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教经典之《大日经》 净慧法师浅释

复次秘密主。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以是诸法法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真言法尔故。秘密主。成等正觉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出兴于世。而自此法。说种种道。随种种乐欲。种种诸众生心。以种种句种种文。种种随方语言。种种诸趣音声。而以加持说真言道。秘密主云何如来真言道。谓加持此书写文字。秘密主。如来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修行真实谛语。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十如来力。六波罗蜜七菩提宝。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秘密主以要言之。诸如来一切智智。一切如来自福智力。自愿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迦字门一切诸法离作业故。佉字门一切诸法等虚空不可得故。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伽(重声)字门一切诸法一合不可得故。遮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迁变故。车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若字门一切诸法生不可得故。社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不可得故。吒字门一切诸法慢不可得故。咤字门一切诸法长养不可得故。拏字门一切诸法怨对不可得故。荼(重声)字门一切诸法执持不可得故。多字门一切诸法如如不可得故。他字门一切诸法住处不可得故。娜字门一切诸法施不可得故。驮(重声)字门一切诸法法界不可得故。波字门一切诸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颇字门一切诸法不坚如聚沫故。么字门一切诸法缚不可得故。婆字门一切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野字门一切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啰字门一切诸法离一切诸尘染故。逻字门一切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缚字门一切诸法语言道断故。奢字门一切诸法本性寂故。沙字门一切诸法性钝故。娑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谛不可得故。诃字门一切诸法因不可得故。秘密主仰若拏那么于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辨诸事。所为义利皆悉成就。

佛接着说,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法相,各依菩提誓愿,不是诸佛所操控,也不让他人操控;有菩萨示现世间亦不随喜。是什么缘故呢?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法平等,法住法位,法性常住,不以佛出现或不出现于世而有改变,又不以佛已说法、未说法、现说法而有改变。诸菩萨示现世间的法相也是如此,不会改变法性常住。诸佛出于世间示现菩提,以此知见觉大兴正法,自说此法,又广说种种道行;即随顺众生种种乐趣、种种欲望、种种心想,再以种种法句、种种文字、种种方言、种种音声说菩萨行;再以神力加持,行菩萨道示现世间诸法相。佛为什么以神力加持所说经书与文字义理呢?佛于无量百千阿僧祇劫中,积集无量功德,修行无量法门;如苦集灭道四圣谛;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四念处;欲、勤、心、观四神足;处非处智、业异熟智、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根上下智、种种胜解智、种种界智、遍趣行智、宿住随念智、死生智、漏尽智十如来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念住、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弃七菩提宝;慈、悲、喜、舍四梵住;诸佛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心、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十八佛不共法。简要地说,诸佛具足通达一切法门真实义理的智慧;又以圆满的福德力、慧德力加持一切法门,周遍一切法界;并随顺不同法界众生种类,以身语意修菩萨行,开示一乘金刚教法。什么是一乘金刚教法呢?以不同文字为代表,一一字遍含无量义,一一义遍入一切法界修行法门;如用阿字代表的教法,为入一切法门之本,一切法门皆从缘生,而一切法无言说相,一切法无生灭相,众生以心缘于法相,心缘起而现诸法相。如用迦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本自寂然;因众生造作善恶而心生业习,缘于业习不同而众生法界不同、果报不同等。如用佉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等同虚空无得无失;因众生业习自召感五蕴色身,缘于五蕴浊和五蕴空而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用哦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空寂本无一切行为;因众生有一切行为而心生无明,缘于无明不尽而生灭法不止。如用伽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无异相故不可一合;因事物有异相而相互转化为有分有合,缘于分合而有众生心行浊合于恶、清合于善。如用遮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真实常住而无生、无作、无行、无合,故离一切迁移变易;因众生五蕴虚妄不实而念念不止,缘于念力执著差别而和合迁变故有障碍常生。如用车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唯心造而净行空身、空心、空法、空性无影像;因影像随身行有染而入心识成业习流转,缘于业习虚妄不实而禅行止观证大空三昧诸佛现全身。如用若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随缘和合生诸相而法性无变无生;因缘生缘灭毕竟空不坏法性而心性真常,缘于地水火风空自然非自然而与识性等同。如用社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以法相相对、相生、相克有假名无常而法性真常无为化有为;因世间生灭法而有佛坐道场时佛与魔战,缘于智慧军破烦恼敌而明未灭尽暗、暗未灭尽明。如用吒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无高低贵贱差别而平等普育众生;因众生相有优劣上下不同而起无量慢心,缘于无量劫识蕴所积慢习而和合三六九等。如用吒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离言说自性清净如虚空而无增减断灭;因众生自心田中落业识种子而顺财色名食睡时节,缘于无明爱水滋养生长而花果自成。如用拏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真实义毕竟无有怨对而怨对自然散坏;因以怨报怨怨相续而心无怨怨自灭息,缘于以仇对仇仇相报而行无仇仇自然消。如用荼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以平等法界长久延续的形态生长万物又无名相执著;因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执著名相、法相而不相舍离,缘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伴随鬼神力执持三界而留碍漏心。如用多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实相皆是如如不动呈解脱相而又无差别相;因众生皆有如如不动自性而心随业习流常动,缘于慧浅生知见障戏论自如涅槃相而沦为外道有情。如用他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于法性大住而遍虚空一切处又无依无住;因如来证得自性解脱不住生灭法中而现寂灭相,缘于无去无来无行无住而诸法皆空。如用娜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皆是可舍相而佛坐道场以无所得故亦无所舍;因如来净妙功德法水普门流出而遍施法界,缘于众生八识田中渴望甘露润泽而自开善心。如用驮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以法界为体而佛心界不生;因诸法以实相示现而不以有形神力示人,缘于一切法体成义有法相而无得失相。如用波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不离第一义谛而无取无舍;因第一义谛不离诸法实相而法性本空,缘于楞严三昧于法中无一切相而又不舍一大因缘愿心。如用颇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因缘聚如水成泡沫相生而本性澄清;因色身妄情动荡成波涛汹涌而心性海无风,缘于乘无底法船登彼岸而带无漏业往生。如用么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本来不生故众生离五蕴无烦恼自性亦无缚解即涅槃;因无始劫用因缘绳自缚而苦挣扎魔网中,缘于放下我法二执自解无形锁则得解脱身。

