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海涛法师編著

 

序言

鬼母与乌鸦

鬼吵架

不眠国王

冤冤相报

贪睡的比丘

丑魔

买‘五戒’

沙门救母

魔扰文殊

真假天王

金手指

僧鬼合作

提婆达多入无间地狱

多谢虐待

百岁老人出家记

善宿王

打鬼

鞭尸

饿鬼果报

祸从口出

和尚遇鬼

目犍连救母

天狗食月

魔鬼阿波罗

王子和水鬼

鬼买卖

鬼妻的诱huo

慈力王血祭夜叉

旷野手的故事

 

佛经故事选集序言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道众生?人死之后会不会变成鬼?相信信这是许多人都很好奇的问题。

 

这世间除了人道、畜牲道之外,的确是有鬼界众生。他们所处的世界与我们一样,只是存在不同的空间。佛陀在《长阿含经》里说到:‘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他们一直在我们身旁,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其实会转世鬼道的缘故是因为前生造作恶业太多,心生吝啬而多贪欲。一旦转世到了鬼道,就是接受苦果,没有享乐的机会,不像人间苦乐参半,而且有福报听经闻法、广修功德。虽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但极大多数都只能接受恶报,而这些恶报也都属饱尝饥渴、馈乏之苦,所以也有‘饿鬼’之名。因为前世造作的善恶业不同,在鬼道所受的果报也会不同,这个现象犹如人间一样。

 

面对这些因为报应而受苦的众生,我们不应轻视而是应该以慈悲心怜悯他们,并且还要帮助他们。方法上除了诵经、念佛回向外,还可更进一步参与佛教有关施食、救渡的法会,让鬼道众生蒙受功德利益。然而,这些鬼道众生会受到不同的果报,皆源于过去生造作的业因不同。如此来看,我们应该时时反省、惕励自己,不让自己随业流转,种下恶因;同时更应积极布施,广植福田,并且珍惜得生人间,又能够闻修佛法的机缘。

 

近年来电视风行灵异节目,制作单位为了收视率,多以夸张不实、惊悚吊诡的演出,让人对鬼道众生感到颤栗与恐惧。收看这些节目,只是满足好奇心而已,并不能帮助人们真正了解鬼道众生的世界。

 

今印经协会出版流通佛经故事选集—关于鬼道众生的故事,分为两册,一是印度篇,二是中国篇。期待此书能裨益社会,端正世俗错误的观念,以同情心看待他界众生,进而体会身为人的可贵,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利益世人。

 

生命电视台台长 

中华印经协会 理事长 

海涛 

 

鬼母与乌鸦

 

一位修行很久的尊者,一天带领众弟子到尸罗城去。

 

他们这一行人一路餐风露宿,虽然很辛苦,但也都充满法喜。可是,当大家到达城门外时,尊者的面容忽然一下阴沉下来,看起来很哀伤。

 

弟子们见尊者面有愁容,谁也不敢出声,跟著他闷头前行。走了一段路之后,尊者见一只乌鸦飞来,又摇摇头微笑了起来了。

 

弟子们见他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微笑,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于是就向尊者询问。

 

尊者停下脚步回答说:‘我刚到城门时,看见一个鬼的孩子。’

 

‘亲爱的尊者,我肚子好饿啊!’鬼孩子可怜兮兮地哭道:

 

‘我的母亲到城里为我寻找吃的东西,可是她这一去已有五百年了,与我分别的时间太长啦,我现在已是饥饿至极,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如果你进城后见到我的母亲,就把我的困境告诉她,说我急切地盼望她能够早点回到我的身边来!’

 

‘所以刚到城里,见到了他的母亲,我就把孩子的境况都告诉她了。’尊者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看不见鬼子与鬼母的学生们,个个都听的入迷。

 

鬼母恳求道:‘我进城来虽然已经五百年了,但还未能得到一个人的鼻涕和唾液来当作食物。因为我刚生过孩子,身体很虚弱。即使偶尔得到一点点唾液,又被其它的鬼给夺去了。今天正好碰到一个人,得到了一点唾液,正准备带出城跟我的儿子一起分吃。可是在城门下有一群身高力壮的鬼神,我很畏惧它们,怕他们把我的唾液给抢走。如果被他们抢走了,那我和我的孩子就都没有救了。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尊者您能把我带出城去,好让我们母子团圆,一起分享食物。’

 

尊者问鬼曰:‘你在世上活了多久了?’

