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學者教授與淨空老教授對話-如何以教育達致人類永續世界和諧

學者教授與淨空老教授對話-如何以教育達致人類永續世界和諧

学者教授与净空老教授对话



如何以教育达致人类永续世界和谐



(共一集)


2007/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锺居士: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张教授,尊敬的各位大德、同学、朋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请我们尊敬的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教授,来跟我们座谈和开示。今天我们所探讨的主题是「如何以教育来实现人类的永续和世界的和谐」。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师父上人。

  我们的师父一生致力於佛陀的教育,到今天已经是整整教学四十九年了;一生为佛教正名,提倡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一生专弘净土法门,大力的弘扬《佛说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到晚年,现在是每日都讲《华严经》。而且老人家虽然今年是八十一岁高龄,仍然非常关心世界的和平,和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提倡宗教和谐。在新加坡三年半的时间,团结九大宗教,成绩非常卓着。在家乡庐江办教学,以弟子规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创立和谐示范镇,也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今天我们很荣幸,也很感恩,我们师父上人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来开示。

  参加我们这次座谈的,还有来自台湾的成功大学,张有恒教授。他是管理学院的教授,马上就要走马上任,做成功大学管理学院的院长,今天特地从台湾赶来,请示我们的师父上人。张教授他也是学佛多年,也是跟随我们师父上人学习。

  今天我想先请张教授来为我们提出他的一些问题,来请教老法师。

  张教授:恭敬的师父上人,弟子听师父上人讲经已经十几年了,深深觉得「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但是我们在大学里面教书,常常发现很多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不相信因果轮回,不相信人生有来世的这样一个说法,我们在学校教书,应该怎麽样来扭转这种看法?

  净空法师:这桩事情应该是很正常的,我们在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之前,也是对所有的宗教都怀疑,而且都无法予以肯定,总是把它说成迷信,尤其是佛教。因为其他的宗教,有的时候还讲讲道、还讲讲经,唯有看到佛教只有为死人服务,没有为社会大众做一点好事情。一般讲,外国的宗教都是一尊神,唯一的真神,那佛教是什麽都拜,所以给我们一个观念,佛教是多神教、是泛神教。多神跟泛神,在宗教里面就属於低级宗教,这尤其是让人家产生错误观念的。

  早年我跟方先生学哲学,他老人家给我讲一个哲学概论,分作几个单元,最後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我就很惊讶,我说佛教是迷信,怎麽会跟哲学扯上关系?他告诉我,你不懂。那年我是二十六岁,我也是很固执的人,他告诉我,他说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佛经是全世界哲学里面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这几句话把这观念总算转过来。转过来之後,就是听他讲的「佛经哲学概论」。那个时候是早年,方先生好像只有四十五岁左右的样子,很年轻,他告诉我:佛法里面,十分之二是高等哲学,其余十分之八是迷信。我们要学,学哲学,不要学迷信。我是这样入门的。他认为十分之二是什麽?就是性宗跟法相(法相唯识),性相两宗,他说这两宗是哲学,特别是世界上任何哲学也不能相比。我们知道大概从我认识方先生不算太久,我想应该是五年的时间,方先生在台湾学校教书,全教佛学,全教的佛经。在台湾大学,他开的是「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大乘佛学」,是很大的系列,讲了三个大系列;以後从台湾大学退休,辅仁大学请去,他在辅大博士班讲「华严哲学」。所以後半世,我看他应该至少有二十五年,他在学校教书全讲佛学,这使我们很震撼。非常可惜,他走的太早了,他走的那一年是一九七七年,那一年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

  张教授:那是三十年前。

  净空法师:对,一九七七年。我来的时候,我还去看过他,他身体还很不错,我问他身体状况,他说感觉到在精神上有一点疲劳。我在香港四个月,四个月回去之後,他过世三天我回去,我参加他的告别式。所以那个时候应该他病已经很重了,不过他是非常乐观的人,对於生死看得很淡,晚年的时候,他的佛学整个转过来了,所以我想他如果能再多活五年,对於佛法在台湾的弘传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真正进入状况。

  我自己接受他指导之後,没有多久我就认识章嘉大师,那是个佛学家,我就接受他老人家的指导,这是个专家。方先生接引,真正紮根是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第一本书叫我读的《释迦谱》、《释迦方志》。这两本书唐朝人写的,我们读了之後,章嘉大师告诉我,学佛,那你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对他不认识,你就会走入偏差。所以这个教学,我们在很多老和尚没听到过,这是很难得的一个缘分,让我们从传记里面认识释迦牟尼佛,那我们才了解他。了解之後,方先生讲的话就没错。

  以後我明白了,方先生说性、相两宗是高等哲学,方老师是在门外看到佛的大门,大门就这麽漂亮,那十分之八是迷信,里面登堂入室他没有看到。但是到晚年看到了,晚年是完全了解。我跟他二十多年,也常常在一起谈到这些事情,那完全不相同。我们从世尊这一生当中,就事论事,现在人讲科学,讲科学,我们不讲别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他是王子,他应该是继承王位的,十九岁舍弃了王位的继承,舍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出去求学,真的是求学。他求学的目的是想能够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他父亲是反对他,他说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你要真能替我解决,我就不出去。真不能解决,这大问题,生老病死的问题,所以他就出去参学。学习可以说是我们能够理解到的,他是王子,那身分不一样,非常尊贵的身分,而且又聪明绝顶,当时印度所有宗教里面的大德,学术界里面的长者,统统亲近过。印度的学术跟中国确实不一样,在当时全世界那的确是登峰造极,为什麽?他们修禅定,世出世法,就是宗教跟学术统统都修禅定,在禅定里面能够突破空间维次,就是我们一般人接触不到的六道轮回是他们发现的,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

  张教授:禅定中看到。

  净空法师:对,不错,婆罗门教,这是最古老的宗教,它有一万多年历史,释迦牟尼佛到今天才不过二千五百年,那太长了。所以他们有能力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能够到阿鼻地狱,他统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现量境界,不是理论推想的,不是听人传说的,各个人都有这个能力,都能看到。释迦牟尼佛有三个问题不能解决,这都明白了,那是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没有人能答覆,学术、宗教都没有办法答覆。为什麽会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之外还有没有世界?没有人能答覆,所以他学了十二年,到三十岁,十九岁到三十岁他学十二年,就是印度学术界跟宗教界他统统都学遍了,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他到恒河旁边找一棵大树底下去入定,那个大树现在叫菩提树。他入定的时候,他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开悟。我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教里面讲世间跟出世间,什麽叫世间?什麽叫出世间?世间跟出世间没有界限,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叫出世间,没有放下的都叫世间。

  张教授:都在一念之间。

  净空法师:都在一念之间。他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统统放下。这都是示现,这要从佛的境界里面来讲,这佛是故意做样子给我们看的,告诉我们智慧能力不是从外面来的。

  张教授:本具的,内造的。

  净空法师:是,自性里面本来有的,就像他在《华严经》里面讲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一个一样的,都平等的,你都有跟佛一样的智慧,为什麽?自性里面本来具足。德能,你的德行、你的能力跟佛一样;你的福报,相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福报,福报也一样。世间人所希求的,求之不得的,佛说你不要向外求,你向外求,求不到,向内求。向内求,内是自性,他那一放下之後,就是我们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早年读《坛经》,囫囵吞枣,没有体会,以後读《坛经》时就明白。你看六祖惠能他开悟的时候,他讲的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就是没有想到,没想到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妄想分别执着这个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假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法里讲是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抽象概念,它是一个错误的抽象概念,是个虚幻的抽象概念。这个抽象概念,你执着它,你没有把它放下,它真起作用。它的作用是什麽?把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全障碍住,你有透不出来。惠能大师你看他示现的,他不认识字,他没有念过书,他也没去参学过,二十四岁去访问五祖忍和尚,半夜三更给他讲《金刚经》,我估计顶多两小时,他一生听经就两小时。两小时,老和尚给他讲的是提纲挈领,不是细讲,就是讲个大概,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什麽豁然大悟?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

