻到这类事,接触的常是这些事。

  上次我讲过,你若在香林里头,你出来的身是香的。若你跟着善友,拜忏、发愿、得遇明师、亲近善友,你薰习的大概都是这些人。你跟土匪在一块儿,除非你有大力量能转动他,不然他把你薰去当土匪。你跟什么人就学什么,这叫薰习。你一天不离开佛、不离开法、不离开僧,佛法经常薰习你,你自然就清净,这叫薰习修。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大乘起信论》是根据一百部大乘经典所作的论,马鸣菩萨作的,他说薰习的关系非常重要。就是我刚才讲的,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你得薰啊。所以,不要认为佛经好像经常重复,是重复,认为佛经好像非常矛盾的,一下“有”,一下“没有”。我说佛说法不矛盾,佛并不是把你们都集中一起说的,佛是对这一批人就说这个,一看这些人没出离心,就讲因果,讲报应;到了《华严》,对着那批大菩萨,他讲出离心干什么,人家都修过了,他就讲重重无尽,就讲法界性。

  《金刚经》上讲,二乘人刚见了般若空义,让他入空义,就让他度众生。二乘人度众生就着众生相,度了好多众生,就度一个众生丢一个筹码,度了三十个众生,他就觉得有功德了,“啊!我的功德怎么……”不行的,应当怎么样子呢?度众生无众生相。有人说地藏菩萨永远成不了佛,地藏菩萨要是度众生有众生相的话,他就不称为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但是,他是对那批人说的。如果是对我们来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好事都不做了,“好事、坏事一个样儿,我何必做好事呢?”那是告诉你好事、坏事一个样儿,你什么事都不做,就对了;好事、坏事一个样儿,你不做好事,只做坏事去了,就不一样了,是不是啊?你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说:“你念《金刚经》,有好多功德。”最后他又说:“菩萨行一切功德,没功德。”须菩提就有点想不通了:“做了那么多功德没功德,还做功德吗?”佛就告诉他:“做功德不执着,做功德没有做功德的相。”如果心里想:“我又做了好多功德!”那你的功德非常小;如果做了功德,没有功德相,功德遍虚空尽法界,能说它的力量大小吗?

  闻法了,为什么你要思呢?你不思,你不能入。为什么你要修呢?你不修,你证实不了这个话是对的、还是错的。现在我们听了很多,我们是糊里胡涂听,我也如是,心想:“对啊!佛说的还有错。”不一定,你要思。在这一会说的,佛说的是对的;要是把佛这会的话搬到那会说,佛说那个也不对。为什么不对呢?他对那个机说的,这个机不对了;你给搬了家了,你搬了家怎么不矛盾啊?说“空”的时候,你跑到那儿说“有”;说“有”的时候,你跑到那儿说“空”,“空”、“有”就不相同。

    直到《华严经》境界,永远没有不对的,圆融了,说“有”也对,说“空”也对,随便对哪个众生都对。他不能领悟,不能领悟就种个善根,这就是华严境界。所以到了《法华经》,你们都成佛,反正你只要入佛门都成佛,你还接受不了。“像我这样能成佛?”你的信心就不具足了。“能成,我有佛性为什么不能成佛!”时间长了,什么时候成佛?你什么时候遇到佛法,什么时候发了心,什么时候修菩提道,你也能成;若没遇到,没遇到你还是成不了。很简单,各种解释的方法不同。

  对我们来说,现在当前需要的是对病下药,把我们本有的佛性,越发挥得越大越好。不但发挥我们自己的佛性,让一切众生界都清净,这就是大菩萨,让人人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只靠我们几十个人念佛、念法、念僧,要转变五十多亿人的zai 难,哪有这个力量。要是五十亿人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这个世界变了;剩下的那几亿人跟着也就好了,他想不变不行,因为他的力量薄弱。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标奇立异,显不出来他的道德。他总要说得跟别人不同,“我不同,你要信我吧!”这就是标奇立异。所以他必须标奇立异。

  我们再讲一讲神通。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要想了生死的话,不可以依靠神通。你如果着了神通,神通是苦,你没有方法来转变,或者时间也来不及了。例如我知道后天要撞死,我怎么准备?我要出车祸,我知道了,避免不了。你心里恐慌了,你怎么办?不知道的还是愉愉快快,这两天总是愉快,那一刹那没发生,我总是愉快的。若是有神通,你要有智慧,能转变。业要现前,我去还,还了就没有了,你愉快的走。愉快的走,你转化了,你再来一个分段生死就不是这样子了。

