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幸福人生宝典>节录》连载中

续 90

你是一盏小小明亮的灯


《天下父母精选系列》之《鑫秋》观后感



  有这样一个小姑娘,两岁时,爸爸因为受伤双目失明,妈妈离开了,她却要留在爸爸身边,给爸爸夹菜;四岁时,她带着爸爸,穿过人群和街道,坐车去学按摩;六岁时,她给爸爸买菜做饭,俨然是一个家庭小主妇;每天,她都给爸爸洗脚、按摩……

  她就是鑫秋,一个善良坚强的小姑娘。她像一盏小小明亮的灯,引领着爸爸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爸爸刚刚失明的时候,两岁的小鑫秋要留下来陪爸爸,她说到了,也做到了。在爸爸内心最痛苦的日子里,是鑫秋用自己小小的心,温暖着爸爸的心。多方治疗无效,绝望的爸爸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想要结束生命,以减轻亲人的负担。是鑫秋,恳求爸爸:不要离开家,不要离开亲人。机智的鑫秋,藏起家中所有的利器,她用心灵在呼唤:爸爸,你不能走。

  四岁的时候,爸爸又一次把绳子挂在了树上。正在这时,与父亲心心相映的女儿奔跑着来了,她不顾脚上被扎破的伤口,留着泪求爸爸:留下来,不要和家人分离。一声声女儿的呼唤,唤起了爸爸生活的勇气,为了女儿,他也要坚强地活下去。父女俩搀扶着走出了树林,相伴着走出了生命中的阴影。鑫秋就是爸爸的眼睛,爸爸感受到了光明。

  爸爸不能工作,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懂事的小鑫秋,从不吵闹要吃好、穿好,她告诉爸爸,最爱吃的是土豆、白菜。有一次,邻居家小朋友的妈妈,给孩子买回来好多水果。小鑫秋看到了,羡慕地告诉爸爸:「阿姨给小朋友买了香蕉、苹果。」忽然,她停住不说了,因为爸爸的脸色发生了变化。用鑫秋的话来说:爸爸的脸一下子暗了,就像天突然阴了。可爱的鑫秋忙说:「爸爸,我最不爱吃水果。」因为爸爸的笑容,是女儿心中最灿烂的阳光。日子虽苦,但他们的心是甜的。

  孩子的一颗孝心,感动着爸爸,也给了爸爸信心和勇气。他开始学习按摩,要用自己的力量撑起这个家,给女儿撑起一片蓝天,让亲爱的小鑫秋,能矫健地飞翔。

  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孩子德能的增长远远地超过了她的年龄。为了带爸爸学习,为了节省每天的车费。四岁的鑫秋,牵着爸爸的手,上车下车,穿过街道,没有坐错一趟车,没有迷过一次路。就这样,鑫秋不论寒暑,始终默默地照顾着自己的父亲。

  为了照顾好爸爸,鑫秋学会了买菜、炒菜,她切的黄瓜片可以像花瓣那样薄,她炒的菜爸爸最爱吃。她细心地帮爸爸脱去袜子,用稚嫩的小手给爸爸洗脚、按摩。她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收拾屋子,洗衣服。在学校里,她努力地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爸爸。

  有女如此,父复何求?爸爸现在乐观、开朗,还成了一名优秀的按摩师。为了表达对女儿的爱,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爱,他学习了弹奏吉他,学会了作曲、填词。每当爸爸弹着吉他,女儿翩翩起舞时,幸福的感觉令所有人赞叹、羡慕。父女二人,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的心曲。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鑫秋的坚强。面对困难,她总是把泪水深深地藏在心底,给爸爸的永远是笑容。当主持人劝她趴在爸爸的怀里,痛快地哭一次,鑫秋没有这样做。当爸爸弹着吉他,深情地唱出为女儿写的歌,鑫秋流泪了,但是她怕爸爸听到哭声会伤心,一次次地用小胳膊抹去眼泪,她用自己的坚强,给爸爸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鑫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有孝心的孩子不怕任何困难。虽然只有两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但是鑫秋心中想的是如何照顾爸爸,让爸爸感受到女儿的爱。由于孝心的力量,艰苦的生活没有让鑫秋变得消沉、懦弱,而是自信、坚强。

  现在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感到怨恨、自卑,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到亲人身上。当我们分析其原因时,往往关注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伤害,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成就的人或幼年失父,或童年丧母,像孔子、孟子、范仲淹。他们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把艰苦的环境当作对自己的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忍受贫穷卑贱,把压力转化成对众人、对社会的爱。当成功的时候,他们无不怀着对困苦生活的深深感激。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唯有承担、坚忍,改过图新。

  回想现在的很多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就紧张,心灵脆弱,承受不住一点点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更有甚者,因为学校的伙食不好,就选择轻生。这都使我们深深反思,在娇惯、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有道是,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我们要从小告诉孩子,在人生的旅途里,苦和累都是可以克服的。当我们以真诚奉献的爱人之心,勇敢地去面对各种挑战,苦和累将成为我们人生成功的财富。



婆媳之间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人真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我的好友——昌慧。我之所以会用笨拙的言语把它描述出来,就是想通过这件事,让所有和我同样对人对事有看法的朋友,能重新有所体悟,愿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一天下午,昌慧的婆婆来到她家,一进门便拉住昌慧的手说:「慧呀,妈不能活了,妈不能活了!」昌慧急切地问:「妈,您别急,怎么了?」「妈被人骗了,骗去伍千块钱,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个人,问我看不看病,说有一个人看得非常准,这时,又过来一个人对这个人说:『是你呀!我正找你呢!昨天那人看的真准,我正好还想让你领我去看呢!咱们一起去看吧!』」于是,昌慧的婆婆就跟他们一起走了。在路上,这个人问婆婆家有几口人,都有啥人,都是干什么的,在哪儿住。说着说着,来到了一座楼下,这时,从楼上下来一个人说:「是你们啊,我儿媳妇刚刚生了小孩,就不让你们上楼了,有什么事吗?」于是,就开始给婆婆看,这人说出了婆婆家有几口人,都有啥人,都干什么的,在哪儿住,说的丝毫不差,并说:「我不要钱,只是你先拿钱压我这,多少不限,心诚则灵。」婆婆如遇大救星一般,加之治病心切(婆婆有糖尿病,一只眼睛已接近失明了),赶快回家取出伍千元钱给了这个人,这人说:「你先回去烧一柱香,求病好,烧完香,你就来这,再把钱拿回去!」婆婆烧完香回去,哪里还找得到人!

  听完婆婆的叙述,看到婆婆痛不欲生的样子,昌慧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妈,您别急,我有钱,这钱我给你拿了!就当我被骗了,还不行吗?这钱我不要了!您哪,千万别急!」昌慧说是出去取钱,其实是出去给丈夫打电话。家里只有贰千,她让丈夫在单位向老板借了叁千并送回。昌慧把伍千块钱放在了婆婆的兜里,并嘱咐婆婆:「妈,千万不要让我爸知道,他血压高(有心脑血管病),知道后非犯病不可。」

  昌慧本来想,这事到此也就没事了。谁知道,婆婆还是整天生活在痛苦之中,晚上也睡不着觉,还时不时来到昌慧这儿说:「妈对不起你!妈知道,你供孩子上大学,手头也很紧,唉!我真悔死了!我怎么就相信他了呢?怎么就没好好想一想呢?唉!我真该死呀!」看到婆婆象个傻人似的,天天想被骗的事情,昌慧真的看不下去了。当天晚上,昌慧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再这样下去,婆婆就完了。」于是她就找到小姑子,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早上,她拿着又借来的伍千块钱,去找在公安局里工作的亲属,讲了婆婆被骗的事情和婆婆现在的情况。昌慧说:「我想请你帮个忙,就说这个案子破了,钱找回来了,并把这伍千块钱给我婆婆。公安局的人给,我婆婆会相信的!」这位亲属一听非常感动,连连说:「别说咱们认识,就是不认识,出于仁义道德,这个忙我也帮定了!」并且告诉昌慧:「您下午领婆婆来吧!」

  下午,昌慧领着婆婆走进公安局,被这位亲属领到一个房门前。昌慧一开门,愣住了,只见屋子中间有一张大长桌子,桌旁坐着好几个人,都穿着警服,像是在办公一样。昌慧感到有些蹊跷,连忙又退了回来,心想:「莫非钱真的追回来了?」亲属让婆婆先进去,然后告诉昌慧:「这件事让刑侦科长知道了,说现在真有这样的儿媳妇?说什么也要帮这个忙!刑侦科长亲自打电话找来做笔录的人等,亲自安排了这个现场。」这时,昌慧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一种感恩之情!一位公安人员说:「老人家,您的案子破了,钱也追回来了,这是伍千元钱,您数数!」婆婆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钱,早已热泪盈眶,就给公安局的同志跪下了……

  这时,刑侦科长急忙向前扶起婆婆说:「老人家,您受苦了!我惭愧啊!我惭愧啊!」看着老人泪流满面,感激涕零的样子,再看看眼前这位衣着极为朴素,也流着眼泪的媳妇,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掉眼泪的。真是「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最后,刑侦科长亲自把这娘俩送出办公楼,并对昌慧表示,他会全力以赴破这个案子。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赢得了公安局刑侦科长的尊重。婆婆真的相信了,在回家的路上有说有笑的。

  这个故事讲完了,也许您会说:「伍千块钱,算不了什么的。」可是,对于我们北方的小镇来说,这可是一个普通退休工人一年多的收入,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打工十七个月的收入啊。

  这是一个孝道的故事,昌慧的所作所为,也使我们深思:她没有埋怨过婆婆一句话,只是一心为婆婆着想;她没有指责公安局,但却比指责更让他们感觉要努力工作,否则会愧对百姓。当你一味指责别人缺点毛病时,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解决。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念头返回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像老师在演讲中说的:「我们一定要坚信一点:每个人都有良心,是你有没有那个德行把它唤醒,当我们能够忍得下来,用真诚,用德行去唤醒你身旁人的良心,那你的人生好戏就会一出一出的开始演下去。」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和谐社会,从我心开始!

  本来,我是让昌慧自己来写,没想到,她却没有写以上这些,而是写成了劝世文。现在将昌慧所写的文章附在下面:

  给骗钱人的一封信

  我想对从事骗钱这种活动的人说几句话:也许您是被生活所迫,才做出这样的事,但当您庆幸自己骗到钱的同时,您有没有想过:被您骗的人现在会怎样?一个老人,由于得了糖尿病,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经很不好了,本身就够痛苦的了,加之又被骗走伍千块钱,难道您没有想过,当她无法承受这些痛苦时,是否真的会离开人世?您知道吗?有一位农村的老人,被骗100元钱就上吊自杀了!您骗的哪是钱哪,您是在杀人啊!您所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还有被骗的人身边最亲近的人,身边最亲近的人还有最亲近的人啊!您想过没有,您的一次行骗,会有多少人从此遭受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放下不正当的职业吧!看看您身边做这种事的人,他们会有好的报应吗?您的所作所为会影响您的下一代的!您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您的孩子会好吗?勇敢的丢掉您的这个职业吧!别再胆战心惊的活着了!要做就做一个报答父母之恩的好人吧!不要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孩子!请记住《太上感应篇》里的话:「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感谢孙女士提供此文


                           

亲恩歌



  自从作了母亲,在日日的操持中才感悟原来父母养育我们是这么地操劳,孩子的成长靠的是他们心血的滋养。以往在父母面前常常出言不逊的我,大为内疚和羞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下面这首《亲恩歌》,使我深感父母恩重难报,在此求登此歌以感念父母养育的大恩大德。


《亲恩歌》


我今未说泪先淋,难报爹娘养育恩;自是断肠谈不得,断肠谈与众人听。
  

惟有怀胎受折磨,百般魔障好难过;莫言产育无凶吉,生死须臾可奈何。
  

肚里如今痛得慌,叫人为我简衣裳;千生万死多难算,只靠神天作主张。
  

生下儿来血奔心,牙关紧闭眼翻生;直从剪下胞衣后,再过三朝才是人。
  

尿屎时常撒满身,腥臊臭秽不堪闻;却无半点嫌憎意,洗换频番极苦辛。
  

听得娃儿哭一声,翻身就把手来擎;想他岁丰周年内,一觉何曾睡得成。
  

大雪纷纷腊月天,偎头偎脸抱儿眠;只因乳是孩儿吃,彻夜开胸在外边。
  

听得孩儿出痘疮,登时吓得眼翻黄;一从放出标来后,尽日何曾吃米汤。
  

磕个头来上炷香,声声只叫痘娘娘;若还叫得娘娘应,何怕头穿出脑浆。
  

幸得儿生两岁零,依台傍凳自能行;只愁跌破头和面,挂肚牵肠不放心。
  

生得孩儿性气歪,任他情性使将来;如何父母偏怜爱,还说乖乖这样乖。
  

儿今头发已披肩,转眼成人在面前;痛杀亲心难割舍,不能常在膝头边。
  

虽然挣得少田园,受怕担辛苦万千;不是为儿还为女,自家吃得几文钱。
  

娘看爹来爹看娘,为何终日脸焦黄;只因儿女将婚嫁,相对愁眉做一房。
  

寸寸丝丝总是恩,谁能描得半毫真;蓼莪纵使能描画,只好依稀六七分。

TOP

续 91

天下有这样的好媳妇




  来自东北的李女士,身材娇小,讲话平静而舒缓。坐在人群中间,可能没有人会特别地注意她。但就是这样一位貌似普通甚至有些柔弱的女子,却做出了令人感动不已的孝敬公婆的事迹,在别人看是非常难行之处,她却做得极其的自然。因为她那颗视公婆为亲生父母的孝爱之心,晶莹而剔透。


