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教篇(四)

宗教篇(四)

四四、落实多元文化社会教育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五十三位菩萨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因为《华严经》中的诸天众、诸神众,都是诸佛如来变化所作。每一位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真的是应以什麽身得度就现什麽身,五十三个人示现的形象,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裡面示现以宗教人士出现的,只有五位善知识,其馀的都是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我们要认识清楚,佛教的教学就是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由此可知,如果这些众生是ji 督教的身分,佛一定现ji 督教教化他们;他是回教的习性,佛一定现回教身分教化他们。于是我们才肯定,不但所有宗教裡面的神圣,乃至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圣贤,无一不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我们的矛盾就消除了,疑惑就化解了;障碍排除了,我们的恭敬心(恭敬讚歎、尊重供养之心),自然就生出来了。

  众生根性不相同,虽然居住在同一个地球,因为过去交通不发达,彼此不相往来,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佛在各个不同文化、族群裡面,示现圣贤因人施教。原本都是一家,不但是一家,原本是一体。在我们称诸佛如来,在穆斯林称阿拉,在ji 督教、犹太教称上帝,其实都是一桩事情。如果用方便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人,是一身。譬如一个有德行、有才华的人,他在家裡面,他的子女称他作父亲;他在学校任教,他的学生称他为教授,名称不一样,其实是一个人。所以,今天世间众多宗教所供奉的神明,其实是一个人,他在哪个地方,有哪一种不同的称呼。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心量拓开了,大乘经上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再不怀疑了,所以我们能够与一切不同国土、不同族群、不同的众生和睦相处。我们以真诚清淨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是依据这个道理,确实是平等的。

  yi si  lan教的傅女士跟我们讲演yi si  lan教的生活,她也提到了他们的上帝阿拉,她说从来没有人见过阿拉,也没有见过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想要求阿拉现身给他看看,他说一座山爆炸了。我们想想他们讲的阿拉,跟佛家讲的毘卢遮那,确实是一不是二。她说世界众生都是阿拉造的,佛经裡面讲虚空法界是毘卢遮那所现所变的。但是毘卢遮那对我们所教导的,适合于这个地区人的根性,对穆斯林所教导的是适合他们那个地区的根性。我们看看他们的经典,说事多,说理少,偏重在日常生活的教训很多,教你怎麽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规定得很详细。佛法裡面也有这种教诲,所谓是「律仪三千,八万细行」,但是没有像他们规定那麽明确。

  我们晓得在今天,最重要的是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才能真正消除这个世间的劫难。我们有这个愿望,但是这桩事情能否成就,要靠缘分。无论缘分如何,我们是锲而不捨的在工作、在寻求。所以,初步我们在新加坡联络九个宗教,居士林每一个星期天,都邀请各个宗教在这个道场传道。这是不错了,但距离我们的理想还很远,为什麽?各个宗教在那裡讲经说道,听众不多。到哪一天传教师在讲道,各个宗教的人都来听,世界和平就有救了。如果牧师上台讲道只有几个ji 督教徒去听,穆斯林去讲道只有几个回教徒去听,这个不行;各个不同的宗教都能够来听,把讲堂挤得满满的,就成功了,这是我的期望。

  现在我们唯一能够做一点补救工作的,就是每一位传教师在这边讲演,我们录相录下来做成VCD,再送给各个不同的宗教、族群、团体。他们虽然没有来现场听,还可以看VCD,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到讲堂裡来听。我们佛教法师讲经,每一个宗教的信众都热烈来听经;ji 督教牧师讲经,我们佛教徒也热烈来参与,这样才成功。

  我们在这个地方求智慧,不但求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是真正发菩提心、发慈悲心,希望这个道场能够发生影响作用,将来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城市,都像这样亲切、团结,不同宗教在一起学习,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就有指望。

  你来听经,就是你对于整个世界和平、社会安定,做了一分贡献,这个有意义。和平不是在佛、神面前祷告,那没有用处。大家天天都在神明面前祷告,祷了千万年,和平也没有降临。所以,必须要有行动来表现,怎麽个表现法?不管哪个宗教师来传教,我们热烈去听,热烈一起学习,这是用行动来表现。我们只有这样做法,才能得到所有宗教的神灵统统来保护。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温馨晚会,广泛的宣传。这个决定对于整个世界宗教的团结、宗教的互相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宗教能团结,族群就能团结,只要宗教、族群能团结,最低限度人祸可以避免,人祸就是战争。消除战争,安定社会,只有这个办法;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另外的好办法。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就像一棵大树不同的枝条、花叶,同是一个根生的。我们要有这个认知,我们本是同根生,不应该互相残害,不应该互相有猜忌、有误会。要达到这个目的,还是要从事于「一切智道咸开示」,「开示」就是教学,要通过智慧的教育。所有一切宗教都是智慧的教育,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不仅佛教如是,每一个宗教都如是。希望各个宗教的领导人,各个宗教的传教师真正觉醒,携手同心来为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众生幸福,佛法裡面讲「惠以真实之利」来做努力。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70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五、旷野的声音



