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没有出生之前,这个世界有没有?
我们人在这个世间一生,无论时间长短,有人寿长的,活到八、九十岁,有人寿短的,三、四十岁就走了。这就是他过去生中所造业因,感得的果报。这个人走了,我们要问,这个人没有出生之前,这个世界有没有?我想很多同修都会答应,他没有出生之前,这个世界有。实在这个世界没有,他出生才有,他走了之后,这个世界也没有了,为什么?他自己的业因果报。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还有,那是一切众生的共业现的果报,我们觉得它有,是共业现的;他自己别业所现的,没有了。这个道理、事实真相,唯有佛经说得透彻。我们在《般若经》里面讨论得很多,生命在哪里?生命在刹那之间。佛经上讲的,人命在呼吸间,那已经太长了,哪里在呼吸间,呼吸有好几秒钟。《仁王经》上跟我们讲的例子还不是真实,不是真实相,但是跟实相已经非常接近,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这是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那是生命的现象,那是生命的真相。所以,《金刚经》上讲,「如露亦如电」,露是讲什么?共业,共业的相;电是讲别业的相。虽然讲别业跟共业,是不是一桩事情?不是一桩事情。
《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我们举这个佛堂的灯光,我们佛堂有十几盏灯,每盏灯放的光是别业,它各别的,光光互照这是共业。你把这盏灯熄掉,它的别业没有了,给诸位说,它跟大家的共业也没有了,诸位从这个浅近的比喻去思惟。实在这个现象就在眼前,你晚上躺在床上睡觉,眼睛一闭,这个世界没有了。你去体会这个道理。到你第二天早晨醒来,睁开眼睛,这个世界又发现了。昨天晚上那个世界,跟今天早晨睁开眼睛的世界,不是一个世界,绝对不相同。不但昨晚跟今早不相同,刹那刹那不相同。但是你要晓得,真相是什么?真相皆是虚妄。你如果要是明了这些事实真相皆是虚妄,你心里面的妄想分别执著全都没有了。我们就是因为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天天打妄想,以为是真实的,在这里起分别、起执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不晓得它是一场空。可是你造作罪业,如果要不彻底觉悟,罪业就有果报。所以佛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都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学佛是一生大事因缘,我们看到许多同修,修学一辈子不能成就。你要仔细去观察,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几乎可以肯定的讲,缺乏耐心,这是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不守规矩,不守规矩就是不能持戒。持戒是讲守法,不肯守规矩、不肯守法,没有耐心,那怎么会成就?实在讲修学成败关键,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为我们开示得很多。而最重要的,真正是当务之急,先要求名师教诫,也就是说你要亲近一位善知识。自古以来没有无师自通的,没有,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师承,他一定有老师,一定有个好老师。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决定遵守老师的教诫,你才会成就。对於老师表面恭敬,实际上不能够依教奉行,表面上也肯认真努力去做,给诸位说,那只是修一点福报而已。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是断烦恼、证菩提,也就是一般讲的断烦恼、开智慧,这才是修学功夫。我们在佛门里面做出的工作再多,尤其像现代,有不少同修在整理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把它写成书本,或者把它放在网路上来流通,这是修大福报。
我们要问,这是不是修行?不是,修行是断烦恼。你的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有没有一年一年在减少,一月一月在减少?那叫修行。所以修行跟修福是两桩事情,不是一码事,一定要辨别清楚。修行能了生死,修行能出三界,修福不行,六祖在《坛经》里面讲,这个事情福不能救!福再大,不能帮你了生死,这个要知道。甚至於福不能帮你往生,诸位同修不可以错会,要修行才能帮你往生。为什么?烦恼轻、智慧长,临命终时你才有把握。所以这是两码事情,千万要搞清楚,一定要接受老师的教诫,认真的去断烦恼、去求智慧,这个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