  刚刚嫁到婆家,李女士看到公婆年事已高,宛如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孝敬之心不由得生起。公公要去值夜班,看到老婆婆一个人坐在隔壁的房间,十分孤单。她把自己的嫁妆——一台21英寸的彩电,搬到了婆婆房里。在二十年前,彩电在小地方根本买不到,这是她姐姐托人从北京特别买的,送给她作新婚礼物。从此,彩电给了老人安慰,李女士也经常到婆婆房里,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使老人不感到寂寞。


  出嫁后的第二年,一天早上,公公下夜班回家,李女士发现老人的下嘴唇有点肿,就惊奇地问:爸爸,您这是怎么了?公公不在意地说:没事,刚才回来时不小心从车子上摔下来了。李女士平时很关心公婆的身体。对公公曾有脑血栓的病史了如指掌,她一听到此事,非常的警觉,忙建议公公去医院检查。可公公不愿意去,婆婆也说:我们农村人,摔一跤,起来拍拍土就走,没关系,不用去医院。可是李女士根据直觉,怎么也不能放心,为了避免公公有严重的情况发生,她连忙骑上自行车往大姑姐家赶去,一见到大姑姐,就心急如焚地告诉她:「不得了,早上爸从自行车上掉下来了,我劝他上医院,爸不肯去。」一边说,眼泪也不由得掉下来。父女连心,大姑姐一听也很着急,就和她一起带着老人去了医院。在病房刚刚输上液,公公的右臂就开始麻木,右侧身体失去感觉,脑血栓栓塞的严重程度加重了,如果不及时采取溶栓治疗,老人就有生命危险。医生事后感叹地说:「幸亏你们送得及时啊!」


  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而父母最牵挂的往往是生活条件最差的一个。李女士的公公婆婆也不例外。他们的女儿和女婿,不仅生活有些困难,而且女婿还经常生病。只要一听说女婿生病了,婆婆的心里就开始惦记,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李女士和丈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安慰完婆婆就赶紧前往姐夫家送钱送药。有一次,看到姐姐为照顾姐夫显得非常疲劳,李女士心疼地说:姐,就让姐夫到俺家去治病吧,这样妈妈看着也放心。婆婆看到女婿被接到了家里,嘴里虽然埋怨着小儿媳自找苦吃,但是李女士知道婆婆心里感到很踏实,很高兴。

  说来也怪,姐夫到她家后也没经过什么特殊治疗,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仅仅一星期,姐夫的病就好了。李女士说,可能是家里祥和、愉快的气氛,使姐夫感到心安,身体也就很快痊愈了。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李女士搬家到了城里,离开了一起生活十二年的老人。为了能够经常得知老人的饮食起居、喜怒哀乐,她每天都要和公公婆婆通电话。每周都要回去看望二老。李女士说:「最让我难忘的,是远远地望见婆婆依着门框,盼望我们回家的身影,一刹那,我的眼泪都会夺眶而出。」


  除夕之夜,本是全家团圆的佳节,但是有八年的除夕,李女士和丈夫是分开过的。她是带着女儿去陪公婆过年,而丈夫一个人留在家里,因为按照老家的风俗,除夕之夜是要请老祖宗回家的,一家之主一定要守候在祖宗身边。有一年,丈夫说:「往年都是我一人在家过除夕,怪冷清的,今年你们都留下来吧,别回去了。」李女士听了没吱声,到了除夕那天,就对女儿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总是盼望我们回去过年,而我们能陪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丈夫一听明白了,赶紧说:「你们回去吧,安心陪老人过年。」


  李女士的话很平和,听似平淡,但句句出自真心,就有很感人的力量。她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老人生病。老人一生病,我的心就上下不安,什么事都要放下,到处请医生找药,把老人的病治好。」有一次,年迈的公公病重了,一下子说不出话来,看着朝夕相处的亲人,突然失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只能靠眼神来传达意思,李女士急得泪如雨下,感到自己的能力实在太小了,不能帮助老人抗拒疾病的折磨。就在这种无奈中,李女士搀扶公公坐在躺椅上,对老人说:「爸,您别担心,我给您按摩,您就会好的。」老人听懂了,用眼神表达着喜悦和信任。虽然李女士不懂按摩,但她用的是一颗赤诚的孝心在安慰着老人。她轻轻地按着老人的右臂,用心地一下一下地揉着,恍惚中,好像听到天跟她讲话。她拍拍额头,自己是在做梦吧,好像不是。她仿佛听到天说:想不到天下有这样的好媳妇。


  公公的病一天天重了,亲人们都失去了希望,李女士心里悲痛,泪水总也止不住。哥哥姐姐怕她哭坏了身体,安慰她:「别哭了,这么多年来,你都尽了孝心了。」晚上,李女士在朦胧中,梦见到有人说,公公就要走了。她一听,边哭边大声地喊着,我公公不能走,我公公不能走。可是没人理她,李女士还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哭喊着:「我公公不能走,我公公不能走。」那个人说:「就把你的寿命给你公公一些,让他多活五年。」李女士听罢连忙点头。即使在睡梦中她也不忘舍己救公公。天亮了,她赶紧去看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的脸色红润了,后来,老人能下地走路了,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人们说是她的孝心感动了天。


  公公的病好转了,婆婆却倒下了。婆婆一直主持大家族的事情,这下就好像顶梁柱倒了一样。婆婆病得很重,李女士四处求医,尽最大的努力挽回婆婆的生命。可是,婆婆卧病在床,整整躺了一年,后背都磨破了,每天吐痰不止。李女士和妯娌们尽心尽力地侍候,为婆婆用手抠痰、端大小便,揩洗身体,她从未嫌弃过。怎奈无力回天,婆婆最后离开了他们。在弥留之际,婆婆握住她的手,艰难地唤着她的小名说:「妈不想走,妈最舍不得的就是你呀。」她紧紧握住老人那瘦弱的手,说:「妈,您放心吧。若有来世,我还愿意做您的媳妇。」送老人走的那天,李女士在老人的灵前跪下,心中默默地说:妈妈,我给您辞行了,哥哥嫂嫂们护送您走完最后一程吧。公公还在家里,我要陪着他,不能让老人太伤心啊。


  当众人夸耀并赞叹李女士的孝行时,她只是淡淡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豪言壮语,在为人媳的二十多年里,用自己真诚的孝心默默地付出,在家族中赢得大家的敬重。当她来到亲戚家里,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纷纷起立,给她让座。而且李女士在工作单位,也同样受到同事和下属的尊敬。远近乡里得知有这样一位好媳妇时,不由得或惭愧,或敬佩。大家纷纷邀请她讲讲行孝的事迹。一个真正行孝的人,感动的不仅仅是一个家,还感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家。在当地,众人争着效仿李女士,在家孝养父母、公婆,使许许多多矛盾重重的家庭回归祥和与欢乐。


  从李女士的孝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孝经》的真谛:「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心之花



  编前语:在浙江上虞,「让孝敬之风盛开校园,走向家庭,吹遍社会」的孝敬教育在学校积极开展。他们开设孝敬课,设立孝敬日,评选孝星。许多家庭由此树立了孝敬长辈的家风,许多孩子从中受到了深深的教育。以下是几个被评为孝星的孩子的心声,看看他们是如何从最小的身边事做起,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以我之孝慰长辈之劳


文/祝静芳


  我是岭南乡中心学校五(1)班学生。岭南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风景如画,这里的山水哺育我茁壮成长,让我拥有了幸福的童年,同时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美德。


  我刚出生不久,母亲便离开了我,我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养育大的,我懂得父亲的艰辛,也懂得对长辈的孝敬,我父亲在一家花岗石厂做小工,起早摸黑,收入微薄,家里还有残疾的爷爷,体弱多病的奶奶。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我便起床了,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洗衣服,说来也许有人会不相信,我除了洗自己的衣服,爸爸、爷爷、奶奶的衣服我全包了,有时我想哭,但当我想到爸爸的辛勤劳动和身带残疾的爷爷时,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每天爸爸疲倦地走进家门时,我已经烧好晚饭了,我会主动泡出一杯茶,让爸爸坐下来歇一歇,爸爸总会说:「静芳,你真乖!」


  爷爷身带残疾,每当我听到他在床上呻吟,我多么希望,我能分担点他的痛苦,我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于是我就把电视机放在爷爷的房间,偶尔爸爸给我一点零用钱,自己舍不得花,我会积攒起来给爷爷买水果吃,每次我会把个儿最大的那个给爷爷、奶奶吃,看到他俩吃得津津有味,我不知道有多高兴,这时,我会感到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有时,爸爸会买些好菜,每次吃饭时,我会把好菜夹到爷爷奶奶面前,故意说这个菜我不喜欢吃,我知道这算不了什么,但是我觉得他们需要营养,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爱这个残缺而又美满的家庭。

孝在我心中
  

文/陈敏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爸爸妈妈讲「孔融让梨」和「孝女投江」的感人故事,所以我从小立志要当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


  在我懂事的时候,我就非常体贴父母,经常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减轻负担,同时也为他们排忧解难。


  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发现爸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


  「爸爸,您怎么了?好像很不开心?」


  「没事,我挺好的。」


  「那您为什么愁眉苦脸的?」


  爸爸抚摸着我的头,长叹了一声:「唉,爸爸的厂马上要被买断了,爸爸就要没工作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爸爸要下岗了,他心里该多难受啊!不能再让爸爸伤心了!于是我连忙安慰他说:「爸爸,不要伤心,我以后决不再多花零用钱,我们大家都节省一点开支,这日子能过,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惹您生气了!」爸爸听了我的话欣慰地笑了。


  我不仅体贴父母,还会照顾生病的妈妈。


  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与往常一样,我跟妈妈打了声招呼,可没见答应,我放下书包,跑到妈妈房间,一看妈妈正躺在床上,原来妈妈生病了,发着高烧呢,爸爸又不在家,于是我就学着照顾妈妈,我从柜里拿出药,赶快让妈妈服下,一边用手轻轻地拍打妈妈的背部,然后扶着妈妈,轻轻地让她躺下休息,我便守在妈妈身旁,妈妈渴了,我给妈妈端水;妈妈饿了,我就给妈妈煮饭,妈妈静静地睡着,突然,妈妈转过身来,把吃进去的饭菜吐了一地,我连忙拿来脸盆,倒上热水,轻轻为妈妈擦去嘴角的脏东西,又端来一杯温开水递给妈妈,让她漱漱口,这一地的脏东西我得拖干净,否则妈妈闻着会很难受的,于是我拿来拖把,把地拖得干干净净,给妈妈一个舒适的环境,并放了一只脸盆以备不时之需,洗干净手后,我又给妈妈剥了一个桔子,让她边看电视边吃,就这样,我坐在妈妈身边,守了整整一夜。


  我爷爷已有八十高龄,孤单一人,再加上患有白内障,行动不便,一次,他想拿茶来喝,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幸亏爷爷及时抓住椅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决定利用假期去照顾他,我帮他洗换下来的衣服。洗完了衣衫,我又开始拖地,由于天气闷热,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直流而下,但我还是把屋子的角角落落都仔细地拖干净,当我做完这一切后,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为了爸爸少些艰辛
  

文/曹萍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虽然说家境不是很好,但我仍感到很幸福,因为有爱我的爷爷,爸爸和妈妈。爷爷是个老党员,很小的时候,他就教育我,做人要讲「德」,万事「孝」为先,我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里,可那时的我还不太懂,唯一知道的就是爷爷很受人尊敬,爷爷的话不会错。


  渐渐地,我长大了,开始识字,也懂得了爷爷话里的意思。


  在我十一岁那年,妈妈的身体突然变得差了起来,人整天没劲,不想吃饭,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患了乙型肝炎,医生告诉爸爸,妈妈的病一下子治不好,只能慢慢地医治,不能急,而且要好好休养,千万不能干重活。


  妈妈一病,家里的担子全都压在了爸爸一个人身上,为了挣钱给妈妈治病,供我读书,爸爸每天很早就出去干活,晚上很晚才回家,回来以后还要干一大堆家务,没多久,爸爸就瘦了,看着爸爸日益憔悴的面容,我很难过,我想到了小时候爷爷教育我的那句话,现在不是我尽孝的时候吗?我已经十一岁了,可以帮爸妈做点事,为爸爸分担一点忧愁了。


