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全方位利用资源提高幼儿德育实效的探索

全方位利用资源提高幼儿德育实效的探索

全方位利用资源提高幼儿德育实效的探索



幼儿的品德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近三年来,我园对幼儿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试图利用多种资源,提高德育的实效,以促进幼儿品德的最佳发展。

一、利用幼儿园资源,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在对幼儿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积极投入,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不断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

(一)优化园内德育环境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德育环境的优化。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英国教育家也提出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为此,我们十分重视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的环境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

1.注重园内大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的是廊上,教师张贴"中国地图"、"长城"等大幅图片,悬挂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龙"等装饰物,启发幼儿仔细观察,以加深幼儿对祖国的认识,培养幼儿对祖国的情感;在幼儿园的大厅里,陈列大型的地球仪,鼓励幼儿用手触摸,以丰富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使幼儿明白"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道理,学会接纳、尊重多元文化。 '2.注重班内小环境的布置每个班级独特的墙饰,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大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废旧纸板、报纸撕碎后,粘贴出月亮和各种人头像,制成"好朋友同飞月球"的图画,以激发幼儿关心同伴、爱护同伴的情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中班的教师和幼儿一同用废旧纸盒、易拉罐、挂历纸制作模型,增加了幼儿对家乡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使他们萌发长大后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愿望。

(二)开展园内德育活动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非常注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

1.班级活动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品德发展特征,我们通过在各个不同的年龄班开展不同的活动,来扩展幼儿的品德知识和能力。例如:在小班,组织了"能干宝宝"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在中班,开展了"夸夸我的好妈妈"的演讲活动,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在大班,组织了"寻宝"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和协作能力。

2.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同一年龄的不同幼儿,在品德的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来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例如,我们针对有些幼儿不喜欢参加园务劳动的问题,开设了多种区域活动,教养员、保育员、营养员等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既可以剥毛豆、剥花生,也可以搓汤圆、包馄饨,使幼儿在各种有趣的园务劳动中,提高对劳动的兴趣。

3.全园性的集体活动 传统的节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适时地开展全园性的集体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全体幼儿的品德发展水平。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取得的辉煌成绩,组织了"迎国庆,盼奥运"的知识竞赛活动,使全园幼儿有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萌生了"知识越多越光荣"的自豪感。

二、利用家庭资源,提高幼儿德育的效果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教育素质、道德水准直接制约着幼儿道德发展的水平。幼儿教育的实践及科学研究证明,家长如果重视对孩子的德育,并配合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则较高;反之亦然。近三年,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德育活动幼儿园组织的德育活动要想吸引家长的参与,就必须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家长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出发,让家长成为活动的主人。为此,我们根据祖辈家长接送孩子较多的现实,进行了"童谣乐"等活动,诚恳邀请祖父母、外祖父母来园和孩子一起玩"摇呀摇"、"猫捉老鼠几更天"等民间游戏。此种做法既弥补了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缺憾,也密切了祖孙关系,强化了幼儿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父母的职业特点,开展了"有趣的节奏"等特色活动,请家长给孩子讲述、演示各种节奏,使孩子能注意倾听生活中的节奏声,学会关心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二)深入家庭,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指导能力每位家长的感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对于那些虽然观摩了幼儿园的德育活动,但还不能掌握教子方法的家长,我们釆取厂"上门指导"的策略,定期对家长进行指导。例如,我们根据家庭住房面积、经济条件和幼儿兴趣的不同,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便促进孩子品德的良好发展。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小动物,而家庭的阳台又比较大,教师家访时,建议家长在阳台上为孩子专辟"饲养角",让孩子喂养小鸡或小兔、小刺猥、蝈蝈等,使孩子学会照料小动物,养成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三、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德育的途径"社会即学校","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的真实写照。幼儿园不能成为"幼稚监狱",幼儿德育工作的途径必须开放,教师要把幼儿带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接受教育。

(一)参观德育基地带领幼儿先后参观德育基地,现场向幼儿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使幼儿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从小树立长大后要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欣赏标志性建筑组织幼儿参观,和幼儿一起欣赏雄伟壮观的建筑,引导幼儿认识自己家乡的巨大成就,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逛商贸市场幼儿园附近的超市、花市、农贸市场等也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场所。我们通过组织幼儿到超市参观,到花市去学习插花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人们及其工作,体验成人劳动的辛苦,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参观文教场所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家长虽然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获得较高的学历和待遇较好的工作,但他们很少带孩子去书店、大学校园等文教场所,去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据此,我们组织家长和幼儿开展了"过生日,去'吃'书"等家园合作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形成爱护图书和正确阅读的习惯,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此外,我们还组织家长和幼儿进行了"长大了我也要上大学"等亲子活动,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萌发"长大了也要向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上大学"的美好愿望。

幼儿的品德发展受制于"教师、家庭、集体、个体(自我教育)、书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几种因素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我们坚信,只要使各种因素"和谐一致"地发挥作用,就能够使幼儿道德发展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能够加速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使幼儿早日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摘自《幼儿园德育》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