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劝修持四
以下是劝导行人观无常和苦,发起厌离娑婆之心,从而一心求生极乐。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
在这娑婆世界,人的生命脆微,如水中的浮泡,生灭无常。
业力所感的此身,如同水泡,非常脆弱,下至用一根针扎中要害,就能立即断坏命根。这个浊恶世间,死缘极多,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瘟疫、车祸、疾病等,遇上其中一种,就可能丧命。所以《涅槃经》说,这命根时时有众多怨家围绕,刹那刹那令命根衰减,无有一事能使寿命增长。《宝鬘论》说,我们的命住在众多死缘的围绕中,如一盏油灯放于风中。
【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犹稀。人只见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
有的人活到一、两岁,有的活到一、二十岁,幸运活到四、五十岁也是很难的。虽有活到七十岁的,古来犹少。人只看眼前的老人,就以为人人都能活到这么多岁数。不想想没有活到老就死去的人太多了!
《集法句经》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如果众多男女在壮年时都死亡,怎么能保证某人因为还年轻,就决定存活呢?)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有一类人死在胎中,如是有刚出生就死的,有刚能爬时就死的,有能走路时就死的,有些人在老年死去,有些人在幼年夭折,有些人正当中年丧命。人们活到各自的寿限时,都一一死亡,就像果实成熟后,纷纷堕地。)”
【况世间无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觉知。不称意时,固为苦矣。如或称意,亦无多时。】
况且,有漏的世间,身体、家庭、财富、名声、权势,样样是苦。人只是不观察反省,才不觉察。不称心时,固然是苦。就算偶尔称心,也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就消失无余,哪里有真实的安乐?因此,真实安乐在世间永不可得。
【父母妻儿姻亲眷属,或疾病死亡,或杀伤离散,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
人都梦想自己的家庭永远美满,这也是可望不可得的。因为凡夫都是随业流转,生离死别,谁能躲得过?一家几口就像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子,成熟之际,会一个个地掉落。不论父母、妻子、儿女,都会在业缘尽时相继死去。有的病死,有的被杀死,有的离散,或者自己大限忽然到来。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家庭都是以破散作为结局。
【平生罪恶,岂得全无。且以目前言之,起一不正念,说一不正语,视一不正色,听一不正声,为一不正事,无非过恶。况所食者众生之肉,所衣者亦杀众生而得。又况所有过恶不止于食肉衣丝。不思则已,思之诚可畏也。】
自己一生中,哪能说完全没有罪恶?就以近前的状况说,起一不正念,说一不正语,看一不正色,听一不正音,为一不正事,全都是过。况且吃的是众生肉,穿的是杀众生得来的衣、鞋。又何况所有的过恶,不只这些。人只是不想而已,如果静下来想想,自己一生造了多少罪,确实是很可怕的。
【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积累既多,缠绵坚固,无由解脱。闭眼之后,不免随业缘去;杳杳冥冥,知在何处?或坠地狱,受诸极苦;或为畜生,受人宰杀;或生饿鬼,饥火烧身;或入修罗,嗔恨所迫。虽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受尽福报,依旧轮回。漂流汩没,无有出期。】
从小到老,从生至死,时时在积罪业,业积多了,坚固缠绵,就没办法解脱。死的时候,一闭眼,只有随业缘走,渺渺茫茫,不知前途在何方。或坠入地狱,受极重苦,或作牛作马,任人宰杀;或入饿鬼道,千万年被饥火所烧;或入修罗道,受嗔恨迫使,斗争撕杀。虽有善业造得强的,生在天上人间,也只是暂时的休息,受尽福报,依然堕落。像这样,长劫不断地随业漂流,哪一天是出头之日?
自己要衡量一番:按我的根器和修行水平,有没有把握一生断尽烦恼、永超生死?如果断不尽烦恼,就难逃后有,这一生死后还会在六道中继续受生。
【唯有西方净土,最为超脱轮回之捷径。色身难得,趁康健时办此大事。】
那么,有没有让业重凡夫一生就了生脱死的法门呢?只有西方净土,最是超脱轮回的捷径。人身难得,趁现在康健时,就要办好往生的大事。
为什么说西方净土是超脱轮回的捷径?因为凡夫凭自力修行断烦恼难,而仗佛力具足信愿修净业往生易。往生后,没有起烦恼的缘,不起烦恼,就超脱了轮回,这叫“横出三界”,与通常修道竖出三界不同。
什么是横出、竖出?打个比方,就像竹子最下一节里有只小虫,要透出竹子,有两个方法:一、往上一节节咬破,直到咬穿最上一节,才能透出,这是竖出,比喻修道需要从粗至细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烦恼,才透出三界;二、只需在最下一节横着咬出一个洞,就能钻出,这是横出,比喻凡夫一生修持净业,仗佛愿力,带业往生,横着就超出了三界。
这样就知道,解脱道有难行和易行两种。仗自力修行,断三界烦恼,叫难行道。兼仗佛力往生净土,横出生死,叫易行道,这是超出轮回的捷径。《十住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佛法有无量门,就像世间的道,有难行和易行之别;陆道步行辛苦,水道乘船安乐。菩萨道也如此,有勤行精进,历时久远才得不退转;有以信心为方便,容易修行,速疾得不退转。若想速达不退地,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念弥陀名号。)”
得人身难,遇净土法更难。所以要趁着现在康健,办好往生大事。办好了,就永超轮回,得到无尽安乐;没办好,一失人身,则万死千生,轮转六道。所以,在得人身的此生,要发起决断之心,誓求今生决定往生,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
【当常作念云:吾曾自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不曾知此法门,故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可不即时下手。年高者固当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终径生极乐世界,回视死入阴府,见阎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语矣。】
要常想:我从无始以来轮回六道,就因为不知道这条顿超轮回的捷径,所以才长劫不出轮回。今天总算有幸知道了,怎么能不及时着手修持?年老者固然要加倍努力,年轻人也不能因循度日,(其实,无论年老年少,轮回的时间一样长,都是无始流转至今,都须解决生死大事,不能因为年轻就不及时修持。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能及时修持,命终就直生极乐,回头看不求往生而死入阴府、见阎王时惊恐万丈的人,就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