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海涛法师弘法开示文集

发菩提心皈依三宝


海涛法师开示


  新的一年大家要有新的愿望,佛教讲「愿」,什么叫愿?为自己的叫「欲望」,叫作执着,为众生的才叫「愿」。诸佛菩萨是用愿作他们的生命,生生世世乘愿再来。我们凡夫会认为,哦!这个世间真苦,世间苦啊!我不来,想急着解脱,这叫小乘。大乘不一样,世间轮回虽然苦,但是他知道《金刚经》讲的如幻如化,轮回的苦也是假的,幻化的,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苦,或是一个我在受苦,他有这样的空性,知道轮回如幻如化,不是永恒实在的,所以他就超越了轮回的苦,愿意乘愿再来,希望能够帮助众生离苦。佛教讲,一切万法的根本是心,简单来讲,这世间若有zai 难,并不是有谁在主宰或巧合而使世间有zai 难,而是有心识的众生造成的共业。如果更多人有善心,有慈悲心,那世界就越来越平和,所以佛跟我们讲缘起法。什么是缘起法?我们跟这世界乃至众生都有关系、有牵连,这个世间无论是好是坏,跟我们每个人都有牵连,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对这世间也负了一分责任。今天无论你的好或不好,都会影响世间。妈妈影响儿子,儿子影响同学,爸爸影响公司,老板影响客户,一个领导者影响他周围的人。

  今天有部份人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表示一个生命走上正路的开始,当然更要了解佛法僧是我们生命真实的依止。佛为何讲依止?如果不是正确的依止,叫执着,那是痛苦的根本来源。执着是靠我先生,靠我的钱,靠我的身体,乃至依靠这一份感情,这就是痛苦的开始。佛跟我们说,世间有三种执着。第一、执着我不会变;第二、执着我是单独存在的;第三、执着有个实在不变的我。但是要了解,世间哪有一个不变单独的存在?佛教的智能必须透过平静的心,冷静观察分析思考。这个世间有轮回,轮回不代表死后的轮回,佛经说贪、瞋、痴、我慢、怀疑、嫉妒等烦恼心一生起,马上产生六道轮回的境相。譬如当你起贪心的时候,代表什么?代表饿鬼;瞋恨心代表什么?地狱;愚痴代表什么?畜生;我慢代表什么?一个人很有钱,很有名,他觉得不会改变而产生慢心,叫天道的我慢。再来,嫉妒心代表什么?代表阿修罗。人道呢?当然也代表欲望的表现,在无明的状态中。假如六种烦恼现前,六道轮回就现前了,所以佛要我们转心,转变我们的心念,因为万法以「心」为本。

  从哪里开始呢?要有一个平静的心去思惟观照这个道理。所以佛首先要我们观想什么?人生难得。在六道轮回中能作人真殊胜。第二个,佛法难闻,能够作人,暇满人生,又能听闻佛法真快乐。作这两种思惟有什么好处呢?可以去除对外界的欲望,或是物质的执着,因为人身难得,但是偏偏又生死无常,一生下来就很脆弱,但是什么时候死又不知道,知道人生无常马上体悟到生死无常,以后你就不会去执着世间,第三、你要思惟什么?业报因果真实不虚,因为如此,以后就不容易再造恶业,想要停止错误的思想行为。所以一旦思惟轮回的痛苦,马上能生起出离心,对自己生起出离心,对一切同在轮回的众生生起慈悲心,所以佛要我们经常作思惟。这样,慢慢的,所谓贪瞋痴慢疑嫉妒这些不好的心念就会改变。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佛,因为佛有三种能力--遍知,大力,大悲。佛为什么遍知一切?一个人若真实彻悟心的本质是空无自性的,那自然遍知一切,所以佛有这种无上的特质--大智能遍知一切,不但如此,还有大悲的能力,他那一种的悲心是平等无二的。

  有个居士问我,他说,万一他的儿子被绑架,人家要求一千万赎金,他没有钱给怎么办?我就问他,那你有多少?他说,我可能有五十万,我说:那你去买五十万的鸡放生好了!他又问:师父,那万一鸡放了,我儿子也被杀了!我说:如果你有信心,有平等心,事实上一只鸡的生命跟你儿子的生命是无二差别的。五十万元的鸡可能只有五千只,五千个生命得到解脱放生,以这样的功德回向给你儿子,也回向那些勒索你儿子的人。当然,我们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但是如果你多思考,你就知道原来我们没有真实的平等心,一般人宁可凑五百万救自己的儿子,也不要拿五百块来救五只鸡。你看,我们国家要花多少钱盖一个漂亮的监狱,就为了这一些造恶之人,但一般人不愿意花五千元在自己家里盖鸡栏,保护为我们生命付出代价的这些生蛋鸡,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平等不二的悲心。但是释迦牟尼佛有,一切佛皆有这种平等大悲的特质。

  当我们对自己皈依的对象有所认知,必定产生三种信心,哪三种的信心?第一、清净信,第二、意乐信,第三、胜解信心。所谓清净的信心就是一般讲的信心,相信三宝的功德,絶对不怀疑三宝一定可以救护我,它是我生命究竟的依止。什么叫意乐信呢?因为相信三宝的功德,所以有意愿求三宝让我依止,让我离苦得乐,就像找到一个好医生一样,宁可不远千里来求医。第三个信心更重要,叫胜解信心。除了想要依止,而且完全信任三宝可以救护我,嘴巴念个阿弥陀佛,或念个「嗡 班杂 沙埵 吽」,便可以净除业障啊,这是最重要的信心。当你掉到大海的时候,相信自己所信服的本尊能够来救护,这是很重要。

  大乘佛法最重要的是信心,我们讲到三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现在所接触得到的就是你的师父,还有上师,所以在经文里说,你的师父、上师有如佛陀一样,要有这样的信心。而且你的上师,你的师父对你的功德,要超过佛陀给你的功德,为什么?佛陀你现在看不到,只相信他存在,但是你的上师就像你的妈妈,随时可以帮助你。所以西藏人讲了一句话,你用全部世间的财物来供养一切三宝的功德,还不如观想你的上师一秒钟的功德。甚至你用甚深的禅定观想十万个本尊,还不如观想一刹那你上师的功德。所以信心是我们现在最要争取的。就像念阿弥陀佛,无论遭遇到什么情况,絶对相信阿弥陀佛会救护我,阿弥陀佛会引导我,阿弥陀佛会带着我离苦得乐。以这样的信心,无论你读诵经典,听闻佛法,作礼拜,禅修啊,内心一定充满了快乐。

  但是,想要离开痛苦的轮回,各位也要想一想,在无量的轮回过程中,哪一个众生没有作过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以《梵网经》说,一切男子都作过我们的爸爸,一切女众都作过我们的妈妈,而一切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所以你去杀众生,吃众生肉,就是杀父母、吃父母肉。我们今天找到了离苦得乐的方法,皈依了三宝,能够究竟离苦得乐,但是过去的父母都还在轮回,所以我们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皈依三宝,这叫发菩提心,也因为你能发起这个为利众生而成佛的菩提心,才可以达到佛教里面讲的 体证空性。

  修行不要比较,你修十年了,我才修两年,不一定呢!十年中说不定造业比别人多一点,修行不能用时间长短来看,而是一刹那的觉悟,一刹那的觉悟以后,对啦,刚才师父说众生都是父母,我怎么可以吃他的肉,当下决定吃素了。有些人学佛五十年了,还在讨论这个,可能还是博士呢,那你说哪一个会修行?这是一个当下的心态,以前未闻佛法,所以我们一直造业,现在听闻了法,要痛下决心。各位要以平静的心,思考心的本质,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在哪里,或是一切生命跟我们的关系。

