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了法师:临终的时候,能不能保证自己相续中的净业首先成熟?
我们临终的目标唯一是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临终的时候,能不能保证自己相续中的净业首先成熟?现在我们依靠这种规律,来观察一下就会知道。
首先看看自己相续当中的净业是不是最重,重於所有的轮回染业?如果你净业的成分非常大,平时根本不想轮回里的事,心心念念唯一想著阿弥陀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又一直不断的念佛,回向时心也很猛利,全部回向於往生极乐世界,这样非常精勤的积集净业资粮,到临终的时候,必定已经形成强大的势力,这样就决定能够往生。
如果自己的净业不是最重的,平时造的净业和染业的势力均等、不相上下,那就要看临终时哪种业先现前,也就是遇到的缘能够把哪种业引发出来。如果当时能够遇到善知识、善道友,在一旁提醒自己一定要求往生,要忆念阿弥陀佛,并且给自己助念。依靠这种因缘,自己的心能够转到求生极乐净土上面,能够提起念佛的心,由於自己现前的心已经缘在净土方面,一心念佛,这样也能往生。
如果临终的时候,净业和染业同时现前。比方说,道友们在助念,自己的家人在一旁哭哭啼啼,结果自己的心既想往生又放不下儿女,这两种心同时现前。那么就要看自己平时在哪方面串习得比较多一些。如果自己平时很多时间用在念佛方面,心里想阿弥陀佛,想往生极乐世界的次数多一些,那么,这时求往生的心就会先冒出来,能够回转心意,缘在念佛上面,从而实现往生。
如果平时串习的力量也是一样的,就要看染业和净业当中哪种业先造。但是这就很难把握了。
这样分析完,一方面能清楚的知道,按照现在自己的真实状况,到底能不能往生?另一方面也会明白,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临终时能够往生。
节录自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刘素云、自了法师 (第二一五集) 2016/5/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怎样才能有深重的信愿呢?关键在於出离心。为什么?要知道,信愿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耽著世间,爱重娑婆。因为愈是耽著轮回世间的事,爱重娑婆世界的享乐,与它相反的心——看破世间,放下娑婆,希求极乐的心必然会愈薄弱。因为欣乐和厌离是截然相反的心态,对轮回有欣乐之心就决定不会厌离;而生娑婆和生极乐也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只要对娑婆深深贪恋,就决定不会欣求极乐。相反,如果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不再贪恋轮回,那么你所造的业决定不会再随顺轮回,这样就远离了往生的违品;再加上对净土法门愈来愈深入的了解、串习,决定会生起真实到量的信愿之心,也就具足了顺缘。如此一来,念佛,修集净业资粮就会很有力量,因为心的方向已经决定。这样出离心愈强,求往生的心就会愈重,你所修集的净业就会相应的成为重业,到临终时必定牵引你去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