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戒的学习与检核

戒的学习与检核


  作者:释悟因
  
谈“戒律”时一定要探其根源,确切掌握戒律的根本精神。在缘起法中,戒律的根本精神是“相互尊重”,要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存。自己好活;也尊重别人好活。—这是修行布施无畏的最好法门。
  
佛陀告诉我们:“世间是苦,真实不虚。”说世间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说了苦谛,一位伟大的老师不可能不告诉我们有关苦迫的解套方法。佛陀所说的方法,法门非常多,有八万四千法门—诵经、念佛、持咒、布施、持戒、禅修等都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数目何其多,为什么这么多?在在说明:众生的根机有多少,习性有多少,烦恼有多少,解决的方法就会有多少。法门虽多,但佛法的修学,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学。
  
佛陀在世时,有很多在家居士修行修得很好,像频婆娑罗王、须达多长者、耆婆医师……,他们持戒认真,对佛法信受奉行,是佛弟子的楷范。出家比丘众像舍利弗、目犍连、周利槃陀伽等,也都奉行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比丘尼众如差摩、苏昧达、吉那达多等,也都是我们的楷范。他们都是从戒、定、慧三学下手修学。
  
戒与三学的关系
  
有人曾经问我:“师父,您是修大乘还是修小乘?汉传、南传、还是藏传?是修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我说:“若要尽数汉系中国的宗派,还有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俱舍宗、成实宗、唯识宗等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共十个宗派。这十大宗派各有所依的经典与论典。我修学佛法比较重要,而不在哪一传承、哪一宗派;是大乘还是小乘。这十大宗派都必须持戒、修定、修慧。”戒、定、慧是通往解脱道的三无漏学。是大、小乘的共学,任何一个传承、宗派的共同内涵。三学可以说成三个阶梯,最初阶就是戒学,是所有基础的基础。然而三学常常是紧密相连,难以切割。持戒庄严,可以得到智慧,得到解脱。这叫“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得解脱。”反之,不修戒不可能得到禅定。不修禅定,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乃至世俗智、法智、无漏智、一切种智等无由得生。再进一步谈,“智慧”是解脱的根本,但是智慧很抽象,从哪里可以看得到?从身、口、意的持戒与禅定去表达。
  
总说戒学
  
戒的根本精神-布施无畏
  
谈到戒学,一般人的印象每每是: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或者是犯戒后有惩治或制裁,但这只是戒律消极的部分—防非止恶,即“诸恶莫作”的意思。其实,戒律还有积极的一面,就是要利乐、利益众生。要做什么?怎么做才是如法如律?因此,谈“戒律”时一定要探其根源,确切掌握戒律的根本精神。在缘起法中,戒律的根本精神是“相互尊重”,在人与法、人与团体、人与大自然间,要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存。自己好活;也尊重别人好活,运用大自然的资源;也要尊重大自然的资源。—这是修行布施无畏的最好法门。
  
出家在家的要求不同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众、出家众。出家有男众、女众,在家也有男众、女众。佛陀的教法,出家与在家持守的戒律不同,出家众的戒律要求有其特殊的部分,最明显的是淫戒。出家众持“不淫戒”;在家众持“不邪淫戒”,世俗的男女仍是有家庭合理的性生活。在家众戒律的基础: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尤其前四条,是性戒,也是布施无畏的最好法门。这些戒律,不管佛陀出世或不出世,都应持守。
  
持戒的归趣
  若持戒庄严,身心可以安定。渐渐的,觉知能力加强,就可以修止、修观,三学不断增上,进一步得到出世的解脱,这是持戒的宗旨归趣。因此,不要持奇奇怪怪的戒,要问这对自己身心的安详宁静有帮助吗?“戒禁取见”,就是执持那些有损而无益的邪戒。持戒时,要能够辨析: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善的因缘,才能帮助身心安宁;不善的恶法,反而会回过头来反噬身心。这是世间必然的情况。
  
佛陀告诉我们:持戒就是在修行“布施无畏”,因此,持戒的人生前会得到好的信用,好的名声,让别人信任你,对你感到无所畏惧。往生后,可以升天增上,至少可免除堕三恶道的苦。最重要的,持戒可以不疑悔,对自己的行为,于身、口、意上的表现,可以没有遗憾。生前持戒,在临终的时候,没有后悔,身心安然无惧无畏。此即保有人身。
  
种种譬喻说持戒
  
喝酒的禅修者:喻禅修要以戒为基
  
在尘寰世间修行、学佛,常常要面临考验。很多年前,有个人住在台北南港,非常用功,喜欢禅坐,听说修禅修得非常好,有境界出现,大家都很护持他。南港的冬天很冷,有人就劝他:“喝点小酒比较暖和,通通血脉。”我第一次陪师父上人去看他时,发现他身心安详;第二次看他时,围墙边开始有几支酒瓶;过两年再去看他,茅蓬周围堆满了酒瓶,听说已经酒精中毒。如此,还可以禅修吗?爆掉了。多可惜啊!这是现代版的。
  
