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末法警世戒淫文

末法警世戒淫文

末法警世戒淫文
  序
吾业牵引。憾生末法。方于少时。昧于因果。
虽内本心。略知羞耻。犹恃侥幸。亵玩苟隐。
渐至长成。不思为过。更有甚者。移亲易伦。
不以为耻。聒而为焉。虽未狎邪。淫心却盛。
无可自制。亵坏少女。天真无邪。未泯之净。
思其成后。忆而厌恶。年至二六。拜学于县。
偶遇同窗。谈及淫事。继而自试。自慰成瘾。
欲罢不能。始未觉何。年有二七。异方就学。
功课之余。偏爱书卷。览书之隙。初得释敎。
正法经典。试以阅之。忽而觉其。义理颇眞。
遂广阅读。旋抄录之。恃此统摄。矫乱身心。
然由无始。习气所浸。炽盛五阴。无能转境。
杜于众缘。惜久未改。学业毕已。因谋生系。
游于各处。奔波求事。未得正计。似履朽路。
酬禄微薄。安可偿己。初涉金银。挥霍之欲。
难可遏制。视为苦也。历年以来。事易多处。
终未如意。常闲数月。至半载余。劳慈双亲。
忧虑叹息。又经数秋。至一慈长。私事之所。
不弃知遇。施陋事之。假经时日。衣食不忧。
自颇为乐。暇时获聆。大德法音。复阅诸籍。
戒淫之语。顿觉此事。乃世魔怨。亦解脱碍。
其坏强健。摧残体魄。诸般之事。何止一二。
削福夺纪。减禄去禧。冥显之迹。何止百千。
终将因由。久而不制。渐成巨绊。始思甚痛。
并试戒之。初由不得。时刻摄心。犹时犯也。
后寻利器。常将因果。书籍诸经。疏钞玄义。
绕于耳畔。以达其效。耳提面命。稍费小资。
犹得利益。渐淡反观。方见利害。诚如古籍。
经中所言。丝毫未差。盖虑今人。业报习气。
略有微差。但观同生。五浊恶世。其所经历。
必有同吾。既无全如。亦少相仿。故将鄙观。
呈于诸君。惟愿同化。徧观淫欲。必有所感。
而细思之。每定可破。就诸经论。吾以愧劣。
罗列对法。观期感同。超脱纠缚。永得清凉。
独拙不废。
  一。诸世间人。皆乐讲求。衣着校饰。犹女子者。更为其甚。但为此事。寗滞诸务。细缓而为。外言仪表。实多虚荣。古语有云。人靠衣装。马靠鞍邦。任其拙劣。丑陋之辈。假以妙衣。丽服修饰。亦增光彩。何况非丑。平日常里。并无一别。皆有饮食。便溺不净。既同吾身。何思淫欲。
  二。观想女身。九孔之中。常流不净。眼屎鼻丸。耳垢唾液。屙屎尿溺。无异于吾。此为不净。又复观其。假合之身。届至大限。四大分散。筋骨自离。美貌消弭。婀娜姿态。亦变腐烂。无比臭秽。脓水横流。堪比粪器。华丽皮囊。假以时日。枯槁变化。堆为白骨。终从变灭。既见白骨。何来淫欲。
  三。但观己身。父精母血。业因和合。借交媾缘。从而有生。爱欲实为。受生之本。届其交时。中阴观之。恋其男身。即生为女。贪其女身。便生为男。若不时时。净摄身心。摒除其念。临其境时。无以自制。纵有违愿。却必受生。交媾之时。脓血杂乱。腥臊难比。本属不净。出生之时。其道产下。为出不净。何喜不净。产生之物。另有恶鬼。于交媾际。争相食啖。污秽精血。犹为不净。每欲忆之。既存厌恶。焉生淫欲。
  四。佛经有云。贪恋女身。男必转女。受诸众苦。因何无智。罔置快乐。反愿赴苦。思至彼处。既息诸念。何起淫欲。
  五。观女身者。幼者为女。长者为姊。少者为妹。老者为母。试问诸君。汝女汝姊。汝妹汝母。安可淫之。由此观想。淫念顿消。同日生者。视为无始。同参道友。今生有缘。际遇相会。淫念则息。古德又云。今生所见。多生多劫。皆为怨亲。过去父母。未来诸佛。焉于冤亲。父母诸佛。滋生淫念。每思至此。既止其乱。不起淫欲。
  六。佛经中云。一人患淫。屡制不止。欲自断阴。佛语其言。心念不息。断阴何用。心淫犹身。更难俱断。身虽暂断。而心未竟。心淫若断。而身自断。以是由故。不重淫欲。助此观想。疾速法门。惟诵楞严。清净明晦。日读数遍。淫欲渐息。
  七。阴律明言。淫人妻女。必当绝嗣。淫于处女。子孙淫佚。削禄夺纪。鬼神共鉴。地狱苦报。难以具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但思果报。既生恐惧。安炽淫欲。
  八。淫有邪正。非礼所许。名曰邪淫。礼制所可。曰为正淫。邪不可长。势必断之。虽正礼许。亦系色欲。若不遏制。必演大碍。菩萨戒中。正淫永断。观此必减。夫妇皆断。道非限量。年少戒色。年老戒贪。虽有此语。安止年少。观少纵欲。老即颓废。纵欲绝嗣。自夭身命。无福天伦。生虽千苦。转机却存。一旦无常。奈何改正。愿君年少。得离淫欲。福定未止。来生必增。何止今乐。觉路渐明。欲得正果。必戒淫欲。
  九。现今之世。其乱非止。男女淫欲。同性不伦。亦暗乱之。甚有国度。定其合伦。助其不善。歪风滋长。同性悖常。何来其正。实证同性。患症不治。单思此点。既可安止。何生淫欲。
  十。楞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独霸其天。喜纵欲望。乐视众生。堕诸狱堑。魔民为使。在在处处。广演魔事。其魔女者。相虽美貌。艳丽无比。但心极毒。思此席言。若吾修行。不断淫欲。纵行他善。止此一恶。正道无门。诸般切喻。速断淫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