TOP

如用婆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缘合诸有相而无决定不坏;因三界众生业习不同有万千相而相无常,缘于远离佛法不见三世因果则想断灭不断灭故执灭执常皆堕有中。如用野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无舟车何处有乘而又谁为乘者;因众生乘业道舟车从无始向无终而无暂舍,缘于无量乘皆入生死门而唯一佛乘出离证菩提。如用啰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离根尘有染则尘相清净是空;因见闻觉知有染转生识触受爱分别成十二因缘,缘于身心有作未证六根、六尘、六入十八界空。如用逻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皆有总相与差别相而体性皆空;因诸法有动静无常变化与空寂无我存在而性相同体,缘于修证心相无尘离一切相而正等正觉。如用缚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即相非相离言说相方见本体自性;因一切法相皆可言说而言说即相,缘于相无定相所见非相不以思念为知觉而有言说是未见非相故言语道断。如用奢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常自寂灭相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因诸法无有差别而佛性与众生自性平等,缘于修证有差别功德而分十法界众生。如用沙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不分别、不愚痴、不智慧、不识觉、不妄见、不动静而体性圆融;因利钝相对存在是一体二用相故世人崇尊鄙贱,缘于妄见相偏执理而自我愚弄。如用娑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一切谛定相可修证不可示人而唯佛入三昧通三世境界普现法会;因于二乘人法空性不空而心智有碍不圆融,缘于借假修真而妄认假为真不知是客居。如用诃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因无依于缘方毕竟空而万法唯心成诸佛法界;因是缘缘又是因和合自然是法体妙用成正等正觉,缘于大毗卢遮那自体无门又遍加持一切法门。再用诸字中的五字义概括本体智慧行,为毗卢遮那法性大空,依法禅行者很快能次第成就道业,获得法益,证悟妙慧义理。