  各位你看到刚刚我们湛因法师讲解时轮金刚灌顶。如果你看过这些本尊,可以发现那个外表实在不好看,拿刀拿枪又踩死人,身上还带着骨头,这是密续里面一个很特殊的修法。一般汉传佛教的根器,喜欢看那种很庄严、很好看的,不然拜不下去。但今天如果你生起大悲心,想早一点证悟,你要把那种不好看的,残忍的形象,都看成是佛,眼睛闭起来还观修他的形象,念着他的咒语,进入他的檀城,这要很高的阶段。

  所以各位,不要把你的太太看作是垃圾,也不要将丈夫看作是笨桶哦。修大乘佛法要能转化想法,我丈夫一定是阿弥陀佛来的,我太太一定是哪一尊佛母来的。为何修菩提心的人必须如此?不然你怎么可能将一般凡夫众生当作是佛呢?就是要你从忿怒相里面去对治我慢,对治分别心,代表你内心已经没有瞋恨心了,怎么看都圆满。所谓众生皆是我佛,我的父母,你不会有分别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密续的修行观念中,再差劲的人都是佛,因为一切法是自心所生,你内心怎么看,他就变什么样子。如果具备这个观念,活在这个世间也将无怨无悔。啊!我先生是阿弥陀佛,我太太是观世音菩萨,大儿子是文殊,那个小的是大势至菩萨来的,开除我那个老板是地藏王菩萨,他给我加持啦,就像打香板,啪!这下业障消多啰,那么我天天活在快乐中。我们利用今天,把一些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跟各位作一些整理,

  首先第一条,要真实的从内心生起对三宝的依止,这个世间,肉体也好,家庭也好,名位也好,子女也好,感情也好,都是无常变化,不实在的,不可依靠的。虽然如此,也不是叫各位唾弃对方,唯有佛法僧三宝才是真实生命的依止处。外相的三宝,是外在的皈依。但真实的皈依不是外相的三宝,是我们的自然本性。皈依佛,是皈依我们内在的觉性。皈依法,是皈依我们内心的真理。皈依僧,要把众生当作未来佛,当作我们的善知识,愿众生得到清净平等。所以,真正的皈依是一种自心本性的皈依,藉由客观的存在而找到真正的内在。就像各位坐在这边听我说法,虽然我是一个凡夫,说不定将来还要堕落地狱,但是当这个凡夫在表法的时候,你要观想他就是佛,对他生起信心。因为你这样想,所以内心恭敬。总归一句话,万法的根本在你的心,一切的痛苦在你的执着,要把执着的部份去掉,把慈心、悲心、寛容心、菩提心、 空心生起来,那就得到生命的快乐。

  为了掌握自心,我们要培养内心这种清净禅定的特质,当我们内心清净禅定了以后,可以把不好的,负面的心转成正面的。所以各位要随时转念,看到好的,要懂得学习;看到不好的,懂得警惕,甚至对他生起悲心。转变心念有四种思惟,刚刚讲过第一个,我们要不断思惟,人身难得,但是我样样具足,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还可以听闻佛法,就像千年海龟百年一出,终于有机会穿过海面上的木孔,才有一次作人的机会。作人虽然难得,但是这个生命脆弱无常,必然死亡。既然生命如此脆弱无常,那要把生命的意义定位在哪里?享受吗?追求金钱财富吗?追求感情吗?那这样,我这个难得的人身就浪费了。所以有了人身以后,第二个思惟要完全体悟生死的无常跟痛苦,各位要把这个变成习惯。

  譬如各位听我在这里讲话,有些人开始眼皮沉重。各位要学习玄奘大师,他发愿到印度,经历八十一种苦难,难得来到印度的那烂陀,他想:我的生命如此难得,好不容易来到印度,怎能睡觉?经典又这么多,又要把梵文翻成中文,千万不能睡觉,所以他怎么办?他点油灯,油灯故意弄歪歪的,油就一直滴在他的身上,烫他自己。甚至没有时间吃饭,一直研究经典,研究梵文。他想,这么好的东西不翻译成中文,我们中国人哪能得救?他如此精进,为了什么?因为人生无常,佛法难闻,什么时候会死亡,不知道。你看,一个中国人完全不懂梵文、印度文,跑到印度居然可以在那边作起校长。还作了五年,他把一天当作一辈子用。我现在看一些人觉得很可惜,佛法听那么久了,八关斋戒也受了,菩萨戒也受了,但是一旦忙起世间的事情,佛法摆后面,丈夫、孩子、妻子摆前面,颠倒作业,他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了。

  记得我那时候想出家,但家里反对,正好师父要盖慧日讲堂,他告诉我,头期款少了三千八百万。我一算,我两间房子卖一卖刚好啊,我那时起了个念头,但因为平常我不管钱,所以权利不在我。结婚当时我就跟太太说,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所以全部用你的名字,我落得轻松自在,这时我后悔了,我想房子若是我的该有多好!可以马上布施,因此我就跟太太交换条件,我说这样好不好,你两间房子卖了拿去布施,我答应你不要出家,这叫善巧方便,最后还是没拐到,我想算了,出家吧!那时候想,这两间房子能作什么?留这么多钱干什么?能帮助生命的苦吗?师父常跟我讲,想出家啊,不要带半毛钱来,要完全舍去;常说女人难修行,为什么?私房钱多。当然,私房钱不是不好,你把私房钱用于作善,那当然是好的。

  佛告诉我们一切放下,没有一样抓得住,没有一样能让你依靠,唯一的依靠是专心念佛。所以各位,不必等到死才见到阿弥陀佛,现在如果完全放下,一心念佛就能看见阿弥陀佛。但是你现在想,我还年轻,还没玩完呢,还有什么什么,这就没放下,就有障碍。所以佛要我们思惟人身难得、生死无常,不要再对世间有一点执着,这样你才能对一切物质,一切存在的东西,完全放下,那时候才能见到真理。除此之外,第三、思惟因果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各位,当痛苦的时候不要怪别人,要知道一切是自己召感来的--自作自受,越是痛苦的环境,别人越伤害你,越要有惭愧心。各位今天早上拜《药师宝忏》,消灾延寿,求官位,求儿女,求一切顺遂,当有所求时也要相信因果不虚,这样我们才懂得断恶修善。再者,还要不断思考,佛教给我们的生命观是不生不灭的。什么叫不生?没有一个生我们的主宰,死了还有另外一个生,这叫不生不灭的生命本质。我们看到的生生灭灭,只是一个假象而已。这四种思惟,可以让我们不贪着人天的果报,进而生起大出离心。第一、人身难得,第二、生死无常,第三、业果不虚,第四、轮回过患。

TOP

放生的真实意义


海涛法师开示


  我们今天要做好事,所谓好事,就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佛教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利益众生!只要确实做到,你的生命一定能得到快乐。如果一个人自私,只想着自己,反而得不到快乐。世界上一切的痛苦全是来自人类的自私自利,我们学了佛,要替佛教争光,不能再因循过去的习性,必须学习帮助别人,跟一切众生结好缘。

