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以信启愿 以愿导行,以持名妙行求生净土

以信启愿 以愿导行,以持名妙行求生净土

以信启愿  以愿导行,以持名妙行求生净土



摘自净空老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第五集)

  1993/6  美国加州迪安萨大学  档名:01-11-05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这一句是总纲领,把这部经(“这部经”指《佛说阿弥陀经》,此处版主加)里面讲的修行方法一语道破。是以「信、愿、持名」,持名也叫行,信、愿、行,这三条是这部经里的所讲的修行的纲领。非信不足启愿」,启是开启,也就是生起的意思,你没有信心,你的愿怎麽会生得出来?所以,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必须对於西方极乐世界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你真正相信,相信什麽?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真有,这不是假的,我们想去的心才能够生得起来。「非愿不足导行」,行是讲修行,去做。你要没有愿,强烈的意愿,你怎麽肯去行?行就是念佛。所以一定要有非常强烈的意愿,你佛才念得好,才念得有效果。我们常常听到念佛人念了几年,愈念愈没有信心,愈念愈退转,不想念了。原因在什麽地方?原因都发生在信有问题,叫半信半疑。愿也有问题,又想去,又舍不得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很留恋,那问题来了,他当然不能产生效果。所以要有真信切愿,念佛才有效果。

  「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这一段如果没有这一句,它的意思就不圆满,有这个就圆满了。你真正念佛,刚才讲了,念佛有效果,什麽效果?满你的愿。现前的愿望是一心不乱,你得清净心,烦恼没有了,智慧增长,这是现在的愿。现在的愿,你不求也得到,求能得到,不求还是得到,这是效果,念佛会得这个效果。将来的愿,阿弥陀佛一定接引你往生,满所愿。你见到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所信的也证明了,证明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是真有,不是假有。确实是事实,是存在的。

  「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在这部《阿弥陀经》当中,《阿弥陀经》经文不长,要从字数上来说它是一部小经,可是从义理上来说,它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无二无别。那就是最大的经典,那就不是小经了。所以古人称它为「小本华严」,只是在文字上有多少不同,在义理、境界上完全没有差别;换句话说,就是《华严经》的浓缩。


    经中(“经中”指《佛说阿弥陀经》,此处版主加)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先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帮助我们生起信心。陈是陈说,就是说明,依报是那个世界的物质环境,正报是讲那个世界的人事环境,这就是把整个极乐世界都包括了,把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为我们说明。我们信心从哪里生出来?从佛跟我们所说的话是真实语。《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真就不假;「实语者」,实就不虚;「如语者」,如是所说跟事实完全相符,所谓说的是不增不减,没有夸张,也没有说漏掉,这叫如语;不诳语、不妄语,这是决定没有假话,决定不欺骗众生。我们对於佛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佛为我们介绍,我们信得过他。

  他在这部经上语气讲得非常肯定,「有世界名为极乐」,有,非常肯定,「有佛号阿弥陀」,用两个有。所以蕅益大师取个别号叫「西有道人」,这就是西方真有,他那个「有」就是从《弥陀经》上这两个有来的。他相信佛的话,西方世界确实有。说实在话,他也把这两个「有」真正证实了,在前面我已经把这个消息跟诸位透露出来了。他对於莲池大师、对於幽谿的赞叹,实在讲他自己也是莲池、幽谿同类的人物,不在他们之下,那个味道都透露出来。这就是他是真正证实,真正亲见了,西方极乐世界亲自见到。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是净土宗第一代祖师,他的传记里面记载,他在一生当中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是在打坐定中见到的,这是亲见的,所见到的状况跟佛在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慧远大师那个时候所依据的是《无量寿经》,因为《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净土经典在中国翻译最早的是《无量寿经》,他所见的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他三次见到,他从来没有给别人说过。一直到他往生的时候他才告诉大家,他说西方净土我已经很熟了,我见了好多次,现在又现前,我应该要去了。就从远公大师这个例子,在我们想像,像蕅益、幽谿跟莲池大师必定有这个境界,就是人虽然还没有往生,西方净土确实自己曾经见到过的,所以他的语气非常肯定。

  「次劝发愿以导行」,像佛在这部经上讲的「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像这些话在本经里面说过三次。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勉我们,劝勉我们应当要发愿,要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要问为什麽?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四种利益,


    第一种利益是寿命长久,无量寿。我们这个世间寿命太短,做什麽事情都不能成就,时间不够用,办大事业一定要长寿,西方世界无量寿。所以成佛,你看释迦牟尼佛讲,成佛在我们娑婆世界需要多长时间?要三个阿僧只劫,这个时间太长了。但是西方世界的人无量寿,他无量寿,对他来讲三个阿僧只劫不算什麽,那时间不长。譬如我们人的寿命算一百岁,成个佛要多少时间?三天,那还算什麽!根本就不算什麽。所以这个原因,我们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第二个好处是见佛。佛是最好的老师,真的是全知全能。我们在这个世间遇一个善知识很不容易,纵然是个善知识,他为我们讲的东西跟佛相比那还差得远,所以佛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亲近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第二个好处。第三个好处是闻法。在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讲的六尘说法,我们闻法的时间几乎不中断,这是任何一个世界所没有的。西方世界闻法没有中断,所以他不会退转,他只有进步,不会退步。第四个好处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同学好,朋友好,哪些人做朋友?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在西方极乐世界是同学、是同参道友。跟这些人天天在一起,你怎麽会堕落?怎麽会退步?有这四种好处,你要是想通了,那你就会下决心非去不可。这四种好处,娑婆世界一个都找不到。所以这是劝我们要发愿,一定要去。

  第三段,「示持名以径登不退」,示是开示、是指示、是展示,就是教给我们,你想去了,真正发了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要修什麽法门才能去?念佛。就是这一句佛号,所以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一句阿弥陀佛恐怕不行,恐怕力量不够,这太简单、太容易,三岁小孩都会念,这就能到西方世界,一生就能成得了佛吗?你要这麽怀疑,那就错过了,那真叫大错特错,名号功德真正不可思议。我在去年讲《无量寿经》跟诸位讲过,跟大家分析过。这句佛号要怎麽个念法?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把念佛的方法教给我们。念佛要净念,着重在「净」字,怎样才做到净?我心里面有妄想就不净,心里面有杂念就不净,心里面有怀疑就不净。要用清净心去念,所以不怀疑、不夹杂这才叫净。底下是「相继」,相继就是不中断。所以要记住,不怀疑、不夹杂、不中断,这就成功了。

  念的方法,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都可以,你怎麽样念得舒服,你就用什麽方法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净念,这是不变的一个原则。你念六个字也好,念四个字也好,都可以,这部经里面讲执持名号,名号就是四个字。「南无」,南无两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就是皈依的意思,恭敬的意思,也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礼敬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如果真正决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学莲池大师,恭敬客气话不要了,就念四个字。所以莲池大师自己念佛是念四个字,教别人是念六个字。人家问他为什麽你教别人念六个字,自己念四个字?他说我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求往生,所以客套都省掉了。我教别人,别人未必想生极乐世界,加个皈依,恭敬、客气一点,跟阿弥陀佛结个缘,是这个意思。所以,看看你是念四个字还是念六个字,自己决定。
愿我临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待我得道,乘愿归来,度化众生,无数无量!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nā mó ā mí tuó f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