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第一集



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时间:西元一九七五年十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听众:法师、居士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


  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立艺术馆演讲,时间共为三天,拟以三部经典为中心,分别探讨三个问题︰


  第一天要讲的题目是︰‘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第二天要讲的题目是︰‘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第三天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设’。
  

一、六祖其人



    (一)六祖并非不识字


  我们只要稍微了解佛教,都会知道《六祖坛经》不仅是禅宗的重要宝典,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圣典,更是中国文化中一朵光辉灿烂的奇葩。


  《六祖坛经》,是佛教中一位最传奇的惠能大师所讲的一部‘法宝坛经’。


  过去,大家都以为六祖惠能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后来因为他的根深机利,在黄梅五祖的座下开悟,进而才成为永恒不朽的一代宗师。


  但是,我要告诉各位,六祖惠能大师并不是一个不识字的人。相反的,他对佛学经典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对于《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楞伽经》、《涅槃经》、《法华经》、《梵网经》和《观无量寿经》等,都有很精到的研究。


  《六祖坛经》记载,他在卖柴的时候,由于听人诵念《金刚经》而开悟。


  六祖曾与同村的一个居士刘志略结为兄弟。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当比丘尼,法名无尽藏;她在诵读《涅槃经》时,常由一向被认为不识字的六祖大师,为她解说经中大义。六祖又曾到过乐昌县西山石窟,跟随智远禅师参学,学习坐禅的方法。又依慧纪禅师,听他讲说《投陀经》。


  他有这些辉煌的参学纪录,所以才在五祖座下契悟,后来大弘佛法,阐扬禅宗,我们岂能把他看做一个不识字的人呢?


  不错,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由于他自谦的美德。类似现代人交谈,有人常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这是一种自谦之辞,并非真的不学无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六祖惠能大师不是真的不识字。
  

   (二)得利于其他宗派的助长


  惠能大师早年参学时期,适逢当时有名的玄奘大师正在长安翻译经典,大弘唯识法相之学;同时,律宗创始者道宣律师也正在终南山讲说《四分律》,弘扬戒法;此时,被称为光明和尚的善导大师,也正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大弘净土念佛法门;另外,华严宗的法藏贤首国师,则在著述《华严疏钞》,大弘华严。


  这一时期,各种思想,各种宗派,大师辈出,盛况空前,可说是百花齐放,灿烂如锦,使佛学展开一段光辉的历程。六祖惠能大师适逢其会,他在五祖门下开悟以后,倡导不立文字,顿悟法门,开创了宏伟的禅学。禅宗所以能在当时产生那么多伟大的禅师,实由于佛学的各宗各派都在同一个时期开展发扬,彼此推动激荡,互相烘托辉映,形成佛学的黄金时代。而六祖惠能大师,以一个倡导顿悟的一代宗师,把很多研究佛法的饱学之士摄受在其门下,使禅宗更是一枝独秀,在中国佛教中展现辉煌的成就。禅宗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其他法门的宗派亦有推波助澜之功。
  

    (三)参禅不一定要打坐


  谈到禅宗,大家都以为参禅就一定要打坐。所谓老僧入定,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才叫坐禅。


  但是我们从六祖大师的思想教导看,参禅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当时有位官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惠能大师︰


  “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你有什么高见?”


  六祖大师回答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这句话非常要紧。我们必须知道,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你会禅吗?行住坐卧,搬柴挑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可以顿悟,都可以见性。


  磨砖既不能成镜,打坐也不能成佛。参禅求道,重要的是在觉悟真心本性,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可进入禅的世界。

  

二、介绍‘禅’


  
     
(一)生活中要有禅味


  我们扼要的介绍过六祖惠能以后,现在,要向各位说明的就是禅的本身。


  禅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禅是不立语言文字的,禅是言语道断的,禅是不可说的,禅是教外别传的。以前在我国大陆的丛林,如果在禅堂里念佛一句,要罚他漱口三日;你在禅堂里讲话,道得的给你三十棒,道不得的也要给你三十棒。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离开言说的。言说不能表达禅,勉强用言说表达,那也不是真禅。


  禅是不能说的,但是禅又不能不说。


  禅宗重视传灯,重视师传。所谓师传、传灯,有时需要以信物做凭据,有时又需要用言语来印证。但是禅宗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就可以道破千古谜底。一般世间上的学问知识,是从分别知见上去了解的,而禅宗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内证上直接证悟的。


  一个人如果对禅抱有兴趣,立志参学,他不仅要聪明伶俐,而且必须具有高度的幽默感。我们阅读禅宗语录,细心体会禅师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处处带着无限的禅机,和无限的幽默感。


  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绍的,倒不一定是禅宗的禅学,也不一定是禅宗参禅顿悟的方法。我只是提倡并建议各位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最好能有一点禅味,体会一些禅机。


  六祖大师的大弟子青原行思禅师曾说过︰‘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参禅开悟以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没有参禅的时候,为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呢?这是因为在一般凡夫所认识的心外世界里,山本来是山,水本来是水。但是参禅以后,因为他超越了这个心外的凡俗世界,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证悟以后,他把心内和心外的这两个世界调和起来,既有入世的勇猛悲愿和看似平凡的入世生活,也有出世的空灵思想和超凡入圣的出世证悟。因为调和了入世和出世、心内和心外的两种世界,所以他仍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这个时候所见到的山水,与平常所看的世界,在境界上是大不相同了。


  我并不要求各位都要做到参禅打坐,老僧入定,甚至像六祖大师那样大彻大悟。如果一时不能做到这个地步,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体会禅味,抓住禅机,我们的生活境界就和一般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妙用。以喝茶为例,我们大人喝茶觉得清香可口,但小孩子却觉得很涩很苦;以饮食为例,我们吃饭吃菜,对于苦辣,有人点滴不尝,有人则视为佐餐圣品。何以会有这种不同呢?因为每个人对各种口味的感受不同。


  同样的道理,一旦有了禅以后,我们生活的感受就会改变,生命的境界也会因而提高。现在,我要将六祖大师的禅宗教学特色介绍给各位,希望各位能从中摄取一点禅的契机,以充实我们的生活。
  
    (二)你从哪里来


  《六祖坛经》里记述一段故事,就是当六祖初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第一句就问他︰


  “你从哪里来?”


  “我从岭南来。”六祖回答。


  “岭南是獦獠住的地方,獦獠没有佛性啊!”


  六祖大师就说︰


  “人有南北,佛性哪里有南北呢?”


  就因为这一段重要的对话,六祖受到五祖弘忍的特别器重,并且终至付传衣钵。


  以后,六祖惠能大师也常以同样的问话,摄受了许多门徒弟子。以下举四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一︰神会大师亲近六祖,六祖问他︰


  “你从哪里来?”


  神会回答说︰


  “我不从哪里来。”


  这回答非常受六祖的赏识。


  例二︰南岳怀让禅师于二十三岁时参访六祖,六祖一样的问他︰


  “你从哪里来?”


  “我从安和尚那里来。”


  六祖又问︰


  “什么东西把你带来?”


  怀让禅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在曹溪一住就是十多年,一直到三十多岁才开悟。


  例三︰青原行思禅师,初到曹溪之时,六祖也这样问他︰


  “你做过什么事才来这里?”


  行思禅师回答他说︰


  “圣谛亦不为。”


  意思是说,成佛做祖我都不要,还要做什么。这句话也深受六祖的器重。


  例四︰做过唐代国师的南阳慧忠大师,初来参学时,六祖问他说︰


  “你从哪里来?”


  慧忠回答说︰


  “我从近处来。”


  由于过去五祖问他︰‘你从哪里来?’因而开启六祖入道的因缘,所以六祖以后见人也都问︰‘你从哪里来?’用这种问话的方法来启发你,来考验你。提起疑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禅宗的机锋常常有着一个接一个的问号。

  

三、禅宗的教学法


 
      
(一)反结教学法


  现在我就向各位介绍几种禅宗的教学方法。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反结教学法’。反结教学法,很容易给人带来敏捷的悟性。


  一次,有位禅师把痰吐在佛像身上。旁边很多人看到以后就责骂他︰“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这位吐痰的人,心平气和的说︰“请你告诉我,哪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请问哪里没有佛?”


  这位吐痰者,他已经悟到‘法性遍满虚空,法身充满宇宙’的道理。你怪我把痰吐在佛身上,自以为对佛尊敬了;其实,这正表示你还不懂什么是佛。佛的法身是遍满虚空,充满法界的。所以这位禅师说︰‘请你告诉我,哪里没有佛?’


  这么一问,你能回答得出吗?回答不出,就是尚未悟道。即使悟道,这样反诘一问,他的灵智、禅机,也就更加展开了。


  六祖大师有一徒弟叫南岳怀让禅师,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叫马祖道一,道一禅师有一弟子叫百丈怀海。有一出家人问百丈禅师道︰


  “请问,佛是谁?”


  百丈反问他︰


  “嘿!你是谁?”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自己就是佛,你不知道吗?你还要问人,何不直下承当呢?


  一个问佛是谁?一个反问你是谁?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其中的妙理和禅机,却是无穷无尽的了。


  六祖惠能大师的师祖道信禅师,曾问三祖僧璨禅师说︰


  “什么叫做解脱法门?”


  僧璨反问︰


  “谁缚你了?”


  “没有人来缚我。”


  “既然没有人来缚你,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


  这样一来,我们就彻底的恍然大悟,并没有什么外力可以束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正是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日常生活中,烦恼的来源,并非完全外来,多半起自自己的内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一座工厂,好的工厂制造好的成品,正如好人制造善法;不好的工厂制造的产品较差,正如不好的人制造烦恼。


  一般做学问的方法,是要勤学多问。但是禅门的教学方法,常由应答而改为反问,或由问的人进一步反问自己。要问的是︰‘念佛是谁?’‘什么是祖师的西来大意?’‘父母未生我前,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么一问,并追究下去,把思想专一,精神集中,打破沙锅问到底,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


  参禅主要靠自己。六祖开悟之后,五祖将法传给他,送他过江南行,五祖弘忍大师说︰


  “我来摇船让你过去。”


  六祖惠能大师说︰“不要,我自己来。”


  五祖又说︰“你都要走了,我来送你,我渡你过岸。”


  六祖就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在佛教里,虽有师承,但又说︰‘三分师徒,七分道友。’修道悟道,凡事要靠自己。反观,观自己,要像观自在一样,要观自己在不在,这是禅的精神,所以禅是智慧的。我们有时看到观音菩萨像的手上也拿一串念珠,有人问︰“我们拿念珠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拿念珠念谁呢?”“还是念观音!”“观音为什么还要念观音呢?”“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升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以反诘法教学,用‘为什么’不断的反问,把对方的思想开拓得更深更广,最后像爆竹炸裂,灵光一闪,让对方在问题的压力下突然开悟。
  
    (二)答问不定法


  其次,我要向各位介绍‘答问不定法’,答问的方式不一定,有时从肯定方面来答,有时又从否定方面来答。


  六祖大师的徒孙马祖道一禅师,无论什么人请他开示说法,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总是说一句︰‘即心即佛’。


  后来有人问他︰“嘿!老师,你怎么跟人说法,都是说一句‘即心即佛’呢?”马祖就说︰“因为小孩子哭,不得不拿个饼干给他吃,这样子让他有个安慰。”这人再问︰“假如小孩子不哭的时候,你怎么说法呢?”马祖答说︰“那时要说非心非佛。”


  有一个青年学道者大梅法常禅师,来请教马祖道一禅师说︰“请问什么是佛?”马祖道一回答︰“即心即佛。”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大梅法常开悟后告别离去,到其他地方弘扬禅宗,度众无数。大家都传说法常禅师悟道了,这话传到道一禅师的耳中,心想︰他真的悟道了吗?就叫一个人去考试一下。


  这个考试的人,见到大梅法常说︰“师兄!请问你在师父那儿,究竟得到什么道啊?”


  法常回答︰“即心即佛。”


  “啊呀!”这个人说︰“现在师父不是这样讲了,不讲‘即心即佛’了!”


  “哦!现在讲什么?”


  “老师现在的道是‘非心非佛’。”


  法常听了以后,眉毛一皱说道︰“这个老和尚,专门找人麻烦,我不管他的非心非佛,我还是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问话的人,就如此这般回去告诉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听了以后,高兴得不得了,说道︰
  “梅子真的成熟了。”


  这话一语双关,梅子成熟了,就是说大梅法常真的开悟了。


  有时候,我们从否定中可以透到一点人生的消息和禅机。有时候,又要从肯定中来体悟。像这位法常禅师,他就是肯定自己的精神,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管你是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有这种自信、自主、自尊的人,他便是顶天立地觉悟的禅者。


  有位在家居士,去问马祖禅师的徒弟,也就是百丈禅师的师弟智藏禅师。


  “请问老师,有没有天堂地狱?”


  “有啊!”


  “请问有没有佛法僧三宝?”


  “有啊!”


  “请问有没有善恶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有啊!”


  不管问什么,智藏禅师都答︰“有啊!有啊!”


  这位在家居士问得怀疑起来,就说︰


  “老师,你说错了。”


  “我怎么说错了呢?”


  “我问径山禅师,他都说‘无’。”


  “怎么说‘无’?”


  “我问他有没有因果报应,他说没有;再问他有没有佛菩萨,他说没有;我问他有没有天堂地狱,他说没有。可是你为什么却都说有呢?”


  智藏禅师说︰


  “哦,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有。”
  “你有儿女吗?”


  “有。”


  “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没有。”
  “径山禅师有儿女吗?”


  “也没有。”


  “所以径山禅师对你说没有,我跟你说有,因为你有老婆和儿女啊!”


  这个问题此处说有,彼处说无,是真的不同吗?其实并没有不同,道只有一个,道是因人才有不同的。


  禅师之间问话或答语,有时说有,有时说无,只是从我们不同的程度或层次来体会不同的问题而已。


  径山禅师所讲的‘无’,有着很高的境界和很深的意义,因为无就是空,‘真空生妙有’,不‘无’就没有‘有’了。


  
    (三)间接暗示法


  现在再介绍‘间接暗示法’。


  什么叫做‘间接暗示法’呢?就是禅师与禅师之间,不直接把问题说破,而用比喻或表面上不相干的话,作间接的暗示。这面藏有至理,让对方自己悟透,亲证得道。


  现在举个例子说明。


  赵州从谂禅师,为人非常风趣,被称赵州古佛,八十岁还在行脚。有一次和他的弟子文远禅师在一起,一时高兴,便和文远禅师说︰


  “我们来打个赌,谁能把自己比喻做最不值钱、最下贱的东西,谁就胜利。赢了的人,就可以吃一块饼。”


  文远禅师就说︰


  “好吧!你请说吧!”


  “我是一只驴子。”赵州说。


  “我是驴子的屁股。”


  “我是屁股里的粪。”


  “我是粪里的蛆。”


  赵州无法再比下去。就问文远禅师︰


  “你在粪中做什么?”


  “我在那里避暑乘凉啊!”


  于是赵州认输丢了饼。


  这段对话暗示我们,要从卑贱里面去体会伟大,从烦恼当中去证悟菩提,要心净一切净。所以禅师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充满禅味。所谓心能转物,驴子、粪、蛆,都可以把它变成佛法。


  谈到这里,我想到我们佛光山男众部附设的沙弥学园,有好多十几岁的沙弥在念书。其中有个大约十五岁的小男孩,由于嘴巴长得阔,而且喜欢说话,所以有人为他取个绰号,叫他‘鸭子’。有一次,我碰到他,我就问︰


  “谁在那里啊?”


  他跟我头一歪说︰


  “鸭子啊!”


  我真没有想到,他竟那样的洒脱。记得他还在国民小学读书的时候,电视正在上演‘保镖’连续剧,剧中有个坏人叫曹天成,因为这个小孩很顽皮,大家就又叫他曹天成。我们觉得这些绰号怪难听的,他却淡然处之,根本无所谓。他才十几岁,这种赤子之心,这种超脱荣辱毁誉的态度,不正是解脱吗?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大人物,经常为了‘名’和‘利’而烦恼不休,真不如这个十几岁的小沙弥。这种活泼的心境,天真的态度,倒也契合佛法。


  再举一个例子。温州净取寺,有一个比丘尼,名字叫玄机,曾经在大日山参禅。有一天,她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也学六祖大师的作风,第一句就问她︰


  “你从哪里来?”


  “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用机锋来问)


  玄机回答︰


  “如果太阳出来了,就溶却了雪峰。”


  雪峰问她日出没有,意思是你开悟了没有?玄机就答,如果我开悟了,哪里还有你雪峰呢!哪里还要来问你呢?


  “哦!”雪峰听了,觉得她虽没有开悟,倒也有点道理。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玄机。”


  “日织几何?”意思是说,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机怎么回答呢?她说︰


  “一丝不挂。”意思说已经解脱尽净,这话说得太大了。


  这么谈过以后,玄机就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雪峰在后面叫着︰


  “喂!你那袈裟拖在地下呢!”


