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楞严应用】

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心中的妄想!


                          净界法师


    那么什么是菩提的根本呢?


    这以下正式说明了。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为什么我们凡夫造了很多的善业,我们过去也曾经布施、持戒、忍辱,现在还流转呢?

    因为我们在造善业的时候是用攀缘心。

    为什么佛陀他修布施、持戒、忍辱,他那个善业的庄严变成无上菩提的庄严,我们造了善业是变成有漏的果报?

    因为佛陀的心是一种清净心。

    所以这个地方说出根本问题不在法门的本身,而在于你的心态。

    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这个是菩提涅盘的根本,就是一念的清净心,就是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

    那么一念心性怎么变成攀缘心呢?

    这以下说明: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这个地方就把妄想揪出来,这个妄想诸位要注意听,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心中的妄想,包括你为什么不能了生死、为什么不能往生,都是因为这个来的。

    首先讲到识精元明。

    识精元明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光明的,但是,这当中产生两个变化:

    第一个、能生诸缘。能生诸缘指的是善恶的业力,就是阿赖耶识。我们过去生造了很多业力,这个业力就变成一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能够怎么样?唯识所现,它把我们的业力变现成一个果报。

    第二个、缘所遗者,就是唯识所住,这个住就是安住的住,我们的心就住在这种果报当中。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我们产生一个感觉,这个感觉可能是一个美好的感觉,也可能是一个痛苦的感觉。这一部分不能怪我们,因为这是业力的显现嘛。

    感觉下一个就是打妄想,我们安立很多的想象、名言的分别。我们可能把这个想象成好的,也可能想象成不好的。这个想象,第一念也不能怪你,因为这个是过去生留下的习气。

    但是你住在你心中的感觉、住在你心中的想象,就糟糕了,你会产生一个新的轮回的力量,恶性循环开始了。

    我们为什么会一天一天地如此,我们为什么会生生世世如此,过同样的生活,活在同样的环境?

    因为我们每一个感觉妄想出来的时候,我们住在上面,就是能生诸缘,唯识所现,然后唯识所住。

    我们很喜欢住在心中的妄想。

TOP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净界法师

    有一个禅师,他在禅堂打坐以后,他晚上要睡觉了,他走回他的寮房。因为晚上天色不是很明亮,他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软的东西,“呱唧”一声,他心中非常害怕,哎呀糟糕了,踩到一只青蛙!

    他心中感到非常地愧疚、感到非常地遗憾,回去以后一夜没有睡好,整个晚上念往生咒为这个青蛙回向,他感受到那个青蛙的冤魂非常地生气,对着他不断地干扰。

    所以一早起来做功课,他还是不断地拜忏,向青蛙忏悔。

    后来早上天亮的时候,他的徒弟去打扫门前的时候说,哎呀师父,你昨天晚上踩到一个茄子啦!

    这个老和尚听到以后啊,通身清凉。

    其实我们亦复如是。你看这个老和尚一个晚上被这个青蛙的妄想干扰到几乎没办法睡觉,躁动不安,他走不出他的妄想,直到他的徒弟说,你昨天晚上踩到一个茄子的时候,他那个妄想才“砰”破掉,从妄想中出来。

    我们每一个人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把某一个人安立一个名言,诶,这个人对我不错,好人;那个人怎么样……其实这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诸法因缘生,我们的业力把生命变现出来,那样就是那样嘛,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所以,我们习惯性用我们的想象力把每一个人、某一件事把它变成一种想象,然后就住在自己的想象当中。

    这个非常糟糕,就使令我们失去我们原来的本来面目,我们从今以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离家出走,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以,这个地方就造成一种轮回的力量产生。

    生死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TOP

枉入诸趣——这四个字太重要了!
                        净界法师

    下面这段很重要,讲到结果了,我们一个人活在自己的感觉、活在自己的想象有什么过失呢?

    就使令一切众生——遗此本明。

    我们偏离了我们回家的路,所以,终日地修学善法但是而不能回光返照,枉入诸趣——这四个字太重要了。

    什么叫“枉”呢?就是冤枉。

    生死是不应该有的。如果生死是理所当然的,那我们就认命呗。问题是我们一念的清净心本来没有生死,是我们自己把它捏造出来。

    所以,古德说,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做梦的时候你感到真的是有六道轮回,醒过来的时候,那是一场梦嘛。

    你看成佛以后的人,他回观过去的生死轮回,那完全是梦幻泡影,就像一个人做梦醒过来一样。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生死轮回?到底有没有?

    答案就是——你说呢?

