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为什么觉得心累呢?

人为什么觉得心累呢?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别让自己心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

别让自己心累!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该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说傻瓜可爱、可笑,
因为他忘记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与冷漠,忘记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忘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快乐着,傻傻的笑着。



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或者是忘掉从前,把每天都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那该有多好。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其实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远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有些故事永远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在苦苦地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


其实痛苦并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把简单的东西想的太复杂,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学会放下,放下一些所谓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对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你才会让自己轻松自在。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得幸福,自己就有种失落和压抑感。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整天里忙碌着,奋斗着,得到了,开心一时,得不到,痛苦一世。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不完美其实才是一种美,只有在不断的争取,不断的承受失败与挫折时,才能发现快乐。



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着太多的虚荣心。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不动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



面对着诸多的诱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但话又说回来,有了知足心,哪会有上进心?时代在发展,生活在继续,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里,那还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了?



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没有知足心。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这样的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


TOP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危及身心健康。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牵累,被自己所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地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里,生活有太多的难题和烦恼,要活得一点不累也不现实。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状态,以前,我们的物质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状态却很好;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却匮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欢钻牛角尖,让自己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虑得太周全,这就造成了我们活的累。

为了寻找幸福,我们会许下一些诺言。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诺言是虚伪的谎言。但细想一下,就是这些虚伪而善良的谎言让我们对幸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



幸福是自己的感觉,需要自己细细去体会。幸福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以为就在咫尺,转眼却还在天涯。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它的纯净无暇才让我们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就是这样的飘渺不定却也真实的存在着。对幸福开始渐渐的有所感悟,看看身边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落寞的情绪。再看看自己,还不是如此,有开心的时候,也有落寞的时候。人生数载,面临着许多考验,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



人,永远是矛盾的主体,经常处在犹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生灵,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开心是过一天,烦恼还是过一天,那为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地过上一天呢?



惜福法师:不是真正学佛的学佛现象


1   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疲。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能够遍访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对学佛大有助益。但这些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每每自夸跑了多少著名道场,拜了多少佛菩萨像,并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佛学资本,丝毫不在心地法门上用工夫。慧律法师等大德高僧对此多有劝说。但愿学佛人能把跑道场落于实处,能带着修行上的问题跑道场,而不是去旅游,更不能把这当做是在学佛,当做向新佛子炫耀的资本。



2   热衷于交佛友:红尘中的人们非常重视交朋友,把这当做谋生的手段和乐趣。有的佛子把这些世俗中的习性带入佛学中,好像佛友越多说明学的越好。其实他和佛友交谈的多是世间烦恼事,并不是在学佛,而是把学佛作为交友的机会,希望当自己在红尘中有难时,佛友能出手相助,使自己能够红尘滚滚。古大德告诉我们,真正的佛友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三五个就可以了,大家在佛学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共成道业。



3   终日在忏悔:这些人在中老年学佛人中尤其多见。因为害怕因果,整天忙着忏悔,好像忏悔就能消灭因果,不知道回归自性后,因果当体即空。忏悔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柔软心,大悲心,使我们能快速向道,间接起到减轻业障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在论因果一文中有详细介绍。



4   求福报:这些人事实上没有出离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在世俗生活上过得更好,使轮回能够载歌载舞,繁荣兴旺。



5   搞派系斗争:许多学佛人一见面就像特务对暗号一样报山头,问对方是学哪一派的,若是同派则皆大欢喜,若不是一派恐怕连饭都不会管。佛陀时期从来没有这种情况,这也是末法时期的一个特点吧。大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走到一起,而是因为是同一个山头而相聚丛林,俨然把丛林当做了绿林。



6    把学佛当成了佛学:要知道佛教的生命就在于实证。有的人自以为读了很多经书,学佛学了很多年,就沾沾自喜,满口佛语,一身佛气,就像王明一样,满口马列教条,实则毫无用处,解决不了根本大事。



7    把做善事当做学佛的根本和全部:外道把做善事作为根本,因为那样可以升入天道。佛教则把做善事作为培养大悲心的手段,根本目的是证入无相无念的如来藏。因此,一个真正的佛子,一方面要大做善事,一方面要勤苦求证,早成正果。后者是正业,前者是助缘,现在许多学佛人做的恰恰相反,整天在搞人天善法。



8    过分自责,自我贬低,没有大丈夫气概:有的佛子总在那里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打击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学佛学成了娘娘气,没有一点大丈夫豪气冲天的气概,怎么学佛?看看佛陀是这样吗?佛陀那遁入山林,与狼虫虎豹为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般军人精神能比的吗?过分自责能消灭掉你的锐气,要知道一切错误都是妄心作用,妄心本空,因此一切错误本空,不要再愚蠢的终日惶惶,整天自责。若真学佛人,就横下一条心,为了求证,即使遭遇再大的艰难困苦,宁可战死也绝不向困难投降,要知道学佛是大丈夫方可为的事。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