  佛世的时候,在一处偏僻的地方有个村子,这个村的村长很讨厌出家人,他在村门口作了一个栅栏,并且交代,无论什么人进村子都可以,但只要看见出家人一定要赶走。一天,有个出家人想要前往亲近佛陀,他经过村子的时候,想乞求一些食物再继续赶路,但一走近村落,村人立刻拦下他,不淮他进去,这个出家人无可奈何,只好离开。到了下午,另一个出家人也经过村落,他也想进去乞求一些水和食物,正要进去的时候,又被村民挡了下来,这时候刚好村长走出来,他本来很讨厌出家人,但一看见这出家人,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欢喜,本来要赶人,却让那位师父进来了,又亲自带他进到家里,供养他水、食物,又供养他许多东西。这位师父出来以后,见到另一个师父坐在树下饿肚子,立刻把东西分给他吃。那位比丘说,奇怪!难道你认识村长吗?「没有啊!村长自然对我很礼遇,主动请我去接受供养。」隔天他们结伴而行,一起来到佛陀的精舍,向佛陀叙述这件事情。佛陀说:过去世你们两位是师兄弟,有一天外出,第一个走前面,在路边看见一只死老鼠,一直嫌好臭!好臭!头也不回就走了,第二个走过去的时候,看见这只死老鼠,心生怜悯,把它捡起来妥善掩埋,又为它诵经回向。佛陀说:要知道,那个村长的过去生就是那只死老鼠,因为你过去世对它不好,所以他现在看见你也讨厌;走后面的那一位比丘对它很好,所以他看见你也欢喜,还供养你东西。所以各位!以后看见死蟑螂要不要对它好一点?要用卫生纸包起来,替它念阿弥陀佛,拿去埋藏,这样,至少你跟它结了一个善缘。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师父!假如我们买了动物以后,赶快给它放生;另一种情况是没有钱买动物,但我们为它念阿弥陀佛,或念六字大明咒,请问哪一个功德大?各位,你想想看哪一个功德大?我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功德大,为什么?你救它的命只有救一次,虽然你救它的性命有功德,但它下一辈子还是个动物,还要被杀。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没有钱救它的命,但是你帮它念六字大明咒,念阿弥陀佛,因此它最后一世作畜生,不用再受罪,你说你的功德大不大?所以等一下我们放生的时候,湖里有好多好多鱼,除了今天我们要放生的部分,你为它念佛,湖里的鱼要不要为它念佛?要!要用慈悲心为它念佛,或为它念「唵嘛呢呗美吽」,大家必须知道这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有一次,天气很热,好几千万只的小虫在泥土里生活,但泥土里的水渐渐枯竭了,这些虫子即将被太阳晒死。观世音菩萨看见这些虫子的遭遇,生起悲悯心,就变成一只蜜蜂,这一只蜜蜂一直念着「唵嘛呢呗美吽」,念完以后便飞走了,它也知道这些虫子一定会死掉,但由于它们临死之前听见六字大明咒,因此舍报以后再也不作小昆虫,不但如此,而且个个都成了大菩萨,这是经典里写的,叫什么菩萨?口溢香菩萨,因为他们的嘴巴会发出香味,为什么?他们被观世音菩萨度化以后,生生世世常念唵嘛呢呗美吽,用这个音声度化世人,他们的嘴巴就像吐出香味一样,经常利益众生。所以各位,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市场或餐厅,要不断地念「唵嘛呢呗美吽」,普遍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将来各位成佛之后才能给予他们真实的利益。

  佛经里面这方面的故事很多,各位如果到印度去,可以去参观一个很特别的纪念塔,阿难的舍利子放在那边,叫红蜜塔,也叫蜜源塔,这里面有个故事。有一次,僧团中有比丘吵架,两边意见不合,大动肝火,佛陀前往劝化,但怎么劝也劝不动,佛陀便独自一人来到森林中静坐思惟。有一只大象看见了佛陀来到森林,非常高兴,用它的象鼻子卷了好多的食物水果供养佛。这时候树上有一只猴子,它看见大象供养出家人,又看见出家人对它那么好,心里好羡慕,它也想供养,刚好树上有个蜜蜂窝,于是猴子灵巧的把它摘下来,取出里面的蜂蜜拿去供养佛陀。猴子看见佛陀也接受了它的供养,高兴得不得了,东跳西跳,咚!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死掉了。各位听到这里,你会觉得好可怜!它不供养还没事,供养之后反而摔死了。但佛陀有神通,他知道这一只小猴子死了以后不但脱离畜生道,而且投胎到富贵人家。

  七年以后,佛陀前往拜访那一户人家,问主人说,你们家是否有个七岁小孩?这个小孩有没有什么特别?主人说:是的,我的小孩正好七岁,夫人怀孕的时候,很奇怪,家中全是蜂蜜的味道,而且小孩子出生的当天,家中每个容器,杯子、罐子全是满满的蜂蜜,所以我把这小孩取名叫蜜源,意思是蜂蜜的来源。这时候,小孩子看见佛陀出现在他家,非常欢喜,而且非常想要跟佛出家去。他的父母看见这个情形,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思。蜜源出家以后,很奇怪,只要他手上拿着钵,里面一定充满了蜂蜜,而且身上也是蜂蜜的味道。有一次,僧团一百多人出去托钵来到一个地方,大家没有水喝,非常饥渴,蜜源比丘就把他的钵拿出来,用钵中的蜂蜜供养所有的出家众,而且源源不绝。大家就问佛陀,为什么蜜源比丘有这么殊胜的功德?佛就将那一只猴子的故事告诉大家,他上辈子因为供养佛陀蜂蜜,使他不但脱离畜生道,而且一出生便有蜂蜜不虞匮乏的功德,又能随佛出家,最后证得圣果。

  所以各位,同样的,你若是乱吐痰,将来身上都是臭臭的味道,如果你天天用鲜花供佛,帮助贫穷人,身体会不会香香的?就这个道理,所以佛说,每个人都在制造自己。我们今天来放生,除了救动物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为它念佛、持咒,这样它生生世世与你结善缘,大家共成佛道。最重要的是我们也培养了慈悲心,创造了自己美好的未来,等一下放生以后,我们马上要做施食。各位!每一棵树有没有树神?有!所以以后大家不要因为没有地方尿尿,随便找一棵树解决,你想想看,本来你站在那边好好的,人家朝你身上撒尿,你会怎样?会气死,你得罪树神以后,衪一生气搞不好就找你麻烦。这个世间,树有树神、地有地神,水有水神,还有很多孤魂野鬼,我们今天懂得放生,一定知道生命有轮回,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情,天天杀生,天天给众生带来不幸,也给自己制造恶业。大家要知道,放生不只是救它的性命而已,也是为世间创造一种良性的循环。例如它本来要做五百世的鱼被杀,或做五百世的鸡被杀,但今天大家发了慈悲心救它的命,又请佛菩萨加持,它以后不用再作动物被杀了,以后槟城地区的杀业必定越来越少,社会风气也必定越来越好。

  曾经有个小朋友问我,师父!你们买鱼来放生,如果你不买,它也不会被抓,你去买,它们不是反而要被繁殖来让你们放生吗?我说,这话听起来好象有一点道理,但是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事实上,各位再怎么努力放生,绝对赶不上世间人杀生的速度;无论各位放生的数量多大,绝对赶不上世间人杀生的数量。人们因为滥捕滥杀所带来的生态浩劫,大家看见了吗?养殖业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口腹之欲,不是为了放生而存在的。各位所做的这一点点功德,永远跟不上世间人造下的弥天杀业,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们还要不要放生?当然要!我们或许无力阻止世间人造业,但是不妨把握救度众生的机会,这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也许你又要问我,那放生的意义在哪里?简单说,我们尽一己之能使它们免于被宰杀的痛苦,又让参与放生的人,藉这一个机会培养慈悲心,培养祥和的社会风气,这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大家不妨从这方面多作思考,我相信不难理解。

