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是大道心众生

什么是大道心众生

云何为大道心众生?云何就是什么是大道心众生。下面就解答,「以具四种大故」,他有四大。哪四种大?「四种者,《清凉疏》」里面说:第一个「愿大,求大菩提故」,这是愿大。大菩提,大菩提成佛。他一生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去作佛。学佛是为什么?学佛是为成佛。

六祖惠能大师讲得最干净利落,他跟五祖见面,五祖问他:你来这个地方想得到些什么?他就一句话回答:我想来作佛。真的是干净利落,他是为作佛而来的,不为其它,这个就是愿大。我们今天修净土发的愿,我们的愿是什么?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这也是愿大。为什么?生净土、见弥陀就是作佛去了。

第二是「行大」,行是作为,「二利成就故」,要成就自己、要成就别人。菩萨是以利生为第一,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行大。第三「时大,经三无数劫故」,这个三无数劫就是三大阿僧祇劫。这讲时间之长,不是短时期,无量劫。

第四「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德是我们真正能关怀一切众生的心,这是德大的根,要有这个根,要有这个心。「此亦含摄《法华》之六大」,《法华经》里面六大第一个是「信大法」,大乘经。我们这部经,经题上就有「大乘」,不是小乘,《佛说大乘无量寿》,你看经题上就有大乘。信大法,「解大义」。

最难得的,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无量寿经》,最完善的本子。在他以前,人要学习,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你要去找五种原译本;你没有找不知道,你要找到之后,你就晓得困难。现在有人把它整理出来,做一个最完美的,每一本经义这里统统具足,重复的地方都删掉,文字不好懂的地方,还是用经的原文,哪个本子比较好懂用哪一个,统统用原文,这是算最完备的本子。

黄念老的结集,使这部经成为净宗最圆满的一部大经。我们把这部经的义理搞清楚、搞明白,然后自然会「发大心」,发大菩提心。「趋大果」,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趋大果。极乐世界是成佛的道场,进入这个道场没有不成佛的。「修大行,证大道」。大行是什么?只要心大,点点滴滴都是大行,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还源观》上所说的真心含容空有。我们的真心是一个,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真心。

用这个心,无论修什么行都是大行,布施一分一毫,功德都遍虚空法界,为什么?大行。证大道,《华严经》妙觉果位。「以具上述诸大故」,《法华经》里面讲的六大,《清凉疏》里面讲的四大,统统具足,「名为大道心众生」,也就是真正觉悟的有情众生。

「又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这是普贤菩萨发愿求生净土的偈子,也就是他的发愿文,是用偈颂的体裁写出来的。「尽除一切诸障碍」,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尽除一切诸障碍,知道什么?哪些是能带得走的,哪些是带不走的。带不走的全都放下了,障碍没有了。

到极乐世界就见到阿弥陀佛,先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带你到极乐世界,这是弥陀的本愿。所以极乐世界在哪里不要去胡想它,你想象不到。你看看虚空那么大,你要找哪个星球是极乐世界,你找不到。我们尖端的科学家没发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跟我们是不同一个维次的空间,好像电视一样,我们是不同的频道。它在,它从来没离开我们,我们就是不知道它的频道。

所以他一定是先来帮助我们打开频道。见佛,把我们平素修学的功夫相对的提升了,所以平时用功真的是福不唐捐。平时用功纵然是半信半疑,见到阿弥陀佛,不会再怀疑了,这时你功德就圆满了,你就成就了。阿弥陀佛接引你,带你到极乐世界去,「即得往生安乐剎」。

「解脱」菩萨,「表灭除结缚」。结缚是烦恼的代名词,结缚让一个人不自在、不自由。说解脱,把烦恼解除了,烦恼解除;脱是脱离苦海,脱离生死、脱离轮回,有这个意思,所以叫做解脱。「如经云:身独度脱,获其福德」,身心自在。

戒律着重在身,身不犯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口也在身上,所以说身,口也包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就是身三口四,一句佛号统统把它摄受,心里头只有佛号,贪瞋痴也没有了。由此可知,这一句佛号把十善业全包了,五戒也全包了,五戒十善就一句佛号统统都摄受在其中,这个人就是有福、有德。