  于是,我不再想着怎样和小朋友玩了,像个小大人似的,每天一放学就赶回家,放下书包,看看躺在床上的妈妈,接着就淘米、烧饭、拖地、去河边洗衣服,干完大部分家务后,我再做自己的作业,虽然每天很累,可是想想自己这样,可以让躺在床上,病中一直紧锁双眉的妈妈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以让整天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爸爸稍稍休息,我也觉得幸福,再苦也不怕了。


  记得有一个刚下过雪的假日的早上,劳累的爸爸还没有起床,我悄悄地拿起家人前一天换下来的衣服,踩着高过脚背的雪来到河边,看着河面上那厚厚的冰,我不知怎么洗,我在河边徘徊了半天,突然发现了一块大石头,我眼睛一亮,用石头砸破冰就可以洗衣服了,我放下水桶,去抱那块石头,石头虽然不是很大,但在雪地里,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来说,抱起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抱不起来,只能够推,一遍一遍地推着石头翻跟斗,终于把石头推下了河,砸破了冰,我咬着牙把一件件衣服浸在冰冷的河水中……


  水真的好冷,我的手都快失去知觉了,我的眼泪往外流,冻得实在受不了,但我仿佛看到了爸爸憔悴的脸,妈妈清瘦的面容,如果我洗完了这些衣服,爸爸就有时间多睡一会儿……「萍儿,你是最乖的,你一定要坚强。」我咬着牙对自己说,于是我又把双手浸入冰冷的河水,直到洗完那几件衣服……


  只要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只要妈妈的身体能早日康复,只要爸爸少一份艰辛,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摘自2005年3月《少年儿童研究》



「孝至达德」栏目征稿启示



  「父子有亲」是人类伦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然的、无条件的、付出身心的爱;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爱戴也是人性中发自肺腑的真情。


  反观我们自身,一纤一毫无不来源于父母,未出世前母亲要忍受十月怀胎的种种不便和生产的剧痛带我们来到人世间――父母有生育我们的大恩;再回想我们从呱呱坠地那一天起,就没有离开过父母不分昼夜地看护、养育和教导,把我们从一个连翻身都不会的婴儿养育为现今有教养、有学识、体魄健康的学生或业已自立的成人,其中付出的辛劳和关爱实在是难以言述――父母有养育我们的深恩。


  面对着恩重难报的父母,我们该如何地敬爱他们?孝养他们?古语言:“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行孝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如果把子女比喻为树干,父母就是我们的根。要想树叶繁盛,不从培根护本做起是不可能达成的;反之,如果把根毁伤,即使再繁盛的树木,也不免枯萎。根深叶茂是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再看看中国「孝」字的构成:上为「老」的一部分,下为「子」,「孝」是「老」和「子」一体构成的,这其中含有多么深刻的义理――子承顺双亲,善事父母,好的家训、家业在行孝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人间父母对子女的挚爱真情从未改变过,子女对父母自古就有「孝感天地」的美德嘉行,我们愿为每一个家庭提供这个温馨园地,让子女有机会表述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拳拳感恩之情,让父母有方寸表扬子女哪怕是点滴的孝行。我们祈愿在此园地中开出美丽的亲情之花,用爱和感恩来日日栽培。


  诚邀您来稿,种一朵亲情之花,稿件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或您制作的语音(MP3或WMA)或影音资料,我们将为您免费刊登。这朵电子亲情之花可以作为父母与子女之间互送的礼物,也可以遥寄身处异地的父母与子女的思念问候……


  愿所有的家庭,父子有亲,幸福安乐。


  来稿请通过e-mail与我们联系。e-mail地址
dfg@dfg.cn。为方便大家表达爱心,还特设立《感恩天地》及《仁爱无限》栏目,您就可将对父母亲情之简短话语和对大家关心、祝福、问候等话语表达在网页上。方法是将话语写在《敬请留言》板上。我们即可为您添加到网页上。来稿一经刊登我们将及时通知您。刊登稿件的版权为您个人所有。欢迎大家加入爱心活动中来,谢谢!

TOP

续 92

永远记着母恩



  「回家叫一声妈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就是身为国家一级导演的翟俊杰先生,对孝道的诠释。六十开外的他,分外珍惜与八十多岁老妈妈相聚的时光。


  导演的工作,使他不能常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承欢膝下。为了能更多和母亲团聚,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母亲接到拍戏的片场。母亲,成了他的第一观众。多少次深夜拍戏回来,看到已经像孩子般熟睡的母亲,翟导演感到无限温馨和甜蜜。小时候,多少个夜晚,母亲也是这样默默地守望着睡梦中的儿子。转眼间,儿子已经有了儿子,母亲却渐渐老去。这更提醒他人生苦短,行孝要及时。


  令人难忘的是拍摄《冰糖葫芦》的那个炎热夏天,老妈妈担心儿子中暑,亲手熬了绿豆汤,晾凉了,装瓶后往肩上一挎,倒几趟公交车给儿子送去。妈妈给儿子扇着扇子,看儿子美美地喝着绿豆汤,母子间的浓浓亲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翟导演说,再高级的饮料,也比不上妈妈熬的绿豆汤,它使人忘记了炎热,感受到母爱的清润和甘美。


  在外久了,累了,钢铁般的汉子也会思念妈妈。十八岁参军那年妈妈给纳的布鞋,穿旧了,翟导演珍藏在身边,四十年都舍不得丢下。他说:想妈妈时,拿出来看一看,看过之后却更想家……这里面有母亲的气息,有慈母缝进去的密密牵挂。


  妈妈也想儿子,又担心影响儿子的工作,就把思念写在日记里,儿子回来了,不用多讲话,看看日记,就知道了妈妈的心里话。几年下来,文化程度不高的妈妈,写下了厚厚的五大本二十万字的日记。我们仿佛看到,灯光下,带着老花镜的妈妈,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下的都是老母亲对儿子的叮咛和时时的惦念。


  有一幅照片,儿子正带着老花镜,给幸福的妈妈剪脚趾甲。作为弟妹心目中最好的大哥,翟导演作出了最好的榜样。照顾妈妈,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洗脚的水温不能太烫,要边洗边加水,洗完以后记着给老妈妈修剪脚趾甲,因为母亲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关节硬了,弯不下腰。当看到有的弟弟妹妹嫌脏,大哥就不客气地批评他们:「父母什么时候嫌过我们脏?你小时候,难道不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能够把父母给我们的十分,回报给父母一分,就是个孝子!」


  回忆儿时,翟导演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在刺骨的冰水里,给一家人洗衣服。爷爷、奶奶、爸爸,还有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妈妈整年整月地捶啊、洗啊,衣服、床单,晾满了整整一个院子。年复一年,妈妈洗过的衣服大概一辆大卡车都装不下。母爱的伟大,就这样地被细化,每顿饭、每件衣、每杯水里,都看得见它。


  每当看到妈妈那布满青筋的双手,儿子的眼泪都会忍不住夺眶而出。这双手,为了养活儿女,洗了多少件衣服,剁了多少菜,和了多少面,蒸了多少个馒头?做人,要懂得知恩报恩啊。孝,何须做给人看?孝本来是天经地义,是为人子应尽的本分啊。


  养儿更知父母恩。翟导演的夫人也是一位军人,为了工作的需要,忍痛离开才哺乳三个月的女儿。而他们的儿子出生后仅仅两个月,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看到痛苦而无奈的妻子,翟导演把最后的乳汁封存在三个小瓶子里,准备留作纪念。没想到,二十年后,儿女长大成人了,原本洁白的乳汁,变成了血一般的红色。


  女儿要结婚时,翟导演对女儿说:你结婚,爸爸要送你一件礼物。女儿说,我什么都不缺。翟导演说:这件东西你一定要收下。说着,他就拿出了那个密封的小瓶。看着瓶子里血红色的液体,女儿不知道是什么,可是当爸爸告诉她,这是妈妈二十年前的奶水时,女儿一下愣住了,她没有接过小瓶子,而是冲着这一小瓶奶水跪下,泣不成声。


  这是妈妈的乳汁,妈妈用它把我们养大,原来,我们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母亲的乳汁!这最最珍贵的纪念告诉我们:是父母的心血,养育我们长大。


  翟导演感到高兴的是,在上行下效的孝道中,儿女都身心健康地成长。当父亲给奶奶洗脚时,儿子小兴被奶奶那难以言表的幸福表情感动,决心把孝接过来,传下去。


  翟导演曾说:「亲情要发自内心,永远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我觉得所有人都应当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永远在心里保存着这一种真诚的爱,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对我们影视创作人员来说,如果一个人是虚伪的,是不孝的,又怎么能够在银幕、屏幕上创作出来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来?不可能!」是啊,人如果不孝,不仅演不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也根本做不好自己本有的人的角色。


  百善孝为先。孝亲,是人生真爱的泉源,愿它流淌在每家每户,汇聚成全国一家,全球一家的和谐大海。


  本文根据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之《大导演和老妈妈》的内容整理



尊敬的家长,您想倾听孩子的心声吗?



  可爱的孩子,你想知道父母对你的关爱吗?


  《万名母子签名寄言》满载着母亲的叮咛,抒发着儿女的情怀。在寄言里,母爱的涓涓溪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母与子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寄言以万名母子的心声来呼唤真、善、美,以母爱的情怀来激发孩子的孝敬之心,以母亲的渴望来激励孩子的成才之志。手捧《万名母子签名寄言》,母亲和儿女们将共同分享人类情感的永恒。


  十个月的期待,使女性成为了母亲。母爱不仅孕育生命,更孕育着希望,但是孩子能否实现母亲一生的希望?我们相信,《万名母子签名寄言》会成为家庭教育的良师益友,帮助更多的母亲实现一生的期盼!


  本栏目选摘《万名母子签名寄言》里的真情表白,唤醒人们至亲至善的本性,让爱的暖流滋润每个人的心田,让世界充满爱。


  妈妈,我想对您说:缘分使我们组成了特殊的家庭,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为了我们生活得像其他孩子一样,皱纹已过早爬上了您的额头,白色已在您的头上慢慢扎根。您舍去了自己生命中美好的一部分,化作对我们的关怀、教导、希望与寄托。十几年来我们读懂了您的心。妈妈,我们需要您,我们永远都是最爱、最爱您的好孩子。


——女(学生)张秀萍/杜静/柳絮


  生活是蜿蜒山路,有坦途,更多的却是坎坷,你要坚持;生活是绵绵江水,有爱的缠绵,也有恨的波涛,你要宽容。坚强、诚信、善良、博爱,是做人的准则。女儿,切记!


——女(大专)教师白丽晖


  我不期望你成为精英,我不会给你压力。我只要你成为好孩子,做个快乐的普通人。


——女(大学)公务员白春兰


  人活着不是为了得高分,上好学校,当大官,发大财,而是为了学会做人的道理,掌握生存的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女(干部)毕淑琴


  世界上最真、最深的是母爱!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孩子。敬爱的母亲啊,您放心吧,您的女儿不会让您失望的!


——女(学生)12岁蔡文静


  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包容一切,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拥有母爱,就拥有幸福和快乐!


——女(中专)教师陈锦辉


  您是生命之源,您是骨肉之本;您是最初的爱,您是最真的情;您呵护我成长,您引领我航程;您把文明传递,您把民族延续。这就是您——母亲。


——(学生)陈川


  感谢妈妈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照耀着我,使我能在和旭的阳光下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谢谢妈妈给我的帮助,我会爱您的,您是天下最好的妈妈。


——女(学生)12岁邓浩


  爸爸:您太关心我了。我刚刚出生两个月,您就和我的亲生母亲离婚了。是您一个人把我养大的,多难啊,我一定不忘您的养育之恩。
  

——男(学生)10岁段加宁


  妈妈:您辛苦了!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关心过您,而您却默默地为我奔波着、劳累着。当我看到您那憔悴的面容时,我真想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
  

——女(学生)12岁范婷婷


  当我遇到挫折时,是您给了我安慰和重新站起的动力;当我伤心时,是您体谅我、开导我。啊!妈妈,您含辛茹苦培育我,我要发奋学习,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男(学生)12岁范波


  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是她给了我生命,抚育我长大,母亲的恩情情似海深。作为子女,我应该孝敬母亲,为母亲献上我最真诚的一份爱!
  

——女(学生)10岁耿庆娴


  亲爱的妈妈:我是您生命的延续,更是您未来的希望。您的教诲,就是我成长的座右铭;我未来,就是您心中灿烂的阳光。
  

——男(学生)12岁郭经纬


  母亲用她的乳汁将我养大,以善良的言行培育我纯洁的心灵。她倾注了全部心血,使我成为健康有为的人。母亲,我衷心地谢谢您。
  

——男(大学)12岁吴黎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我做人的标准。你人生的路很长,面对的诱huo、挫折会很多,希望你是一个坚定、勇敢、诚实、善良的人。
  

——男(学生)12岁范波


  当我遇到挫折时,是您给了我安慰和重新站起的动力;当我伤心时,是您体谅我、开导我。啊!妈妈,您含辛茹苦培育我,我要发奋学习,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女(大专)保险霍丽丹


  妈妈:您历经痛苦生了我,又用自己的奶水哺育我。我的成长过程布满您的艰辛。妈妈啊!我一定做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让您放心、快乐
  

——男(学生)12岁李青


  妈妈:永不褪色的是您默默的关怀,无穷无尽的是您深深的爱心。那爱不会随着光阴而流逝,那爱将伴随我到天涯海角直到永远。祝福献给我心爱的妈妈。
  

——女(学生)12岁刘希


  妈妈:我很想很想对您说一声:“谢谢您!”我欠您的太多了,这辈子恐怕也还不清,我要用我的真实行动来报答您对我的爱。祝您万事如意!
  

