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幸福人生宝典>节录》连载中

续 66

【家庭教育】


父母篇

                                                                                 

慈爱的温床



  谁能找到道德高尚的妇女呢?品性正直、有操守的女人就像一块巨大的红宝石一样,永远是无价的。活力和贞操是妇女最华贵的衣裳,她无时无刻不在欢愉之中,她充满了智慧和善良,女人——高尚的女人——是善良、仁慈和贞洁的代名词。她对自己的丈夫是体贴、关心的,她持家是勤劳、节俭的。


  慈爱就像星星之火,它通过家庭点燃一个人的热情和仁爱之心,然后这个人又把这种爱传导给另外一个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星星之火越燃越旺,火势越来越大,终成燎原之势。无数的男人和女人都沐浴在这人间的仁爱之中,整个世界都辉映着爱的光辉,每个人都听到了爱的呼唤。

  家是滋生温和慈爱的温床。妇女是家这个王国的天然主人,女人慈爱、善良、温柔、和婉,她是家的灵魂。没有任何东西比女性的柔情婉语更能平静一个人心中的烦恼,去除人心中的苦闷,使人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有一个情操高尚、宽宏大量的妻子,就没有摆脱不掉的苦闷和烦恼,家中有了这样的妻子,她的丈夫就会时时感受到轻松、舒适和幸福,他才会知道什么叫身心俱安,也才能知道什么是爱。这样的妻子也是丈夫最可信赖的顾问、参谋。当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时,妻子的直觉往往将迷思一点即破,使他猛然醒悟。


  诚实、可靠的妻子往往是丈夫的精神支柱,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风雨雨中,只有她——忠实可靠的妻子——才是他唯一可靠的依恃者、安慰者和同行者。每当大难来临、风雨突变的时候只有她的目光仍是那样的温良、平和,只有她的心才跟自己的心一齐跳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怖感无法动摇她那平和、温良的目光,无法扰乱她安稳的心境。也正是她,才在腥风恶雨中给他以家的温暖、心的慰藉,并给他以新的希望。


  人生就如在大海上航行的一只小小帆船,天有不测风云,大海随时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人有旦夕祸福,人生随时都有可能遇上不测风云。每当这个时候,忠诚可靠的妻子总是以自己不尽的温情慰藉这随时有可能被掀到大海中去的丈夫。年轻的时候,她是与你结伴而行的窈窕少女;中年的时候,她是与你共度风雨的人生伴侣;当夕阳西下,残阳渐息的时候,她那温暖的目光是陪伴你远去的精灵。


选摘自《教诲录――来自yi si  lan世界的人生启示》昂苏尔·玛阿里著


夫妻对话



  第一篇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相处融洽,关系密切而稳定,家庭就能稳固、幸福,并能发挥好各自的家庭、社会职能。

  在融洽相处中,言语的功用不可小视。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寻找场景,让我们细细品味一番:

  场景一:杯子风波


  先生幸冲冲地跑回家,带着二十几个彩釉的喝水杯,都是他在夜市精心挑选的,每个才两元五角。


  刚推开门,太太在家中就看见先生在抬东西,问他说:「你又买什么了?」


  丈夫兴致勃勃地说:「是彩釉的喝水杯,很便宜,我买了二十几个!」


  太太很不高兴地说:「我们家就两个人,你买这么多杯子,真是乱花钱!」


  接着,太太就对坐在身边的邻居,喋喋不休地历数先生平素如何大手大脚乱花钱,搞得丈夫非常尴尬。


  邻居在一旁好言劝慰说:「别生气了,你先生想得多周到啊,他不是喜欢用青草茶款待朋友们吗?买回这么漂亮的杯子,省去你多少挑选和搬回家的麻烦!再说,两块五毛钱,也不贵嘛!」

  场景二:宝石蓝的暖瓶


  这是一位很擅长弹钢琴的太太,她发现家中少一个暖瓶,让先生去买。先生匆匆买回后,递给了太太。打开包装,也打开了太太的烦恼:「怎么买回一个宝石蓝色的暖瓶?你看看这种颜色能与我们家的整体色调相配吗?这种颜色只能破坏我们家的整体美感,实在是太不懂得美学了!你一定得换一个淡粉色的。


  其实,一个暖瓶微不足道,而这位太太却因此大发牢骚,却忽视了这么做是破坏自己在先生心目中的整体美感。

  场景三:购物归来


  先生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太太听到声音,快速地迎上前,一边接过先生手里的提包,一边笑着说:「回来就回来了,何必这么破费,还带这么多东西,来来来,这边坐,先喝杯茶。」先生看到太太这么体贴,又听到太太幽默亲切的话语,购物的疲劳一扫而光。

  ――太太此刻想到的不是先生究竟买了什么,而是先生不嫌购物麻烦,还要这么远、提着重物回家,一路真是辛苦了。让先生回来放松休息才好。替先生着想的太太,就能说出如此令人如沐春风般的话语。


  【默想】:夫妻本是一体,相互照顾、互敬互爱、互谅互让是多么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而这和谐美满的关系要靠夫妻共同维系。在日日生活中,祝愿大家从亲切温暖的话语开始,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做百年好合的夫妻。

TOP

续 67

水池中的碗



  第二篇


  在家庭中,常常是太太的话多,先生的话少,一般来讲先生是以行动见长。


  如果说,我们在上一篇《夫妻对话》中,都着眼于太太的言语,在此篇,我们就来看看先生的言语行动吧!


  陈太太下班后,开始给全家做饭。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换来一桌营养丰富的晚餐。餐后,已略显疲惫的太太对先生说:「今天你洗碗吧。」


  先生答应说:「嗯,好。」


  第二天傍晚,太太如昨天一样,又推开厨房的门,准备做晚餐。可是映入她眼帘的是——水池中一叠没洗的碗!太太叹了口气,原本想让先生帮个忙,却不料他根本没动手,唉,自己今天还得从刷碗干起。是晚,太太又重提洗碗的要求,先生态度很好地答应说:「嗯,好,好。」


  第三天傍晚,太太却又见到了,她不想看见的――水池中依旧躺满了油糊糊的碗盘!她实在很无奈,更没有力气生气了,因为晚餐要做、碗碟要刷、衣服要洗……这可谓是谚语说的「靠山山崩、靠水水淹、靠人人倒」,陈太太再也不寄望于先生能帮忙洗碗了。


  上班的太太,是多么希望先生也能适时地帮她,分担一些家事啊!满口答应的先生,却一再让妻子失望。所幸太太涵养很高,为顾全大局,不愿在孩子面前吵架。不知天下还有多少陈太太。


  【默想】:人都有慈爱之心。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夫妻更应彼此关爱、扶持、照顾。爱心的表露理应从最亲近的人开始,您说是不是呢?


  第三篇


  人与人在相处一定的熟络程度之后,许多日常的言语态度往往就不注意了,不仅是随便,在许多细节上,也会常出现轻浮、不予尊重的感觉?这乍看下好象是小小的事,然而积累久了,一股无名的怨气暗潮就会慢慢地形成,等到那一天爆发的时候,则一切就很难收拾挽回了。

  环顾周遭,我们不难发现从最亲密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领导关系…等等,都有可能缘于过于熟稔、亲近,而不懂得彼此的尊重进而言语态度轻慢,无形的积怨终而埋下了往后的祸根!最终的结局不是造成不欢而散的结果,便是反目成仇的下场!这种因日积月累的毛病习惯所造成的遗憾,往往让我们不得不为之惋然与喟叹!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对结褵二十余年未曾吵嘴磨擦的夫妻,且看他们平素是如何应对的?

  王先生大妻子一、二岁,夫妻俩总是恩爱融洽,素为左邻右舍的模范?


  尤其,俩人的对话挺有艺术的,总是那么轻声细语,许多大嗓门到他们家来,受到熏染后,很自然地就会降低嗓门,到底他俩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


  请求对方帮忙的态度


  一日,王先生要太太帮个忙?请听他们的对话:


  王先生:?哈啰!你有空吗?请帮个忙好吗???好!好!我马上过来??太太是如此亲切响应着?事情做完了?


  王先生亲切的说:?谢谢?,太太笑咪咪的响应:?不客气!不客气!?

  夫妻俩经常是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下,互相合作一起把家事或工作完成?这与对门的夫妇恰成强烈对比,因为他们老是连名带姓地互相叫喊着,而咫尺之近,为什么没有受到熏陶呢?因为他俩都是军中的教官,早已习惯把教育学生的口吻带回家中,所以每每有高分贝的对话声,充满在这层楼里?

  充分信任与彼此的尊重


  年节到了,回家过年总要携些礼物做为伴手?每年,王先生夫妻俩人总会在下班后约在一家百货公司碰头,一起讨论该买些什么礼物送给自己亲人暨各买所需的物品,达成预定的预算共识后,便分头各买各的,并且一切尊重对方的选择,决不干涉彼此购买的东西,并约定几点买好在那儿等待,既不会意见相左,也不会浪费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经济的逛街购物方法?即便谁买了家中的日常用品,也从不互相指责浪费或没必要,因为他俩懂得互相信任的道理,一定是觉得有必
要才会买,而且也会倾听对方买的理由,更不会以粗言或大声来指责对方的浪费与不是?

  营造“举案齐眉”的悠闲


  到了周末的午茶时间,是夫妻俩最悠闲的时刻,彼此谈谈一周来的工作状况,即便是结婚多年了,但俩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就聊个没完没了,喝上浓郁的香茶,那真是人间天堂的享受!而每回沏茶的总是王先生,因为王先生是泡茶的高手,每当王先生端给太太时,总要俏皮的说道:?举案齐眉,请喝茶??而王太太也会以盈盈的笑容回礼的说?感谢!感谢!无尽的感谢!?


  电话里的温馨应对


  平常两人皆约定好若非急事不打到彼此的办公室,通完话也一定会说?谢谢?或?不客气?、?没关系?或?再见?之类的话语?起初,办公室的同事都不敢相信这是夫妻的对话?因为,从未见过竟然有这么地礼敬对方的对话,日久才知道他俩真的在平素就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当然,在办公室最常听到的是?好啦!好啦!甭说了?接着是?啪?的一声电话挂断了?这种无奈加不耐烦语气,通常十之八九不是丈夫便是太太打来的?由此可知,同样是夫妻,从对话中就可以知晓各人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与深度,更遑论还有感情在其中!


