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老法师对念佛人的问答开示

净空老法师对念佛人的问答开示

净空老法师对念佛人的问答开示



问:父母得癌症,请问如何劝他念佛?

答:你要把念佛的好处讲给他听,最好是讲故事,特别是讲近代的念佛人。在台湾,有很多念佛人的瑞相希有!  

大概在六十年代,佛光山刚开山不久,星云法师找我在山上办大专佛学讲座。晚上,我们带著学生在池塘边赏月,一位台南将军乡的长工,讲了一个故事,非常生动,我们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个事情是真的,是他亲眼看到。

   他的邻居有一位老太太,非常慈悲,早年学佛,但神佛不分,到处烧香拜拜。老太太娶了一位媳妇,媳妇懂得一点佛理,就教她哪裡都不要拜,老实念佛就好。老太太非常难得,接受媳妇的劝告,就在家裡念佛,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那一天晚上告诉家人:「你们先吃饭,我去洗澡。」儿子、媳妇非常孝顺,还是等她吃饭,等了很久都没有出来。家人去查看,最后看到老太太在佛堂,穿著海青站在那裡,叫她也不答应,走到面前一看,她已经站著往生了。这位工人跟我们讲这个故事,他说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从这个故事我们就晓得,老太太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人人称她是善人,她是十善具足,往生的条件足够了,所以走得那麼自在。   

  在美国,我们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甘老居士的亲戚。她的这位亲戚也是老太太,在家裡烧饭、洗衣服、带小孩。有一天早晨,老太太没有预备早餐,儿子与媳妇就去看老太太,房门一打开,看到老太太盘腿坐在床上,仔细一看,已经往生了。尤其难得的,是老太太已经把遗嘱写好摆在床边,而且把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也都做好,自己后事都準备好了,这麼瀟洒!从这裡看,至少三个月之前,她就晓得哪一天走。她是预知时至往生,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一心称念,万缘放下,具足十善。 為老人讲这些往生的故事,他能听得懂,别人往生走得这麼自在,一点痛苦都没有,这是好榜样。

问:请问使用佛珠念佛时,是否可以越过母珠?

答:可以。但世间一般有个习俗,特别是初学者,最好不用念珠头裡面嵌著佛像的这种念珠。对佛像要尊重,手拈著念珠头,摸著佛像,这不太恭敬。真正念佛人不用这种念珠,就没有顾忌了。

问:不念佛号,从无心无念处下手,请问这样能成功吗?

答:能成,这是最高级的佛法,是上上根人学的,这决定是诸佛如来再来。若不是诸佛如来再来,这种方法是顿超,这一生决定能证得法身菩萨,这也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办得到,真的是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恐怕连一个也选不到。如果能选得到,这个世界就有救。假设这个世界有七十亿人,有七个菩萨在其中,这个世界就有救了。这在理上讲是没错,但事上是真有困难。

问:不念佛号,一心观自己的念,请问行吗?


答:决定不行!念佛号还能往生净土,不念佛号要是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决定还是堕三途,出不了六道。

问:念佛的时候,有时佛号与念头都没有了,请问该怎麼办?

答:这是失念,等於驾车临时失去控制,这时要赶快提起佛号。

问:家婆年纪大,生活很简单,想安定下来专心念佛,就是做不到。请问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答:心不平静就是烦恼习气,用念佛的方法对治乱心是非常有效果。但也决不是佛号一提起,心就平静了,一定要下功夫,这需要一段时间。有人说愈念佛心愈乱,不念佛心就不乱,这是错误的观念。你不念佛的时候,心也是这麼乱,只是没有觉察而已。你的注意力没有集中,不知道自己的心乱,到念佛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这麼乱,决不是因為念佛才乱的。

 现在你要用念佛的功夫把心平静下来,绝对不是几天、几个小时就能做到,以一般人的经验而言,总得要三年才行。你要每天不断的念佛,妄念起来不要理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佛号与妄念可以同时起来,慢慢的让注意力集中在佛号,妄念渐渐就减少了。妄念不可能突然断了,总是慢慢的减少,所以一定要继续念下去,不要害怕。工作时,如果不用思考,一样可以念佛;用思考的工作,就好好工作,等事情做完了,佛号再提起来。

问:专持佛号是正行,请问如何修助行?

