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出家(31-40)

出家(31-40)




三一、闭关住茅蓬



我在李炳南老师会下求学时,那时我出家三、四年了,有一个机缘,道场裡面有一位居士,供养我一个别墅,在山上。我把这件事情,向李炳南老师报告,我说:「现在有这个缘,我想去住山修行,像住茅蓬一样,环境很清淨。」李老师也不回答,就在讲经时向大众宣布,实际上就是对我讲的。他说在佛法裡,闭关与住山是有条件的,「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了,何以不去闭关住茅蓬?不够条件。什麽条件?参禅的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有资格闭关住茅蓬;研究经教的要大开圆解,修淨土宗的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还不够资格。老师这麽一说,当然我们没有资格,因为差太远了。老师说自己成就之后要教化众生,哪裡还有时间去闭关住茅蓬?否则就是违背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度众生,自己跑去享清福了。

如果彻悟之后,没有法缘,就是没有人请你讲经说法,这时就能闭关住茅蓬。天下参学的学人会寻师访道,寻找真善知识,就是去打听何处有人住茅蓬,何人在闭关,那就是真善知识,就去亲近他。如果你去亲近他,他没有能力教你,你可以把他的关门打开,「走!出来跟我一道去参学,你还没有资格闭关!」因此,闭关住茅蓬是天人师,就是向社会大众宣告:「我的道业已成,你们想要求法,可以到我这裡来。」所以,闭关住茅蓬是等待时节因缘成熟,要不然释迦牟尼佛何以不闭关,不去住茅蓬?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何时可以去参学?《华严经》的标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圆教初住的地位。你有这种本事和定慧,就可以去参学,因为你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干扰。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1)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二、不洗澡也放香气



我们从《虚云老和尚年谱》中得知,曾经亲近过虚云老和尚的一些法师、居士们说,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所以,他的头髮很长,衣服领子很髒,油垢很厚,可是闻起来有香气,这是修行真正有功夫了。一般人一天不洗澡,身上都是臭汗味。老和尚身上放香气,香气如何来的?心地清淨,这是五分法身香,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相应,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气。

如果我们要考验念佛堂大众的功夫,念佛三个月或半年后,进入念佛堂,若气味还很难闻,表示大众念佛没有功夫;如果进入念佛堂,有一股清香,不是世间所有的,你们就成功了。其实念佛堂也有佛菩萨在念佛,佛菩萨身上放宝香,可是你们身上臭气太重,把佛菩萨的宝香盖住了,所以我们闻不到。如果我们稍微清淨一些,再藉佛力加持,确实能感受到道场裡面有一股清香,纵然道场不烧香,也会有一股清香。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7)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三、说法要观机



说法是要让听法的人觉悟,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不善观机,不了解听众的根性,讲的法没人听得懂,这个法等于白说,这是法不契机。

我刚出家,听一位老法师讲经,他真的是德高望重。有几位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的信徒,专门护持老法师,老法师对这些信徒也特别照顾。有一天,信徒跟老和尚一起在寺庙裡吃饭,我也在座。信徒们提出来:「师父,你的经讲得太好了,我们听不懂!」老和尚笑笑:「我的经讲出来,你们要是听懂了,那还值钱吗?」这些人听到老和尚的话,讚歎得五体投地。

以后我到台中,将这个情形向李炳南老师报告,李老师笑笑,指着我:「你们可不能这麽做!」讲经让听众听不懂,你不就白讲了,你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如果听不懂,就要发问,师道就是为学生授业、解惑,并非卖弄玄虚,谈玄说妙,这是错误的。这些道理,我们必须要懂得。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58)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四、初学人不能闭关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他认识一位老法师,这个老法师修行很不错,可是到晚年堕落了。什麽原因?年轻时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然后接受信徒们礼请,在都市建了一个道场,并做了住持,一下山,与五欲六尘接触就退转了。

莲池大师提醒他,以善巧方便做比喻,他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他说,过去山居的时候养道,觉得很不错,以后一接触社会,没多久就被污染了。这说明住山不是初学人住的,初学人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就去住山、住茅蓬闭关,没有经过考验,好像修得不错,一出来就变形了。因此,住山、住茅蓬闭关是什麽人?已经得定开慧之人。换言之,修行在何处修?在五欲六尘中修,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关关都要通过,真的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不受诱huo,才有资格闭关;如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没有把握,还会动摇,还得好好去参学。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4)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五、五品位往生



我们每天勇勐精进学习,为的是什麽?为众生,不为自己;为自己,念佛就够了,学修无师、学锅漏匠就行了。为众生,要像智者大师所说的,为了教化众生、帮助别人,要处理一些繁杂的事务,但这对于自己修行当然有障碍,所以智者大师往生只是五品位。五品位是什麽位次?「凡圣同居土」上中辈往生,品位不高。
这是说菩萨有牺牲奉献的精神,正如地藏菩萨所说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菩萨为我们做的示范,这个牺牲奉献是有底限的、有标准的。什麽标准?自己决定得生淨土,品位低一点没有关係,但肯定往生。他还说,如果不为众生,自己依教修行,可以取得西方极乐世界,更高的品位。

这种示现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善巧方便,是来勉励我们的,不是真的。说老实话,智者大师怎麽可能生凡圣同居土?他一生讲经说法,我们看到他注解的经论,那是大菩萨的境界。在佛门,传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应化再来的。

所以,他的示现是权巧方便,旨在劝勉我们不应当自私自利,应当有牺牲奉献的精神,用意在此地。我们依照他的方法去学习,绝对正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决定超过自己的意料之外。就像《法华经》的比喻,原来自己心目当中,只希望有一个羊车就满足了,没有想到得到的是大白牛车;智者大师的示现亦复如是,这是佛法常讲的真实教诲,我们要懂这个意思。

(节录自《华严经》12-17-0612)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六、一把火烧尽



出家、在家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万缘放下,放下一切才能悟入,有一件事放不下就不能悟入,我的学生当中,悟泓法师不能悟入的原因,就是包袱太多了。我曾经劝过他,你把那些所有拉拉杂杂的东西,一把火烧尽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开悟了。

他收集了不少我这些年来讲经的资料,录音带、录相带,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处?没有用处!你送给我,我会当垃圾处理,为什麽?以前李炳南老师讲过,境界是年年往上提升,今年的境界比去年好,去年的东西要丢弃;明年会比今年更好,今年的东西也要丢弃,保留这些做什麽?所以,一定要放下;不放下,你的亏吃大了,你愿意守着这些垃圾,还是愿意成佛作祖?成佛作祖是活路,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你守这些垃圾是死路,永远出不了头,所以不能不觉悟。你认为这对初学,有值得参考之处,你就送给初学,或者送给道场、图书馆,这是一件好事。

(节录自《华严经》12-17-0832)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