  互相的勉励,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提升。


  两人的工作向来都很忙碌,难免也会带来挫折,而善于观察的王太太总会在先生一进门的刹那:?我回来了?觉察到?她总会选择恰当的气氛,把先生的忧虑化开,除了言语的安慰外,王太太也会擅举历史上的故事来鼓励先生?因为,王太太非常好学,经常会把学习、读书的乐趣与王先生分享,所以即使一方有困难也会在彼此帮忙下很快地化解掉,始终保持家中的愉悦氛围?

  夫妻虽亲若一体,但也应懂得了解彼此的个性,常看对方的优点,缺点则由自己默默地来承担弥补?而王先生他俩也不过只是一对普通夫妻而已,他们的生活也很简单,但却能生活在很自在又幸福的日子里,没有别的,只因为他俩懂得互相扶助、相互包容、彼此尊重?这是真正保持他们美满家庭的秘诀?


  【默想】:难得结为夫妻,这都是缘份,但良缘还得靠彼此的经营,

  才能百年好合?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相互的尊重,千万不要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附属,一切都要依自我为中心,强要对方都要听我的,如果是这样,这个家就会有一方会很痛苦,随时都想解脱束缚,那么幸福美满的憧憬将越来越渺茫……?

  第四篇


  场景一


  陈太太一直是位人人夸赞的好太太,因为家里的一切,在她耐心与爱心的呵护下,一家人经常挂满笑容。尤其,偶而到她家闲聊一下,从进门就可感受到陈家的窗明几净与精神抖擞。

  然而,这样的好太太,还是有一面大家不太理解的地方;因为,住在三楼的林太太,偶而会听到吼叫声,这天清楚的听到:


  「死相!跟你说过几次你才会明白,又不是不给你抽烟,叫你弹到烟灰盒,不要弹到地上,你老犯,你知道我每天因为你这样乱弹烟灰,要擦几次地板吗?今天已是第三次犯了,为什么还是老犯呢?我今天要把你的烟灰缸给砸了,看你以后还改不改?」


  陈先生一直保持无声状态,接着一阵极其强烈的撞破声,想必烟灰缸已应声而碎,继而大门呯一声,想必老陈已步履沉重到附近公园散步去了。楼下的林太太听到这样的声音,滋味也不好受,偕同先生一块出门散步,想不到在电梯里就遇到了陈先生,只见陈先生露出苦笑,不像往日的开朗。


  从此之后,再也没听到砸烟灰缸的声音了,但太太零星大发雷霆的嗓门,依然清淅可闻。只是从未听到陈先生有任何大声的响应,足见陈先生的涵养功夫的确也非一般,或许陈先生已深谙太座发脾气时,唯一化解的法宝,就是「不应、避开、远离」,骂累了,气消了,不就又回归平静吗?还需要用骂的方式来解决吗?


  场景二


  肚子微凸的郝先生是一个小公务员,太太做小生意,有一对可爱的女儿,生性憨厚,不善言词,但对太太的体贴,与家庭的照顾是整栋楼有名的好先生。所以,左邻右舍的朋友都很喜欢他们一家人。


  然而,唯一让郝太太放不下的是郝先生是个老烟枪,总是特别喜欢饭后来根烟,给太太带来极大的烦恼,虽然先生不敢在客厅把空气污染,但每晚饭后,只见那郝先生站在阳台上,吞云吐雾如神仙似的一根接一根,瞧那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也挺令人生羡的。所以,郝太太一直也没特别唠叨他的这个毛病,只因为在郝先生身上实在挑不出其它不良的嗜好或坏习惯,因此多年来,心中虽然很期待他能戒除,但都是功败垂成,拿他没辙。结婚多年夫妻也少有吵架,唯一会逗逗嘴,就是为这档抽烟的事。而十余年来,郝太太用尽了方法,但始终使不上力,郝太太不胜的懊恼。


  一天,郝太太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到先生已经有半个月不抽烟了,非常惊讶的问她,到底是用什么锦囊妙计,让先生这么轻松的戒烟,只见郝太太喜孜孜的娓娓道来:


  「在一个非常恬静的夜里,氛围极好,我用真诚的心,以轻柔甜美的话语,告诉孩子的爸,你感觉到我们一双女儿是世上最可爱美丽的小公主吗?想想,再过几年,当我们都已华发银生,在结婚的典礼上,目送着宝贝女儿走上红毯的那端时,你愿意看到主婚人──父亲的位子是个空位吗?我今天看到一则医学报导,抽烟一根,寿命减少二十秒,如果按你现在抽的量,是很难过六十的,我俩也辛苦地走了这么长远的路,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对宝贝,你难道真的愿意看到将来的结局是这么遗憾吗?还未说毕,掩不住一时的伤感,泪水早已盈眶,老公也动容了,沉思了许久…」,那晚郝先生心事重重,彻夜辗转难眠…。


  这一段非常感性的话语,融入了亲情、深情,终于把先生多年的习气,不费吹灰之力就折服了,郝太太的的智慧不但令人佩服,同时也道出了夫妻之间有歧见发生时,应该冷静下来,善用智能,才能化解彼此的冲突,真正解决问题。


  二个场景,两样心情,的确抽烟这事儿,看似芝麻小事,但往往小事积累久了,也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二则对话,都深蕴着极深的道理。以「暴语」、「爱语」二种语言来相互对话,所产生的内心变化,往往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当然它的结局也就千差万别了。

  【默想】:现实的生活中,夫妻间最容易磨擦的无非就是意见或言语上的冲突,继而口角不断,终至分手。

  何妨试着回忆婚前,那份彼此间的尊重与爱敬,都因为在相处久了,而化作云烟,因而演出了「爱别离」的悲剧。


  尤其是当夫妻双方都是亲友心目中的好人时,就因为言语欠缺良好的互动,而步上这条离别路,最令人扼腕、伤心。试想,当前社会上有这么多无辜的小孩,从小就生活在没有爹娘的家庭中,这是何等的悲惨,他们一生的可怜与不幸,是谁造成的?失去的亲情,谁又能弥补?诚值得天下的夫妻一起来省思!


  文中郝太太的这一段亲情表白,与对丈夫健康深情的关爱,以及郝先生流露出挚诚的父子有亲的天性,其实,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才是我们所向往的!


  谨祝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幸福、美满、和睦!

TOP

续 68

破镜重圆



  写在前面的话


  有一位离异的女性,在听了传统文化的课之后,登上讲台,当着近千人的面,给台下的前夫道歉,那真诚的话语让多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的前夫,先她一年学习传统文化,然后又把儿子送到了传统文化学校。父子两个每天都祈祷着家庭能破镜重圆,身边许多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也都帮助他出主意,终于感动他的妻子来听课,于是有了上面的一幕。听了妻子真诚的忏悔,这位先生也情不自禁地登上讲台,认真地反求诸己,当着众人的面给太太鞠了很多躬,说自己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哪一伦都没有做到。后来他们的儿子也上台去,用童稚的声音,感谢《弟子规》,感谢老师,感谢大家,让他的父母得以团圆。最后他们一家三口,齐唱一首赞叹孝心孝行的歌曲《跪羊图》,那人间至乐的场景,令台下近千人无不为之动容。《弟子规》救了他们的家庭,相信《弟子规》也将会挽救更多类似的家庭。


  当课程结束后,就有男士走到这位先生面前,对他说:大哥,我和你的境遇一样啊,把你的信给我,我也要给太太写一封。还有女士走到那位妻子面前,说:你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回家也要去道歉。我也要让我的家,再重新团圆。


  我错了


  尊敬的蔡老师: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领导、老师:


  尊敬的三楼四楼的各位长辈、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学生今晚能够有机会,站在这个讲台上,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并深深忏悔,首先要感恩留给我们智慧宝典的古圣先贤,感恩我们敬爱的师长净空教授、杨老师和蔡老师的大慈大悲,感恩列祖列宗的护佑福荫,以及父母的恩德,感恩我们四期师资培训班所有同窗善友的关心帮助。没有他们真诚无私的付出,就没有学生的今天。


  更要感恩在座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位长辈和老师们,没有您们的成全,也没有学生此刻这个忏悔的机会。谢谢您们,各位老师!


  学生原本有一个在别人眼中非常幸福的家,儿子、妻子和我,我们夫妇双方工作稳定,物质生活小康,孩子也很乖巧懂事。但因为听闻圣贤教诲太迟,精神生活远没有达到「小康」,我不知道怎么样经营家庭,不懂夫妻相处之道。结婚以来,常常因为思想观念、个性的碰撞而争吵不断,各不相让,活像一对斗红眼的「斗公鸡」,彼此都陷入了痛苦深渊不能自拔。于是,于2004年8月,孤身一人应聘去闽南泉州一所私立中学工作。


  但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三十多年没有离开过故乡、亲人的我,心灵没有归依,虽身处繁华都市,心里却更感孤寂。思念年迈的双亲,想念故乡的妻儿……思念之切,后来竟成心病,心灵倍受煎熬。后来竟致失眠整整两个多月,日夜无法安眠,那感觉真是生不如死,几次都想跳楼啊!


  然而,也许是我那一点孝敬父母的诚心感动了上苍。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位学生家长主动把蔡老师「幸福人生讲座」四十集光碟给了我,使学生何其有幸得闻圣贤教诲,于是仿佛在黑夜中见到光明,好像迷失的孤舟遇到了灯塔,一下子心灵安顿好了,心生大欢喜,我终于有救了!渐渐的我走出了心灵的泥泞沼泽,来到了圣贤智慧之光照耀的「天堂」。


  那时,学生虽然已经听闻圣贤教诲,知道从前种种过恶,但是人生大错却已铸成。妻子选择了离开,家破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缺失掉了一个重要的「角」。我知道都是我的错。我一直很自我,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方的需要与感受。我没有尽到一个兄长的责任。俗话说,丈夫是「天」,而我这个「天」啊,曾经整天不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就是十个太阳一齐出,烤得大地寸草不生。这样哪个人受得了!一味的指责抱怨甚至愤恨,久而久之导致夫妻情义日浅,怨恨日深。于是自食苦果,就是活该啊!