  玄机一听袈裟拖在地下,赶快回头一看。雪峰哈哈大笑说︰


  “好一个一丝不挂啊!”


  所以一个人的实际修持,是开悟了,或没有开悟;是解脱了,或没有解脱,从谈话里面,禅师们都会把你问出来、考出来,或暗示出来。


  又有一个出家人,来问赵州禅师︰


  “请问禅师,怎样才能参禅悟道啊?”


  赵州禅师本来坐在那里,被他一问以后,站起来说︰


  “我要去厕所!”


  走到半路又停下来,回头对那个问话的人说︰


  “你看,像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意思是说,如何参禅悟道,是你自己的事,你怎么来问我呢?像这样的暗示作风,多么活泼,多么高明,又多么透彻。


  唐朝有一位文起八代的大文豪韩愈,不信佛法,反对佛教。为了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做刺史。当时潮州文化未开,知识分子太少,要找一位讲话的对象都很难。这时,潮州有一位大颠禅师,是石头和尚的弟子。韩愈一想,和尚都有学问,不妨找他谈谈。


  一次拜访,两次拜访,都见不到大颠和尚。


  有一次,好不容易,见到大颠和尚在那里入定。好,就等一下吧,等到你睁开眼睛再和你谈话吧。可是等了很久,这大颠禅师却始终闭着眼睛坐在那里。韩愈等得太久,不耐烦了,大颠和尚的侍者看着也过意不去,就用引磬在师父耳边一敲,意在请他出定,同时又说了两句话︰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意思是说,师父啊!你入定的功夫,已经打动韩愈,见了出家人已经不再傲慢;不过,你别老是入定,要赶快讲话啊,以你的智慧来开导他罢!


  聪明的韩愈,一听侍者这两句话,非常高兴。他说︰


  “禅师门风高峻,我已从侍者嘴边,得到一个佛法的入门。”后来韩愈就拜大颠和尚做师父,皈依三宝。


  有时候千言万语,话讲多了反而没有用。像大颠禅师,一言不发;而侍者,也仅仅说了两句话;却间接的暗示出一个很高的道理,使人心里信服,使傲慢不信佛的人,到最后还是不得不皈依佛门。


  大颠禅师的师父是石头希迁禅师,他的肉身现在还在日本总持寺。石头希迁十二岁的时候,见到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大师住在广东曹溪,而石头禅师是广东人。六祖一见到他,非常高兴的说︰


  “你可以做我的徒弟。”


  “好啊!”他十二岁就做了六祖的徒弟了。


  但是三年后六祖就圆寂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见师父要圆寂了,就问六祖︰


  “和尚百年以后,弟子要依靠谁?”


  “行思去!”六祖告诉他。


  他把‘行思’误为‘寻思’,就天天用心思参禅。后来有一个上座告诉他︰


  “你错了!师父告诉你‘行思去’,因为你有一个师兄叫行思禅师,在青原山弘法,你应该去找他。”


  石头希迁禅师听了,立刻动身前往,后来就在青原行思那里悟道了。以后住在南岳衡山,有一石头状如平台,石头搭草堂于其上,一住数十年,人们都叫他石头和尚。


  当他从曹溪到青原山参访行思禅师时,行思禅师问他︰


  “你从哪里来?”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道︰


  “我从曹溪来!”这句话很了不起,意思是说,我是从师父六祖大师那里来的。


  行思禅师又问道︰


  “你得到什么来?”


  “我没有去的时候,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啊!”意思是说未去以前,我的佛性本具,我还要得到什么呢?


  “既然没有得到什么,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若没有去曹溪,如何知道没有失去呢?”意思是说不到曹溪,我也不能认识自己本具的佛性。


  像他们之间这许多对话,其中的意义,有些并不直接明白的说出,这就是禅宗的暗示教学法。

  

四、结语


  

   禅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答非所问法’、‘矛盾颠倒法’、‘打骂教育法’、‘自觉悟道法’......因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介绍。‘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虚云和尚入定,他以为只过几分钟,哪知人间已过了几个月;太虚大师在普陀山一夜入定,以为只坐了一支香,哪知一夜已过。在禅定里面,有时候不觉得时间的存在。


  苏东坡还未参禅时,做过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来他参禅了,有所悟解,又做了一首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


  等到他对禅更有体验时,他又做了一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总之,从六祖大师、从禅门各种教学方法来看,处处都说明禅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体验证悟的。

TOP

续 1

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时间:西元一九七五年十月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居士(学生文空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阴雨绵绵,但雨水阻挡不住各位求法的热情,我们数千人济济一堂,这都得感激佛陀的慈光加被,大家才肯欢喜来领受甘露法水。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昨天谈禅,禅本来是不可说的;今天讲空,空本来也是不可说的。不过为了实证般若,为了求取空性,无论是般若,是空性,也不得不方便而说。虽然说出来的非般若,非空性,但只要是相似的般若空性,也够我们非常受用了。


一.金刚经的主旨


  

   佛法里这一部有名的圣典《金刚经》,可以说已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一般人只要提起《金刚经》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刚经》。现在佛教信徒大都用读诵《金刚经》来祈求消灾、增福、延寿,甚至有人亡故后想超度他,也诵《金刚经》作为度亡之用。唐朝僧徒得度,需经过政府考试,考试的主科就有《金刚经》,当初五祖弘忍大师将禅宗法统传给六祖时,诵的也就是《金刚经》。

  社会上一般人都很喜欢《金刚经》,因为《金刚经》在学术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无论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会大众,都以受持研究《金刚经》为学佛必备的功课。《金刚经》所以普及的原因,因为具有深奥的哲理,并且有流畅的文字,更可用来作为实践的法门。

  《金刚经》全文一共有五千多字,梁昭明太子将它分成三十二分。我们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当然无法详述,不过这部经的主旨,我们可以先说明一下,现在我用十六个字来概括本经的主旨,这十六个字是:‘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证而修。

  
    (一)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过去中国广播公司曾经播出一出广播剧,内容是说有一对夫妻从雪中捡了一只流浪的小狗,见它无家可归就带回去饲养。因为是雪中捡来的,所以就取名‘雪来’。久而久之,狗与主人之间有了感情,每天一到主人下班的时刻,雪来就会准时到车站去接主人回家,所以大家就又叫这只狗为‘标准钟’。

  有一天夜里,家里来了小偷,雪来十分机警,一口咬住了小偷,等到主人讯问详情以后,乃知小偷是因为母亲生病无钱买药,无法可想才出此下策。因为此一举动出发点是孝,所以主人就原谅了他。不但原谅他,又顺便拿些东西送给他带回去。事情过去很久,主人根本忘记了这件事。但是世事无常,有一天主人上班的工厂火药爆炸,主人不幸因公殉职。这么突然一死,家里没人赚钱养家,生活马上发生困难。男主人的太太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暂时维持下去,但是借久了,大家都讨厌她,亲朋故意疏远,以致家境更加穷困潦倒。

  有一天,从乡下来了一个人,牵了一只羊,又带了很多的菜和很多的柴、米、油、盐来,赠送给生活陷入困境的那位太太。原来这人就是以前的那位小偷,由于他深深感激他们夫妻俩的恩情,一直苦无偿还之日。现在知道他们家中有了变故,正是报恩的好机会,于是从此不断的济助吃的用的,一直连续了好几年,才使妇人没有陷入绝境。

  这位妇人就想,以前先生在世时,拥有那么多的亲朋往来,先生一死,亲朋也相继离去。倒是这位小偷,当初放他并送他东西,只是一念之慈,根本无心想得报偿。而今却得到这样多的帮忙,因此感慨的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像这种不求报而做的善事,就是无相布施。”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挂碍布施多少于心上。

  只有无相布施才有无限的功德,才能与金刚般若契合。

  
    (二)无我度生


  布施有相,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来了;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发不起来了。必须发无我的大悲心,才能广度一切众生。《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众生种类很多,数量无限,度众生不是只度一部份而已,应该要发广大心度尽所有的众生。

  我们发心度众生,并不是说:众生没饭吃就给他饭吃,没有衣服穿就给他衣服穿。像这种以物质的往来,以情感的交换,是不会长久的。真正的度众生是要使人人皆能进入无余涅槃,使人人皆能达到了脱生死的境界。要度那么多的众生,且要度到无余涅槃的境地,如此度众生的发心,就须抱着无有众生可度无对待心才是真度。

  《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菩萨度众生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是真度。度众生要发广大心,要发无对待心,要发最上乘心,要发无颠倒心。只有在无我的精神之下方可发大心来度众。根据《金刚经》所云,无我度众生才能与般若相应,才能证入般若的空性。

  禅宗有一个公案,有一人问惟宽禅师:

  “道在何处?”

  师曰:“只在目前。”

  又问:“我何不见?”

  “汝有我故,所以不见!”

  “我有我故,所以不见,和尚还见否?”

  “有我有汝,辗转更是不见!”

  “无我无汝还见否?”

  “无我无汝,阿谁求见?”

  我们说无我,并非说没有我这个人。无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种境界,摆脱有形的对待关系的束缚,把自己安住在无人我无对待的上面,使自己与虚空和宇宙同等,心佛众生原无差别,一切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一切诸佛是我心中的诸佛,一切万物皆在我心中,除心之外,哪里还有众生呢?能如此想,虽度众生,而无有一个众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实践者。

  
    (三)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就是不要迷执五欲六尘的外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要贪着。像维摩居士‘虽处在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过的就是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并不是叫我们不要生活,而是要我们能抱一种生活态度:‘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无住生活就是能使我们达到犹如木头人欣赏花鸟一样,根本不会因外境而动摇自心,能如此,在生活上也就不会贪着了。这是说,只要我们在生活上无心,那世间上的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种种,对我们又能奈何呢?那时,我们就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了,那时我们就会‘安禅不须山水地’,只要‘灭却心头火自凉’了。

  对于世间上的一切,不要去比较、分别、计较,这种作风并非就是傻瓜,而正是使自己进入无住生活的境界。心灵一旦到达无住境界,内心就会开阔得如宇宙虚空一样;如果能到达这种境界,那就再也不会把日常中的小事放在心上了。所以《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活,实是一种最为美满的生活。我们不要以为《金刚经》所说的生活是一种玄妙深奥出世的生活,其实它也是帮助我们追求超然物外的平常日用间的生活。至于如何净化心灵并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我们自己从生活中去亲自体验无住的般若了。

  
    (四)无得而修


  无得才是真得,无得而修才是真正证悟而得。《般若心经》中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如此无到最后,才是‘菩提萨埵’。

  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并不须有所增加或改变才会光明。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光明;我们本来的面目与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证、有得,就不是本来的面目了。只有无得而得才是真得,无修而修才是真修,无证而证才是真证。

  ‘无’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其实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现在我说一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听:

  有一天,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开了一次会议。眼睛首先发言说:“以人的整个身体而言,应该是我眼睛最重要,无论任何东西,都要经过我看了才会知道漂亮不漂亮,是大是小,是高是低。若没有我眼睛,连走路也不方便,可见我这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这最有用的眼睛,却偏偏长在最没有用的眉毛的下面,实在很不甘愿。”

  接着鼻子就说:“我这鼻子应该是最重要的啦,闻香、闻臭须靠我,呼吸更必须靠我。如果我一口气不来,大家都要死,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但我这么有用的鼻子却偏偏要在最没有用的眉毛下面,我也不服气。”

  接着嘴巴也说:“人的身体应以我为最重要。我能说话,如果没有我,人与人之间就无法相互了解。我要吃饭,如果我不吃饭,大家都要饿死。这么有用的嘴巴偏偏放于脸部的最下面,而最无用的眉毛反而高高在上,这一点我更不服气。”

  这里一句,那里一句,眉毛只好等到大家攻击完了,才慢慢的说道:

  “大家不要吵了,我眉毛是最没有用,我承认输了。现在,我愿意放在你们的下面。”于是眉毛就跑到眼睛下面。可是这么一来,眼睛一看,不像一个人。于是眉毛就跑到鼻子下面,再看,还是不像人。于是眉毛再跑到嘴巴下面,一看,更不像人。大家没办法,只好再度聚在一起商量,结论还是请眉毛放回原来的位置才最妥当。因为眉毛放在原来的地方才像个人,由此可知,最没有用的就是最有用的。

  《金刚经》的宗旨是:‘无我、无相、无修、无证。’这个‘无’就是‘空’,但空并非世间一般所谓什么都没有叫空,‘空’,才是建设‘有’的,空,是涵盖空有不二的无,这个‘无’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的主旨。

  

二.金刚经的空理


  
  《金刚经》所说的真空,不是世间一般所谓空空如也的空。一般人的观念是把空有分成二边,凡是有的东西你不能说空,凡是空的东西你不能说有,这种空有对待的空并不是《金刚经》所说的空。《金刚经》所说的空下面有两个东西,一是‘有’,一是‘无’,而‘空’统一了‘有’和‘无’。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之内绝对没有‘空’,‘空’之内绝对没有‘有’。但在《金刚经》内所说的‘有’和‘无’,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皆是同样的东西。有无只是空的二面而已。


  用我们的拳头来作譬喻,握拳时明明有个拳头在,但当五指伸开,拳头又在哪里呢?明明看到的拳头现在却没有了。你说没有吗?可是五个指头合起来一握,又是一个拳头在这里。所以《金刚经》说有无是一件东西,有的就是无的,无的就是有的。

  《金刚经》讲空,是要说明世间没有不变性的东西,没有实有性的东西,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所谓空者,实在就是因缘的意思。

  空,是很难明白,很难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么呢?

  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空,用具体的比喻,空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阿弥陀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叫做空。拿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说,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具有无量的意义。比如我们佛教徒的嘴边可以常常挂着一句阿弥陀佛。看到王先生打从前面过来,马上就说王先生阿弥陀佛,表示:嗨,王先生你来了。早晨在路上遇到李先生,就说李先生阿弥陀佛,表示:李先生你早啊!又如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告辞时就说:嗳,我要走了,阿弥陀佛;表示各位再见了。看到人家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关心别人。看到妈妈打小孩,甚至看到杀猪、杀牛、杀羊,唉!阿弥陀佛!表示怜悯同情。人家给我东西,表示谢谢,口中就说阿弥陀佛。

  这句阿弥陀佛涵义非常广,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一切言词,这个空,就如阿弥陀佛,把什么都包括了。譬如皮包空了才能装入东西,车厢空了才能载运乘客。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口腔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毛孔不空人会死亡,人要有空间才能生存活动。阿弥陀佛就是空,所以才能包含广大无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有的人害怕谈空,天也空,地也空,世事皆空,儿女皆空。糟糕!这么一来什么都空空的,我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出家人,虽然出家无家,但又处处可以为家。没有儿女不要怕,只要你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皆可做你的儿女;没有财产不要怕,只要你肯发心,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财产。只要你能与空相应,就能与真理相应。不要以空为没有而害怕,正好相反,因空而有,因空而在。只有生活在虚空中才能拥有天地万物。所以《金刚经》要我们生活在无住的境界里,才是真正的依空安住。

  有一段时期,我稍体验到空的生活意义。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来到台湾。由于我是在兵荒马乱中匆匆忙忙挤在人群中出来的,所以初到台湾身边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也见地了。仅有一件短裤,一直穿了二、三年。在这没有半点东西的生活中,各人处理的方法就不一样。同参中有的出去做佛事,有的赶法会,回来时就一包一包的带回来,他们的生活就不再艰苦了。当时我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文章都很困难,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别人都认为我很可怜,但我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穷,一点也不觉得痛苦。

  当时,我的心里只感觉到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富裕,因为天地与我同在,山河大地供我遨游,花草树木让我欣赏,芸芸众生作我的朋友。所以处在那样困苦的生活里,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怜,不觉得贫穷,不觉得孤单。假如当时在那样艰困的环境里,我觉得困苦,觉得贫穷,觉得很可怜,如何坚守佛教的生活呢?

  但是为什么我能感觉充实而又快乐呢?这就要感谢佛法,感谢般若的空性了。因为我的思想和观念,认为出家的福德因缘,是非常殊胜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是由佛法栽培成的,使我体会到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诸佛菩萨的希望相应,在般若的空性中,我们富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实在一点也不孤单,一点也不贫穷啊!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实,而精神上的充实,是须靠佛法和般若空理来印证的。

  

三.从有上认识空


  

   刚才所说的是从空中建设有,现在要从有上认识空。有怎么会是空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前面这张桌子围了一块布。你们大家说有这块布吗?我相信大家都不敢说没有,因为眼前事实的确是有。但若用金刚般若智慧来看,这布是空(因缘)的,因为你所认识的这块布只是你所认识的假相,是你错误的认识。究其实,这东西的本来面目并非布而是棉纱。

  但是我们不要误会,以为分析成棉花就是布的本来面目,就是空。其实错了,这并非空。因布由棉纱来,而棉纱由棉花来,棉花又由种子来,种子又须经过土地、日光、空气、水份、肥料的营养灌溉才能萌芽、生长、成熟而成棉花。如此,棉花是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而后成有,所以我们说布是空的,是因缘的。

  每一样东西的本体就是空,而每一样东西又都与宇宙万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空并不是东西没有才说四大皆空,而是东西好好存在的时候,它的本体就是空──不是独存性的空。
  再用黄金来作比喻:空,是黄金的本体;有,是黄金做成各式东西的相状,如戒指、耳环、项炼等。这些形形色色的黄金制品就是有,而其本来的面目黄金就是空。

  再举一个比喻:空如水,有如波浪。水本来是平静的,但风一吹就起波纹。这就与人一样,人的本性本来是平静的,但被无明一搅动,妄念就动起来了。当波涛汹涌的时候,不容易看出水性的平静,同样的道理,当人生在以无明为生活的时候,自家清净平等的本来面目,就不能显现了。有智慧,不必等到波浪静下来才看出水性是静的,应该在波浪起伏中就明白水性本来就是静的;有般若,也不必等无明烦恼去除了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是平等清净的,因为在有中就可以看出空性啊!

