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深信因果为何会在第三福里头?

深信因果为何会在第三福里头?

深信因果为何会在第三福里头?



「本品广明善恶果报」,广明是详说,说得很详细,说明善恶果报。「《观经》三福中深信因果」,这句话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特别强调。因为我学《观经》的时候,这一句我搞了二、三个星期才把它搞清楚。因为「深信因果」这一句它放在第三福里头,我就不懂了。它要放在第一福,我一点都不怀疑,因为第一福是凡夫,你劝凡夫深信因果,没问题,我们很理解。第二福是小乘,你要劝他深信因果,也能讲得通。第三福是菩萨,菩萨难道不相信因果吗?哪有这个道理!这就把我搞迷糊了,迷了二、三个星期。到后来怎么搞懂的?这因果不是别的因果,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六道凡夫都懂。这因果是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因果真的很多菩萨都不知道。所以它的意思深,同样一句话,你看对什么人讲。

净业三福放在末后是对菩萨讲的,劝菩萨「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四句话对菩萨讲的。四句前面三句我们不会怀疑,对菩萨讲发菩提心正确,二乘人不发菩提心,菩萨发菩提心。二乘人不读诵大乘,也不会主动去教化众生,所以对菩萨讲这个对的,菩萨要读诵大乘。像李老师当年教给我们,不但要懂佛法,还得懂世间法。懂佛法,你讲经契理,懂世间法,你讲经契机。如果契理不契机,这行不通,你没法子教化众生,众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你契机不契理,众生虽然很喜欢听你的,但是你所讲的东西不是正法,邪法,把人都引到错误地方去了,因为你不学大乘。所以菩萨要广学多闻,世出世法都要通达,你教化众生才圆融无碍,这才叫菩萨。

众生不是外人,跟自己是一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比一家人还亲,一家人都不是一体。一体是什么?一体是我们眼耳鼻舌,里面五脏六腑,统统是自己。你能不爱护吗?你能跟它对立吗?你能把它开除掉吗?不可能。常常想到这个,你是真菩萨;常常想到我你他,这是凡夫。为什么?我你他这种分别执着是六道的根,六道的根丢不掉你永远脱离不了六道。佛菩萨苦口婆心,天天讲、天天劝,留下这么多的经典,可是我们看不明白、听不清楚。

仅仅阿赖耶识里头种一点佛教的种子善根,如此而已,日常生活全用不上,还是烦恼、妄想分别执着当家做主,那这个zai 难现前你得要受。念头如果一转,转成阿弥陀佛,你就不受了。不受是什么样子?不受是你在旁边看电视、看电影,你看地球上所有众生在表演,你在旁边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是表演的,表演的人迷惑,旁观的人,与他不相干,他看得很清楚。我们在zai 难临头的时候,是愿意做表演者,还是愿意做旁观者?做旁观者,你得跳出来,你才能做旁观,你跳不出来,你在里头表演。所以旁观的人看到哈哈大笑,表演的人惊慌失措,苦不堪言。

改造命运从何改起?从自己的习气、过失做起。你既然晓得自己的过失,要把这些不能考取功名以及无子的过失都改正刷新。一定要积德,过去贡高我慢,常以自己的才智压抑别人,处处好强好胜,不能容人,现在将这些缺德改过来。‘包荒’是拓开心量,包容一切。佛菩萨之所以伟大,就是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因此,一定要拓开心量,拓开心量的人有福。‘务要和爱’,一定要和气,有爱心。‘务要惜精神’,不要喝酒、熬夜,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云谷禅师提出这几个重点,教导他认真修善积德,改正毛病。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前的已经过去,不要再去想它。‘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人只要改过自新,就能够超越命数,命数拘他不住。佛家讲发愿,世人讲立志,都是同样的意思。佛教人发愿为众生服务,但是必须先要有服务的能力;换言之,你要有道德、学问、能力,才有条件为社会大众服务。因此,这个心一发就要修养品德,修习善法,断除烦恼习气,积功累德,成就学问、德行,才有能力如愿以偿。你想要帮助社会上苦难的众生,如果本身不具备这些条件,你发的愿是空愿,这是永远不能兑现的虚愿。如果发的愿虚假,这就是欺骗佛菩萨,欺骗众生,这个有罪,没有功德。

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量无边,我们要发心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自己本身要有能力。发愿之后,就要积极断烦恼,学法门;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德行,学法门成就自己的学问;然后成佛道,圆满自己的功德。这个愿就真实,不是虚假。如果愿力强大,超过业力,就是佛门讲的‘乘愿再来’,你的命运自然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就是‘义理再造之身’,你成功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