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专修专弘才有成就(净空老法师)

专修专弘才有成就(净空老法师)

净空老法师九九年早餐开示—

专修专弘才有成就

  1999/1/5  香港  档名:20-14-0105


  昨天来到香港,跟这边同修见面,了解这边佛弟子修学的状况,几乎与往昔台湾、新加坡相彷佛,修的法门太多了,听的经论也太多了。在这麽多年当中,不仅是佛菩萨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要一门深入,历代的祖师大德,我自己追随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他们是真善知识,教导学人都是一门深入,长时间薰修。不仅是如此,李炳老过去反覆叮咛,教导我一定要住在一个地方。我问他为什麽?我说:我倒喜欢各个地方走走,跟一切众生广结法缘。他笑了笑,他说:这个也没错,对你自己有好处,对大众没有好处。我听不懂他的话,我向他请教,他告诉我,他说:哪里有人听经,听一部经就开悟、就证果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也只有长住在一个地方,长年讲经,大众才有开悟的希望。所以李炳老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也就讲了三十八年,台中同修能够得受用,能够有那麽多念佛往生的人,因缘就在此地。我记住他的话,但是缘不成熟。在往年,黄念祖老居士也嘱咐我,他说:法师,你讲经讲了这麽多年,不要到处跑了,不要再讲了。我说:那干什麽?你要好好的培养人才,佛法後继无人,这是大事;其次,你要写书,流传给後世。我说:我早有这个心愿,也是缘不具足,我想住一个地方,偏偏住不下去。

  现在到了晚年,承蒙新加坡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他发心办佛学院、办弥陀村、开念佛堂,要我长住在这个地方帮助他们。我看到这个团体上下一团和气,谚语常讲「家和万事兴」,所以我们也看到,居士林跟新加坡净宗学会一片兴旺的气象。这些人都能够专修专弘,一门深入,他们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也就是所谓尝到甜头,在佛法里面讲法味,已经得到法味了。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也希望把这桩事情做好,给全世界学佛的同修做一个榜样。念佛堂成立到现在,也不过半年的时间,最初成立我们也没有信心,只是多少年有这麽一个想法,从来也没有去做,所以我们尝试着去做。真正是得三宝的加持,护法龙天的护助,所以念佛堂一开办就兴旺。现在这个念佛堂每一个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早晨六点钟起香,念到晚上六点钟,十二个小时,每一天差不多有四百多人。星期六跟星期天是念三十六个小时,星期六早晨六点钟起香,念到星期天晚上六点钟,这三十六个小时。所以每一个星期,有九十六个小时念佛。星期天、星期六人最多,大概差不多到七、八百人。除念佛之外,每天晚上听经两个小时,念佛堂的同修就在念佛堂打开电视听经。

  近来,美国地区的同修,在电视机前面向我提出问题,为什麽修学功夫不得力?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告诉他,修学功夫不得力,真正的原因是听经太少。我们想想,世尊当年在世示现悟道之後,一生从事於讲经说法的工作,没有一天休息过,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这个会,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单元,三百多个单元。天天在讲,天天在劝导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了解透彻,我们信心坚定了,愿心恳切了,功夫才能得力。

  这些道理,《华严经》上讲得多,也讲得很彻底,宇宙人生一切万法是从心变现出来的,佛在《华严》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大乘经上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是主宰。佛法的教学千言万语,禅宗里一句话说尽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佛法教学的宗旨。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无不是以此为目标。所以佛在经上常讲,法门虽然很多,它是平等的,无有高下,又说殊途同归,都是说这桩事情。我们要明心,我们要见性,一门才能够得到。像一个讲堂,这个讲堂开了有许多门户,你要想进入讲堂,你只能从一个门进来,你不可能从两个门进来,这个道理大家懂得。佛说无量无边法门,是帮助无量无边众生,不是叫你一个人要学很多法门,那你就错了,一个人只能学一个法门。

  大家晓得,《华严经》是佛最早讲的一部经,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之後,在菩提树下定中所讲的。与会的大众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我们在经上看到,每一个人自己都叙说他修学哪一个法门。《华严经》自始至终都显示这桩事情,教导我们这桩事情,尤其是在末後五十三参格外的明显,丝毫含蓄都没有了,对我们来说,慈悲到了极处。五十三位善知识,善财童子参访,他们都说他自己修一个法门,弘一个法门,其他的法门我不知道,你去请教别人。其实他哪有不知道的?一门通,一切门都通了。佛法通了,世法也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哪有不通的道理?他为什麽会通?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明心见性就圆满通达了。通达还示现专修一门,专弘一门,这是教初学,是特别为初学人而示现的,这种慈悲、这种恩德,我们没有办法赞叹。佛对於众生的慈悲超过父母,不但言语教导我们,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帮助我们觉悟。我们要能够体会到,不要辜负佛一番慈悲心,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短短数十年当中,契入境界,《法华经》上所讲的入佛知见,世间谚语所讲的证果成佛。

