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行善对后代的报应 [摘编]

行善对后代的报应 [摘编]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心必有好报”。笔者有一位近亲,自从出嫁之后便相夫教子,克勤克俭,虔诚拜佛,尤其是乐善好施,经常暗中长期拿白米接济无法维生的贫民、寡妇或老人,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因此博得邻居一致的称赞。她的先生是一位小学老师,后来升为校长,她本身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然而所生的子女一共六人,却个个都考上著名的大学。老大在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研究所毕业后,便顺利申请到助教奖学金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深造,去年初已经拿到统计学的哲学博士。另外三个男孩也都先后分别考上著名大学的医学系、牙医系和药学系,真是一门四杰,成就非凡。
有一次一位笔者故乡的小学老师(姓高)曾经告诉笔者,这位校长的大儿子在小学念书时是他教过的学生,依其过去的经验,这孩子要考上当地的省重点中学根本就没有希望,事实上依其当时的程度,也只能投考职业学校。可是没想到他进入就读一家私立初中之后,竟然能够脱胎换骨,考上全省最著名的一中,实在令人不敢相信竟然会有如此的变化。他后来不但能够上大学、研究所,而且还能得到奖学金出国,拿到博士学位,实在连作梦都无法想象。
为什么一个小时候看来十分平庸的孩子,后来竟然会逐渐的变成优秀,终于获得人人称羡的最高学位,这是什么原因呢?想起来这件事真是奇妙,值得一般人的深思体会或借鉴。
台北现在新任考试院副院长林金生先生(前任交通部长)一家七个兄弟,居然有六个都是博士,一个当了部长和副院长,几乎可谓一门七杰,世所罕见。林家所以有如此杰出的后进,据许多新港当地人士说,主要是应该归功于其祖父毕生致力慈善工作的结果。据说当时每要过年之前,林家祖父便大量发放白米,救济当地众多的贫民,直到家中仅剩两斗白米为止,因此被公认为是当地万家生佛的大善士。林家祖先能够种下大善因,后来便自然能够收到最为丰硕的果报。
此外,还有一个很值得参考的实例。笔者认识了嘉义县竹崎乡一位陈姓的医师,他不仅仁心仁术,而且更难得的是平日事亲至孝。有一次其父亲在去世前患严重肝硬化,在这一段长达三、四年的期间,他竟然能够从不间断,每天与其夫人由竹崎赶回嘉义,并亲自替其打针治疗,使其父亲延长更久的时间。他虽然共有五个兄弟,然而其父亲所有的医药费用共约一两百万,却完全由他负担,从不与他们计较或要求分摊。此外,其岳父在临终时,他居然能够在其身边不眠不休服侍三天三夜,并且毫不忌讳,亲自加以洗身穿衣,并协助料理一切,使人不胜感动,甚至连其夫人也为之心折。‘百善孝为先’,由于这位医师如此孝顺和仁慈,因此所生的孩子个个都极为优秀,老大与老二两个男孩(目前在附小读书)不仅每次考试各科都几乎经常满分,全班第一,而且还都被选为全校的模范生,老大最近还参加全县市的五项全能竞赛,结果也荣获了第一名。然而最令其父母欣慰的是,这两个孩子极为乖巧,非常孝顺,而且善体人意,每天晚上都自动作功课,父母不仅不必督促他们读书,反而必须经常规劝他们不要太过用功,以免影响睡眠和健康。这也是一般人闻所未闻的现象,其亲友莫不替他们感到庆幸。除此之外,这家诊所还特制出一种药膏,据说药效奇佳,能够治疗各种顽癣、烫伤、痒痛等等症状,以致名闻遐迩,有人认为这一点也是上天对于善心人士的一种回报。

TOP

有一位家住在嘉义县溪口乡的邱姓学生,最近也向笔者表示,努力行善对于后代的确有相当的补救。她说她弟弟生下后,由于是独生子,因此受到父母最多的关爱。有一次有人给他相命,竟然发现这个孩子的命重量只有二两多一些,依一般农历的记载,七两一的命最佳,二两一的最差,因此依此推断,其前途的暗淡与艰困自然可想而知,而家人失望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然而她父亲为了改善这孩子的命运,事后曾经不断的以其名义从事各种行善的工作(例如布施白米、救助贫民、捐印善书、协助建庙等等),结果她弟弟的学业也就似乎愈来愈顺利,虽然在考高中时成绩还很不理想(当时只能在一所私立中学候补班借读),没想到高中勉强毕业后,竟然能够顺利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居然又能考上研究所,去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又顺利的考进一家著名的商业机构服务,她说这种明显的演变,实在是当初所全然无法想像的。人的命运可以由不断行善来加以改变,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善报故事:康峻,字重山,为人慷慨,就是在极贫困的情况下,也不无济人利物之心。有一天,他去维扬,船行到高邮湖,天晚了。有一老人來到船上,告诉康峻「你心地善良,已经感动了上帝,明天你就会遇到好运,我有钱一两送给你作本钱,你会得到二十盒的钱。」康峻推辞不接受,老人坚持把钱留下。康峻虽不明白二十盒钱的用意,但他知道老人的话大有来头。
第二天,康峻把老人给的钱交给船夫买湖中莲藕,到维扬果然卖得银子二两。从此贩卖都得加倍利,几年间成了大富翁,这才领悟到老人所说的二十盒是二十次对盒利息。於是烧香谢天,大出货财,广行阴德。第一:收买粮食,减价一半卖给穷人,听任别人自己过秤。第二,到了荒年就舍饭施粥给难民,老人、妇女和病人发给票证,每天可用票领到一升米。第三:开设义学,积存书籍万卷,招请出名的学者任教,招收四方英俊少年免费上学,供应食宿。第四:设立普济堂,远近有贫民或病人來,每人给一间房,一张床,一领席子,招聘名医一个一个给诊视医病,用上等药材,供给饮食和营养品,病人好了给他盘缠回家。第五:代贫穷户交纳官收钱粮税。第六:亲戚邻居家有男子三十岁娶不上媳妇,女二十岁嫁不出去,送给钱财帮助婚配。第七:施舍棺材,掩埋荒野尸体。第八:立育婴堂,雇乳母收养被遗弃的婴儿。第九: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到监狱探望犯人,每个犯人给米三升,钱三十文,四个馍。第十:从厚施给贫穷无子的寡妇,收养无依靠的残疾老人。所有一切善事他都积极实行。后来,他途中又遇到那位给他一两钱的老人,把老人请到家中拜谢。老人笑着说「你贫穷时有救济穷人,爱惜物的善心,因为这个原因我才赠给你本钱,可喜的是你发财以后积德行善。上帝喜悦,善报无穷,希望你继续努力。」康峻活了一百零四岁,无病而逝。七个子十几个孙子都当了大官,世世富贵。

