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心清净、真信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净空法师:心清净、真信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修净土一定要懂得,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的条件,不是念佛多少,是心清净,心清净,跟西方极乐世界就亲近。为什么心净土净?境随心转。我们学净土不必在环境上,在心上,心清净了大地就清净,染污就没有了。所以环保,我是很早年听到这个名词,我就告诉大家,我说环保永远做不到。他说为什么?因为心不清净。如果清净心,外面这个境界自然就清净;心不清净,用什么方法想把外面环境清净都做不到。这个道理只有佛讲得清楚,中国传统文化讲得清楚,重视这一条。现在人重视科学,不重视精神生活,不重视心理,重视物理,不重视心理,所以出了很多麻烦,自己没法子解决。心理能解决物理问题,物理不能解决心理问题。为什么?物是心生的,所以心比什么都重要。

「信为急务,明亦甚矣」,最急的是什么?信,不信就麻烦了。现在这是麻烦已经明显的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地球上这些zai 难。这些zai 难真正第一个原因是什么?信没有了。信心的危机,不但是社会混乱,是地球的灾变,你说这个麻烦大。我们今天讲信佛,信佛的人很多,几个人真信?几个人了解?他不是真信、不了解这不行,这解决不了问题,要真信;要真信,不研究经教就做不到。所以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讲了四十九年,为什么?四十九年所为的,还不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就是为这个。你真正疑惑全部破除,都给你解释清楚了,信心起来了,问题就真解决了。

末那成平等性智,这是修行首先要做的。转识成智从哪里转起?从这里转起。世尊在小乘教里面,首先教人放下见惑。见惑里面头一条就是身见,身见不放下,你就不能证须陀洹果,在大乘《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十信位菩萨,十信是大乘的小学,初信位是一年级,你不能证得。身见破了,你才能够证得初信位的菩萨,就是破五种见惑。初信跟小乘初果境界是相同,就是断惑相同,智慧不相同,智慧,大乘超过小乘太多!所以身见要破、边见要破,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我们后面会讲到。这些东西不破不能进门,你学佛,学佛学常识,告诉你不是智慧。你经看得多,「记问之学」,孔老夫子说,「不足以为人师也」。不是你自己亲证的,你自己没有得到受用,你自己的疑惑没断,你讲的东西里头有疑惑,不踏实,关键在这里。这是最低限度,我们要把这个烦恼放下,这个烦恼放下之后,我们的知见才走向正见。八正道里正见、正知,思惑破了之后就是正知,见惑破了就是正见。这前面我们讲到八圣道的时候讲到这两条,正见、正知就是破见思烦恼。我们如果提升到这个境界,身见真的破了、放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同居土,诸位要知道,升级了,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面的下下品,它比凡圣同居土上上品还高!这是我们应该争取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得到,再向上恐怕我们争取不到,我们现在就争取这个目标,像大乘里面我们争取上小学一年级。这叫真实利益,可不能错过,错过就太可惜。

  

所以心量要拓开,真想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对我们来讲是大幅度的提升,你看从同居土提升到方便土,这是大幅度提升,这不是小的提升。生到同居土是人天,生到方便有余土是小乘跟大乘的信位菩萨,就是大乘十信位,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包括权教菩萨。为什么不干?为什么不能把心量拓开,包容万法?知道万法皆空,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自己的念头,都不是真实的。统统放下,三昧现前,那就是真实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都是假的,这要做个大转变!不想转,转不了,怎么办?学经教。天天听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我们认真学习,遍数听多了,不知不觉的放下,心量不知不觉的拓开,没有有意去做,自然的。在这里我们就能够更深一层体会到,这些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为什么都示现讲经说法?明白了。讲经说法叫做什么?潜移默化,慢慢的、自然的、不知不觉的你就变化了。由此可知,有缘听经的人,有缘研究经教的人,那个善根福德不可思议,这都不是假的。平等性智成就诸法平等作用,这个智慧就能帮助你这个。我们现在最大的苦难,在一切法里不平等,要知道平等是真相,事实真相,不平等是事实的幻相,它不是真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修行最忌讳的是浮躁



1 真正是一个大福德的人、大智慧的人,他的举止一定非常安详,不会浮躁。凡是浮躁的人,成就都会很有限。

2 自古以来,真正建大功、立大业的人,态度都是很端庄的。心安、身安、心定,这几个字他真的做到了。

3 “ 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这是佛在《无量寿经》里教导我们的。徐是慢慢的,一点浮躁的这种现象都没有,非常地安详,这点我们一定要学。

4 过去我们在曾国藩的家书、家训里面,看到他教导他的子侄,他的晚辈,说话要求慢,走路要求慢,不准浮躁;做事也要求慢慢做,样样要做得踏实,他要求这个。

5 最忌讳的是浮躁,这不能成大功、立大业;成大功、立大业的,一定是 “ 安定徐为 ” 。

6 现在社会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诱惑的力量特别强,我们是心浮气躁,所以修行要想成就就非常困难。