 

鬼母回答说:‘我已见过这座城池七次繁荣、七次衰败了!’

 

‘听了鬼母的话,忍不住悲叹起生死轮回所受到苦楚和折磨,是那样的没完没了!我一想到这些,就为众生感到沉重与悲伤,这就是我哀愁的原因。’

 

‘师父!’一位学生疑惑道:‘那么刚刚师父见到那只乌鸦飞过去后,为什么又笑了呢?’

 

尊者回答:‘在经历了九十一次的生死轮回后,有一辈子我出生在一个富贵长者的家里,并且想要出家修行。因为我知道,只要那时出家修行一定能修得罗汉果位。可是,我父母怎么也不成全我的意愿,还强行为我娶妻,迫使我成家,试图以此来留住我的心。娶了妻子怎么出家修行呢?但即使是这样,我出家的愿望并没有因此而打消。成家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向父母提出要出家的请求。’

 

‘你要出家可以,但必须给我们生一个孙子,不生孙子就别想出家!’尊者的前世父母如此说。

 

‘父母见我的态度十分坚决,于是提出这个心愿。我没有办法,只好遵从父母之命,为他们生下一个孙子。孩子一晃眼长到了六岁,已经懂得了许多事理。这时,我又提出了出家的请求,而且特别坚决。父母一看没有办法了,当我要走的时候,他们又让我的儿子抱住我的腿,哭著闹著说:“你是我的父亲,你走了谁来养活我?既然不能养活我,那么你就杀了我吧!杀我之后,你就可以安心走了。”’

 

尊者感叹地说道:‘老实说,我当时对儿子确实产生了爱怜之心,初为人父,谁能无情。于是我就对我的儿子说,我不出家了。不过却因为我的儿子障了我出家的这个缘故,我们经历了九十一劫的生死轮回,都没有相见。’

 

尊者看了看天空,又说:‘现在我用天眼观看那只乌鸦,竟然是我过去世的儿子。可怜他愚昧无知,久处在六道轮回之间,因此我才无奈地微笑啊!’

 

众人听闻尊者这么说,这才恍然大悟。

 

‘出家是很难得的大功德。’

 

尊者对众人说:‘有智慧的人,若看见有人想要出家寻求苦难的解脱,应该鼓励他,不要强行留他在世俗间。阻碍别人出家的业,却要常常处于恶道中受苦难折磨。’

 

鬼吵架

 

‘这是我的!’‘是我的啦!你别碰。’有两个鬼,他们共同有一个木盒、一根拐杖以及一双木屐。这两个鬼总是为了争夺这三样东西而争吵,没有一天能够安宁。

 

一天,两个鬼又争吵起来,你争我夺各不相让。有一个人看到了,疑惑的问说:‘这个木盒、手杖和木屐看上去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你们俩人为什么为了争夺这些东西闹得这么厉害?’

 

一个鬼急著回答道:‘这个木盒,你别看不起它,从这里面能变出衣服、食物、被褥等许多生活中须要用的东西。有了它,吃的、用的就不用发愁了。’

 

另一个鬼抢过话说:‘这拐杖可不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它能打败一切敌人,拿著它,就能所向无敌,谁都不用怕了;而这双木屐,穿上之后就能够飞越一切障碍,日行千里。’

 

那人听了这段‘鬼话’,心想:‘看来这三样东西真是非同一般,我要是拥有了它们,那下半辈子就不用发愁了。’

 

于是,他使对两个鬼说:‘如此说来,这三样东西确实值得一争。不过你们这样争来吵去也不是办法,不如你们把东西放下,让我替你们公平地分一分,让你们以后不会再吵架。’

 

‘有道理!’‘好啊!好啊!’两个鬼听了,都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他们各自放下手里的东西,站到一边去看那人怎么分配。

 

那人见鬼上了他的当,赶忙走过去,抱起木盒,提起拐杖,穿上木屐,立刻飞奔了起来。两个鬼惊讶得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眼看著那人就要飞远了,但因为那双神奇的木屐,两个鬼怎么样也追不到他。

 

那人转过头对两个鬼说道:‘你俩争的东西,我都拿走了。你们已经没什么可争的了,以后就不会再吵架啦!’