  锺居士:你看六祖让我们多羡慕,我们现在听经听了十几年。

  净空法师:他这一放下之後,你看他说的这五句话,他这五句话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是同样一个境界。这你一定要晓得,这是什麽?这是我们每个人,他说出来了,佛没有说出来,佛说出来是散在经典里面,不是像他那麽样提纲挈领的几句话就讲出来,佛是在一切经里面,做出来给我们看到的。他第一个「自性清净」,第二个「本不生灭」,本不生灭就是印度人所追求的大涅盘,涅盘是印度话,意思就是不生不灭。对,不生不灭,这是本来不生不灭,涅盘就不必追求,你自己本来有。第三句话说「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智慧、德能、才艺、福报,圆圆满满,一点欠缺都没有,本自具足。第四句话「本无动摇」,你看我们的念头七上八下,没有,那是假的,你的心是定的,永远是定的。最後一句话重要,「能生万法」。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万事万象从哪里来的?你自性变现的,这个道理太深!所以今天宇宙,科学家讲什麽爆炸,那全是讲不通,决定讲不通,自性变现。这你要不是亲证,你不了解,整个宇宙是你自己变现的。

  锺居士:不是从大爆炸出来的。

  净空法师:不是大爆炸,那是决定讲不通的。这自性现的相是什麽?那就是讲精神跟物质,这法相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阿赖耶的四分。阿赖耶的自证分就是法性,就是自性;证自证分就是智慧,就是自性本来有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你本来有的,你被障碍了,透不出来;见分这是精神的,精神世界,相分是物质世界,见分、相分统统是法性里面变现出来。所以佛讲整个宇宙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的是一真法界,《华严》讲的华藏,极乐世界,一真法界,变的是十法界。十法界怎麽会变?十法界因为你有了无明、有了妄想、有了分别、有了执着。你看佛对这个事情,如果你真的通达明了,你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就成佛!佛讲的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眼睛看一切众生真的是佛,一点都不假,只是什麽?只是这尊佛他现在有妄想分别执着障碍着他。是不是真的障碍?没有,没有障碍自性,也没有障碍法相,法性跟法相都没有障碍,这才是真正的境界,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实相是这样的。

  你要明白这个道理,那事情很简单,相貌是自己变的。你看相随心转,你要想一个好相貌,好心就变成好相貌;好心,清净心,身体健康。所以你身上生病,要不要去治?不需要,用你的意念一转,为什麽?万法是自己变现的。不但是这个,现在的山河大地,你看今天我们看到这些网路上载下来的讯息,欧洲的水灾,英国伦敦都淹了,连牛津都成问题。这水位差不多到达饱和点,非常危险,六十年来从没有过的,大zai 难。这些zai 难,科学家说这是温室效应,排废气,佛法不是这样的,科学家讲的数据是从缘上讲,佛法讲因缘果,从缘上讲,佛法从因上讲。因是什麽?因是念头,念头善,没有一样不善;念头不善,没有一样是善的。我们今天看全世界的人,现在麻烦大,念头不善,相信科学,不相信宗教。

  我们晓得西方世界,几千年维系的社会安定靠宗教。东方人比他们高明,东方人,中国有儒释道三家,三家在从前是学派不是宗教,佛也是如此。佛在中国变成宗教,我看不到三百年。你看康熙、乾隆的时候,佛教还是学派,还不是宗教。大概变成宗教,我看恐怕是从嘉庆以後,嘉庆以後逐渐对於学术讨论上,慢慢转变,变成经忏佛事。而且经忏佛事,最盛的时候应该还是在咸丰,咸丰、同治、光绪。

  锺居士:经忏佛事不应该做为佛教的一个主流。

  净空法师:没有这个事情,佛教从来没有做这个,没有。佛教以前寺院的时候,是教学的场所、是学校,不是干这些事情的。

  张教授:所以师父是说近百年来才变成为赶经忏佛事?

  净空法师:对,不错。

  张教授:这是错误的。

  净空法师:是错误,我们是从来没有想到的。这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三百年前的佛教,那就不一样。

  张教授:等於是走样了。

  净空法师:走样了,从学术变成了宗教。所以去年我在巴黎的时候,我们国家的代表,中国代表,章新胜先生,他也是中国教育部的副部长,他请我吃饭,就问我:佛跟道是宗教,儒算不算宗教?我跟他讲,儒释道都不是宗教。现在把它挂上宗教的名义,实在讲太委屈。

  锺居士:它们应该是?

  净空法师:是学派,确实是学派。所以学派变成宗教是很不幸。但是你今天不能不承认它是宗教,它确实是变成道地的宗教。我们学,我们是学哲学,佛学讲什麽东西?你要不读经不知道,你要读经之後就晓得,你看《华严经》,它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哲学,讲科学,科学也比现代科学讲得高明。现代科学向两个极端发展,宏观的,讲太空物理,太空物理佛比它讲的高明;微观讲到量子力学,那佛经上讲量子力学比它又讲得精采。量子力学里面,佛讲的是微尘,佛经是用微尘,现在讲粒子、夸克,讲最小的物质。最小的物质里头有世界,这科学家没讲到。佛法讲的是夸克里面的世界跟外面的世界没有两样,外面世界没有缩小,夸克里面的世界并没有扩大,大小不二,这是科学家没有法子理解的,他也没有办法去证得的。所以佛法的证就是放下,没有别的。佛教你放下执着,你就证阿罗汉;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放下妄想,你就是佛。所以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里面三个学位,就是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不能宗教,宗教不能人人都是上帝,那还得了!神只有一个,不可以两个,佛是平等的。不一样。

  张教授:师父刚刚提到放下,我们一般人都是错误的观念,包括伦理道德的观念逐渐的沦丧,这个习气经常会现前,我们怎麽样来导正?

  净空法师:那就是烦恼习气,烦恼那就是苦难,苦难是你自己找的,没有别的,还是要把这个讲清楚、讲明白,你有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佛家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你有了妄想分别执着,你的智慧就变成烦恼,你的德能就变成业障,你造业,你的福报就变成了饿鬼、地狱、畜生。所以佛讲「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就是那个转变。你放不下就变成那样,放下,就回归自性。

  张教授:所以总在一念之间。

  净空法师:就在一念之间。凡夫跟佛差别在哪?就一念。这一念之间,我们相信,惠能大师做出证明,他一念转过来,他就成佛了。

  张教授:所以这就是要靠教育。

  净空法师:靠教育。

  张教授:把这个道理说清楚,让大家了解。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你看他从放下之後,他就开始教学,三十岁开始教学,他七十九岁走的,四十九年。所以佛门里面讲「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现代人听了又变成宗教。所以我在巴黎讲的时候,我说释迦牟尼佛办班三百多届,教学四十九年,变一变就通了。

  张教授:这是教学。

  净空法师:教学。

  锺居士:所以我们现在也看出来,您教学四十九年。

  净空法师:是教学,一生都是搞教学。而且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样子太好,这使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这麽多年来,这个经验、历练当中。一生没有道场,他讲经教学在哪里?在树林底下,在河边、树下,席地而坐,是这样教学的。但是他又很活泼,他也接受这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的供养,人家有花园、有别墅,请他去住几天,他也很随顺,也并不固执,他到那里去教学,去教一个阶段、一个系列,讲完了,他就走了。我们用现代的话说,释迦牟尼佛他有使用权,他没有所有权,这我们应当要学的。