法界为诸佛法性身而常住,诸佛报身与化身,都依法性常住而如如不动,不生诸法,不坏诸法。诸菩萨示现世间,都顺从诸佛法性,常住法性又为菩萨提供了法界空间与因缘对象。一位在家人问我说,“究竟什么是法?”我对诸位讲,一切恒常不变的真实存在。又问,“世界上一切都真实存在,为什么未见一切都恒常不变呢?”我对诸位讲,一切真实不变的为法性,一切相对真实存在而又经常变化的为法相。又问,“什么是法性与法相呢?”我对诸位讲,“法性为本质,法相为表现;如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为本质存在,地水火风空为自然法,识性为因缘法。世间一切存在而又变化的现象,包含地球与其它星球,都为自然法相;世间一切众生,包含有形体与无形体,都为因缘法相。地水火风空识性,可有万变万化相而性质真实存在又恒常不变。又问,“世间尽是有为法,何存无为法呢?”我对诸位讲,世间有为法普遍存在并发挥功用,无为法也普遍存在并发挥功用。只是众生身体是有为法,只能感知有为法并受功用支配,不能感知无为法并获得功用效果,故生灭轮回于有为法中不得出离;一切法相,皆为分段生灭。只有依佛法禅行定空三味,证悟于有为法中无漏业习并从心识中拔出业习之根的智慧,身心虽在世间有为法中,却尽享出世间无为法功用效果,观十方法界而无障碍,住清净地而得自在,常以禅悦为食而法喜,身旷心怡而无为空寂,才能于世间觉知无为法。又问,“出世间还存在有为法吗?”我对诸位讲,出世间法非有为、非无为,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真实存在又恒常不变,只是一切法相为妙有,一切功用为妙力,一切众生依功德受妙乐;且一切法相变易生灭。法法平等尽入无为,门门相通尽达净土;义义教化一乘菩提,理理唤醒沉睡众生。世世菩萨有缘济度,是是自我又染漏习;仁仁禅行皈依觉性,人人迷恋戏论有为。大日字母智慧深,义理无尽遍法门;佛力加持禅行路,定空境界破五蕴。金刚道场涌祥云,大众闻受感圣恩;佛子奉行悲慧力,自增勤勇誓愿心。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真言三昧门  圆满一切愿
所谓诸如来  不可思议果


具足众胜愿  真言决定义  超越于三世  无垢同虚空


住不思议心  起作诸事业
到修行地者  授不思议果

是第一真实  诸佛所开示
若知此法教  当得诸悉地


最胜真实声  真言真言相  行者谛思惟  当得不坏句

  佛接着说,修行开心智、明法门的人,一切愿求都能获得圆满。一一法门皆有佛加持力,都能成就不可思议的佛道妙果。一一法句皆具足佛殊胜愿力,都是功德成就的决定义理。一一义理清净如虚空,都能超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时间上的限制。一一方便皆住圣心,都能于方金刚道场作佛事、法事、僧事。一一圣心庄严菩萨行,都能以自在力化度众生成就道果。一一知见是十方诸佛所开示,都能证悟出世间诸法实相。一一教相不离法藏心地,都能圆满诸地菩萨功德。一一法相表示甚深义理,都能发出最为殊胜的出世间大音声。一一行者闻思修诸法门,都能受持如此金刚法句。


有二位同修辩论如何区别法性与法相,各具法理,谁也不能让对方信服。一位说,“地坚、水湿、火热、风动、空无,既是法相又是法性。”
另一位说,“坚、湿、热、动、无是法相,地、水、火、风、空是法性。”
二位前来问我谁说的符合法理,或都符合法理。我对他们讲,二位辨别法性与法相,不能用有为法,应用无为法。坚、湿、热、动、无都是相对存在,处于无常变化中,自然是法相;如地磁力、水能力、火光力、风氧力、空容力,仍然是法相。地、水、火、风、空是宇宙构成元素,各星球世界不同,各种元素的物理特性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这种相同的物理特性,不因不同的星球世界而变化,普遍存在于十方世界;这种不相同的物理特性,相对存在于十方世界;各星球世界的相同与不同都为佛赐神力,又为众生业力;故地、水、火、风、空是法性为方便说;地、水、火、风、空的本质存在和物理特性及超自然力共同形成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法性。这种超自然力,既是此星球世界不存在,由彼星球世界高能量高智慧生命体的带入,或彼星球世界不存在,由此星球世界不同能量不同智慧生命体的带出;又是本星球世界不同形态不同智慧生命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状态下所释放。一切众生的生命体,都由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所组成;生命体中可见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与可知的地、水、火、风、空五大和合具足自然法性,可觉的识、性具足因缘法性;本经佛所说法性,应为自然与因缘和合的法性。人类可通过感受上或理论上见闻觉知世间法相与法性的存在,也可通过修行证悟,知见觉出世间法相与法性的存在。但是,世出世间都存在诸法实相与诸法空相及诸法实性与诸法空性。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不共一切声闻缘觉。亦非普为一切众生。若信此真言道者。诸功德法皆当满足。唯愿世尊。次说漫荼罗所须次第。