 

不眠国王

 

路旁有户人家正为儿子的离去,全家抱头痛哭。有个少年从这里经过,见到这一家人伤心异常,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上前问清楚。

 

‘你是外地来的吧?’这户人家的父亲哽咽地说:‘我们国王是个奇人,不管黑夜白天,他都在处理国务,从来不曾睡觉。但是只要他发现左右服侍的当班人打起瞌睡,他就下令杀掉他们。因为这个原因而死在国王刀下的已经有四百九十九个人了。而今天正轮到我儿子当班啊!我只有这个儿子,如今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叫我们怎么不伤心?’老者说完,又哭了起来。

 

‘这位老伯,您别著急。’少年连忙安慰说:‘不如,让我代替您的儿子去国王那儿当值服务吧!’老者惊喜万分,立刻从家中拿了一千两黄金,感谢少年的‘顶替之恩’。

 

少年来到了国王面前,国王见少年口齿伶俐,十分喜欢,不过依旧告诫少年说:‘你可要小心,千万别睡觉!我如果发现你睡著了,当场就会把你杀掉,到时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少年胸有成竹的点了点头。

 

入宫第一天的白天过去了,少年显得很有精神,服侍的很周到。但到了晚上,没一会儿,这个少年就支持不住,打起瞌睡来了。

 

国王见少年睡著,把少年提了起来,严厉地说道:‘不让你睡,你偏要睡,我现在要杀你,你有什么话说?’

 

‘大王您别生气!’少年不慌不忙地说:‘我刚才虽然闭上了眼睛,但只是在思考问题呀!’

 

‘那你在想什么呢?’国王问。

 

‘我在想,一个一公升大小的容器,它是不是可以盛两公升的物品?比方说它能不能同时装下一公升的沙子,和一公升的水呢?’少年答道。

 

国王听后觉得有趣,便令人拿容器和沙子和水来做实验。盛完一公升的沙子之后,果然又能盛满一公升的水。试验结果,与少年说的一点不差。

 

试验完后,过一会儿少年又打瞌睡了。国王见了,很不高兴地责备他。

 

少年回答:‘大王啊!您没看见吗?我又是在想问题哪!’国王问他又在想什么。

 

‘挖一个一丈深的坑,然后把挖出的土再填进坑里,土是不是只能填满八尺,而不能填满呢?’

 

‘怎么可能?’国王不信,又令人在后花园挖土做实验,把挖出的土再填回去,果然土只填到八尺的地方。

 

等到填完土以后,少年又睡觉了,而且还是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你不觉得你睡的太离谱了吗?看你这次又有什么话说!’这一次国王非常的生气。

 

少年依旧一派轻松地回答说:‘大王啊!我这回仍然是在思考问题啊,而且是个与您有关系的问题喔!’国王觉得很好奇。

 

‘如果国王答应我说什么都不处罚我,我才敢说!’

 

‘我答应你,快说吧!’

 

‘国王您是个鬼!不是人啊!’少年指著国王高声叫道。

 

少年忽然的大声喊叫,让国王一时惊住了,等国王回神,少年却已不见踪影。

 

但是这个神秘少年说的话,却让国王一直挂念在心。

 

天一亮,国王就去面见太后:‘刚才有一个少年硬说我是个鬼,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会是鬼呢?’

 

‘儿呀!不瞒你说,’国王的母亲见状,只得告诉国王实话:‘二十几年前我怀你的那天夜里,我梦见和一个鬼睡在一起,第二天就发现怀孕了。你从小就和别人不同,现在更是杀人不眨眼,看来你确实是鬼的后代啊!’