TOP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自古以来,凡是忠厚老实、积善修德的人家,其后代往往会发达。纵然没有大的发展,也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至于招惹一些凶灾大祸。这种因果既可以从历史上得到证明,我们细心留意当今社会也能观察到。中国积善修德第一人,当数山东的孔圣人,因此,他世代子孙都不衰落!当今第73代孙孔德成先生依然很受各界尊重!
在大陆上有很多有权有钱的人,总希望把自己的儿女亲属送到外国去,以为到外国去将来就有希望,在自己国家好像就没有前途,这一种想法错了,大错特错!
一个人有没有前途,是他的福报,命中注定的。命里头有福,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享福;命里头没有福报,到哪里都要受罪,这不在于环境,在于你自己本身积功累德,在于父母祖先修福积德。
本文原发于《净土》杂志,后被佛教在线删节转载,原文标题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当代朱基、何厚铧之祖上厚德》,中国近代的长沙安沙镇有一个叫棠坡的地方,有一位义商叫朱雨田。根据《长沙市志》记载,他为人乐善好施,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方志中评价,说他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
在棠坡,朱家因为扶危济困,到今天仍赢得乡亲的赞誉,67岁的村民王玉龙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那时每月逢三逢八,朱家就开仓济贫,而村里如果有孤寡老人死了,都由朱家提供棺材以及两担石灰,用于埋葬。
这位朱雨田,就是后来创造过中国的经济奇迹、清正廉明的原国务院总理朱基的曾伯祖父。
在当代,人们都知道澳门特首何厚铧及其事业上的成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曾祖父到父亲三代人行善积德的事迹。何厚铧生于名门望族,由于自小家教甚严,在他的身上,没有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习气。何厚铧的父亲何贤,号称“澳门王”,在澳门非常有影响力。何贤的祖父就是一位大善人,他年轻时就外出经商,经营得法,家境渐渐好了起来。这位老先生乐善好施,谁家没饭吃,他送粮;谁家无衣穿,他送钱。由于有颗乐善之心,在应塘一带,口碑极佳。因名声在外,闻讯与他做生意的人更多,他因此而生意兴隆。到他年老时,在生意上已很有成就。何家虽不能算富商巨贾,但在经济不甚发达的番禺,却堪称为殷实的小康人家。他去世后,乐善好施的做法仍然影响着子孙。何贤长大后,年轻时来到澳门创业,开拓了包括大丰银行在内的大批产业。何贤家族在澳门叱咤风云几十年,堪称澳门“第一家族”。而何贤做人处事的风格依然保持了祖辈的传统,就是一向保持“做人就是行善”的准则。何贤热心慈善事业,不仅出钱,而且出力,除维持镜湖医院的慈善活动外,还多次向同善堂捐助,以供施粥赠药之需。
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心善行善,遭遇的却是恶报,这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他造的罪业余殃未尽,今生虽然修福,福修得不够,敌不过罪业,所以恶的余报还是要受。
有些人看到某种现象往往会心生疑惑,比如这家人无恶不作,为什么还能享大富大贵呢?其实,这是他本人或家里的前辈过去生中修的福大。然而他修福不修慧,没有智慧,所以这一生会造作恶业,也必定是要折福的。假如他过去生中修的福有亿万财富,这一生依然会发财,但是他心术不善,处处欺压别人,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他的福报会很快折损的,千万财富会变成百万财富。但他毕竟还是有百万财富,比起一般人那还是富有得多了。因果通三世!他这一生余福享尽,罪报就会现前了。有些人的果报在来生,有些人就在这一生,晚年就没落、破产了。“富不过三代”说得就是这种情况!什么原因呢?积恶之家的报应就是这样。
而如果一个人家过去的先人以及他本身多积恶业、欺负别人,尽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那这个人家必定不能久享富贵。纵然现前他是大富大贵,也只能享一时之福,终究会衰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真心真意地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家庭、对宗族、对国家、对民族,决定有大利益。
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于为人父母的,都恨不能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子女,但是应该留些什么给子孙,看了这几则故事,可以给普天下的父母做借鉴的榜样。
《易经》里面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是因,余庆是果报,我们要想来世好,或者要想这一生晚年好,来得及,现在开始努力断恶修善,我们晚年就会有好的果报。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象睡梦一样,只是我们没有觉醒之前,以为这个娑婆世界所显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在成就者看来,现实世界其实也如同我们晚上做了个梦一样的,都是活在虚幻当中。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如理如法地修行,才能够放下一切老实念佛,更好地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更能深信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