金刚手秘密主向佛请法说,世间众生难值难遇的佛世尊,能于金刚道场中说此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的法相,不共于一切声闻、缘觉法相,也不共于一切众生法相;如有信受奉行者,所修法门的菩提愿力功德,都能快速得到满足。还请佛慈悲,继续说行菩萨道所须次第。

TOP

如是说已。世尊复告金刚手而说偈言

持真言行者  供养诸圣尊
当奉悦意花
洁白黄朱色

钵头摩青莲  龙花奔那伽
计萨啰末利  得檗蓝瞻卜

无忧底罗剑  钵咤罗娑罗
是等鲜妙华  吉祥众所乐

采集以为鬘  敬心而供养
栴檀及青木  苜蓿香郁金


及余妙涂香  尽持以奉献
沉水及松香  嚩蓝与龙脑

白檀胶香等  失利婆塞迦
及余焚香类  芬馥世称美

应当随法教  而奉于圣尊
复次大众生  依教献诸食

奉乳糜酪饭  欢喜漫荼迦
百叶甘美饼 净妙[米*少]糖饼


布利迦间究 
及末涂失啰
嫓诺迦无忧  播钵咤食等

如是诸肴饍  种种珍妙果
蹇荼与石蜜  糖蜜生熟酥


种种诸浆饮  奶酪净牛味  又奉诸灯烛  异类新净器


盛满妙香油  布列为照明
四方缯[怡-台+番]盖种种色相间

门标异形类  并悬以铃铎
或以心供养  一切皆作之


持真言行者  存意勿遗忘  次具迦罗奢  或六或十八


备足诸宝药  盛满众香水
枝条上垂布  间插华果实

涂香等严饰  结护而作净
系颈以妙衣  瓶数或增广


上首诸尊等  各各奉兼服
诸余大有情  一一皆献之


如是修供养
次引应度者

佛说,行菩萨道的人,应以白、黄、红等各色鲜花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吉祥如意,施于众生喜闻乐见。再以香木香花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气息清馨,施于众生身畅神怡。再以沉水、白檀等香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芬芳盖世,施于众生称美赞奇。再以乳糜酪饭等美食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福田盈盛,施于众生饱暖健康。再以净器灯烛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庄严明亮,施于众生破除烦恼。再以缯幡铃铎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正法弘声,施于众生警世醒悟。再以宝药、香水、枝条、果实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济世救苦,施于众生无量法财。再以妙衣、瓶器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圆满无缺,施于众生护佑安稳。在广修供养的同时,还应随机为众生说法,遍洒甘露,普润有情。

金刚道场所供养物品与器具都有仪轨,所含喻义广泛深遂。对此,我们不能用现代思维去简单理解,或从表相去品评认知;应以恭敬心思维佛法中蕴藏的无尽智慧,或用醒忏心行证觉知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若去金刚道场参访游历,也应随喜赞叹,诚心供养,拥护道场,广结法缘。特别是修行其它法门的行人,不以本宗常识知见去思议密宗短长,更不应以地域的先进与落后等世俗知见去思议佛教场所等;应知因缘法,破有为相,礼善知识,明法义理。

密宗行人在修行法布施上,应善用法语,慎用法力;如一位长期修行净土法门的出家人,宿债业习致身有鬼秽附体,精神萎靡不振,随时随处疼痛,经常有气无力等。另一位出家人心生怜悯,恳请一位密宗行人帮助驱除。这位密宗行人在无法明说的情况下,用慧力金刚指驱除。几个月后,这位出家人身心虽恢复健康;但不理解慧力金刚指法力,误认为另一位出家人与密宗行人为外道。法法平等,是心性平等,义理相通;而不同法门,于具体修持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宗门不同,所依传承不同,具体修持方法也不同,应知恩感德,相互包容;而不应盲目妄说,相互排斥。