——男(学生)11岁刘小晴


  人生的道路遥远漫长,怎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失败乃成功的阶梯!昂起头来,孩子!努力追逐理想和前途,要时时拥有自信的笑容。
  

——女(大专)军人刘新焕


  无论你现在做什么,将来做什么,首先你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女(高中)任秀明
                            


——摘自《万名母子签名寄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父亲我爱你



  尊敬的父亲:


  父亲,当我以这两个有些沉重的字称呼你时,我的心更加沉重;在这安静的考场,想到了你,以这样的形式写信给您,我想哭。


  曾经,当妈妈还在时,你是那样的健朗。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偶像,我时时为你感到自豪。从妈妈幸福的眼眸里,我知道了你是妈妈一生的依靠。而你,确实是那一把伞,风雨里为我们挡去潮湿;烈日下为我们遮去酷暑。您,我的父亲,妈妈的依靠,我的偶像。


  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在家带孩子,你一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月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糊家,可你从无厌倦。那日,你下岗了。妈妈一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不知以后的路怎样熬下去。父亲,我亲爱的父亲。你走到妈妈面前,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凤啊!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你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你重新开始,向人心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你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有出息。


  那年,阳光和暖,你将你一年辛苦赚来的钱放到母亲手里,告诉母亲:“凤儿,你以后和孩子有好日子过了。”母亲一面点头一面泪落如珠,而你也哭了,当你把脸别到一边时,我告诉自己:父亲,即使你一无所有,但只要有你,我们依然活得快乐,父亲,我亲爱的父亲。


  那天,天气阴冷,像今天。妈妈在艰难地支撑了半年后,终被那可恨的病魔夺去了生命。那天,你眼睛红肿,衣服单薄,我一时觉得你苍老了许多,像一棵茁壮的树突然被人一下子砍倒。那晚,你告诉我,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父亲,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

  多少个夜晚,我坐在家门口等你,而你总是醉醺醺地回家,对于流泪的我,你却似乎已看不见,别人说你会打麻将了,我吃惊,当终于在一天帮你洗衣服,看到那个欠条时,我信了。又有人说,你会跟村里的几个人去抽一种很特别的烟时,我呆了,连眼泪都落不下来了。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不愿失去母亲后,再失去一个健全的父亲,我永远不愿自己变成一个孤儿。


  母亲,如果你在天堂里,能看到我们,那你告诉父亲:“即使是已没有了我,但也并不等于失去了一切,这一些困难与曾经艰苦的日子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父亲,知道吗,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即使失去,我们也可在人间为母亲祝福,母亲希望我们过得好,能为我们顶起生活的一片蓝天,一片希望。父亲,我爱你,从头开始,母亲为我们祝福,我永远不愿失去你!此致


敬礼
  

女儿敬上
  

摘自春城晚报--2004年云南满分作文  

TOP

续 93

胎教篇


   求子三要


  现代的家庭,按国策只允许要一个孩子。孩子能完美具足福德智慧,一定是所有父母所希求的。而生子一事,其中确有大学问。我们有幸在《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中拜读大师所撰的「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附求子三要」,奉献给所有欲育出非凡子女的家庭。果能照文中要求去做,则是家庭以致于国家的大幸事。


  求子三要:


  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


  此三要事,务期实行。再以至诚,礼念观世音菩萨,求赐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能所求如愿,不负圣恩矣。


  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者。若不节欲,则精气薄弱,必难受孕。即或受孕,必难成人。即或成人,以先天不足,决定孱弱。既无强健勇壮之身力,亦无聪敏记忆之心力,未老先衰,无所树立。如是求子,纵观世音菩萨满人之愿,人实深负菩萨之恩矣。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者。欲生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须敦伦尽分(敦睦伦常,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得圆圆满满),孝亲敬长,善待眷属,愍恤仆使,此行之家庭者。至于乡党亲朋,俱宜和睦劝导。俾老者善教儿女,幼者善事亲长。常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去除邪知、邪见,保存诚意正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愿生西方,永出苦轮。普为同人,恳切演说,令培出世之胜因,咸作守道之良民。能如是者,一举一动,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为模范。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树立。菩萨固能满人之愿,人亦可慰观世音菩萨之心矣。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者。古昔圣人,皆由贤父母之善教而成,况凡人乎?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贤善。从受孕后,其形容必须端庄诚静,其语言必须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须孝友恭顺。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摄耳而听,听则心归于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出声念、默念,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洁净处(卫生间、浴室等),并睡眠时,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若至临产,不可默念。以临产用力送子出,若闭口念,必受气窒之病。产妇自念,家属皆为助念,决定不会难产,亦无产后各种危险。果能如此谨身、口、意,虔念观音,俾胎儿禀此淳善正气,则其生也,定非凡品。及儿初开知识,即与彼说因果报应,利人利物者必昌,害人害物者必亡。须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于害己。作善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及说做人,必须遵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方可不愧为人。否则形虽为人,心同禽兽矣。不许说谎,不许撒傎(颠倒,错乱),不许拿人什物,不许打人骂人,不许遭践虫蚁、字纸、五谷、东西。举动行为,必期于亲于己有益,于人于物无损。又须令其常念观音圣号,以期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幼时习惯,大必淳笃,不至矜己慢人,成狂妄之流类。如此善教,于祖宗则为大孝,于儿女则为大慈,于国家社会则为大忠。余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妇人家操得一大半者,其在斯乎。其懿德堪追周之三太(周朝的三位伟大的母亲,王后太姜、太妊、太姒),庶不负称为太太云。


  愿求子者,咸取法焉,则家国幸甚。

  附记  禁忌,免致祸害:


  凡求子者,必须夫妇订约,断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待妇天癸(月经)尽后一交,必定受孕。天癸未尽,切不可交,交必停经,致成带病,颇有危险。又须吉日良夜,天气清明。大风大雨,雷电震闪,亟宜切戒。《礼记》月令记载:仲春(农历二月)、先雷三日(春分前三天),奋木铎以令兆民曰(摇动木舌铜铃告诫国内万民说):「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将要开始打雷,有人不注意节制房事,所生孩子会有生理缺陷,夫妇自身也有灾祸)」古圣王痛念民生,特派官宣布此令,又复着之于经,其天地父母之心乎?!


  既受孕后,永断房事,所生儿女,必定身心强健,福寿深长。孕后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孕久若交,或致堕胎,及与伤胎。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无求不遂,有愿皆从也。


  弟子某某同室人某某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子,以期将来穷则独善,以倡导于一乡;达则兼善,挽狂澜于既倒。特立三约,以为先容:一、保身节欲;二、敦伦积德;三、胎幼善教。勉行此三,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于两间,万国咸宁。唯愿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愿。


某某年某月某日弟子某某百拜上呈




圣王胎教之今析



  能有健康、聪慧、仁义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除了后天的教导外,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中国自古就重视胎教,将胎教的方法写于玉板上,藏于金柜中以做为后世的训导。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故孕妇须谨守礼仪,从全方位给胎儿良好影响。《烈女传》记载了享国800余年的周朝王妃太任的「贤行胎教法」:「太任之性,端壹诚庄,维德之行。及其有身(身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周文王是历史上著名的笃行仁义、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具圣智慈理的君王。


  现在一提起胎教,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听听音乐或唐诗宋词而已。其实胎教的范围很广,作用不容忽视,古时的胎教远比我们现代人要全面、严谨得多。下面我们就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将古人的教诲进行诠释,以供欲培育优秀下一代的家庭参考:


  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按古文的记载,要「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还要做到所谓「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体、言语、意念三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静;另外在饮食上也有「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的宝贵经验。

  1.行住坐卧礼貌端庄


  「寝不侧」就是睡觉要端正,不随便睡;


  「坐不边」就是坐的姿势要端正,不要坐一侧或坐歪了;


  「立不跛」《弟子规》有「不跛倚」,就是站立时要站好。


  用现代话来讲,你的行住坐卧都要礼貌端庄,都不可以随便。

  2.慎选视听


  「非礼勿视」:是指凡是不好的,不应该看的,作为一个准妈妈就不能看。现在电视、网络、杂志甚至广告牌等传播媒体,非常普遍,看到不健康的画面、暴利的镜头相当的容易。准妈妈要慎选所视。为什么这些不能看?因为会影响孕妇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不稳定,体内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当然会影响腹中的胎儿。


  「非礼勿听」:耳朵所听到的都是好的,善良的,正确的。对于不好的、不堪入耳的声音,包括不良的音乐也都要避免听闻到。

  3.言语、行为端正谨慎,保持清静、安稳和愉悦的心境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己讲话时,好的才讲,不好的不讲。作为一个准妈妈对于自己的言语造作,和内在的起心动念都要非常地注意。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自己胎儿将来的性情。胎儿的性情完全受母亲怀胎时候的情绪影响,母亲的情绪安稳,胎儿就安定。性情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禀赋!

  4.合理饮食


  母亲如果喜欢随便吃这吃那,也会影响胎儿。尤其有些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不适,吃东西就没有节制。古人认为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节制。就是所谓「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是指这个时节不应该吃的食物,就不能吃或者说切割得不恰当,太大,很难咀嚼,作孕妇的也不能吃,以防影响消化。以应季的、切割适宜的食物为好。


  「不时不食」:是指不应该吃东西的时间,作为一个准妈妈也不要嘴馋,不能想到爱吃什么就随便吃,除了三餐之外,加餐也要定时定量。


  在孩子还没有生出之前,要好好保护儿女的本性,防止在胎儿期受不好的影响。因而作为一个准妈妈要完全很恭敬地为培育这个孩子着想,为他们实施上述理念,赋予孩子最好的先天秉赋。中国古人的这一理念近来也从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研究中得到佐证,水结晶的形态会受外界不同信息的影响而呈现相应的美好与丑陋的变化,更何况是正处在活跃生长阶段的胎儿?(请参考本网科学发现中《善的讯息可以产生美丽的水结晶》一文)。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从怀孕的第一天开始就全方位地实行人之初的善导教育。


胎教——慎于始的教育



  天下的父母,无不期盼儿女能够健康平安,一生幸福。而幸福美满的人生来自于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母亲在怀胎十月期间,和孩子亲密无间地融为一体,正是进行童蒙养正教育的好时机。胎教,历来被认为是先天之本,为孩子一生的为人处事、成家立业、幸福成功奠定了根基,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于家、于国、于整个人类素质的提升都是大事。


  我们谨收集一些古今事理,奉献给读者:


  我国自古有胎教之说,相传帝喾的妃子姜嫄在怀孕期间,性情温和清静,喜好种植庄稼,经常伴随丈夫祭祀,观察植物的生长,所以她的儿子后稷播种百谷,教导人们耕田、种地,发展农业,使家家户户获得丰收,人民尊敬地称他为「农神」。


  周朝的开国帝王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也深谙胎教的道理,她在妊娠之初,胎儿禀质未定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胎教。


  太任在怀孕时,为维护身心的端正,喜爱弹琴调瑟,欣赏高雅的礼乐钟鼓,用和谐的五音来调整心神的安宁。她时常聆听的教诲,来自于品德高尚的君子,以及知识渊博的老师。她观赏优美的风景和图画,用明丽的正色来稳定情绪。用轻柔舒缓的声调读诵诗书典籍,以及古今的良言箴诫。从不说粗鲁傲慢的话,不参与调笑戏弄,而是参加庄重的朝会和祭祀,观瞻威武整齐的队列,虔敬地祭祀,常思祖先的德行风范。这就是自古传颂的:「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


  在生活起居上,太任恪守当时对妇女怀胎的要求。那就是不歪斜着倒卧,不靠边坐,席子不正也不坐,站立时不偏脚。时时都保持体态和心态的端正。饮食上不吃有怪味的食物,切割得不当的食物也不用。她从不放纵嗜欲,居住的环境也保持简单整洁。


  母亲在孕期注重自身对外界的感受,不仅有助于自己德行与气质的提升,更有益于腹中的胎儿。因为古人善参天地化育的德用,懂得胎儿和母亲一同感受善,就肖似孕育出善,胎儿和母亲一同感受恶,就肖似孕育出恶。在中医典籍中也是这样强调的:「子在胎内,随母听闻,因外象而内感」。胎儿期是最关键的初始塑造期。


  经历了母亲端一诚庄的胎教,周文王出生后,母亲教一而能知百,仁义聪慧,无疾体健,忠孝长寿,成为贤明的君王,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王业。


