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学篇(一)

佛  菩  萨



  释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是人,也不是神仙。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陀」是古印度梵语音译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言之,此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明白,没有丝毫疑惑错误。「菩萨」也是印度梵语音译的,意思是对宇宙人生正在求觉悟,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觉悟,但是还没有圆满。我们把这些名词术语搞清楚,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陀教学学位的名称,就像现在学校裡面有学士、硕士、博士。佛教育裡面,最高的学位是佛陀,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再其次是阿罗汉,这是佛教四个学位的名称。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大意》19-15-01)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  世  怨



  现今世界上,大富大贵之人,做总统的、做国王的,拥有亿万财富的,过去生中都是在佛门修大福报。但是他们着相修福,这一生福报现前,一享福就迷惑了,不肯再进修;福报大,造业大,这一生福报很快就享完。他们没有智慧,没有遇到善知识,「迷而不觉」,再加上「邪而不正,染而不淨」,福消得厉害,多生多劫修的福,十几二十年就消光了。福消了,罪业现前,来生就到三途恶道去了。这就是佛法常讲的「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时候忘记修福,造罪业,福享尽了,罪业使第三世堕落。这是佛在经论中无数次的警告,提醒我们。

(节录自《华严经》12-17-612「决择意化」)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 种 真 实



  《无量寿经》上,佛教给我们三种真实。「住真实慧」是自利。「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是自受用,即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惠以真实之利」是他受用,就是惠以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这个真实利益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爱」心。真诚、清淨、平等、慈悲、无私的大爱,爱护一切众生,就是「惠以真实之利」。一切众生包括植物、动物乃至矿物,再扩展到自然现象,这些全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众生的意思很广。

  《无量寿经》是一部难得的好经,我们细细去读这一部经,思惟经中的义理,明瞭佛对我们的教训,然后再看这个世间各个宗教、古圣先贤,他们的心行、言语其实都不离《无量寿经》。说法、做法儘管不相同,原理、原则决定是一致的。于是我们肯定,他们无一不是诸佛菩萨的化身,无一不是诸佛菩萨的示现。于是大乘佛法中最高级的行门,我们修学也轻而易举。这个最高的修行就是普贤行的「礼敬诸佛」,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恭敬心,与恭敬一切诸佛没有两样。

(节录自21-94一切众生皆成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六    根



  我们的六根是工具,好比我们用的电器一样,每个电器有不同的作用,但它的能是相同的。佛讲,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见、闻、觉、知是心,不是眼耳鼻舌,心是一个,所以工具不一样,作用就不相同。譬如电器,电流在哪一个工具上,就产生不同的作用。由此可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工具,心识是相同的,是一个,决定没有错误。

(节录自《华严经》12-17-327【无量诸佛现世间,普为众生作福田,福海广大深难测,妙目大王能悉见。】)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本 觉 本 有



  「发起意化」,就是要知道帮助众生发起宿世的善根。我们一定要肯定一切众生都有善根,佛法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诸佛菩萨的言词是多么肯定!中国古人也是非常肯定「人之初,性本善」,「本善」就是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讲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善根、佛性,这是本有的。不觉是无明、烦恼、妄想、执着,这是本无的。本无的,决定可以断除,断不掉是你不肯断,你要是肯断,立刻就可以断。本有的,决定可以证得,因为它不是外来的。

  换言之,十善业道是你本有的,十恶是本无的。六波罗蜜是你本有的,六波罗蜜的反面是六种障碍,那是本无的。布施波罗蜜是你本有的,悭贪烦恼是本无的。持戒波罗蜜是你本有的,恶业是本无的。忍让是你的性德,你本有的,嫉妒瞋恚是本无的。精进波罗蜜是自性本具的,懈怠懒散是本无的。禅定是本有的,散乱是本无的。般若智慧是本有的,愚痴无明是本无的。从这裡就建立信心,本有的,我一定可以恢复,我可以证得;本来没有的,我决定可以断除。而本来没有的,为什么现在这么难断?习气!你被这些不良恶习气薰染的时间太久了,所以感觉得断烦恼好难好难!其实觉悟明白的人不费吹灰之力。由此可知,难与易关键在于「觉悟」。你觉的程度愈高,断烦恼、证得自性的性德很容易;你觉悟的程度不高,你断烦恼、证性德难!

(节录自《华严经》12-17-612【发起意化】)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