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

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

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



世间人讲的神通广大,不可思议。这是什麼?是我们自性的本能。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得狠清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讲这个事情,我们自性裡本来是这个样子。现在能力丧失了,為什麼丧失了?因為起了烦恼妄想、分别执著,把我们的智慧德能障碍住了,并没有丢掉,只是障碍。我们只要把这些障碍除去、放下,我们自性裡头智慧德能就现前、就恢復,一点都不稀奇。真正听懂了、解悟了,我们就得到心安。古人一句话讲得狠好,「理得心安」,这个道理你得到了,所以你心安;换句话说,心為什麼会不安?这个道理没搞清楚。宇宙从哪裡来的?我从哪裡来的?為什麼会有六道,為什麼会有生死,為什麼会有这麼多zai 难?理搞清楚之后,问题解决了。

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六集) 2009/9/17 档名:12-47-106



我们细心观察,世出世间法,缘实在太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又何尝不是个缘?「缘」这个字范围太深广了。如果把这个缘处理好,就像诸佛菩萨一样,所有障碍都没有了。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做事难,做人更难」。人缘要是处好了,一切事的障碍也就没有了。佛教化眾生,常讲「缘生」,生什麼?生万法。三种周遍,第一是周遍法界,起心动念周遍法界。第二出生无尽,那是缘,就是缘生,所以因缘生法。佛往往把「因」捨掉了,特别强调「缘」,什麼原因?因可以说是一切眾生本来具足,因是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我们特别著重在德能相好上,那是因,能生的因。有缘,它就现相,没有缘,它就不现。

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二集) 2009/9/13 档名:12-47-102



《金刚经》中,佛虽然说出菩萨六波罗蜜,可是特别著重「布施」与「忍辱」。布施是能捨、能放下,能成就一切功德的因缘。如果没有忍辱,功德就不能持久,也无法保住,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坚忍才能成就。世尊特别强调这两点,道理在此。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自己一生的行持,再看看周遭的一些同修,乃至社会贤达,每个人的成就都不是偶然的,愈是大的成就,决定与这两个原则有密切关联。

人肯布施,心量就拓开了;能坚忍不拔,不為外境所动摇,不被自己内在烦恼所扰乱,决定能成功;而成就的大小,与布施、忍辱恰好成正比例。不仅佛如是对我们开示,我们细细思惟观察,确实如此。凡是容易失败的人,都是所谓「世智辩聪」,执著自己的成见,不能反省,不能回头,一味随著自己的嗜欲;即使有一些成就,最后依旧不免失败。

布施有两个意思:对别人是「施与」,对自己是「放下」。以财布施而言,我们以财物帮助别人、赠与别人、供养别人;对自己而言,是将贪吝财物的意念捨弃。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嗜好、欲望捨弃,将所修积的功德、智慧供养广大的眾生。尤其佛教导我们,妄想、分别、执著一定要捨;能放下执著,就是放下六道轮迴;放下分别,就能放下十法界;放下妄想,一真法界裡的四十一个阶级都超越了,这才是布施波罗蜜的真諦。

所以,布施是对治慳贪,妄想、分别、执著都是一切眾生严重的贪执。你能放下、能捨,一切殊胜功德就现前;不肯放下、不肯捨,无量无边的罪业也就随之而来。这个道理狠深,事相狠广、狠复杂,我们要是能体会到,就能走出黑暗,走出十法界,迎向光明的佛道。

可是妄想、分别、执著的习气,是无始劫来生生世世累积而成的,要放下谈何容易!一般人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清楚时,叫他放下,的确是困难;反之,如果将事实真相搞清楚,彻底放下是一念之间,所以佛法确实是「知难行易」。

这一念不能转过来,不能回头,是认知不够,所以世尊当年在世才示现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中断。听佛教诲的大眾,据经典记载,有人一部经还没听完,或听几句就觉悟证果。觉悟是明瞭宇宙人生的性相、理事、因果,这一明瞭,他的观念就纠正过来,往昔错误的想法、看法消失,正知正见现前,这就是证果。「信、解、行、证」,对上上根人来说,是一而四,四而一,所以他开悟就快速。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觉悟,要认真反省,到底错在哪裡。而过失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严重的病毒,是无间地狱的一条根。有自私自利的意念,就有强烈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就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行為,岂能不造业?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内是「三心不可得」,外是「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归纳事实真相,就是一句真实语,「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你还想控制、佔有,岂不是错了?