 

国王听了,大吃一惊,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都不用睡觉,为什么动不动就杀人,原来是鬼气作怪。

 

‘现在我是人类的国王,就应该要用对待人类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子民才是。’想到这里,他忽然醒悟。从此以后,国王以仁心治国,改过向善,再世不随便杀害百姓了。

 

冤冤相报

 

有一对老年得子的老夫妇,从小便对独生女十分疼爱,这小女孩也长的伶俐乖巧,一家人也生活的幸福安宁。

 

在女儿十七岁那年,有一回不小心受了点风寒,因为他们的女儿从小若是伤风感冒从来都是不治而愈,用不著老夫妻俩操心,因此这回他们也没有特别在意。

 

可是,这次女儿不但没有恢复,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老夫妻只好请来当地的医生给女儿看病,药是吃了不少,女儿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最后竟病得骨瘦如柴,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老夫妻俩心急如焚,说到女儿的病,老俩口只有相对叹息流泪,束手无策。秋天到了,他们害怕女儿的性命也像那纷纷枯黄的叶子一样凋零。

 

正当这家人陷入悲凉的气氛中,远方来了一位咒文师,自称能用咒语消灾解难。

 

‘大夫怎么看都没有用,不如请咒文师来碰碰运气吧!’两夫妻请来这位法师,恳求救女儿一命。

 

款待过咒文师之后,咒文师要求引他到女儿的床前。咒文师在床边闭目静默了一会儿,老夫妻俩正要替咒文师掀起女儿的幔帐时,咒文师举手制止:‘不用了,你们的女儿被鬼缠住,现在快要不行了!’

 

‘天啊!请您一定要救救她啊!’听了这话,夫妻俩顿时感到五雷轰顶,老夫妇流著泪再次恳求咒文师设法救他们可怜的女儿。

 

咒文师说:‘我跟鬼交涉看看。’他再次闭目诵念咒语片刻,不久他就见到了纠缠著少女的鬼。

 

‘这女子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和她过不去呢?’咒文师问道。

 

‘无冤无仇?’鬼愤愤不平地答道:‘哼!这个女子在前五百世中常谋害我的性命,我也在过去五百世中常谋害她的命。我们俩冤冤相报,到今天还没有了结,这次又换我来索命了!’

 

咒文师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停的报复、向彼此索命,难道你不觉得累吗?’

 

鬼说:‘我也很想了结这段恶缘,但光靠我一个是不够的。如果她能保证从今以后不再怨恨我、谋害我,今天我就饶她一命,请您把我的话转达给她。’

 

咒文师把鬼的这番话告诉了奄奄一息的女子。她喘息了一会儿,虚弱地对咒文师说:‘我答应它,从此不再记恨了。’

 

‘她不会再报复你了!你今天就饶了她一命吧!’咒文师对鬼说。

 

鬼听了并不十分相信,它仔细地感应女子的心思,发现她对鬼近日来的折磨仍有怨恨之心。

 

‘算了!她答应不再记恨,只是因为怕丧命而说的谎话。我已经给过她机会了,看来无药可救、不肯了结的是她不是我。’于是,鬼毫不犹豫断送了女子的命,就此消失。

 

贪睡的比丘

 

一位贪睡的男子,因为听说了佛法的殊胜,心中十分仰慕。于是,他辞别了父母,跟随优波笈多尊者出家学习佛法。但是虽然出家了,却依旧不改贪睡的本性,他时常因为睡觉而错过了优波笈多尊者的讲经集会,耽误了坐禅。

 

这一次,他因为贪睡,甚至错过了一顿斋饭。正因他十分贪睡,对佛法的学习和修行不够勤奋,所以对于佛法的理解也还很肤浅,并没有真正的领悟。

 

优波笈多尊者对此也特别担心,总想帮助他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他如果改掉贪睡的毛病,相信一定可以对佛法有所领悟的。’

 

一天,优波笈多尊者为弟子们讲完佛法,解答完他们的疑问后,让弟子们各自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坐禅去。这个贪睡的弟子也听从了优波笈多尊者的吩咐,随著大家走往树林坐禅修行去。

 

这个贪睡的比丘东找找西找找,终于在一个小山坡上找到了个好地方。这个好地方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空地,空地四周都是高大的树木,空地上生著茂密的野草,还开著一些色彩艳丽的花朵。这个弟子随便找了一棵树,就靠著树身坐下来了。

 