  张教授:这就很自在。

  净空法师:对,很自在。

  锺居士:放下了。

  净空法师:对,放下,他有使用权,他不要所有权,所以道场还是你们自己的。这有什麽好处?出家人心定,他对於名闻利养不会起心动念。你说盖一个大道场,这个人要想争,那个人也想霸占,这道心就没有了,他的贪瞋痴慢就起来了,所以他永远不要道场。走的时候,死的时候,不是死在房子里,在树林里,这做得好。我在这里想,过去佛教传到中国来,那是帝王礼请法师过来的,中国人尊师重道,哪有让老师出去讨饭,讲不通。老师要是没有地方住,住在山林里面,那人家不把他骂死了?所以到中国来,他也很随顺,道场国家建立的。国家建立称寺,寺是政府办事的机构,所以寺跟庙不一样,它是政府办事机关。你要到故宫去看,你能看到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直属皇帝管辖的九个寺,九个单位,寺的长官叫卿。部是宰相,宰相下面的办事机构称部,部长是称尚书,礼部是教育部,侍郎就是次长,所以它是教育机构。佛教教育皇上抓,儒家教育是宰相抓,皇上抓的就更吃香,所以它很普遍,它传播的比儒传播得快,传播的有效果,那就是它直属皇帝。所以它的建筑完全仿造皇宫,皇宫在从前不是任何人可以建,佛可以,佛的寺庙都是皇宫的建筑。

  张教授:所以以国家的力量来推广佛教的教育。

  净空法师:对,来推广。这是我们要了解,到中国来的时候。但是中国佛教百丈跟马祖建丛林,方东美先生跟我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这是佛教在中国第一次革命性的变成中国佛教。丛林是正规的大学。

  锺居士:佛教大学。

  张教授:专科大学。

  净空法师:真正变成大学,所以你看丛林的主席就是方丈,校长,他底下的首座,首座是教务,教务长。维那是管。

  张教授:我们叫学务长。

  净空法师:不是管学务,他是管训导。

  张教授:现在叫学务。

  净空法师:现在叫学务。这监院就是总务。

  张教授:总务长。

  净空法师:所以它这个名字不一样,这职权跟学校完全相同。中国、外国学校还是这三个机构组成的,所以它确实是学术。方老师跟我讲过多少次,中国佛教要复兴,一定还要恢复丛林制度。丛林制度,它是选举的,所以这民主,几千年在中国佛教里面,它就实行。

  张教授:方丈是大家推选?

  净空法师:是,推选的。方丈底下的执事都是这样的,方丈底下这三个叫纲领执事,都是选举的。任期一年,完全是服务,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要尽这个义务,连选可以连任。他是腊月三十总辞,总辞之後马上就选举,第二天初一,新的住持就接任。非常好,没有争的,没有竞争,真正民主,为什麽?他天天在上课、天天在教学,大家都懂得,都能放下。对,没有名闻利养的观念。确实选上都是热心为大家服务,大家看到你有能力,才选。所以一切问题都是教育问题,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教育。我在最近这几年,我参加十次世界和平会议,里面七次是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去年我们还到它的总部办了个活动,我们算是主办单位。每次的活动里面,我都提出报告,因为大家的主题差不多,都是一个题目,「怎样化解冲突,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是联合国诉求的大目标、大方向。

  锺居士: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世界。

  净空法师:对,那你看联合国开会开了三十多年,七0年代开始,搞国际和平会议,世界是愈开愈乱。它投进去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没有效果。

  张教授:没有效果。

  净空法师:所以我们就提出中国老祖宗的方法,中国五千年为什麽能够长治久安?为什麽能够维持大一统?靠什麽?这麽大的幅员,这麽多的人口,这样复杂的族群,现在中国族群,五十多个族群,能够变成一家人,和睦相处,完全靠教育。

  张教授:伦理道德的教育。

  净空法师:对,伦理、道德、因果这三个教育,它就是靠这个。这三个东西我们提出来建议给联合国,他们听到都很欢喜,也很感动,可是下来之後,来跟我聊天的时候:法师,你说的是很好,这是个理想,不能落实。不能落实,他没有信心。所以我就想,一定要做一个试验,要做一个样板给他看,他没看到,他不能相信。

  张教授:没有信心。

  净空法师:所以我一定要做。这是我在美国、在新加坡、在澳洲各地方都去找看有没有这个机缘,我们来找一个小的区做个试点。这小区的想法,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搞一个试点来做,但是都不能成功,缘都不成熟。前年,是2004年,我很久没有回到老家,回老家去看看乡亲父老,家乡我们自己这些族兄弟们,同一个曾祖父的,也算很亲还有六家,还有三十多人。同辈分的就不少,就很多,族里面是不少。就谈到这些事情,他们就很高兴:回来做,到我们家乡来做。

  他们就带我到处去看,结果看到汤池这个地方不错,正好汤池镇镇政府里有个小单位要卖,我们去看,看了很合适,很好,就把它买下来,就在那个地方做试验。没有想到,这个试验,我们开始是2005年11月招生,因为我们教学,教学需要老师。找什麽老师?找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年轻的。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这个小镇,这个小镇十二个村庄,居民四万八千人,希望这个小镇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为什麽?我们传统文化已经丢掉三代到四代,差不多八十年到一百年,丢掉了,现在不要说是年轻人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这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所以这你不能怪他。我们现在要把他捡回来,可不是那麽简单。你现在如果叫年轻人,他看到老人不做,他不相信,他怀疑。所以在学校里头,教学生,老师没有做,那没有用处。

  张教授:要以身作则。

  净空法师:对,以身作则。所以我就一共招了三十七个老师,有四百多人来投考,我们精挑细选,真正志同道合,对於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招来之後,我就要求他们,我说孔子教学,他为什麽会成功?有这麽大影响力?释迦牟尼佛教学为什麽产生这麽大影响力?没有别的,就是一桩事情,他做到了。我自己做到了,再去教,人家心服口服。我自己没有做到,教别人,不能成功。

  锺居士:所以现在伦理道德教育,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老师要亲自身体力行。

  净空法师:对,一点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就是这一桩事情。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四个月,都能把《弟子规》落实。《弟子规》不长,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总共一千八十个字,我说这不是背的,这不是讲的,这是做的,你做出来给人看。

  张教授:落实弟子规。

  净空法师:你才能够教得好。这是很难,我给他们四个月的时间,我希望四个月,你们能够做到,做到之後,我们就分头展开,到十二个村庄去教。到农民家里去教,是身教!我在你家里表演做孝子贤孙,让你家里老人看,让你家里的小孩看,老人看了感动,哎呀!我们怎麽没有教小孩?小孩看了感动,哎呀!我们不孝父母。他就感动,这样把他教出来的。

  没想到,他们两个月就落实,我们非常安慰。所以我跟杨老师讲:我们这个工作非常艰苦,把中国传统文化再搞起来,不是一个简单事情,我说我们要受尽委曲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没想到这些老师下乡教学,开始去都排斥,他说你们教我这干什麽?你们教我怎麽赚钱?他们要赚钱。你们教这个干什麽?结果以後,一展开教学,两个星期他们就感受到了,好!为什麽?家庭和了,夫妻不吵架,婆媳能相处,跟邻居不争了,邻居本来小小事情都要争的面红耳赤的,现在不争了。三个月,社会风气都改过来。

  张教授:教学的效果。

  净空法师:对,我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惊讶,我预计是三年,怎麽三个月就成就了?所以我就想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厚,五千年的底蕴,底蕴深厚,所以人的迷惑是一时的,你一唤醒,他就回头。

  张教授:很快。

  净空法师:太快了。这是非常的难得。我就在旁边看,三个月看到效果,再看两个月,效果卓着,我就想怎麽样把它介绍给联合国。这是个大事情,这不是一个小事情,联合国也不是那麽容易进去的。结果到七月,七月时联合国找我,他说办一个他们联合国从来没办过的,办一个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年,就是去年2006年,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年,他们要办这个活动。联合国从来没有办过宗教的,这一次办宗教,我想我们祖宗有德,祖宗保佑的,要不然不可能的事情。找到我的时候,我不相信,因为联合国的对象应该是找国家,他怎麽会找到我?所以我就派了三个人到巴黎总部去探听一下,真的还是假的?结果三个人到巴黎去了几天,打电话告诉我,是真的,的确,他不是找我们,他是找泰国。那就对了,泰国是佛教国家,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我说那就对了,泰国找我,我说这就对了,我跟泰国还有点关系,有点很好的关系。因为第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在泰国开,他们头一次,我去参加,在曼谷,跟泰国结了缘,我说这就对了。以後证实了,我就马上答应,我说行,这个我支持。他邀请我做主办单位,我同意,就这样子做成功。