7 我们无论在生活,无论在学习,无论在工作,愈是艰难愈要有耐心,决定不能够浮躁,浮躁一定坏事,不能成就。

8 “安定徐为” ,小心谨慎、细心去处理,事情决定能做得圆满,做得成功。

9 从前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同学当中,他也常常提到,我有两个长处:布施、忍辱。这是跟他十年学教,能得一点成就,关键在此地。

10 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我们都要培养耐心;不能忍,什么都不能成就。

11 对于顺境、爱缘,我们要看得很轻,决定没有丝毫执着,不生情执。

12 对于逆境、恶缘,与恶人相处,我们的心地也要清淡、淡泊,不生怨恨。

13 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没有忍耐的功夫你做不到。

14 清净平等心是大道,是佛道,是菩萨道。

15 我们如果看一个修行人,他修行有没有功夫,不要看别的,看他的色相。

16 这不难观察,只要你心地清净,你就能看出来;你心里头浮躁,你看不出来。

17 古人常讲,有学问的人能看得出来。什么叫有学问?心平气和,“ 学问深时意气平 ”。

18 《了凡四训》里面有一个故事,一个老道批评一个落第的秀才。那个落第的秀才以为他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而没有被录取:“考官眼睛瞎了,不识货!”他在发牢骚。

19 有个老道在旁边听了:“你的文章一定不好。”他很不服气:“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为什么说我文章不好?”

20 老道说:“看你心浮气躁,你怎么能写得出好文章?”这话真的,哪有心浮气躁、胡思乱想的人会有成就?

21 毕竟还是个念书的人,听到这一句话,那个秀才服了,这才向老道请教。

22 有学问的人心清净,他就能看得出来你是不是真有修行。你修行的功夫都在你面相,都在你身体。

23 心清净的人,从你的体质,你的一举一动,都能够观察到你修行的功夫,哪里能够瞒人?

24 你能够欺人、瞒人,只是欺瞒那些愚痴的人。真正有学问的人,你怎么能骗得过他?

25 有学问的人尚且骗不过,有修行功夫的人,你就更没有法子欺骗他。

26 世尊在《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法得成于忍”。那个一切法,世间跟出世间统统包括在里头。

27 世出世间一切法要想成就,关键在忍。你办大事,你有大的忍耐,办小事有小的忍耐。

28 心地浮躁,没有耐心,什么事都办不成,这是古人经验之谈。

29 我们仔细观察现前周边这些人物,你仔细观察,无论他从事哪一个行业,他有成就,肯定他有耐心。

30 心地浮躁的人,不但做事难有成就,他们浮躁的举动,往往也很容易跟人结怨。

31 古大德常常教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浮躁是不知不觉跟人有了过节,往往自己不知道。

32 到冤冤相报的时候,也不知道起因。不知道起因怎么样?他就怨天尤人,“老天爷对不起我,某些人对不起我”,他不知道过去生中的过节,这很可怕,麻烦透了!

33 所以,你要遇到真正的好老师,他教你,头一桩就是把你浮躁的习气伏住。这种教学的方法我遇到了,章嘉大师。

34 我年轻的时候还算是不错,懂得尊师重道,一般的礼节,我还都不会失礼,可是耐心没有!

35 在这些大德眼目当中,我还是心浮气躁。但是自己觉得,比一般这些年轻人,我好得很多了,他们比我还不如。

36 可是在善知识面前,我不行了,真的是不行,跟他一比就太悬殊了。这一点我受章嘉大师的影响就很深。

37 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所示现的,真的就像佛经上所说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38 不但我深深感觉到,以后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也跟我说,章嘉大师他是不是佛菩萨、罗汉来应世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就迹(迹是他现前这个形相)来说,至少他心地清净,他常在定中,这是可以肯定的。

39 我在一生当中,没有遇到第二个人像章嘉大师,他给你表现的都在定中。言语非常缓慢,像我们说话这么快,他没有,他一个字一个字,很慢。

40 他说话、动作很慢,从慢才看到稳重。看到他柔和、厚道、稳重,一丝毫浮躁都没有,这就是教育!

41 章嘉大师是密宗上师,是中国密教四大la ma之一,黄教的。我有幸遇到他,他没教我持咒,他教我学教,在经典上下功夫,这是正确的。

42 一般金刚上师,一见到你,赶快来给你灌顶,传授你一个法门。你这样修学,修一辈子也不能成就。

43 章嘉大师是真正的善知识,他是观机,他指出一条正路让你走,希望你将来能成就。

44 很可惜地,虽然他是个出家人,地位太高,所以很少人去亲近他。我是有个特别的因缘,跟他老人家建立这个师生关系。

45 大师平易近人,尤其对年轻人非常爱护。我们亲近他,实在讲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他德行的感召;言语教导,充其量不过百分之四十。德行感召占的比例大。

46 这对我们初学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奠定往后修学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学,要学厚道、要学稳重,对人对事对物要学圆融。

47 古德告诉我们,“直而不能枉,不可与大任”,不能重用这个人;“方而不能圜,不可与长存”,所以做人内要方、外要圆,外要厚,外要稳重。

48 现在这个世间的人,心是浮躁的。他不但没有离开名利、没有离开贪嗔痴慢,而且名利、贪嗔痴慢还在天天增长,你说这怎么得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