TOP

洒之以净水  授与涂香华
令发菩提心  忆念诸如来


一切皆当得  生于净佛家  结法界生印  及与法-轮印


金刚有情等  而用作加护

次应当自结  诸佛三昧耶

三转加净衣  如真言法教
而用覆其首  深起悲念心


三诵三昧耶  顶戴以啰字  严以大空点  周匝开焰鬘


字门生白光  流出如满月

现对诸救世  而散于净华

随其所至处  行人而尊奉


漫荼罗初门  大龙厢卫处


于二门中间  安立于学人  住彼随法教  而作众事业


如是令弟子  远离于诸过
作寂然护摩  护摩依法住

初自中胎藏  至第二之外
于漫茶罗中  作无疑虑心


如其自肘量  陷作光明坛  四节为周界  中表金刚印


师位之右方  护摩具支分
学人住其左  蹲踞增敬心

自敷吉祥草  藉地以安坐
或布众彩色  彤辉极严丽


一切缋事成  是略护摩处  周匝布祥茅  端坐互相加


右旋皆广厚  遍洒以香水
思惟火光尊  哀愍一切故

  应当持满器  而以供养之
尔时善住者  当说是真语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恶揭娜(二合)曳(平二)莎诃(三)



佛接着说,行菩萨道的人,应利用洒净、授香、送花等方便,用法语引导善根成熟的人发菩提心。并愿求发菩提心的人,所称念佛名号的功德,深植八识田中,一切善业根芽都得生长,世世生于清净的佛种姓之家,入十方法界以身心承载佛法,转佛正法,行菩萨道,救护众生。还应自求依戒摄持身心,行持诸佛净戒。还应生起慈悲护念自性众生心,以三乘清净法衣自覆身心,奉行佛教法义,身口意持佛性平等戒;并于正定中得观殊胜境界,如上方虚空出现光明宝珠,流光四射,光环围绕,清净如满月;诸佛涌现于虚空,救度世间诸苦,有天女遍散清净天花,随其住处又有行人礼拜供养等。还应至心向道场,求善知识方便教诸因缘法门,从而学会作诸佛事或办理法会的要领仪轨;并知尊重护法。还应教化弟子守护戒仪,远离犯戒过失,保持身心寂然,息灭贪嗔欲火;在息灭贪嗔欲火中应依法而住,自破五蕴魔事,胜境莫作圣解。还应教化弟子依灌顶法而受护持,尽除疑悔诸障,保持一心不乱;在如法闻思修中,用佛智慧之火,燃尽烦恼之薪。还应教化弟子住于清净处,端然禅坐像,常养增敬心;在庄严神圣的金刚道场中,用清净法水息灭世间灾厄。还应教化弟子广修福德,惠施一切众生,常住善行中;去除怠慢心,增长不坏智。佛说是真语密语心咒;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以正法光明炬,如实说火天咒语神力;即供养火食时,诵三、七、二十一或一百零八遍,可息灭三灾八难。

TOP

本经中一些密行法句,我尽量用通教易懂的语言浅解,让大多数人共受法益;又顺从密行法句本义,尽量增加密宗行人的智慧外延。一些密行法句喻意于心,不可言说,只有形表;虽浅解经义,不碍本行。

有人问,“古德说三心了不可得,怎么又说证道不离当下一念心呢?”我对诸位讲,当下一念心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即过去世因,现在世缘、未来世果。三心了不可得,为放下我法执著,空去见思相有。证道不离当下一念心,为一念清净佛号,心无染著境界;精进禅行时,无念入断灭,即为枯木禅;杂念生五浊,即为凡夫定。


复以三昧手  次持诸弟子
慧手大空指  略奉持护摩


每献辄诚诵  各别至三七  当住慈愍心  依法真实言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摩诃(引)扇底(丁以反下同)檗多(二)扇底羯啰(三)钵啰(二合)睒摩达磨儞(入)若(引)多(四)阿婆(去)嚩萨嚩(二合)婆(引)嚩(五)达么娑么多(引)钵啰(二合)钵多(二合六)莎诃(七)

  佛接着说,依法真实言密语心咒;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行菩萨道的人,还应住慈悯心,以三昧智火力加持弟子,知缘起性空义,证大空、离妄想,悟一切法平等,成菩提根苗。再诵息灾、降伏、增益咒语三、七、二十一或一百零八遍,以正法威势灭除障碍。

经中密法,应依师教诵持,不可依经自修,以防妄作自损利益;如几位修学净土的人,偷观密宗行人修持方法后,也照葫芦画瓢的修行起来。几天至几个月后,有的呕吐不食、有的遗精不止、有的整夜不眠等。分别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未得师传,盲修瞎练;盗法自伤,立即停止;七天后,身体自然恢复健康。