  所以这个机会,我到联合国参加这个,我说我有两个目的,都是帮助联合国这麽多年来没有法子解决的,第一个就是宗教可以团结,第二个是人民是可以教得好。光靠开会,没有用处。联合国很难得,那个大会堂给我们做展览,它的展览厅,大厅给我们做展览,我们就把汤池这个成就,这个不到半年的成就,做出详细的展览。大展览厅一面是展览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蹟,一边就展览我们汤池教学的效果。这给它留下很深印象,很深刻的印象。後续,这是今年,巴黎,我们也有人到那边去,传回来的讯息,就是各个驻联合国的使节非常有愿望想到汤池去参观,把这个讯息透给我,我们的傅大使、张双鼓先生跟我也是很熟的,他透讯息告诉我,他说去年办这活动影响很大,在联合国从来没有过的,这麽多国家大使都想去看看;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明,和平工作难做,没有法子做,看看这是不是可行?都有这个愿望。我就表示很欢迎,我说这是好事,是可以提供给他做参考,就是很难得的一桩事情,统统要靠教育。

  尤其是台湾,台湾现在这麽多年,我离开十年了,十年没有回去了,这个社会的动乱,伦理道德可以说完全丧失了,这是中国谚语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严重错误。我跟马英九见过面,我跟他谈过,他过去的底蕴还很不错,我就曾经告诉他,他认为我的看法都很正确。我说台湾走的路,台湾要走上真正幸福美满,首先要肯定一个中国,这要知道。

  我所理解到的,我们汉族,《百家姓》里面的汉族全是黄帝子孙,我很相信。我的家谱里面,我的家谱找到,这难得,这是祖宗保佑。文化大革命,祠堂毁掉,我也认为家谱毁掉,找不到根。那一年回去之後,没想到,我们有个族兄弟,他告诉我家谱还在,我说在哪里?在他那里。我说怎麽会在你那里?他从祠堂偷出来,保存到现在,没有一个人知道。我说好,你赶快拿来我看看。我们这一看一查,一代一代记载下来,真的到我这一代是黄帝的一百三十六代。那更早的祖宗,伏羲,我们家谱头一个伏羲之後。伏羲到黄帝应该大概可能有一千年,因为伏羲之後是神农,神农到黄帝有五百年,大概有一千年的样子,这没有记载,因为文字没有发明,发明文字之後,才有记载。所以我们只知道头一句写的是「伏羲之後」。伏羲之後,当然也就是神农,神农是伏羲之後,所以这是一家人。一家人如果搞分裂,你怎麽能对得起祖宗?这叫大不孝。在全世界,有这麽完整家谱、家族历史,全世界都没有,你说这多珍贵。

  张居士:能够保存这麽久。

  净空法师:是,凡是汉族的这些姓全都是炎黄子孙,全是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是一个大家庭。我在美国住的那麽多年,美国人常常反对中国政治制度,我就告诉他们,我说你们完全错误,你们不了解历史,你们不了解事实真相。我说好比他们做生意、开店一样,我说中国是个老店,子子孙孙继承下来,老祖宗传业的,这是一个大的公司、大的企业,代代相传的,你们美国都是从欧洲移民过来,你们没有历史、没有渊源,那只好摆摊子,你们是摊贩。你们是摊贩,那当然大家推选一个总统来代表联系工作。我说美国这个制度不适合中国,中国制度不适合美国。如果说是几千年这个大家庭,你把人家拆散,你这罪过多重?你跟他一讲,一分析,他就明白,他就懂得。

  锺居士:所以对美国人也得要教育。

  净空法师:要教育他,同时也要教育他重视家族,因为有家族,你才会爱家,你才自爱。自爱爱家,你才爱国,才能爱众生;你不自爱,不知道爱家,怎麽可能爱国?假的,哪有什麽爱国的?没有这个道理的,更不可能爱人类。所以中国你看这麽多年来,靠什麽维系住?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没有了,中国还存在,靠什麽?靠教育。

  张教授:家庭,尤其是家庭教育。

  净空法师: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全世界找不到的,就是家庭教育。所以我每次讲演,我都提到中国家庭教育是基础、是核心。学校教育,从前私塾是家教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教的扩充,道德教育,就是圣贤教育是家教的圆满,是一个教育,根是家庭教育。家没有了,其他都没有法子,基础没有了,根没有了。

  锺居士:所以师父您刚才讲了伦理、道德、因果,都是要在家庭教?

  净空法师:都要在家庭教。

  锺居士:您跟我们勾勒出伦理道德大的框架,我们也明白要推动这个教育必须要以身作则,老师要先做到,才能有效果。但是现在因果教育如何推动?像刚才我们张教授提起,现在人都不相信因果,只相信科学,说到因果是迷信。

  净空法师:因果教育用科学去证明,你看现在外国人相信了。那个魏斯博士我看他报告里面,他告诉我们,现在美国人对於轮回因果的相信,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

  张教授:提高了。

  净空法师:十年前是百分之二十七,现在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他们的书,现在好像有三十多种语言的翻译,现在是世界畅销书。

  张教授:就是那本《前世今生》?

  净空法师:对,他有四本书,我叫他「魏斯四书」。我全部看过,而且我摘要,摘出来之後,我把它做成光碟,光碟大家看方便。你看看那个时候,他原来是学科学,他不相信因果轮回,结果他用深度催眠的方法给人治病,都能够叫人回到过去世,回到前生,回到再前生。有一个听说回到八十多世,八十多世,四千多年。生生世世,他是男的或是女的,从那里一看,他说人没有国籍的分别,也没有种族的分别,也没有宗教,你什麽都信过,你哪个都信过。他说你要一知道前世的事,问题全解决。所以我觉得那个书还有美国凯西的报告,也都很有价值。所以从外国东西看,外国人再能回过头来看中国的,那吸取更精髓的,中国对这报告太多太多,而且因果这个事情,现在是世界太乱,这是乱世,而因果就在眼前,只要你细心观察。我们自己是亲身体验的就不少,你没有办法否认,你亲身体验到的。

  张教授:所以顺便请教师父,这几年来我们的天灾人祸特别多,无数的众生不幸罹难,在人类这个存亡存续的关键时刻,我们学佛的弟子应该怎麽做,来挽回世界的劫难?

  净空法师:最重要就是自己认真修行,你自己不认真修,你自己救自己救不了,你慈悲心,关心别人,也是落空,所以一定是先从自己。这个问题,前个星期,北京有几位教授,也都是很有名的权威教授,到这来,他们提出九个问题,我们讨论了四个小时。我跟他讲解里面,那里面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这些年来提倡《弟子规》。他们可以说,那都是大儒,现代的大儒,就是问我《弟子规》,为什麽要这麽重视《弟子规》?汤教授,汤一介教授是北大的,他现在编《儒藏》。这次香港书展的时候,我买到一册,《中华儒藏》的样本,我买到。编的是不错,我很赞叹,编得很好。他们就问我,我常常讲的儒学跟学儒,佛学跟学佛,他要我再详细解释一下。我就跟他讲,这是现在我们在世界上接触到的学者专家太多了,我去年在英国伦敦剑桥给他们上课,讲演的时候,我都提出来。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汉学学院,里面的学生很不错,普通话讲得很好,基本上都不需要翻译。而且他们能看文言文,他们能读《无量寿经》,真不容易,真了不起。他们居然用《无量寿经》,我问他用哪个本子?用夏莲居的本子。