持戒是修定、修慧的基础。尤其有禅定工夫之后,更要以戒当栅栏守持著,定、慧才不会漏失。修行是要减少烦恼,增进戒、定、慧,如果因不持戒,走上歧路,真可惜。
  
降龙的沙伽陀:可以降龙却无法照顾自己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具神通的比丘叫“沙伽陀”。有天,某地方出现毒龙吞噬人们。沙伽陀比丘运用神通降服了毒龙,为民除害。国王及全国百姓都非常感激他,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在家的时候喜欢喝酒。大家就拼命送他酒,他也就喝了。有一天,佛陀与阿难外出经行时,看到路边躺著一个人,那个人吐得一蹋糊涂,衣服都弄脏了。群鸟飞到他四周吃吐出来的秽物,还在他身上跳来跳去,大小便,很是喧闹。那人身上穿的好像是比丘的袈裟。
  阿难问:“那人是谁?”
  佛陀说:“沙伽陀比丘。”
  阿难:“哦!他不是有神通吗?而且他曾降伏毒龙,为民除害。”
  佛陀:“他现在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降龙!”
  在律藏里面的沙伽陀,禅定工夫一流,而且有神通力,却功亏一篑,令人觉得惋惜。犯戒就在一念之间,有时候一个缺口没处理好,堤防就崩溃掉了。持守戒律是要付诸身、口、意的行动,并非只是知道理论,而是要成为实际的践行行为。
  
持戒是尊重生命的展现
  
持戒是自己守法,遵守道德行为。不但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让别人有生存的权利。
 
 1997年,禽流感在香港发生首起死亡案例之后,数年来陆续在十几个国家爆发疫情,比SARS的传染力还强。类似这种传染病,当个人发现被感染时,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应主动向医检单位报备并积极接受治疗,避免将感染源扩散。又像喝酒不开车,不吸毒,乃至防范爱滋,让自己好活,也让别人好活。这也是说明了持戒是布施无畏的法门。
  
所以,持戒是积极的,是一种正法的生活,是尊重生命的展现。大家都能够相互护持,共同蕴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过海关托带东西:喻持戒要有智慧
  
持戒,除了遵守戒规,也必需具有智慧才能持戒清净。举例来说,早期国人出国喜欢买热水瓶、电锅、漂亮的衣服等。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机场准备返台时,有一位居士靠过来说:“师父!我归依您耶!”我说:“哦。”居士又说:“我看你行李很少,我的东西麻烦您帮我带,放在一起,然后我们一起回台湾。到高雄的时候,我可以送你到香光寺。”虽然觉得这位居士很亲切,可是我想想,他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早期是热水瓶、电锅,现在甚至有走私枪械、毒之品,或其他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东西。所以,帮别人之前要先想一想,宁可严肃一点,不做一时的烂好人,否则惹祸上身,帮助他人犯戒,自己也犯戒。这不是布施,是助长不善法。
  
持戒要坚忍,不要接触不好的因缘
  
持戒的生活与“触”有密切的关系。接触不好的因缘就容易受迷惑。有的人自认武功高强,左一个圆融,右一个不执著。到酒店、se 情店去度人,于是喝酒、**、赌博,最后肯定是被度走。有的人说:“缘起嘛,缘起无自性空。像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都是空的。”但佛陀告诉我们:佛法说的“空”,不是断灭空。《心经》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我们的理解还不够,但要深信因果业力不失,世间是有业、有报,有善、有恶,有圣人、凡夫。没有禅定与智慧的抉择真本事,随著自己的业力习气转,三世因果业报你要怎么圆融?没有证量,“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那是自往地狱火坑跳。所谓“染缘易就,道业难成。”在染的因缘法里面,可能被薰染得变样,自己还不自觉。
 
 因此,持戒要有定力,要有一些坚持及坚忍。在家居士持戒遇到环境的考验比较多。在你的环境当中,尽可能不去接触不好的因缘,不去喝酒嫖赌的场所。不只出家众不可以去五家托钵,在家众也应少去那些地方。勉励自己福慧要增上,就要往减少烦恼、困惑的方向精进。世间永远有利息:善的行为,有善的果;不善的行为,有不善的果。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影响力,不断地反薰著你的身心。
  
让自己没有负担—无畏,过著不悔的生活—无畏,这是为什么持戒最重要的原因。
  比丘入军阵戒:喻持戒是合理的生活态度
  在出家的戒律里,我很喜欢讲一条戒律:戒比丘入军阵中。军队里本来就是训练战争杀伐,是非也多。有位比丘去到军营里,国王知道了,就叫他来问:“你来多久了?”
  比丘说:“有几天了。”
  国王:“你来做什么?”
  比丘:“没做什么,只是路过。”
  国王:“你接下来要去哪里?”
  比丘:“我想去向佛陀礼座。”
  这位国王就是波斯匿王,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交给这位比丘,说:“你去看佛陀时,请替我将这份礼物呈献供养佛陀。”
  比丘就离开军营去看佛陀,并把礼物呈给了佛陀。
  佛陀问:“礼物从那里来的呢?”
  “波斯匿王要我带过来的。”
  佛陀明白了波斯匿王的用意,就呵斥比丘:“出家比丘跑到军营去做什么?如果军队请你去说法或辅导,可以去,但最多只有几天。如果没有事,一个训练军队的场所,岂容你在那里!”
  