  有人解释空是精神,有是物质。又有人说空是理,有是事;有人说空是一,有是多;理事无二,一多不异,所以空有无碍。有人说空是性,有是相,性相不异,所以空有不二。有人说空是平等,有是差别,但平等中有差别相,差别中有平等性,平等与差别无二,所以空有无二。

  空和有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在我再举个例子,空等于父亲,有等于母亲;父亲严格,而母亲慈悲。父亲以严威教导子女,母亲以慈悲养护孩子,目的都是使儿女成材。严格也好,慈悲也好,主要的还是使儿女成器;空有亦复如此,彼此相辅相成。父严如日就是空,母慈如露就是有。《禅林宝训》云:‘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长也。’意思是说,有了露水的滋润和太阳的照射,万物才能成熟。同样的道理,空有相辅相成,才构成了宇宙的一切。

  当然,空有之理不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说得完的,也不是如此简单的譬喻所能透解的。《金刚经》的空理,须靠我们平常的修持与体会,才能真正了解他的意义。

  要如何才能真正了解空呢?要修行到证悟了般若波罗蜜多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为了明白空,我们不能没有般若。金刚般若就是用来证悟空理的,因此我们应对般若有所体认。

  


四.生活上的般若


  

   离开生活就没有般若,也没有空。今日佛教最大的毛病,在把佛教与生活分开。信佛教信了几十年,但贪、嗔、痴还是非常的重;深入经藏的道理能说一大堆,但对人我是非得失就是不能放下。这个般若,并非一定要关在般若关中才有般若,并非在念《般若波罗蜜多经》时才有般若,般若乃是从吃饭穿衣之中而来,由行住坐卧之中而来,在平常待人接物处世之中就要有般若。

  在禅宗,经常有人因参话头而悟佛法。龙潭崇信参访天皇道悟禅师,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认为没有得到一点佛法,于是就去告假离山。

  天皇禅师就问他:

  “你要到哪里去呢?”

  龙潭回答说:

  “我要去参访佛法。”

  “这里就有佛法了,你还要到哪里去参访呢?”

  “我来了十几年都没听到你为我开示佛法,这里怎么会有佛法呢?”

  “哎唷,你可不能打妄语呵!”天皇禅师说:“怎么说我这里没有佛法呢?平常你端茶来,我就接过来喝;你拿饭来,我就接过来吃;你向我合掌问讯,我就向你点头回礼;这些处处都在告诉你佛法,怎么说没有呢?这些就是佛法,就是生活中的般若啊!”

  “哦!这就是般若啊!”龙潭说:“让我想想看。”

  天皇禅师说:

  “你不能想,想就有分别心,就不是般若了。”

  龙潭言下终于大悟了。

  所以在生活里,处处都有佛法,处处都有般若。下面我要向各位介绍佛陀在世时生活中的般若,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般若生活。《金刚经》的经文一开始就有般若,经文云: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是《金刚经》开头的经文,我相信各位都有念过。一部这么有名而尊贵的佛经,开头尽说些佛陀洗足啦,穿衣啦,吃饭啦等等,生活上的琐碎事情,与金刚般若空性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如果一卷《金刚经》你能懂得,光是前面这几句话你就能悟道,因为这几句经文把《金刚经》中的般若风光都说尽了。

  譬如:着衣持钵,说明持戒波罗蜜;入舍卫大城乞食,说明布施波罗蜜;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说明忍辱波罗蜜;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是说明精进波罗蜜;敷座而坐,说明禅定波罗蜜。所以,佛陀在日常生活中就配合了六度去实行佛法。佛陀因奉行六度生活才证悟涅槃,和般若相应。因此,我们也应将六度实践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这段经文,是说明佛陀的般若智慧照耀着大家。‘着衣持钵’,是手上放般若光;‘入舍卫大城乞食’,说明佛陀从路上经过,每个人都可看到,是身上放光;‘于其城中’,是眼中放光;‘饭食讫’,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是脚上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尔时世尊’,是说在当时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放着般若之光。

  我们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各位有了金刚般若,生活就可改进,等于一个人行走在黑暗的路途上的时候,忽然有了光明,就可以看清前程了。因为般若可以使我们从烦恼中得到解脱,从人我是非中获得自在。我们平常生活在人我是非、功名富贵之中;如果将般若应用在生活之中,这些事情就不会挂碍在心,生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有一句话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样的平凡生活,有了般若,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有了般若便能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譬如前几年有一场轰动世界的足球比赛,在巴西举行,观众有十万人以上。大家在看球的当时,有个人抽烟不小心,把旁边观众的衣服给烧着了。被烧的人感觉身体热烫就叫了起来。抽烟的人赶快就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人因为一心在看球,就说:“没关系,回去再换一件好了。”

  但是这位先生的衣服继续不断的燃烧而延伸到前排另一观众的头发,这位观众被烧了就叫起来说,我的头怎么这样热?这个人赶忙回答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刚才抽烟不小心引起的。”那个头发被烧的人因为一心想看球,就说:“没关系,回去再买一个。”

  所以说做人只要专心一意,忘却自我,所谓用般若照见五蕴(我)皆空,对人我之间就不会过分的计较,对社会大众就不会争吵不休。如果能认识空,能得般若智慧,就能看出宇宙一切皆是假相。如能看出世间一切皆是假相,那何处有是非?何处有人我?何处有对待呢?所以般若是要我们远离分别,远离对待,如能这样,那就没有人我烦恼痛苦了。

  昨天讲禅,禅不易学;今天讲空,空不易懂。明天所要讲的非禅亦非空,而是要讲‘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黄金布地,有宝阁幢旛,有七宝池,有八功德水’,让我们‘宁可起有见如妙高山,不可起空见如芥子许’吧!

TOP

续 2

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时间:西元一九七五年十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对象:法师、大众(学生文空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玄妙的空,今晚我要从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净土信仰讲起。佛教里说:‘千经万论,导归极乐。’无论你研究禅,或是其他宗派的论典,甚至任何法门的修持,仍然以净土法门最为殊胜。
  

一.净土思想的起源


  

   佛陀在世时,有位频婆娑罗王被他的太子阿阇世幽禁起来,他的夫人韦提希,都不容易和他见面,这个忤逆的儿子暴虐不孝,篡夺王位,使国王竟成了阶下之囚。痛苦而又绝望的频婆娑罗王,非常厌离这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感到苦恼不堪;这个世界里,饿鬼畜生,充满其中。于是他想着:‘佛陀啊!当此苦难的时刻,你何不给我救济,指示我一个安稳的归宿呢?’


  当韦提希夫人再三要求探监时,阿阇世却不准她携带食物给他被囚禁的父王,韦提希国母伤心的在身上涂了蜜,想解除夫君暂时的饥饿之苦,夫妇二人正在痛苦无望的时刻,就一心祈求佛陀慈悲的开示。果然,佛陀就运用神通力,显现其前,告诉韦提希夫人和频婆娑罗王说:“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距此有十万亿遥远的佛土,有一世界名曰极乐,救主阿弥陀佛,现时正在那里说法。在阿弥陀佛的国土中,无诸苦恼,受诸快乐;那里才是最清净、安稳、快乐的地方。你们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就会以他的愿力摄受念他名号的人,使其往生净土。”


  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听佛陀这样的开示,在他们称念佛号时,眼前果然显现出一个光明的净土,这就是被称为弥陀净土的极乐世界,也就是净土思想的起源。

  


二.净土思想的依据


  

    净土思想并不仅仅属于净土宗,也并不局限于三经一论的宝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论》;其实很多大乘经论里在在皆有净土法门的提出,到处都在说明净土思想的信仰。


  说到净土思想的依据,现仅就下列诸点说明:


  
   (一)自佛陀的圣言量中知有净土的存在


  一件事物的有或没有,不能凭着我们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一定要有一个正确标准来作客观的认定。比方说,我说这里有一讲桌,绝对没有人说没有,因为这桌子是现量。如我说,那边有人,何以知道呢?虽没看到,但可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所以知道有人。


  又如我们要知道一件东西的长度,需用尺量;要知重量,需用磅秤。这样一来,东西的有无、尺寸、大小、轻重就出来了,这叫比量。还有一种判断事情的有没有,须靠圣言量。圣者必有大智,圣人所说的话是不会错的,我们要相信他。根据圣人所说来判断事情的有无,这就是圣言量。


  佛陀在《阿弥陀经》中云:‘从此娑婆世界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陀是圣人,他所讲的话一定不会错。在他三十二相当中,有一相名广长舌相,舌头伸出来可以盖住鼻子和脸。他能有此殊胜,因为他从不说谎话。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在这大宇宙中有一极乐净土,这话是绝对可以信赖的。


  
   (二)从历史上往生净土事迹知有净土的存在


  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命他的堂弟彭希涑编的《净土圣贤录》,共有上中下三册,记载历代高僧大德修持净土法门,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及往生净土的事迹。例如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结社念佛,就曾有三次亲见阿弥陀佛现身。


  唐朝善导大师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每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阿弥陀佛,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阿弥陀佛,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称光明和尚。现在连日本人都非常崇信善导大师。


  近代的印光大师,一生念阿弥陀佛名号,最后竟能预知时至。就是在家居士念佛往生净土的也很多。民国三十七年有一位胡松年居士在苏州灵岩山念佛。在他死的前一天通知他的亲戚朋友,要他们第二天早上八点前去帮忙念佛,说他明天早晨八点就要往生。大家第二天早晨来时,他正在吃早餐,实在不像一个即将去世的人,大家感到不可能往生。可是八点到了,他果真盘腿而坐,于众人念佛声中,往生极乐净土。


  台北莲友念佛团第一任团长李济华居士,也是在大家念佛声中往生净土。在台中莲社里,念佛的人非常多,其中也有很多预知往生的事迹。


  从这许多古今念佛的人当中,有的能知往生时间,有的亲见阿弥陀佛接引,有的听到空中传来悠扬优美的乐声,有的于室内闻到令人心平神安的香味。像这种种瑞相,只有修持净土法门的人,到他念佛功德圆满时,自然就能回归净土。这实在不是平常人所能比拟的。


  
   (三)从科学证明确知有净土的存在


  就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而论,已知太阳系以外尚有其他太阳系,银河系以外尚有其他银河系,宇宙之广大无垠,实在超出以往人类的想像。换句话说,地球世界以外,尚有很多其他世界。


  其实,世界以外还有其他世界,并不要现代的科学家研究那么久才证明出来。经里记载着这么一段有趣的事:释迦牟尼佛在讲经时,出广长舌相,声音震动无量世界,传达极远极远;弟子当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不相信,怀疑声音不可能传到那么遥远的地方,于是想试试看,就用神通飞到十亿佛土以外的佛国,在那么远的佛国里,世自在王如来正在那里说法。就在这时候,有一听众忽然从身上抓到一样东西,叫起来说:“我的身上怎么会有一条小毛虫呢?”


  世自在王如来就说:“那不是小毛虫,那是从娑婆世界而来的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其实目犍连的身体并不小,但来到此国土,和这里的圣众一比,他的身体只如一条小毛虫而已。但在娑婆世界,他却神通第一。于是如来就开示他说:“诸佛的威德不是声闻弟子所可比拟的,你不可用神通试探。”自此以后,目犍连就非常相信虚空中确有无量世界,也确有无量诸佛。

  

三.各种不同的净土


  

    净土的种类很多,约可分为下列数种:


  
   (一)大乘不共法的净土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又可分为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与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其中以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为殊胜。


  在各种大乘经论中,虽广说十方诸佛净土,称扬其为广大易行道,但特别赞叹称扬的是弥陀净土,认为是各种法门中最为殊胜者,众生应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极乐净土。阿弥陀佛所表现的特色,是他在因地修行时立四十八大愿,以无边的悲愿功德,现起极乐世界。并且肯定的誓称:不论何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而往生极乐世界。就算带业往生,在极乐净土里修学,不论时间多长,一定能了生死,进达于无上菩提,故称弥陀净土最为殊胜。


  其次是东方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弥陀净土象征归藏,药师净土象征生长。经上说: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中,以大悲愿,发十二大愿,目的在:开发知识,促进事业;救治身体残废,贫病无依;大家获得丰富的衣食康乐;不信邪教;不犯法受刑;男女平等;一切众生成佛。以这样的愿行,在东方世界,现起庄严的琉璃净土。在《药师经》中更殊胜的指出,称念药师佛的人,也可以发愿往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


  
    (二)三乘共法的净土


  三乘共法的净土,即三乘人修行证悟的偏空之涅槃。依修行的次第,断除烦恼,证悟真理,了生死而得解脱。三乘共土,偏于独善其身,其证悟的净土,虽同受一解脱味,如长江大河入海,同一碱味,但三乘共土,毕竟是以小乘的境界为主,他们虽然不再造新业,不受生死苦果,但仍然要向更高更上的境界去追求。三乘净土,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等于从高雄到台北,台中只是一个中途站,到台北才是到达目的地。所以三乘共土的圣者,最后仍然要更上一层楼,念佛同归极乐净土。


  
    (三)五乘共法的净土


  再说五乘共法的净土,此即弥勒菩萨之兜率净土。弥勒菩萨,为释迦牟尼佛法会中,亲蒙授记的此土未来佛。现在生于兜率天,亦称为兜率内院。为一清净庄严之净土,弥勒菩萨经常在那里,为无量大众说法。若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就能见弥勒菩萨,将来再随佛下生人间,见佛闻法。
  


    (四)人间净土


  至于人间净土,例如维摩居士,虽生活于娑婆世界,但他的境界犹如净土一样。


  有人说,ji 督教的天堂就是佛教的净土,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印顺法师曾以下列三点比较方法说明净土与天堂的不同。


  1.平等而非阶级:极乐净土平等而无阶级。不像天堂,上帝就是上帝,天堂中的人也不能成为上帝;而净土的人,个个皆可成佛,毫无阶级之分。


  2.进修而非完成:ji 督教认为上天堂就是完成,就是最高境界。而佛教里到了净土还须再进修,直到花开见佛,闻法修行,然后成佛方是完成。


  3.上升而非退堕:只要上升到净土,就永不退堕;此与ji 督教的天堂思想区别甚大。ji 督教的天堂相当于忉利天宫,是五乘共土,不是大乘不共净土,在天堂里的众生,就算忉利天主,一旦五衰相现还会下堕。


  佛教的净土,以大乘不共法的弥陀极乐净土最为殊胜,虽有三乘共法之净土,但却偏于独善其身;虽有弥勒近易普及之净土,却没有弥陀净土之‘一生成就’;又弥勒净土在兜率天内,还在三界之中,而极乐净土是一个往生以后就能永不退转的净土。再与ji 督教之天堂相比,那ji 督教的天堂更相形见拙了。


  无论是大乘净土,天上净土,人间净土,通俗一点说,净土就算‘天堂’吧!常听人问起,天堂地狱在哪里?这个问题包含净土在哪里?以及有无净土的存在?


  关于天堂地狱在哪里,我分三点来说明:


  1.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


  2.天堂地狱在人间。很多人享受福德因缘,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这不就是天堂的人生吗?很多人心遭烦恼忧伤所缚,身受刀叉割刺之伤,这不就是地狱的人生吗?


  3.天堂地狱在心里。在人间,与人计较比较,不能满足,猜疑忿恨,心中充满贪嗔痴,那就是地狱。如能忘却人我是非,广大胸量包容一切,慷慨布施,欢喜赞美,处处用慈心待人,那就是天堂。现在我们尚未往生极乐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就应共同努力,转娑婆世界为人间净土。


  我讲一个故事,来说明心内的净土是什么?


  宋儒程颢、程颐二兄弟,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大名鼎鼎的理学家,是一对最友爱的兄弟道学家。


  哥哥号明道,德性宽宏,有光风霁月的胸怀;而弟弟伊川,气质刚毅,道貌岸然,有峭壁孤峰的严峻。有一天,兄弟两人同赴朝中盛筵,席间酒肉歌舞、男女欢笑,极尽浪漫奢靡。明道一向随和,遂投身众中欢笑作乐,直至曲终人散,弟弟伊川甚觉不以为然。


  事隔数月,伊川实在按捺不住,责问明道,说:“哥哥!那天赴朝中宴会时,您怎么就被那些男女酒肉迷惑了呢?您不觉得有违本性吗?”