  张教授:会集本。

  净空法师:会集本写博士论文,我说好!还有一个用孟子,还有一个是写王维的,唐朝文学家王维,写博士、硕士论文。你看,我跟他们讲,我说你们很难得,你们可以拿到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典籍,可以拿到博士、硕士学位,但是你们的一生,依旧会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他们笑起来,那老教授也笑起来。我说为什麽?你决定没有像我这麽快乐。什麽原因?我所学的跟你们颠倒,你们学儒学、佛学、道学,我是学儒、学佛、学道。这差别在哪里?我说你是个博士,甚至於你是大学里面博士生的导师,你在大学是权威的教授,你们夫妻不和,你们父子不和,你还有贪瞋痴慢,你还有七情五欲。

  锺居士:没做到。

  净空法师:这就是什麽?你家不齐。你家为什麽不齐?你身没有修。身为什麽没有修?你意不诚。意不诚,你心不正;心为什麽不正?你没智慧,这个致知是智慧;为什麽没有智慧?你没有放下,你烦恼习气没有放下。真正学儒,先从格物,物是物欲,就是欲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要把这个放下,这个格是格除,你把这个放下,你跟佛法讲的一样。你放下了,智慧就开;你智慧开了之後,意就诚了;意诚之後,心就正了;心正之後,身修,然後家齐。这叫学儒。佛法也是如此,先断烦恼,再学法门,四弘誓愿摆在那里很清楚,都是从看破放下,放下是格物,看破是致知。

  张教授:师父,道家讲的心斋跟坐忘是不是同样这个意思?

  净空法师:对,也是,但放下得不彻底。不彻底就叫世间法,彻底,叫出世间法。

  锺居士:所以儒释道三家,是不是目标方法都有相似的,只是有彻底和不彻底的区别?

  净空法师:对,程度上有差别。

  锺居士:像刚才张教授提出来坐忘还有心斋,庄子提出来,坐忘就有点像我们的身心世界都能够放下。有一天颜回跟他的老师孔子请教,颜回就跟孔子说,老师我现在修学有进步了,我都把仁义放下,忘掉了。然後孔子说,你这还不够。回去之後,过了几天,他又来说,我把礼乐也忘掉。孔子说还是不够。颜回过了几天又来说,我坐忘。他原话是讲,「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他就把这个身心还有思想统统都忘掉。这种坐忘是不是跟佛法里讲的戒定慧有相同的地方?

  净空法师:有相同,但是问题,他是用内功,就是禅定的功夫,禅定的功夫把它完全伏住,它不起作用。就像印度宗教,他能到色界天,能到无色界天,他没有断。他这个定功失掉的时候,他烦恼就起现行。所以这是什麽?这叫世间禅定,伏是世间禅定;真正转变了,转烦恼成菩提,那是出世间禅定,这是很深的功夫。

  锺居士:所以道家他还是没有出。

  净空法师:没有,他们顶多,佛法讲的到三果,他没有办法到四果。四果是境界转,三果的时候伏,控制住,完全控制住,但是没有转过来。所以他定功失掉,他又现行。世、出世差别就在此地。

  锺居士:所以他可能是等同於像佛法里讲的定,还没有开慧。

  净空法师:世间禅定,那定也有慧,那慧不是大慧。

  锺居士:还没有真正断烦恼的慧。

  张教授:不是究竟,可能会堕落?

  净空法师:对,他不能够转,不能够把烦恼转成智慧。烦恼转成智慧就得大自在,那就入不二法门,那得大自在!

  锺居士:所以他讲的心斋,就有点像我们的戒一样,就能够把我们的心保持清净,之後,保持虚无的状态,慢慢进入定的状态,坐忘。再往上就是可能要再进一步,需要开智慧。

  净空法师:这妄想是起心动念,这很难。因为起心动念太微细了。你说物质,佛法跟我们讲,物质根本不存在。现在科学家也承认,承认宇宙之间只有场,承认只有场,就跟唯识家讲只承认识,除这个之外,他都不承认。为什麽?物质是意念,就是阿赖耶识变现的相分。

  张教授:所以佛法讲「依报随正报转」,那现在我们看到目前社会、世界的动荡不安,就是我们人心不善所造成的。

  净空法师:如果真明白了,你能够从这里转,这才真正化解zai 难,但是现在不相信。所以你看日本江本博士做这试验,他最近要来看我,我欢迎他来访问。他做的试验就是日本的琵琶湖,琵琶湖像海一样,很大,那湖,在一个海湾里头,那个海湾是死水,二十年,那个臭味气味很难闻,他在那做试验,就用意念来转,试试看。他搞了三百五十人,在这海湾旁边找个九十多岁的老和尚,领头去那里祈祷,很简单,就一句话,大家把一切妄念放下,以真诚的心来祝福水乾净了、水乾净了,就是这一个念头。三百五十人做了一个小时,到第三天水真的乾净,臭味没有了,保持半年。日本的电视台、报纸统统都报导。这是意念转变境界,你想所有一切zai 难,如果大家都能够发出好的意念,zai 难就灭轻。

  张教授:那如果这样,师父我们对於最近高尔前副总统提出来的,「不愿面对的真相」,全球暖化的问题,还是要从我们内心来转化,那样的境界。

  净空法师:没错,他是看到这个事实的现象,zai 难的现象,他不知道zai 难的现象根在哪里。

  张教授:怎麽解决?

  净空法师:他不知道。他只讲温室效应,所以我们尽量灭少排出废气,这是什麽?这在佛法里讲缘,他不晓得因。缘是治标,不是治本。我曾经讲过环保这个事情,环保是大家都意识到了,永远做不好,为什麽?你没有找到到因,因是人心,必须先要懂得精神的环保,心理的环保,外面就很容易,会真有效果。你要不从内心做起,光从外面做,怎麽做都做得不好。

  锺居士:所以这也是属於教育里面,心灵环保。

  净空法师:对,不错。

  张教授:从心地下功夫,才能够改善我们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环境。

  净空法师:对,不错。

  张教授:归根究柢还是靠教育。

  净空法师:靠教育,真的靠教育。所以佛法的教育什麽问题都能解决。这麽好的教育,没有人能提倡,我们感到非常的遗憾。好在这些年来,我们利用网路、利用卫星教学产生一些效果。

  张教授:师父在最近也提倡,我们在念佛、诵经之後,来加念千声的观世音菩萨名号,是不是请师父开示一下,做的主要目的?

  净空法师:目的是希望化解这个zai 难,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把自己的慈悲心唤起来,人人都有个慈悲心、都有个爱心,这个磁场它能够影响邪恶。磁场跟磁场接触时能够把它化解。

  张教授: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唤起我们的大慈大悲心。

  净空法师:这现在在推动,推动我是让我们的网路跟卫星都在播。我有个劝行的文,短文,我还要找个时间来解释、来讲解,一定要从内心产生变化,效果就卓着。头一个是你自己在zai 难里面不会感染。感染最可怕的是瘟疫,这瘟疫会很严重。有很多科学的报导,今年、明年,今年下半年,明年会有鸡瘟,狗瘟,牛,这些东西,家畜。

  张教授:传染病?

  净空法师:对,传染病。另外还有像外面的也还有一些,像禽流感这些,这都很麻烦。南洋现在听说新加坡有登革热,也死了几个人。这些佛法是用清净心,清净心不会传染,那就是我们讲的免疫,慈悲心能化解。所以清净平等慈悲确实是化解自己跟环境上的zai 难,不二法门。

  张教授:从这个根本?