正午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斑斑点点的洒在他的身上,微风一吹,又送来一阵阵的清香。他十分惬意地闭上眼睛,慢慢地呼吸著山上清新的空气,渐渐地,他的睡意就来了,没过多久,他就靠著树身睡著了,至于,‘坐禅’这档事儿就在打呼声中被遗忘。

 

优波笈多尊者忙完自己的事后,也来到树林中,看看弟子们修行的情形,同时也特别察看这个贪睡的弟子是否用功。他毫不费力地找到了那个小山坡,登上山坡一看,那个贪睡的比丘果真又在那里进入了梦乡。

 

‘这个孩子!’优波笈多尊者自己也忍不住摇摇头笑了起来。

 

随后,尊者施展神通变成一个恶鬼,恶鬼肩上长有七个头,都是青面獠牙,披散著红红的又长又乱的头发,模样狰狞可怕。

 

这个恶鬼走到贪睡比丘跟前,纵身一窜,两只生满黑毛的手抓住了一根树枝。就这样,恶鬼悬在空中,身子还不住地晃著。

 

恶鬼伸出自己肮脏无比的脚趾头去踢了踢贪睡比丘的头,可是那个比丘依旧没有醒,还是呼呼大睡。恶鬼第二次稍微用了些力气又踢了踢他的头,他还是没有醒,恶鬼有些生气了,第三次狠劲地一踹,只听得‘哎哟’一声,这个贪睡的比丘终于醒过来了。

 

‘谁啊?乱踢人!真是没礼貌。’贪睡比丘一醒过来,急忙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觉得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出一个小包包。当他睁大眼睛这才看清了自己面前站著一个长著七个头的恶鬼,吓得他魂飞魄散,爬起身来飞奔而去。

 

‘师…师父…有…有…咳咳…’他急急忙忙跑回了寺庙,身上的袈裟也被路上的荆棘刮破了很多地方。

 

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了优波笈多尊者跟前,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张著口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优波笈多尊者故意装著很严肃的样子对他说:‘别的人都还在打坐,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你以为你已经学习得很好了吗,快!赶快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坐禅去!’

 

这个贪睡的比丘这时候才喘一口气来,他带著恐惧的神情对尊者说道:‘尊敬的老师,我坐禅的那个地方有一个长著七个头的恶鬼,他悬在半空中,披头散发,龇牙咧嘴,真吓死我了!所以我才跑回来。现在你又让我回去,我怎么敢再回到那里坐禅呢?’

 

优波笈多尊者心中暗笑,他知道这个贪睡的比丘是可以造就的,所以又和言悦色地对他说道:‘其实你所见到的恶鬼并不可怕,他并没有伤害你,对于你来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贪睡。如果这个恶鬼把你吓死或者杀死的话,你的灵魂还不会受生死轮回之苦。但是,倘若你这样一直贪睡直到死的话,你的灵魂就会堕入六道之中,生生死死,永远遭受轮回之苦,你好好想一想吧。’

 

贪睡比丘听到老师的话,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这是老师第一次如此训诫他。

 

紧接著优波笈多尊者又对他说道:‘你看看你身边的师兄弟们,他们都不分早晚,勤奋地学习佛法,认真地坐禅修行。而你呢,总是睡不够。在我讲法时也要打瞌睡,过分贪睡也就是过分放纵自己。过分放纵自己的话,怎么能够修得正果呢?’

 

优波笈多尊者这番话,说得这位贪睡的比丘满脸通红,十分惭愧。他深思了好一会儿后,才对尊者点头说道:‘尊敬的老师,我的确是太放纵自己了,不过从今以后,我一定改正。’说完,他就向尊者深深行了一个礼,然后离开了尊者,跨出庙门去了。

 

尊者看著他远去的背影,脸上浮现出满意的微笑。

 

这个贪睡的比丘循著原路又回到了那个小山坡上,他又看见了那个恶鬼,但他并没有理会,自顾自的到树下开始坐禅,但是由于他心中毕竟还是害怕这个恶鬼,所以一点儿也不觉得困,竟然第一次没有一丝一毫的睡意。

 

从此之后,他持续如此一心一意地打坐修行,思考佛法问题,渐渐对佛法有了体悟,最后终于修得了正果,成了一位圣者阿罗汉。

 

丑魔

 

有一种魔鬼很喜欢变成人的影子,趁人不注意的时候钻进人的身体,在里头作怪,让人身体不舒服、心情烦躁却找不到原因,这种魔鬼就叫做‘丑魔’。

 

有一天晚上,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正在打坐,有一个丑魔就化成影子跑进了目犍连尊者的肚子里。丑魔以为自己做得很隐蔽,但马上被尊者发现了。

 

尊者不知丑魔的目的是什么,便进入禅定中观察原由。目犍连尊者看出了丑魔的前世,便说道:‘你还是出来吧!不要干扰出家人修行,以免以后堕入地狱受苦啊!’