行者护摩竟  应教令儭施
金银众珍宝  象马及车乘


牛羊上衣服  或复余资财  弟子当至诚  恭敬起殷重


深心自忻庆  而奉于所尊
以修行净舍  令彼欢喜故

已为作加护  应召而告言
今此胜福田  一切佛所说


为欲广饶益  一切诸有情  奉施一切僧  当获于大果


无尽大资财  世说常随生
以供养僧者  施具德之人

  是故世尊说  应当发欢喜
随力办肴膳  而施现前僧

佛接着说,行菩萨道的人,在作息灾、降伏、增益三种法事后,还应教化弟子亲自供养,为求得解脱生死一大事故,金银珍宝等一切外财都可供养众生。在修行供养时,应以至诚恭敬的深心;在修行供养后,庆幸自己舍世间共财,得出世间法财;并破除心中贪吝、疑悔等无量宿障。为求正法不惜身命,还应以身供养师尊或善知识,修行清净的慈悲喜舍,让师尊或善知识生欢喜心,使法缘更为殊胜,能为自己所修道业给予加持护佑。还应号召大众共同修此殊胜福田。十方诸佛宣说,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供养一切僧,能获得大善果报,世世随生有无尽广大资财。以内财与外财供养僧或供养具足功德的善知识,是世间最大福田;以此缘故,佛说应以欢喜心,随个人能力营办美食,供养现世当前僧。


无相供养一僧为供养十方僧,有缘供养一圣人为世世得富贵、不贫穷,故佛赞叹广修供养。同时,佛还说随力修供养。在家人修行供养时,应量力而行,不应超越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有一位在家人,家境贫困,一家人无房住,吃穿都有难度,还有几万元的债务;却将家中仅有的几千元钱,拿去寺庙做供养,结果夫妻吵架要离婚,闹得亲友也不理解;这样超越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供养,为有相供养,不为如法供养。

TOP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而说偈言
汝摩诃萨埵  一心应谛听
当广说灌顶  古佛所开示