答:所谓「积聚资粮,净治业障」,就是专持佛号,希望在二六时中佛号不中断,这是真正的功夫。当你工作时,把佛号放下,认真的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之后,佛号立刻提起来,你做的工作就是助行。你所做一切事都是利益眾生,都是方便眾生,而不是自私自利,统统属於助行。我常提醒大家,顺境、善缘不起贪恋之心,逆境、恶缘不起瞋恚之心,就是在一切人事物的环境当中,保持心地清净。简单言之,就是保持这句佛号不间断。心裡有佛号,就不会有妄念;有喜怒哀乐的念头,佛号就断了。

问:请问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念阿弥陀佛圣号有何分别?可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没有分别,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能往生,念地藏菩萨名号也能往生。关键何在?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品位就更高。但是念阿弥陀佛可以不要迴向,因為念阿弥陀佛就是要求生极乐世界,念其他的佛菩萨名号都要迴向,就是这一点差别;除此之外,没有差别。

问:我平常喜欢以唱的方式念佛,因為我觉得很清净、很欢喜,请问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答:往生的条件不是这麼单纯,如果只是唱著念佛就能往生,恐怕是错会意思。「念」字,念不在口,口裡唱佛不能往生,念佛才能往生。「念」是今心,就是你现在心裡确实有佛。念佛不一定在口上,口上念不念没有关係,心裡要真有佛才行。「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是在口上,口上念是唤醒自己心裡面要有佛,心裡要常常想著佛。

 佛是什麼样子?佛的样子就是经上所讲的,所以经典要念得很熟。我们专选《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常常想著佛心、佛愿,就把佛心、佛愿变成自己的心、自己的愿,这是念佛。即使你一声佛号也没有念,你想往生就能得生。心裡面没有佛,就算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心像佛心,愿同佛愿,行像佛行,肯定往生。因此,念佛的「念」字,不能错会意思。只要你心裡有佛,你怎麼唱也行,这个没有关係。21-90-83

问:业障频频现前,请问这是表示念佛有功夫吗?

答:不一定,大多数人业障现前会障碍用功。功夫得力时,业障现前可能是来考验你的。谁来考验?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你的功夫得力,快要到极乐世界,他慌了,赶紧找你的麻烦,希望把你阻碍住。一般修行在功夫得力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这种现象。遇到这些事情,我们要跟冤亲债主谈条件,希望他不要来障碍,我们修行有成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回过头来度他,一般都能接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普度眾生。21-90-41

问:台湾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当过维那,可是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把助念的人赶走。请问如何防止这种障碍產生?

答: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虽然一生念佛,但是对这个世间有所留恋,捨不得离开家亲眷属,不能放下财產,所以在临终时贪生怕死。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平常对生死这关一定要看淡,对於世缘要看淡,决定不能留恋,因為这个世间什麼都是假的。人老的时候,就要想到快要走了,应该如何来处理自己的后事,这样心就放下了,走得也会很自在,念佛功夫也会很得力。

 弘法利生也不是真的,不要把它当作是了不起的事,说放下就要放下,才得自在。佛教导我们要随缘,绝不攀缘。随缘就是恆顺眾生,有机缘,我们认真努力去做;没有机缘,连念头都不生,这样多自在!现在有些人是没有机会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那是攀缘;佛教我们随缘,随现成的,绝不加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裡面,这才是真随缘!

  大家一起共修,最重要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用现在话说,就是志同道合。大家在一起共修,有同一个方向、目标、原则,有同一个看法、想法,才是真正的六和敬团体。一个团体人数再少,只有四、五个人,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就不是和合僧团。  

   共识如何建立?放弃自己的成见,共识就建立了;若坚持自己的想法、看法,共识就打破了。五逆罪是堕阿鼻地狱,五逆罪最后一条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六和敬。我们如果坚持自己的意思,坚持自己的主张,把见和同解破坏了,我们就造这条罪,将来死了以后堕阿鼻地狱。

  所以,一定要谨慎,要读经。我们為什麼不能放下?不明理。你真正明白道理了,自然就放下了。你来跟我说什麼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只要不妨碍大眾修行都好。我们要学诸佛如来的「恆顺眾生、随喜功德」,绝对没有自己的意思。大眾的意思,我们看得清楚,这些都是妄想、执著,要慢慢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减轻。

问:我念佛入静时,面前出现红色的「离」与「积」字,请开示。

答:「离」是教你放下,离一切虚妄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如何离?心裡决定不分别、不执著,就是离;不是真的要你离开相,相是离不开的。「积」就是积结功德,你能离相,就是积结功德,所以离与积意思相同。这是好境界,但是不能执著,执著就容易產生魔障。你念佛止静时,出现任何境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要执著就是好境界。21-90-68

问:请问追顶念佛是否可以经行,持续多长时间為宜?

答:这要看你自己的体力,看你自己的环境,时间当然愈长愈好。经行就是绕佛,绕佛的时候可以用追顶念佛,实在讲是行住坐卧都可以。追顶念佛的效果是不容妄念夹杂,过去黄念祖老居士就是用这种方法,所以他一天能念十四万声佛号。21-90-71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