  蔡老师常说,夫妇之道就是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这句做到了保证白头偕老。又告诉我们「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就这么简单明了的两句话,我们如能力行真干,就一定可以解决家庭夫妇之间的一切烦恼和问题,而收获「天清地宁」和谐的家庭生活。


  回思过去,同孩子妈妈吵架(动粗)的情形,真的令我羞愧难当,自觉不配做「人」啊!也更愧为丈夫!记得有一次,大约六七年前吧,为了一点小事,自己不能忍让,最后同她大吵了一架之后,盛怒之下我一走了之去办公室了,她气得不行只好喝酒解愁。那时儿子才三岁多,结果还是儿子去把我找回,说妈妈躺在地上睡了。于是急急忙忙赶回家,发现妻子酒气熏天,一瓶古井贡酒喝了个底朝天。询问之下,儿子告诉我,是妈妈让他倒给她喝的。望着儿子无辜天真的眼神,末学当时还不知忏悔,还是怨恨难消,恨孩子妈妈不可理喻,自找苦吃。唉,如此的无情无义,真的是罪业深重啊!当初孩子妈妈那份伤心、绝望为什么就体会不到呢?


  ——在此,我为从前种种的过恶,向孩子妈妈真诚地道歉忏悔,「对不起」并请原谅宽恕我曾经的残忍无情。(同时三鞠躬)


  如今,婚姻解体,小家没了,孩子受罪,还让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在家为我担忧。真是大大的不孝啊!虽然平时也能奉养父母之身,但是,学生没有经营好家庭,维护好婚姻,就是没有养父母的心啊!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学生誓愿洗心革面,忏悔改过,并期许自己「德日进,过日少」,重做一回「人」,做一个合格的圣贤弟子,也做一个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


  我想,我们曾经拥有的家——一个有爱的地方——一定会让我和妻子儿子重新拥有。因为我们都找到了并且已经迈开步踏上了「回家」的路!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天清地宁,所有的夫妇幸福美满,所有的曾经破了的宝镜都能重圆,祝愿我们的社会和谐安宁!


祝大家合家幸福,夜梦吉祥!


谢谢大家!


一位惭愧的丈夫与父亲



  赠给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或许您现在已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了。历经岁月沧桑,我已是十岁的小男孩了。妈,您也知道,我特别喜欢咱一家三口团圆。但是可能我的爸爸在某方面与您不和,如今,您念了《弟子规》,想必也想通了好多。所以,我希望您能跟爸爸重修旧好,冰释前嫌!


  愿您天天快乐,天天顺利,天天如意!


  您的儿子



写给儿子的信


  亲爱的宝贝儿子:


  你好!

  今天妈妈看到你,真的觉得好开心好欣慰!看到你的一举一动,妈妈认为你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孝顺了,这一切还真的要感谢圣贤文化,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妈妈在这向这些帮助我们有恩我们的人深深的鞠躬!儿子,我们真的有福气,这里就好比天堂,这天堂里有那么多的天使和好人。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我们天天跟这么多好人在一起,我们一定也能变成好人,对吗?我坚信我的儿子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在这到处充满爱充满感恩的氛围里,一定会成长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栋梁之材。所以儿子,你一定要珍惜这里的一切,妈妈说这些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儿子很多方面都比妈妈强,妈妈是得向你学习的。


  儿子,妈妈之所以一直活得很痛苦,就是脱离了圣贤文化,一直我执心太重,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做女人,不知道怎样去维护家庭,更不知道怎样去尊重和爱你的爸爸。有你后也不知道怎样去呵护你,以至让你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打击和伤害,想到这一切妈妈就觉得罪孽深重,实在有愧于你呀——我的儿子。没有让你的童年美满幸福。妈妈现在很想去弥补这一切,去弥补对你所造成的伤害,让你自此以后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儿子,妈妈在家乡也学了一样乐器——古筝,这个妈妈是专为你学的。你走后妈妈一个人在家好想你呀,现在学了这古筝,妈妈想你时就去弹古筝,还真的能解除一些我对儿子的思念之苦。还有一点,我学一门乐器也是为了跟你比赛,你在学校也得学好一门乐器,等你回家的时候,我们母子就一起演奏,看谁的进步大,好吗?妈妈我一定会努力去学好,我相信我儿子是更不赖的,因为你在妈妈眼里是最优秀最棒的孩子!


  还有,妈妈在家也不会放弃学习的,我一直很努力去学习圣贤文化和其他知识,在家我不会随便出去玩,有时间就学习,我再也不会给你爸爸和你丢脸了,我要做你们父子俩的坚强后盾。我一定要好好的改正自己,修养我的内心和个性,我一定要以一个好母亲的形象站在你的身边,并且一个成功的人后面一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我就想做那伟大的母亲,助我儿子走向成功,儿子你有信心吗?儿子,你现在是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你只要自己努力好好听老师的话,你离成功就不会很远了。


  儿子,说实话,刚开始把你送入学校时,妈妈的心还真有点不安。为这事妈妈还跟你爸爸吵过,因为在现在的这种应试教育下,妈妈真的怕误了你。不过现在妈妈通过了解,通过跟你们的老师和同学接触,再加上看到了你的一些改变,妈妈觉得你还真的去对了,那里还真的是一片乐土和天堂,所以儿子你一定要好好珍惜,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儿子,你要好好的尊敬你的老师,老师就像你的再生父母,给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有,你也要时刻关心和爱护你的同学,他们就像你的兄弟姐妹,谁有困难你就要帮助,因为施比受更有福;你不仅要关心同学,更要关心周围所有的人,因为你生活在爱的阳光雨露里,所以你同样也要把你得到的所有的爱又献给别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亲爱的儿子!让我们一起共同进步成长好吗?你在前走,妈妈跟着你,你学好了,妈妈又向你学习,你当妈妈的老师好吗?


  最后祝愿儿子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祝愿你能天天开心快乐!


永远深爱你的妈妈


一封忏悔书


  (写给前夫的信)


  尊敬的哥哥:


  你好!


  其实这封信我早就应该要给你写,只是我一直不好意思也低不下所谓高贵的头,所以一直拖着。这次通过学习这几天课程,我觉得我必须要鼓起勇气给你道歉,我如果再不向你忏悔,再不去好好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所作所为的话,那我就真的不是人了。


  在这里让我真诚的跟你说声:对不起!十几年来我错了,让你的心灵经受了那么多的煎熬,人生经受了那么多的折磨,我真的太对不起你了!十几年我根本不知道怎样为人妻为人媳,一直都在痛苦的深渊里。本来我们的家庭应该是美满的,在我们的县城我们俩都有很好的工作,收入也很高,孩子又那么活泼可爱,一家人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但我却不满足这些,用有色眼镜看你,嫌弃你这样那样,总觉得你处处不如人,所以从来就不知道怎样去尊重你爱护你,以至有时说了很多恶毒的话来伤害你。


  还有,我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做一个好媳妇,怎样去孝顺老人。你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你有时为你父母做事,我不仅不帮你却总是阻止你,也一次次的伤害了你和父母的心。想起过去的一幕幕,我实在太羞愧了,我愧为中华儿女这几个字呀!


  还有我是那样的固执和自私,我从来就不听别人和你的意见劝告,总是坚持自己错误的观念,认为自己一切是对的,自己是那么的了不起,根本就不曾把你放在眼里,从来就不知道去尊重你和听听你的心声倾诉,更不知道去反思自己,有时即使知道自己错了,却还不肯向你承认错误。我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错,太多太多的对不起,根本是说也说不完的。


  因为我的无知、虚荣,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解体了,离开了你们父子,我才觉得我已跌入了黑暗痛苦的深渊。每晚面对漫漫长夜无尽的孤寂,我的眼泪几乎要流干。我离开了你们,我真的觉得我是一无所有,我几乎失去了整个世界。那时我还反过来恨你和责怪你,总觉得是你让我过得这样的痛苦,我的一切苦都是你带给我的。


  在我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你又帮了我,圣贤文化救了我,这些圣贤文化真的像是阳光雨露般,照耀和灌溉着我那干涸的心田,让我真的像枯木逢春般活了起来。记得刚开始你给我这些书和光碟的时候,我还很是排斥,觉得现代的人是不可能像古代那样的人,觉得看那些太迂腐。所以把你送的书和光碟都束之高阁,根本就不想动它们。但你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劝我看那些书,又邀请我到你们中心来看看。我一人在家实在太痛苦,再加上你的盛情难却,我就真的来到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没想到我一下车子,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当我进入大门的时候,我好像是步入天堂的幻觉中,这里的天是那样的明亮,地是那样的干净,空气那样的新鲜,每个人都是笑得那样的灿烂和美,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他们那么的热情,见面鞠躬问好,这个礼节我还真的只是在电视里才看到,现在却活生生的在我面前,我平生第一次受到了这种礼遇,真的是受宠若惊!所以在这我要谢谢你把我带入了天堂,更要谢谢你让我真正结识和接纳了圣贤文化,圣贤文化已慢慢的深入了我的心,让我这颗自私固执的心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再加上那次有幸听到谢老师讲的《如何做女人》一课,我开始就在反省自己了,反省自己的过去,我是如何做女人的呢?我做女人错在哪里呢?我为什么成今天这种局面呢?


  这次又托你的福有幸来到中心听课,老师们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到震撼,每听一堂课都是给我灵魂的一次洗礼,让我的心彻底得到净化。如果我以前心都长满了肿瘤的话,现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治疗,这些肿瘤已慢慢变得没有,真的好神奇呀!圣贤文化的魅力实在太大了,如果我早点结识的话,我就不会过得这样的痛苦,更不会去伤害我身边所爱的人,我的家庭也不至于成今天这样。当然,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发生了的事都无法去改变,一切都只有去面对。不过,我现在学习了圣贤文化,我知道我的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再痛苦和彷徨,我已知道该怎样去做和经营我的人生,知道该怎样去面对亲人、朋友和周围的人。再次谢谢你和圣贤文化及所有帮助我的老师。


  最后祝愿圣贤文化的光芒能照耀每个人!人人都能开心快乐幸福!


