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相深意

法相深意

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摘自《佛法是救世之光》

印顺法师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

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的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然要有所表示,好象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盘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的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像;ji 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念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敬虔,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得闻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来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

二、礼忏:佛教徒每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中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幺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悔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礼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曾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侮,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位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就失掉礼忏的意义了。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模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仪,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的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地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幺,自己为父母礼忏的功德更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能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三、课诵: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ji 督教早晚及饭食的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幺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好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点,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分的居士中,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并不一定诵什幺,念什幺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决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四、烧纸: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扎成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
自己穿衣住屋,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法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签、打醮,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允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生作有恶业,决不能用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好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只能如法合理地做去,决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上面几样都与佛教无关,如果真的信仰佛教,就应绝对地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托钵

托 钵

梁寒衣



 

「从我一剃发开始,便立志维护佛陀的律仪。倘使食器摆布不正,宁可饿着肚子,更不用说暴躁、粗潦、不带虔敬的供养。」赭红的袈裟披垂于席榻上,僧侣的面容寂如燧石,黝黑中仍带着沈穆冥思的神色…

一个近午时分,空气暴如炎浆,炙烧着灼酷的暑气。我托钵踟蹰于一排排恍如即将熔为烟尘的屋脊,在一处骯脏的饮食摊上,看见一位垂老的比丘,偻伛着一团黄泥般邋遢沉肿的身躯,伫立在一叠乌黑油腻的盅盘碟筷间。 燥烈的锅油喷吐出一篷篷红火。老板埋着头,油腻着汗嗒嗒的胳膊,并没有丝毫「供养」的意思。

而且,显见的,之于眼前赭红的「逼迫」,感到愤懑与敌意。黑亮的油锅爆开一篷篷燥烈浓呛的红火,他左右开弓,将锅子敲得铿铿锵锵,恍如铲开一堆碍眼的石块般,燥烈翻搅着那些糊烂焦烟的食物。 即使明显作出催赶、嫌憎的神色,年老的比丘仍然一动也不动地伫立着,托着钵盅,垂着松垮的颈项,惹人注目地横堵于摊前。

他那褪色的衣角沾着脏污流泄的锅水,苍蝇围着下摆营营舞动,模样猥琐、狼狈地如同一头饿羸的流浪犬一般。那饥馋的两爪紧紧抓着对方,彷佛是说:「不给我食物,我将吠着、吠着,永永堵塞在这里,决不离开!」 锅炉的火黑糊糊地矮熄下来,顽砾的僵峙终于见出可怜的胜负。

老板终于自炉锅中狠狠抽开闷闷埋藏的脸庞,用力扬起锅铲,将那一堆黑稠稠、黏糊糊,分不出颜色、形象的食物,如泄垃圾般,一把铲入那在炎酷的正午中,伫立了彷佛一世纪那么黝长的钵盅。那情景简直叫人完全看不下去。然而,我终究一眨也不眨地看完它了。那一整日,我饥饿着肚腹,却彻底失去了食欲。仅是反复自问:「那所谓的『出家』,究竟为了什么?弃舍一切、拋掷下青春骨血,难道最终仅为了像一头狼狈的老狗般,拖着垂败老残的腹部,绕着摊子,眼巴巴地等待他人的施舍?佛陀尊贵的律仪,难道抵不住一点基础的口腹之欲?如此,所谓的『道心』又是什么?」于我,老比丘的作为根本失去了僧侣的基础资格,也败坏了世尊的律仪。 

一连数个月,老比丘浮肿壅沓的形影总是噎胀于我的心房。我总于托钵的尘土间想及这个形影,而那老残的腐败伴随着想象,总令我生起些许不快而忍不住缓缓停下前行的步履。如实觉受 数个月后,我有事须往曼谷。至时已近深夜,疲怠中搭了帐子,便挂单于一家寺院的庭前困倦睡去。

黎明四点,钟磬鸣响,四围收帐子的音声如鹏翅般扑扑掠掠。寺院的僧侣,乃至系单的云游僧们,都各自漱洗妥当,于曙色中行脚托钵。 这是人所称为的「佛陀国度」。然而,无论顶礼过多少寺塔、聆听过多少教理,于生活实相中履行「生命平等对待」的原则却是困难重重──即使之于乐于供养的佛弟子而言。尤其是曼谷,都会的人们将供养的食物摆至门口,等待托钵的僧侣。一见到他乡异地的流浪僧、云游僧,立即一把卷收回去,紧闭门户。

一俟云游的影子走远,方才悄悄打开门户,继续守候相熟的僧侣……彼时,他们或将虔敬地跪伏于地上,将食物高举过顶,表示之于佛法的敬畏──人们如斯布施,仍然牢牢网住凡夫心的习性,仍然爱爱憎憎、执执黏黏、驳染交缠……将世俗的情感执取,原封不动地转移至另一层面、另一领域……而误以为此即「修法」。 