这种错误的思想行為,就是佛家讲的「造业」,这个罪业会招致不如意的后果,我们要觉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迷惑颠倒,做这些傻事;现在觉悟了,一念回头,再也不做傻事。觉悟的人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最大的福德是没有起一个恶念,在言语行為上没有做一件伤害眾生的事。可是这样的人太少了,这样的人纵然不学佛,不求往生,来生必定享天福;不信上帝也升天,因為福报太大。若能捨己為人,做一些利益眾生、利益社会的事业,无论事业大小都是真实的福报,真正的善根、福德。

诸位在年轻时,贪瞋痴慢的烦恼习气免不了,不可能不造业。现在明白觉悟了,觉悟就是回头,痛改前非,知道自己过去错了,错在有控制、佔有眾生的意念,这是错误的根本。真正觉悟的人,对於一切人事物没有佔有的行為,也没有控制的意念,这是真的回头。如果还有这种行為、意图,还是迷而不觉。

世间人為何会有这个念头?起因是私欲,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延续,希望能得到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不能不控制,不能不佔有,哪裡晓得这是错误的想法。佛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当你没有明心见性时,福报是过去生中修积的,你命裡有福,捨都捨不掉;命裡没有福,霸佔也佔不来,这些事情在《了凡四训》中讲得狠明白。所以,我劝初学的同修,一定要将《了凡四训》念三百遍,帮助你放下,帮助你改正错误的观念,对往后修学与生活,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与行為,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的一生。

我接触佛法之后,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我试著去做,果然有效。别人想控制我,我任他摆布;想佔有的,全部拿去,绝不计较。可是他拿去没多久,我又得到了,而且得的愈多,这证明佛讲的没错。有些道场的住眾争名夺利,这是不了解事实真相。你建的道场人家要,就给他;你命裡有大福报,再建第二个道场决定比第一个道场更殊胜。愈捨愈多,愈捨愈庄严,愈捨愈美满,我这一生体验过,确实如此。

因此,对於再大的道场,再大的事业,我绝不留恋,痕跡都不落,这些无非是帮助一切眾生得度的因缘而已,自己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裡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享之不尽,用之不竭,你要是真正明暸,真正回头,就能得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地藏经讲义》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

  带头修布施的福报最大,跟随一起修布施的,同样结这个缘分,将来果报还在一起。小国王身是古时候的诸侯,大国王好像现在国家的总统,小国王就好像是部长、省长、县市长,这些是古时候讲小国王。由此可知,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从上到下过去生中都有缘分,不是偶然的,同样在一桩事情修这么大的福报。注解里面说得好,都是经典里面的意思,我们把注子念一遍,‘国王等行施’,行施的意思是广义的,为群众服务就是布施,真正是以慈悲心、清净心、恭敬心为社会大众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个福报很大。‘自合上升’,上升,他应该要生天,‘何复报为人王’,为什么他的果报是个转轮圣王?为什么他没有生天?

  下面引用,‘如《五道罪福经》云,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事三宝中来’,这就说明全世界都不例外,不但是政治上的领袖,任何行业当中的领袖,都是从礼事三宝中来的,这说明他的业因。‘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我们在今天社会上能看到,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富贵人家,财富以美金,都是几十亿、几百亿来计算的,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财富?过去生中修大布施得来的。可是这些人大概过去生中修福不修慧,今生得的大富不知道再修福,纵然有修福,做一点社会福利事业,回馈社会很少,在他整个财富里面占的比例很小,微不足道,这是他没有智慧,他修福不修慧。如果他有智慧,那就完全不一样,他可以拿他的财富帮助一个国家,帮助一个地区,将来他一定是这个国家的国王,一定是这个地区的首领,他修的福报大。‘故知若不于佛法中修行布施,终不能获斯胜报’,得不到这么大的福报,这样大的福报决定是从布施上修得。只要你能够如理如法的修学,殊胜的果报一定得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