  净空法师:从这根本,这些我们能够相信,境随心转。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先要做。无论对人、对事,你看我对汤池这些老师,对我们这些同学,我要求大家,头一个希望能做到谦卑,谦卑是德行的基础,谦虚,谦卑。你看中国的《礼记》里面讲的,礼是什麽?「自卑而尊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这是礼的精神,礼的基础,所以头一个学这个。如果自己不能谦卑,後头都做不到,这很重要。所以谦卑,先学谦卑,然後学的爱别人,我们才能爱别人,才能尊敬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你能把这六句话能够做到,你这一生会过得幸福美满的一生。怎麽落实?落实在《弟子规》,这是纲,总纲领,我们的目标落实在《弟子规》,落实在《感应篇》,落实在《十善业》,这个基础就紮好。

  他们那些教授也问我,我们这个基础教育之後,後续怎麽办?後续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为什麽?现在全世界一流的教授没有了。

  张教授:师父,这怎麽定义一流教授,一流教授的定义?

  净空法师:就是人师,就是说真正学儒、学佛的人没有了,都是搞佛学,儒学的,搞这个,真的没有了,那才叫一流的教授,一流的老师。所以我现在,我从巴黎回来之後,我就一心一意想,中心交给政府去办,我就想怎麽能带几个志同道合的,一门深入,但是没有这四个根,不能成就。就是一定要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这四个是根,像一张桌子一样,四个腿是四平八稳。你有这四个根,你就是圣贤的基础有了。好像盖大楼一样,我地基已经打好,那往上盖就行。没有这个地基,没有用处,必须要有这麽一个基础。有这四个根,然後儒释道,你只选择一部经,一部经十年,你就学十年。

  中国自古以来,这些圣贤都是自己学出来的,没有人教,圣贤哪有老师?都是自己学的,譬如学《论语》,你如果《论语》学十年,我讲的是,如果我们有十个人在一起,十门功课,一个人搞一门,每天每个人做半个小时报告,互相学习,我学《论语》的话,我每天做半个小时报告我所学的,请大家协助我。下一堂课,另外一个来报告。我们十个人,一个人半个小时,一天就五个小时。所以这十个人,是老师又是学生。一部《论语》大概是这样子一天半个小时,半年就学完了,半年後重头再来。十年,你就做了二十次的报告,一次一次不一样,所以到十年之後,纯熟了,通了,而且是十年学一样东西,心是定的,定生慧,慧就开悟。所以这戒定慧三学就一次完成。一个人搞一样,将来十年之後,就十个一流的老师。再有这一流的老师就可以办研究所,办研究所,我们就可以招生,招生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一个老师带十个,就一百个。这一百个带出来之後,就可以办大学了。所以现在不能办学校,办学校肯定失败,为什麽?办学校很容易,有钱就能办,老师求不到,没有老师。那些老师,每个人有每个人想法,会把学生头脑教到像浆糊一样,乱掉了。所以他在大学里教书,我说不要教了,不要去害人了。他还不错,听话,就辞掉了。

  锺居士:跟着师父在这边学习。

  张教授:所以师父是强调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有成就。

  净空法师:对,他一门通了,他门门都通,这是走捷径。现代人不懂,什麽都要学,什麽东西都学,样样都不通,样样懂一点皮毛,样样都不通,亏吃大了。这十年搞一样,他将来是门门都通。

  张教授:不能学的太杂。

  净空法师:不行,不行,你一杂就不行。

  锺居士:因为他智慧开了,就什麽都开了。

  净空法师:所以他一门,他心定,他心就定在这一门上。

  锺居士:这是戒定慧三学。

  净空法师:你看这佛跟儒,中国老祖宗千万年的经验,不会错。现代人搞这些科技,顶多不过三百年,三百年怎麽能跟三千年比?这要认清楚。所以你们在台湾,一定要好好的教,希望你们这些好的老师,要好好的出来带,把伦理道德恢复,带回来。

  张教授:跟师父上人报告,就是我在学校开「佛学与人生」这个课,我都请学生上台报告他学习弟子规的心得,就是让学生分组报告,报告他们把弟子规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净空法师:还有这个《弟子规》,我们跟他们老教授谈的时候,他们问我的比重,我是这样说法,我说《弟子规》跟《四库全书》,这是你们晓得很庞大的,放在天平上去摆一下,它两个是相等的,他们就呆了。为什麽?轻视,他瞧不起,这是地基。地基,我这一个地基跟一百层大楼,它的分量是相等。因为地基没有,楼就要垮掉。

  张教授:师父的这个见解,真的是!

  净空法师:还有我跟他说,这名教授,我告诉他,我说《十善业道经》跟《大藏经》是等量齐观;《太上感应篇》跟《道藏》也是相等的。你要有这种认识的话,你才重视,你才会认真去紮根,你紮根,学问哪有不成就的?

  张教授:所以要从打地基开始?

  净空法师:盖房子不打地基是怎麽行?哪有这种道理?

  锺居士:不打地基,就变成儒学跟佛学,打地基的才叫学儒、学佛。

  净空法师:不错。

  张教授:所以师父上人这是真知灼见。要从地基开始打起,不然就像空中楼阁,维持不久就倒了。

  净空法师:是啊。那天我跟钱教授,钱逊,钱穆的儿子,跟他讲这个,这要让他重视,因为大家把这看轻。

  张教授:以为都是三、四岁小孩子学的。

  净空法师:不是,不是,这是根。这个东西从三、四岁学的时候,一直到老的时候都不能够放弃。你盖大楼盖好,你哪一天把地基挖掉也垮掉。

  张教授:这可能是过去我们对《弟子规》没有那麽重视。

  净空法师:没有重视,不知道。

  张教授:不知道它是宝。

  净空法师:不晓得,不识货。

  张教授: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净空法师:对。王财贵到这来看过我,他在大陆上搞读经,搞出了问题,跑来找我,因为什麽?他不重视《弟子规》,他重视什麽?四书五经,重视这些,教小朋友读,结果读到最後出什麽毛病?小朋友念得很熟,回家瞧不起父母,在学校瞧不起老师,出了这个事情。

  张教授:就是傲慢的心,他读得比父母还多。

  净空法师:傲慢的心起来了。他来找我,我说,你教的没有根,你的问题出在这里,根就是《弟子规》。所以他好像这几年也重视了。

  锺居士:师父谈到圣贤教育推动,有位华藏耕心教育基金会的何董事长,他就提问,现在如何圆满的、积极的来推动圣贤教育,才能够真正做到利益大众,这样的一种落实?

  净空法师:现在我们在汤池做的这种试点,我们总希望台湾也可以做。必须要做出来,做出来,大家才相信;做出来,大家才重视,社会才有救,传统文化才有救,国家民族才有救,你对世界和平才做出真正的贡献。

  张教授:就是从一个小小做起。

  净空法师:对,不错,从小小做。这是圣贤事业。

  锺居士:像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模式。

  净空法师:对,不错,最重要的先自己落实,自己做不到,决定做不成功。

  锺居士:没办法感化别人,以身作则比什麽都重要。

  净空法师:这比什麽都重要。所以圣贤成为圣贤没有别的,就是他做到。我这麽多年来也常常讲,做到之後再说到,圣人;说到之後能做到,贤人;说到做不到,叫骗人。骗人,总会有一天拆穿,拆穿,一文不值。

  张教授:所以《弟子规》是行门,确实是要落实在生活当中。

  净空法师:它是戒律,根本戒律。你看佛在《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不长,前面後面两次讲到,它是人天的根本、声闻的根本、缘觉的根本、菩萨的根本,乃至无上菩提的根本。他把它比喻成大地,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地才能生长,才能建立。离开大地,你什麽都没有。这个比喻也很好。

  张教授:所以这也是地基?

  净空法师:对,是基础。从前我们学佛,佛门里面无论在家、出家,他都有成就,原因在哪里?他有儒跟道的基础,这也是ji 督教提出有这麽一个问题,就是佛跟儒、道的关系,他提出这麽一个问题。中国佛教,佛的教学,重视基础教育,所以佛在《佛藏经》,这是有一部经典,叫《佛藏经》,佛说过,「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後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躐等,你没有按顺序。所以小乘经,中国翻的很完整,就是《大藏经》里面「四阿含」。现在看巴利文经典,你看南传的,南传经典跟中国小乘经典一比,它只比我们多五十几部,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你看差不多将近三千部经典,多五十部,很少,你晓得翻的很完整。但是中国小乘确实隋唐时有两个宗派,俱舍宗,成实宗,这两宗是小乘宗派。可是这两个宗派,唐朝中叶以後就没有了,就衰了。宋朝时候完全没有了,所以现在中国人变八个宗,为什麽?这两个宗没有了。为什麽不照佛的意思做?中国佛教用儒跟道代替小乘,那这个关系就密切。所以中国大乘佛教以什麽为基础?以儒跟道为基础,从儒跟道里面去紮根,这基础就厚了,这关系就非常密切!