  最近有位居士送了一本书《旷野的声音》,是美国人写的,内容描写澳洲土着文化。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它裡面所讲的,就是「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全部落实到生活上。他们对宇宙真相的认识,说世界是一不是二,世界上所有一切众生是一体,所以他们对于一切众生常怀感恩的心、尊重的心,连一棵植物、一棵草的生长,他都尊重。这些土着原本都是吃素食,但是西方人移民到澳洲之后,他们就往沙漠内陆迁移,没有植物吃了,不得已而吃肉。但是无论是植物也好、动物也好,他们做饮食的时候,一定会祷告感恩。

  我们现在讲文明、讲进步,实在说远远不如他们。他们没有文字,他说:「文字是个障碍,把我们的智慧、记忆障碍住了。因为你靠文字,就不用记忆了。」这个话讲得有道理。现在美国人完全靠电脑,离开电脑之后,他就不会算数了。他们记忆力特强、智慧高,许多地方我们仔细看,跟佛经讲的完全相应。我们只在佛经裡面去读诵、了解它,实际上是不是真正了解?没有。人家做到了,彻底了解。所以,我若是遇到这些土着,我跟他们讲大乘经,一讲他们就通了,就开悟了。他们已经契入这个境界,没有分别心,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没有是非人我、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他们对一切人、一切众生、花草树木,都爱护、都感恩。所以,他们自己称为「真人」,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变种人」,说得很有道理。他们了解实相,而我们对实相完全迷失了。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5-13-07集 )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六、如何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



  我们去访问ji 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德与福德的差别,一个是着相修,一个是离相修;事相上没有差别,只是用心不一样。他们经验很丰富,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参访一次,就是上一堂课,取人之长,捨人之短,我们才有进步。古人有所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所以这样宝贵的资料,我们要去蒐集。我们要像善财童子一样,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物都是教材,都是菩萨学处。

  他们尽心尽力,照顾老人,我们看了很感动、很敬佩,但是宗教家所做的事业,不能仅限于物质生活的照顾,我们要帮助他们真正升到天堂。要是不能帮助他们升天堂,就是失职,对不起上帝。所以,我提醒他们,对于老人要特别留意机会教育,引导他们生起信心,增长信心。我们在人家的地方,一定要顺从他们,我们不能教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为老人开示时间要短,一天当中至少做三到五次的开示,一次不要超过十分钟,他听了很欢喜。还要让老人看他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这些都要注意到。上一次我们去访问天主教的老人院,他们的院长非常谦虚来问我,我就跟他说,你们物质生活照顾非常周到,有爱心,但缺乏精神生活。他说他们也有常找一些年轻人来唱歌,带领老人们,但是他们不喜欢听。我说你一定要懂得老人是什麽年代的人,你唱半个世纪以前的那些老歌,他们就欢喜,他们会怀念。依照他们喜欢的去蒐集资料,帮助他们,他就欢喜。不了解老人的心情,所做的不但不能帮助他,反而使他不高兴。

  他们也有人问,各个宗教都有在做照顾老人,照顾病苦,照顾孤儿,的慈善福利,你们佛教有没有做?我们佛教每一个寺院就是社会慈善福利机构,比你们做的还要殊胜。我们的老人在寺院是自由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确实如此。每天有那麽多老人在做义工,他们生活非常快乐,这是修福!所以,我们照顾老人,跟他们照顾老人的方法不一样,我们是一面拣菜,一面念阿弥陀佛。

  居士林一楼也装上电视,所以听经、念佛、工作都在一起,比他们办的老人福利事业,更有特色,我们也欢迎他们来访问,我们互相交流、观摩学习。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第19-12-128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七、谈阿富汗破坏佛像



  上一次阿富汗破坏了两尊佛像,那时我正好在香港讲经,香港凤凰电视台的记者来访问我,我笑了笑,我说这是不知道事实真相,是误会造成的遗憾,我没有怪罪他有错误。他什麽地方误会?他不晓得释迦牟尼佛是阿拉的化身,他如果知道,他见佛也会顶礼膜拜。「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在佛法裡面讲,应以什麽身得度就现什麽身。佛菩萨应以阿拉身得度,就现阿拉身;应以ji 督身得度,就现ji 督身。我看每一个宗教的神都是佛菩萨的化身,这样多平等,多和睦!问题马上就化解了。

