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经里面常常作譬喻,将佛陀譬喻作大医王,将佛所说的一切法譬喻作药,九法界众生都是 病人。要怎么样取舍才是精当呢?取这个药如果对症就精当,对症了,药到病除。如果药不对症,那 就不精、不妥当了,可能还会使病情加重,也可能病人吃了这个药,起反作用死了,那就不当了。所 以诸位要晓得精当,是因时、因人、因处三番审机,“契机、契理”才是精当。我们生活在这个时 代,众生的根机是怎样的,我们要很清楚、很明了。如何在佛法的大海里来作选择,以对治现代人的 毛病,对治现代人的习气,这些都是取舍的原则。这十句二十个字就是对治现代人病的。 第一个是真诚。现代人常常虚伪、作假,真诚这两个字,真是一副良药啊!我们是现代人,我们 的心真不真、诚不诚呢?不真、不诚!我们也搞虚伪,也搞假的,所以这副药拿来,先治自己,治自 己很有效,我们才有把握说这个药不错——你的病跟我差不多,大概你也可以用用。这是基础的基 础。我们学佛,学佛就是想作佛,作佛哪有作假佛?佛怎么能作假呢?无怪乎善导大师教我们:“一 切要从真实心中作!” 你看他老人家讲这一句话,在《观经四帖疏》里重复好多遍。重复的遍数 多,没有别的用意,就是希望你看一遍注解,其它的也许都记不住,只要记得这一句就行了,这是最重要的一句。纵然别人对我们虚假,整个世界的人对我们都虚假,我们对一切人还是要真诚。为什 么?我们要作佛。他们为什么虚假呢?他们搞六道轮回。我现在学佛觉悟了嘛!觉悟,就是从今之后,我再不搞六道轮回了,我决定要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凭什么脱离呢?凭真诚。如果你不从真诚 上做功夫,那么无论你怎么样修,修得再好,盘腿面壁可以一年不出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依旧是 六道轮回。我们要以真诚心待人,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吃亏上当,你活到一百岁,也顶多吃亏 上当一百年。一百年时间很短的啦!只要脱离六道轮回,那你的福报太大了,这一百年吃亏上当,值 得,太值得啦!明白之后,你为什么不肯吃亏?为什么不肯上当呢?何况你们都晓得生不带来、死不 带去,你到底吃了什么亏?上了什么当呢?人家欺骗你,要你的都是名闻利养,名闻利养不是你出生 时带来的,你死了也不带去,所以你要是真的看清楚了,哪有什么吃亏上当!吃亏上当是个错误的观 念,不是事实。谁真的吃亏?谁真的上当呢?虚假的人真的叫吃亏,真的叫上当了,不但搞六道,还 要堕三途。假使全世界的财产都是我的,统统都给你骗光了,也无所谓。你就是全部得到了,你还是 搞六道三途。
我能够舍,能够放下,我就能出六道轮回。一出六道轮回,那生活的空间就大了,六道是一个范围,超越六道,你的活动空间尽虚空、遍法界。你想不想超越呢?何必在轮回里打滚?轮回都是苦没 有乐啊!欲界三种苦具足,不必细说你们都知道;色界虽然没有苦苦,但是行苦、坏苦具足;到无色界天,连身体都没有了(我们一般人讲“灵界”),没有身体当然也就没有坏苦,但是他有行苦。所以佛讲三界通苦啊!六道里哪有乐呢?乐,不过是你受苦稍稍停一下,让你感觉好像是有乐。事实摆在面前,每一个人一天吃三餐饭,一餐没有吃,就饿得很苦了。由此可知,吃一餐饭就等于病人服药一样,你不服药饿病就发作,短短的一天,就要治疗好几次,有什么乐呢?你乐在哪里?人就这么愚痴,事实真相摆在面前还不知道,迷恋在这个苦海之中!所以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从真诚!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但佛法,世法也是如此,一定要以诚敬待人。
真诚从哪里修起?从不自欺、不妄语修起。今天全世界,连法律都讲求要有隐私权,你就晓得世间人,没有出离六道的意念,不但不想出离六道,连出离欲界的念头都没有。为什么呢?他有私心啊!私心重,强烈地执著五欲六尘,生色界天都没有份。色界天人的心比我们清净太多了,没有那么浓厚的欲望。你参禅为什么不能得定呢?欲太浓了。因为坚固的执著,所以他修定也不能生初禅天。
因此你就晓得隐私权的害处有多大!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哪一样不能公开?有什么秘密要瞒人呢?有不能告人的事,都不是好事。好事哪有不能告人的?所以你要问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从哪