「可得长寿泥洹之道」,长寿泥洹之道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你都得到了。「又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值是遇到,斯经就是这本经。你要是能够遇到这本经,认真去学习它,你一生随意所愿;这句话就是说,事事如意,有求必应。

无论什么人,只要遇到,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没有一个不得度的。这个度是指的六道轮回,你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有能力超越生死。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得长寿泥洹之道,这是阿弥陀佛对一切众生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

「无杂染心」,跟前面「起净意心」是一对。「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杂染烦恼,是名无杂染心」。杂染心是什么?是贪瞋痴慢疑、怨恨恼怒烦,这是杂染心。这个东西要舍,凡是障碍我们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的都是属于杂染心。我们对于防止杂染,我这一生真正做到是一桩事情,不看电视了,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这个五十年没看了,心清净了不少。

有人问我,生在这个时代,媒体断掉了,这个日子你怎么过?许多事情应该要知道,你怎么都不知道?我说日子过得很自在,我是真不知道。那些重大的信息?重大信息有朋友他们看到的时候告诉我,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点信息。好像不知道天下事就没有办法生活在现前这个时代,这是一般人的观念。

我相信不知道天下事也能在这个时代生活下来,我不是短时间,五十年的时间。生活得很好,生活得很健康,妄想少了。你要是接触,你没有办法没有妄想,我们没那个功夫,那是真功夫,接触没有妄想这是真功夫。我们的方法是不接触,不知道,让心情宁静下来。

所以说是一切没有必要的,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这些书都不必要读了,统统都舍弃掉了。有些好的书劝年轻人读,他们读了有用处,帮助这个社会安定,帮助世界和平,帮助众生能够恢复到幸福、安稳的生活。像现在有志于这方面的年轻人,《群书治要》是好书,要读。

《国学治要》是中国古圣先贤留下来那些典籍的一把钥匙,你拿到了,这些遗产就是你的;你没有这把钥匙,拿到了也没用处。这套东西重要!学佛,年轻的同修这些书还是要读,六十岁以上不要读了,求生净土,全要放下,鼓励年轻人好好学习。

,「起随念心」,这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散念,不是定课。「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随念心」。这是时时刻刻都能生得起念佛的念头。要怎样才能生得起来?念熟了就生起来了,常念就会生起来。念得不够熟,常常会忘掉,念熟了就会生起来。初学的同学听经是必要的,为什么?我们对这个信的程度不够,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极乐世界了解得不够。

对极乐世界、对我们娑婆世界、对十方世界了解得愈清楚,你的信心才是真诚、恳切。了解透彻了,我们发愿求生一点疑惑都没有,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才会认真去真干。所以听经的目的在哪里?断疑生信,第一个目标。更进一步的,破迷开悟,这是对于念佛有相当基础的人,他清净心、平等心已经现前,他多听经会开悟。

过去听得多、看得多,半信半疑,所以没有显著的效果。但是阿赖耶里头有这些种子,一旦真听明白了,它马上就起作用。为什么?对于过去所听的这些业习种子不怀疑了,不怀疑就生智慧。

这里头有句话说得很好,「虽观如来相好,不生爱着之心」。如来,我们塑造的佛像,依照《造像度量经》的标准,把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造出来,世间人所称为这是贵相、福相,没有留恋,没有染着的心。对于佛尚且如此,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当然不生爱着之心。

「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无念是失念的时候,心里头没有其它的念头,这个时候要生起念佛的心,常常想到佛,常常不离开佛。所以念佛人手上拿一串念珠,挂一串念珠,这念珠的作用在哪里?提醒自己念佛,是这个意思。

往生净土的人,就是求生净土的人不能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还伤害别人,这不能往生,与佛的愿相违背。「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我们必须要养成这个习惯,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众生,起心动念都是充满了慈悲,像弥勒菩萨一样,欢喜、慈悲。纵然他造作不善,也是以慈悲心、怜悯心来看待他。