我们可以看出:波斯匿王对佛陀的信任,以及对僧团的护持。他知道佛陀会告诫比丘,不准比丘没事到军队闲逛,容易被当作可疑人物看待。这条戒律虽然是出家戒,一般人也是要遵守的。因此,持戒更要知“因缘节度”,要知道因缘时节,知所进退,这也是修无畏的方法之一。持戒律是合理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家庭及社会中,个人谨守分寸并相互护持,同时要教导家里的人,这些是一定要传扬的。
  
被罚款的工作者:喻持戒是工作态度的正确性
  
我再举一个例。有一位居士跟我说,他从事营建工程业,曾因为延误工期而被罚。七罚八罚,连营建的材料费、工资及设计费都亏损掉了。怎么会这样呢?
  
刚好旁边有位居士听了,便说:“你为什么会一直迟延呢?你要改变你工作态度的正确性。”又问:“怎么罚的?罚也会影响彼此的利益。”
  
亏损的居士说:“延一天罚千分之几,延二天罚千分之几,一天一天的扣。扣到最后,连本带利都被扣光了,自然一毛钱都没有赚到。”
  
另一居士说:“你接下工作后,就要按时施工。工程进行首重管理人、事、时,尤其对时间要有概念,要遵照约定在限期内完工。另外,如有不可抗拒的原因出现,这是合理的,你可以提出交涉;纵使要罚的话,也还有折扣可以打。”
 
 施工守时、依约行事、付款酬报,隐含相互尊重的规范,而订出游戏规则。世间法如此,何况修学佛法、出世间法!一位伟大的老师不可能不教导他的追随者,将所教导的法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并坚持这些准则。—即使有不可抗拒的原因出现,使终极目标难以达成。—但在目前,仍旧知所进退,坚持奉行大方向,力求正确。这不是对别人说,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坚持。
  
吃鳖的现报:喻持戒是惜福的生活态度
  
持戒是一种惜福的生活态度,吃要吃得健康,而且不杀生。
  
我曾经听过一个喜欢吃鳖的人。他将鳖放在有水的锅子里面,用一个有几个洞的盖子盖上去,然后锅子慢慢加温。水一热,鳖就会从洞探出头来,他就把香麻油和著酱醋等佐料往鳖的嘴巴里倒。一倒之后,鳖就沉下去。等一下又加温,它又冒出来,他再加佐料。连续地做几次,最后把鳖煮熟了,于是上桌成佳肴,以为这样很好吃,是享受。有一天家里失火,他张惶地赶快逃命,却被阳台上的铁窗挡住去路。他急著要冲下去,结果头是出去了,身体却卡在铁窗中。消防人员拼命从下往上喷水救火,水柱却直灌入他嘴巴。火已经烧到他身上了,他又拼命喝一肚子的水,最后还是活活烧死。
 
 有人说:“持戒很苦,很束缚。”但所谓美食享乐,要像这样杀生吗?持戒是一种惜福的生活,消极的持戒是“诸恶莫作”。积极的持戒是“众善奉行”、“慈悲喜舍”、“自净其意”的表现。在日常生活饮食,素食就是以不杀生为要,是惜福。在我们还没有解脱以前,这样的惜福,至少在世间是安心的、安详的、宁静的,是布施无畏。
 
 持戒就是修行
  
持戒是佛教的修行方法,是走向解脱道的第一个步骤。若只到庙里烧烧纸钱,银纸烧完,银货两讫就没事了,这样的宗教行为是堕落的。《金刚经》说持戒的功德大于布施。为什么?因为持戒是布施无畏,就从身、口、意的行为去践行。要净化自己身心,是要有所付出。它不只有理知,持戒就是修行布施无畏的行为实践。
  
从自己的身心去分判: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会让你心安?什么会让你心不安?这才叫信仰、正信。以在家居士来说,三归五戒是基础,若有因缘再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短期的,三归五戒是终生奉行。修学佛法就从持戒—布施无畏开始,这就是行“道”。
  
“道”是什么?道是方法、道路、法门,是“乘”。“乘”的梵语是YANA,音译为“衍那”,是度脱、运载的工具,如同船只、脚踏车、摩托车、汽车、飞机等。有人说:“我要修大乘法,要坐大船而不是小船。”然而想要度脱,并非从别人身上开始,是从自己身心的持戒—布施无畏—开始。从自己的身、口、意去实践生活规范,这无关大乘或小乘。不管修大乘、小乘,或修任何的法门,持戒是修学佛法的基本—布施无畏是修学佛法的道。
  
戒律在那里?就在生活中。从自己的身心先学著辨析善恶、是非,因实践才有修证。修行法门,总在戒、定、慧三学,而三学就从持戒、学戒—布施无畏—开始学起!

 出家修道为难行能行的大丈夫之举,《资持记》引述出家有十八难行能行之法,其中包括辞亲割爱、舍离五欲的享乐及摒弃世间名利等。在抉择这条“不归路”之时,应先考核自我是否俱备出离心?而并非厌倦在家苦闷的庸碌生活,欣求出家希冀一份四事供养之逸乐。佛云:在五浊恶世时期,为饥饿因缘出家者,名为秃人。也许大部分出家的的初发心,确实是为了成就无漏的解脱,但是娑婆众生毕竟根性薄弱,觉照力不足者,在日常生活里难免在触境时起染执。倘若在佛法上得不到法益,又缺乏僧团护持劝谏的力量,再加上无正知见的良师道友在旁引导,过境迷失的羔羊终会沉沦。
  