  但是实际上讲,中国的学术是圆融、是包容的,真的没有分别。虽然有儒释道三家,严格的来说,找真正的儒释道,儒家、道家,你一个都找不到,自古以来找不到。为什麽?他都学,你说学佛的,他读儒书,他也读道,老庄他也都读;学道的,他也学佛;学儒的,他也学道,老庄、佛经他都读,所以他都是圆融的,形式上虽然是有,实际上他圆融。这也是今天讲的多元文化。

  锺居士:师父您提到佛法里面涵盖了伦理、道德、因果,还有哲学和科学。关於科学方面,我们这边有一位成功大学医学院的赖明亮教授提出,医学里面逐渐也重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互关联。他想请教佛教里面所说的,神识和心理之间,是否也有一些连接的地方?

  净空法师:这个心理跟生理有非常密切。

  锺居士:医学里面已经发现这方面的连系。

  净空法师:非常密切。这是心能够改变一切,所以身体生病,细胞染上病毒,染上病毒这是不正常的。病毒怎麽染的?他能够感染病毒,是心理上出了问题,就是佛讲贪瞋痴这三毒。贪瞋痴慢疑,这些不好的念头,使你的细胞能感染病毒,病毒从外面来的也很容易感染。如果你没有贪瞋痴,外面病毒再多,你感染不到,你接触到,碰到,吃到,都不会感染。为什麽?这我们现在讲免疫系统,你没有贪瞋痴,就是免疫系统最强,不会受感染。

  张教授:心理健康。

  净空法师:所以如果要是出了问题,好好修清净心,决定有效。

  锺居士:还是境由心生。

  净空法师:有效。你看看境界是什麽?能生万物,万法都是你的心性生的,你自己心生的,你自己怎麽不能改变它?你自己怎麽不能转?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你要有能力转。

  锺居士:心理的支配

  净空法师:对,所以你真正懂得这个,人真可以长生不老。老化也是什麽?念头,忧能使人老,中国古话说的,这很有道理。

  锺居士:所以我们看师父一定没有忧虑。今年八十一了,一点都不老。

  净空法师:我的同学,过去在工作的时候,工作忙碌,他也没有想到什麽,很正常。这一退休了,两年没有见面,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几年。为什麽?退休之後,他没事情,想到自己老了,他就想老了,人想老,哪有不老的道理?这一老,附带来说,病。天天去找医生,天天想怎麽样保健,怎麽样保健就是想病,愈想愈多。

  锺居士:没有病都想出来,

  张教授:所以一切法由心想的。

  净空法师:是,麻烦。

  张教授:这一切病也是心想的?

  净空法师:心想的,好事、坏事全是心里想的。你懂了这个原则,你为什麽不多想好的,你想坏的干什麽?特别是对人,这是我们这麽多年修行,这我能得一点受用,毁谤我的人、嫉妒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没有怨恨,我没有报复,而且我都感激。我为什麽感激?他成就我的忍辱、他成就我的禅定、他成就我的智慧。定才生慧,等於那些都是我的老师,他来考考我,看我能不能忍受?我果然能忍受,通过了,所以我很感谢老师。

  张教授:所以老师有功德。

  净空法师:有功德,你看他如果对别人,我要是一发瞋恨心报复,就结了冤仇;这样不但不结冤仇,我得的利益大,他得的利益小,他也得利益。

  张教授:所以变成双赢。

  净空法师:双赢。

  张教授:反过来讲是双赢。

  净空法师:不要结怨。

  张教授:如果说结怨,他输了,我们也输?

  净空法师:也输。

  张教授:双输,这总在一念之间。

  净空法师:就是一念之间,就一念之间。

  张教授:要有智慧。

  锺居士:你能够转的话,就是什麽都变成好境界。

  张教授:师父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怎麽样来增长我们的智慧?

  净空法师:你这样就能增长。你看看我,我离开台湾,被逼的。韩馆长往生之後,她儿子把我们的道场接管过去了。对我们没有好感,我们非常感激他,我这里还供他的长生牌位,他全家,我非常感激。

  张教授:师父真的做出榜样。

  净空法师:对,我离开台湾。我要不离开台湾,在南洋这个缘就没有了,国际上的缘也都没有了,所以这都是他成就的,这好事情,怎麽不感恩。我到新加坡,新加坡三年半,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起来。和谐世界要从宗教团结开始,除这个之外,没有法子,无路可走。

  前年跟马哈迪见面,这一次又约了,他要跟我见面。他就问我,冲突能化解吗?和平还有希望吗?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告诉他,我说如果能把四桩事情做好,这问题能解决。他说那四桩?我说第一个,国家跟国家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张教授:国与国。

  净空法师:国与国。第二个是派系跟派系,就是党派,第三个是族群,第四个是宗教。都能做到和睦相处,平等对待,问题解决了。他听了皱眉头。我跟他讲,是,是非常棘手,是很不容易,但是从宗教下手就能做到,为什麽?宗教团结起来,肯定影响政治、影响族群,它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走这个路子好。他听了之後很高兴。

  张教授:从宗教团结。

  净空法师:第二天就写信给我。因为我在新加坡做出来,新加坡九个宗教,五十年,他们有个宗教理事会,每年开一次会,吃一次饭,就不相往来。我到那里去,一年,把他们搞成兄弟姐妹一样。

  锺居士:师父用什麽诀窍?

  张教授:用什麽方法?

  净空法师:「四摄法」,所以他们新加坡的曾士生部长,有天我们在一起吃饭,他就问我,你用什麽方法把九个宗教团结起来?我说用佛法,佛法?我说是啊,佛法讲的四摄法,什麽叫四摄法?四摄法用现在的用语来讲,公共关系法,人跟人的交际法。四摄法用在家庭,一家团结,家和万事兴;用在公司,公司一定兴旺;用在国家,国家一定大治。所以我用这个,他叫我做特殊外交家。

  张教授:师父是否可以介绍一下「四摄法」?

  净空法师: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布施跟六度里面布施是一样的,但是意思不一样。这个布施是什麽?我的解释,告诉他,多请客,多送礼,这头一个,人跟人的关系就这麽结的。所以这布施就是请客。

  张教授:有一点广结善缘的意思。

  净空法师:广结善缘,就是!所以我跟这十个宗教,就去拜访他们,送一份大礼。

  张教授:送礼,多送礼,多请客。

  净空法师:是,我真的花了一百万新加坡钱,每个宗教送十万块钱。因为什麽?他们有孤儿院,有医院,有学校,有老人院,做很多慈善事业,我们去帮助他们,去供养他们。以後凡是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统统都帮忙,都做,很欢喜,缘就结上了。所以也常常聚餐,常常在一起吃饭,不是一年吃一次,几乎我们是每一、二个月都会聚餐。还有每一个宗教他们有大的活动,我们都去参加,去参加,所以就常常见面。人要见面,人要不见面,就不往来,那就有猜忌、就有隔阂,彼此互相就会产生成见,愈想就愈错,所以一定要接触。这国际间关系也是一样,你说这些国家领导人互相常常接触,什麽问题都没有。如果互相不往来,天天在猜忌,愈猜愈讹,麻烦大!

  张教授:第二个爱语?