  明道一听,讶然道:“弟弟啊!你怎么把这件事记挂在心上这么久呢?我当时酒宴一结束,就都把它忘掉了呢!”生性严肃的伊川,虽未参与欢场作乐,却在心中久久不能放下;倒是洒脱宽宏的明道,能拿得起放得下,真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要建立一个人间净土,首先要从心理建设开始,先要把心里的五欲六尘抛去,正所谓‘心净国土净’。


  舍利弗有一次对佛陀说:


  “十方国土都那么清净,为何佛陀您的娑婆世界却如此污浊肮脏呢?”


  佛陀就回答他说:


  “我住的世界,你们不了解。”说着,佛陀就用足趾一按,大地即时光明灿烂,清净庄严。佛陀道:“这就是我所住的世界。”


  所以,众生虽然共同生于这个世界,但是各人感受不同,心里的世界也不一样。

  

四.弥陀净土的内容


 
 
    弥陀净土的内容有五:环境净化、生活净化、经济净化、人群净化和身心净化。


  但是五点集合起来总说一句,就是一个清净的意思。净者,代表光明、圣洁、安稳、快乐。


  再将五净分述如下:


  
    (一)环境净化


  目前社会问题很多,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脏乱,空气污染,并且已威胁到大众的健康,危害到人类的生存。极乐净土没有环境污染的情形,它的土地都是由黄金铺成,到处皆由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莲池、八功德水,以及金银琉璃合成,哪里会有脏乱污染呢?极乐净土里的环境,在建筑方面说,胜过最现代化的都市,在风景方面说,胜过任何一处的国家公园。


  也许有人会起怀疑,不相信会有如此圣境,现在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果在几百年以前,有人说将来有一种油,可以提炼出来铺设在路面,使路面平坦整洁,当时的人一定不敢相信,但是柏油路面在今天已是非常平常的事了。其次,几百年前没有人会相信,住在高楼顶上的人,只要打开一种开关龙头,水就源源而来的说法。但是今天,即使住得再高,真的只要龙头一开水就来了。今天我所说的弥陀净土殊胜道理亦复如此,大家应该生信。极乐世界的楼阁层叠,水鸟说法,花树奏乐,地平水净,实在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在极乐世界净化的环境中,卫生尤其很好,育乐活动普遍。一般说来,要国家强盛,必须提倡育乐活动。在极乐世界,育乐生活很高,情形是这样的:早晨起来,眼看自然美景,肚子就可当饱,耳闻阿弥陀佛说法音声,就可去除饥渴疲倦;饭后,飞行到十方世界,用衣袍盛着花朵,供养诸佛菩萨,生活非常逍遥自在;山林水边,散步经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不是听经闻法,就是念佛修行。因为环境美好,建筑富丽堂皇,树木整齐,道路平坦,大家住在此地,一切称心如意,故称为极乐世界。


  
    (二)生活净化


  住在净化的环境内,生活自然也就净化了。极乐世界的生活不像人间,不必经营奔波,不必去争名夺利,更不必为生活苦思焦虑。在极乐世界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生活极其逍遥自在。
  我时常想,我们生活在人间,为了填饱肚子,一天要忙三餐。在厨房里转来转去,不知耗去了多少的时间生命;吃下去还要解出来,解出来以后还是要再吃,整天、整月、整年为这个那个忙个不停。但在极乐世界里,一切随心所欲,衣食住行育乐,都非常的自在,毫无麻烦,过的是高尚的净化生活。


  
    (三)经济净化


  极乐世界的人,不像人间众生,无须为钱财、是非、名利而烦恼。生活在极乐世界中,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不必受钱财竞争的烦恼;不必筹划交通工具,因为他们可以飞行自在;不必购买房屋地产,因为他们可以随遇而安;他们不须储蓄金钱,因为他们多的是功德法财;他们不须经营商贾,因为他们不少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每天在拥有无量法财中生活,每天在享受无尽法喜中修行,因为极乐世界里没有经济的烦恼,不必为钱财去钩心斗角,极乐世界里的大众生活与真理相应,因为没有经济问题,所以生活净化,逍遥而又自在了。


  
    (四)人群净化


  在此世界上,国与国间,人与人间,范围缩小一点,就以一个家庭来说,最亲密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总有纠纷发生。所以中国流行一句俗话:清官难断家务事,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由此可见,人群之间发生纠纷,乃是常事。


  但在极乐世界,就没有这种烦恼。《弥陀经》云:‘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善人好人相聚,求悟真理,求悟佛法,整天念佛念法念僧,没有争权夺利,没有钩心斗角,没有人我是非,彼此和睦相处。唯有极乐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用功念佛往生的地方。


  
    (五)身心净化


  在极乐世界,每个人的身体都没有生老病死之苦,身皆莲花化生;心皆清净无染,没有贪、嗔、痴的念头,身心俱净,内外如如,没有任何的烦恼、痛苦和是非,一尘不染,逍遥而又自在,如此境界所以叫做极乐世界。


  关于极乐净土的内容,今天我所说的,千万分也没有说到一分。极乐净土,绝对不是在这里用简单几句话就能形容出来的。这不过是《阿弥陀经》中大约提示的一点点内容而已。

  


五.时代对净土的需要



  
生活在我们这一个时代,世局动荡,家国混乱,社会不安,身心热恼,所以人对于西方极乐净土就特别需要。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极乐净土呢?因为:


1.黑暗需要光明。2.苦难需要安慰。3.战争需要和平。4.动荡需要安稳。


5.贫穷需要富足。6.短暂需要永恒。7.烦恼需要解脱。8.生死需要得救。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为甚么要修学净土法门呢?主要的还是为了我们人生的需要。现在分别说明如次:

  
    (一)黑暗需要光明


  人间到处充满黑暗,社会、人心处处都有黑暗存在。在黑暗里摸索的人生,急切需要光明,向往光明。然而光明何处求呢?光明在极乐净土中,净土之内处处都是光明。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所以我们需要光明,也就是我们需要净土。

  
    (二)苦难需要安慰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困难,可是有谁会来安慰你呢?‘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只有阿弥陀佛永远会在你苦难的时候来接近你。天下人皆舍我而去,只要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就永不舍弃我们,所以我们要称念阿弥陀佛。

  
    (三)战争需要和平


  某某窃据某某,使同胞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某某掀起的战乱是很大的劫难,而苦难尚未了断,所以我们需要和平。我们需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斗到底。我们应以大慈大悲的心肠,以求战胜某某,光复大陆。才有和平的可能。我们唯有消除战乱,才能实现极乐净土。最究竟的和平就是极乐净土,要达到目的,只有靠我们自己把心理建设起来,把精神武装起来,大家在阿弥陀佛座前共修共学,大家都在阿弥陀佛慈光照耀之下忍让无争,世界就能永久和平。

  
    (四)动荡需要安稳


  假如我们自己没有房子,到处租赁而居,就会常常搬来搬去居无定所,心情就自然不安稳。只要我们有一可靠的环境,我们的生活就能安定,极乐世界才是真正安稳的净土。娑婆世界可以说举世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不断。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一点也不错。前不久,为了能源缺乏,全世界经济动荡起来;各地劫机的事件不断发生,全世界旅行人的交通安全立刻出问题;在动荡的今日,迫切需要极乐净土的安稳。
  

    (五)贫穷需要富足

  每一个人都需要富足,富足而后才能生活无虑,佛教不是完全排斥物质的,净土里物质条件的丰富,不是人间可比的,连地都是黄金铺成的。娑婆世界到处闹贫闹苦,因贫苦引发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富足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极乐净土的生活富有,正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只有极乐净土才是最富足的地方,只有极乐净土才真正彻底的消灭了贫穷。
  

    (六)短暂需要永恒

  人生的生命太短了,就算‘人生七十才开始’,但百岁老翁总不多见。即使能活到百岁,在无限时间中也如石火电光,一刹那间而已。从短暂而能获得永恒,像阿弥陀佛的无量寿,超越时间,这不是很美的人生吗?永恒的世界就是西方极乐净土。
  

    (七)烦恼需要解脱

  人间的烦恼太多了,贪嗔嫉妒固然是烦恼,爱恨亲情也是烦恼,饥寒焦渴是烦恼,失望悲伤也是烦恼。烦恼像一条铁炼,紧紧的束缚住每一个众生。这烦恼枷锁,大家都希望早一点解脱,那必得往生到极乐净土里,才能解脱一切烦恼。

  
    (八)生死需要得救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五趣中转来转去,所谓生死轮回,就是我们大家的遭遇。生死如大海深渊,沉没其中的众生,有时贪生,有时怕死,贪生何能长生,怕死又何能免死?所以不生不死是最好的理想人生,不生不死的世界就只有极乐净土。

  我们为了追求光明、安慰、和平、安稳、富足、永恒、解脱、得救,所以我们需要净土。
  
    往生净土的法门很多,但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是一个最容易的法门。能具备信愿行的三资粮,和其他不可少的福德因缘加上老实念佛,一心不乱,这是决定能否往生的条件。我现仅就《无量寿经》中念佛行者的行持三事说明如下,作为本讲演的结束:


  第一、孝养父母,奉敬师长,慈心不杀,奉行善法。


  第二、奉持三皈,具足禁戒,不犯威仪,身心清净。


  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转载注:文章个别词有修改。

TOP

续 3

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时间:西元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对象:法师、大众(弟子心定记)
  


      
  至诚感谢十方三宝,感谢各位法师,感谢各位护法居士,感谢各个发起讲经法会的道场,从今日起,连续三天,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与各位共结法缘。这三天之中,我所要讲的题目是:

  一、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理想的世界。

  二、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三、从古德的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今天先从第一个题目──‘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理想的世界’讲起。
  

一.什么是现实的世界


 
 
   什么是现实的世界?这是指各位在社会各机关或公司行号当中服务,那个社会机关、公司行号,就是各位现实的世界;各位在家庭中每日早晚起居生活,衣食住行,家庭也是各位的现实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以佛教的观点来看,现在各位在生活中的现实世界,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我把它归纳几点,作简单的说明:


  
    (一)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五欲尘劳的世界


  所谓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我们生活在五欲的世界里,能缺少财色名食睡吗?我们大家所生存的世界,也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世界,我们大家的生活,无论是谁,也不能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的范围。

  
    (二)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人我纷争的世界


  我们生存在这现实的世界,各位一定非常清楚,人我纷争,是是非非,事业的竞争,名位的夺取,造成人际间的冲突与争执,这是现实的世界难以避免的。

  
    (三)现实的世界是一个重重zai 难的世界


  从自然界加诸我们的zai 难有水灾、火灾、风灾等;社会带给我们的zai 难如怨憎相会的痛苦;物质带给我们的是求不得的痛苦;身体上加诸我们的是老、病、死的痛苦;心理上加诸我们的是贪、嗔、痴的痛苦;细细的观察,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重重zai 难和痛苦的世界里。

  `我们的身体,时时都在变化之中,由生而长,由长而大,由大而老;我们的心理,异念纷驰,妄想纷飞,前念刚灭,后念又起。明白的说,这是个身心无常的世界。如何从现实苦空无常的世界中来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理想世界?这就是我要讲佛教理想世界的原因。

  佛教的理想世界,可以给我们每一个人离去痛苦而得到快乐,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离开虚妄而见到真实,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离开杂染而得到清净,这种安身立命的理想世界,我现在根据五部佛教经典,来说明佛教的五种理想世界,各位可以参考,选择您所喜欢的理想世界。


二.维摩经的理想世界──人间净土


  
   
依据《维摩经》所指的理想世界,这是人间净土,这种人间净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仅分作四点来说明:

  
    (一)是心净国土净的世界


  在《维摩经》里,舍利弗尊者曾经怀疑佛陀的国土不净,于是佛陀以足趾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无量珠宝,无量庄严,大地金色,整个世界都变成清净庄严的国土。佛陀告诉舍利弗:“这就是我心里的娑婆世界。”舍利弗就问佛陀说:“为什么我们大家所见的娑婆世界,与您所见的不同呢?”佛陀回答说:“天生的瞎子,从未见到太阳、月亮,但不能说没有太阳与月亮,而应该怪自己的眼睛有了毛病。”因为这是我们众生心里有了毛病──妄想执着,所以我们的生活见解就不一样了。

  佛教的唯识家说在不一样的业感之下,所见的东西也不一样的,例如:水,饿鬼见到水,就像脓血一样;鱼虾见到水,就像窟宅一样;天人看到水,就像琉璃一样;我们人看到水就是水。

  佛陀再举一个例子说,天人在吃饭的时候,由于福报不同,所以见到饭食的颜色,也有种种的不一样。

  人呢?如自己的大便,还会嫌它臭不可闻,但若是一只狗子,却把它当作是珍馐美味;一个吃素的人,只要看到鱼虾,就觉得腥味难闻;而吃荤的人,却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生活在华屋大厦里,心里还觉不安;有的人生活在茅屋里,却觉得快乐无比。所以我们知道,心里的清净,可以使外境也随之清净,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二)是大小互融的世界


  在佛教里,一说到小乘的人,就说是自私自利;说到大乘的人,就说是觉世济民。其实在《维摩经》里,大小乘是可以互融的。就以维摩居士本身来说,虽然他是一位在家的学佛居士,但是他时时奉持沙门净戒;沙门净戒是属于小乘的,而维摩居士却以在家居士的身分做度生工作,可以说是菩萨的事业。这就是大小互融的地方。

  在《维摩经》中形容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居士不但是大小互融,而且是世出世间一如的圣者。

  
    (三)是无量方便的世界


  维摩居士在世间奉行佛道,他有无量方便的法门,他和世俗的人一样,开商店、做生意、种田耕地、赚钱,但是金银财宝在他手中,一点也没有妨碍,他身带金钱,到各种不同的场所,随缘方便的度化众生。他不但进入赌场而且还到酒家,其目的是要度化这些喜欢喝酒和赌博的人,走向清净的佛道。所以,维摩居士有这样无量的方便,度化众生,使得这个世界成为净化的人间净土。

  因此你穿好的衣服,维摩居士也跟你一样穿好的衣服,其实,他并不执着好的衣服,而是用佛陀的慈悲法衣,来庄严他的身相。你吃饭,他也跟你吃饭,但是,他对饮食,无贪无嗔,因他早已以禅悦为食。他示现生病,而利用大众为他看病时,为大家说法,他用种种方便的法门来度化众生。

  
    (四)是不二法门的世界


  我们在生活里,把好和坏,分得很清楚,并把有和无、生和死也分得很清楚。所谓不二法门的世界,是生死、善恶、因果,都是不二的。

  我们现实的世界,‘有’的时候很欢喜,‘无’的时候很悲伤,但是在《维摩经》里的世界,有和无都是一样的,‘有’的世界固然很好,‘无’的世界更好,因为无可以无限无量。另外,我们认为善的是好,恶的是坏,但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善的固然是好,恶的他也将它当作是一个借镜,所谓逆增上缘,恶人也能算是一个善知识。

  我们在生的时候,健康、强壮,认为是很快乐的,到了老的时候,就认为很悲伤,而《维摩经》里所说,生固然好,死也并不可悲,因为人没有真正的死;死,只是肉体的分段生死,其实,生与死,并无差别,一而二,二而一,死了以后,还要再生。但是如果能识得清净自性,则死又何曾死?生又何曾生?

