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一个譬喻。有一个国王,又吝啬又傲慢,他很执著一座山。当有个女仆要在山里取水时,国王阻止了她,并且傲慢地说:“你也不想想,你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你怎么能来这里取水呢?”本来山上的水呢,反正也是白白地流掉的,没什么用处,但是国王的非理作意特别强,认定山是自己的,山上的水也当然就是自己的,当女仆来取水时,心里就不高兴了,必须要去呵斥那个女仆,否则心里的嗔心就憋不住,非常难受。
所以非理作意强的人,就像这位国王一样,对于没有价值,没有必要的地方,比如像不清净的女身,都会产生贪执,这样心就被这些境缚住了,当别人也要用时,心里就禁不住产生嗔心、嫉妒,使得心不得自在,无端遭受种种的痛苦。
这一科的三个偈颂,开显了贪欲对于世间人的三个严重过患,即逼迫之苦、屈辱之苦和嗔恚之苦。
无论是男人观察女人,还是女人观察男人,还是世间人来观察自己贪著的房子、车子等所缘境,大家都要用这样的方法去反问自己一下,既然贪欲有这么多严重的过患,那么这些贪著之境,是否还值得自己去贪恋?学佛的人,就是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智慧,体现出素质。当大家平时越来越习惯于用佛法的这些正确的见解去观察,去指导生活、改变生活习惯的时候,贪欲心就会放下,修行的功德也就明显地得到提高了。
这以上已经学习了“广明自性”中的前两科——“明于境女断贪”和“明有境贪欲过患”。对法义进行了认真闻思修的人,应该已经领会到了对于女人等贪欲对境断贪的合理性,和产生贪欲带来的过患。那么接下来,圣天菩萨将具体来宣说女身为什么是不清净的,教导大家对治对女身贪著的方便。
戊三、明了达不净而对治之方便分三:一、明身为不净之幻轮;二、广明其理;三、修如是瑜伽之作用。
己一、明身为不净之幻轮
幻轮,是密法中的一个用词,相当于机器的意思。
那么接下来,圣天菩萨首先指出,对于有分别的世间众生来说,身体是不清净的,应断除对身体的贪爱。
于不净起痴,起嗔较应理,
于彼起贪爱,毕竟不应理。
颂文直解
如果进行观察,可以知道女人的身体是一个极不清净的容器。因为女人身体的自性就是这样极不清净的,所以对女身生起愚痴和嗔恚也是合理的,而生起贪爱,则是完完全全不合理的。
释义
对于一个法,如果不知道它的真相,那么世间人就会对其生起痴心,也就是对这个法懵然无知;如果知道了一个法是不清净的、肮脏的,那么世间人自然而然就会对其生起嗔心,不会愿意去接触。而一个心智正常的世间人,是不可能对一个不清净的法生起贪爱之心的。
就像路上有一堆人的粪便,白天的时候人们看到后,都会觉得很恶心,所以都会避开。晚上的时候,光线昏暗,人们不知道那是粪便,就有可能一脚踩上去了。踩了后感觉不对头,闻到了臭味,这才知道是踩上粪便了。世间人这时就会生气,觉得非常非常倒霉。而如果有一个世间人,因为踩上粪便,而心中大喜,对粪便生起了贪爱,那他就会被众人呵斥,被当作精神不正常的人了。
在世俗自性中,人的业报身也和粪便一样,都是不清净的。世间男人因为无明,对女人懵然无知,生起痴心,也是正常的,见到了女人的不清净相后,生起了嗔心,一心要远离,也是正常的,但是世间男人对女人生起贪爱,这就完全不应理了。
那么说女人是不净的,很多人心里会难以接受。我们下面就以世间人眼中的美女为例,来观察一下,女人到底是清净还是不清净。
世间人对美女的身材、五官都有相应的赞美。比如说嘴,有说樱桃小嘴、唇红齿白等等,这是对嘴的外形的描述,那么我们凑近看一看,嘴里是什么?有口水,以及牙齿缝隙里的食物残渣和牙齿上的牙垢。美女的鼻子,被说成是细挺秀气,但是鼻子里面呢,时不时地流着鼻涕和鼻水。美女的眼睛,被说成是明眸善睐、眼含秋波,但是眼睛里每天都在产生眼屎,而且还经常流泪。人们还用纤细玲珑来赞美女人的腹部,但是腹部里面,那就更加腥臭了,有屎有尿,还有肺、肝等的脏器。女人身上这些世间人贪著的地方,其实都是装了不净物的一个个容器。
但是世间男人被女人的那层表皮给迷惑了,再加上女人穿戴上各种时尚的服饰,以及作了化妆,这就更具有迷惑性了。世间男人因此而生起了贪欲心,但是这样的贪欲心,是完完全全不应理的。所以教典中这样说:“口腔乃为口水及,腐烂牙垢不净器,鼻为鼻涕鼻水器,双眼眼垢眼泪器,肚中乃为屎与尿,肺肝内脏之容器。愚人于此不见故,于女人身生贪著。”
那么世间男人是否会一直被迷惑下去呢?也不是。就像夜里踩上粪便后,闻到一股臭味,就知道了踩的是粪便,产生了不悦意的念头,而生起嗔心。同样,女人的自性就是不清净的,在闻到女人散发的臭味,以及看透了女人身中的种种不净后,一个即使对女人特别贪著的人,也会皱起眉头、显出厌恶的表情,对美女的贪著,会迅速减少,甚至消失,就想和她离得远远地。
所以大家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女身不清净的自性,这样就能断除对女身的贪著,产生厌离。女人则要看到男身不清净的自性,断除对男身的贪著,产生厌离。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9 11: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