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自性本有的能量

自性本有的能量

我们刚才讲,譬如尝味道,吃辣的、吃甜的,舌头,舌头把这个信息传给第六识、传给第七识,它知道,它并没有尝到,是前五识尝到的。前五识是直接的,它是间接的。前五识把它所接触到的传递给第六识,在第六识见分里面起作用。见分就是分别执着,见分这个念头才动,相分就起来了。

第七识的相分、第六识的相分就把前五识的相分,画面是完全相同的,像我们看电视屏幕一样,不是现场,看得很清楚,这么样了解的。它在里面起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在干这个。这是唯识心理学。你就晓得六、七全妄,不是真的。第六识、第七识再把它的信息传给阿赖耶,阿赖耶叫藏识,就是数据库,放到那里做成档案。

这个档案库森罗万象,里面收藏东西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可是你想调个档案出来,立刻就调出来了,速度真快,真不可思议!这是什么?这是自性的本能,经上讲的「法尔如是」,自性本有的能量就是这个样子。

四谛我们要晓得,能修的要兼修。用什么方法修?我们就用念佛号修,修苦集灭道。第一个是「苦谛,三界六趣」,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六趣是天道、修罗、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叫六趣,就是六道,这是「苦报也」。你要认识这两个字,三界六道是苦报,「是为迷之果」。这个果从哪来的,果报从哪来的?是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个世间东西都是真有,不知道这个世间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叫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就叫有为法。那我们看这个世间,哪一法没有生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包括星球,有成住坏空,我们看不到一样东西是不生不灭的。也许有人说我看到一样,哪一样?虚空。其实虚空也是有生灭,不过你不容易看到。这些动物、植物、矿物、星球,这是你可以看到的,很明显的看到。你能看到、能听到、能接触到的,六根所接触到的,没有一样不是生灭法,包括我们自己的根、尘、识,也是生灭法。

阿赖耶就是个生灭法,这是宇宙一切万法的根源,它是生灭法。只有自性、真性,佛教里面讲真如、实相、涅盘,很多名词,这是个不生不灭的,我们一般称它作自性、本性、法性,这个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真的,生灭就是假的。生灭从哪里来的?从不生不灭来的。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回归不生不灭,这叫成佛。

现在这个社会好像这两个字都没有了,这就很可怕,这是属于道德的范围。这个东西没有了怎么办?真的因果能救。如果真正明了作善定有善果,作恶定有恶报,他就不敢了。不是干了没事,后患无穷,你怕不怕?过去在历史上有人做了很不善的事,死了以后都堕在地狱。

现在这么多年了,地狱里头的人觉悟的很多,都来求佛、求超度,真的用种种方法来找我们超度。在过去只要找我们,我们都给他立牌位,都给他回向,现在愈来愈多。这也是给我们做证明,真有果报,不善的念头不可以有,不善的事情决定不能做。人要为自己,真有智慧可以为自己,不是真有智慧,他只晓得这一生,他不知道来世,只看眼前,看不到以后,就会铸成大错。

在这个社会上,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哪一个行业是最大的善业?没有人知道。谁知道?释迦牟尼佛知道。释迦牟尼佛干的这个事业,就是全世界可以说遍法界虚空界最善的事业,一生教学,帮助人破迷开悟,自己一切放下,这真正伟大。帮助人觉悟,帮助人认识诸法实相,帮助人回头,帮助人念佛往生成佛,还有哪个好事能跟这个好事相比?找不到!

「平等普照」,这句话重要,这就是佛性。大乘经里面跟我们讲十法界的因缘,十法界从佛、菩萨到地狱,缘,因缘很复杂。复杂因缘里面第一个因素是什么?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因是什么?佛给我们拈出来了。

佛的心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菩萨的心是六度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菩萨心;声闻心是四谛,苦集灭道;缘觉的心是十二因缘;天人的心是慈悲喜舍,天人的心;人的心是五常,仁义礼智信,在佛法里就是五戒;修罗的心是五戒十善里面有傲慢心、有嫉妒心,那就变成修罗;畜生心是愚痴;饿鬼的心是贪婪,贪心到鬼道去了;地狱的心是瞋恚。这是大乘教里头,就无量因缘里面提出最重要的一个因缘,我们要知道。

我们学佛,那你就记住,我们用心要用平等心,平等普照。

「亦无优劣亲疏、物我彼此之分」,看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用平等心去看。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决定没有损人利己,这样的人学佛、修道很容易成就。有一念私心,那就是障碍,道业为什么不成就?就这个障住了,总是自私自利、总是名闻利养,这个东西没放下。所以你在菩提道上就很困难,难在此地,不在外头,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只要自己能真正看破。

大乘行人一定要学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代表什么?代表大乘佛法活用在生活、活用在工作、活用在处事待人接物,那是五十三参,完全用平等心。五十三个善知识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善财童子心目当中是平等的,他们全都是佛、全都是菩萨来示现,度我一个众生。这样的心态,他一生圆满成佛了。

宇宙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心现识变。谁的心?你自己的心;谁的识?你自己的识,与别人毫不相关。这是佛经里头最精彩的一部分。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起心动念对自己身心有影响,对家庭、对社会有影响,对国家民族有影响,对法界虚空界也产生影响。

就像贤首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上所说的,我们起心动念第一个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这个出生无尽就表产生的变化。所以念头不能不负责任,不能不小心谨慎,决定不能有个恶念。不要说行为,念头都不能有。善念、不善念全周遍法界,我们这个地方没有看到影响,可能别的地方看到影响,肯定有影响的。

这个道理确实像万花筒一样。万花筒只要转动,我们这边摆了一个人家送给我的,只要转动,里面的图案千变万化。我们起心动念跟这个东西一样,一个道理,但是范围广大,无法想象。为什么不起善念要起恶念?为什么不生净念,而生染念?对于六道凡夫初学的,帮助他断恶修善;向上提升,说明他破迷开悟;再向上提升,说明他转凡成圣;终极的目标,帮助他回归自性,成佛作祖。佛祖是大导师,他在十法界里头肩负起教化众生的使命,帮助一切众生「裂魔见网,解诸缠缚」,缠缚就是烦恼。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