  《维摩经》里理想的世界,启示我们的是如何加强心理的建设,启示我们从人格上去升华,从内心里去净化。

  《维摩经》里佛教理想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现在接着说明《弥勒上生经》里的理想世界,那是一种天上的净土。

  


三.弥勒上生经的理想世界──兜率净土


  

    根据《弥勒上生经》所描述的兜率净土,就在天上;弥勒净土,就是我们天上的理想世界。兜率净土也叫弥勒内院,是弥勒菩萨说法的地方,这个净土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是回真向俗的世界

  弥勒菩萨与释迦牟尼佛当初是同时修行,但佛陀早就成佛,而弥勒菩萨仍然在弥勒内院修行菩萨道,这是当初发心不同所致。虽然如此,但是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悲心愿力,都是对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护念摄受。兜率内院,是在欲界中的兜率天里,离我们这个世界不远,要往生到弥勒净土,不必像求生其他的净土,要具备非常艰苦的修行,才能往生。往生兜率净土只要我们皈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发愿往生即可。弥勒菩萨的慈悲与善巧方便,使这个世界的众生容易得度。我们可以做一个譬喻:一位大学教授,他发心到一个小学里去教书,他们的学问很好,他的教法也很好,但是他愿意为这些小学生教书,这就是回真向俗的精神。

  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但是弥勒菩萨也是一样大慈大悲,他有一个名号叫慈氏,由这个名号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大慈大悲的圣者。当初慈航法师在汐止创建弥勒内院,自称慈氏,就是因为他在修学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法门。

  近代提倡革新佛教的领袖──太虚大师,他因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分由四大菩萨统摄,但缺少一座弥勒道场,为弘扬弥勒菩萨的慈心悲愿,在他的构想中,曾想将浙江雪窦寺改为大慈弥勒菩萨的弥勒山,另加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普陀山,大愿地藏菩萨的九华山,大行普贤菩萨的峨嵋山,大智文殊菩萨的五台山,则可合称佛教的五大名山。以上五位菩萨,各有他们的世界,各有他们的净土,现在所说的就是弥勒菩萨的净土世界。在他的世界里,终日欢欢喜喜,到处随缘随众,不是慈悲为众,就是布施众生,这就是回真向俗的世界。

  
    (二)是近易普及的世界


  我们要往生西方的极乐世界,必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要念到这种程度,实在不简单,但是往生弥勒净土,就不必达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断欲,才能莲华化生,但弥勒净土是不必断欲就可往生;要到极乐世界需要经过十万亿佛土,但弥勒世界就不必那么远。弥勒净土,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同在欲界,离我们很近,因此往生这个净土也就比较容易,所以我们说它是一个离我们最近,修行非常容易,而又能够普及一切众生的世界。

  
    (三)是见佛闻法的世界


  佛教里有好多好多的古代大德,都曾到过《弥勒上生经》所说的弥勒净土,例如东晋时代,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老师道安大师,与他的弟子法遇等八人都曾往生弥勒净土;唐朝的玄奘大师及窥基大师,也都发愿往生弥勒净土,聆听弥勒菩萨说法;现代的虚云和尚,他活到一百二十岁,在他一百一十二岁的时候,曾经到过弥勒净土,他曾作证说,那时正当弥勒菩萨在说法,听众中有十多位都是他认识的,如金山观心禅师、天台融镜法师、江西志善法师、宝华圣心法师,尤其他见到法会之中,当维那的就是阿难尊者!

  在《高僧传》里,说到祖师大德往生弥勒净土的事情,实在很多很多,如已经往生西方净土的慧远大师,也曾到过弥勒净土,大概是去看他的老师道安大师吧!祖师大德修持的功力要往生那个净土,是随心所欲,来去自如的。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如果能往生弥勒净土,在兜率内院之中时常听闻佛法,就不必担忧再堕落了。

  
    (四)是回智向悲的世界


  弥勒净土的殊胜,完全是因为弥勒菩萨慈心度众所致,他宁可不住于常寂光土,不住于净智庄严的世界,反而在欲界天中建立净土,广度有情众生。这就是因为欲界众生沉沦欲海太深,一时不易超脱。说到修行,大家总是畏难;谈到离欲,大家总认为会失落所有。弥勒菩萨不愧是一位慈氏圣者,他以他的无边智慧,回向悲愍娑婆世界上的众生,给大家一个容易得度的机会,这就是弥勒净土的最大特色。

  

四.药师经的理想世界──琉璃净土


  

    刚才从人间净土说到天上的净土,现在要说到《药师经》中的理想世界,《药师经》里的理想世界是琉璃净土,那个世界的净土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是民生丰富的世界


  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是一个经济不必忧愁,民生物质非常丰富的地方。在那个世界里到处有金银财宝,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人民的衣食住行,极其方便就可获得;大众的育乐器材,也都是随心所有。

  药师琉璃净土的众生,因为亲近药师如来,知道修福,所以他们召感到的福德因缘,也就极其顺利。想要经营事业,不必考虑到周转不灵或是亏本,想要生产报国,不必挂念原料不足,或是税捐繁重。那里,民生安乐,物资富足,实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世界。

  
    (二)是社会净化的世界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污浊、烦恼,是个不清净的世界,在药师净土里的世界,可以说是众生净化,社会净化的地方。因为这个理想的世界里没有女人,各位先生听到这里不必紧张,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没有女人,那就没有意思。女人也不必紧张,以为没有女人,那我们女众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在药师净土里男女往来,根本就没有男女相,没有男人,也没有女人,因为没有女人,就没有酒家,没有舞厅,这样的社会,女人可以放心,男人不会重淫,不会金屋藏娇,家庭纠纷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我今天上午来从高雄到台北来,预备今晚来和各位演讲,但一下车,就有人向我建议,说是现在社会的风气不好,离婚的案件很多,要我告诉各位不要随便结婚。不错,大家如果都到琉璃净土去,女人都没有,还要什么结婚呢?

  在琉璃世界里没有男相,没有女相,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在药师净土里不但没有女人,并且没有恶趣,没有地狱,没有畜生,也没有饿鬼,所以琉璃净土里也就没有斗争、没有烦恼,更没有各种恶业,没有杀生、赌博、酒家、算命等等,可以说那个社会是绝对净化的世界。

  
    (三)是政治清明的世界


  在药师琉璃净土里,没有刑罚,没有牢狱,没有贪官污吏。讲到这里,我就想起我们的蒋院长,他现在为国家辛勤工作,从事十大建设,他就是想把我们这个社会,建设成与琉璃净土一样。蒋院长的恩德,例如对监狱里的犯人,他要给他们减刑;过中秋节,他还要去慰问,总希望他们悔过自新,就是希望不要再有牢狱了。并一再的希望公务人员不要贪污,要爱民;他自己也不惜辛苦,到处访问,到处亲民,无非希望社会大家和乐,政治清明。我们希望在大家努力之下,将我国治理成为药师净土中的政治清明的世界。

  
    (四)是身心康乐的世界


  在药师琉璃世界里,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很健全,生活都很快乐,医药卫生不必忧愁,那里的医药备全,药师如来是无上医王,在药师净土里的人,没有人闹胃病、感冒、头痛。而琉璃净土里的众生,不但没有各种身体上的病,就是心理上贪嗔嫉妒的烦恼也没有,他们的身体用来为国为民服务,他们的心理是用来为解脱圣道思维。

  


五.阿弥陀经的理想世界──极乐净土


  
     
在佛经里,说过人间的净土,天上的净土,以及东方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现在就要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极乐净土,这是根据《阿弥陀经》中的理想世界,在净土当中,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净土,分为四点说明:

  
    (一)是时空无限的世界


  我们将阿弥陀佛的名号,用中国话的意义来解释,就是无量寿命、无量光明的意思。说到无量寿,就是时间无限;说到无量光,就是空间无限;我们到了这个极乐净土里,就和阿弥陀佛一样,生命是不会死的,因为是无量寿命;到了阿弥陀佛的世界里,我们的慧命,就如光明一样,遍满一切,因为是无量光明。

  在极乐世界里,就时间来说,没有寒来暑往,气候永远是清凉舒适的。在我们的世界里,常常为空间的问题感到困扰,不是嫌小,就是发生拥挤、掠夺的现象。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要赶路,要坐车,非常不便,在极乐世界里每个人都能飞行自在,因为大家都在时空无限的世界里生活。

  
    (二)是生活自在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为了每日的衣食问题而感到不自在,现在虽然有瓦斯、电器,但是仍然要去烧啊!煮啊!极乐世界的人,生活就很自在很美满,他们吃饭,不像我们要有菜有饭吃下肚子才会饱,他们只要念佛,念法,念僧就会饱了,有时不一定用嘴吃东西,眼睛也可以吃,眼睛观看阿弥陀佛的庄严相好就可以饱了。你们大家听起来,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不容易相信,但是,当你们看电视,看电影,看小说,看得精采的时候,就会忘记了吃饭,忘记了肚子饿,在极乐世界里,看阿弥陀佛的圣像就可以饱了。

  耳朵也是一样,听到风吹的树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及百鸟和鸣的音声,就如同听到阿弥陀佛的说法,肚子就可以饱的;如果肚子饿了,只要一手摸摸七宝所成的阶道,七宝所成的建筑物,身体感受到极乐世界那种庄严的气氛,就会饱了。

  除了用眼、用耳、用鼻、用舌、用身可以使身体饱满,另外眼睛闭起来不看,耳朵塞起来不听,只要用心观想,禅定之中,所谓禅悦为食,也可以饱足的。

  吃是这个样子,那么穿是怎么样呢?我们这个世间,气候有冷有热,所以衣服就有增有减,但是在极乐世界,没有寒暑的变化,身体永远都感到很自在,因为穿什么衣服都不会觉得太冷或太热。各位如果要问,极乐世界里的衣服既不冷也不热,那是什么布料做的呢?是大衣呢?还是皮袄呢?有一句话叫‘天衣无缝’,天上的人穿的衣服,都不必缝,何况是极乐世界的衣服呢?这是一种自然而随心所感的衣服,要穿多大就多大,要穿多柔软就多柔软,要它多舒服就多舒服。

  极乐世界的住是怎么样呢?常常看到报纸登广告,某处建有花园新城、花园大厦,真正的花园大厦是在极乐世界里。在极乐世界里,一切都是七宝所成。现在盖房子,地上还要磨石子,铺塑胶板等各种材料,但是极乐世界是黄金铺地。极乐世界,说到建筑,它有建筑的艺术美,说到风景,它有灿烂的天然美。

  极乐世界里的行,不像我们有摩托车、计程车、小包车、公共汽车等,它在时空无限的世界里,人人都是飞行自在的。

  
    (三)是社会和乐的世界


  在物质上,它永远没有匮乏;在人际上,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绝对没有人我是非的现象,社会上的和乐,不必为物质来争执,不必为名利起纠纷,大家都是莲花化生,大家都是来亲近阿弥陀佛,一师一道,是一个非常和乐的世界。

  极乐世界的人,没有老的现象,更没有死亡的悲哀,所以极乐世界根本就用不着人寿保险、安全保险、zai 难保险,不必设保险公司,极乐世界本身就是保险公司。

  前有台北市长竞选,发表政见,说要创办公立医院,这个意见很好;但是极乐世界的人,根本就不会生病,所以也就不必设立医院。你们各位有房子的人常常为了门锁而起烦恼,想要买一种没有人能开的锁,或与众不同的锁;在极乐世界里,就不必如此操心,门整天敞开的都没有关系。

  在极乐世界里,彼此互相关照,互相和爱,大家每日禅悦为食以后,各以衣襕,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佛土。他们飞行游乐,无牵无挂无碍,社会就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和乐。
  

    (四)是天下一家的世界

  我们人都要有一个家,可是我们能有一个永远属于我们的家吗?我们应该要找一个永远的归宿,那就是如极乐世界的家。我们现在大家住在这里,固然很快乐,但是百年以后,要到哪里去才好呢?有一个天下一家,人人都可以去的极乐世界,那里有一位如慈母般那么悲愍的阿弥陀佛在等待着我们,迎接着我们。在娑婆世界,不论我们是富贵,是贫贱,是聪明,是愚笨,只要人人欣慕极乐世界,愿生极乐净土,称念弥陀圣号,人人都可生到极乐世界,就算罪业深重的人,只要他具备信愿行持,他也能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实在是一个天下一家的世界。

 

六.华严经的理想世界──华藏净土


  

    佛教理想的世界前面已经说了四种,现在要讲的是《华严经》中的理想世界,他的名称叫做华藏世界,也叫华藏净土,分为四点说明:

  
    (一)是重重无尽的世界


  这个世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这世界中有无量微尘,在微尘中能见到无量三千大千的世界,所谓一尘一法界,一界百千如,在华藏世界中,有无限的世界,无限的光明,无限的诸佛,所谓光中无限宝,宝中无限佛。

  
    (二)是事理圆融的世界


  这是说,事和理可以圆融无碍,种种事相上的差别与宇宙的本体,是无碍的。

  如从事法界说,宇宙万物,各种现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从理法界说,万物真如本体只有一个,也可以说,全宇宙唯有一心而已。从理事无碍法界说,现象与本体是一体不二,所谓无二亦无三就是此意。若从事事无碍法界说,万物具备体与用,虽各自缘起,守其自性,但彼此之间,有从多缘相助成一缘者,有从一缘又遍助多缘者,故其利用互为交涉,事事无碍,重重无尽,故又称为无尽法界。

  
    (三)是性空平等的世界


  在华藏世界里,大的未必是大,小的未必是小,清净未必是清净,污浊未必是污浊,有的未必是真有,无的未必是真无。在这个世界里,是性空平等的世界。

  在华藏世界里,圣凡平等,生佛平等,自他平等,心物平等,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平等一如。

  在这个世界里,光光相涉,光光无碍,如果能认识这个世界,虽然是一粒微尘,也可看出它整个的世界;虽然是一个微生物,也可看出一切众生。生活在这个华藏世界里,没有人我的纠纷,也没有发生纷争的必要,因为华藏世界众生的心里可以包容一切。

  
    (四)是自他兼济的世界


  华藏世界里面的大家,固然是没有人我是非,也没有圣凡分别,而他们利己利人的心,却是无量的、无边的、无尽的。因为从普贤十大愿里,我们所知道的,他的修行,是尽未来际不休止的,他的十种大愿,不仅是对圣贤,也是对自己,对一切众生。他的恭敬、悲心、愿力,都是令人赞叹不已的,从菩萨那些崇高伟大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华藏世界自他兼济的精神。

  今天我为各位介绍了佛教五种理想的世界,现实的娑婆世界的情况,可以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世界,而佛教理想的世界,是一种常、乐、我、净的世界,我们今天在这里所听的佛教理想世界,应该从哪里去追求呢?不必向外去追求,就如刚才所说的极乐世界,也不是要到十万亿佛土之外去求。这里所说佛教理想的世界,可以总括一句话是‘心内的世界’,如同今天所说《维摩经》里的人间净土,是‘心净则国土净’的世界,所以我们追求理想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去追求。

  内心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天上的净土、琉璃净土、极乐净土、华藏净土。所以我们的政府在中央十全大会时,就曾提到我们需要心理建设,就是从心理坚强起来,也就是精神武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我刚才所说的人间净土、天上净土等等,全部都是可以从我们的自心上去建设庄严的。

  当然,弥勒菩萨有弥勒菩萨的世界,维摩居士有维摩居士的世界,药师如来有药师如来的世界,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的世界,华藏法界有华藏法界的世界,但我们应追求哪一种理想的世界呢?
  
    现实的世界,是纷争的、是短暂的、是染污的、是痛苦的;而上面依据佛门五部经典──《弥勒菩萨上生经》、《维摩诘所说经》、《药师如来功德经》、《阿弥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旨在说明佛教的理想世界是和平的、是永恒的、是清净的、是快乐的。

TOP

续 4

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时间:西元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对象:法师.大众(弟子依光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我昨天告诉各位,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要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各人有了理想世界以后,我们要怎样的来实现理想的生活呢?如何使空虚飘渺的理想成为事实呢?所以,在没有讲到佛教出世的生活之前,先要说明什么是入世的生活。


  各位!你们在家庭里,在社会上,每天所过的日子,如衣食住行,如举心动念,那一切都是入世的生活。入世的生活里面究竟包含些什么内容呢?我把他归纳四点,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  先从入世的生活说起


  
   
   一.入世的生活是以物质为主的生活


  一般人的生活,物质占了他主要的部份,生活里的衣食住行,哪一事不与物质有关?生活里的行住坐卧,哪一行能少了物质?开门七件事都是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因为生活缺少不了物质,所以人类就甘愿做物质的奴隶。为了一餐美食,甘愿成天辛苦;为了一点利益,甘愿屈膝争取;为了一点虚荣,就要不休止的去做牛做马。


  在物质生活中的大家形形色色,有的人只重口腹之需,根本就不去计较穿与住;有的人,只求穿得衣冠楚楚,对于吃与住不太重视;有的人只要住得舒服,穿与吃可以马虎。当然,对衣食住行样样都讲究的人比较多数。所以,不管如何,人为了维持生命总脱离不了物质的需要,总难免不在物质生活里面转来转去。人因为被物质所囚,所以才不能获得真正快乐的生活。


  我们把身心寄托在五欲尘劳的上面,物质虽然能够满足我们一时的愿望,但那是有限的,每一个人不知需要经过几番折磨劳苦,才能获得那么一点五欲六尘的享乐。但五欲六尘中缺陷很多,苦恼很多,可以说物质上的五欲六尘,就像陷阱一样,陷身其中,就不易超脱。所以,我们要从物质里面获得真正的美满幸福,是不可能的。


  
    二.入世的生活是以感情为主的生活


  有的人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仍不够满足,他进而还要追求感情的生活。有时候,父母的呵护之情不够,进而再求朋友的感情;朋友的感情不够,进而要求男女的感情;男女的感情不美满,进而希望子女的感情;子女的感情靠不住,甚至于还要养猫养狗养金丝鸟,把感情寄放在动物身上。所以,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佛称‘众生’为‘有情’,有情众生的感情过分泛滥冲动就会变成犯罪造恶的原因。社会上许多自杀、仇杀、毁容的事,不是由于金钱,就是由于感情。不是因为‘爱’,就是因为‘恨’。金钱与爱情,往往连在一起,爱与恨往往也凑在一起。


  佛教不是排斥金钱,厌恶感情,只是因为金钱和感情有时候会给大家带来了困扰与麻烦。我们必须以智慧运用金钱,必须以智慧来化导感情,把金钱转成为净财,把感情升华为慈悲,净财和慈悲才是维系人生幸福快乐的条件。