佛门强调佛弟子应该依法而行,并非依人而起类似偶像崇拜的情感,良禽择良木而栖,亲近善士亦是如此,必须深具慧眼,方能辨别亲教师是否堪为终身依止修学的大善知识。但话又说回来,在邪说充斥的末法时期,多少人能有此福德因缘,能亲灸真正的大善知识呢?佛于灭度时告诫弟子,今后应以戒为师,因此戒法就成为僧伽日常生活规范的导了别。
  
学戒、持戒皆须要一个适当的环境以便如法受持戒法。倘若环境因缘使然,对于一些微细戒的行持,而无法与大众生活共融,那么,基于僧团和合无诤的考量下,只能随顺因缘,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原则下,不忘失个人对戒法的信念及受持。
 
 也许我们是初生之犊,在菩提道上还在试探自己的脚步,也许我们对戒法的认知还是很迷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习熟悉戒文及厘清它的涵义,并时常忆念、思惟戒法而随行。一旦处在不如法的境况中,遇境即应觉察自己所应为或不应为,尽量避免做出与戒法有所抵触的事。譬如:在法会期间,有人好意的从大寮端来一些食物,你是否能当下警觉这是尚未打板供佛僧的食物,而立刻婉拒这些食物的提供?又与大众为三宝事或参访善知识而出门时,是否能在大众用药石时不为美食所动,并且在不尴尬的情况下,仍如法受持过午不食?当然这是因个人体质状况而有所方便开缘,但举此例最主要是要表达那份对戒法受持的坚持,它的力量来自常忆念戒法,它的薰习力加强了无作戒体防非止恶的功能。
  
末学曾亲近一位事务繁忙的长老和尚尼,她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当她在外出办事前,必定恭敬地捧著一部大藏经,把它顶在额头上,然后念一小段或几句经文,然后才安然地外出,接著她便在车里反覆思惟这几句经文的含意。有时几乎连阅藏时间都没有,只能轻抚藏经,面对法宝而不断忆念思惟法义,在忙碌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一股清泉。由于浸润于法水的洗涤中,这位老法师的修持功力便日渐深厚,能够日理万机而保持身忙心不忙,那份心境上的洒脱及自在,不时地展现于其言教与身教之中。
  
经常思惟法义,不论生活是多么忙碌,或者环境因缘不完全如法,千万不要忽略以法水来灌溉自己的心田。常忆念戒法,并以此审查自己身口意业的造作,也许有人会因没有因缘如法地持清净戒而苦恼,会为不能圆满戒相上的要求而感到挫折;但戒是帮助修道人解脱自在,它不是一种束缚,更非以此作为批判他人言行举止的借口。常忆念、思惟戒法,从对它的熟悉中体会戒律的真正精神所在,从个人的随行戒法中,了解它与自己修行办道的密切关系,并从而学习佛门的慈悲;实际上,一位真正懂得戒法的修道人,他的心量应该是宽广、慈悲的。
  
从忆念、思惟戒法,提供个人解律的心得与同道们分享,并祈诸善知识指正。目前因环境因缘不具足,使自己在受持上仍无法圆满:但透过义解仍期盼每位发心菩萨皆有如法受持的因缘与决心,使戒法延续,佛法命脉永住在世。

 编按:戒与律是有所不同的,僧团的生活以律为主,才得以清净,个人要解脱生死,则必须要持戒:佛教要能历久弥新,必要有律治的僧团,个人的生活则必须以戒为准翻,律学之名称,各方使用的“用语”不同,一般的说法有三种:1、昆奈耶(昆尼);2、波罗提木又(别解说);3、尸罗(清凉) 。
  
尽管名称不同,然内涵却相差无几。
  A:昆奈耶
  昆奈耶(昆尼)是梵语,含有律、灭、调伏、善治的意思,能制伏、灭除种种过患,此乃佛陀针对比丘、比丘尼所制定,关于生活方面的准则:
  昆奈耶,以息灭诤事,实现僧伽的和合清净为理想;因此,弟子随犯,佛陀随制,随犯而制成学处,再编集成部类次第(将同类之条文,聚集一处,保有关受戒、布萨、安居等僧团内之仪式、作法;即将日常生活之规定条文,经由分类、整理而成。),半月半月诵说波罗提木又。
  昆尼:有遮非的作用;犯罪而能忏悔,有如阴暗的消除。著重于身、口七支的实践,能奉行僧伽的轨制,即称为昆尼;因此《昆尼母经》说:“昆尼者名灭制,能灭诸恶法,故名毗尼①”。
  古人从昆尼藏的内容,归纳为五义:“昆尼者,凡有五义:一、忏悔;二、随顺;三、灭;四、断;五、舍;云何名为忏悔?如七篇中所犯,应忏悔除,忏悔能灭,名为昆尼。云何名为随顺?随顺者,七部众随如所制所教,受用而行,无有违逆,名为随顺昆尼。云何名灭?能灭七诤、能灭昆尼。云何名断?能令烦恼灭而不起,名断昆尼。云何名舍?舍有二种:一者舍所作法,二者舍恶见事……此二种名舍昆尼②”。
  ①忏悔:随己所犯或轻或重的过失,能作如法的忏除。
  山忏悔:悔谢罪过以求清净之意;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之目的。忏—请求原谅、容忍;悔—自申罪状,明白说出所犯的过失。原始佛教教团中,当比丘犯罪时,释尊为令其忏悔,故每半月半月行布萨,并定夏安居的最后一天为自态日(自己举发所犯之过失,面对其它比丘忏悔,忏罪清净,自生欣悦。)
  