  惭愧的妹妹

TOP

续 69

娶妻娶德



  周道香医生为我作眼角膜移植,他们把我眼部的神经麻醉了,可是我神志清醒,能听到金属器具的丁当声和周医生的说话声。


  我的右眼发炎红肿,三年多了,军中医官说我患的是角膜炎。最后我到台北三军总医院去求诊,那时我的右眼已经看不见东西了,而我的左眼又视力极差。


  医生说:「可能你是用了脏毛巾或在游泳池里游泳感染的。」


  我说:「很可能就是这么得的病。」


  一年后,我听说角膜移植可以使得失明的右眼复明。我把这消息告诉妻,她听后,脸崩得紧紧的,想了好久,找出她多年来积蓄的新台币两万元的存款交给我。


  「两万元不够的话,再另想办法,」她说,「你不像我,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的瞎子。一只眼看书写字不方便。」


  周医生是台湾最早作角膜移植的医生之一。我马上去登记,等候移植。不到一个月,他打电话来说:「一位司机在车祸中受了重伤,临死前对他太太说,身体的器官能卖掉就卖掉,得点钱抚养他们六个未成年的孩子。出一万块钱可以吗?」


  手术费,医药费和住院费顶多不超过八千。我答应了,医生叫我第二天就入院。


  我的运气很好,许多人要等好几年才能等到个角膜。我感激妻给我的资助与鼓动。


  我刚被推出手术室,女儿小蓉在我耳畔说:「很顺利。妈本想来看您,怕您......」
  「去跟她讲,我不要她来。告诉她我很好,叫妈安心就行了。」


  我以前住在三军总医院时,妻从未来过,而且我也不要她来。


  和妻结婚那年,我刚刚十九岁,是奉父母之命结婚的。父亲和岳父是世交,二人指腹为婚。


  婚前我根本就没有见过妻的面。等到把她从花轿里拖出来拜了天地,进了洞房,我才用秤杆子挑下她的红盖头,认清她的面貌。


  我没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她整个脸都是坑坑凹凹的疤。鼻尖上还有一条条的肉柱,眼皮上一块块反光的疤痕,显得眼眶浮肿,眉毛稀疏。才十九岁,看起来像四十多。


  我跑到母亲房里,哭了一夜。母亲劝我认命,并说丑妇有福,红颜命薄。不管母亲说什么,也解除不了我内心的痛苦。我不肯和妻同房,也不跟她说话。我在学校里寄宿,到了暑假也没回家,后来还是父亲派一位堂兄把我连劝带训的拖回去住了两天。


  到家时,妻正在煮晚饭,抬起头朝我微微翘翘口角表示欢迎的意思,但我连忙别过头,直向母亲房里走去,就像没见到一样。饭后,母亲把我叫到她房里说:「孩子,你太任性了。你媳妇外表是丑了点,可是她的心并不丑。」


  「美,美,美得像天仙!」我愤怒地说,「不然你会娶她做儿媳妇?」


  母亲气得面色发白,说:「她实在是个好媳妇,知情达理。到我们家六个多月了,从早到晚,从锅上到磨房,我和你爹吃的穿的都是她一个招呼。你这么样对待她,她一句怨言都没有。也没见过她掉眼泪。不过,你懂不懂,她的眼泪是往肚子里流的」。


  母亲又说:「人,怎么都是一辈子。只要她把你侍候得好,能照料家务,好好抚养孩子就够了。难道能叫人家守一辈子活寡?拿人心比自心,别人对你这个样子,你是不是受得了?」

  之后,我和妻子同房了,可是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别扭。她老是低着头,低声下气的说话。有时我顶上几句,她都向我尴尬一笑,再低下头去。她像一团棉花一样,没自己的意见,也没有脾气。


  结婚三十多年,我绝少给她过笑脸,也没跟她在大街上走过路。数不清多少次,我偷偷的咒她死。


  也许正因她面貌极端丑陋,妻有一般人所缺乏的耐心和爱心。初来台湾的几年,我在军中阶级低,收入只够温饱,孩子又多病,还要应付医药费。妻一面照顾两个孩子,一面做家庭副业。住中部海边,她编织草帽草席;搬到东部渔港,她给渔民织网补网;住在北部的时候,她又学会在陶瓷用具上绘花草鸟兽。我回家的日子也少,不论孩子的教育或家庭费用,我从未问,当然更不用操心了。


  我们从没住过眷村,一方面是我怕别人见到妻,她也怕见同事长官们的眷属。我从陆军退役后,迁居在一幢偏僻而简陋的房子里。现在女儿小蓉已从大学毕业,并已教了一年书。她弟弟比她小三岁,在官校成绩很好。现在正是他考试最紧张的关头,我叮嘱小蓉不要让他晓得我要施手术,免得他分心。


  小蓉为我送来了一架晶体收音机,但我住医院以后,常回想过去的事,动辄就要想到妻。我后悔拒绝她来探我。老都老了,子女都长大成人,还继续挑剔什么?


  两星期后我知道快要拆线了。心里着实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想,失去自由的人重获自由,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我告诉小蓉说:「等我出了院,一定要到给我眼角膜那人的坟上去祭奠一回。」


  可是我也很担忧,因为我知道角膜移植的成功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医生除去我右眼的纱布,我简直不敢睁开眼睛。


  「看得见光吗?」周医生问。


  我眨眨眼道:「上面很多亮。」


  「那是手术灯,」医生拍拍我的肩,愉快地说,「朋友,成功了。一星期后就可以出院了。」


  这一星期,一天比一天有起色,换药的时候,周医生都要检查一次。出院那天,窗户、病床、连桌上的茶杯都看到了。


  小蓉来接我出院。「妈中午准备好几样您喜欢吃的菜。」


  「她是好妻子,好母亲。」我说出了蕴藏在心底多年未曾说出口的一句良心话。


  我和小蓉招了一辆计程车。路上,她始终闭着嘴闷不吭声。


  回到别了二十一日的家,妻正端着盘菜从厨房出来。她一看见我,猛然怔住,赶忙垂下头,畏畏缩缩地说:「回来啦?」


  「谢谢你赐予我光明,」我第一次向她说这样话。


  她歪着头,从我身边擦过。盘子放在饭桌上,人背着我,双手扶着墙壁,嘤嘤地哭泣着。「有你这句话,也就够了,我死也够了。」


  小蓉从外面跑进来,哭唧唧地叫喊。「妈,快告诉爸,让爸知道他右眼换上的是你的角膜!」小蓉摇着妻的肩,「快说呀!」


  妻止住哭泣说:「这是应该的。」


  我抓住她的双肩,仔细看她的脸,妻的左眼珠变成灰白色,跟我以前的右眼一样。


  「金花!」我第一次叫出妻的名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我狂喊,用力摇着她。
  「因为……你是我的丈夫。」说罢,她扑在我的怀中。我紧抱着她。然后我在她面前跪了下来。


  终身相托的夫妇


  中国古人对夫妻关系极为重视,夫妻好合不仅是家庭万事兴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天下太平的重要基石。因此自古就不乏夫妻关系稳固、终身相托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广受后人称扬,更是我们现代人传颂效仿的榜样。


  在此我们选取晏婴、宋弘两位贤者,不畏惧权贵,不贪图财色,与妻子共甘苦,夫妻恩爱天长地久的故事。


终身托付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著名的贤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婴。齐景公有一位女儿,景公很喜爱她。看到晏婴有才能,想把女儿嫁给他。为此齐景公特地跑到晏婴家里面来拜访,君臣开怀畅饮。席间,晏婴的妻子也不时地忙碌地招待客人,景公看到了她,就问晏婴:“那位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婴不知底里,就如实回答说:“是的,她就是我的妻子。”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唉,怎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年少而且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过来做您的妻室怎么样?”听了这话,晏婴放下筷子,起身立刻离开了自己的席位,恭敬庄重地回答景公说:“我的妻子是年纪大了,人也不漂亮,但我已经和她生活了很长时间。女人年轻的时候嫁给你,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你了。我的妻子在年轻的时候把终身托付给我,不在乎我身贵身贱,个高个矮,而我也接受了。现在大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是何等的荣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立天地之间,我已经接受了妻子的托付,又怎么能背弃她的托身之情而接纳别人呢?”晏婴身居高位,而不背弃年老貌丑的妻子,他的为人之道和高尚品质为人们所敬仰。


  贤达之士不弃妻


  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著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他人无法跟他相比。”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上来就论及公主的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谚语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常情啊!”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为人。


  古人云:


  「正家之道,始于夫妇。上承祭祀,下养父母。唯夫义而妇顺,乃起家而裕厚。《诗》有仳离之戒,《易》有反目之悔。」


  这段话的意思告诉我们:振兴家庭之道始于夫妇。对上承担祭祀祖先之责,对下承担奉养父母之劳。只有丈夫仁义,妻子柔顺,才能振起家风,生活富裕。《诗经》中有夫妻仳离的告诫,《易经》中有夫妻反目的悔恨。


  在处理夫妻关系时实在是不可不惜、不可不慎啊!


  祝福所有的家庭都是夫义妇德、安和美满,恩情永固的。


(故事内容摘自《忍学大全》东郭逊著)

TOP

续 70

父母篇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都以母仪天下的德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数位君王。她们是夫君的良佐,是胎教的良范,他们是以女德化育千秋百代的周初「三太」:太姜、太任和太姒三位贤妃。

  【太姜的贞顺之德】


  太姜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夫人、王季的母亲。太王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古公亶(dǎn)父」。古公广积善行、以仁厚待人,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他不忍心看到人

  们受到外族的侵略,所以就决定要迁徙。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追随他迁居到岐下。太王带领人民建设家园,定立了官员制度,人们作诗作乐来歌颂他的德政。

  太王的夫人太姜,是有邰(tái)氏的女儿,她的容貌非常地端庄美丽,性情贞静柔顺。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好儿子,她能够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太王钟爱王季的儿子姬昌,太伯和仲雍为了让位给弟弟王季,就逃到荆蛮之地,这成为了历史上兄弟礼让友爱的千秋佳话。这一切无不归功于母亲太姜,对儿子的良好的教育。

  太姜是丈夫贤明的辅佐,太王所办的大事,包括迁徙岐下,都和夫人太姜商量。太姜以「贞顺」的女德,成为丈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创业垂统之时的一名贤德的妇人。

  【太任端良的胎教】

  周朝以仁厚立国,母亲、后妃的德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太姜的儿媳太任,是挚任氏的二女儿,是王季的夫人、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

  太任的夫君王季具有父亲的仁德风范,以仁义来治国,因而各地诸侯都很拥戴他。王季的事业,得力于太任的辅佐。太任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她主持后宫立身端正,使得宫廷上下有着一派肃穆祥和的正气。

  太任怀孕的时候,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睡从不歪着身子睡,坐也不偏斜着坐,站不曾跛着脚站。不吃气味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所以文王生下来就非常地聪明,圣德卓著,太任教他一,他就识得百。君子赞叹说,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

  据《尚书》记载,文王姬昌出生后不久,有一只「赤雀」,嘴里衔着丹书,飞到了文王的屋子里。丹书上说:「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这是文王出生时的瑞兆。由于他自幼就与众不同,因而深得祖父太王的疼爱,最终继承了王业的大统。

  太任明了感通万物「肖化」的道理,注重胎教的作用,小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生下了文王。因此女子怀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想和所做的。言语行为与善相应,就感得良善的孩子,与恶相应,就感召不善的孩子。儿女的性情容貌和万物相像的,都是母亲与万物相感的结果。