  有人说,感情是生命的花朵,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试问花朵能开放多久?有人说爱是幸福的,但爱也是自私的;有人说爱是纯洁的,但爱也是染污的;有人说被爱是幸福,但失去爱的时候又怎么办?有人说如果人生没有爱,就犹如土地上失去了水,便成为沙漠,但由于感情不善于处理而引起的怨恨嫉妒也会泛滥成灾。总之,爱是自私而束缚的,就算夫妻也有离婚的,父子还有要脱离关系的,就算美好的姻缘,亲爱的感情,但到了生死离别,那感情和恩爱又怎能长久呢?在感情中生活的人,是不能得到最究竟的快乐的。


  
    三.入世的生活是以人群为主的生活


  每一个人不能离群独居,‘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我们认识有缘分的朋友以外,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士农工商的群众都与我们有关系,我们在这个世间上生活,是要靠人群给我们维护,如果离开大众人群,我们就没有办法生存。


  世间上的人群给我们很多帮助,我们要穿衣服,需要工人在工厂里织布;我们要吃饭,需要农夫在田里耕种;我们要出门,需要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所走的路,哪一条不是别人所修筑的?我们所住的房子,哪一块砖瓦不是别人为我们盖的?我们要到风景区游山玩水,哪一处风景区不是别人开垦给我们去欣赏的呢?还有许许多多,我们都需要靠人群才能生存的。因此,有人想从人群中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那也不尽然。人与人相处,如果以利益而互相结合,大家都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利益,难免会引起许多的冲突与磨擦,彼此纷争计较,互相勾心斗角。因此,在现实的生活中,靠人群也不能得到最究竟的安乐。


  
    四.入世的生活是以根身为主的生活


  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而维持着生命,叫做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如《大智度论》所说:在家人入世的生活与出家人出世的生活不同,入世的生活是靠根身向外去求的快乐,如眼睛要看色尘的花花世界,耳朵要听和悦的音声,鼻子要嗅芬芳的香气,舌头品尝着山珍美味,身体贪恋着外境的舒适,心里攀缘着一切有利自己的人事,如此追求快乐的方法叫做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攀缘。如果遭受一次挫折,或遇到根身病痛魔难,稍微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也就不能快乐了。因此出世的生活,不能光靠根身向外去追求快乐。有些修行的人眼睛不看,静坐在那儿,嘴也不吃,耳也不听,身体也不去贪恋触受,但他在开采内心丰富的宝藏,智慧的能源,不像一般人去追求根身以外的东西,其实,他才真正享受了无限的法乐。


  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远给我们满意;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根身是无常的,岁月会带来散灭。我们在入世的生活里,不能得到究竟的安乐,出世的生活才有真正的安乐,但是如何去探讨出世的生活呢?


  我现在向各位介绍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地方去过生活,也不是要我们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只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困难,才叫出世的生活。所谓出世的生活,一样在世间上生活,而且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着去从事救度众生的事业,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了脱生死外,更能使世界繁荣,国家富强,财富无量,到处充满着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第二  次说佛教的生活



什么是佛教的出世生活?我现在从四个方面来向各位介绍:
  

第一、从四阿含经中谈小乘出离的生活──修道的生活
  

第二、从禅门语录中谈禅者超然的生活──悟道的生活
  

第三、从大般若经中谈菩萨无住的生活──行道的生活
  

第四、从诸经律典中谈佛陀果位的生活──证道的生活
  


     
一.从四阿含经谈小乘罗汉简单朴素的修道生活


  在原始佛教的时候,一些出家弟子们是怎样的发出离心,来过着出世间的生活呢?他们不以世间上的物质、感情、人群、根身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因此他们把物质用得最少,把感情通通放下,把人群也隔绝抛开,过着一种虽然物质贫乏、感情淡泊、孤单沉寂的生活,但他们追求的是人格的升华,斩断贪图利乐的观念,净化心灵的世界,扩展他们永恒生命的生活。


  比方说:他们每一个人,穿的只有三件衣服,所谓‘三衣一钵’。吃的是日中一食,睡的是树下一宿。除了在深山、水边、园林中修行以外,坟墓旁边也可以安身睡觉。所谓‘头陀苦行’,经常独自一人住在苦行林中,不求现实的快乐,不为眼前利益所迷,不喜好喧哗热闹的地方,一心只欣求速证解脱涅槃。


  当然在原始佛教的生活里面,建筑有庄严雄伟的祇树给孤独园,拥有众多房舍的竹林精舍,那些讲堂殿宇,到处鸟语花香,但这些都是用于大众的修行,个人总是到山林水边,不像现在有些人,既不欢喜和人群共居共学,但又喜爱一个人居住在华丽的精舍中,这是不合佛法的生活。


  年老的大迦叶尊者是佛陀的首座弟子,他日以继夜精进刻苦的修习‘头陀行’,希望借此苦行使自己的身心能够达到清净不染,解脱世间上一切烦恼束缚,成就至真无上的佛慧。


  有一天,佛陀见他年纪实在老了,就劝他说:“你不必再过那种头陀的生活,回到祇园精舍的僧团来,由你充当上座,领导大众修行,一样的可以远离五欲尘劳。”


  可是大迦叶回答说:“佛陀!关于这一点,弟子不能如法遵行,因为我要以修头陀苦行做为模范,使后代的佛子们,知道要从苦修里面磨炼自己的意志,坚强自己的信仰,激励自己的精神,和庄严自己的世界,寻找自己心灵的主人,遨游在三世一切诸佛之中……”所以,这等于是孟子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就是他头陀的目的。


  跋提王子,他本是佛陀的堂弟,后来出家做了比丘。有一次,他与阿那律、金毗罢等三人,在树林里修行,在修行的时候,他忽然大叫起来说:“啊!快乐哦!实在太快乐!”


  阿那律就问他:“你大声叫什么?什么事使你那么快乐啊?”


  跋提说:“阿那律尊者!我过去做王子的时候,住在铜墙铁壁的王宫里面,有许多侍从勇士拿着武器护卫着我,我仍然恐怖刺客的谋害;我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过着非常奢华的生活,可是我老是觉得食不甘味,穿着不美。现在我出家当比丘了,一个卫兵也没有,独自一个人静静在树林中坐禅,但不怕有人来杀我,穿吃都非常简单,但我内心觉得非常充实,我现在可以自由的坐,自由的睡,一点也没有不安的感觉。因此,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由此可以知道,小乘圣者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可是快乐并不曾减少!所以说,入世的生活是以拥有为快乐,出世的生活是以空无为快乐。拥有是包袱,是拖累;空无是无边,是无限。物质虽然少,但在出世的圣者生活中,他们的思想里仍然觉得拥有一切。


  佛陀的姨母亲自缝了两件衣袍给佛陀,但是佛陀只肯收一件,另一件要她供养给其他的比丘;有一位比丘要送给阿难尊者一个钵,但阿难尊者出外教化旅行,要七天后才回来,可是戒律规定不可隔宿拥有两个钵在身边,佛陀为此还把它改为在七天中可以拥有两个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佛教的僧团中,其物质生活是多么简单和贫乏。


  从佛陀为年老的比丘穿针缝衣,可见僧团的自力自主的生活;从佛陀为有病的比丘沐浴和煎药,可见僧团的刻苦自励;为了一餐午斋,佛陀鼓励弟子要走三十里路外去应供;为了一次说法,不惜千里而往。看起来原始佛教的物质生活很苦,其实已发出离心的小乘圣者,他们一点也不挂碍贫乏的生活。不管环境怎样折磨,对修道的生活,反而更能够增进。有与无,远与近,苦与乐,在发出离心修道的圣者心中,都是一样。甚至,他们还觉得‘无’比‘有’更多,‘远’比‘近’更好,‘苦’比‘乐’更值得追求。


  不说原始佛教的圣者,就说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吧!我昨天到这里来讲演,穿的是这件衣服,我今天还是这件衣服,明天也还是这件衣服,因为我只有这一件衣服,我拿起来就穿,一点也不觉得不好。可是你们各位呢?要来听经前,就想:我今天穿一件红色的,可是红的有好几件,哪一件红的款式比较好?翻啊!挑啊!选啊!明天还要出来听经,总不能老是穿红色的,换一件绿色的吧,可是……总之非常麻烦!


  我再举一个例子做补充说明:


  有一些年轻人来信佛教,是几位在家小姐,我办幼稚园,我就说你们去当老师吧!在佛教的幼稚园任教,一个月有三千元薪水,但另外有几位出家的,一个月只有一百元单银。非常奇怪的是,三千元一个月薪水的老师,还要跟单银一百元的出家人借用。所以说,多了不一定快乐,少的也不一定不好。


  出世的圣者,发了出离心以后,世间上的一切,五欲六尘,在他看来好像云烟一般,一点也不挂碍在他心上,因此他们就不为欲望所苦恼,不为人情所挂碍,每天生活在淡泊、安详、自在、和合的生活里。


  所以,出世的生活不一定要离开世间,在你们的家庭里面,甚至于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这种思想,第一,先没有经济名利的占有,第二,没有男女爱着的贪求,第三,没有权力高下的执着,第四,没有人我爱恨的分别。你有这种思想,就能获得出世生活的快乐。
  

    二.从禅宗语录谈禅师超然物外的悟道生活


  中国佛教的禅宗出了许多伟大的禅师,他们在悟道以后,有的仍然芒鞋破钵的云游天下,有的一笠一杖的行脚十方。有的在丛林里搬柴运水,有的在禅堂里参禅苦修。他们抛弃人间物质的享受,他们远离社会人情的安慰,过着忍辱作务的生活,他们实践了内心平和宁静的悟道者的生活。


  禅师们悟道以后,人虽在世俗,其实心早就超然物外,像大梅法常禅师在马祖道一处得道以后,他以荷叶为衣,以松子为食;像南泉普愿禅师,在大慧祖师处开悟以后,他以牧牛为生,以采樵为业;崇信禅师曾以煎饼求道;隐峰禅师曾以推车度众。悟道后的禅师们,不以职业卑贱为耻,不以工作庸俗为念,我们反而可以从他们那些职业和工作中,见出他们洒脱恬淡的生活。


  六祖惠能禅师曾在五祖弘忍禅师处担任过多时的舂米工作,天衣义怀禅师曾在翠峰处一做水头就是很久,庆诸禅师在游山担任菜头的职务,雪峰禅师在洞山做过数百人的饭头,寒山和拾得二位大士在天台山做过行堂。一般人以为煮菜舂米是低贱的工作,但在悟道的禅师们眼中,却是最庄严的使命,国父孙中山先生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其实,我国古代的禅师们,早就实践这种理想的高尚生活了。


  做过帝王的桀纣幽厉,什么人也不愿和他们一样;这些一无所有而从事劳役的禅师们,反而成为大众的楷模。唐朝的道林禅师,又名鸟窠禅师,他有房子不住,跑到秦望山峭绝悬崖上面的一颗长松大树上住,一住二十余年,有一次太守白居易谒见他时说:“禅师住处非常危险。”


  禅师回答:“我坐在树上不危险,倒是太守危险尤甚!”


  白居易说:“下官坐镇河山,何险之有?”


  禅师答:“薪火相交,纵性不得,得非险乎?”


  鸟窠禅师的故事,在佛教中一直传为美谈。记得民国五十二年,我曾到印度访问,在佛陀入灭的涅槃场边,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一位中国禅师,他名字叫‘善修’和尚,他也学习鸟窠禅师居住在树上,但印度政府发现以后,不允许他住,但他已经住了十几年,非要住下去不可,印度政府无法,只得就把那颗千年大树砍断下来。印度政府的意思是因为住在树上不但危险,而且起居用物一无所有,实在也太苦了!可是善修和尚说:‘我住在树上非常安全,也很自在,我与佛陀涅槃的地方同在一起,我住在树上,日月星辰与我作伴,这里的树木花草,天天和我共居为邻,怎么说我住在树上一无所有呢?’


  因为禅师们已经‘悟道’了,就觉得大千世界、山河大地到处都是很美的;如何与真理相应,就在于你;如何得证‘生亦不喜’、‘死亦不悲’的超然性,那就是悟道者的认识。


  隋朝时候,有一位智舜禅师,在草丛中打坐。有一位猎人打到一只野鸡,野鸡带伤跑到智舜禅师的地方躲起来。智舜禅师因此要保护这只野鸡,猎人郤非夺鸡回去不可,以做为下酒菜。


  智舜禅师说:‘一只野鸡多重,我割一只耳朵给你够不够?’说罢,就将耳朵割下来了。


  在禅师们悟道后的超然生活,所谓‘四大本空,五阴非有’,一个耳朵算不了什么。


  有一位道树禅师,建了一座寺院,不巧与道士的‘道观’在一起,道士因为放不下他旁边这所佛教寺院,就想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出家人,把他们吓走。确实有不少年轻的沙弥都畏惧离去了,可是道树禅师在这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到了最后,道士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虽然心头很气,但也没有办法!算了,‘道观’也不要了,因此他们全都走了。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的法术那么凶猛,您怎么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只有一个‘无’字。他们有法术,‘有’是有穷尽,‘无’是无穷尽的;他有法术,变完了就‘没有’了,‘无’则永远无穷尽无限量,我当然能胜他了。”


  禅者悟道的生活,就是过的‘无’的生活,因为他们体证到‘无’,所以,没有一切人我是非,没有一切荣辱毁誉,像行云,像流水,云水行脚的生活,就是禅者最真实的超然物外的生活了。
  
   
    三.从般若经谈菩萨无住而住的行道生活


  一般修道的行者从入世而出世,他们本来都有一个世间的生活,但由于人格升华,悟入自性,所以都甘愿舍离世俗,过那清净无为的出世生活。但大乘菩萨却不这么逃避世间,相反的他们从出世而入世,他们已安住于出世的思想,但又大兴慈悲入世度众,过那无住的生活。慈航法师说:‘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这就是大乘菩萨的入世生活了。


  菩萨在人间,像维摩大士一样有家庭、有眷属、有田园、有财富,看起来他和世俗生活没有两样,但大士确是超脱世间的大菩萨。因为他‘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可以说他是生活在无住而无不住的生活里面。‘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无住生活的写照!‘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这是无住生活的运用!《般若经》中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入世的人间生活,身心安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之内,尘是动摇不安之义。所以,入世的人生都是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出世的菩萨,过的是无住生活,这个无住是‘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无;不惟不住无,亦且不住无无’,因为无住,所以才能无所不住。天上的太阳,看起来无所安住,其实因为太阳无住,所以太阳的光芒才能普遍照耀。


  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五祖弘忍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真理而开悟的。开悟后的惠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因为菩萨已悟到自性‘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所以把心安住于无住之处。无住而住,才是住于实相真理之中,才能过着菩萨平等解脱的生活。


  菩萨无住的生活境界,是人生最美的生活,好比我们出家人,大家都知道出家无家,我们虽然出家无家,但是可以每一个寺院为家,所谓‘出家无家处处家’。因为无家,反而有更多的家;因为无住,反而无所不住。菩萨在无住生活中行道,如<普门品>中称观音菩萨是‘游诸世间’,行道度众生,好像是游诸世间,这是多么的逍遥,多么的自在!


  因为无住,不住于生死,也不住于涅槃,生死涅槃都不住,则世间忧悲苦恼、恐怖颠倒,在菩萨无住的生活中,就完全不相干了。


  什么是无住的生活?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位优婆先那比丘尼,在山洞中修行,不小心被毒蛇咬了,眼看着即将死去,但她仍很镇静的叫人把舍利弗请来嘱咐后事。舍利弗来了以后,说道:


  “优婆先那!你气色这么好,怎么说被毒蛇咬了呢?”


  “尊者!”优婆先那回答道:“我最近在修‘观空’行,把自己安于无住生活之中,毒蛇可以咬我身体,怎能咬我无住生活的修行呢?我的气色未变,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优婆先那说着就安详含笑的进入涅槃了,这种无忧无惧的人生,这种无贪无嗔的生活,不是菩萨无住行道的榜样吗?


  有的人,一点点名利放不下,他就生活在名利里,名利去了,他就无法安住了;有的人,一点点感情放不下,他就生活在感情里,感情变了,他就无法承受了。有住的人生是非常苦恼的,人若能在无住的生活中行道,有也好,无也好;荣也好,辱也好,那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在佛陀的弟子中,须菩提最深刻懂得无住生活的妙理。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须菩提了解佛陀的心意,他就在大众中站起来,向佛陀顶礼问道:“佛陀!我们弟子都知道佛陀最善于爱护我们的,但是对于发菩提心修学菩萨道的弟子们,他们如何才能安住?对那些纷扰的妄念,如何才能降伏?恳求佛陀为我们解答!”