  净空法师:爱语是,你是真诚的关爱他,爱语不是说好听的话,真正对他有利益,帮助他,提供他的这些建议怎麽样来发展,这些。

  张教授:真心的关怀他。

  净空法师:利行就是我们所作的一切,所作所为对他都有好处,这他一定知道,所以合作那个效果就更大。

  张教授:那同事?

  净空法师,同事,我们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今天世界上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化解冲突,就是促进安定和平。现在所有宗教我们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我们共同来努力做好这个事情,希望我们用这个力量,团结力量来影响政治,让大国跟小国,富国跟穷国都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所以不能打仗,我就常常用美国这个例子,美国跟韩国打仗,如果把这个战争军费,花钱不少,拿去救济南北韩,南北韩的人叫美国人爸爸,问题解决了,哪里搞这麽复杂!越战,花的是韩战十倍,二十多亿十倍,好像是两百多亿,两千多亿的样子,花那麽多军费,你要给越南,越南会叫老祖宗。美国人太傻了,干这种事情。你跟他打仗是结冤仇。

  张教授:结冤仇又得不到效果。

  净空法师:得不到效果,结冤仇,冤仇结深了,才变成恐怖战争。所以我在美国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这是一种新型的战争,这是被你们逼出来,才想出另外一种战争的方法。这个战争很厉害,让你防不胜防。你稍微疏忽一点,他就来捅你一下,让你紧张。你全国上下都紧张,三年之後,你这个国家三分之一的人神经有问题,他打胜,他就打赢,你说这个多可怕。我去参加布希总统的宴会,进到会场,外面警卫比机场戒备还要森严十倍都不止。你说这个,连参议员、众议员进去,都要皮鞋脱掉,皮带拿掉去通过检查。我了解,我那天穿布鞋,我手表、钢笔都不戴。看到这个情形,这哪里是打胜仗的?所以这应该警觉,这种方式决定不可以再做。

  锺居士:所以这「四摄法」也是不仅用在宗教里面,国与国之间,派系与派系之间都可以适用?

  净空法师:对,是可以。

  锺居士:这「四摄法」,就是刚才师父您讲的那几个大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对待的原则?

  净空法师:对,不错。

  锺居士:谦卑、敬爱、尊重、关怀、照顾。

  净空法师:我们自己本身做到了,所以跟宗教连系,他们都欢喜。

  锺居士:这个观念是自己要做。

  净空法师:再深入的时候就是研究经教,就是探讨,在理论上、教义上,把这个结症给它解开。最难的是神,每个宗教都说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这个真神就是我们拜的这个真神。我也跟他们讨论,我说好,你们九个宗教,九个宗教都拜一个真神,我说那就有九个真神,哪位真神造这个宇宙的?造这个宇宙的、造人的,那是哪一个真神造的?还是九个真神大家开会一起造的?他们在那里笑起来了。然後我就再提示他们,我说你们相不相信,真神有圆满的智慧?他们说这相信;真神有很大的神通,他会千变万化,他能分身,同不同意?他也同意。那就行了,那有这个大前提,再来话就好讲了,我说真的宇宙之间有个真神,佛教不叫神,法性,就是真如本性,佛教叫法性。我说这个真神在佛教里面他就化身,就变成释迦牟尼;在中国,他就变成孔子,孟子;在ji 督教,变成摩西,耶稣;在yi si  lan教,就变成穆罕默德,其实一个人的化身。我原先以为我这样提出来,还要经过辩论,没有辩论,大家都承认、都同意这个说法好,那基本问题就解决,是一个真神,真神不同的化身。

  为什麽他要搞那麽多教,搞那麽多不同化身?因为在那个时候科技没有发达,没有资讯,没有交通,所以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那真神要普度众生,就要适合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各个地方教化,他是因时、因人、因地不同,建立不同的教,而用不同的方法,你仔细去想,他的方向目标一致,只是在方法手段上不一样。所以我告诉他,我说我不但跟你们做朋友,我真正是你们的兄弟。我说我读圣经,我是最虔诚的ji 督徒,我是最虔诚的天主教徒;我读《古兰经》,我是最虔诚的穆斯林,我说什麽?他们是我的老师,我看他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平等的,都是老师,我是他们最好的学生。所以我用最虔诚的心去读,对於经典教义我都懂得,我讲《古兰经》,我讲《玫瑰经》,他们肯定,比他们的神父讲得好,比他们的阿訇讲得好,他们承认。

  锺居士:师父真是认识真神的人。张教授,跟您讲个小故事,在前几年我有幸跟师父到印尼,印尼的前总统瓦西德是师父的好朋友,他对师父也很敬仰。有次我们到他的办公室跟他聊天,他就跟我们讲,他说师父就是认识唯一真神的人,所以向雅加达的一个很着名的回教大学推荐,让师父获得他们大学荣誉博士。这在当时也是很震动,因为一个yi si  lan教大学授与一位佛教人士荣誉博士的学位,本身已经象徵着宗教团结。

  张教授:所以师父真的是找到那个根本,其实还是我们的心,从心里变现的。

  净空法师:对,不错。

  锺居士:所以这个真神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心就是创造一切法界万物。

  张教授:但是没有找到根的人,他只知道对立,就像手,他只看到十个手指头,没有看到这两只手是同一个体,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锺居士:所以现在说要我们现在谈的主题,「以教育来达致人类永续世界的和谐」,其实做得最根本的,就是我们的心性。像去年我们在中国的杭州举行的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净空法师:我那个讲演,当中加了一个字,「从我心开始」。

  张教授:从我心开始,自己。

  净空法师:对,从我心开始。

  张教授:这也是关键的成败,还是要从自己。

  净空法师:从我心开始。

  张教授: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先从降伏,然後师父再说,从境界里转,转烦恼成菩提,也都是要靠教育。

  净空法师:要靠教育,所有的宗教都是教育。

  张教授:都是要靠教育。

  净空法师:都是教育,你看看创教的人,教主,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这最长的。耶稣教学三年,他是被人害死的,钉十字架,害死的。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

  张教授:孔子算这样几年?

  净空法师:孔子五年,孔子是周游列国,希望搞个一官半职,大家不用他,回过头来,回老家教学。那时候他六十八岁,七十三岁走的,所以实际上教学,他只有五年。很多人他不了解,真正学儒的人不会造反。你说孔子当时,那个七十二贤,那些学生们,非常能干,他要搞个革命很简单,是不是?把哪个国家推FAN,轻而易举的,他不做,为什麽?不可以给後人留下一个不好的样子,人一定要知命,所以说「素富贵,安於富贵;素贫贱,安於贫贱」,这快乐,他永远保持什麽?社会的祥和,不要搞社会的动乱。所以圣贤教育,无论哪个宗教,统统都是这一个宗旨。yi si  lan教的圣战,你要知道他的历史,穆罕默德那时候的处境,四面都是敌人,都想把他消灭掉,他不能不抵抗。所以圣战是抵抗,不是侵略的战争。现在有一些极端分子用这鼓惑他的教民来搞暴动,这是决定错误,这是违反他教义的。

  所以你跟真正yi si  lan教领导人,像瓦西德他们,他们都懂得,那是他们里面很少数很少数极端分子。

  锺居士:今天真是非常的感恩师父给我们做了这麽样精采深入开示。今天的时间到了,让我给大家做一个小结。非常感恩师父给我们做了这些开示,这里面开示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我们揭示用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让人类永续的生存,和构建世界和谐。教育说到根本处,就是说到我们的心性。我们身体的健康,自然界的这些好坏,乃至我们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和谐,统统归根到底,都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达到清净慈悲,也就是我们师父提倡的这六个原则,要做到谦卑,做到敬爱,做到尊重,做到关怀、爱护和帮助一切众生。这种教育要落实,必须用伦理道德和因果的这方面的圣贤教育。而这教育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老师自己以身作则,运用各种的方便,比如说,现在的科学来推动因果的教育,用传统的这些文化来推动伦理道德的教育,一定可以净化人心,也能够净化我们的国土。那我们非常感恩,感谢张教授跟我们在这里座谈,谢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