  文王能够成为圣德的先君,奠定周朝八百年不衰的基业,这确实是母亲太任给予端良母教的结果。

  【优美的《关雎》之诗】

  《诗经·关雎》是周朝人赞颂文王及夫人太姒的一首诗。说明只有像太姒这样娴静贞洁的好女子,才得以匹配君子。诗文描述了君子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在追求淑女,历经追求不到之时的忧伤,与求得之后的喜悦。戴震在《诗经补注》中说:此诗阐明了夫妇伦常的重要性,通过歌咏吟唱,能使人了解夫妇之伦的正道。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参(cēn)差(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据《毛诗》注解说:「雎鸠」是南方的一种水鸟,这种鸟雌雄有固定的配偶,挚情而又有别。用以比喻君子和淑女,彼此仰慕其美德,而又不贪恋其美色。行事谨慎因而居处幽深,如同关雎雌雄有别,无不和谐。这样才能够风化天下,而成为世人的楷模和榜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妃有关雎这样的美德,是幽静娴雅、贞节专一的好女子,是君子最适合的好伴侣。

  「荇菜」是生长在湖泊池塘中的一种水生植物,它鲜嫩的部分可以食用,是用以祭祀的供品。后妃具有娴静幽深的关雎之德,祖先也才欢喜接受她的祭祀,所以能够承担采摘荇菜、准备供品,以承事宗庙的家庭重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娴静贞洁的好女子,君子是朝也思暮也想,这种追求有着节制而又和谐的中和之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和瑟都是一种乐器,「琴」具有防止邪思淫欲、导正人心的效用,「瑟」具有克制欲望、启发心性美德的作用。所以君子以和谐美好的琴瑟之音,与淑女共享。

  综上所述,《关雎》之义赞颂的是后妃之德。君子爱贤进贤,喜爱她的文静娴雅,仰慕她的美德善行,而不贪求美色,没有不善的妄念。那么这首诗所赞颂的这位好女子太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太姒:徽音的承传】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有莘国姒姓的女儿,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母亲。太姒仁爱和顺而又深明大义,在娘家时,每天都专心致志地做女子应做的工作。她的生活很俭朴,用度十分节省,对她的女老师更是恭敬。

  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德,亲自到渭水去迎娶她。渭水没有桥,文王把舟和舟连起来,造了一座浮桥,把太姒接到了彼岸,体现了他真挚的深情。

  太姒成为文王的夫人之后,性情仍然没有改变。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音,继承了婆婆完美的德行。她早晚勤勤勉勉,很尽妇道。她遵守媳妇应尽的礼数,做得一点过失都没有,还用相当的时间回家探望和安慰父母,每次都事先让女先生去转告文王。太姒能够以妇礼妇道教化天下,被人们尊称为「文母」,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内。

  太姒的夫君文王姬昌,人称「西伯」,他秉承先祖的遗风,以仁德治国,敬老爱幼,对贤者谦虚礼敬,为了接待他们,自己常常都顾不上吃饭,很多贤德的士人都来归附他。历史上有名的长者伯夷、叔齐,听说文王对老人很敬重,也特地前来归顺于他。

  虞国和芮国的国君争夺土地,争夺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就想去找文王来主持公道。他们来到周国边境,看到农夫相互让田,路人相互让路。来到城镇,看到男女分开走路,头发斑白的老人不负重上路(表示尊老)。来到朝廷,看到士人礼让大夫,大夫礼让卿相。于是就很惭愧地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朝人所羞耻的。像我们这样的小人,怎么能来践踏君子的厅堂呢?」于是他们把土地全都让了出来。这一美谈,体现了周文王不言而教的深远影响。

  文王的夫人太姒共生了十个儿子,包括讨伐商纣的周武王,以及巩固了周朝基业的周公旦。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使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邪僻不正的事情。儿子长大之后,文王继续教导他们,从而成就了武王、周公的圣德。

  周朝人曾经写诗来赞颂太姒的贤德:「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太姒继承了太姜和太任的美德,以妇道来化导天下,成就了文武周公的旷世伟业。周朝王室母仪天下的德范,确实是超今迈古、万世流芳。

  大*:通「太」


  【感悟】:

  读罢此文,相信所有现在未来的母亲们,都会有同一个感受:我们的家庭责任是多么重大啊!如果按现在人们对职业的思考,对女性而言,有哪一个职业比做母亲更重要呢?世人谁不期盼人间多一个圣人,但要先有圣人之母才行。培植我们端良的妇德吧,她是真正承载孩子的大地。

  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本文依据的典籍:《史记》、《德育课本》、徐醒民先生《儒学简介》、《明刻历代列女传》等。


爱就是教育



  这是一个童年的记忆。

  我是母亲最小的女儿,通常一个家庭的老幺都是很受父母疼爱的,她出门总带着我。村里的大伯大婶都说母亲很惯着我,说我这个小嫩秧子不知啥时候才会懂事。

  有一次,母亲去外婆家,外婆家太远,她没有带我,但回来时就给我们带回来两个糖饼。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根本没有什么零食,外婆家的糖饼是稀罕物。我和小姐姐高兴得举着糖饼直蹦。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喧闹声,好多孩子在喊:「叫花子来了!叫花子来了!」我和母亲同时看见门外站着一个老人,衣着很脏,手里拄者一根棍子。一些男孩子还往他身上扔小泥巴、小石头瓦片什么的。母亲转身回到屋里,走到橱柜边,打开门。我知道她要找什么,也知道她什么也不会找到,因为,我们早把东西吃光了。她站起来,回身看看我,我用乞求的眼神可怜兮兮地看着她的脸色,我知道她要干什么。果然,她从我手里拿过糖饼,一句话不说,出去给了那个老人。我看见那老人双手作揖,蹒跚着离去,身后仍然跟着一群孩子。

  晚上我赌气不吃饭,母亲把碗端到我跟前,我转过身不理她,眼里还噙着自认为委屈的泪花。母亲把碗往桌上一顿,我吓了一跳。

  到了半夜,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偷偷爬起来找东西吃,正当我狼吞虎咽地往嘴里扒冷饭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有呼吸声。凭直觉我知道是母亲,我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脖子觉得很僵硬。

  母亲把我拉到身边,问我:「饿了?」我点点头。

  「白天的那位老人家饿不饿?」我无言以答。

  「老人家不仅仅是饿,而且是饿了很久。那两个糖饼对你们而言,可能只是解馋,而对那位老人,却是解饿,或者救命!」听母亲如此说,我惊讶地睁大眼睛。

  母亲继续问我:「是你们解馋重要,还是救人家一命重要?」

  「救命重要。」我低低地回答。

  此后,我不仅积极地帮母亲周济村中贫苦乡邻,热切地期待把自己碗中的饭菜分拨一些给偶尔路过的乞丐,而且,我再也不爱吃零食。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确终其一生都在为子女奉献着无尽的爱,但她的爱,却包含着最朴实的做人的教育。

TOP

续 71

爸爸的身教


(怡君)


  记得有句广告是这么说的:「我是做了爸爸之后,才学会做爸爸的!」而我却想说:「我是看到了爸爸的行为,才懂得什么叫孝顺的!」

  阿公在十年前过世之后,阿嬷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来我们家小住,大部分是暑假期间,一方面避暑,一方面我们也放假,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陪她老人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家由小家庭瞬间升格为三代同堂,而许许多多的生活习惯也因此而改变。

  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再也无法随心所欲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妈也不能自由自在地出门,因为爸说阿嬷是八十几岁的人了,不能让她自己一个人在家,一定要有人在家陪阿嬷。于是乎,那阵子我们家最常听到的对话是:「你明天要不要出门?」「要!」「哦,那我在家陪阿嬷!」这还不打紧,爸还要求我们如果在家,就要常常陪阿嬷讲话,不然老人家会寂寞!幸好,我是多话的,每天就和阿嬷吱吱喳喳地说说学校的趣事。

  爸一直是很忙的,一星期难得有一两天回来和我们一起吃晚饭,但只要是阿嬷在家的那阵子,爸一定会尽量提早回来,赶在阿嬷就寝前到家,陪阿嬷说说话。记忆中的星期天,是老爸的补眠日,非睡到日上三竿,把一周消耗掉的体力补足才会起得来;但阿嬷总认为星期天难得大家都在,会想要一起出去玩,于是,在清晨五、六点就整装完毕,等大家起床,爸这时就会如超人般的,一一把我们挖起来,载著一家大小出去走走。于是,足迹遍布阳明山、竹子湖、淡水、基隆……。不管再累,只要阿嬷想去哪,爸一定没有第二句话。

  如果今天有人认为我有任何一点的孝顺,这绝大部分要归功于我的老爸!他为了培养我和弟弟孝顺的行为,从小就训练我们习惯在阿嬷走路、走楼梯时,一定要在旁扶著;而每天一起床就向阿嬷请安,也成了一天的第一件事;阿嬷要什么东西,他会叫我们去帮阿嬷拿,让我们觉得能帮阿嬷做事,是件荣耀的事。

  爸爸从不放过任何能让我们和阿嬷亲近的机会,例如阿嬷年纪大了,耳朵不灵光,要靠助听器才听得见,帮阿嬷戴助听器,就成了每天第二个起床的人的工作(第一个起床的总是阿嬷)。我一直很排斥这项工作,因为助听器须要塞到耳朵里才算戴好,而我第一次弄,就弄得手脚发软还弄不好,但爸叫我去做,我也只有硬著头皮上场。没想到,经过几次熟练之后,不但技术进步了,连和阿嬷之间的亲密度也增加了许多。

  爸只要对任何和阿嬷有关的事物,就会非常地仔细小心。拿吃的来说好了,只要阿嬷来,爸一定会去买阿嬷最爱吃的食物给她吃,且餐餐换口味。而任何食物只要吃过一次,爸就知道阿嬷喜不喜欢,细心程度可见一斑。

  而我和妈如今也练就一身好本领,只要用中医看病的前三步骤:望、闻、问,就可以知道什么菜以后再也进不了我们家的门了。由于爸妈都忙,在爸的潜移默化下,我也学会了用食物来讨阿嬷的欢喜,记得有一次为了阿嬷爱吃的泡芙,我特地到天母去买了一盒据说很有名的泡芙回来孝敬她老人家,看她吃得高兴,我不由得也高兴了起来。

  爸对阿嬷的耐心,也令我佩服。老人家上了年纪后,记忆力难免会差了点,常常讲过的事马上就忘了,有一次阿嬷在十分钟内问同一个问题问了十几次,对话如下:「宗五呢(爸的弟弟)?他去洗车,等一下就来。」「那等一下要去哪?」「虎头埤!」「我们要等他来再走?」「对啊!等他来再一起走!」类似这样的对话,不停地重复,而爸脸上丝毫没有不耐烦的脸色,每次回答,就像第一次听到问题的样子,认真而耐心地和阿嬷说话。


  爸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他在小学二年级时,不知因何缘故,气得想大骂「三字经」,没想到,第一个字才刚脱口,阿嬷就哭了。她说:「我们家教出来的小孩是不会说脏话的!」从此,至今四十多年来,爸就没再说过一次「脏话」!