    你要颠倒,你还是喜欢活在你的妄想,那对你来说就是有。

    你要试着从妄想走出来,只要你愿意尝试你就会进步。

    其实修习首楞严王三昧就是你方法正确、然后坚持下去。

    你从现在开始,你要安住真如,试着跟妄想保持距离,对你来说轮回的力量就慢慢减小。

    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叫作轮回,没有实体的。如果有实体那就不能改变,它也是因缘生嘛。

    我再讲一次,妄想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生死也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所以,你未来的生命到底是生死轮回,你未来的生命还是到一个清净的国土,就看你的心跟妄想的互动。

    你还是喜欢跟妄想在一起,还是喜欢住在你的感觉,你还是喜欢住在你的妄想当中,那你就很糟糕,你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都很难。那你的生死的力量就很强大。那个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

    什么叫无明?就是爱取。智者大师说,以爱取为无明,就是爱取自己的妄想。

    你看我们很喜欢吃榴莲,这个是小事情,不过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一些道理。喜欢吃榴莲的人他跟榴莲接触的时候,第一个有感觉,哎呀!这个榴莲不错,颜色很漂亮,味道也好。然后你跟它接触的时候产生感觉,你把榴莲产生一个美好的想象,哎呀,这个太好了!

    如果榴莲会说话,就是——

    “都是你说的啦,好坏都是你说的嘛,我就是这样子的。”

    然后你就陶醉在自己的感觉。其实我们不是真正喜欢榴莲,我们是喜欢自己的感觉,就是心跟榴莲接触的时候心中的感觉,活在自己的感觉跟想象。因为你如果真的喜欢吃榴莲,你榴莲吃多的时候、你厌恶的时候、你的感觉变化的时候,你不要了。

    所以你在乎的不是榴莲本身,其实你是假借榴莲来引申你的想象跟感觉而已,你要的是你心中的想象跟感觉。

    我们每一件事都是这样。

    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凡夫活在妄想当中,譬如狗啮枯骨。

    你看狗去吃一个完全没有肉的骨头,枯骨就是那个干燥的骨头,没有味嘛。但是这个狗在嚼的时候,把嘴巴咬破了,流很多血出来——唉,这个骨头真好吃!

    骨头说:“我根本没有滋味,是你自己流出来的血嘛!”

    所以,我们其实喜欢一个人也好、喜欢一个东西也好,其实我们不是真正喜欢它本身,其实我们真正在乎的是跟他接触的时候那个感觉跟想象,我们喜欢住在这个感觉跟想象。

    这个就是一种轮回的力量——活在自己的妄想中跟感觉当中。

    这个佛陀讲得很清楚——由诸众生,因为我们喜欢活在自己的妄想,所以遗失了我们的本来面目,而且冤枉地落入到轮回当中。

    冤枉这两个字就是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子,结果变成这样子。

TOP

你不能站在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
                         净界法师

    那么现在道理懂了以后,我们怎么操作呢?

    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相信你的清净本性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生死。

    我们在修行当中,你不能住在烦恼来调伏烦恼。

    我再讲一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这句话很重要——你不能站在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你要站在一个清净心的角度来对治烦恼。

    也就是说,你要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烦恼,你才有资格对治烦恼,从本来无一物当中来生起你的菩萨道。

    你本来没有烦恼,烦恼只是一个虚妄的想象而已,你对治烦恼就容易了。

    你要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生死,你要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对治生死。如果你认为生死是真实的,你就很难断了。

    一念之差而已。

    你认为真实有一个烦恼、真实有一个生死,那对你来说你的修行就很难进步,因为你站错位置,你站在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

    诸位知道怎么忏悔业障么?最圆满的忏悔业障的心态是站在一个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观察业性本空。

    大乘佛教的修学一定有理观跟事修的。

    你一路在事相上修学,你很难进步的,你还是活在妄想当中。

    你活在妄想当中,你叫作什么,知道么?

    叫作“积集善业”,在妄想旁边积集一点善业,但是本质还是妄想,本质还是轮回性的。

    所以,《楞严经》的思想是正念真如,你要忆念,你要把你的因缘所生法、把无量无边的烦恼的假相剥开来,把无量无边的业障的那个因缘的假相也剥开来、把无量无边的生死的梦幻泡影的假相也剥开来,看到你的本来面目——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从那个地方安住,从一念的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心当中重新面对你的生命,你的修行就完全不一样,心态完全不同。

    本来没有的,因缘所生法才有,既然因缘所生法有,我一定可以用另外一个因缘把它消灭掉。

    菩萨道的真实信心来自于一种自他不二——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从一个清净的自他不二当中去建立你的菩萨的道心。

    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你必须找到你的根本。你想吃饭你要找到米嘛,如果你一直喜欢住在你的妄想,就像你用沙你煮不出饭出来的。

    这个道理就是这样,你要找到根本。

    所以我们现在要知道,你现在打很多妄想,不能怪你;你产生很多的感觉,也不能怪你,因为我们要去继承过去生的习气,但是你不能住在上面。

    妄想来,你看着它来;它走,你看着它走,你要慢慢不随妄转,跟它保持距离。安住清净心,然后不随妄转,这个时候你的轮回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地淡薄下去。

    这个是本经的思想,叫作正念真如。

TOP

一个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彻底改变!
                         净界法师

    整个生命的返妄归真就是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看下面这个图表。

    我们先看最左边的妄想心跟真如心,这是根本。

    妄想心,它是一切生死轮回、一切痛苦的根本。

    什么叫妄想心呢?

