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日记:爱国,学佛人分内的必须事

修行日记:爱国,学佛人分内的必须事

爱国,学佛人分内的必须事


作者:画儿  时间:2008年1月9日14:55:53  天气:晴


  学术大师、当代著名佛教学者季羡林老先生说过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深很深,这里我用了三个“很深”的字眼,但仍不足以表达我对季羡林老先生的敬慕,我想说:那是深得深入我骨髓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这句话强烈的震撼了我的心灵,并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坎上。

  在个别佛教论坛,每每提到爱国,就会遭到个别所谓学佛人的另视。那些人曰:“爱国不是佛法的究竟”、“佛教论坛不能谈政治,谈爱国也是谈政治”等等。对此,我不仅仅是有“难道学佛人就不应该谈爱国了”的疑惑那么简单,是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每次看到这些字样,我的心就在滴血,我就想对那些人说:“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甚至都不能说爱,还敢自称是所谓的学佛人,真为你汗颜啊!”

  
难道爱国是学佛人的分外事吗?不是!是分内的必须事!

  我们先看看佛陀是怎样关心祖国和民族前途的?

  首先,佛陀十分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佛陀是僧团的一员,故有佛在僧数之说;他在思想认识上则代表著当时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方,主张冲破种姓制度的束缚,提出‘四姓平等’、众生平等之说;在国家观念上,他又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传说波斯匿王向迦毗罗卫国释迦族求婚,释迦族认为波斯匿王出于低贱种姓,不配与其通婚,但又不敢得罪他,便采取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一名婢女冒充释种下嫁。这件事后来被波斯匿王的儿子琉璃王得知,认为自己是婢女所出生,感到奇耻大辱,非要灭掉迦毗罗卫国不可。
  

  当琉璃王向迦毗罗卫进军的时候,消息传到释迦沙门2集团。释迦牟尼的祖国就是迦毗罗卫,佛陀没有忘记自己的民族和祖国,以大无畏的精神,出现在琉璃王进军的大路上。琉璃王看到佛陀坐在路旁一株没有枝叶荫蔽的舍夷树下时,向前问讯:您为何独坐在此枯树之下?佛陀对他说:祖国和民族的荫蔽,超过别的,你现在要消灭我的国族,我不是成了一个没有荫蔽的人了吗?琉璃王听了佛陀的话,有所感动,立即还军。第二次进军,也被佛陀劝阻住了。琉璃王第三次进军时严密封锁军事行动的消息,灭掉了迦毗罗卫国。屠杀了许多释迦族的人。据说佛陀这时心中非常悲哀,头痛多日,对祖国的沦亡深感痛心。佛陀的这一事迹,深刻地教育著他的弟子,要时刻维护自己的祖国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如果有人以为学佛或出家,就可以不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前途,那显然是十分错误的。  

  第二,佛陀主张爱国守法。
佛陀还教导我们,不谤国主(不毁谤各级领导),不违国制(不违反国家法律制度),不漏国税(不偷税漏税),不做国贼(不做间谍卖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上面的内容是摘自《居士学佛100问》《护法与爱国》的段落。我们试想:佛陀尚如此爱国,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佛教历来有爱国的光荣传统,“上报四重恩”,其中有一条就是报国土恩。没有国家的安定团结,哪里会有佛教的兴盛?自古高僧皆爱国,历代的爱国高僧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太虚大师在‘七七事变’后通电全国,号召全国佛弟子‘英勇护国’,并走出国门,揭露日军在华暴行,同时组织僧伽救护队直接参与抗战。昌明法师毅然参加太虚大师所组建的僧伽救护队,两度奔赴衡阳前线,出生入死,救护伤患,为报祖国恩身体力行。还有弘一大师提倡‘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等等,都展示了中国佛教界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唐朝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历尽艰辛到印度求法,学成之后,他的道德学问和名声轰动整个印度,当时五印盟主戒日王等十八国国王,都奉玄奘法师为国师,甚至有的国家想请他当国王,一致恳请玄奘法师不要回国。但玄奘法师为了报效祖国,毅然放弃名利地位,甘冒长途跋涉的艰险返回大唐,回国后主持翻译了大量珍贵的佛经和古印度典籍,对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开创了中国佛教的三个宗派。玄奘法师对印度文明的传承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印度历经多次不同民族的统治,其古文化已近于断层,整个古印度的历史记载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玄奘法师翻译及著述的文献则几乎成了印度证明本民族历史的全部依据。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玄奘法师依然是联系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2005年四月,**总理访问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拟定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 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重走唐僧西行路”。

  爱国其实不分在家和出家,宋朝爱国诗人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第一任佛教协会会长圆瑛大师在遗嘱中说:“愿我全国佛教徒同心同德,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致力于和平事业,应思利民护国、饶益有情,乃成佛之基,众善之首。” 在国难当头时,广大佛弟子挺身而出,他们的行持和民族英雄林则徐是一样的。

  
《梵网经》中,佛教导我们“不作国贼”。危害祖国不但会留下千古罪名,而且按佛教说法,其因果报应也是很惨重的。

  上报
报国恩属于佛教的常识教育部分,每一个学佛人无论出家在家,都要“上报四重恩”,这四恩之中的“国恩”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辜负国恩,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佛教徒。 当今居士,自然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我认为,爱国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莫负国恩;二是勿忘国耻。莫负国恩是以爱国为己任,从自己做起,修身、齐家以至于治国、平天下。勿忘国耻并非怀恨敌人、伺机报复,而是以史为鉴,呼吁和平;携手国人抵御所有外来侵略,为世界共同走向和谐献一份力。

  让我们以历代爱国高僧大德为榜样,同时学习当代著名佛教学者季羡林老先生“
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大无畏爱国精神,做一个爱国爱教的合格佛子。

  切记:
爱国,是学佛人分内的必须事,不容质疑!不容忽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