依《四分律》忏悔须具足五三缘:l、迎请十方之佛、菩萨;2、诵经咒;3、白白罪名;4、立誓;5、明证教理。
  
又《圆觉经略疏钞》卷十二载:1、偏袒右肩,表勤于作务;2、右膝著地,表奋勉恳切;3、合掌,表诚心不乱;4、达罪名,说僧残、波逸提等罪,发露而下覆藏;5、礼足,表卑下至敬之礼。
  
时下一般的忏法:注重庄严道场、种种供具,设坛场等仪式、仪轨,过度重视形式,佛法忏悔的精神反而逐渐地模糊了。
  (2)忏悔之方法与性质:
  《四分律羯磨疏》:
  l、制教忏:犯戒律之罪须行制教忏,但仅限于出家之五众。a、众法忏;b、对自忏;c:心念忏;作法忏是制教的忏法,只限于小乘行人;主于僧尼而及俗人的。但若仅依制的忏法忏罪,虽灭现前的罪,而无始以来的业道性罪还在。2、化教忏:犯业道之罪须行化教忏(经论之教),取相忏与无生忏是化教的通忏法,通于大、小乘并及于僧俗,共此通于所有者。
  
以上而言,若仅依化教的忏法忏罪,虽灭性罪而戒罪还在,因此,取相、作法、无生三种忏法,必要互用。
  
作法忏:能灭性罪,而不灭烦恼性罪。比丘、比丘尼的悔罪法,依规定的作法来说罪、悔罪。
  
取相忏:能灭烦恼性罪,而不灭障碍中道观的无明。如《梵网戒本》所说:“应教忏法、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八轻戒,若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依此标准而灭罪,是很难达到的。
  
以上均是用事相来达成悔罪的目的,故称为事忏。
  
无生忏:能灭无始的无明。修此忏法必须要正心端坐,默观万法空如,而即真即俗,中道现前,开佛眼而破无明,若已成就此忏法者,必是臻至初地之境界,此亦属难以起修的理忏忏法,非适合一般根器者。
  
故眼前我们最容易做到的是作法忏,因此我们就从作法忏下手研习罢!
  
比丘及比丘尼戒,共有六等罪名,其中波罗夷罪,不能以作法忏来悔除,因此能悔的罪名只有五种,悔罪的方式也只有五种;但不一定一种罪名只有一种悔罪的方法,也有一种罪名,用好几种方式来悔除罪非。
  能悔的罪名:
  波罗夷—波罗夷20人
  僧 残—忏僧残 20人
  偷兰遮—忏偷兰遮 20、
  4、3人,自责心
  波逸提—忏波逸提 1人
  悔过去—忏悔过法 1人
  突吉罗—忏突吉罗 1人
  ,自主贝、心。
  波罗夷:此罪本来只有犯法,没有悔法,但是初次犯根本重戒者,若立即向僧团忏悔发露,则此痛切反悔的人,虽失比丘戒,亦失比丘份,但许可不予灭殡,其在二十清净比丘众中求悔之后,便给予三十五事,终身受持,成为与学比丘或沙弥;终身在一切比丘之下,在一切沙弥之上,终身失去一切僧权,不得参加一切羯摩法,且须为一切比丘服劳役。
  
僧 残:可以悔除,其中比丘尼须在四十人,二部僧中出罪。比丘犯僧残,如果覆藏一日,就要行摩那堙羯摩,行别住法;在此期间,剥夺一切僧权,随顺大众,服务大众,行三十五事,六夜完毕,即于二十清净比丘僧中,出僧残罪,而仍成为清净比丘。
 
 比丘尼犯僧残,一律先作半月摩那锤,然后逐一向二部僧中,各二十人出罪,此是基于半月一布萨的便利;因行摩那唾不到半月,下便往比丘僧中求悔、出罪,因此一律半月行摩那堙。
  
偷蔺遮:偷兰遮分为正、从二种,主要是从波罗夷及僧残的未遂罪中所产生,当然也有独立产生的—
  1、独头偷兰遮:独立产生的;单独成立的。
  2、从生偷兰遮:附属于其它六聚而成立的;其它六聚的未遂罪,都叫做从生偷兰遮。
  波逸提:堕,损堕地狱罪,因无物可舍,所以通常称为单堕。此罪可对一位清净比丘说罪、悔过,随犯可以随悔,若不方便,则待半月说戒时悔。
  
悔过法:随犯随悔的,对一人一说,便可悔除。
  
突吉罗:此含有身业的恶作,及口业的恶说二种罪,这是举止、言语上的小过小失;它的范围十分广大,与波逸提雷同,若是误犯突吉罗,自责心念,痛切悔改,罪便除灭。
  ②随顺:依循著僧伽的轨制、作法,及僧众之生活礼仪、起居动作等,具体详解诸般规范,如受戒、安居等,均能如法而作。
  ③灭:对僧伽引起的纠纷,能如法灭除止诤,此即是说七灭诤法。
  ④断:对烦恼的对治伏灭。
  ⑤舍:能对治僧残的不作舍和见舍。
  