  他要灭佛,灭是他造业,「佛」已经落在他阿赖耶识裡,灭不掉,「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这一生虽然灭佛,将来他会兴佛,无量劫之后他会作佛。为什麽?他有佛种子。这个种子一般人讲印象,这个印象非常深刻。所以,造佛像的人无量功德,把佛像破坏的人也是无量功德。破坏佛像怎麽是无量功德?他对那个佛像多麽恨,他的印象多麽深,假的佛像被他破坏了,真的佛性已经种在他阿赖耶识去了,不需要责备。所以,我们看事情要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广,就非常有意思,心决定是平静的。不能只看一面,看一面不知道另外一面,矛盾就产生,烦恼就生了。面面都看到,不生烦恼而生智慧。

  我们要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不要引起冲突,不要自生麻烦,我们讲的话句句都是实话,都是事实真相,哪有不能和睦相处的?他把佛像炸毁,我们不怪他,怪我们自己,我们佛教徒没有把这些道理向世间人讲清楚,使他产生误会。他把佛像炸毁,过失在我们佛教徒,不在他。责怪他就错了,凡事要反求诸己。我们自己没有做好,人家说我们供佛像是迷信,是拜偶像,我们能怪他说错吗?他确实没有说错。错在哪裡?错在我们没有把供奉佛像的意义跟他说清楚。我们讲解清楚,他就明白了,恍然大悟,不至于说我们是迷信,也不会说我们是多神教。


(节录自《无量寿经》第2-34-120卷及《华严经》第12-17-0413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八、心灵感应



  现在人根性愈来愈差了,不念书也不想看书,将来可能都不会写字了。现在全部使用电脑,人一进入电脑,头脑退化了,四肢也退化了,这个东西对我们有很大伤害,没有人知道。统统依靠电脑,依靠大众传播工具,本身的能力就丧失了。澳洲土着居住在沙漠,远距离的沟通,他们不用电话,不用电视传播,他们用心灵感应,传递讯息非常清楚,几乎就像当场看到的。有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土人身体非常强壮,出去打猎,大概在二十多公里之外,猎到一头袋鼠,这个袋鼠很高大,约一百多斤重,袋鼠的尾巴分量很大。他用心灵的感应,通知他族裡面的领导,请求领导准许他把袋鼠的尾巴割掉,减轻重量,再把袋鼠背回来。这个讯息一传达,他的族长立刻就收到了。大家都在沉默,沉默当中,心灵感应到:答应他这样做法。过了几个钟点之后,这个猎人把袋鼠扛回来了。他们用心灵感应,而我们现在用这些器材,反而把自己的能力丧失了。你要是不用这些东西,用心灵,耳目聪明,这是一般讲的他心通。

  说实在话,我们念佛求什麽?一心不乱。我们深深相信,上品功夫成片,心灵感应决定没有问题。首先要修清淨心,心裡头没有障碍,就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能够知道过去未来,无需要用科学仪器去探测。探测还有很多错误,用心灵感应决定没有差错。这些话听起来像是神话,实际上是事实,因为那是我们的本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的能力恢复了,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那个心灵感应比澳洲土着高明太多了。澳洲土着还要静默,好像入定,他的能力才能现前。佛法不必要,行住坐卧都通了。可见得澳洲土着的感应确实有,但能力还是有限。

  我过去曾听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抗战期间,有个老道有一天来告诉他,叫他搬家,因为三天之后这个地方会淹水。他不相信。老道住的离他家不远,他就派人去打听,看看老道有没有搬家?老道真的搬了,这可能是真的,所以他也赶快搬。一点迹象都没有,三天之后真的下大雨,山洪暴发,确实那个地区被淹了。然后老道又有一次告诉他,他说他看到一个战争非常激烈,在东方,在海上,是一个岛屿,他说距离相当远。老道看到了,但是他们去查都得不到这个讯息。过了一个月之后,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情形跟他讲的完全一样。所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一个月之前他就看到了。这个老道比澳洲土着高明,澳洲土着还没有这个能力。这用现代话来讲,是心灵感应,中国人讲的特异功能,在佛法称为神通,这确实有。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412卷「复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护力解脱门。」)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九、教化一切诸群生



  「教化一切诸群生」,「一切」裡决定没有分别,没有国家的分别,没有族类的分别,没有文化的分别,没有男女老少的分别,没有宗教信仰的分别,一律平等的教化。「教」是教他觉悟,破迷开悟,帮助他断烦恼、开智慧,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化」是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提升一个人的境界。「诸群生」,诸是多的意思,一切也是多的意思。「一切」是一切国土、一切族群、一切宗教、一切文化;「诸」,是每一类裡都有许多众生,都是如来出世教化的对象。从这个地方去看,佛陀的教学岂不是现在人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主方神就是从事于多元文化教学的工作者。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421卷「如来自在出世间,教化一切诸群生,普示法门令悟入,悉使当成无上智。」)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