  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胎教的方法。例如,如果想让孩子的品行端正,母亲在怀孕期间,时常端详观世音菩萨或其它品貌优秀者的画像,真诚地缅怀他们孝悌仁爱、慈善忠贞的事迹,使情绪安定、愉悦,使心境与优良品质的人融合在一起,对胎儿秉质的形成有很好的熏陶作用。现代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母亲保持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是孝敬善良的,清净安稳的,就会让孩子形成恭孝有礼,与人为善,平和安定的性情。果能如是,则令现在许多父母头痛伤心的叛逆孩童就会大大减少。


  民国时期,印光大师曾说过:「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秉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


  朱子在《小学》中提到:「子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当母亲用正气来感召胎儿,那么先天的气质变化就来得非常迅速。如果母亲无论昼夜,都能保持自身的廓然正气,精神内守,情绪稳定,喜怒哀乐适可而止,心情恬淡而宁静。这样,外邪不能侵入体内,内邪也就起不来,才能安养胎儿,使孩子天赋秉正。


  前人也总结了许多胎教与生产和胎儿身体健康的经验教训。例如,女性怀孕期间性情和顺,才能顺利生产。《张氏医通》说:「难产之患,多缘妇女禀性执拗,怀孕之日,不检束身心,任意作为,以致气血乖违,胎孕偏著。」孕期心境和顺,对父母孝顺,行为恭顺,人的气血就顺畅,不易出现胎位不正等种种难产的情况。


  另外,孕母应当动静相兼,劳逸结合,经常做适度的活动,也是促进全身气血流畅的好方法。《万氏妇人科·胎前》说:「妇人受胎之后,常宜行动往来,使血气通流,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骄,则气停血滞,临产多难。」如果母亲情志过极,不克制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导致气血逆乱,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引发癫疾等病。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孕产集》记载:「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权;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及,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而夭,淫浊而钝。」可见,夫妻二人要清心寡欲,才能安养胎儿,有助于优生优育。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制造出许多随处存在的环境和精神的污染。现在想要做到「耳不听恶声,目不视恶色」很不容易。走在大街上,各种各样的广告扑面而来;打开电视,节目内容也是鱼龙混杂。怎样才能远离外界环境的污染呢?我们可以学习颜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尽量保持心地清净。陶渊明说的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总之,进行胎教的关键,在于母亲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外界的感受。在胎儿形成过程中,任何外界环境或情绪的污染,都会干扰他情感环境的安和和器官的健康发育。


  此外,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古时父亲对妻子和孩子的关爱,也是无微不至的。《礼记·内则》中提到,妻子怀孕要生产了,就搬到侧宫居住。丈夫每天派人去问候两次。到了将要分娩的时候,丈夫又亲自去看望。深厚的家庭责任感和浓浓的舐犊之情,可见一斑。


  现代的父母也有很多成功的胎教体验。例如,经常和未出世的宝宝对话,孩子就能学会聆听父母的谈话,明白父母训诫的道理。孕期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饮食起居习惯,孩子出生后仍然保持原来的作息习惯,不会成为昼夜颠倒的「夜哭郎」。此外,在胎教时经常和父母交流的孩子,性格随和,不胆怯怕生。父母在孕期能够节制欲望,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发现孩子的突出表现为:能抵制外界的各种诱huo,做事专注,保持清净自守,免去早恋的困扰。


  据一位阿姨介绍,她的外孙出生后喜欢听人读书,尤其是古代的经典。当孩子不耐烦地吵闹的时候,只要给他读《大学》、《论语》,马上停止哭闹,睁大眼睛静静地听,非常专注。原来,她的女儿在怀孕时,做义务的传统经典教师,无意中给孩子做了很好的胎教。常听母亲诵读传统经典的孩子,一般都爱读书,聪敏而安静,有良好的气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如果想有优秀温良的孩子,就要从胎教开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赋予我们深厚的智慧。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


  最后,愿您家添一个孝子贤孙,祝祖国多一个栋梁之才,祈人类拥有大圣大德。


  【参考资料】:《黄帝内经》《礼记》《列女传》《千金要方》《孕产集》


  《朱子小学集解》《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万氏妇人科》《妇人大全良方》  

TOP

续 94

子女篇


慈心于物放海龟


  陆生是明朝人,非常富裕,家里有一座花园,园中建有楼台,高大幽雅,更有池塘凉亭,池塘里种植莲花、荷花,景色真是宜人。


  有一次,天气干燥,有一只白色的大海龟在池中慢慢地移动。陆生的父亲看见了,非常高兴的说「这是很难尝得到的珍奇异味,今天晚上家里要请客,何不把它杀了煮来让客人吃呢?」陆生说「这只大白龟,生长在池塘里,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杀了不祥,还是饶了它的命吧!况且,家里面已经有很多请客的好食物了!」父亲听了陆生的话,便答应他!于是,陆生就叫仆人把大白龟放回池中,大白龟进入池中时,还回头看看陆生,表现出很感谢的样子。


  陆生后来背上生了一个瘤,早晚都会喊痛,非常的严重。有一天半夜,忽然看见一位身穿白衣的美女敲他的门,进了他的房里,走到他的床前说「你生了这个瘤,我真是非常担忧。」于是,用手摸他的伤口,陆生突然觉得不痛了,美女又从口袋里拿出一粒黑药丸,让他吞下,一时之间,他的瘤就不见了。陆生马上从床上跪到地下,叩头感谢说「我这个没办法治愈的瘤,承蒙您像神仙般的将我治好,我希望能拜在您的门下,恭听您的教诲。」美女却说「不必道谢了,我们彼此都应该互相帮忙才对,再说,我也不配当你的老师,不过,不久之后,你将会娶到一个妻子,她会帮助你,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说完之后,美女就离开了。临走前,美女留下了一首诗,诗中的意思,就是表明来报恩的,陆生这才明白,原来美女就是自己以前放生所救的那只大白龟化身来救治他。


  后来,陆生娶了妻子,面貌和美女非常相似,而且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妻子不但将家务事整理得井然有序,而且也帮陆生解决了很多烦心的事,果然应验了当时美女对他说的话。


  陆生救大白龟,不过是出于不忍心杀生的仁慈心,并没有想到会有回报,但是却在病重的时候,得到报恩而病好了,由此可知,好心是真的会得到好报应。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心存仁慈,不论是对人,或是一些动物,甚至花草,都要爱护珍惜,而不是破坏,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朋友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钓鱼、不抓青蛙、不捕蜻蜓……
                                                     


——摘自《孝悌百喻故事》



儿童常用礼仪


作者:佚名


  守拙谨按: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恭俭庄敬,礼教也。”(《礼记经解》)儿童常用礼仪以长养恭敬心为体,以规范儿童日常起居为用,从细节处入手,以反复实习为方,从而形成习惯,养成习性。故为人父师者须逐项为子弟明确讲析,并予以正确示范,并经常提醒和督促其落实。儿童学习礼仪之六字真言为——“小朋友,跟我做。”


  【晨省】


  1正点起床,向父母、长辈或老师请安问候。(如:“妈妈,你昨晚睡得好吗?”)


  2自己整理床铺。


  3盥洗(刷牙、洗脸、梳头等)。


  【昏定】


  1向父母长辈或老师问候。(如:“妈妈,我要睡觉了。你也休息吧!”)


  2盥洗(刷牙、洗脚、洗袜子等)。


  3铺放床被。


  4自己脱下的衣服依次叠好放在身边。


  5寝不言(入睡前不再讲话)。


  【吃饭】


  1饭前布置桌椅,拿碗筷,端菜等。


  2请父母、长辈或老师先入座。


  3如有客人,宜暂不入席。


  4集体就餐排队进餐厅时,入座应左进右出(所有入座皆如是)。


  5坐下时,宜剑指(中指和食指并拢)放在桌上平稳,下坐;站立时亦如是。


  6碗端应至平胸,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宜压在碗沿,掌心端平,名曰“龙含珠”;右手宜三个手指拿筷子,位置宜在下七上三,名曰“凤点头”。


  7碗须随身而动。


  8吃饭时不东张西望,不大张嘴,不鼓腮,食勿响舌,咽勿鸣喉(吃饭时不发出响声)。


  9食不语。(不边吃饭边闲谈;如却需发言,应待口中饭菜咽下始言)


  10咳嗽须转身向后。


  11不掉饭菜,不小心掉下须立即捡食。


  12碗里有菜不再夹菜;每次夹菜适量(不宜连续2次以上夹同道菜);夹菜时,不宜直接入口,可在饭碗停一下再吃。


  13不挑剔饭菜好坏。


  14分食剩饭剩菜。


  15同桌不另备美食独享。


  16饭毕碗中须不留饭菜。


  17出入座位不碰响桌椅,问候退席。(如:“我吃饱了,大家请慢用!”)


  18饭后漱口。


  19全体饭毕,撤桌椅、洗碗筷。


  【穿衣】


  1衣贵洁,不贵华(衣冠不求华美,唯须整洁)。


  2脱换衣服、鞋袜后应立即整理(或洗或放置固定位置),毋乱顿,致污秽。


  3侧身整理衣冠,不面向长者及大众。


  【行立坐卧】


  1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站立时两脚自然站直,不跛脚,不靠椅。


  3身体自然坐直,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坐凳椅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4听讲或会客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横肱(胳膊不趴在桌子上),不支颐(手不托腮),不伸足,不箕踞(两腿不敞开),不摇髀(腿脚不颤动),两条腿不交叉,不翘二郎腿。


  5行走时步履要稳重,目向前视。


  6立不中门(不站门中),行不中道(靠道路边走,不与汽车争路)。


  7拐角处、门限处需慢行(宽转弯,勿触棱)。


  8睡眠不仰不伏,宜右卧如弓。


  【洒扫】


  1早起洒扫庭院,整理居室,擦拭用具。


  2垃圾放到适宜地方,不随手丢弃。


  3物放有序,用毕归放原处。


  【应对】


  1家里来客人,须问好;客人走时须送至门口,道别。


  2为客人开门,请客人先行,入内安座。


  3为客人端茶倒水,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先给不认识者、后给熟悉的人)。


  4到别人家将上堂,声必扬。


  5敲门时轻扣门三下,不闻再敲,主人让入方入。


  6到别人家做客时须有规矩,不高声喊叫,未经许可严禁动别人的东西。


  7他人与己谈话时,要目视对方,不顾盼左右。


  8告退时后退三步,转身慢走。


  9长者与物,需双手奉接。


  10与长辈同行,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11长者来必起立,长者立不可坐。


  12路上遇师长,侧立路旁问候,长者先走几步后,再行离开。


  13居家须出必告,返必面。


  【言语】


  1凡祈请别人帮助时出言要柔和谦下。(如:“请帮个忙可以吗?”“劳驾”)


  2凡接受别人礼物或别人帮助自己时需道谢。(如:“多谢!”“太感谢您了!”)

  3凡冒犯他人须立即致歉。(如:“对不起!”“真不好意思!”)

父母是家中的活菩萨



  杨甫,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从小父母就十分疼爱他,供他念书、吃穿一切。但是,他进城考试却没考中,出外做生意也没赚钱,想要娶个妻子,也没有合意的对象,但是,他的父母仍然认为很安心,因为杨甫总算平平安安的,虽然没做什么大事,或当大官,可是一家人却过得平淡自在。


  然而,杨甫觉得每天这样过日子,挺乏味的,而且他认为人生无常,就有了出家修道的念头。一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四处打听,后来听人家说,四川省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他就决定辞别双亲,一个人出发到四川去访师求道。


  当他抵达四川以后,就遇到了一个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从哪里来?想做些什么事?」杨甫便回答老和尚说「我从安徽省太和县来,想要拜在无际大师的门下,学习佛法。」老和尚告诉杨甫「你要拜访无际大师学习佛法?那不如直接去找佛菩萨学习来得好。」杨甫问「我是很想见佛,但是不知佛在哪里?」老和尚告诉他说「很简单,你赶快回家去,当你看到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个人,就是佛的化身。」杨甫听完老和尚的话,一心一意想要见佛,就赶快回家去了。


  当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三更半夜了,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着妈妈,请她来开门。他妈妈一听到是儿子回来了,很高兴的从床上起来,也来不及穿衣服,就把棉被披在肩上,又因为很急着想见儿子,鞋子也倒穿了,就忙着跑来开门。


  杨甫一看到门开了之后,母亲的样子,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突然想起了老和尚的话,杨甫这才了解,妈妈从以前到现在,对自己的照顾和包容,一点一滴,此时都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原来父母亲就是家中的活菩萨啊!