  佛陀回答道:“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是在布施的时候,要行无相布施;在度生的时候,要行无我度生。就照这样的安住,就照这样的降心。”


  安住于般若空性中的菩萨,他们行道的生活,像文殊菩萨就能和离执的维摩大士畅论不二法门;像观音菩萨就能三十三现身,随缘应化了。在世间,而不执着世间,拥有一切,而又能喜舍一切,那就是菩萨无住的行道生活了。
  
   
    四.从诸经律典中谈佛陀解脱果位的证道生活


  我一再说明佛教所讲的出世,不是离开世间的出世。佛陀降诞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说法在人间,证道在人间。人间的证道者,他有不同于凡人的出世生活。一个证道者的感情生活,他对于外来的烦恼和迫害,对于友谊,对于恩义,对于徒众,对于仇恨、危险、毁谤、生死的种种一切,是怎样的看法?是怎样的处理?我向大家举例说明,说明佛陀对于好的一面是如何生活?对于坏的一面又如何应付?


  佛陀虽然出家成道了,但是他一样的热爱他的祖国,出家不是出国,出家还是要爱国。
  有一次,琉璃王带领大军去攻伐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城。以迦毗罗卫城的兵力,没有办法抵抗琉璃王的大军,平常并不干涉政治的佛陀,在这个时候,他也只得挺身而出。当琉璃王大军经过的时候,佛陀就坐在大路中央。琉璃王看到佛陀坐在路中,就想起在印度有一种风俗,两军列队交战,凡看到出家的沙门,今天就不打仗了,何况对方是佛陀坐在马路中间?第二天,军队要通过时,佛陀还是坐在那里;第三天,佛陀还是坐在那里。琉璃王没有办法,只得亲自上前去说:“佛陀!为什么您老是坐在路中?太阳那么炎热,路边有树荫,请您坐到路边树下去好吗?”


  佛陀回答道:“亲属之荫,胜余荫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民族好像树荫一样,你现在要攻打我的国家,国家都要灭亡了,我还要在树下乘凉做什么呢?


  这句话,使那个凶恶的琉璃王听了非常感动,因此就退兵了。从佛陀这件事情看来,你能说佛教徒不要国家,没有感情吗?


  佛陀在还没有出家之前,他有一位爱妻叫耶输陀罗,后来离开她而去出家学道。多年的苦行与参访,成道以后,在南印度又教化了几年,才回到他的祖国。十几年没有见到丈夫的耶输陀罗,在内宫里真是百感交集,时而气忿,时而又觉得相逢的骄傲。可是见面的对方是佛陀,怎样见面才好呢?他想佛陀和她相逢时一定会对她讲些亲蜜的话,她又想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佛陀是成就正觉的圣者,这十多年来,耶输陀罗一直是
以眼泪打发着日子,像梦似的,像云烟似的,她的情绪是千变万化的交织在心中。


  一个是成了道的佛陀,一个是多情的妃子,佛陀怎样来跟耶输陀罗讲话呢?


  当佛陀见过父王大众以后,年幼的罗侯罗出来告诉爸爸说妈妈在等他,佛陀和耶输陀罗见面了,正当佛陀要向她说话的时候,耶输陀罗情不自禁的跪下去,佛陀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及我自己,请你为我欢喜。感谢你,我现在已达到历劫以来的本愿。”


  证悟圣果的人,他不是没有感情,他是净化超脱了的纯洁感情。从佛陀对耶输陀罗的说话之中,可见大圣佛陀不是不通人情。实在说,只是把那私爱净化以后,转而以一切众生为耶输陀罗、为罗睽罗,那就是佛陀的慈悲了。佛陀的父王净饭大王崩逝以后,诸王子在出殡的前夕,商议为父王担棺,佛陀即刻说也要参加一份,当佛陀为父王担棺的时候,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你能说佛陀不孝顺吗?你能说佛陀不重恩义吗?证了圣果的佛陀,他对人间虽然没有什么要求,但施予众生的慈悲,却丝毫不悭吝啊!


  有一次,有一位弟子病了,佛陀亲自扶着生病的比丘起身,帮他倒茶,替他洗去身上的污秽,并替他把衣服洗好晒干,整理病房,令他身心清净。更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老眼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自己叹息:‘谁来为我穿针?’佛陀听到了说:“我来帮你穿针引线。”佛陀的感情是大忠、大孝、大慈、大悲。这许多事情,对于一般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但在证果的佛陀身上表现出来,那就不一样了,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佛陀对于烦恼迫害的时候,他又怎么应付?有一次他托钵到岳父善觉王的国家里,善觉王亲自出来阻止他说:


  “你不要国家,不要妻子,你要修行,现在你还好意思到我的国家来乞食?你不事生产,自己不去耕种,就这样托钵坐享其成吗?”


  佛陀听后,一点也不生气,非常平静的道:


  “大王!请不要这样想,我是用忍辱的犁、精进的锄,为众生耕种福田,我要播散智慧的种子,为众生开满幸福的花园,让他们享受到累累的菩提果实。”


  当初七王子出家之一的提婆达多,因贪求神通,想显异惑众,企图征服佛陀夺取弟子,想领导僧团。有一天,他要求佛陀教他神通,佛陀拒绝他的要求,因此,潜在的恶念逐渐萌芽,他招集了很多的恶汉要行刺佛陀,僧团里的弟子很紧张,大家也准备木棍铁棒准备战斗,佛陀见到以后微笑告诉他们道:


  “佛陀的生命,不是用人力可以防护的,这是异教徒的作风!佛陀不是常常对你们这样说吗?如果遇到争斗的时候,必须要有真正的准备,那就是智慧和忍辱,才不畏惧对方。你们用棍棒刀杖,不是究竟的办法,不是最好的准备。佛陀早就准备好,你们安心,佛陀的应身没有到要离开世间的时候。即使将来终要涅槃,佛陀的法身,仍然会永远的活在世间上。你们去修道,守护自己的心要紧!”


  优楼频罗迦叶本来是想陷害佛陀的,但最后却成了佛陀常随众的弟子。鸯掘摩罗是一个凶神恶煞,但在佛陀慈悲的感化下,终于放下刀剑,皈依了佛陀。释迦族和拘利族为了暑旱没有下雨,两族因争水而要发动战争,佛陀从很远的地方赶去调解劝导,使他们和解。毗舍离瘟疫流行,佛陀也赶往前去为他们化除zai 难。战遮女的恶计中伤,以女色和佛陀纠缠不清,但最后奸谋拆穿,使佛陀更受人尊敬!迦留陀夷的被害,目犍连被裸形外道打死,使佛陀伤心,但佛陀却以此为教育弟子们的材料,要大家好好守道,不要太热衷于世间,甚至神通也不是究竟之法。佛陀对三法印的真理宣言,佛陀对四圣谛的建立法幢,像歧途上的指南,使众生更能明白人生的未来,追求真正的目标。


  证了果位的佛陀,在世间上,一样有许多荣辱毁誉,不过,出世的圣者的生活,对这许多事情,只是看得很平常,因为佛陀已安住在超然、解脱、净化的生活之中。


  我没有更的时间把佛教出世的生活说得更详细,我只是简单的说明,在佛教出世的生活中,举以上四点告诉各位,希望各位有志于求道者,不一定要人人出家,在现世生活里面有出世的思想,就能享受那出世的安乐。
  
    最后,我以三句话作为结论:
第一、在家容易,出家难!第二、出家容易,出世难!第三、出世容易,入世难!

TOP

续 5

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时间:西元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对象:法师.居士.大德(弟子心定记)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这里讲演佛学的第三天,也就是这次佛学演讲会的最后一天。第一天所讲的是:‘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理想的世界’,第二天讲的是:‘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我们现在理想的世界已经有了,出世的生活也有了,所缺少的就是修持和实践,所以今天为各位讲的是:‘从古德的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第一   先说古德的行谊


  

    古德的行谊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我现在先举几个大德的行谊,来做我们的榜样。

  
    一.从清高朴素看古德的行谊


  提起了有修行的高僧大德,我们首先想起他们清高的人格,他们朴素的行谊。南北朝的僧稠大师,有一天,齐国的文宣帝特地来拜访他,他却坐着不肯到门外迎接,弟子们就对他说:“今天来的是皇帝,请师父屈驾到门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师仍然坐着,连动都不动一下,齐文宣帝并不因此而责怪僧稠大师。

  皇帝走了以后,僧稠大师说:“告诉你们,并不是我喜欢在皇帝面前摆架子,不去迎接他,因为过去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因为到门外七步去迎接优填王,致使优填王失国七年,才又恢复王位。我身为人天师范,我不愿出去迎接齐文宣帝而使他损了福德,我坐在这里,祈求他国基巩固,对他已经是太尊敬了!”

  现在的泰国,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虽是国王将相,也要对你顶礼致敬;同样的,假如地位尊贵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脱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样了。

  从僧稠大师不迎接帝王的事迹,及佛教国家信徒恭敬三宝的行为看来,我们在家学佛的居士,也就不必要求出家人对我们的礼敬了!

  住在赵州的从谂禅师,有一天赵王来拜访他,走到他的床前,他仍不起床,就睡在床上说:“我因为出家吃素,营养不好,而且年纪又老了,没有气力起来迎接你,非常抱歉。”赵王一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他更生起恭敬的心,回去以后,命令手下将军备办非常厚重的礼物,送去供养从谂禅师。

  将军到时,禅师立即走到门外去迎接他。将军去了以后,门下弟子们觉得很奇怪,就请问师父说:“先前帝王拜访时,师父不下床,现在一位将军来了,师父却反而到门口迎接他,跟他讲话,这不是轻重颠倒吗?”禅师回答说:“对上等的人来见我,我就睡在床上来迎接他,我要以本来面目对他;对中等人我就坐在客堂和他见面;对下等人我就走到门外去迎接他,因为我要用世俗人的礼貌去对他。”

  隋朝的道悦禅师,因为朱粲造反,他洗劫寺庙以后,不知前面路途如何走法,要求道悦禅师带路,道悦禅师坐着不动,朱粲怒斥说:“怎么不走?”回答说:“我是比丘,不是带路的人。”朱粲说:“你是比丘,好!”说着就把手上大刀按在禅师的脖子上,继续说:“你要头吗?”道悦禅师说:“头可以不要,但是脚跟是我的根本,我不能改变我的根本。”

  像从谂禅师不迎帝王,道悦禅师不为叛贼引路,这不是说明僧宝僧格的高尚吗?

  明朝的憨山大师,十二岁出家,十九岁受戒,受戒以后,背上生了严重的疮,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求助于三宝,心中对着佛陀发愿,要虔诵《华严经》十部,希望忏悔业障,愿发了以后,不可思议,背上的疮不药而愈了。背痛好了以后,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觉得很奇怪,每天的生活,好像梦游一样,对世间的种种荣辱毁誉,都不放在心上,甚至在街上,眼睛瞪得大大的,也看不到人,也看不到房子,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栖息于另外一个世界了。

  憨山大师本是住在江南,气候温和,他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修行,不容易刻苦自励,因此,他想到北方寒冷的气候去磨炼自己。到了北方,天气严寒,单薄的衣服难以支持,北方的人见到他心生不忍,就说:“这个和尚好可怜啊!只有这件单薄的衣服,穷得这样子。”憨山大师听了就说:“不可以把我看成那么贫穷,我有三衣一钵,就足以抵过万钟的富贵。”

  古德们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因此,我们能对物质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能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
  

    二.从忍让谦虚看古德的行谊


  有一位白隐禅师,非常有德行,门徒也很多,距离他的寺院不远,有一个开布店的人家,生一女儿,他们全家都是白隐禅师的信徒。可是这位女儿却和一位行为不很正当的年轻人,发生了男女暧昧的关系,还没有出嫁就要做妈妈,实在很没有面子,做父亲的就一再逼问女儿,到底是和谁造的孽?女儿深怕一讲出来,他的男朋友会被父亲打死,所以一直不讲,但在经不起父亲的逼问之下,她忽然念头一动,爸爸是最相信白隐禅师的,因此就说:“爸爸!我肚子里的小孩是跟白隐禅师有的。”爸爸一听到女儿的话,整个人就像天崩地裂一般,万料不到竟有这样的事,虽然是最敬重的白隐禅师,也是怒气冲冲的拿着木棒,找到白隐禅师,不由分说的痛打一顿,被打得莫名其妙的白隐禅师说:“什么事啊?什么事啊?”

  “你这个坏家伙,你和我女儿的事,你都还不知道吗?”

  “我和你的女儿什么事啊?”

  “哼!你还耍赖!”说着,对着白隐禅师又是一顿毒打。

  白隐禅师也觉得不太对劲,但仔细一想对方的话,也就明白一些端倪了,他想,这个时候辩论也没有用,而且又是关系着一个女孩子的名节,唉!算了,算了!

  到了小孩呱呱落地以后,女儿的父亲,就把小孩抱到寺院一掼,丢给白隐禅师说:“这就是你的孽种,交还给你!”白隐禅师赶快把小孩抱起来。

  从此白隐禅师就做了这小孩的褓姆,天天带着小孩化缘奶汁,到处遭受辱骂与耻笑:‘这个坏和尚啊!’‘这个不正经的和尚啊!’甚至被打,但是白隐禅师不论受到如何糟蹋,仍然希望把这小孩带大。

  在这以前,小姐的男朋友早已吓得逃跑到他乡外地去了,过了好几年,回来找到了小姐,就问起过去的事儿现在怎么样了?小姐说:“你这个没心肝的人,你走了,丢下了我,我没有办法,只好说这个小孩是跟白隐禅师有的。”

  年轻人一听马上说:“你怎么可以诬蔑禅师呢?他也是我的师父。唉!我们真是罪过罪过!现在怎么办呢?”

  小姐说:“我们只好赶快去向白隐禅师忏悔吧!”

  经过女儿表明事实真相,小姐的父母亲心里感到无限的懊悔,立刻带着全家大小,向白隐禅师陪罪忏悔,说明了小孩不是他的,而是女儿和另外那位青年的。

  白隐禅师听了以后,一点也没有觉得委屈与生气,只简单的说:“噢!这小孩是你们的,那你们就抱回去吧!”

  受侮辱、受委屈,一点也不辩论,这种忍辱,实在不容易,我们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没有关系,时间会为我们洗清一切,任何人冤枉我、欺侮我,因果、佛菩萨不会冤枉我、欺侮我。

  汐止弥勒内院,有一位肉身不坏的慈航菩萨。他在世时,有一次,亲自为我说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虽然事隔二十年,但我到现在一直记得很清楚。我们两个人,吃过晚饭以后,在一棵树下,他对我说:“你看,我这么胖,肚子这么大,人家都笑我像弥勒菩萨,但是我过去并不是这样,身材很瘦,怎么会胖起来的呢?

  “有一年,我在福州参加传戒的戒期,我当了执事,有一次上厕所去解手,匆忙之间,忘了带卫生纸,但大陆丛林的厕所很大,一个接着一个,我就对边上的一个人说:‘喂!你有没有纸?’边上那个人扬手递过纸来,我顺手一接,发觉竟是这个家伙用过了的,害我捉了一手的大便,这也没有话讲,谁叫我不带纸呢?

  “后来戒期完了,我分了八十块银洋,放在包袱里,准备搬家,刚好拿卫生纸给我的那个家伙在那里,他也要帮我搬,等搬好了行李以后,发觉银洋少了很多,无可怀疑的,一定是这个家伙动了手脚。在那个时候,银洋的价值是很大的,但是我心里想,钱用完了,还可以再得到,一个人的名节一旦毁了,就等于一生都完了,为了这一点,算了!算了!也就不再追究了,并且反过来再拿剩下来的几个银洋给他。后来这个人有了很多钱,买这个,买那个,别人就怀疑他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但我一直都没有道出这个底细,从此以后,我就一直胖起来了。”

  忍耐,是一种阴德,可以增加福报。所以,假如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伤心,而且要感到欢喜,因为他为你送来了福德。

  翻译经典的鸠摩罗什大师,他最初跟随蒲达多出家,也就是他学习小乘佛法的师父,后来鸠摩罗什又学习大乘佛法,蒲达多知道了以后,反拜他为师,成为大乘小乘互为师父的美谈。

  从古代大德他们的行谊,以真理为师,从不计较名位,这种忍让,这种谦虚,多么值得我们仿效!
  

    三.从处世泰然看古德的行谊


  民国,有一位圆瑛法师讲经非常有名。过去讲经不像现在有讲台、麦克风、写黑板,是一种开大座的讲法,讲经开始,要有信徒代表迎请法师,讲完经以后,维那师要说:‘打引磬,送法师回寮!’等于国宾要离开时,放礼炮来送他一样。有一次讲经圆满了,维那师有些紧张,原来是‘打引磬,送法师回寮’,竟然呼成:“打法师,送引磬回寮!”圆瑛法师很了不起,他听到了维那师这么一喊,马上回答说:“不用打,我自己回去!”一个大师他们处世泰然,不论好坏,总是一笑置之!