  我们常讲,一个人放生,全家平安;大家放生,世界平安!至少整个槟城平安。所以今天来这里放生的人,每个人有福报,每一家有福报,以后各位赶快搬来这边居住,放眼望去,都是放生池,里面的水叫大悲水。要是生病了,或搬新家,拿一些水回家洒一洒,因为大家一直念佛、持咒、行善,池子里的水都是大悲水,是可以利益大众的,各位要相信。

TOP

基本的慈悲之道


海涛法师开示


  大乘佛法的教义规定禁绝吃肉,纯粹是出于利益众生的缘故,因此大家都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直接或间接去损害众生,永远不要用众生血肉来维持色身。食肉之人将远离种种功德,招感一切灾厄,引起四百多种疾病缠身,八万四千的烦恼现前。食肉者烦恼很多,不容易生起利益众生的慈悲心,当然也不可能快速成就菩提果位。若能断除肉食,则能远离一切灾厄过患,天龙八部皆恭敬顶礼,菩提心不断增上,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随之而生。

  有人认为:在台湾,学习中国佛教必须吃素,若学习西藏佛教,吃肉没关系,这是错误的观念。《密续》写着,「若食肉则生瞋心,且种下恶因;若饮血,愚痴心重,且种下恶缘;啖一口肉之过失大于饮酒之过,如若自己亲自杀生,且饮一口血,其过患大于百年。」一切众生的佛性本自具足,慈悲心人人皆有,而吃肉的习惯是被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开始,父母硬喂他吃肉,要知道,那不是他的本性。所以修行人,不分在家、出家,无论在什幺时候、什幺地方,都不应该吃肉,但就算吃素,也要知所节制,才能常保健康长寿。

  我们不要以为,吃肝补肝、喝血补血,说动物天生是要给人吃的,这些论调都是不正确的邪知邪见。蒋阳嘉措曾说:万法皆依因缘而生,而杀生食肉者必将因为过去杀生吃肉的业缘,现生又继续造业,最后蒙受无尽的痛苦果报,这叫作等流果。可以说:食肉者亦有杀生之同分罪过,吃肉等于叫人替我们杀生。《宣说因果经》说:「食狗、猪等,来生当堕于粪便盈满之地狱;而捕鱼、食鱼者,来生当堕于宝剑林立之地狱。」

  阿底峡尊者是西藏人民所共同尊敬的一位大师,他说过:「人们必需净除内在之五毒垢染,及外在之不净,乃至净除食肉、饮酒、啖尝葱蒜之垢秽。」在南印度,有一些密乘的寺庙虽然不吃肉,不过却很爱吃葱蒜,有一次我问他们:你们尊敬阿底峡尊者吗?他们回答:尊敬!我说:既然尊敬阿底峡尊者,就不该吃葱蒜,要依教奉行。仲顿巴大师也说:「本应以自身血肉行无贪布施,若反食父母血肉,此种修行人无有是处!且生生世世将偿还命债,能无后悔之意乎?」我们知道,有些西藏人死了之后,还故意将自己的身肉喂食秃鹰,修行本来是要用自己的血肉布施众生,怎幺反而吃众生肉,尤其还是过去父母的血肉呢!这也算修行人吗?为什幺有人做杀生的行业?只因为有太多人吃肉的缘故,为了这些肉食者,才有人杀生。密勒日巴也说:「杀害无辜的众生,只为了自己要喝它的血、吃它的肉,凡此种种已经具足堕落复活地狱的罪业,死了又活、活了又死,蒙受痛苦无尽的果报。」

  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更主张:真正发菩提心者不可以吃肉,无论在家出家的菩萨都应断除荤食。佛陀在《楞伽经》中说:「大慧菩萨!我根本未允许任何人食众生肉,过去、现在、未来皆是如此。」佛陀讲得很清楚,他在涅盘以前说:「在我舍报以后,不开许声闻行者食肉,所谓的三净肉,是为了引导众生,使他们次第入道的方便。」在佛世时代,出家众、在家众所吃的肉,皆是佛陀以神通变现,是没有命根的,所以佛陀告诫弟子们,在他舍报以后,禁止食用一切众生肉。各位想想看,小孩子都怕打针,哪怕是一支小小的针头刺在身上,都使他痛得受不了,但为了有人要吃肉,却使众生被杀,被杀的痛苦如何形容啊!所以,希望各位能大慈大悲,将素食的利益广为宣传,把它刻在高速公路旁边的大牌子,或贴在任何的餐厅,让大众学习佛陀的慈悲,让大家都知道杀生有极为痛苦的果报,相反的,吃素、持不杀生戒也有极大的功德。

  我讲一个故事,佛教史上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叫龙树菩萨,中国佛教所有宗派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他,可以说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连死亡也不例外。根据西藏传说,龙树菩萨曾传授国王长生之术,国王因为长生不死,所以太子久久不能继承王位,因此他对龙树极其不满。年过半百的太子实在忍不住了,一天他对母亲说:龙树如果不死,国王也不会死,这样下去,到那一年我才能接掌王位啊?母后只好替他想了一个办法,她说:大乘佛教一向主张大慈大悲,一切可舍,连生命也可以布施,而人们尊称龙树为菩萨,你就去求他施舍性命吧!于是太子来到龙树面前,他说:我不幸得了一种疾病,非人脑不能医治,但如今升平时代,到那里找人头呢?所以我只好乞求菩萨施舍。龙树非常清楚太子的来意,「好吧!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你下手吧。」但无论太子用刀怎么挥舞,只是白费力气。龙树菩萨说:我生生世世持不杀生戒,已经超越五百劫的刀兵劫,你用刀杀不了我的,但我曾经在五百劫之前,为了拿一片树叶,不小心弄死了一条虫,所以如果你用某一种树叶子砍杀我,可以断我的命。太子最初不太相信:真的还假的?他半信半疑的取来树叶子砍他,果然见了效果!龙树菩萨的牺牲完全是为了度化太子,使他知道持不杀生戒的殊胜,也使他深信因果不爽的道理。

  所以修福报的第一桩事情,至少要把「不杀生」这一条戒守好,不要没事的时候,亲朋好友相约上北投吃什么烧酒鸡之类的,还指定要现宰、现煮,这是非常损福报的,将来果报现前,恐怕你每天跑医院,要不然就是生下来的小孩不健康,你一个月赚十万,他花你二十万,怎么赚都不够用,他是来败家的,这都是过去杀生所种下的恶因。再者,我要特别讲女生,现在的女生动不动就堕胎,等于杀害自己的儿女一样。必须了解生命的形成就在怀孕的那一刻,不是小孩出生以后,作这种事情,自己内心也有很大的罣碍。想当年,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也曾经带人家去堕胎,我还记得那个护士怎么说我的,都是你们这些男生造的孽!她麻醉醒来之后,护士叫我进去看她那痛苦的样子,那次我吓坏了,怎么会这样?没想到有这么严重。医生也跟我说,生一个小孩,伤妈妈的身体一点点,但若是堕胎一次,伤妈妈的身体十倍百倍,所以每次想到这件事情,我内心就有很大的愧疚。