  杨甫了悟这点,突然哭起来,抱着父母说「孩儿不孝,居然不了解您们对我的用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尽力服侍你们俩。」自此之后,杨甫便竭力孝敬双亲,如同恭奉菩萨一样,全家过着和乐的生活。


  各位小朋友,现在了解谁是家中的活菩萨吗?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孝顺是一切道理的根本,孝顺父母也就是恭敬佛菩萨啊!
                                                     

——摘自《孝悌百喻故事》

  

感恩大姐


  兄弟姐妹是陪伴我们时间最长久的人,童年玩耍嬉戏,我们在一起;少年背着书包,朦朦胧胧地探索人生,我们共同成长;青年、中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我们相互帮助,交流感悟;一直到老年,兄弟姐妹始终不离不弃,无私扶助。我们互相陪伴,走过长长的一生。我就从童年说起吧。
  

放假先来找妹妹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这个小城市,从小性格活泼开朗。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听父母说,我快出生时,奶奶特别希望我是一个男孩子,我的出生令奶奶大失所望。姐姐是爸爸妈妈第一个孩子,弟弟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就我啥优势都占不上,因此,从小奶奶就叫我「二多余」,认为我太多余,也不太疼爱我。但不管怎样,奶奶还是照看我们三个孩子长大。


  奶奶从小不太疼爱我,但我还会积极主动为自己「谋求幸福」。我从小眼疾手快,奶奶分好吃的时候,不是不给我,就是我的最少,于是我抢着就跑,奶奶也没啥办法,反正我吃到了就很快乐。


  尽管奶奶不太疼爱我,可我每天像一个「山燕子」一样,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开心得不得了,因为我有两个人最爱我,一个是我的妈妈,一个是我的大姐。


  大姐仅大我一岁,可从小在妈妈的教导下,就会照顾我和弟弟。大姐在我们心目中特有威信,说啥我们都听,不是因为我们俩听话,是因为大姐处处做的都很好,处处都是我们的榜样。


  大姐从小学习就特别好,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母亲最希望看到我们都考上大学,可当大姐考上大学时,母亲已不在人世了。我们极度悲恸,从此,大姐更加关爱我们,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大姐就像妈妈一样,照顾关心着我与小弟。


  大姐远离家乡,在异地求学,当她得知我与弟弟在家与继母相处很委屈时,大姐说要带着我们读大学。


  因为复杂的家庭环境,我们与继母无法相处,我便申请了住校。记得一次放寒假,整幢楼里的同学都放假回家了,只有我一个人住在空楼里,寝室已不再供暖,冻得我一个人只能在寝室跑步取暖。跑着跑着,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我在想:我冻死了谁知道啊?我无法摆脱心中的伤感,更无法面对生活的困境,冲出去买回一瓶白酒,回寝室锁上门,一饮而尽。年少无知的我,试图用酒麻醉自己,喝完之后便大吐不止,然后便昏睡过去。自己也不知道睡过去多少天了,还是大姐敲开了我的门。大姐放假回来了,她没有先回家,而是先来找妹妹。


  姐姐什么也没说,为我打扫寝室,拆洗被褥,不顾长途坐火车的疲惫,一针一线地为我缝被子。我想:这世上还能有个姐姐,真好!姐姐的温暖让我振作勇气,勇敢面对人生。


  我结婚后,因为自己的无知,婚姻经营得不幸福。「身有伤,贻亲忧」,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姐知道后,每次都寝食难安。一听说我又伤心难过时,由于内心焦急,姐姐每次都上火,嘴角起泡。我知道后,再遇到困境,就不敢再与姐姐说。


  现在学习了圣贤文化,才知道最让姐姐放心的,应该是自己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身体比钱重要


  姐姐大学毕业刚分到江苏省徐州市工作,上班第一年就把弟弟接到身边读高中,并一直一个人供弟弟读完中专四年。


  弟弟毕业不愿意回家乡工作,姐姐就托人将弟弟送到深圳工作。


  弟弟上了几年班后,想自己办公司,姐姐不太明白弟弟公司的业务,却拿出了结婚几年的全部积蓄几万元钱,让弟弟发展。


  当弟弟被自己的公司操劳得身体日渐瘦弱时,姐姐多次劝他别干了,我还说:「把本钱收回来就别干了。」可大姐对弟弟说:「本钱也不要收了,身体比钱重要,把你累坏了,我对不起妈妈。」我听后很感动,因为姐姐根本没考虑自己的利益。


  姐姐没读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可她做得很圆满,准确地说,是姐姐的「兄道友」圆满了,「弟道恭」我没有做到。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我与弟弟需要,姐姐一定全力以赴,她只想我们,不计较自己。


  有一次,我说:「姐,咱俩最亲近了,你就实话告诉我吧,你到底是不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在我心中,她是那样的无私、无求、无我。后来我也发现,在每一个家庭中,许多哥哥姐姐都具备无私照顾弟妹的品德。像我的母亲就是家中的老大,小时候母亲就是任劳任怨照顾自己的弟妹,这其实就是传统文化五伦大道中的兄友弟恭,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已失教近百年,很多传统观念仍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只要根还在,就一定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姐姐像妈妈


  当我准备到山东庆云来学习时,姐姐特别担心,出发之前一个多月,姐姐就开始去为我烧香、叩头、求保佑,这是多么淳朴的如母亲一样的爱心啊。上火车前一天,姐姐又去,人家就说,你都来求保四五次了,怎么还求呀?姐姐不放心地说:「我妹妹晕车特别严重,这次又是一个人带孩子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一定要保平安。」心诚则灵,在来庆云的一路上,坐火车、汽车,是我坐车状态最好的一次。从小,除了自行车、摩托车,剩下所有的交通工具我全晕,可这次没晕、没吐,尽管我平时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但这次却特别顺利到达目的地。


  姐姐还说,我从江苏坐火车到山东庆云接你,下车帮你扛行李。我说不行,我去一位不太熟悉的老师家住,人多了恐怕会有点失礼。姐说:「我住旅店,帮你扛完行李我就走!」当时我很想哭。


  姐姐知道我不再打算上班,就千方百计地给我钱。为了不要姐姐的钱,我不告诉她我的信用卡号,可姐姐通过别人打听到后,马上往卡里汇了几千元钱,也没告诉我,当我取钱时,感慨万千。


  去年冬天,姐姐大包小包为我与儿子邮寄衣服,棉袄做了四件,棉裤做了三条,还有二件大羽绒服。当我身在异地他乡,在寒冷的屋里,抱着姐姐邮来的一大堆棉衣,流下了眼泪。我穿了一冬的棉衣,春天姐姐来时,全部抱回去拆洗,准备今年过冬之前再寄给我。


  我是不幸的,因为太早失去母亲;可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姐姐。姐姐像妈妈一样,一路陪伴、照顾、搀扶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都是人家好


  姐夫前几年肺癌去世了,在给姐夫治病的几年中,姐姐有十分的力气,不会使九点九分。当初,姐姐一个人拿着姐夫的病历,北京、上海全国各地跑,只要有一线希望,姐姐坐车就去。人家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但姐姐为姐夫治病却不掺半点私心。有一次,姐夫在医院要打一种药,姐姐当时不在身边,姐夫的大姐打电话问姐姐,打哪个档次的药?姐姐当时就发脾气说:「哪种好就打哪种,这还用问?」姐姐始终用手为姐夫抠大便,姐姐的贤德在她们那个地方小有名气,许多人听说来了一个大学生,为人很好,都来看一眼姐姐什么样。


  无论是姐夫在世时还是现在,四、五年过去了,姐姐始终与公婆住在一起,而且,公公婆婆对我姐比对她自己的三个女儿还好。姐姐的婆婆我叫她大娘,大娘经常对我姐说:「这个钱别告诉她姑姑们。」我都很奇怪,我问姐:「为什么大娘对你那么好?」姐说:「都是人家好,我啥都没做!」


  现前这个社会,丈夫在时能与公婆住在一起,处好关系的都不多,何况姐夫去世几年了,姐姐不但仍与公婆住在一起,而且还很和睦。而且姐姐也说,即使以后成立了新的家,也会把公婆当成亲生的父母一样对待。


  姐姐十几岁时经历了失去母亲的伤痛,三十岁时又经历了失去爱人的伤痛,在常人想像中,姐姐应该是满面愁容,苦不堪言的。恰恰相反,姐姐的脸上不但看不出一丝苦难的愁容,接触姐姐的人都感觉姐姐乐观、开朗,姐姐永远笑逐颜开,给人喜庆祥和的感觉。姐姐是真正的强者!

  

忠诚的观众


  姐姐带孩子,就靠她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她没有什么钱,姐姐上班十几年的钱都花在我和弟弟身上。有时我说:「姐,我花你那么多钱,下辈子拿啥还呀?」姐说:「我帮助你们越多,我就越心安,就越觉得对得起妈妈。」姐姐从来不让我有压力。


  姐姐一听到我们有成绩,就非常地欣慰。姐姐总是说,我与弟弟有能力在外面为社会多做事情,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应该的。


  姐姐总是与她的朋友们分享我们的优点,以至于她的朋友们没见过我与弟弟,却都熟悉我们。


  不止是我与小弟,每一个与姐姐接触的人,都会受到她真心的关爱。我想是因为姐姐照顾我们习惯了,成自然了。姐姐最高的本领是她总能不断地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真诚地肯定别人。她真心的朋友很多,每一个人都愿意接近她,因为姐姐总是把好事推给别人,自己在身后为他们加油。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姐姐就是我最忠诚的观众,无论我演得多糟,她始终不断加油;当我一帆风顺时,她就开心地使劲鼓掌!


  有一次我感慨地对姐说:「姐,如果这一生没有您相伴,我的人生走得会更难。」姐姐也很伤感,劝我今生一定要学有所成。


  姐姐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也只是将我能记忆起的家常琐事,平常小事来分享。但这一生,姐姐的恩德我永记不忘,说不尽,也报不完。我坚信,在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早已欣慰了,早已放心安心了,因为姐姐像母亲一样。


  我们的姐妹亲情经历了风风雨雨,永远不会改变!


  为了在另一个世界的母亲,为了姐姐无私的付出,在这条我认准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境,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走到成功,因为有母亲在期盼着我,有姐姐在永远地支持着我。


  此时此刻,我想对姐姐说:「谢谢大姐三十多年无私的付出,今生有您相伴,妹妹走得很快乐!」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首诗:
  

同气连枝各自荣  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  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  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  留与儿孙作样看
  

(本文根据学员心得略作整理)

TOP

续 95

伴你成长



  「伴你成长」单元,刊载于明伦,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每次提笔为文,总有泼人「冷水」的感觉,因为它所要传达的意念,多么不同于流行的价值取向,它教孝兴悌,行仁由义,要蔬食惜字,不断反观自己,却从不叫人争名得利。字字句句写来,似乎像一盆盆冰冷的水,泼洒在稚嫩的心田上,孩子若能欢喜接受,将是笔者莫大的鼓励。


  现代的父母,要操心的事太多了,第一线上的老师,无力感也与日俱增,道德的崩解,是非的扭曲,让人看了焦急不已,愿藉一己棉薄之力,点燃孩子心中那盏智慧的灯火,照亮未来的风雨人生。


  参与启蒙工作多年,更加坚信教育一途,唯有「导之以正」、「善巧方便」方能建功,人格的涵养,更要及早下手,万万等不得,因此,在明伦师长的提议下,试着将多年来为孩子们准备的修身教材,以印光祖师佛化儿童读本为纲目,一一加以整理编写,因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故言词尽量浅白易懂,且穿插多样化的故事,以提高读者兴趣。各篇题目之后,另设计一对句,做为全篇的重点归纳,方便孩子记忆,个人深知粗陋之处甚多,尚祈不吝指正。


  感谢曾为本集付出心力的每一位师长,汇聚种种善缘,只为成就「启蒙园地」一片缤纷灿烂的美景。路途虽遥,挫折难免,让我们不疲不厌继续努力。


陈文卿谨识




真正的长大



  孩子们:


  还记得幼年高唱的一首歌吗?「哥哥爸爸真伟大,名誉照我家……」只要我长大,对了,长大的感觉真好,是不是?不过,表面的长大,很容易,真正的长大,可得用一番心思哦!
  「小树长高,长壮了。」这是身体的成长,从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大树,健健壮壮的,是父母心中莫大的安慰。因此,吃得营养,长得健康,是长大的要件之一。


  「知识就是力量」,因为学识可以增强我们的实力,使不可能化为可能,使困难变成容易。想想看,一个再强健的人,能跑得过汽车吗?再厉害的人,能飞上天空吗?但,因为人们丰富的知识,设计了汽车的问世,使人类驰骋千里!创造了飞机的诞生,使人们一圆飞翔之梦。因此,我们要不断吸收新知,汲取知识的菁华,当学问愈厚实,我们就更有能力办事,所谓「学问为济世之本」就是这个道理,知识的累积,也是长大必备的条件之一。


  雪公老恩师常勉励我们:「好人办坏事,坏事变好事;坏人办好事,好事成坏事。」其关键就在存心上,因此,人格的涵养,是长大的基石,没有它,前二者都会产生动摇。想想看,心术不正的人,强健的身体,正可供其逞凶斗狠,伤人害命。人格偏邪的人,丰富的学问,正足以令其为非作歹,狡诈行骗,其影响面反倒大于无知无识的庸夫匹妇。所以,正确的价值判断,无瑕的人格修养,正是长大的光荣标帜,虽难达成,也要勉力行之。千万别做知识的巨人,却沦为道德的侏儒,这比无知、病夫更可耻呀!