  我们凡夫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你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做到?善导大师讲得好,都在「遇缘不同」。缘里面最重要的是老师,佛法讲善知识,这是第一个缘;第二个缘你要遇到好同学,同参道友;第三个缘是修学的环境,我们现在一般人讲道场,但是环境比道场范围大,包括我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如果这三种缘都具足,你这一生决定成就。所以佛法它不讲因生,它讲缘生。这个道理,以往我们也参不透,读了善导大师的书,听善导大师这麽一说,我们才恍然大悟,缘生有道理。因,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一切众生个个具足,十法界的种子你统统具足;你在十法界里头,将来到哪一界去,决定在缘。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佛的种子,所以你要是遇到佛缘,你就能成佛。佛缘,决不是世俗一般人观念当中那种缘;这种缘,现在社会上一般人认为是迷信。所以你要遇到真正的法缘,才能帮助你成就。

  新加坡的缘成熟了,得来也不容易。我记得是一九八七年,我在此地讲经,那个时候在九龙中华佛教图书馆。讲完之後,有新加坡三位同修听得很欢喜,邀请我到新加坡去,我就从香港这边转到新加坡。我去了十天,了解那边的环境,在那边认识了李木源居士。以後他每一年都邀请我,每一次到新加坡至少讲一个月,这十二年当中没中断过,这样把念佛法门带起来了。今天我们看到果实成熟了,李居士发大菩萨心,在那边建弥陀村、办佛学院。往年我们办了个培训班,期限是三个月到四个月,培训了三届,有六、七十个同学,也不错,现在也有不少在各地方讲经说法。

  我们感到培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这次他告诉我,他想办佛学院,修学时间七年。这个出乎我意料之外,一般佛学院是三年到四年,他办七年,来跟我商量,我说很好,很难得!向新加坡政府注册立案,这个佛学院将来是正式的大学,新加坡政府承认。这七年学程,第一年是预科,预备班;我们招收的条件高中毕业,或者是佛学院毕业,所以这个学校跟大学是一样的,将来发的毕业证书就是大学毕业证书;正科班三年,研究班三年,总共七年。一切进行顺利,大概明年下半年,我们正式开学,现在正在筹备期间。我们办的是真正的佛教大学,不是跟普通的学校一样,学生到这个学校来学习的科目很特别,一门,七年都是一门。

  譬如你学《阿弥陀经》,我举这个例子,《阿弥陀经》最简单了,还要学七年吗?要,第一年预科,把《阿弥陀经》浅显的学讲会,我选的是圆瑛法师的《阿弥陀经讲义》。正科班的三年,这三年研究《弥陀经要解》,有二份资料,圆瑛法师的《讲义》、宝静法师的《亲闻记》。研究班的三年,研究《弥陀经疏钞演义》,莲池大师的。七年研究一部经,一门深入。每一个学生自己一定要选一部经,七年专攻一部经,其他同学选的科目可以听,不必下功夫。你所学的这一门你要讲,你要写讲记,所以我们不需要考试,你的讲记就是论文,你的讲演我们全部留下录像带,这就是成绩。七年毕业之後,你是这一部经的专家,一定要达到国际的水平,我们为国际培养弘法人才,专修专弘。

  我们有一套研究的方法,譬如给这一部经做科判、做注解、做易解、做讲记,做落实生活的指导方法,这一部经才真正达到圆满。如果对於佛法不够深入的话,这个理念很难建立,他的修学必然是事倍功半,很难收到效果。你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从一门深入,你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你这一生有决定性的成就。对佛法来说,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对自己来讲,决定可以做到往生不退成佛。这是希望同修们多想想,要抓住这一生宝贵的时间,认真努力去修学。佛学院将来开学之後,欢迎诸位同修能在一起参学,时间长短不拘,如果参加佛学院就依照佛学院的学程,如果想来旁听、来研究的性质,时间长短随意,我们都可以尽心尽力来协助。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愿我临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待我得道,乘愿归来,度化众生,无数无量!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nā mó ā mí tuó f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