师作第二坛  对中漫荼罗  图画于外界  相距二肘量

四方正均等  内向开一门
安四执金刚  居其四维外
谓住无戏论  及虚空无垢
无垢眼金刚  被杂色衣等

内心大莲华  八叶及须蕊  于四方叶中  四伴侣菩萨

由彼大有情  往昔愿力故
云何名为四  谓总持自在
念持利益心  悲者菩萨等
所余诸四叶  作四奉教者

杂色衣满愿  无碍及解脱  中央示法界  不可思议色

四宝所成瓶  盛满众药宝
普贤慈氏尊  及与除盖障
除一切恶趣  而以作加持
彼于灌顶时  当置妙莲上

献以涂香华  灯明及阏伽  上荫幢幡盖  奉摄意音乐

吉庆伽陀等  广多美妙言
如是而供养  令得欢喜已
亲对诸如来  而自灌其顶

复当供养彼  妙善诸香华

次应执金篦  在于彼前住  慰喻令欢喜  说如是伽他

佛子佛为汝  决除无智膜
犹如世医王  善用以金筹
持真言行者  复当执明镜
为显无相法  说是妙伽他

诸法无形像  清澄无垢浊  无执离言说  但从因业起

如是知此法  自性无染污
为世无比利  汝从佛心生
次当授法-轮  置以二足间
慧手传法螺  复说如是偈

汝自于今日  转于救世轮  其声普周遍  吹无上法螺

勿生于异慧  当离疑悔心
开示于世间  胜行真言道
常作如是愿  宣唱佛恩德
一切持金刚  皆当护念汝


次当于弟子  而起悲念心  行者应入中  示三昧耶偈

佛子汝从今  不惜身命故
常不应舍法  舍离菩提心
悭吝一切法  不利众生行
佛说三昧耶  汝善住戒者

如护自身命  护戒亦如是  应至诚恭敬  稽首圣尊足

所作随教行  勿生疑虑心

佛接着说,金刚手秘密主你等执金刚,应一心听闻古佛所开示灌顶法义。行菩萨道的人,应坐金刚道场,为大法师。为庄严道场,须安置四方平均正等唯开内向一门的法坛,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安置无戏论、虚空无垢、无垢眼、被杂色衣四执金刚。再于八叶大宝莲花的东、南、西、北四叶中安置总持自在、念持、利益心、悲者四菩萨;再于其它四叶中安置着杂色衣、满愿、无碍、解脱四奉教者。再于中央处,以纯白色安置法界毗卢遮那四德宝瓶,由四菩萨各持一瓶;普贤菩萨持无尽愿行宝瓶,为遍法界净菩提心;弥勒菩萨持无尽饶益众生宝瓶,为净心中生菩提根芽茎叶;除盖障菩萨持无尽净知见宝瓶,为净觉菩提妙花开敷道果;除诸恶趣菩萨持无尽大悲方便宝瓶,为菩提种遍一切众生心识田中。一菩萨一宝瓶盛满种种宝药渍净香水,用菩萨悲力加持。师为弟子灌顶时,如法护身,再作法事。再于金刚道场中,以大欢喜心,用莲花、香花、香水、璎珞、明灯、幢幡、美食、燃香、音乐等供养诸佛菩萨。弟子受师灌顶时,如同诸佛亲临为其灌顶。弟子应以香花、明镜、金篦(吉祥物)等供养师,用吉庆、吉祥、大吉祥的欢喜语宽慰师心。师为弟子灌顶后,应如法开示弟子,今受灌顶为佛弟子,佛具足大智慧,决定能破除无智的障碍,如用医具去除眼翳一样;佛如救世大医王,善用妙药力去除贪嗔诸病。凡密行菩萨道的人,都应修行无为法,用有为身像显无相法,随顺众生说吉祥法,诸法显形像又无相,法水本清澄无垢浊又显垢相,法性无法我执著离言说相,一切法相都从业习因缘生起等。弟子听闻开示后,知自性清净无染污,为世间无有可比的大法利益,是从佛心地法门而生。还应转佛法-轮,广说福德慧德妙义,方便接引有缘众生,普度无量众生。还应开示信受佛法的人,从信受佛法开始,就应承担起自度度人的救世重任,用正信、正知、正见、正语、正法、正行、正业、正命等自利利他,不生外道邪慧,远离疑悔心,以殊胜的菩萨行,大行佛法于世间。行菩萨道的人,还应常发如此菩提愿心,深感诸佛圣恩,赞叹诸佛功德。一切秘密主执金刚等菩萨,都应护持忆念于世间如此行菩萨道的人。还应对弟子生起慈悲忆念心,平等教化入于正行中道,开示证入佛性平等慧海,勉励从现在起护法重于身命,护菩提心大于身命,法供养众生高于身命;在依法修行的同时,持戒重于身命,护戒大于身命,行戒高于身命。弟子得法受戒后,应以至诚恭敬心,如礼拜诸佛一样尊师,依师教奉法行,对法理戒义莫生疑惑心。

无戏论、虚空无垢、无垢眼、被杂色衣四执金刚,喻义为一心具足金刚慧能奉行一切法事;即戒清净则戏论息,戏论息则智慧起。根清净则尘缘尽,尘缘尽则虚空无垢。离一切相则极目十方界,极目则一切可知见觉。无碍大悲则普观色身,普观知一切缘则成就道业。

总持自在、念持菩萨、利益心、悲者四菩萨,喻义为心王能奉行一切佛事;即于一切陀罗尼门皆得自在,于一切念觉如意能持法界,于一切内财外财能大施众生,于一切方便拔济无明苦本。

着杂色衣、满愿、无碍、解脱四奉教者,喻义为身心信受佛法能奉行一切僧事;即陀罗尼自在王事,念持如意宝王事,大慈悲法施无所挂碍事,大悲方便拔众生苦解脱事。

有人问,“佛教需要适应社会变革吗?佛教需要服务社会发展吗?佛教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吗……?”
我对诸位讲,佛教由佛、法、僧三宝组成,佛又一体三宝;于世无求。只能说需要适应社会变革的是佛教团体,需要服务社会发展的是佛教活动,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的是佛教信众。我们不是佛教的创始者,而是历史的继承者;我们不是佛教的管理者,而是历史的受益者。又问,“佛教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法师契理契机的讲经说法吗?”我对诸位讲,佛法有文字相,又离文字相;有言说相,又言语道断。佛教之所以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是佛具自在慧力,法妙真实存在,僧宝行证受益,众生福报因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