  中国的许多美德,是需要实践才会有成效的。因为爸的身教,让我知道什么是孝顺,而不知不觉中,我也慢慢地跟著爸的脚步,一步步学习著用心、用恭敬的态度来面对长辈。

莲婴摘选


慈父的教育和启示

------献给慈父的感恩


  在爸爸年轻时代,肺结核就有如目前的肿瘤癌症,是很难医治的富贵病,很多人因此死亡。爸爸就发心要研究这种病,他也很勇敢完全不怕传染,专门看结核病人。当他要开业时,邻居们怕传染,本来都不赞成,但是很奇妙,我的爸爸这一生不但没有受传染,甚至可说连小感冒咳嗽也不曾有。他教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内心愿力的力量是很大的,不是小小的病菌能**的。我的妈妈,还有当年在第一线工作的护士小姐也一样不曾感染。在我印象中,爸爸当年每天被甚至上百个肺结核的病人包围着,而且他也不戴口罩,病人常咳嗽喀血,甚至咳得满地是血,我印象很深是妈妈不敢请别人去擦地上的血,都是亲自去擦,病人吐痰的痰盂也都自己去处理。当时也有几位护士很发心一起工作,十几、二十年都不曾嫌辛苦,也不曾被传染。


  爸爸工作很忙,忙得很少有机会和我们说话,因为病人多,时常忙到下午二、三点还不能用午餐,晚上九点多还没能用晚餐,在我们还小功课不多时,妈妈因为尊重爸爸,都要我们等爸爸一起用餐,实在讲,爸妈很少有空好好吃一顿饭。邻居们常说他们已经吃饱又饿了,我们还没空吃饭。很多人会嫌医生不好,而很少人能体谅医生的辛苦。南部有很多医生很希望子女继承事业,但爸爸不曾这么要求我们。他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甚至我考上医学院时,他还叹了一口气说:「你为什么要选这么艰苦的路」。但是我从小看到爸爸照顾病人、妈妈安慰病人,虽然自己不会帮忙,但心中都很感动,很希望能做个救人的人。说实在,爸爸年轻时实地的工作给我很深的影响。他在看病之余,时常画图,他大多是画油画风景图,他是很认真的人,一生画了上百幅的油画,后来我想过他每天置身那么多痛苦病人当中,在痰血涕唾中,内心还能有这么优美的风景也真是不简单。

  在我看,你是零分


  爸爸的教育是比较特殊的,他一生并没有很多机会和我们讲话,但他的话是令人深思的,有很多启示是令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在我小时候,因为不了解其中的深意,有时听了他告诉我的话,心中常很不高兴,这是要深深忏悔的。为什么当时不高兴呢?因为他很少用赞美鼓励的方式来教育我。后来我学佛才知道,教育的方法本来就是有折法和摄法。「折法」就是折服对方,帮他降伏烦恼毛病的教育方法。「摄法」就是亲切鼓励,使人喜欢亲近,再帮助他善心增长的教育方法。爸爸可能看我是属于烦恼业障重、毛病又多的类型,所以他选择折法来教导我。比如说:我上小学第一次考试,很不幸,每科都考了一百分,得了第一名。为什么我说很不幸呢?因为从此之后,如果没考一百分就是退步了,这种一开头就考第一的命运实在很坎坷,所以各位同学如果一开头就考一百分,千万不必高兴;如果考不好也不必伤心,表示你前途光明很有进步的余地。当我第一次拿到全部满分的成绩单,很高兴回家的时候,爸爸很严肃告诉我说:「你不要以为你考第一名,就有多了不起,在我看,你是零分!」说完,他就站起来去看病人,连笑也没笑一下。


  这句话对我而言真是如雷贯耳,一入耳根永远记住,时常都自动回响。这种话相信小孩子是很难了解而生欢喜心的,当时我也不欢喜、也不了解,只是印象深刻,以后拿到成绩单,这句话就自动在耳边回响,后来连考一百分也不敢拿回去给爸爸签名,大部分成绩单都给妈妈签名,妈妈比较会鼓励我,而爸爸一看,一定又说:「你不要以为你考一百分就多了不起,这种题目这么简单,怎么能不会呢?你们整天又不用作什么,只负责读书,考一百分是应该的,没什么了不起!」后来我学佛才知道,爸爸这么讲是为要防止我生起骄傲、我慢的心,因为生起傲慢心就会障碍自己进步,就会障碍智能的开发,所以他故意这么说,一直到现在,当有人称赞我时,我还是会听到爸爸那个声音......。


  因为家祖父是中医师,爸爸小时候都要帮忙炮制中药,脚要踩碾碎药材的石轮子,手要切中药,眼睛才看自己的书,嘴巴还要练唱歌。他说他帮忙家业可以说很忙,但还是考上台大医学院。而且当时家祖母希望他回家帮忙,不愿让他读医学院,一封信叫他退学,二封信也叫他退学,他没办法只好半工半读领奖学金,甚至到广播电台唱歌,可以说是苦读完成学业。听到爸爸说他求学的经过,确实让我觉得自己求学实在太轻松了,因为爸妈给我们的环境很好,所以如果只负责读几本书也读不好,那也太惭愧、太荒唐了。

  爸爸的第一句型:「你连这个都不会,你还能做什么!」

  爸爸有一句常说的话,我们兄弟都笑说这是爸爸的第一句型,就是:「你连这个都不会,你还能做什么呢!」我们如果一件事做不好,或是说什么事不会做,他就问:「你连这个都不会,你还能作什么呢!」问久以后,我们就学会自己问自己,不敢轻易说什么事有困难不会做。

  有一次我中午放学走路回家,走得满头大汗,进门就说天气好热!爸爸就说:「你连一点热都不能忍耐,你还能作什么?!」爸爸是常常冬天早晨洗冷水澡的人,我们如果叫天气冷,他就说:「冷天怕冷,热天怕热,一点冷热也不能忍,你还能作什么!」一般的父母,大多是天冷就急着叫孩子穿衣服别着凉,爸爸从来不说那种话,他说要锻炼才不会没有耐力,没有抗力。比如说:明天学校要考试,正好附近神庙演戏打锣打鼓,如果我嫌太吵读不下书,他就说:「你连这样都不能专心,你还能作什么!」他会叫我到更吵的地方去训练精神统一,不可随便受外界影响就不专心。爸爸这句话是很有用的,当我遇到挫折做不下去的时候,这句型就在耳边响起,它使我克服困难,使我开发出本来没有的能力。

  若好人命运坎坷,你要不要做好人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六和三侠」一方面叫我学台语,因为学校规定讲国语,我不太会讲台语,二来,他说布袋戏中有人生哲学叫我一定要看。有一天看完了他就问我:「布袋戏六和三侠中那个史艶文是个好人,但是命运很坎坷,常常被坏人陷害追杀,跌落万丈绝谷;那个总亚林、常敬仁,和一些坏蛋,反而经常耀武扬威。如果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要不要做好人?」爸爸提的问题,都是令人深思的。当时我也没有马上回答他,我想了很久,甚至后来在人生中,时常遇到这问题觉得做人很难,好人很难做,常会跌入万丈绝谷!但是我想的结果:跌入万丈绝谷幷不是不幸的坏事,因为在「请看下回分解」时就可发现,跌入万丈绝谷是因缘转变的好时机,也就是史艶文的武功要大大进步的时候!一个好人,如果不堕入万丈绝谷也考验不出他的好来。进一步来说,一个好人若跌入万丈绝谷也要好好检讨,自己为什么会跌下去?到底是那一步没有踏好才跌下去的?必须承认是自己观照功夫有欠缺,才会跌下去。所以后来我得到了答案,就是:「好人是非做到底不可的」。根本不必担心被害跌入万丈绝谷,因为每一个万丈绝谷,都是练武功、培养飞天轻功的好地方,每一块绊脚石都可以做垫脚石用,让我们爬得更高,看得更远。世界上也没人规定,被人推下万丈绝谷就非死不可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不是告诉我们说:「若被恶人追逐而堕落金刚山的时候,如果能念观世音菩萨,慈悲伟大的力量,连一支毛也不会受伤。」其实我们的内心若充满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根本连「自我」这个观念都没有,哪有一支毛可以受损害呢?其实好人如果做到底,就是佛道圆满了,这绝对是连一支毛都不会损失的。就怕好人做不到底,就要怜惜自己,为自己争。爸爸生前我没有机会和他讨论这点,我想他应该会同意吧!

  爸爸哪有可能一辈子牵着你们


  我们兄弟姐妹谈到一件事,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一般的父母,是在危险的地方会把子女抱紧一点,而爸爸很特别,小时候爸爸牵着我们过十字路,在交通复杂的红绿灯处,他曾经忽然把我们放掉,自己走过去。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真是吓一跳!但是爸爸根本不回头来看我们,我们只好自己很小心设法走过去追上爸爸,这印象非常深刻。当时爸爸什么也没解释,很久以后他才说:「爸爸哪有可能一辈子牵着你们,你们必须自己能走过任何的路!」是啊,人生的路很坎坷,爸爸已经走过复杂的红绿灯,往生西方了,剩下我们自己,也是要小心到彼岸。即使没有人牵着手,也是要自己走好啊,随时要提起觉性,牵上阿弥陀佛的手啊!