  现在了解因果道理之后,过去所作的恶业总要解决呀,怎么办呢?第一、要忏悔,知道过去的行为是不对的。第二,祈求佛菩萨加被,我们祈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接引亡灵;在习惯上,超度鬼道众生、地狱众生,我们多半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似乎与中国人特别有缘,日本人也是,他们称为子安地藏。第三,下定决心,以后不再作这种事情。第四,积极的去实践放生、护生,制造救护生命的反作用力,使众生欢喜,也使自己业障消除。

  经典上说,持「不杀生戒」有五个善神保护,他们保护你什么呢?第一、保护你的身体,避免遭到邪恶鬼神的侵害。我建议各位最好不要去接触那些所谓的tong 灵人士,那都是一些流浪的鬼魂附在某个人身上,透过他接受人家的供养,由于可以满足祂的欲望,祂就告诉你一些事情。问题是鬼神的欲望很强,他也希望从你身上得到一些什么。我有个朋友,本来是个正常的男人,有一次被一个女鬼附身之后,变成同性恋,一个正常的男人为什么变成这样?因为他的意识被这女鬼驾驭了,而这女鬼经常用鬼通让他买股票等等,于是大家很相信他,但问题来了,由于祂的欲望需求,变成男生找男生,所以你持「不杀生戒」以后,可以避开这一些不好的事情。第二、保护你六根完具,使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完整,不容易遭到意外而断手断脚。第三、保护你的五脏调和,内脏的毛病因此而消除掉。第四,保护你血脉通畅。第五,保护你指甲无所毁伤。各位想想看,连你的指甲都保护,世间有哪一种保镖能做到这样?恐怕你花再多钱也不可能。

  如果你在钓虾场做会计,或者你投资海产店,赶快退吧,因为这一些都是造极大的恶业。曾经有个老菩萨问我,她的孙子罹患癫痫症,一直医不好,十几年来常常发作,怎么办?大家知道这种病怎么来的吗?比如有人专门抓羊、绑羊、杀羊,然后其他的羊怕得要死。羊跟牛,你如果吓它,它会乱跳,发疯,所以叫羊癫疯。因为过去世给众生很高的压力,乃至杀害众生,所以现在得了这种病,就这个道理。怎么办呢?赶快积极放生,救一些将被宰杀的动物,让它们免于恐惧。各位去屠宰场参观就可以了解,他们抓一只羊,或抓一只牛的时候,其他动物吓得半死。所以自己要去制造反作用力,甚至帮助精神医院的病人,帮助别人精神放松,同时也减轻自己的业障。

  除了不杀生之外,大家不妨将药师咒学会:「唵 鞞杀逝 鞞杀逝 鞞杀社 三没揭帝莎诃」。这很重要,想要身体健康,多念,想要去除贫穷,也多念,遇见死掉的动物,皮毛等等,也念这个咒。例如这张牛皮已经用二十年了,但这一只牛还在轮回,因为你帮它念了咒,它马上得到超度,最后一世做畜生,将来转生天上或生在人间。各位了解这些道理以后,不但自己不杀生,也劝人不要杀生,多念药师咒,帮助大家离开病苦,帮助大家发财。如果朋友跟我们在一起又健康,又快乐,又发财,他才会亲近你,他才有可能接受佛法中的道理。

TOP

忏悔的心态


海涛法师开示


  以佛教而言,最近几天,从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如果在这几天当中做任何善行,功德增加一千倍,为什么?因为四月八日是佛诞日,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所以在前七天,后七天,这十五天之内,佛教处处庆祝浴佛节,刚好各位在这里打佛七,所以你在这里打一次佛七,等于打一千次佛七的功德。佛教徒在这几天之中,天天修行、放生,到处利益众生,都增加一千倍的功德。今天拜一佛等于拜一千佛,念一佛等于念一千佛,非常划得来,为什么?也因为最近还有个重要的节日--母亲节。为什么佛教重视母亲节?因为佛教所谓的慈悲,来自于对父母的孝顺,进而把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就像地藏王菩萨这样,他把一切轮回的众生当作是自己的父母,只要父母受苦,地藏菩萨便永远利益他们。所以我们将母亲节、佛诞节一并庆祝。我们各位在这里念佛、拜佛,心量要扩大,心量越大,功德越大,福报也越大,也就是说:各位不要光为自己,还要为谁?为我们往生的父母亲、七世父母、历代祖先,也为我们现世的父母、六亲眷属。

  释迦牟尼佛出世之时,讲了四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无能安之。」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一处能永远安稳。地震、水灾、火灾、盗贼等,种种zai 难不断。如果把幸福定位在这些地方,必定难免受苦受难,所以说三界皆苦,为什么?因为变化无常。所以他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痛苦是众生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哭着想跳海自杀,老和尚问她为什么?「我先生被车子撞死,孩子生病过世,我才只结婚二年,人生黑暗,想去死。」老师父问她:两年前你有先生、小孩吗?「没有」,「那时你快不快乐?」,「快乐啊」,「那现在他们死了,你不是又可以回到快乐的日子吗?」各位,本来就是如此,你嫁了先生,执着他;生了小孩,爱着他,你以为可以拥有一切,事实上那正是痛苦的根源。各位进来这里,有的人是因为吸食毒品,而回想当初没有染上毒瘾的时候,你非常自由快乐,一旦染上了,开始受苦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释迦牟尼佛出生在这世间,他跟众生说:痛苦是自我造成的,而生命的意义来自于不执着,来自于奉献众生。我们今天纪念佛诞,乃至我们念佛,一定要抓到重点。因为我们执着,欲望强,脾气不好,所以要跪下来忏悔:佛啊!你要加持我,由于我过去的无明愚痴所造作的恶业那么重,我怀着惭愧心礼佛一拜,向佛求忏悔。为什么要念佛?念佛的一个基本想法就是:我要出离痛苦的生死轮回。你今天进来屏东看守所,天天想出去,这就是你的痛苦。出去做什么?出家吗?奉献社会吗?不是,出去看我儿子,找我太太,要去抽烟、喝酒,可能还去拿钱,又开始颠倒造业了。所以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要再去追求这些,有所追求就是苦海。同样的,不是离开这地方就没有痛苦,真正必须离开的是心中的监狱,监狱在哪里?爱情如锁链,居家如牢狱,黄金如重担,人们必须离开的是这种贪爱执着。佛说:敌人不在外面,而是在你心里。

  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看见树下有个大神,长相很庄严,而且一出手马上可以变出很多甘露、牛奶、食物,于是有许多饿鬼乃至贫穷人接受祂的布施。目犍连走向前去向大神合掌说:善哉!这位菩萨发了大菩提心,一般天神只想在天上享受快乐,没有像你这样来到人间救济苦难的。天神说:尊者,请不要损我的福报,我只是一个鬼,不是天神。「那你为什么长相那么庄严?甚至手臂还发亮,还能布施?」鬼说了:尊者,不瞒你说,我上辈子是个贫穷的乞丐女人,有一次,只不过伸手指引出家人可以乞食的地方,所以现在我的手臂发亮,也因为布施水给出家人喝,所以生生世世,双手自然流出甜美的甘露,但可惜我过去没有听闻佛法,如果听闻了佛法,我不会犯五戒,也早就生天了。

  各位,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作功德,今天大家甘愿在这里拜佛、忏悔,一定要知道自己过去的过失,知道生死轮回的可怕。比如你过去开钓虾场,一个月或许能赚十万,但残杀了多少虾子?使多少人来造杀业?以后你得了癌症,全是自己造的业,自己要背负这个因果。曾经有个故事:有个人死后被判入地狱,一晃眼几千年过去了,有一次见到阎罗王就问:阎王爷!我何时才能离开地狱?阎罗王说:你以前专门写黄 se小说,必须等你写的每一本小说在这世间都消失了,一个字都没有了,才可以离开地狱,你看要多久?所以各位,如果你过去卖A片,糟糕了,可能换你女儿被强暴了,儿子又怎么样了,自己要承担行为反作用力,我们想到这个,要生起惭愧心,要精进忏悔、拜佛。