里修起?就从这个地方。你还有不可告人的事,你在佛法里还能有成就吗?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你念佛不能往生,参禅也不能得定,更不要说开悟了,研教也不能开解,修“道”你没有份啊!只是跟佛法结个善缘,种一点善根而已,要到哪一生才成就呢?远之远矣!这一生没指望啊!我们要想在这一生成就,就要把虚伪、作假的毛病习气连根拔除,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诚,我们从这里做起。首先要记住: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实际上,你绝不吃亏、绝不上当。心里头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的心快乐啊!真正得大自在!你没有烦恼,然后你才能作一个真正正常的人。世间人不正常,因为不真、不诚就是不正常。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句,都是讲心,也就是佛法讲的菩提心。“真诚”是菩提心的体,后面这四句是它的起用,从体起用,用也就是享受、作用。接连的三句,就是《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佛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提出修行的总纲领,就是:清净、平等、 正觉。而经题前半段,“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所以这个经题有因有果。无量用一个“寿”字作代表,不仅仅是无量寿命,还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样样都是无量,世出世间哪一个人能相比呢?“庄严”则是指美好到了极处。那么这个果报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是理想的?还是夸张的?给诸位说皆不是,性德本来如是。自性里面的德能嘛!本来就是这样。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人工造的,你们念《华严经》,应该明白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也不是人工造的,是性德自然变现的。《无量寿经》你们都念过,经里的八个自然,那里头的味道无有穷尽啦!古人常讲“本有家珍”,那是本有,不是从外来的。华藏世界的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人人都有,我们还不能说人人都有份,而是人人都具足啊!有份,这个话说得不妥当,是本来具足,本来就是。我们今天变成穷光蛋,穷苦到这个程度,为什么?就是我们的真诚心没有了!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不正常了、迷了,所以本有的德能也改变了,真正是依报随着正报转。佛教我们修清净、平等、觉,你就能恢复无量寿庄严。世间一般人没有这个福分,没有这个“机会”,佛法讲缘,无缘啊!现在一般人讲没有机会,遇不到佛法,遇到佛法是大善根、大因缘!遇不到佛法,不能明白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无量庄严,是华藏世界,是极乐世界!一般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恢复自性,这真正叫可怜悯者!
真诚心的表现就是清净,清净心是真心,是诚心。曾国藩在《读书笔记》里,给“诚”下了一个定义:“一念不生谓之诚。” 这个说法好!你有一个念头,已经不诚了。有念都是妄念啊!佛法注重在修定,定就是清净心,清净心里没有一个杂念。中国儒家过去非常重视修身的功夫,他也讲定,但是佛法讲定,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更具体。定就是清净心,要懂得修清净心。从清净心来说,决定不为一切境缘所染污,“境”是指物质环境,“缘”是指人事环境。什么叫染污呢?你在这个环境里,动了心,起了念,六根接触境界的时候,心里起了贪嗔痴慢的念头,你的心就被污染,就不清净了。一被污染,你的心就不诚、不真了,真心、诚心本来是清净的。我们通常讲真诚,有些人说:我是真心的,我是诚心的,我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他以为这就是直心,这就是真心,其实意思全错会了。什么叫真诚呢?清净是真诚。你想想:你的心清不清净?还被不被外面的境界污染?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还会不会动念头?还会动念头,就是凡夫不是圣人,功夫差远了,还要认真努力!
平等心是真诚心。平等是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有分别就有高下,哪来的平等呢?从形象上来看,佛法说有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众生,这个不平等。可是,佛教我们生佛平 等,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从理上讲,当然是平等的,十法界都是自性变现的,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从事上讲平等不平等呢?事上讲还是平等。事上的平等,只有佛与大菩萨见到,我们凡夫见不到。凡夫为什么见不到呢?凡夫着相,一着相你就见不到,凡夫在相上分别,虚妄分别啊!诸佛菩萨何以见得到呢?因为诸佛菩萨不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