  亲情不要互相束缚


  爸爸很潇洒,他都说:「我自己照顾好,不要麻烦你们,你们自己照顾好,不要麻烦我。亲情不要互相束缚!」这种话表面上听起来,好象很无情,其实这是很有智能的亲情,有提携的功能,又没有罣碍,这种没有束缚的亲情,时日越久,越觉得它可贵有味,值得感恩。看起来无情,却有深远的慈悲,助益,反而是最深情。

  你到底是什么


  因为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和我们相处,只有用饭的时候会讲一些话。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和爸爸一起吃饭,他就指着我端碗的手问我:「这只手是你的吗?」「如果把你的左手砍掉,你还是你吗?」这个问题使我楞住了,实在也没想过被砍掉左手的情形,所以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他又问:「如果把右手也砍掉,你还是不是你?」「如果把你的脚又砍掉呢?」他的表情很认真,我听了都楞住了。他又问:「到底要把你砍到什么程度,你才不是你?」「你到底是什么?」这问题问完,他就站起来去看诊。我当时被他一问,天天就想这个问题,想很久想不通,后来看到佛经才知道这是佛法中探讨的问题。我们每天开口闭口就说「我」,处处都为了个「我」在行动、在争。到底什么是「我」?自己也不知道。从小到大,身体、心念都一直在改变,到底哪一个是「我」?死后烂掉烧掉,我又在何处?为了一个莫名其妙「我」的观念,白白轮回吃了很多苦,也造了很多业,很感谢爸爸的问题,引导由「我」这个束缚的观念中渐渐解脱,走向学佛解脱之路。

  虚空虽广,不出一念


  爸爸的教育方式虽然经常是用反问,而不直接给答案,但他也是看情形的,假如有些情形是小孩子不能自己了解的,他也会很慈悲教导。记得小学四年级上自然科,讲星球天文的问题,因为我自己看书上的图去对天空的星,对不上就很懊恼,又不敢去问爸爸,怕他反问我说:「你连这都不会啊?」但是那次我真的不懂,也只好硬着头皮去请教他。出乎意料之外,那次他竟然非常亲切,搬出好多天文书,和他自己画的天文图笔记来,我才知道原来爸爸对天文学曾下过一番功夫。那天晚上,天空很清朗,爸爸带我到五楼阳台去看星星,他指着一颗星星告诉我:「这颗星有地球绕太阳轨道那么大,但是我们把它看成比灯泡还小,可见我们的眼睛观察是有问题的。」爸爸给我很好的提醒:我们所看的,不一定是对的,还可能和事实差很远。爸爸找到北极星、北斗星指给我看,告诉我:「你现在看到的星,并不是现在的星星,而是过去的星光。现在星星所发出来的光我们还见不到。」我一开始听不懂。爸爸说:「因为这些星和我们距离太远了,远到必须用『光年』这个单位来计算,什么叫『光年』,就是光线跑一年的距离,我们知道光的速度是很快的,一秒钟就可以跑30万公里,可绕地球好几圈,这么快的速度,得跑一年才能跑到的距离就叫一光年。这些星星和我们距离很远,远到它发出的光要跑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好几亿年,才能跑到地球来,你就可以体会宇宙有多大!」听着爸爸的解释,我一直看遥远的天空,那天晚上爸爸把我的心忽然拉到遥远的空间,遥远的时间。实在讲,他是教我「阿弥陀佛」—「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这个意义的人,他教我体会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他让我想到:我们不去欣赏这么广大的宇宙,却把眼光放在计较一些极不重要的小事上,实在好笑。但话又说回来,这么广大的空间,竟然可以透过小小的瞳孔去看见;这么长久的时间,竟可以由剎那的心念去体会,这么说来我们的心是不是最大的?《华严经》说:大和小可以互相包容,这个道理不太容易了解,爸爸那天教我看星就是引导我体会佛经的道理,我们小小的瞳孔可以收纳广大的虚空,我们剎那间的一念,可以包涵万古的时间,这真是奇妙,但也很平常啊。平常的事中本来就有最奇妙的道理。有人常有一句口头语说「受不了」,其实我们的心连这么广大的虚空都能包涵容纳,哪有什么受不了呢!常讲「受不了」的人,真是太小看自己的心了。如果认识到心的广大无边,就不会觉得受不了。

  每一件事都不能随便做


  爸爸又告诉我,佛可以看见过去,未来,是很有道理的,那年爸爸是43岁,他就举一个例子告诉我—假定一个星星,它和地球的距离是43光年,那么我们现在见到的星光,是爸爸出生那年所发出的光,那光走了43年才走到地球让我们看见,所以你现在所见的光,其实是它过去的光,它现在的光要43年之后才能走到地球,所以现在一剎那,其实包含了过去和未来......如果那颗星星上有人居住,那么他们现在所见到的,就是43年前的地球,假设他们的眼睛有望远镜的功能,那么他们所见就是爸爸出生那年的状况,这幷不是小说上的幻想,而是事实。爸爸又说我们如果做完一件事,从地球的时间而言,可以说是过去;但由另一个星球来看,可能是尚未开始;若又由另一个星球来,也许可以看到你正在做的过程;所以每一件事都不可以随便做,虽然一切事可以说都是剎那剎那变化无常,但也可以说是永远存在,常住不变。时间这个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是随空间、地点、随人的心念在改变,如果你快乐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果痛苦就觉得慢。在小学四年级时,听爸爸说这些话,我虽然不太懂,但很有兴趣,心忽然间有打开向广大虚空的感觉。后来读佛经,知道佛经一向不记载某年某月某日,而只用「一时」这两个字,这是因为佛经是全宇宙通用的,而时间各地不同,所以采用某地时间幷不妥当,总是当你的心智开拓到能领会佛说的道理那个时候,就叫「一时」。佛经的道理也是永恒的,所以叫「一时」。


  还有佛说极乐世界人民可见过去未来,也可自在到各个世界,他们内心没有时空的障碍(根据现代科学家推算在某种条件下,空间和时间都可以等于零,就是说时空不再是障碍),我听了马上能接受这事实和道理,说起来真要感谢爸爸的引导,是他教我看星星给我的启示。

  菜瓜布的慈悲


  有一种慈悲,滋味是很甘甜,很柔软又温暖的,这种慈悲很容易使人感受到,也很容易令人欢喜感恩。但是有另外一种慈悲,是很深远的,可能要很久以后才能体会到。它的滋味,在初入口的时候,可以说很苦、很硬、纤维又很粗,几乎叫人吞不下去。但是这种慈悲,可以锻炼我们开发出另一种力量—就是让我们以后吃什么都觉得很甘甜、柔软、又容易下咽。爸爸的慈悲,时常是像这一种,也可以说是像注射开刀般的慈悲,它是治病救命用的。有时我也形容它是「菜瓜布的慈悲。」因为我这个锅子上面有很多烦恼的黑锈,希望我清净的人,就拿出菜瓜布来帮我刷,刚刚刷下去的时候可能很痛又很苦,若能接受一番洗刷,也会恢复清净,说真的,帮我们刷锅子的人是很辛苦的。


  有人听到这里,就很认真慈悲提醒我,「现代有很多锅子是强调绝对不能用菜瓜布去刷的」,使我体会到菜瓜布的慈悲,也是要对坚固耐刷而且质料无毒的锅子,才能显出效能来;又像开刀,也要体质堪受的人才能开,否则也只好放弃。为什么现代很多锅子不能用菜瓜布刷呢?因为那种锅子是经过表面处理,而有不沾锅――就好象「不执着」的功能,但是里面的质料却是有毒的,如果一旦刷出伤痕,它就开始由那伤痕,大大沾锅,大大执着起来,而且毒素也会释放出来,用那锅子煮食物,吃了容易中毒。我形容它叫「表里不如一」的锅子。现代很多人喜欢用那种锅,也很多人喜欢坚持像那种锅子的个性,那种锅表面看起来很高级又不执着,和他在一起,只要用海绵,开始时很轻松,但是你要很注意,不能稍微得罪他,一旦刮了一个伤痕,从此以后一切表面良好的特色都会失掉,就开始放出毒素,开始粘锅了。一旦刮出一个伤痕,那个锅子就算报销了。老实说,我很希望自己不要成为那种锅子,平时好洗不沾锅当然是美德,但内部有毒就比较危险,如果连不小心刮一痕也不行,那实在太不坚固了。当然最好是无毒又不沾锅又不生锈的锅子,那就可以不必用到「菜瓜布的慈悲」。但是我这口锅子没有那么多美德,所以也只好麻烦菜瓜布辛苦帮忙刷啰。


  我学习慢慢去体会接受「菜瓜布的慈悲」,但是自己幷不敢去做这种角色,因为我不会分别锅子的品质,万一锅子没刷干净又刷出毒素来,那就麻烦了。


  在人生中吃了很多苦以后,才越深深感谢当时这份刷锅、锻炼的过程,如果爸爸让我做一朵温室里的娇花,那么风一吹,雨一打我就会散开、烂掉,倒在地上哭了。幸好爸爸一向都会给我一些反面的逆境,给我打一些预防针,在打针的当时,虽然是会痛的,但是可以得到很长久的免疫力和健康。

  铁锤会浮,你就会浮


  虽然爸爸的教育,有时好象开刀、打针,但是有时候也是蛮有趣的:

  有一次我向他报告说我想要去学游泳,他连笑都不笑,马上就告诉我说:「你要去学游泳,那就要带一支铁锤去!」我奇怪地问说:「为什么游泳要带铁锤去呢?」爸爸说:「你先把铁锤放到水里,如果铁锤会浮,你就会浮。」我一听,这分明是说我一定会沉下去嘛!我真不服气,所以那一天去学游泳,就马上学会浮起来打水前进。傻孩子中了爸爸的计谋还不知道,回来就向他报告说:「铁锤虽然会沉下去,但是我已经学会浮起来了。」爸爸一听就笑起来,告诉我说:「我就知道我这样说,你就反而会浮,又会游。」然后他告诉我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所以你要知道:幷不是别人说你一定会沉下去,你就一定要照他的话非沉下去不可,你也是可以浮起来,又游去!」自从那次爸爸说明之后,我才稍微了解反面教育的道理。小时候,笨笨呆呆的,时常中了爸爸的计谋还不知道,但是很感谢他好意的计谋,帮助我开发潜力,他若是不这么说,我可能三天才能学会,也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他这么一说,我就非学会不可。不过自从知道自己会中计之后就反省检讨,我可不能像木屑那样,一点火就燃起来,我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本来的目标,不能人家一刺激我就跟着反应,如果是无意义的刺激,是用不着中计上当去反应的。