  神通,“神”者就是天心,就是你现前一念心、自然的心。我们的心不是不灵,你的心用起来,你感觉妙极了,心会想出很多主意,其中也有坏主意;管它好坏,能够想很多办法,灵不灵啊?“通”是什么呢?智慧、光明。外在的光明是有障碍的,你内心真正的光明,永远不障碍,遇到黑暗,你就是光明的,遇到什么你都是光明的,你永远无碍,永远住在光明里头。这叫神通。

  阿罗汉的神通,业障现前的时候,他会失掉的。目犍连尊者是佛的阿罗汉大弟子当中神通第一,当外道把他尸体都打烂了,别的道友说:“你的神通怎么不现呢?”他说:“我的神通没有了。”到时候神通都没有了,业障现前,神通失掉。等打完了都走了,他的神通又来了,他把他打碎的身聚起来又回到道场来,还能够回到他家乡去说法,说完法了,他能示现十八变神通,上身出火,下身出水,自己用火这样焚了。都如是啊,真的是业障现前。

  所以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债主找你算帐,你要想战胜他们,你念佛的力量必须把他们消失,你才走得了,不然他们把你拉住。为什么要你一心不乱呢?一心不乱,就是业障降伏了,那个现象没有了,你才去得了。不管你还有什么业,其他的业你能够带去,这样的带业。如果你欠的债猛利,冤亲债主找你的猛利,你念佛的功德敌不住他,你生不了极乐世界。念佛一法,你所有的修行,到你临命终时候,就是凭本事了。我们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修了几十年的功夫,就在那一念间,你要能做得了主,做不了主不行,那是你功夫还不够。

  为什么我们要经常的修行,经常观照我们的心?把你的清净心显现出来了,到那时候你走了,清清净净的。助念的关系很大,在你临终的时候,杂念纷飞,一声佛号投进去了,在耳旁给你助念,你的心就随着佛号转了;你随佛号转,这些现象都没有了。那就是净心,帮助你净心。心要是清净了,你就是往生也好,再来生也好,再来生能知道前生的事。你再来生了,你能够不做众恶。前生是和尚没修好,来生再当和尚继续修;又没修好,再来生再当和尚继续修。生生不断修,这要靠你很大的功力,不然不可能,来生就迷了。除非你有很好的道友来找你、跟着你,非把你拉回来不可。所以为什么要当同参道友,你没成,他成了。老和尚弟子收多了,我感觉到这不是好事。多收一个弟子,多一条线把你拉往,是不是啊?比如说你走了,他们呢?皈依你了,等你度了。

  我们昨天念《地藏经》,我跟大家道友讲,弘一法师听到第十三品放声大哭。别人问他:“法师!为什么要哭?”他说:“你念念第十三品,你看看释迦牟尼佛的大悲心。”释迦牟尼佛临走了,嘱托他的下一代,他想到末法众生,很怕众生堕地狱,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嘱咐地藏王菩萨:“众生只要对佛教有一点善根,一丝一毫,一毛一渧,一沙一尘,你都把他们度了,千万不让他们堕地狱去。”地藏王菩萨痛哭流涕。菩萨已经没得情感了,他怎么还哭啊?示现跟众生一样的悲苦。所以他就发愿了:“只要末法众生能对佛法有一丝一点,我都把地狱坏了,不让他堕地狱。”所以我们要报佛恩。

  就像我们老爷爷最爱他的孙子,嘱托他的儿子:“你应该怎么照顾这个孩子啊!”跟那种情况一样的,大家想一想。但是佛的嘱托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他是指:“我的末法一切弟子,在弥勒菩萨没出世、没度他的时候,在这个中间,千万不要让他们受罪,一定要度脱他们;一堕下去,他连千佛出世的名字都闻不到了。”佛是这样对我们。

  一位老法师,或一位老和尚,他收了许多弟子,收完了就不负责任了吗?每个弟子在受三皈依,不管多少,平等平等,都是给师父红包,干什么的啊?求你救度。我们大小是平等平等,你把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拿去花了,你不负责任啊?世间上动人一点钱,都得要还债的,你还得起吗?怎么办呢?我还不起,我就找地藏菩萨替我还,我找观世音菩萨替我还。我念经的时候说:“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你们慈悲,我还不起,替我还,都把他们度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他也没见着我,他也没听到过我,他会梦见我。在台湾、各地都有这种情况,他就东找西找:“有这么个人吗?”“有!”他找到电话了,打给我。我也不知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不认识他啊。我说:“你找的不是我。”他说:“是你。”我说:“不是我,真不是我。”“因为我一天求地藏菩萨加持众生,你梦见的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不是我,我是请地藏菩萨这样度众生。”这类事,我们每位道友都遇见过。或者你发菩萨心了,你说我要度人,你的朋友,不论亲友,他会梦见你了,他打电话:“我梦见你了。”梦见你干什么?想把你所知道的、学的佛法给他一点,他又有苦难了。大家懂得这个,就多发菩提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