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的快乐

修行的快乐

修行在哪里修?就是我们从早到晚,面对着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在这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智慧心,修慈悲心,就修这个。离开这些境界,你到哪里去修学?必须对着境界,《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历事练心」,我们要经历这些事物,你不经历,你没有智慧。经历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在这个练什么?练如如不动。对于外面境界,决定不起贪爱、不生瞋恚,清楚、明了,不愚痴,从这里断贪瞋痴,成就自己的戒定慧。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练什么?练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修清净心,就是修平等心,成就我们的净业;一句佛号,愿生净土,就去了。这个法门真的是容易,可是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道练这个功夫,你就难了,你一天念十万声、二十万声,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真的。因此对于众生要恒顺,也就是说在一切人事环境、有情众生这个境界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看不顺眼的,慢慢练习看顺眼,这个叫修行。
 

1 众生要想修福,说实在的话,最殊胜的福报是在三宝。所以,供养三宝是无上的福田。佛法僧三宝不但于我们有恩德,功德也具足,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福田。

2 要知道怎样修法,《无量寿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假令供养恒沙圣”,圣是圣人、诸佛菩萨,供养多少?恒河沙数那么多,佛告诉我们,“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那是依教修行供养。

3 法布施胜过财布施,以财供养恒沙圣,不如依教修行供养,所以修最胜福田,不需要钱,人人可以修。

4 有钱的人只修财布施,他修不到这最胜福田,他只能修一点小福,更何况圆满的功德,不在于布施财富的多少,关键是在心量的大小,所以布施供养要有智慧。

5 从前人讲佛门是“最胜”的福田,这话是没错,但是现在佛门里面有了问题,问题在哪里?就是经上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6 邪师就不是真正福田,你的种子要是种在那里,你不但没有福,还把你的种子糟蹋掉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的!

7 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其实要辨别不难,如果寺院道场里面的出家人,天天在那里精进用功,天天讲经说法、弘法利生、领众修行,这是真正的福田。

8 如果我们供养的道场,住众天天争名夺利,天天打架,争夺庙产,那就造罪业了。我们不供养没罪业,一供养,罪业都来了,为什么?道场没有道,住众没有道心。  


1 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担忧的,他自己没有产业,一生也没建一个道场,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钵,过的是清净无为、快乐无比的生活。

2 释迦牟尼佛真的是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他法喜在哪里?那一大批的学生跟着他,看到这些学生个个有成就——开悟的、证果的,证阿罗汉的、证菩萨道的,他怎么不欢喜?

3 这些有成就的学生,平常离开老师到四面八方去教学。每年夏天,夏天是雨季,由于出去托钵不太方便,得找个地方定居下来,于是他们又回到老师那里学习,这就是现在人讲的进修教育。

4 每一年三个月跟着老师,提升自己智慧、德行、教学的技巧,九个月的时间去教化众生,教学相长,这里头有真乐。这种乐,一般人体会不到,必须真正契入境界才能体会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