  第二层更深的慈悲---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多家境富裕的孩子,不知道贫穷的滋味,竟然会认为如果今天家里没饭吃,就去大饭店吃。但是爸爸让我自己实际去体会。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他借着一个因缘,真的让我去体会什么叫做贫穷。有好几个月他都不寄生活费给我,医学院的注册费和书籍又很贵,爸爸又是很有钱的人,所以我根本没办法申请清寒证明,无法领清寒奖学金。全校只有两种奖学金是不用清寒证明的,一种是全班第一名的奖学金,另一种是中医药特优的奖学金。当时我只有努力领这两种奖学金,靠那一点钱过生活,而且又去当家教,做褓姆。我下课之后去当家教兼褓姆,带三个母亲刚过世的女孩子(一个读国中,两个读小学),她们家住丰原,到台中上学,我下课后要先到学校接她们,然后和她们一起坐车回丰原,坐到丰原车站,用脚踏车载最小的孩子回家里,陪她们做功课或教她们弹钢琴,早上又为她们准备早餐,准备上学的种种,然后又和她们坐车转车到学校,而后自己才到医学院上课。其中有一个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有时半夜会喘,我也必需起来照顾她。当时因为没钱买书,所以都是到图书馆或是向高年级的学长借书来读,也正因为书是借来的,必须照期限归还,所以不赶快读不行。我骑了一辆一百五十元买来的破脚踏车,车后载着一个古老的显微镜,那是爸爸当时在用的,他也不肯让我买新的,别人用的都是插电且可自动调节的。我那一台,朋友都笑说是「一八五二年虎克用的那一台」,是黑色直筒型要用手去摇的。我也不敢向爸爸说要买新的,他说他用那一台就已经看得很详细了。我们都知道若向爸爸说器具不够好,他就会说:「你是不会驶船嫌溪弯。」他总是说:「人家世界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不用拿多名贵的小提琴,他用一只靴钉四条弦,就能拉得很好听。若是不会拉的人,就是用多名贵的小提琴也不可能奏出什么好的音乐。」爸爸总是教我们,要向自己的内心去要求,要要求自己提高能力,不要只是怪外面的境界和器具不够好。我是能接受他这个道理,但是骑着那部一百五十元买来的脚踏车,不时在路上都会发生「链子松脱掉」的情形,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慢慢将它装回去,再继续骑也是很有趣,但有一次刚巧是考试的时候,偏偏又在路上链子掉了,那时真是很烦恼,到底是要把车子丢在路边,提着一台显微镜用跑,跑到学校呢?或把车也一起扛去呢?当时我真的没钱可坐出租车,那次我是用跑的,提着显微镜去学校,考试铃已经响过了,我还是没办法跑到教室,后来老师看我跑得很可怜,勉强让我进去考试,那次是考有机化学。当时只一心要赶去考试,还没有时间去想什么,但是我真的自己尝到贫穷困苦的滋味。那种时常掉链子的脚踏车,在寒冬北风飕飕的时候,骑在上坡的路上,若是不唱一首「梦幻骑士」《唐吉呵德》的电影主题曲来勉励自己,可以说是不可能骑到目的地。那是一首英文的主题曲,是个傻气的骑士,骑着一匹潦倒的马唱的,我不太会翻译,然而其中有几句重要的意思是说:「要忍耐不可能忍的悲哀,要前往一个连勇士都不敢去的地方,要志愿去地狱,为了高超天堂般的目标;要尽最后一丝的气力,到达一颗摸不到的星,只要当你倒下去的那一剎那,这个世间能比原来好一点点,那就好了......」当时都是唱这首歌来勉励自己。爸爸那种很强又很硬的慈悲,使我真正体会到贫穷和困苦的滋味,当时我的房东严太太她知道我的困难不收我的房租,我搭伙的地方是在一家「新美僧服店」,她们也不收我的饭钱,大家用很温暖的心帮助我走过那段考验的路,使我永远都感恩。妈妈她会看情形设法帮助我,但是我确实得到了实际的体验,由那时候开始,我就不曾存过钱,因为我真的了解人贫穷的痛苦,以及在紧急的时候没有50元可坐车的困难,所以我不忍心将钱保留在自己身边。如果说布施去帮助贫寒的人有什么功德和福报,实在说那是爸爸给我的,是他教我的,他给我刻骨铭心的体验。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每个月可能都会拿到父母寄来的钱,感觉是应当的,很少去体会其中的血汗和辛苦。爸爸一向是给我们很富裕的环境。但是他不要使我们因为富裕而失去了能力,因为富裕而害我们无法了解别人的困苦。我时常感觉,爸爸用他自己苦学的过程,庇荫我们过着富裕的生活,这是他第一层的慈悲;而让我们在富裕中,又亲自去体会贫穷困苦的滋味,这是他第二层更深的慈悲。这也就是他往生之后,我每次想到他的教导之恩,就会再掉眼泪的原因。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拿着一把金斧头来考验众生的心,观世音菩萨幷不是一向都慈眉善眼的,他也是会拿着金斧头来试验我们的心。譬如说你布施钱财,或是为人服务布施力量,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做的?是为了给人称赞夸奖,表示你是一个好人,或真的发自内心的慈悲呢?这动机是很难以了解的,有时我们自己也不清楚,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呢?在我们布施时,给我们一只金斧头试试看才知道,如果你发了好心又努力做好事情,甚至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结果别人非但不称赞你,反而还骂你,骂你是爱表现,爱出风头,用钱买名声,沽名钓誉,傻呆有钱不会自己用,假慈悲......,种种言词都搬出来骂你,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拿出金斧头来试验你了,那么到底你是要被他砍得哭回家委屈三天吃不下饭呢?或是他砍下去,你都无所谓,继续做下去呢?因为原本我们这么做幷不是为了要给人夸赞用的,所以假如他人不称赞,甚至又毁谤,那和我们的目标也不相干。我们布施修行的目标,本来是要舍掉贪念,去除自己的烦恼,要去西方,怎么会因为他拿出金斧头,我就不去西方,开始为他烦恼呢!实在说,别人到底是拿斧头出来,或是拿棒棒糖出来说:「你很乖很好」,那都是他的事情,跟我丝毫不相干。爸爸一向就是做我的「摩啰那啰」,这种金斧头的观世音菩萨。


  在我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将零用钱存起来送去孤儿院,爸爸就告诉我说:「孤儿院都是专门骗你这种傻瓜的钱。」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爸爸,我如果拿这些钱去看电影呢?」他说:「你拿去看电影好了!」当时我还不了解,觉得很疑惑,很奇怪,你千万不要以为我爸爸不肯布施,其实每次有公益事业,尤其是学校的建设他都很慷慨乐捐。有一次他知道有一个山上的孤儿院欠缺棉被,他也是很欢喜送去,但是他为什么这么骂我呢?当时我不了解,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拿斧头试验我这个小孩子的心,我时常都中了他的计谋而不自知,爸爸是在试验到底你这个孩子是喜欢人家夸奖你好人好事才去捐钱,或是其它的心理。这是我念大悲咒「摩啰那啰」时才了解的,原来,一切的金斧头都是观世音菩萨所赐的,这种强硬的慈悲――「菜瓜布慈悲」是非常深远的,不是一时可以体会了解的,这也是修行的路上必须要经过的考验和训练。没有用斧头砍砍看,哪会知道我们自己的真心呢?如果发心做了一点好事,然而给人骂几句就觉得很委屈,没有勇气再做下去,退心了。观世音菩萨如果看你这种菩提心,也只有摇头流眼泪,只好收回斧头拿一枝棒棒糖出来哄你,因为你是幼稚班的嘛,棒棒糖吃到老,吃得蛀了牙,也还是依旧爱吃棒棒糖。幼稚班托儿所,读了四、五十年还是没毕业,这样也是很可怜的。

  要画成垃圾,或无价宝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我不会画,画不出来,妈妈就请爸爸指导我,爸爸又是问:「你连这个都不会画吗?」还问了两三次,我被问得快哭出来了,因为画一图对我而言,是很困难的,妈妈因为不太会画图,比较了解我的困难,就请爸爸好好的教我。爸爸看我实在程度太差,于是就换了一个口气告诉我说:「一张图画纸,你如果乱画,自己看了,也不知将它放在那里好,结果就会让人家当垃圾丢弃,假如你能用心画它,一张画纸两角钱,可以变成无价之宝。你看有一些世界名画,都变成国宝,你就是出再多钱,人家也不卖。世界名画,也是人用心去画出来的,画图也只是善用心而已。」他说完之后,就画了几笔给我看,我看他画很简单,几笔就是一个花瓶,几笔就是一朵花。自从那次看爸爸画图之后,我就不觉得画图是一件很困难头疼的事情。他又教我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使我一生受用不尽。他说:「人一样是一条生命,就像一张画纸,同样都是两角钱,但是要怎么画,各人差很多,你的生命是要画成一张垃圾,还是要画成无价之宝,就在于你的用心。」因为爸爸这个启发,我就决定用一张画纸来画佛,要用这条生命来修行成佛,不论能不能修成,我决定要这么做下去。

  自己仔细看,耐心改


  原本我的个性很急,画图也很急,赶快画一画,赶快画完,赶快交出去。有一天爸爸看我匆匆作画的情形,他就告诉我说:「你若用半小时,随便画的一张图,可能连耐看半小时的价值也没有,假如你可以耐心的将它挂起来,自己仔细看一看,看那里须要改就好好的改,慢慢的改,如果你堪能耐心改半年,可能这张图最少能耐看半年。你知道吗?世界第一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画了多久才画成的,其中用了多少苦心啊!画图,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开画展,画图是在磨练我们的耐心。」有时候我实在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阿弥陀佛安排这位爸爸给我,分明就是要帮助我去西方的最佳人选。

  尽心栽培你,把你捐出去


  爸爸一生只有给我启示,从来不曾要求我为他作什么。求学的时代,我大多离家在外,没机会孝敬他;毕业后当医生日夜工作很忙,也不曾供养他,我每天看病人,看到别人的父母,卧病在床很折腾痛苦,心中就希望以尽心照顾病人来供养佛,也回向父母健康安乐,不用受病苦折磨。很幸运,爸爸一向很健康,所以我可以说不曾直接照顾过他,我只能把行医当中所遇到的每一位病人,当作是自己的父母、亲人来照顾。用这份心来报答父母之恩。每一分我所能付出的,都是来自父母师长的心血,妈妈曾说:「我们尽心栽培你,把你捐出去给那些病人,那些需要你的人。」后来我出家,他们等于把我布施出去,捐给三宝,捐给众生。有很多人出家,受到很大的阻碍,而爸爸只有送给我「毛毛虫怎么变蝴蝶」的几个问题,作为对我的祝福,鼓励我毛毛虫变蝴蝶。当我真心深深感恩时,却只会掉眼泪念佛,也不知如何表达......。


  (本文节选自《毛毛虫变蝴蝶》道证法师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