  忏悔包含有几种心呢?有七种心:第一、惭愧心,各位想到自己过去所造作的过失,要常常心生惭愧。

  第二、恐怖心,想到自己所造的恶业,以后要遭受几百世的业报,甚至生生世世做牛做马来还债,还要当人家的奴隶,很可怕。我们今天抓来一只鸡,割喉咙、割肚子,把它抓去煎、煮,你要想到自己以后可能在开刀房受罪,很恐怖。

  第三个、出离心,知道世间苦,而且很想出离痛苦,出离轮回,各位若是肯老实念阿弥陀佛就是发出离心,不想再来世间轮回受苦,每天拼命赚钱,没多久花光了,还是要继续拚命,生活中苦多乐少,所以世间没什么好留恋的。

  第四、念佛报恩心,我们听闻佛法之后,知道有殊胜的净土法门--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自己要深深觉得庆幸,还好有佛陀出世告诉我们这一个法门。就像我们出家的动机,是「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感情。

  第五、冤亲平等心,你今天想要快乐,不可以只爱这边,不爱那边,要有平等心,佛教称作「舍心」。一般人只爱自己亲爱的,讨厌自己不爱的,心里总是有分别。爱自己所爱的,就有爱别离苦;讨厌不爱的,就有怨憎会苦,天天生活于爱恨交织中。什么叫平等心?想到坐在身边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父亲,你在家是怎么孝顺父母,就怎么孝顺众生,以这种冤亲平等的心去对待一切人。

  第六、大悲救苦心,要可怜世间人因为追求欲望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要替他们感到难过,看见阿嬷夹鸡腿给小孙子吃,你如果有神通,可怜!阿嬷夹自己先生的腿给仇人吃,那只鸡是谁?可能是她死去的先生,现在投胎当鸡给人杀,给自己的孙子吃,你看这世间多颠倒。

  我有个朋友在台中开海产店,店面很大,又赚钱,开店不久他就买了宾士车,又在加拿大买房子。有一天生意非常好,他跑去厨房帮忙,准备抓龙虾,一进去却听见有小孩的哭声,哭得很凄惨,他觉得奇怪,一直找寻到底是什么人?仔细一看,是小龙虾,那声音就像他的小孩子在哭一样,他吓坏了,从此决定结束营业,现在改卖素食,虽然赚钱比较少,但是他说:我这样比较心安。各位,我们念佛人要有大悲救苦之心,每天有那么多动物被杀,那么多人造杀业,要为他们念佛回向。

  念佛的功德多大你知道吗?再说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名叫少彪,一辈子想尽办法当官,用尽办法贿赂,就是升不了官。他还去求观音,拜观世。有一天他作梦,梦见自己来到地狱,鬼王带他到一个大油锅旁边看,锅里是什么?都是他平常最爱吃的大蛤蜊。油锅的火一点上,蛤蜊一痛,壳就打开了,看见什么?少彪,少彪,少彪,他吓坏了,赶紧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只要一念阿弥陀佛,每个蛤蜊立刻变成小鸟飞走,不用被火烧。鬼王跟少彪说,你为什么升不了官,知道吗?因为你爱吃活的蛤蜊,损了福报,把你的官运给障住了。少彪醒来之后,再也不敢吃活的东西,更不敢吃蛤蜊,而且更加努力念阿弥陀佛。

  方才说过,众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各位如果了解,以后只要这世间有众生受苦,我就念佛、拜佛,这叫大悲救苦心,愿一切众生都念佛。弥陀名号传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有了光明。每个寺庙晚上都会敲大钟,锵!大钟的声音传得很远,甚至传到地狱,我们听见之后也要赶快念阿弥陀佛,或念菩萨名号,钟声随着佛菩萨的名号来到地狱。地狱众生听见了佛号,可以灭除他们的痛苦,所谓「闻钟声,烦恼轻,离地狱,出火坑」,要知道念佛的功德对自己,对众生都有莫大的利益。

  第七、观罪性本空心。「观」是观自在的观,是一种智慧的观照。罪业是我们过去世所造的,本性空无所有,业相幻化无常,虽然现在身体有病苦,但是不会永远如此,若知道罪业本空,就可以超越它。我们会痛苦,是执着有个「我」被伤害,执着有「我」受苦,事实上,有没有真实的「我」存在?跟本没有!这点必须了解。我们念佛、拜佛要具足这七种心,回去以后把它抄起来,常常看--大惭愧心、大恐怖心、大出离心、念佛报恩心、冤亲平等心、大悲救苦心、观罪性本空心。各位过去动脑筋,也许都用来设计人家,现在不可以了,要用脑筋多记一些佛说的话,出去以后,若遇见还在做坏事的人要劝告他们,帮助他们。

TOP

心灵的网站


海涛法师开示


  曾经有外道问佛说什么法?佛以「我说缘起」,「我论因说因」答复他。这是佛法的特质,其他的宗教不曾发现这个真理,更谈不上发扬光大。所谓「缘起法」是说,凡是存在的一切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靠而存在,世界上没有可以单独存在的任何元素或众生。所以我们跟这世界,跟一切生命都息息相关,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以佛说众生在轮回过程中,所留下来的骨头比喜玛拉雅山还高;在轮回过程中,众生因为离开爱人、亲人所掉的眼泪,比四个大海还要多,只是我们的烦恼习气重,所以过去世的记忆被覆盖了,但事实如此。

  佛也跟我们说:众生都有权利追求快乐,不应该伤害任何生命,而且我们有义务,自动自发帮助一切生命,这是很自然的慈悲。慈悲心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代价,而是不忍众生之苦。世尊成就无上佛道之后,具有三种力量:一、遍知一切;二、平等大悲;三、大雄大力。所以我们称念他的名号,观想他的形相,念他的咒语,读诵他的经典,就是为了成就众生,同时也成就自己。

  曾经有个笑话,有一个人被蚊子叮,很生气要打死牠,蚊子说:不要打我,我身上有你的血,一样的道理,儿子身上也流着我们的血,由此可以理解,原来,痛苦来自于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释迦牟尼佛给了我们这么伟大的思想,使我们心胸开阔,而能承担众生之苦。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出家?我说:众生的苦是我的责任,就像父母亲现在在急诊室,儿子不能不关心,那是很自然的责任。什么是出家?出离自我、自私的家,走入世界,走入众生的家;承认法界一切生命都是一家人,都跟自己一样。你快乐,我才有快乐;你痛苦,我比你痛苦,因此我们要发愿圆满一切能力,帮助众生。有人问我:师父,我经常看你演讲,口才很不错,怎么培养的?我说:我不懂,但你如果很爱自己的儿子,一定从早念到晚,这是很自然的,对方也感受得到。

  人类都有潜能,人人皆有佛的一切能力,只是不去用它,为什么?因为我们只关心自己钱赚够了没有?儿子吃饱了没有?很少关心别人。各位不妨练习「唵嘛呢呗美吽」,用这一声音透过慈悲传达给众生。佛菩萨有大慈悲,你一起念头,他的力量即刻现前,无论对方正在生病,或在起烦恼,只要你不断实践,哪一天会有感应的。例如对方咳嗽不停,我来念个咒,观想他的喉咙舒服了,不咳嗽了!更慈悲的人是希望他的咳嗽给我,一直念着:换自己咳嗽,换自己咳嗽,或许他本来要咳嗽三个月,而因为你的慈悲心,所以只咳嗽三天。

