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明一法师:《楞严经》揭示世界和轮回的由来

明一法师:《楞严经》揭示世界和轮回的由来

首先我们讲讲轮回的是什么?佛陀在《楞严经》里面有讲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出来的:“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就像我们现在眼睛盯着这个灯看,看一会儿就看得天花乱坠,我们这个世界就这么产生出来了。

这段话我们可能感触得不是很深刻。打个比喻,我们认为面前这个地方是虚空,实际上它不空,有N多个氧分子、氮分子,也是一堆的粒子排列。那么,我们的板凳、地板、墙壁,同样也是一堆的粒子排列。只不过这个空间的粒子排列疏一些,距离比较远一些,而地板或者是墙壁的粒子排列密一些,是不是?那么我们为什么把这个粒子排列得疏一点的地方就叫空呢?是因为我们眼睛的拙劣!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部分,就是大概十埃左右波长的可见光部分。

当粒子的排列疏到超过十埃的时候,可见光就穿过去了,我们就认为这地方是空的。这些所谓的物质的地方,就是粒子的排列密度很高,密度的距离低于十埃,我们眼睛所能看的可见光,打到这上面以后被散射回来了,我们就认为这是实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如果说是一个全波段的眼睛的话,我们有X射线、有伦琴射线、有γ射线的眼睛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透过这个地球看到那边去了,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这个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是怎么回事啊?就是我们眼睛这个老家贼给定义出来的。用我们现在所谓的科学来看这段话,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的眼睛每秒钟看二十四帧图片的时候,就是看电影了。我们现在看的这个NTFS制式的是每秒钟三十帧,如果你是频谱仪的眼睛去看的话,这是一个点、一个点在上面扫描的。你看我们就被自己的眼睛给骗了!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实际上是虚幻的,是被我们定义出来的,是我们眼睛这个老家贼搞出来的。所以呢,我们经常说,如果你是有天眼通的人,拿一个东西遮住你的脸,它是遮不住的。所以,我们躲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他要看你的时候,你再怎么躲都是没用的。那么,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做佛事为什么说“如对目前”,就是这样的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轮回?轮回是什么呢?在《楞严经》里面,又有下面这段话,这段话来自于《楞严经》第二卷的一开始。这段话之前是波斯匿王向佛陀抱怨:“哎呀,我现在老了,一天不如一天,天天迁变,现在62岁,已经发白面皱,头发白了,脸皱了,郁闷得要死,佛陀我好惨啊”!这时候佛就说:“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就是说,你天天跟我抱怨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每天都在变,每秒都在变,你知道你身体里面有个不变的东西吗?《心经》里面经常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身里面有个不灭的东西。“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就是说,我现在告诉你,你现在身体里面有一个不生灭的东西。

佛说“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就是说你第一次见恒河水是什么时候?“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也就是说,他三岁的时候就看到恒河水了。然后呢,“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那么“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大家注意一下,这里面讲的一个“见精”,就是“看”,我把它归纳为“对外看的能力”。我们对外看,叫做“视觉”,对不对?“视觉”分得细一些就是“见精”,看的能力和见的工具。从我们的视觉来说,对外看的能力、加上你的眼珠子和眼视觉神经系统产生了视觉。所以我们这个“见精”是“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就是说,如果把我们的视觉系统分成“对外看的能力”和“看的工具”,我们对外看的能力是永远不会变的,而我们的眼珠和视觉神经系统会随着我们的使用不当和身体老化而变坏。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

我把它扩展一下。现在是对外看的能力、对外听的能力、对外嗅的能力、对外尝的能力、对外感触的能力都亦复如是,也就是说即使是眼珠坏到火葬场烧了,但是我们对外看的能力依然存在,只是那时候换了一套工具而已。到了中阴身换了一套中阴身的工具。《佛说中阴经》里面就有描述中阴身的情况,“凡诸中有,皆具神通”,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除了漏尽通,智慧的漏尽通没有以外,是五通现前。所以,我们身体里面有一个不会随着我们的折腾而变灭的一个东西,就是我们对外感知的能力,看的能力、听的能力、嗅的能力、尝的能力和触感的能力,加上我们的意识,形成所谓的六根,因为六根的伪劣把我们给骗了。

我们经常说六贼,六根就是我们的六贼。我们的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是怎么来的?就是这六个老家贼把我们给骗了。所以,就有了这是椅子,这是凳子,这是地板的判断。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情况。

那么,我们轮回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们对外感知的能力。实际上,这个概念是我给大家找的一个麻烦,因为这样一讲大家可能很快就知道,哦,轮回的实体到底是什么,载体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喜欢有一个相,但实际上有说都是错。我们佛教叫做“佛性”、“那个”、“心性”,或者是“这个”,或者是“大光明藏”、“如来藏”等等等等。只不过现在大家跟我一样都是科学控长大的,都知道这是粒子,那是什么玩意。所以,现在给大家增加一个麻烦,叫做“对外感知的能力”、“觉的能力”。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地接受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没有比我们多,我们凡夫也没有比佛少。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大家知道了这个东西的话,很多事情就解决了。因为轮回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最难讲得清楚的。像我们科学控用这个方法一讲的话,大家可能就容易接受一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中阴入胎