    就是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产生一个感受。

    福报大的人,他快乐的感受会多,业障重的人,他第一个感受苦恼会多,这个都不能怪现在的你,要怪就怪前生的你,但这个都不是重点。

    第二个,感受下一个就产生想象,这个要注意了。

    当你的想象出现的时候,你住上去,你就产生一个轮回的力量。唯识所现,然后唯识所住。那你再怎么念佛都很难感应道交,因为你活在你的妄想,阿弥陀佛要感应你就困难。

    因为你住在妄想,你就容易起颠倒呗,你就看不清楚真相了,你被你自己的感觉、被你的妄想牵着走啦。

    所以,我们凡夫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

    那怎么办呢?

    《楞严经》的思想就是改变心态——我们要跟着真如走。

    你要不断地忆念、告诉你自己: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你本来没有妄想、本来没有生死的。从本来无一物当中去建立你的菩提心、去建立你的六波罗蜜。

    这是一个目标——从妄想心转成真如心,这是一个心态的改变。

    那么怎么做呢?我们看方法,看右边的这个,本经的意思就是修首楞严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

    正念真如当中,古德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不迷,第二个、不取,第三个、不动,就是戒定慧。

    这个地方有两个方法,我们改变我们的心态,第一个,利根人,善根特别强的人,直接用智慧观照。

    你妄想起来的时候,第一个、觉察,第二个、告诉你自己,这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事情不是这样子的。

    你如果想要进步,我提醒大家,面对自己的想法,先多用否定的句子,不要太相信自己。

    一个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彻底改变。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肯定的,你就很糟糕,你就跟着妄想走。

    所以在整个回光返照当中,第一个,不迷,就是观照力,正念真如。

    你要观想你自己本来没有这个想象,那都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刚开始多用否定的口气来面对你的想象,慢慢你就跟它脱离了。因为妄想要的是你的肯定嘛,你一肯定,它就很喜欢。

    所以,首先你要能够用观照的力量来调伏妄想。

    不取,这个不取就是持咒,本经来说,理观下一个就是持咒。

    不动,就是持戒,四种清净明诲。
  
    利根人先从智慧下手,直接观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妄想就脱落了,利根人。

TOP

先求不动,你今生会减少很多重大的过失!
                        净界法师

    那我们不是利根人,怎么办呢?先从不动下手,不要动。

    一般修《楞严经》的人有一个特点——反应不要太快。

    越重要的事情,当然小事情,比如说我要喝一杯开水,那就去喝呗,对不对?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要那么容易反应,因为你的感觉跟妄想会误导你。

    妄想有一个天敌,因为它没有实体,时间是它最大的敌人,因为它是生灭性的。

    什么叫妄想?因为你的根、尘碰撞的时候,根境碰撞就把妄想创造出来。它是根境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它是没有实体的。没有实体的东西最怕什么?最怕你等待,因为你一等待,它就糟糕了,它就消灭掉。

    因为你的外境不断地变,你的六根也不断地变,所以它产生的妄想也不断地变。

    所以,一般来说,我现在产生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是如理思惟、从真如的菩提心显现出来的,还是从我的妄想显现出来的,怎么判断?

    先不动。

    不动的时候,这个如果是真实的智慧,真金不怕火炼,时间不会改变,过去、现在、未来。

    如果时间过去了,这个会消失掉,这个就是妄想。

    妄想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我们现在很多的学问都告诉我们注重效率、知道马上去做,其实这个是违背《楞严经》的思想。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面临生命的抉择、到底该不该做的时候,慢一点。

    你看我亲近过很多老和尚,尤其忏公师父,你跟他请示什么事情,他答案就是一个——再看看。再看看,有时候一看看很久,看好几个礼拜。他这个是因为他没有把握嘛!没有把握就不要乱动嘛!以不变应万变嘛!你看我们现在年轻人很冲动,做了事再后悔。因为你不做你还有机会,你做错了你还要弥补。

    所以,利根人直接用智慧判断是妄想、是真实的,直接判断;如果你搞不清楚,不要乱动,先求不动,你今生会减少很多重大的过失。

    因为妄想最怕时间的考验,妄想最喜欢冲动的人,最喜欢这种人。你一冲动它就跟着你起舞,你跟着妄想起舞就完了。

    所以说,不迷、不取、不动,是从不迷修起,先求不迷——利根人,再不取、不动;钝根人,假设我们今天是钝根人,也没关系,我们先从不动下手。先不动,再不取、再不迷,下手,也不错。

    总而言之,就是要跟自己的妄想脱钩,安住在一念清净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