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障碍他人德 恶趣报无边

障碍他人德 恶趣报无边

障碍他人德 恶趣报无边




作 者:堪布索达吉传讲

   


虽仅一刹那,障碍他人德,

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

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

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



即使只是在极短时间,障碍了菩萨的福德善行,即为间接损害有情的利益,将受无数次堕恶趣之报应。因为毁坏一个有情的安乐,就会使自身遭到极大损害,更何况是毁坏尽虚空际有情的无边安乐呢?

前面讲过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佛子,如果舍弃菩提心就直接损害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这个罪堕非常严重。接着这两个偈颂:前一颂以教证说障其他菩萨善法即间接损害了众生利益,当堕恶趣;后一偈以推理说明自己舍菩提心或障他菩萨善法,这种损害一切有情安乐的恶果不可思量(或者:将前后三偈颂连起来理解,“菩萨戒堕中”一偈言舍菩提心将直接损害众生利益;“虽仅一刹那”一偈言即使间接损害众生利益亦有无边恶趣报应,以此说明自己直接损害一切众生,其果报定更为严重;“毁一有情乐”一偈言损害一个有情自身即遭大恶报,更何况毁坏一切众生利益呢!后两偈都是在说明舍菩提心罪业报应的严重性。这三个偈颂间的关系,请大家认真去分析)。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发过菩提心的大乘佛子,特别是一些高僧大德,都在精勤地饶益众生。如果有人给他们造违缘,障碍他们的事业,这种恶行罪报将会非常非常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善行事业对众生有极大利益,如果此事业遭到一些人扰乱、障碍,令利益众生之事业不能顺利进行,扰乱者就是间接损害了众生。简言之:谁障碍菩萨的善行,也就等于损害众生利益,那么他一定会因此恶行而感受无边恶趣痛苦。佛在《寂灭决定神变经》中说:“若人劫夺南赡部洲一切有情财物,且断其命;如复有人障碍菩萨善法,下至阻碍施予畜生一抟之食,其罪较彼重无数倍。”抢夺南赡部洲一切有情财物,还要杀害一切有情,这种罪行也就够可怕了,可是仅仅去阻碍菩萨以一小抟食物施给畜生,这种阻碍行为,其果报更要严重无数倍!

现在一些高僧大德,正在行利益广大众生的宏法事业时,某些人去干扰,这些人造的恶业有多可怕,一刹那给他生生世世带来极端痛苦。因为高僧大德的宏法利生事业,即使是一刹那,其功德也不可思议,关于这点,藏传佛教史上的热罗多吉扎译师有段公案可以说明。当时热译师在寂静处准备长时期闭关修法,一天本尊现身告诉他:你一人在寂静处即使闭关修行千百万劫,也不如利益一个众生,使其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功德大。他得到本尊授记后就立即出关,不停地游化四方,广度众生。

高僧大德的利生事业,即使只是去作一刹那小违缘,其业报也是不可思议。你们在自己有能力、有影响力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这点。要不然,虽然自己拥有了权利地位,却在短暂无义的人生中,犯下了滔天罪业,太不值得!不如去当一个小乞丐,拿个破碗,口里念着“嗡嘛呢叭弥吽”,四处行乞,像色达县城上的那几个小乞丐一样。我常想:从因果方面说,他们一生比美国总统克林顿都要有价值。克林顿虽当上了超级霸权国的总统,在世间来说,呼风唤雨,人们很羡慕,然而他造了多少恶业呢?前段时间,轰炸南斯拉夫杀了多少众生,他的后世果报将会如何?

我们身边都是发过菩提心的修行人,都是菩萨,在他们闻思修行、放生、给他人传法时,自己切不可去制造障碍。现在有些人嫉妒烦恼深重,见到他人行善法时,总想去搞破坏,特别是见到别人闻思背诵经论,他自己智慧与精进不够,不能像别人那样深入经藏,广闻博学,便散布种种谬论,阻碍他人闻思。这种人以一刹那恶行将招致无数劫堕落地狱之苦。不管处在什么环境,上师如意宝说:“我们无法观察身边的人谁是菩萨,谁是凡夫,所以我们应以清净心来观一切,自己要励力行持善法,见到他人行善法时,千万不可造违缘,而要详察自相续,断除嫉妒嗔恼。”

有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菩萨在布施时,有人去乞求他施身体,菩萨失去了身体、生命,就无法利生了,这些乞者是不是也造了严重恶业呢?布顿大师就此曾作过回答:“对菩萨来说,给别人布施身体,不会障碍其修行事业,因菩萨布施身体,在短时间即积累起多劫才能圆满的资粮。其他人向菩萨乞求身体,实际上是菩萨修道中的助道因缘,故无有障碍菩萨善法的罪过。”

    退失菩提心与障碍菩萨善业,这些恶行的严重果报,除了上面引教证说明外,在“毁一有情乐”一颂中,又用理证来说明。按照因果规律,如有人毁坏了其他有情的安乐,他必定要因此而招受痛苦果报。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这方面讲得很详细,例如一个人以烦恼摧毁一个有情的生命,定将在五百世被他人杀死,以此而偿还此恶债;《正法念处经》中也说:“杀一有情,当一中劫住于地狱。”一个有情的生命及其它安乐,与三界所有众生成佛安乐及其它安乐,相较之下,一个有情的安乐自然很小。但毁坏这种小安乐的果报都是如此严重,更何况舍菩提心、障菩萨善行,要毁坏一切有情的无上安乐,这个果报简直无法想象,令人毛骨悚然!

故杂罪堕力,菩提心力者,

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因此,既犯罪堕又具菩提心的菩萨,间杂着相互抵制的罪业与功德,要在轮回中往返很久,得不到登地。

    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受菩萨戒者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去放逸犯戒,论中在此特别宣说了这样作的过患。因为这样去作,你守持菩提心功德与舍戒堕罪相互间杂抵制。每一次犯戒的堕罪力牵引着你堕入恶趣,每一次受戒的功德牵引你上升善趣,两种力量轮流牵引,要在生死轮回中辗转很长时间。就像两个人拉同一辆车,一个往东拉,一个往西拉,争扯不休,谁也到达不了目的。舍戒与守戒也是在菩提道上朝两个相反方向的力量,使自己不能很快地成就。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中说:“于他胜罪(根本堕罪)随犯其一,即便不能于现法中证入初地。谓于先时之所积集将入初地广大资粮不能增长,先所未集,不能生起。”这里说得很清楚,因为你犯了根本堕罪后,以往积集的资粮不能增长,没有积集起的资粮也无法生起。证入初地必需的一大阿僧祗劫修行资粮,由此无法积集,你超出三界轮回、登地之事也就会“久蹉跎”。你还得在轮回里拖很长时间受苦,对他人也不能去作很大利益事业。所以为了自他利益,我们在受菩萨戒后,当如根索曲扎仁波切所言:“即生受菩萨戒后,宁舍生命也不舍弃菩提心。”

——节自索达吉堪布传讲《入菩萨行·第四品 不放逸》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