以上都是针对个人的思想或行为错误的调伏,使比丘在僧团中,能调熟身心,迈向正轨。故说之以各种的戒法、制度,使比丘在僧团中,身语调伏:心性柔软,并运用僧伽的集体力量来发挥平等的、公正的制裁作用,倘能如法如律地依教奉行、依律而住,均可名为“昆尼”。诚如印公所说:“昆尼虽是法治的,但运用起来,—定要出于善意的和平精神,融入了德化的,善诱的教务作用,使比丘众乐于为善,不敢为恶,这即是昆尼藏的实际意义③”。
  (一)律:
  律是禁制之法,随犯随制,随缘制戒,针对实际的修道生活,从具体上的需要来轨范弟子的身心。佛世时,当弟子有犯戒的行为,佛必呵斥、教诫,令其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再犯必要接受处罚,后来律制就成为僧伽生活中的规定。
  
“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律为佛所立的禁制之法,依于律法而诠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是僧团要努力的方针。
  
律为三藏之一,保记录教团规定之血藉,它可以分为二个大的方向——止持与作持:
  ①止持:戒——戒相条文的
  规定——波罗提木又。
  此即教团之罚则,乃比丘、比丘尼应守之禁止条文,以及禁止之由来因缘,并对犯者所犯过非之轻重详细解说。
  止:制,制止身、口不作诸恶,依“止”而保持“戒体”—诸恶莫作。
  ②作持:律——羯摩法的规
  定——二十种犍度。
  此即教团之仪式、作法及僧众之生活礼仪、起居动作等,具体详解诸般轨范。
  作:造作,策励身,造作诸善,依“作”而保持“戒体”—众善奉行。
  
律是僧团共同努力的德目(道德的轨范,生活的准则,团体的规制),为了僧团的和乐清净,为了正法久住、梵行久住,大家必须共同来努力止恶行善的法律;因此“律”乃为应出家众而制定者,是积极的修道精神,而持戒只是比丘生活的轨范,所以戒与律应是有区别的。广义地说,律可以包含戒,戒却不可以包含律;因为昆尼藏中,有波罗提木又,而波罗提木又中却不能摄尽昆尼藏。印公说:“持戒是受持学处(戒),清净不犯,是每一出家者的本份。持律是通二部昆尼,精读开遮持犯,熟悉于僧伽的一切作法——羯磨。举喻说:持戒如国民的奉公守法,持律如法学者、法官、大法官④。”由以上可知,想解脱生死,必须持戒清净,严守身口;想使僧团兴隆世间,化导世间更必须持律,如此学习,则菩提学程,必能圆成丰收。㈡灭:
  
以律法为准绳,能灭除种种的恶非,亦即调和、控御身五七支来伏灭种种之恶业。㈢调伏:
  
调伏烦恼,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其宗旨在于使众生究竟出离解脱。㈣善治:
  
遗教经里,佛陀临命终之际告诫我人,要能善治堤塘,也即是说要能善于调治身心,使得清净,以此为根基佛道必堪成。
  
戒律、戒律,一般都已混为一谈,在此我们再重申一次,戒与律是有所不同的,僧团的生活以律为主,才得以清净,个人要解脱生死,则必须要持戒;佛教要能历久弥新,必要有律治的僧团,个人的生活则必须以戒为准绳,也即是说一个好的比丘,必定是戒行清净的,一个好的僧团肯定与“律”常住,实施六和敬的,因此圣严法师说:“戒是比丘的防腐剂,律是戒的防腐剂”。B:波罗提木又:
  
指七众为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此戒以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乃诸善法中之最初门者。
  
若能持戒,则能远离惑业之系缚,得无漏清净智,是世间诸学中之最上者,故有无等学之誉,“于诸光明,日光为王,于诸山中,须弥为最,一切世间学,波罗提木又为最……佛以无等学而制⑤”。此戒亦是由欲界受戒法而发得之戒体,属有漏戒,能别别弃舍恶非。
  
二日别解脱者,由依别解脱经,如说修行,于天下等九品诸惑,渐次断除:水不退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名别解脱,又见修烦恼其类各多,于别别品而能舍离,名别解脱⑥”。别解脱即是透过遵守每一条戒,守住一条戒即能解脱犯一条戒的机会;持戒清净,能使自己不打结,而并非经由持戒来解结,这个我们要弄清楚。比如说:以前我们常会犯错,现在,在一个如法的环境里,有正知正见就不会犯,以前会打结的事情,现在也懂得预防。
  
又由于持戒清净,护法龙天也会护持我们,在这里情况下果能戒行清净,业障也就没有因缘可以成熟。如三味水忏的悟达国师,他十世为高僧,业障都找不到他,但一有错误心行,业障立刻乘虚而入;因此,持戒清净后,要懂得乘胜追击,修定而后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圆成生死的解脱。
  
“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又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⑦”。增上戒学,是与无漏有关的持戒之学习,必要透过四预流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对佛、法、僧有了相当的了解之后,用佛所制度的每一条戒,来做为生活的轨范,以此来实践。
  
波罗提木又律仪有很多的别名——戒清净、学戒成就、色具足、受比丘戒、守护从解脱,这些都是在四部阿含里出现的。
  
C:尸罗:
  