他为什么会起恶念?为什么会生恶行?无非是迷失自性,他的自性本来是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我们要晓得,他变成这个样子因素很多,不是偶然的。佛在这个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说出来了,他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人告诉他,佛劝导我们「殊无怪也」,不要去责怪他;换句话说,他这种表现是正常现象。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阿弥陀佛是所有诸佛共同的称号,因为它的意思是无量觉


极乐世界是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佛教大学,阿弥陀佛是校长,三个学位,无上正等正觉是博士学位,正等正觉是硕士学位,正觉那就是学士学位。得到这个学位,得到正觉的称他作阿罗汉,阿罗汉是学士;如果他得到的是正等正觉,他就叫做菩萨,菩萨是相当硕士;他要是证得究竟圆满,叫无上正等正觉,称他作佛陀,好比是博士最高的学位。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再给你讲,像地藏菩萨,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学位里面加上你所学的科目,文学博士、理学博士、数学博士、语文博士,你学这不一样,菩萨名称是这个意思。观音菩萨可多了,无量无边数不清,观音菩萨譬如是理学博士,学理学的人多;工学博士,学工学的多;医学博士,学医的多。这些菩萨名称,是菩萨上面加上他所学习的,是这个意思,不是一个人。你要说观世音菩萨,你认为他是一个人,错了,哪止一个人?菩萨是硕士,文学硕士,文学硕士多少人?太多了。你指定某一个人还得把名字加上去,某某某文学博士,那专门指他一个人,这个要懂。

明白这个道理了,佛门里或者佛门以外,称某人作菩萨,什么菩萨,你就不会执著。你称他是观音菩萨,他是不是西方三圣,站在阿弥陀佛旁边那个观音菩萨?不是的。观音菩萨太多了,站在阿弥陀佛旁边,不是的,那是什么?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某某学校教务长,观音菩萨是他学位的名称,他得到这个学位。极乐世界是学校,校长是阿弥陀佛,教务长是观音菩萨,训导长是大势至菩萨,得搞清楚。佛不是一个人,阿弥陀佛也不是一个人,前面跟诸位报告过,阿弥陀佛是所有诸佛共同的称号,因为它的意思是无量觉,哪一尊佛都是无量觉,只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都可以称为无量觉。可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阿弥陀佛他特别,特别在哪里?他发四十八愿,他建立极乐世界,这一尊阿弥陀佛,不是一般的阿弥陀佛。佛家这些名称叫通号,不是某一个人专用的。而且说菩萨,大菩萨、小菩萨差别很大,《华严经》上我们都看到,菩萨五十一个阶级,这五十一个阶级统统学文学,那都叫文学菩萨。他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到五十一年级,程度相差太大,一年级不能跟十年级比,十年级不能跟二十年级比,差远了,五十一个阶级。第五十一个阶级是等觉,等觉修满就毕业,毕业才是妙觉,才叫成佛,博士学位拿到了,所以这些我们不能不懂。佛法确确实实它跟宗教不一样,它跟学校很相似,确确实实它是教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个个都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是你迷了,你不知道,你才变成凡夫。现在设立这个学校帮助你回头,帮助你回归本觉,是这么个意思。

涅盘也是其性虚通,涅盘是不生不灭,在中国古译翻作灭,像四谛里苦集灭道,灭就是涅盘,梵语是涅盘。灭什么?灭烦恼,灭见思烦恼、灭尘沙烦恼、灭无明烦恼,这都叫灭。新译里面,玄奘大师以后都翻作圆寂,圆是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这个意思也很好,寂跟灭的意思相同,圆就是自性的性德。如果烦恼灭掉,自性圆满的性德就现前,它有这个意思在。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样样圆满,没有丝毫欠缺,这你自性里本有的,所以圆寂这个意思也非常好。千万不要误会,把涅盘当作死,那就错了,涅盘是不生不灭。可是真的有不少人把出家人死了都叫入涅盘,或者都叫圆寂,错了。以前李老师给我们上课常常提到,人活著不行,人家都不赞叹,可是死了之后都成佛了,都叫某某圆寂了,圆寂是成佛。那哪个不死?死了都成佛,不必修了!所以这是对於佛法里很多名词术语没有真正了解,把它错用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三八集)  2011/3/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38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