  人们总是忙着世间事情,当然有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许扮演爸爸,也许扮演妈妈,不论什么角色,为了加强对众生的关爱,不妨每天练习「嗡 阿喇 巴札 那谛」,这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心咒,使你不昏沉,信心坚定。常念这一个咒,记性好,辩才好,来世相貌庄严,菩提心不退。早上洗完脸之后,先不吃早餐,打坐一下,十分钟也好,观想诸佛菩萨,最好培养一佛一咒语,养成习惯,佛菩萨都有各自的心咒,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唵 牟尼 牟尼 嘛哈牟尼耶 梭哈」。起恭敬心,念他的咒,便能得到加持;药师佛是:「唵 鞞杀逝 鞞杀逝 鞞杀社 三没揭帝 莎诃」;阿弥陀佛是:「唵 阿弥得瓦 阿依斯德 吽舍」;观世音菩萨是:「唵 嘛 呢 呗美 吽」。功课做完之后,再来要发今天的本愿,今天要面对很多人,太太,先生,儿女,公司同事,社会大众,发愿要对一切人生起菩提心。如果经常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一开门见到人就会笑,否则整天没有活力。千万不要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完了,你跟世界失去连结了。人世间最怕冷漠,长久下来,慢慢的你的悲心不见了。

  中国人的习惯是:你对我三分,我才对你两分;若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有时候两个人搭电梯,见面好几遍也互不理会,可能只是住隔壁而已,这一方面各位要学习。记得小时候住在台北的孔庙旁边,读大龙国小,每次一下了课,外面有很多老外,他们看见我们这些小孩,哈啰!哈啰!我觉得奇怪,老外这么好玩,看见人那么亲切,为什么中国人见了面好象不认识?心里很羡慕,感觉这是快乐的。现在学佛以后,发现众生原来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看见众生要生欢喜心,感恩心,这是很重要的修行。各位不要因为自己念佛、吃素,看见人不理不睬,一张脸像鬼一样,冷冰冰的。我师父常讲:那一种冷冰冰的脸孔,哪里最多呢?住在山上的修行人,有够冷的,已经不知道佛法是什么,见了人,视若无睹,而且讨厌看见人。老和尚不一样,七八十岁了,他见到你,你不理他,他也跟你哈啰!老和尚有赤子之心。你可以观察小孩子,他们最会看人,很好奇,你跟他笑,他也跟你笑,大人不一样,总是自我包装,我为什么要跟你笑?你为什么不先跟我笑?人际关系开始疏远,也开始虚伪了。

  所以我想,在修行当中,要增加自己与众生的亲切感,增加自我的柔软度,增加对社会奉献的力量,找到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不是这个身体,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死了,释迦佛只是身体入灭,但真理的生命遍满一切,自由自在,就像观音菩萨遍满虚空一样,你一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只要有心,他就现前,比卫星还要灵敏,卫星还有死角,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没有死角,那才是真正的生命。所以大家不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生命。修行人,身体难免病痛,但心不要苦。身体可以不自在,但心不能不自在。如果你又痛又喊苦,苦上加苦,这叫苦苦,那是真苦。要这么想:现在得了癌症,那是因为过去爱吃肉,现在忏悔了,要多放生,这就好了,内心不要被身体的病痛所影响,要平静的接受变化。如果觉得自己实在做不到,那是平常没有练习,要至心恳切的念佛,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因为他们累积了无量的功德力,也因为他们奉献了无量生命,只要有人念诵他的名号,他便能承担众生之苦。尤其是观世音菩萨,你如果念他的名字,他感谢你,因为你让他实践了悲愿;你念阿弥陀佛的名字,阿弥陀佛替你高兴。

  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展现力量,帮助众生;展现佛的力量必须念诵佛的名号。所以要把自己修得更好,有力量帮助别人,三五个也好,不断的做,若自己没力量,没关系,佛菩萨说:你只要念我的名号,念我的咒语,我的力量给你用,大家施食的时候也不妨多念「唵嘛呢呗美吽」,观想自己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我们透过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力量,把食物、烟、清水遍满一切。结束以后,大家把一起念过的清水拿回家,在巷子口附近洒一洒,这是大家慈悲的甘露水,可以净化世间,也可以使附近的鬼道得到饱足,乃至洒在病人身上使他身心清凉。

  各位,念咒不要很自私,光想自己,要观想咒语的光明照遍整个社区,一切众生都得到菩萨的加持,作真正的大扫除。希望各位培养这种习惯,只要看到车祸,马上浮出菩萨的心咒;一看到坟墓,赶快浮出一个金刚萨埵心咒,希望他们痛苦减到最低。只要看见不好的事情,人家在吵架什么的,或在高速公路看见有动物被撞死了,没办法停车下来,眼睛看着牠,念金刚萨埵心咒,这时候,你跟牠结了善缘,这只动物也不会堕入恶道。更重要的是,你起了慈悲心,诸佛菩萨会加持你。大家如果不想记太多,至少要会念「唵嘛呢呗美吽」,看见任何人都献给他观音菩萨的加持;看见痛苦的众生,希望他尽除业障。像我的手机里有各种咒语,每一个人打电话来都要轮流听,让他听一分钟,加持加持,再跟我讲话。现在大家都上网,而心灵网站是不可思议的,了解佛教以后,知道这个世界是空性的,一切众生是连结的,不但我们跟众生有连结,跟诸佛菩萨也是连结的。透过你的心,可以把佛菩萨的爱、力量、慈悲心展现出去。

  有时候我会故意进去便利商店。一进去他们问:师父你买什么?我不理他,只顾着一直走,一直绕,什么咒我都念,让人喝到汽水得到加持,又跟他结善缘,多好!而且我还加念一个咒:「唵 嘎贝啰嘎木 莎哈」,什么意思?整间商店的肉都变成素食,不管什么羊肉干,什么干的,你一念「唵 嘎贝啰嘎木 莎哈」,至少人们吃牠肉的时候,不跟它结恶缘。所以各位!如果你懂这些简单的法,天天快乐,没事你就跑便利商店,或跑太平间,生活中绝不会有「无聊」两个字。例如洗手的时候,一边洗,一边念「唵 嘎贝啰嘎木 莎哈」,这些水一流到水沟也变成甘露水,或念念观世音菩萨的甘露手咒,它的功用是任何水一碰到你的手,即刻变甘露水。这些咒语,希望各位愿意念,也愿意背,可以和广大的众生结无量的善缘。

TOP

菩提道上的障碍


海涛法师开示



  这一节课我们谈谈各位手上这一本经典,因为整个大乘佛教的基本,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符合修菩萨道的根本。大家翻开第一页,有一首文殊菩萨的赞颂,这首赞颂有个典故:在大乘佛教盛行的时候,那烂陀大学曾经有好几万个学僧,每次要讲课之前都要念一些礼赞语,那时候有一个大智慧长者说:我们干脆一个人写一首文殊菩萨的赞颂,看哪一个人写得最圆满,从今以后,要讲经说法之前就念这个赞颂,五百个大成就者回去之后便各自思索,时间到了之后交过来,看哪一个人写得最好,这时候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五百个人所写的都一样,一字不差,这个文殊赞的特别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每次我们也都要念文殊咒,希望文殊菩萨的加持,让我们生起大悲心,得到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智慧,也帮助大家去除烦恼习气。有些人说:「对啦,我知道自己脾气坏」,他知道脾气坏,但拿不出办法,毫无作为,十年前,十年后,没有两样。做个菩萨,不能有不好的习性,习性不好,别人不听你说法,生命浪费了。