尸罗是六波罗蜜之中之“戒行”,乃由佛陀制度,令弟子受持,奉行,以为防过止恶之用。
  
尸罗是属于自觉的、内发的。“戒为戒行的意思,为什么称为戒行?即正持——以身业等善持戒律而不杂乱的意思;或确持——保持一切善法的意思,此二义实为通晓文字法者所允许的,然而也有人解释戒为头义及清凉等义⑧”
  
另外,尸罗有数习意,常行善法,也即是说,好的行为一再练习,一再重覆地实践;坏的行为一再排除,一直在防范;从生疏一直到变成熟悉、变成习惯,将习惯纳入到我们的身心受用,变成我们人格的一部份。因此佛音论师将它翻译成正持和确持。正持,是以正确的身业等善持戒律而又能不杂乱,因此确持能够保住一切善法,用身口意三业来保持,也许到下一生都能如此驯良,以三业善操持,一再重覆成为一种习性(积久才成习),这就是我们中国戒师说的“戒体”。有了戒体的防护,即能任运地防非止恶,使三业保持在正确的水准上头,变成了天性如此,生而有的(过去数习所成)清凉。
  
戒以清凉为意,因身、口、意三业之过非,能使修道身心热恼,戒则能止息热恼,令得安适故称清凉。又以前若有犯错,现在持戒清净,即能绝缘感果的机会;因此,持戒清净的人:心安理得,能得清凉。此亦是方便说,其实“戒”最后的目的,乃在于引导我人,成就涅槃——彻底清凉。
  
其它经论亦有异解,然大抵皆以防过止恶为其本意。“尸罗,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⑨。”尸罗清凉能为他世安乐之因,又能建立止观,让我人能圆成涅槃之果。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戒律从学佛人的口中逐渐被淡忘,虽不是恶意的遗弃,可是却有著共同的默契——善意的忘记。当有一天,偶然拾起这一段过去曾经想拥有的岁月,却因为时间的差异、文字的隔阂、人心的思迁、及周遭环境的演变,由过去的相互提携,如今变得那样的生疏,与遥远的难以触及。
 
 犹记得当初戒坛上,三宝为凭,十师为证,信誓旦旦的宣告十方,将终生形影相随、寸步不离!然而随著时间的消逝,及五欲的鼓惑,坚持随行的心,悄悄的离去,己不再是当初那焦梦不离的同道,纵使偶然狭路相逢,尔为尔、我为我,相互之间已形同陌路矣!
 
 就这样,彼此的关系愈来愈遥远。遇而午夜梦回,良知乍现,虽也曾有一丝想挽回的心,然而长久以来的披离,间隙愈深,又岂是那短暂的忆念所能弥补的了。
 
 因此,为了往后漫长的道旅,尝试著重新提起逝去的那一段日子,来增进双方的认识与了解。勾起曾经失落的回忆,以拾回往日海誓山盟的誓言,建立休戚与共的关系,共谱未来证人涅槃的另一乐章。
  
一、出家道行
  《羯磨疏》云:“然世浊惑深,厌苦求乐,初虽欣出,终坠欲海,下修行业,故徒行也。如《智论》云:“六情根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下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兽皆亦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既己得人身,宜勉自利益,下知修道行,与彼亦何异?”一
  
出家之功德,人皆耳熟能详;而出家的行业,虽亦曾耳闻,然只略知二一,多笼统颛预,倒果为因,不能辨知始末,以方便为究道耳!
 
 古来诸佛,八相成道时,皆以剃发染衣之出家相为成佛之身。因此出家的威仪相状,即代表著圣道的标志。既为圣人得道的表征,当然出家即是以求取圣道为最重要目的。
  
圣道即是出世道。佛陀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使一切众生皆能了脱生死,成就佛道。因此修行得解脱之道,即是出家人最根本的目的。
 
 众生无始以来,因贪爱分别,染著世俗的善恶尘境,而轮回不息。而出家正是为远离这一切的贪爱和无明烦恼,达到真实究竟之地。所以出家的道行,即是以持奉圣人所说一切戒定慧为修行之本,对内使自己得究竟解脱:对外以种种方便善巧,度化他人,亦令得究竟解脱。
 
 吾人当初皆以好心出家,然而随著外在环境的迷惑,自己的心力又无法提升,再加上内外在修学条件的欠缺,因此而误认为:世俗的事业,即为出家的行业;世间法的成就,即是出家的目的。致使所行所作,非法非律而不自知。例如,贪畜八秽、邪命自活、歌舞荒淫、游荡嬉戏、及营营于资生之具上,如此行为除了自我毁伤外,更是障道的最大原因。此种现象还是吾人可明显见到的。
  
稍有智者,虽弗层于利养的缠缚,然亦摆脱下了自我的虚名及见解,汲汲于学位、著作、训诂、考证等事,而玷污了正教。至于以修苦行为持戒,外执戒相内怀嗔忿:修禅定误为证果,得神通即是圣人;畜众多徒众即为祖师,以盖大庙来满足内心的欲望:甚至营办法会,假修道之名以遂名利之实,等等的现象,以假乱真,则非细察无法明辨。
  
更深一层说,修庙布施,营善施福,福之末也;三轮体空为根本也。搭衣持钵,律之末也;断有漏法方为其根本。寻章摘句,消文衍义,教之末也:观心入证为根本也。机锋转语,公案偈诵,禅之末也;明心见性乃根本也。摇铃打鼓,持咒结印,密之末也:三密相应是根本也。执持名号,净之末也:真信切愿方为根本。如此等事,本末因果,若非明辨岂能分晓?
 