  真正成熟的人,还要有高远的目光,能洞澈过去,策励将来,而不只是沈溺在美丽的现在。古今中外,多少圣贤哲人,为人们寻觅过去,指引将来,他们知道「人无千日好,好花哪来百日红。」佛陀因生、老、病、死而彻悟修行,就是最佳的例证。我们虽非先知,岂能毫无所感?因此,佛法的修习,菩提道心的长养滋润,更是长大的根本要件,没有了根,枝叶虽茂也不长久。小孩儿可能会为戏台上的故事而悲喜落泪,但长大的人们,却能判别真假,明辨真伪,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因此,有佛法的根,固如盘石,人世间的花果枝叶,才会有意义,这是每个人所必知的。


  孩子们,别急着长大,就像不会游水,就急着搭船远飏,那是十分危险的。当我们知道,真正的成长所必需的要素后,别忘了勤恳下种,努力耕耘。未来,我们多么需要你来接捧,将儒佛的道业灯灯相传。我们衷心的盼望,你们都能够「真正的长大」、「真正的长大」。


  ~与你共勉~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围炉夜话

永不孤单


  因有灯火,黑夜不再漫长;因有智慧,人生永不孤单。


  孩子们:


  你孤单吗?会不会觉得自己和同学们不太一样?人家上麦当劳吃炸鸡、嚼汉堡,而我没有;别人轻轻松松过日子,我却要背诵国学、做早晚课。所想的、所做的,似乎都和朋友不同,这些问题是否曾经困扰过你,使你的脚步渐渐迟疑?


  先听个故事吧!在一处森林里,住着五佰只猴子,每天在树林中跳来跳去,好不快乐。可是,其中有一只猴子,却常常闷闷不乐,因为其它肆百玖拾玖只猴子都不喜欢他。


  为什么同伴们会不喜欢这只猴子呢?原来他生得和其它的猴子稍微有点不一样,那里不一样呢?仔细一看,原来是这只猴子比其它猴子多了一只眼睛。


  那么是三只眼睛啰!也不是。他只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又说多出一只眼睛呢?因为,肆佰玖拾玖只猴子,都是独眼的。


  就因为所有的猴子都只有一只眼睛,所以常常嘲弄这只生有两只眼睛的猴子:「好奇怪哦!为什么他会比我们多出一只眼睛呢?」


  这只备受冷落,寂寞孤单的猴子,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面貌?憎恨自己多生的那只眼睛呢?如果有一天,他离开那座森林,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遇见了其它有两只眼睛的猴子,他还会孤单,受讥笑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既得人身,又闻佛法,怎能不好好珍惜呢?人的生命,只不过在呼吸间,一气上不来,转眼便成隔世,要去哪里,酬何业报,竟然一无所知,我们还需要跟大家一样贪婪于口腹之欲,兢逐于名闻利养中吗?到头来,吃亏的是谁,谁又能陪我们一块受罪?


  据说猪八戒被贬到凡间,正准备去投胎时,走到一个叉路口,正不知该往何处去,只见一条路上络绎不绝,另外一条路却寂寥冷清,猪八戒心想:「那么多人往那儿走,一定有好处,跟着大伙儿准没错。」待睁眼一看,哇!怎么变成一只猪呀!后悔都来不及了。


  孩子们,别为眼前的乱象所惑,更不必因同侪的眼光而退缩,「德不孤,必有邻」,你要当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带领大众,照亮他们的前程,甚至,把他们心中的灯火也点燃吧!当点点灯火照亮大地,黑暗就不再那么可怕,你也不用担心被黑暗呑噬了。


  当你的身口清净,不贪图荤腥,当你的心地清凉,而儒佛并进,这是何等高贵的德行啊!千万要善自珍重,不断的切磋自励,有一天,你会发现,朋友竟如此地众多,而且都愿意与你亲近,因为他们正从你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点燃心中的亮光,你说,会孤单吗?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根。


——围炉夜话


订做一个全新的我


  恶习如丝缠一生,良品似铁聚万行。除恶务尽莫侥幸,进智习善众香熏。


  孩子们:


  一觉醒来,准备着衣上学,你是先穿左袖呢?还是右袖?是先套左袜呢?还是右袜?每餐吃饭时,你的第一口,是先扒饭,还是先吃菜呢?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问题好无聊,「都习惯了嘛!谁还会去想它。」


  当人呱呱落地后,一切都开始在学习。这些生活的小细节,都是在亲人的耐心指导下,一一地学会了。接着熟能生巧,养成习惯后,不用人提醒,也无须思考,自然而然地运用在生活上。其它像刷牙、洗脸,三餐吃饭……等等,都是习惯的产物。


  有人说:「人是习惯的动物。」一旦养成习惯,要再改变,那就很困难了。因此,养成一个坏习惯,就好像在一盆清水中,加入一小滴墨汁,墨汁虽少,却很可能染浊了一盆清水,实在不能不谨慎啊!


  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天,从皇宫传出消息,国王将以高于市价两倍的价钱,收购上好的良驹,以防邻国常来骚扰边境。由于价钱好,一下子轰动全国,马上就收购了五百匹好马。可是邻国知道国王已有准备,所以不敢来滋扰。这些马没能派上用场,眼看着马匹饲料惊人,又得许多马夫照料,实在划不来,几经考虑,国王终于下达命令:「这些马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他们去推磨吧!」


  经过二年太平岁月,这五百匹未能驰骋沙场,保国卫民的战马,已经习惯推磨了。有一天,邻国突然出兵攻打,直逼京城。国王马上带领将士,骑士战马准备迎敌,可是,这批高价得来的良驹,竟然不往敌人阵营冲去,而只是在原地团团转,就像平日在推磨一样。这当然是一场胜负立见的战争了。


  也许你会为这些滑稽的战马发笑,千里良驹尽成推磨之驴,多么可惜!但是,反观我们自己,是否也曾做过令人扼腕可笑的事。大好的光阴,只换来一夜电视迷,清明良知,却周旋于财色名利的尘雾里。看在有智慧者的眼中,真有宝珠蒙在瓦砾中的叹息。所以,我们真该想想自己有多少好习惯,能长相左右,伴我一生,有多少不良的恶习,该如壮士断腕,必去之而后快。


  衷心的希望,每位启蒙班的孩子,都能拥有几个好习惯:


  第一、做早晚课:让极乐世界莲花池上的你,日夜得到滋养,将来好有「栖身之所」。


  第二、熟读经史:让古圣先贤与你天天晤面,聆听他们的智慧之言,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你的慧命会更绵长、更丰富。

  第三、习劳惜福:能劳动表示健康;能做事正好积福。点滴珍惜,积沙方能成塔,无福之人,如何消受这许多美好的事物。


  第四、调整作息:生活是一门艺术,如何让生活更有效率却是一种科学。如:早睡早起精神好,动物归原好运到,饮食清爽没烦恼,都是要用心地经营,使它成为生活一项好习惯。

  古人云:「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滚滚大海,起始于点滴之水,孩子啊!切莫小看一个习惯,往往这一辈子,「成也是它,败也是它」呀!



如果我喜欢,想想可以不可以?


  因善果端赖智慧力,方圆岂能无规矩。恣意而行必遭苦,纵容养奸恨有余。
  孩子们:


  古人说:「无规不能成圆,无矩不能成方。」规与矩,就是画好方圆的最佳利器,它的重要性,就像比赛的规则一样,一场毫无规范的竞赛,谁又会相信结果的公平性呢?


  很多人一提到规矩,就会觉得很烦,认为它像绳子,把人捆得紧紧地,又像监牢一般,令人不得自由自在。参加启蒙班后,有些同学,觉得班里的规矩很多,好似绑手绑脚,处处不得任性而为,这让人想起时下新新人类嘴上常挂的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让我们平心静气地想想,是不是我们喜欢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呢?


  有一个午后,天气热得不得了,小强爬上村里唯一的大榕树上,准备享受一下清凉。这时,刚好一位过路的旅人来到树下休息,顽皮的小强可逮到机会捉弄人了,只见小强悄悄折断树枝,丢在旅人头上,这位行人,摸了摸头抬头看看小强,又继续赶路。


  隔了不久,来了一位老员外,小强也依样画葫芦。慈祥的员外,不仅没有责备他,临行前,还拿了几个铜钱给小强,叫他到别的地方玩。老员外走了之后,树下又来了一位前科累累的江洋大盗,小强心想:「作弄人还有钱拿,这次可得拿大的。」于是挑了个大树枝用力丢下去,只见大盗纵身一跳,由树上抓下小强,重重一拳打去,小强就此一命呜呼,在临死之前,小强还满心困惑:「为什么同样是丢树枝,却得到如此不同的果报呢?」


  故事中的小强,无聊地拿树枝作弄人,又好玩,又刺激,他当然乐此不疲,但是,他忘了这个游戏的背后有一个承受者,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乐意参与呢?旅人的闷不吭声,并不表示他欢喜,老员外的和气,并不代表他毫无异议,面对这样凄惨的结果,谁该负最大的责任呢?

  第一、我们可以说,小强的任性无知,是祸事的源头。只顾自己喜好,全不体会别人的感受,这种观念,迟早一定会出事,而且一错再错,至死不悟,实在可惜。我们当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别人都要照单全收?呼啸而过的飙车,震耳欲聋的音响,彻夜不眠的青春,任意挥洒的自由,往往换得无尽的遗憾,值得三思。


  第二、善良的旅人,若能适切地告知小强行为的错误,或者老员外能善巧方便训斥其非,这个悲剧或许不会发生,但一念姑息,反铸大错,爱之,适足以害之,纵容溺爱之害,可见一斑。我们要体会,父母、师长谆谆训勉的规范,正是让我们免于迷失、作恶的最后底线,跨越了它,危险、祸事便纷至沓来了。


  第三、江洋大盗的骇人行径,当然犯法,如果能换作薄惩训诫,使小强知错离开,岂非功德一件?深究强盗一贯的处事态度,不难得知他从小因为没有是非的约束、规矩的磨练,熏染既成,一切依情绪、喜好做主,想如何,便如何,恣意而行,不计后果,下场可想而知了。

  孔子曾自述其「……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圣人一生勤谨修持,也到七十之龄才敢自许不踰矩,我们又怎能放下规矩,恣意而为呢?须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日种下微细恶因,将来得收千万恶果,实在划不来啊!从今以后,愿大家能日省吾身、规矩行事,切莫无知妄作。若逢他人劝谏,当感恩以报,立即改过,或许,更多的危难都在无形中,消失无蹝,而进德修业,也能日起有功。



掌舵的人


  为善为恶,只在一念之间。成圣成凡,端赖自己掌握。


  孩子们:

  你常抱怨吗?

  抱怨自己的长相太丑,没有明星般亮丽可爱。

  抱怨自己的头脑不够灵光,每次都拿不到好成绩。

  嫌三餐不好吃,嫌功课太多了,是不是?

  其实,你什么都可以搜集,邮票、卡片、火柴盒,但,建议你千万不要搜集抱怨,因为它会像一粒涨满的皮球,气充得过多,有一天是会爆掉的。

  今天,在你生活周遭的种种境界、也许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仔细想想……

  看见没有手脚的人,行动不便,残缺不全,想到自己有健全的四肢,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要去那里,也没什么障碍,你还抱怨什么?

  看见脑部受创的孩子,为练一个字而费心费神,想到自己能提笔为文,运算自如,你还能抱怨什么?

  看见饥寒交迫的难民,在寒冷的冬夜,露宿街头的流浪汉,想到自己不愁吃穿,有个幸福、温暖的家,还能抱怨什么?

  在医院里,看见和疾病战斗的病童,枯燥单调,受尽病痛折磨,连看本书,画张画都耗尽全力,虚脱不已,想想自己,能遨游书海,享尽知识大餐,能弹琴作乐,下棋自娱,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隔座墙,也许我们都看不见了,可是,墙外的悲喜却依然存在,这世界,缤纷灿烂,着实可爱,但阴暗角落的泪水,依旧点点滴滴的诉说着——人生的悲哀。知道这些,我们就能更珍惜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且不再任意糟蹋。看看多少年轻学子,拿健全的身体逞凶斗狠,自伤伤人,拿聪明的智商,为非作歹,自害害人,跷家逃学,吸食毒品,浪费青春,暴殄天物,真的令人心疼啊!

  孩子们,我们不仅该珍重自己,爱惜眼前的福气,更要警觉,微薄的福分,终究有用完的一天。

  因此,我们该趁着自己有健康,有能力时,好好计划将来。今日的储蓄,将是明日的安全保障。


  第一、上学读书,求取学问,是知识的储蓄,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济世救人!