 

丑魔心想:‘这个出家人并没见到我,可能是随便唬找吧。哼!就算是佛陀来了,也不一定知道我在哪儿呢,更何况只是他的小弟子。’

 

‘就算是小弟子,也一样可以知道你的心思的,快出来吧!’目犍连尊者看穿了丑魔的心思。

 

‘糟了!真的被发现了。’丑魔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慌乱了,知道自己真的被人查觉,立刻又化成影子钻了出来。

 

‘别跑别跑,既然你来了,不妨听个故事再走吧!’丑魔出来后,尊者便对他说起他们俩的前世因缘。

 

‘其实我以前也曾经是一个魔鬼。’尊者说。

 

在拘偻秦佛时代时,尊者曾是一个魔鬼,名叫‘瞑恨’。瞑恨的姐姐有一个名叫‘黯黑’的儿子,他们俩常常在一起游玩。

 

一天,他们在山上玩,看到一个出家人在林中打坐。瞑恨见到,非常好奇,于是他发愿说:‘我转世为人时,也要出家修,修习禅定!’

 

黯黑听到舅舅这样说,忍不住笑了出来,立刻开玩笑说:‘你如果出家修道,我就变成魔鬼来干扰你。’

 

‘所以,你就是那个爱开玩笑的黯黑,到这辈子你还是喜欢钻到别人肚子里开玩笑啊!’目犍连尊者对丑魔说,丑魔顿时觉得十分不好意思。

 

目犍连尊者继续对丑魔说:‘我已证得罗汉果位,不必再轮回生死。看在你和我有宿世因缘的份上,这一世希望你别再造恶业了,干扰出家人修行,会招感到更多的苦果,你还是变成人形,随我出家吧。’

 

丑魔听了尊者的话后,当下悔悟,便追随目犍连尊者出家修行佛法,不再变成影子捉弄世人。

 

买‘五戒’

 

有个叫‘萨伯’的生意人,听说国外盛产异宝,便打算前往探险寻宝,再卖给国内的民众。当主意已定后,他便到街上去购买旅途用品。

 

街上买卖兴隆,热闹非常。但前面不远之处,有个摊子围了很多人,萨伯也好奇地凑上前去。

 

萨伯挤在人群中,看见被围观的是一位道士。只见那道士坐在一张空无一物的木床上,旁边什么也没有。

 

‘你看这是在卖什么东西啊?’围观的群众纷纷讨论著。萨伯看了,不知人们为何要围观那道人,便向旁边的人问道:‘他在这儿做什么呢?’

 

‘哎呀!您真是好福报。’不等旁边的人答话,那道人便主动地回答说:‘我这里卖的是“五戒”,您愿意买吗?’

 

萨伯走上前一步,同道人行了礼说:‘敢问道长,何为“五戒”?’

 

道士道:‘五戒者,无形也。你是看不著也摸不著的。’

 

萨伯问:‘买五戒,有何好处?’

 

道士道:‘真心买五戒,现世能吓退罗刹鬼,将来能升天。’

 

萨伯心想:‘我正要出国去寻宝,听说国界那里有个罗刹鬼凶的不得了,如果我买了五戒,就不用怕那罗刹鬼了。’

 

于是萨伯问:‘买五戒要多少钱?’

 

道士脸不红气不喘的回答:‘黄金一千两!’