 原夫药为治病,若能治病者,毒药亦成良药;若药病下投,良药亦成毒药矣!因此若真为求解脱道而修行,念念与解脱道相应,那么一切诸务无非是圣道,无非是成佛道的资粮。故法华会上,世间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下相违背。
  
假若不是真为解脱行业而出家,只是假出家之名,行同在家之事,那么利养难消,袈裟底下失人身,绝对是可预期的。因此出家行乃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扬弃以前种种的习气,在圣道上多下一分功夫,以实践出家之道行。其余非关修行之务皆背道矣!愿共勉之!
  
二、戒德高胜
  《行事钞》云:“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实三宝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住持佛法,群籍于兹息唱。”
  佛陀垂般涅槃时,教诫未来的弟子,当“以戒为师”,实有其甚深意,不可下知也!
  
佛陀设教,始于鹿苑,终至鹤林,一再的叮咛,恳切的嘱咐:此是大小乘之基础,为自利化他的根本,佛法住持堕叩脉:应当尊重珍敬,此则是众等大师,若佛住世无异此也。
  
然时值末法,众生根机闱钝,若不广说此义,多轻率略过,未能生起殷重心,如何能得佛法利益呢?故不惜繁琐,详为铺陈,以示其义!
  
如来成就一切种智,穷尽一切众生差别心行,故随机立教,使令皆得利益。因此如来知一切众生的病源,开立秘方,对症下药,务使众病皆得痊愈。戒律即是无上大医王,为对治众生之病,所开立之药方,其去疾之功效,非凡愚权小所能臆测——此其一也,由佛金口宣说论。
  
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皆为使众生契入圣人之道。因此以殷重心,将圣人所说一切戒定慧之法,透过羯磨法的运作,领纳于心中,成为业识中善的种子,随时起防非止恶、冥符圣道的功用,这就是戒体。此戒体能在任何心性之下,譬如善心、恶心、无记心时,皆能不假造作,任运生起持戒的作用,不同于世俗泛泛之善。出俗五众,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持戒未来能感得无穷的果报。—此其二也,就戒体恒生大用论。
  
世尊因众生业而制戒,故一切诸戒皆我心业。众生之所以造业,乃迷惑于外境,而境界遍于法界,故戒亦逼于法界。而十法界的依正二报,包括一切有情与非情,因此十方三世的众生无边,故戒亦无边:十方大地乃至水草空界等无量无际故,戒亦如是。而吾等受戒,正是对此无量境界生起善心,翻前无量的恶业,悉成清净的善种子,因此持戒能生无边功德——此其三也,戒体递满法界论。
  
古来诸佛及二一乘之贤圣,皆因戒德之力,得以成就菩提行:现在及未来的一切众生,亦将因戒德之力,种下未来成佛之因。如此三世的僧众,因戒的功德力,延续正法不断,展转无穷,使佛法的住持绵绵无尽——此其四也,戒德竖穷三际论。
  
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以戒为根本,故持戒则断一切恶,断恶则生欢喜,生欢喜则心安乐,心安乐则得一心,得一心则生智慧,智慧生则心厌离,心厌离则欲望灭,灭欲望则得解脱,解脱则得涅槃。——此其五也,持戒趣向涅槃论。
  
靳受戒人与佛戒齐德,因此受戒是无边功德善法之聚,受而具持,固然功德难数:既使毁破者,犹有无边利益。如佛所说:“瞻卜华虽萎,胜于一切华;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因此破戒之人,因戒之功德力,终有解脱之时: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出期,何况具足受持戒法之人——此其六也,受戒功德胜诸外道论。
  
一切佛法不出三学,为对治众生之业。故以定慧涤除内心的沉掉,以净戒对治身口的非违。然众生造业,是由心发始,造之于身口,因此除业之本,在于歇息妄心。息妄心之源,端赖乎智慧,而智慧发之于禅定力,禅定又因净戒而生起。然持净戒必先约束身口的造作,故论对治的始末,则以检策身口的过非为始,以净化其心为末。所以欲脱苦果,要除苦因,先以戒治其蚊业(业分善恶,故以止作分治之) ,次以定慧清除迷惑(惑唯昏掉,故以定慧破之) 。因此修行的次第,必以戒为为始”禅定智慧因之而生——此其七也,就修行的次第而论。
  
三宝是佛教一切七众之所依。其中佛、法二宝须依赖僧宝的弘传,方得以显发:而僧宝的身份,却又得依靠戒律中止、作二持的行事准则来建立。因此佛陀立下的戒律,是让弟子们依之修行,断烦恼、得解脱,成就自利之行:又因自行清净,僧团清净和合,僧事得以成办,方能领导七众作弘化的事业,成就利他之行。因此若就佛法纲纪、轨范僧众、灭恶生善意来论,唯毗尼具此功能。所以“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昆尼藏住,佛法方住。一——此其八也,昆尼住持功用最胜论。
  
以上略提八项原因,申明戒律功高殊胜之义。故《戒疏》云:“戒为众善之本,灭恶之源,越生死之舟梁,趣涅槃之正路,理宜赞叹,令众修学,使戏法兴显,万载下坠。”我等佛子,当思有所承担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