  浮山法远禅师到一个寺院里去挂单。古代,凡是挂单,必须从苦行单做起,例如行堂、典座等。法远禅师一进寺院,就请了典座(煮饭烧菜)的执事,平时寺里饮食很差,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天,住持和尚不在寺中,法远禅师就煮了一些面食给大家吃,这一吃就吃出麻烦来了。

  住持和尚一回来,开口就问:“是谁将我常住上的油面给大家吃啊?”法远禅师认了,住持和尚说:“你怎么可以随便擅作主张,你要负责赔偿!”结算一下,法远禅师的三衣一钵变卖了钱都不够还,住持和尚赶他走,法远不走,住持又提水泼他,也不走,法远禅师对着住持和尚说:“我千里迢迢,不辞辛劳,为的就是参学访道,怎么一桶冷水就要将我泼走呢?”□但住持和尚又不肯给他房间,他只好盘坐在大门口的走廊上过夜,半个月后,住持和尚看见了又说:“走廊也是我的地方,付我的房租钱!”这一下可不得了,旧账未还,新债又来。

  虽然是不尽人情的一再折磨一位参学者,但是后来接掌这个寺院住持和尚的,就是这一位法远禅师。现在的人,都经不起人情冷暖的考验,也经不起折磨考验,所以从古代大德的行谊看来,我们知道,他们对世间好坏都能处之泰然,也因此才能成为一代大师。
  

    四.从忠孝勇敢看古德的行谊


  宋朝有一位道楷禅师,他的德行节操也是难能可贵,有一次,皇帝要赏赐紫袈裟给他,并封号为定照禅师,道楷因视功名富贵如浮云,所以不肯接受。皇上再派开封府尹李孝寿说明皇上奖赏的意思,他仍然不肯接受。皇帝生气了,派人去捉拿,严重处罚,使者知道道楷是很忠诚的人,借故问说:“禅师身体有病吧?”道楷说:“没有。”使者又说:“只要说有病,就可以不受处罚了!”道楷说:“我怎么可以说身体不好来欺骗皇上,而希望获免受罚呢?不可以的。”

  对一般人来说,有皇帝要颁发奖赏给他,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而道楷禅师却保持着修道高操的风范,莲池大师曾赞叹道楷禅师说:‘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他的清高,以及无欺的勇敢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晋朝法遇法师,事奉道安大师为师,是位大根器的人,有四百多人跟随他学习佛法,其中一位游方僧喝酒,法遇知道以后,只加以处罚而没有迁单开除,道安大师听到这件事,认为犯了佛门严重的戒规,不严格执行戒法,如何领众竖立法幢?所以立刻准备竹筒,内中装一竹杖,派人送给法遇,法遇打开竹筒看见竹杖,知道是为了喝酒这件事,远劳师父忧虑,心中惭愧万分,马上敲钟集众,供起香案,自己伏在地上,请维那师用竹杖鞭打,代替道安大师处罚自己训众不严的过错。

  这种事情,若是换了现代的年轻和尚,一定先打碎竹筒,折断竹杖,然后就是:‘哼!这个老家伙,太爱管闲事了。’回想古代大德,他们那种尊师重道,孝敬师长,勇于认错的态度,为我们所应学习的地方。

  唐朝贞观初年,朝廷下令,凡是不经政府许可而私下度人出家者,判死刑。有许多私自剃度的和尚,就逃到法冲法师处避难,引起粮食缺乏,法冲就亲自到县府去,告诉县官,如果要判死刑,我可以顶替众人的罪,但若是能布施道粮,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福报。官府受到他的勇敢与大义所感动,冒犯法网周济粮食给他。

  为了个人的利益,容易生起勇气;为大众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气就会有所计较了,古代大德常常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佛法的延续,表现勇敢的精神,甚至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第二  次论修持的态度


  

    看了古德们的行谊,接着就要谈谈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在座诸位至少有数千人之多,当然你们有很多是信佛很久的老信徒,也有才入佛门不久的学者,现在把我个人一些想法贡献给各位参考:

  
    一.在观念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在我个人修行或教学的体验中,我认为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一切修行或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观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见,如果观念不正,则无论信仰也好,求法也好,甚至做人处事,都会因为观念不正确,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我认为学佛修持,有四种观念必须先要具备:

  
    (一)佛教重于寺庙


  当今不少佛教信徒只知道护持师父,不知道护持教团,就是知道护持寺院教团,也不知道护持佛教。

  出家僧众知道为寺院辛劳,但不知道为佛教奉献。只要他们住的寺院信徒多,一切顺利就算了,此外佛教与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到处的寺院都有办法,就是佛教会没有办法。

  目前佛教中的寺院,有的非但对佛教提不出贡献,反而成为复兴佛教的累赘者也不在少数。现在是寺院靠佛教而存在,佛教并不能因寺院而有所兴隆。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先认识佛教比寺院重要。

  
    (二)大众重于自己


  佛法是一个重视大众的宗教,佛陀也常说大众所在才是佛陀慧命所在之处。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国。经中告诉我们:‘要学佛道,先结人缘。’这说明了佛教重视大众的福利,不重视大众,那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大陆上的丛林选任住持时,第一个条件就是看他有没有供养心,有供养心的人,他才会注意大众的利益。遗憾的是今日佛教信徒,只知道供养自己的皈依师父,不知道护持僧团大众;佛教僧众只知道自己的拥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吾人今日学佛修持,应先具有的观念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护法重于护人


  今日佛教,护法的人少,护师的人多;护佛的人少,护神的人多;护教的人少,护人的人多;护道的人少,护情的人多。现在佛教到处都以人为中心,不以法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师父需要的,信徒们争先恐后的护持。遗憾的是少数师父们不推动佛教的教育、佛教的文化、佛教的慈善事业等,师父需要的只是一个寺院的利益,甚至只要个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尤以依法不依人,为当前佛教徒在观念上首应建立的修持态度。

  
    (四)退让重于争取


  佛法告诉我们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让三分,不幸的是我们今天没有学到佛法的退让,仍然一如世法的争取,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公堂相见。

  我过去担任一个县的佛教支会理事长,那个县里,二十所佛教寺院,一半以上有产权纠纷,究其原因固然由于僧众不注重法制权益登记,本省地方人士好管寺庙财产也是最大原因。退让不够,争取获得的东西,容易发生纠纷。有一首偈语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低了头,就能看见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满田,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话。
  

    二.在生活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我们不以物质生活为满足,要进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我们不想以世乐为乐,一心希望以佛法为乐。所以在生活上我提出四点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


  (一)精神重于物质

  不用说,佛教对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多少是有一些排斥的。这也并不是说全部离开物质,完全不重视衣食住行。物质生活是离开不了的,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质里,就会被物质所囚,所以我们要扩大精神领域,我们才能超越物质的生活。

  已经学佛的人,仍然天天计较衣食的好坏,行住的讲究,以物质为重的生活,怎能体会精神的世界呢?后唐的全付禅师,力辞朝廷颁赐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辞说:“吾非饰让也,恐后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质的有无了。像希迁禅师以石头为家,像大梅禅师以松子为食,像高峰禅师冬夏一衲,像大随禅师八十行脚,这些大德,不管肉体上怎么困苦,物质上怎么贫乏,他们仍然坚持精神胜过一切,这就是学佛修持的受用。

  学佛修持,不是不要物质,主要的是做到精神重于物质,因为这样才能在生活里做自己的主人!

  
    (二)修行重于言说


  中国自明清以来,佛教徒们都非常理解佛法,谈玄说妙,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说得头头是道。遗憾的是大都没有实证的功夫。一个对于宗教没有实际体验的人,其言行难免不会走样。比方说,念佛,你曾有过一心不乱的境界;参禅,你曾有过心境合一的时际;礼拜,你感到庄严的人格升华;诵经,你对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这些形式的修持外,你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你对芸芸众生,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恨之时,能去除嗔心。可惜多少会讲佛法的人,就是不能实践佛法。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像哲学一般的供我们谈论,主要的是在生活上表现出佛法的行持,这个行持是在行住坐卧之中,不在言说之间。

  
    (三)不变重于随缘


  在佛教里常听到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宗旨而能随缘行道,随缘生活而能不变所宗,这实在是很好的修行。但是,不变的人养成墨守成规,增加我执法执,反而成为佛法复兴的障碍;随缘的人有了这美好的随缘借口,甚至坏事做尽,他说这是随缘。像随缘俗化,随缘堕落,不如还是坚持佛法的戒律,不变为好。

  千余年来,佛法太随顺世间,太肯随缘了,到今日已成为社会化的佛法,可是我们所希望的是用佛法化导社会,不可为社会所化。佛法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变的,佛法的四谛十二因缘是不变的,菩萨道的六度是不变的,慈悲心、菩提心是不变的。变,是把坏的变为好的,不是把好的变为坏的。我们佛教徒现在主要的课题,是把佛教的本来精神,本来面目,实现在人间社会,但我们不可忘记自己的立场,一味的随缘,在随缘中要不变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四)法乐重于世乐

  信佛学佛,不是为了受苦而来的,信佛学佛是为了追寻快乐而来的。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以为信佛学佛以后,佛教就要我们不要吃好的,不要穿好的,五欲不可贪,六尘不可染,进一步的还要行布施,学忍辱,有人说如此一来不信佛不学佛还好,一信佛一学佛,反而太吃亏了。其实佛法不是叫我们不要快乐,佛法是重法乐不重世乐的,世间欲乐不去一分,佛法法乐就不能增加一分。世乐是短暂的,是染污的,信佛学佛的人不知道体证法乐,不知道从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种修持法门中去体证快乐,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团里,多少出家学道的人,远离故乡,抛弃亲人,过着简单的云水或茅蓬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正如经里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不能获得法乐而仍然喜欢世乐的人,他在佛法里就不能生根,所谓成长那就更谈不到了。
  

    三.在世法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人生于世间,是不能离开世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离开世法的,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既然吾人修学佛法,又不能离开世法,那么在世法里我们应抱持何种的修持态度呢?兹提出四点略作说明:

  
    (一)法情重于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常听人说:‘佛教是不合人性的!’人情、人性佛法是当然不合的,因为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教中甚至有人廉价出卖佛法而迁就人情。一位有钱有势的‘护师’信徒,想要扶乩跳童,问他的皈依师父:“师父!我能扶乩吗?”师父却迎合说:“能扶!能扶!”另一个说:“师父!我生性欢喜吃牛肉、羊肉,可以吗?”师父会立刻说:“可以!可以!可以方便!”
  ‘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不畏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个寺院,但因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请问大德!从谏师父何在?”“你找他做什么?”“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

  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当然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还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

  
    (二)清淡重于攀缘


  人情是很浓的,修道是很淡的,学佛修行的人,入门之时,先要学习过清淡的生活。
  物质生活缺乏,不要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寻比物质更宝贵的东西;人情生活缺乏,不要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寻比人情更重要的法情。

  不能安于清淡,就不能与佛法相应。不错,大乘佛法里有多采多姿丰富的内容,例如菩萨戴的是宝冠,挂的是璎珞,甚至佛界如琉璃世界、极乐世界那么富有,那么堂皇,但是那一切仍是从清淡中去庄严的。

  现在的人欢喜学道,但又喜欢过世间攀缘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其矛盾的事!

  
    (三)化他重于被化


  出家弟子要化他,在家弟子也要化他。一般佛教徒以为只要我信佛皈依就好了,度众的热忱,总不如其他的外教。有一些佛弟子热心化他,但由于自己所信所修不够力量,不但不能化他,反而被他化去了。

  有几位青年佛弟子,最初看他们对佛法也极其虔诚,但当他们有了异性朋友,男女婚嫁以后,往往随对方改信其他的异教去了。最初,也有一些道友提醒他,对方的信仰不同,或对方不够宗教情操,他总辩白说:‘我是在度他啊!’但到最后,反而被他度走了。所以,化他非常重要,但化他也要有化他的力量,化他的力量不够,例如信心不够,定力不够,辩才不够,慧解不够,最好不要化他,免得被人化去了。

  
    (四)有道重于有财


  在世法上讲,人生最要紧的是有钱,但在佛法上讲,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究竟是财重要呢?道重要呢?当然,在人间立场来讲,财也重要,道也重要。佛教大众如果没有净财,怎样去养众和度众呢?怎样去兴教立业呢?佛教大众如果没有道行,怎样去安身立命呢?怎样去超然解脱呢?虽然财和道都重要,但比较起来,吾人学佛修持,仍然是有道重于有财。

  目前,赚钱的人多,办道的人少,因为现实的生活,钱比较重要。但是水、火、盗贼、贪官污吏、不肖子孙等五家共有的钱财,就算拥有它,也是烦恼重重,危险不已。财有用完的时候,道是受用不尽的。我个人很欢喜大家有钱,但我更希望大家有道。
  

    四.在义理上应有的修持态度


  吾人修持,应依法而修,圣言量就是我们修行的准则,所以学佛修行,必先通达佛法的基本义理,凡所修所行,如有佛法义理作为依据,则必定不会有什么差错。在无边的佛法义理里,我们应采取什么修持态度呢?兹分四点作为说明:

  
    (一)融通重于宗派


  佛教里有主张专宗修行一门深入的,专宗修行不错,但不能有宗派的争执。不管你是禅宗,他是净土宗,我是天台宗,但大家所修所学的都是佛法,应互相尊敬,不要互相非难,我个人觉得佛法义理融通比佛法宗派对立要好。

  有一段笑话说,有一个师父两腿患了风湿病,就由两个徒弟轮流按摩,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每次轮到师兄按摩时,师父就赞美师弟的按摩技术,轮到师弟按摩时,师父又说师兄按摩得怎么好,师兄弟二人每次听了满肚子不高兴。有一天机会来了,师兄知道师弟外出不在寺中,就把他按摩的右腿打断,让他回来按摩不到,师父也不会称赞他了;可是小师弟回来一看自己按摩的师父的右腿没有了,心想一定是师兄搞的鬼,好,我也把你按摩的左腿打断,看你以后怎样按摩?

  两个徒弟为了互相嫉妒,逞一时之气,师父的两条腿没有了,被害的不是徒弟而是师父。现在修学禅宗的就批评念佛的人靠他力没有出息,修学净土宗的人又讥嘲参禅的会走火入魔,各宗派为了自己的教派而歧视别人,但损失究竟是谁呢?还是释迦牟尼佛,还是佛教啊!

  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宗派?我出家的师承是属于临济宗的,但目前佛光山不属某一宗派,假如有人一定要问什么宗派,我们就说他是‘释迦宗’吧!我不忍心把佛法分割,我们应融通佛法作整体的发扬!

  
    (二)实证重于慧解


  修学佛法,是需要慧解的,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功夫,所谓慧解也只是知识,和研究哲学差不多,不能获得宗教里的真正利益。

  我所讲的实证,并不是到死后才能得到的,我认为今天学佛修行,今天就能够实证佛法。比方说,你今天知道学佛修行的人应有慈悲心,从现在开始就对人间展开无限的慈悲,不是立刻就能实证佛法了吗?现在懂得忍辱的力量,对一切怨仇陷害都能以平等忍去对待,这不是即刻就能实证佛法了吗?

  我们既然信佛,又再发心修持,就要在生活里每日受用佛法。例如嘴边常挂着赞美别人的言词,就是奉行佛法言语布施;常体会出人我之间的因缘关系,就会悟出众生原是一体不可分的;勤劳服务,看起来是为别人,其实是为自己的;感恩恭敬,看起来是对人的,其实是自己受益的。

  学佛的人,能够行解并重最好,否则,做个老实修行的人,千万不可只有世智辩聪,与己无益,与人也无益。

  
    (三)信仰重于怀疑


  佛法有时候从信仰入门,有时候也从怀疑入门。禅宗教育初学者,常常教他们要提起疑情来,佛法是不怕怀疑的,但是真正佛法仍然是信仰的人容易得到。经中也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虽然佛法里许多许多问题,并不阻扰你怀疑,但是在信仰上培养绝对的肯定,是契入佛门的重要问题。

  佛陀的智慧深广无边,佛陀的说法也是深广无边,以一个浅知浅学的凡夫俗子,要对深广无边的佛法都能信受奉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信仰而不怀疑,肯定一切而不否定一切,这是对佛法义理所应有的态度。

  
    (四)普遍重于神圣


  佛法义理,多少人都在有意无意间把它神秘化,例如说孕妇不能诵《金刚经》,家中死人或女人生产,佛像经书都不能给人看到,甚至有些寺庙,就是请购了《大藏经》,也说那是供养的不是给人阅读的,佛经太神化了,这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我们尊重佛法经书,我们更要把佛法普遍化起来。文言体的佛经一般人不容易看懂,有心人想用白话重新译经,维护传统的固然要反对,即使看不懂文言体佛经的人也认为白话经文不够庄严,不够神圣!

  佛法是破除文字障的,想不到文字倒反而障碍了佛法的普遍化。修学佛法,在义理上,我们固然要知道佛法是非常神圣的,但佛法普遍化更是我们的希望!

  这三天来,我从世界说到生活,从生活说到修行,不知能不能对各位提供些许的贡献。三天来,非常感谢各位,你们数千人不但冒着风雨来听讲,甚至有许多人站着没有座位,有的就坐在过道上,实在说比我站在这里还辛苦。风雨中的冷,冷在你们的身上,却冷在我的心上;站在墙壁边,酸在你们的腿上,却酸在我的心上。总之,非常非常感谢各位,我祈求三宝加被你们大家,人人家庭美满,福慧双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