 

‘一千两黄金?’‘好贵啊!’围观的众人听了之后感到相当不可思议,纷纷议论了起来。

 

没想到,萨伯竟然立刻拿出钱来,说要买五戒。道士于是给他一个小锦囊。

 

锦囊里有张小纸条,上面写著:‘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出国走到边界时,如果罗刹鬼不放你过去,就对他说:“我是释迦五戒弟子。”可保平安。’

 

萨伯记清了纸条上的句子,准备好行囊,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门赶路。

 

走了两个时辰,来到国界边上,果然见到了一个罗刹鬼挡著他的路。这个罗刹鬼身高一丈三尺,有著两个很大的黄 se却有著红色瞳孔的眼睛,遍体披著鳞甲,张著血盆大口,不断往外滴著鲜血,看起来恐怖之极。

 

萨伯看著看著,有些胆寒,但还是硬著头皮大声地说:‘我是释迦五戒弟子!’

 

那罗刹鬼仍然哇哇怪叫,仍不肯放行。

 

‘该死!难道是那个道人骗了我?’萨伯心想:‘不过都已经来到了此地,无论如何都要设法过去。’就举起手中的木杖去驱赶那罗刹鬼。

 

罗刹鬼吼叫一声,身子长大了一倍,他用身上的鳞甲卷住了木杖,萨伯顿时动弹不得。

 

萨伯拼命挥动拳头,抬起腿来与罗刹鬼搏斗,但一般的凡人哪是鬼的对手,罗刹鬼身上的鳞片卷住,就像他僵直的木杖般动弹不得。

 

罗刹鬼说:‘你整个人都被我卷起来了,挣扎有什么用?还不乖乖受死!’

 

萨伯灵机一动,便装做很有勇气的样子大声说道:‘你虽然卷住了我的身脚却无法战胜我的心,因为我是释迦的五戒弟子!’

 

罗刹鬼说:‘我乃鬼中之王,不知吃了多少人了,还没见到一个人.能从我手心里逃脱。’

 

萨伯道:‘我死不走惜,只可惜我的志向未能完成。’

 

那罗刹鬼听了,放下萨伯说:‘你真是人间少有的人,以往的人见了我,必定吓个半死,而你却丝毫不惧,我服了你了!希望你真能遵从五戒,成为圣者。’

 

罗刹鬼说完,便将萨伯送出国界。

 

萨伯安全地来到国外,历尽千辛万苦,果然探寻到了宝藏。他开采了一些,带回国来,罗刹鬼早已迎候在边界。

 

从此,只要是萨伯从边界出入,罗刹鬼都恭恭敬敬地迎送,有时还帮他运送宝物。

 

当然发了财的萨伯没有利益薰心,他乐善好施,并且谨守著当初买来的‘五戒’,修身养性,成为大家尊敬的善人。

 

沙门救母

 

有个虔诚的佛弟子名叫‘珍重’,他十分洁身自爱,荣华富贵不能使他动心,艳丽美女和金银珠宝都不能动摇他的信念。他平时一口酒也不喝,孝敬父母,饮食有节,从来都不多贪一口。兵器、凶器也从不沾身。他远离愚昧的人们,亲近贤德之人,一心礼佛学道,并用佛法劝谏他的母亲。

 

‘化缘?化什么缘?我宁愿把饭菜倒掉也不给这些骗吃骗喝不做事的和尚吃。’珍重的母亲,却从不理会儿子的劝告,时常和人在一块儿东家长西家短,为人吝啬小气,若遇到有人到家中来乞食或化缘,往往都恶狠狠的被她轰出来。看到母亲这样屡劝不听的行为,珍重也只能摇头叹息。

 

后来,他的母亲离开了人世,珍重便出家成为沙门。

 

‘我的母亲死了二十多年了,我真想见见她,不知道她现在过的好不好呢?是在天道?在地狱?还是转生为人了呢?’珍重望著天空,孝心让他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珍重比丘这个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远远看见有一个女饿鬼,面目漆黑,奇丑无比,一头乱发长得缠住身体和双脚,还拖在地上,走路时常常绊住双脚,举步艰难,模样十分的悲惨。

 

珍重仔细看了这可怜的女鬼,发现竟然是自己的母亲!

 

她缓慢地走到珍重比丘面前对他说:‘我活在世上时,常和一群不明事理的人在一起,不相信佛法,不布施众人,只凭自己的喜好做事,如今我成为饿鬼,想想已有二十五年没见到你了,今天总算得以相见。’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