《菩提道次第广论》:

若是胎生,则彼中有于当生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遂愿往趣当生之处。

假使说是胎生的,那些中有呢,它该要生的地方,看到自己同类的有情。他是人了,那么看到很多人在里边,人嘛总欢喜了,看到人在戏笑了什么了,他就欢喜嘛,就跑到那里去了。

“为欲看彼”,要看看他们。你想想一个人,如果在深山老林里边,见不到人的,他很寂寞,很难受。他看到人来了,就话说不完的说,为什么?同类的人看到欢喜。那么它这个中有一样的,看到有同类的有情呢,他就欢喜了,要去看他们,要跟他们一起戏笑玩乐了等等,那就跑到他投生的地方去了。

次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邪行,犹如幻变,见行邪行,便起贪爱。

这有两种说法,宗大师采取的是这个。他跑到他父母的精血呢,起个颠倒的见,这时侯父母并没有做不净行了,并没有做那些事情。“犹如幻变”,他的一个中有的眼睛呢,他就颠倒地看了,好像看到他们在做那些事情,起贪爱,就产生贪爱。

所以说,有的人就来问了,他说:要父母行淫欲才投生了,怎么现在试管里边也能投生呢?”它就是它中有的眼睛看出来,看到父母在淫欲,实际上不一定是的。这里说“犹如幻变”嘛,“见行邪行,便起贪爱”。

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

这就是男女的分别了。女的贪他的父亲,就对母亲感到一个阻碍,起瞋恨心。男的贪母亲了,讨厌他的父亲了,那么这样子就投生了。

《瑜伽师地》是说非实,见其父母,误于精血,见行邪行。

《瑜伽师地论》说的不是实在的,这是幻变的。那么看到他的父母,就在精血上面呢,他以为是在行邪行了。

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

“生此欲已”,他就产生这个欲心了。这样子呢,慢慢慢慢走,靠近去了。

“如是如是”,越走越近。

“渐渐不见,男女余分”,男女的相都看不到了,只看到男女二根之相。

“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这个时候呢,发愤,发愤就是说女的对父亲贪了,对母亲起瞋恨心了,那么这个中有就没有了。“而生其中”,就结生投生了。

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

“此复父母贪爱俱极”,这个是说一下,补充的。父母贪爱最厉害的时候。

“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这个同时,中有碰上了,就灭掉了。那么与此同时,“与灭同时”,同时一个灭掉了,一个马上就生了。

“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这四大种呢,有六根的种子的四大种。

“和合”,跟那个精血和合而生。

“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还有那些有根的同分,就是于根有同分的精血合起来,羯剌蓝,生了。

尔时识住,即名结生。

这个时候,识住在精血中间呢就叫结生,投生了。这是第一次,投生呢就是这个时候,一刹那。那么这是说,以唯识的观点,阿赖耶识投生了。

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

那么有些不允许有阿赖耶识的,像经部之类的,“许为意识结生相续”,他结生的投生的是意识,不是阿赖耶识,这两个说法都可以。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

福气不好的,要生在下贱种里边的,那就是贫穷下贱的那些家里投生的,他死的时候,跟入胎的时候,他就听到的都是杂乱的乱七八糟的声音。自己看到,跑到芦苇、稠林那些地方去,跑进去了,那不是好地方了。

造善业者,当生尊贵族,闻有寂静美妙音声,及自妄见升于高阁宫殿等处。

造善业的呢,“当生尊贵族”,要生到富贵大家的,他就“闻有寂静美妙音声”,他听到一些很好的声音,不是那些杂乱的不好听的声音。

“及自妄见升于高阁宫殿等处”,自己呢看到自己生到高楼台阁宫殿的这些好地方去了。一个是芦苇稠林,芦荻稠林了不好的地方。一个是高阁、宫殿了,去处也不一样。

又住胎者,凡经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圆满一切肢节。次经四日,当即降生。

经过三十八个七天,胎中一切肢节都圆满了。再过四天,就是肢节圆满之后,再过四天左右就要养下来了。

如《入胎经》云:“此经九月或过九月,是极圆满,住八月者虽亦圆满,非极圆满。若经六月,或住七月,非为圆满,或复缺肢。”

“此经九月(或过九月)”,《入胎经》里边,经过九个月或者过九个月,我们汉地十月怀胎,他就是实际上呢九个月,或者九个月过多一点,里边已经长圆满了,手足肢节都长圆满了。

“住八月者虽亦圆满,非极圆满”,住八个月的,就是时间少一点了,肢节圆是圆满了,没有长得最好。

“若经六月,或住七月,非为圆满,或复缺肢”,那么再早的,六个月的或者七个月的,这个养下来就不圆满了,甚至于有缺肢的,手足不够的那些会有。

此等广说,如《入胎经》,应当了知。

这个《入胎经》说得很详细,这里大概地引了一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