  第二、作息规律,经常运动,饮食定时定量,是健康的储蓄,我们才有丰沛的精神,造福行善。


  第三、孝悌忠信,谦虚有礼,是品德的储蓄,我们才有高尚的德泽,春风化雨。


  第四、老实念佛,不忘定课,是凈业的储蓄,我们才有机会往生极乐,自度度人。


  一分耕耘固然有一分收获,但要看看我们耕耘的是什么?荆棘种子,如何能遍地嫩绿,切莫勤奋耕耘恶因恶习,将来苦果可会收拾不尽啊!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抱怨终日,恶言恶行,也是一日过去,惜福储蓄,珍爱自己,才有生命的意义,你说是吗?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有一个聪明而又调皮的小孩,捉了只小麻雀在手掌中,跑去问老和尚:「师父,听说你是得道高僧,我总是不太相信,如果你能正确地告诉我,手掌里的麻雀是死的,还是活的,我就相信了。」老和尚看了小孩一眼,已知其意:无论如何回答,都不是正确答案。如果说小麻雀死了,明明它还活着,假如说是活的呢?小孩就会立刻捏死它。

  多么困难的问题,但老和尚微微一笑,拍拍小孩的肩膀,慈祥地说:「好孩子,这只小麻雀的死活,完全掌握在你的手里。」


  知福,惜福,还得再造福啊!孩子们!



反省自觉


  千年暗室,惟待一光照入。无尽业海,只须反省可息。


  孩子们:


  每天就寝前,你常做些什么事?刷牙洗脸,嗯!真是个「清洁宝宝」!做做晚课,哇!真是精进的小菩萨耶!写写日记——这可真了不起,有恒心,又可磨磨文笔,可是一举两得哦!像这样日积月累,相信你必有可观的获益,还没做到的可要加油了。


  今天,想提醒大家,睡觉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不必花太多时间,却对大家的德学有很大的助益,那就是反省的功夫!想想看,在我手中滑过的这二十四小时里,我可曾留下些什么?是垃圾?还是珠玑?


  当我们说了不好听的话,惹人生气;做了不对的事,让人厌烦;起了恶毒的念头,恼怒了自己,不就是烦人的垃圾吗?当我们说了好话,做了利人的事,起了善良的心意,令人愉悦、喜爱,岂不就像人人珍爱的珠玑吗?所以,临睡前,打开自己的记忆,审视一下今天中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有多少好的该鼓励自己,多少错误的该如何改进,下了这种努力的决心,深自觉醒,哪怕自己不增长进步呢!


  其实,这就是一种自觉的功夫,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而能修正改进,才不会偏离了航道,远离了目标。世人庸庸一生,蹉跎过日,有很多都是浑浑噩噩,不知自己做了什么,迷茫在如幻似雾的尘世里。有时候,一错再错,毫不知觉,就像驶入暗礁的船舶,还勇往直前,真是可悲亦复可怜,我们有幸得闻佛法,亲近儒学,可千万别再重蹈覆辙呀!


  守护着这颗心,反省自己的言行,这功夫是不能间断的,就算再忙再累,也得勉力而行。就像吴越王钱镠一样,他在行军作战中,晚上从没睡过觉,太疲倦了,就靠着一块圆木小枕,或一个大铃,如果睡得过熟,一倾斜就会惊醒,叫做「警枕」。我们虽不须如此,但临睡前,以警枕自省,该是效法先贤的用功精神吧!


  也许有反省,我们更能谨言慎行,更知趋善避恶,品德才易成就。就像下面这则故事中的店主人一样——


  在某个国度里,有一个居家学佛的人,因为要维持生计,所以开了家小店贩买杂物,十分忙碌,可是深觉如此下去,无常一到,可有出期?心中矛盾,十分为难。这时,有一位出家师父恰来店中买东西,店主人赶快把握机会,请教两全其美的办法。这位师父见到他店里出售黑的豆子和白的豆子,就告诉他说:「你以后就拿黑豆和白豆当筹码,当你心中起了善念,或做善事,说好话,就下一个白豆,相反的,就下一个黑豆,如果每天都能全是白豆,你就可算是善人了。」


  店主人听了之后,谨奉其教,每天以黑豆、白豆计算,起初,一天下来,黑豆多,白豆少,渐渐修习,黑白均分,经过不断努力,最后就无黑豆,全是白豆,他的功夫也就成就了。

  看似一项平凡的小事,却立了莫大的功劳,全在自我反照,省察功过而已。不要小看了临睡前的几分钟,它能让我们转凡为圣,化烦恼为菩提,真正是小兵立大功呢!别忘了,从今天晚上起,反省今日种种,看看黑豆多,还是白豆多,然后期勉自己,明天要更进步,相信你的未来,必是璀璨瑰丽。祝福你!


自动自发


  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自己该做的事,绝不让人操心。


  孩子们:


  佛经上曾用马做了这样的譬喻:


  第一种马,只要看到马鞭的影子,便会起跑,因为它通达马夫的意思,迟、速、左、右,都能适合他的要求,它是马夫心中的良驹,我们称它做上等马。


  第二种马,当鞭子刚触到它的尾巴,也就能开步起跑,且会随顺马夫的意思,快慢左右自如,它虽不及上等马「顾影自驰」,但还不惹马夫生气,我们称它做二等马。


  第三种马,非要等到皮鞭打到它的身上,才能领悟马夫的意思,开始奔跑,主人已动了怒气,这才有所警醒,已是后知后觉,我们称它做三等马。


  第四种马,则马鞭已失去功用,必须将铁锥刺入它的肚腹之中,滴血疼痛,这才吃惊地奔驰,此时,马夫怒火炽盛,马儿着实可怜极了。这是四等马悲惨的结局,我们常称之为劣马。
  其实,在马群当中,犹有更甚者,当铁锥入腹,吃痛至极,索性横躺赖皮,一副任人宰割,至死不悔的神情,对于这样的马儿,相信再有能耐的马夫,也束手无策,只好摇头离去了。


  马儿如此,拿它来反观自照,我们又属何等人物呢?有的人一闻到圣贤之教,即奉之为圭臬,寸步不敢稍离,或者知道国家法律,即能身体力行,奉公守法,这是上等人。有的是听到别人犯法而被处罚,就起了戒心,不敢违法。还有些人是看到自己的亲族被处刑责,感同身受,才留心自己的行动。但仍有一种人,非得亲自被人处罚,悔恨不已,才知回心向善,这已是不应该。更有人刑罚再三,猶不悔改,恶形恶状,不明因果!着实可悲可叹啊!


  孩子们,相信大家都是有尊严,有良知的,怎能自甘堕落,自暴自弃?我们要学会自动自发,自我惕厉,闻善即行,自我反省,向第一等人看齐:「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自己该做的事,绝不让人操心。」如此日积月累,人格必定完美。


  人世间是无常的,未来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都无法预知掌握,很多事都该及时努力,自动去做。像孝养我们的双亲,亲爱自己的家人,都要发自内心,戮力以赴;像自己的课业,生活的习惯,要懂得自己安排,自我警觉。念佛的功课,往生的资粮,也要天天着力,迟了就来不及。当我们学会了自动、负责的态度,未来就算有再大的凶险,我们也可以坦然面对了。


  古人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只有五十岁,一半在夜中过了。」短短的二十五年,还要去掉吃饭、休息、生病、闲杂事情,聪明的孩子,请你算一算,人的一生,真正可用的光阴有多少,若不自动自发,及时努力,结果如何,该是多么可怕呀!


最珍贵的东西


  名船、利船、海上荡呀荡、几人拥有?真情、真爱、心中流呀流、可曾珍惜?


  孩子们: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你会有什么答案呢?「珍珠」、「玛瑙」、「黄金」、「钻石」还是「白花花的钞票」?


  在一场大火中,一家高级旅馆被烧成了灰烬,逃出的客人都惊惶失措、狼狈不堪。其中有两个只穿着短裤的客人坐在路旁的台阶上喘气,忽然,一个客人痛哭流涕、呼天抢地、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另一个客人问:「先生!古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哭个不停?」
  泪流满面的人回答:「我怎么能不哭?当初,我一夜之间成了富翁,现在,一把火又让我瞬间变成了乞丐!」原来他是个暴发户,可是所有的钱都在那场大火中烧光了。


  暴发户说完了,奇怪地反问:「先生,你和我一样,烧得只剩下一条短裤,为什么却无动于衷,那么镇定呢?」


  从容镇定的人答道:「我跟你不同,我所有最珍贵的东西,一样也没有烧掉,它们都在我的脑子里,我为什么要哭?」原来他是一个著名的学者。


  孩子们!想想看,许多人穷极一生,努力追求的权势、财富,是否也和故事中的暴发户一样,经不起一把火的考验,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殆尽了呢?几千年来有多少权倾一时的帝王将相,在当时确实可以呼风得风,唤雨便雨!只可惜到如今,几人能识?多少富主豪家,金银成山,珠宝满篓,看似穷奢极侈,令人羡慕,但如今何在?古人云:「富不过三代。」是至理名言,要知道钱财是五家所共有,人能共取,天灭可没收,一点保障也没有。说到权势,更是现实得可怕,看看门可罗雀的凄惨悲凉,谁又能想象到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名船、利船,一样也坐不得呀!


  或许,我们该回过头来,审视一些从未珍爱过的事物,一些我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有一个小朋友,成天羡慕同学能出国去玩,能买新的电玩卡带,别人家有整套的芭比娃娃、无敌铁金刚。日子久了,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告诉老师他是班上最可怜的人了,因为别人儿童节不是吃麦当劳,就是去游乐园玩,而他只有学校的牙膏、牙刷而已。直到有一天,他知道王小明的爸妈离婚了,每年的儿童节,爸爸都说要回来陪他,却每次都黄牛(说慌),他已经三年没看过爸爸了。而黄小美呢?爸妈的生意好忙,生日那天,只叫家里的菲佣买蛋糕给她吃!这位小朋友终于发现,以前老是用东西来衡量父母的爱,以为买贵的,吃好的才是真爱,实在是不应该。真的,人世间有许多东西不是用金钱、权势可以买得到的。


  也许,我们用的是低廉的铅笔,但一样可以写出好看的字,因为用心的缘故。住的不一定是大别墅,只要家庭温暖,茅草屋也一样甜蜜温馨。自己没有聪明的脑袋,若能利用时间,培养良好读书习惯,勤劳自可补愚拙。长得不好看,那就多读书改变气质,多行善来美化生活,一样快乐又自在,对不对?


  说了这么多,你可找到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生命的春天



  大地的春天,侭可冬尽复轮替。生命的春天,却一去永不再回。


  孩子们:


  你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万物滋长,百花齐放,充满生机与活力,多少人歌颂它,赞美它。我们先来听一个关于春天的小故事,内容是这样子:


  吴明是个不太喜欢读书的小孩,成天游手好闲,无所是事。有一天,他逛到一座果园旁,正好饥肠辘辘,于是打算偷几颗水果来吃,当他溜进果园后,只见满园的苹果树上结实累累,鲜红欲滴,令人垂涎三尺。吴明正不知如何下手时,突然发现一棵十分特别的果树,因为它竟然看不到一颗果实,而且树叶稀稀落落,和满园的胜景十分不相称,吴明感到很奇怪,走过去一瞧,听到这棵果树正不住地伤心哭泣,十分悲惨,他忍不住问道:


  「怎么大家都高高兴兴,只有你在这儿难过呢?」


  「小朋友,都是我自己活该!当春天到来,我的兄弟姐妹们个个忙着汲取营养,拼命开放最艳丽的花朵,而我呢!只是贪玩,如今才会毫无结果,没人理睬,真是自作自受呀!」


  吴明听了它辛酸的告白,正不知如何安慰它,饮泣的果树又接着说:


  「孩子呀!你也正值生命的春天,可千万别像我一样,虚掷时光,事后再懊悔,也挽回不了岁月的流逝啊!」


  果树最后只是沉默不语,陪伴着低头沉思的小孩……


  青春年少,不也正是生命的春天吗?农夫们趁着生机萌发之际,辛勤耕耘,种下优良厚实的秧苗,待得秋高气爽,正好欢喜收获,安稳过冬。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农夫踏实的经营,在生命的春天里,撒下精良的种子,期待日后好收成呢?


  想想看我们应该播下什么种子,才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呢?


  一、好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一,其余的林林总总都是零,只有开头的一确立了,后面的零才有真实的意义。否则,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如同再多的零摆在一起,也是毫无作用。因此,趁年少时,要多运动,摄取平衡且干净的营养,远离污染、垃圾的食物,才能长保身体的活力。


  二、好学问:


  知识就是力量,丰富的知识,如同加满油的车子,既能负重,又能驰远,多一分知识,就多一分力量,待问题上身,机会临门,才有本事完成。所以,要趁青春多阅读好书,多学习才艺,当十八般武艺样样俱通,还有什么难得了你?弟子规里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真是一点不假。


  三、好品行:


  好的身体,好的学问,必须架构在品行之上,才能相得益彰,增益其美。因此「蒙以养正」,就是启蒙教育的最高目的。所以,要及早培养「正知正见」,知其是非,行所当行,而且「知礼守法」,规矩为人。更不忘了自立之后,进而「仁民爱物」,如同农夫有好的收成之后,不仅可以自足,还能安养黎民众生,这是多么重要的事啊!


  孩子们,别忘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把握生命的春天,用心撒播颗颗好的种子,然后勤加耕耘、灌溉,相信你一定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加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