  大乘经典,从《华严经》到最后的《法华经》,几乎每一部经都有咒,记得刚出家的时候,被要求研读《楞严经》,一看,好深啊,翻到楞严咒,老师告诉我们,跳过去吧,因为老师也不会背,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算了,你不念,我也不念,一直传承下来。但老和尚告诉我们,整部《楞严经》的精髓就在楞严咒,《心经》的精髓就在心咒,你不背下来,怎么可能懂?食谱看完,炒完了菜,自己从来没吃过,从来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咒就是那个味道,你没办法表达的,经与咒,两样缺一不可。

  为了使大家有能力深入经藏,善解如来真实义,以下我们谈一谈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烦恼习气,毕竟我们都还是凡夫,免不了有烦恼。每次信徒邀我去开会,我都不想去,不开会没事,开了以后翻脸,这个提意见,那个反对,气氛非常僵硬,以后不讲话了,为什么?因为你不是菩萨,心性不柔软,又没有统领大众的智慧,不适合开会。所以各位发了菩提心必须提醒自己,从今以后不再做任何伤害人的事情,除了心性柔和以外也要有能力接受更大的痛苦,一般人不容易,吃东西要挑,太热太冷他不要。出家人至少要接受十种的苦,把心安住。就像弘一大师,他只关心身上的虫子能不能安稳?从来不关心自己的肉体痛不痛,菩萨必须有这种遇苦能忍的德行,这是发菩提心的必备条件。

  再来,要慈悲淳厚。对人慈悲,内心厚道,学习为别人着想。自己虽然不热,也要想想别人热不热;自己不饥渴,要想想别人是否饥渴,这叫作「淳厚」。再来要「深心平等」,「深」代表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不是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如果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们出家人有时候也犯这毛病,这个人红包大一点,多跟他讲两句;那个人不包红包,我不认识。菩萨不应该这样,必须平等对待一切人,不起分别心。比如你现在做人家的婆婆,对待女儿跟媳妇要完全平等,甚至对待媳妇要好过女儿,免得媳妇没有安全感。再来要「信乐大乘」,这个「乐」讲的是愿力,发愿要成佛,求佛智慧,而为了成佛,各位要追求佛的一切智智,才能真实利益众生。

  天亲菩萨又说,有四种发心追求无上菩提。第一、想到诸佛菩萨的伟大能力,自己见贤思齐,也想追求成佛,就像《地藏本愿经》的那一位长者子,他看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么庄严,心中十分仰慕,于是也发起成佛的菩提心。第二、观身过患,这个身体怎么侍候都不能免去种种苦,由于有这一点认识,才知道一切众生也很苦,我拿刀子割自己都割不下去,怎么能为了吃众生肉,而宰杀动物呢?佛教徒吃素,其实和宗教没有关系,只在于有没有慈悲心去想到众生的苦。第三、慈愍众生故发菩提心。各位要经常看看畜生道的苦,它们终其一生必须活在弱肉强食的阴影中,随时有生命的危险。而我们又帮不了众生,所以发愿一定要成佛,才能真正利益众生。第四、有一种人比较欢喜追求成就感,最高的成就是什么?成佛。为了追求殊胜的果报而发起菩提心,这也是发菩提心的方法。

  当然,一切的用心,一切的观照,都是从善知识得来的,所以亲近善知识是学佛的第一要务。很多人看了电视之后打电话给我,师父!噶玛巴法王怎么长得那么像佛啊?各位,我哪一天亲自带你去见他,你会以为真的见到佛了,你看电视已经有感受了,何况看见本人,从他的眼神、声音,你会感受到他内心的慈悲。很多人说:我们是学显教的,为什么要学西藏佛教?各位如果有这种观念,表示你的民族意识太强烈了!哪里有佛的教法,我们往哪里去,要观察众生平等的佛性,不要只看见民族不同,那心胸太狭窄了。何况我们所学的显教已经慢慢变成佛学研究,出家人都只研究学问,慢慢像日本佛教一样,学生跟教授之间没有信仰关系,不能表达内心的虔诚。我曾经有一年到缅甸去拜人家的脚丫子,各位不要笑,一般人的脚丫是臭的,缅甸有一位阿罗汉,他的脚是香的,每个人抢着去顶礼他的脚,当作是佛的脚那样礼拜。另外还有一位老阿罗汉,他的高明在哪里?我们带东西给他吃,只要他吃过的再拿给我们吃,都变成甘露味。这些大修行者,各位亲近过之后才有所体会,对三宝的信心从此不会退转。

  另外要注意有七件事情必定障碍学佛,必须小心防范。第一,上面讲亲近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远离恶知识,什么叫知识?饱读经书,有学问之人,但恶知识也读了很多书,只是没有正见,没有悲心。恶知识告诉你,不要作施食,鬼会来你家哦,那是出家人做的,不是在家人做的。恶知识告诉你,不要放生,破坏生态啊!他想尽办法阻挠你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他叫你不要追求胜法,只叫你做些世间的杂行。

  第二、离于女色。所谓离于女色也是离于男色,色欲是修行上的一大障碍。曾经有法师找过我,说他想来电视台讲经说法,我说好啊,结果他每次带个比丘尼替他开车,替他张罗琐碎的事情,我向这位法师说,不要做不好的示范,你应该去度男众,男归男,女归女,女生有女生的生活模式,男女相处久了会有感情的执着,对你,对她,都不好!所以各位要注意,一个女人如果跟其他女人合不来,只跟男人合得来,你要小心;一个师父如果身边都没有男众,都是女众,连侍者也是女众,你也要小心,这个人还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心态,他也不能叫善知识。

  第三、离于恶觉。什么叫恶觉?执着自己的身相,生起贪爱染着。各位从小到大,天天照镜子,天天爱漂亮,这也不好,所以说「自观形容,贪惜爱重,染着守护」。许多人每天照顾自己,头发经常变形,眼镜经常换,衣服天天换。我不能说他坏,而是关心自己超过关心别人,太爱自己叫自恋狂,自恋狂怎么可能爱别人?
第四、离于瞋恚、憍慢、嫉忌。喜欢斗,爱生气,讲是非,嫉妒心,这些都会败坏菩提心。在密乘的教法中,当师父要把空性的大菩提法传给弟子的时候,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所以才叫密法。就是说,如果他观察你还有嫉妒心、分别心,绝不能传给你大手印、大圆满。噶举派的教法,称为黄金珠鬘,黄金珠鬘是一个串一个,老师找到真正发心的学生,一直传下这个教法,千百年来不间断。

  第五、离于放逸、憍慢、懈怠。你要发菩提心,必须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性--放逸憍慢懈怠,做了一点善事,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看不起别人。
第六、离于外道书论,有些人看经典的时间少,看杂志、看报纸的时间多,那些叫外道书论、世俗文颂,那一些文章不见得对道业有利益,必须记得,只要「非佛所说」,不要赞叹,不要读诵。

  第七、不亲近邪见恶见,不让自己有不正见。菩萨如果不能远离这些,难免在学佛的路上发生障碍,所以佛说:「不见更有余法,深障佛道」,没看见还有其他的情况障碍成佛之道这么严重的,就是指前面这七种情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