从黎明至近午,我在酷炙的烟尘中走着,看着食物一一消失,一扇扇门在视线中「碰!」地紧闭,又蹑蹑悄悄在我身后「咿哑」张了开来。燥热的烟气氤氲蒸腾,彷佛一条条街道即将烟腾蒸化。一阵眩烈刺痛,我的双脚踩在一只破裂的玻璃瓶罐上。南传的僧侣一向赤足行脚。立时,极端的痛楚中,我倒卧在人行道上,怔忡凝视着汩汩涌出的鲜血。倒卧于街道上,而且仅能不顾难堪地靠着污秽的墙角,窒重喘息的一己,此刻,怕也是全然失却一名僧侣应有的律仪、形象罢!

 怔怔地,望着如注的血流,日已过午,虚乏痛苦中,知道一己势必得在困疲饥饿中度过一晚。瞬间,老比丘虚沈老耄的姿态再度怦然映现。我再度看着他褴褛疲惫地挨着摊子,痛苦「逼迫」着施舍的神情。心中倏地清朗、空明了!直到彼一剎那,我才真正生起所谓的「同体的同情」,才能以柔软、宽恕、包容,看待那一瞥中的印象,而不仅是严峻的戒律与苛刻的教条。老比丘之所以伫立着苦苦逼煎,或者由于疾病,或是老耄、乏倦……总之,怕是无法继续拖着虚疲的身子继续踟蹰。而且,知道越过这个摊子,则必须错过午前的托钵,挨饿涉过一夜……而那年老的躯体,怕再也无法忍受如是的摧折了。它可能招致更难以抗袚的疾病……佛弟子们不断谈着「同体的觉受」、「同体的悲怀」──然而,不是那个经验,一己可能永远无能如实地「感同身受」,更无由生起了解与慈悲。 

我将因了一己的年轻,因了一己康复的体魄,以及各种忍饥耐苦、熬忍极限的「道心」、「戒仪」,而毫不留情地批判、指责、针砭、愤懑于他人的脆弱、缺憾、「不如法」、「非律仪」……而这,即是「我」、「我慢」!「经验」。茶室静静,久泡的茶汁早已失去滋味。略嫌苦涩的深色汤汁恰似朋友袈裟的颜色,那久经熬历的黑褐色姿影如同一座刚毅的岩砦盘坐在茶室中心:「不真诚、如实地进入经验与情境的核心,人们永难以真正『设身处地』,更难以『推己及人』,也无以开展一体的觉受与悲柔……佛陀之道如是应以无尽的经验、学习为始──这,即是『如实知!』」 朋友黧黑的姿影永远浮映于每次喝及铁观音的时候,为了他那刚朴酽烈而极具实践性的法味,以及那夜茶汁的颜色。 「经验。」这即是他的教义。

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僧侣,他业已习于将一切正、负面的经验,皆恒恒转为正向的菩提行路、正向的思惟原则。火焰中的红莲。然而,于我,一切生命,俱是在正、负向的种种经验中成长、提升、超拔,亦在其中变质、堕落、夷毁的罢。存在的现实本身,即意味着经验的积淀。善人与恶人,天堂与地狱,乃至于游移两端、非善非恶、麻木昏钝、漠冷疏离的中间地带的人们……无论是谁?属谁?皆在日日的经验、岁岁年年的经验中。

使得经验明显呈现两极的,并不一定出自于经验自身的正负向,而是「经验者心灵」所决定采取的正负向。 一般地,我们以为正向的经验必然带来正向的意义与提升;反之,负向的,则是堕落与毁损。 但是,偶尔有时,正向的经验恰恰导致了负面的毁堕──比如,我们信念一己的好善求美,却在见及善美皆如琉璃、皆超越一己许多的人时,内在由于比较,而生起嫉妒、憎恨、斥拒与诋毁。相对地,之于某些心光莹彻的人,某些痛苦、阴暗、负质的经验──比如疾病、饥饿、受虐、不义、压榨……却逆转为他们「自我救赎」以及「救赎他者」的愿力与行为。 

「唯愿此世不复有人再经历如是的苦受与阴暗!」在每一层障碍,每一重坷坎,每一种恶质恶德、负面负向中,后者皆恒恒如斯发愿,如斯逆转。拒绝为恶质所吞噬、所同化、同谋,衍为其共犯机体的部分。经验固有好坏、正负、愉悦或折挫,但是并非绝对关键、支配、主导性。取决的,仍是个别的心智与觉观──这即是佛家「转识成智」的真正意义,即:转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等诸识延伸的领域……转一切五官、生命所经验、接触、觉受的对象、事件与范畴,皆成为正向的智能心。 

日日、刻刻、时时!无论梦境或醒来,我们皆置身于重重的经验之网中──有时美感、幻念、愉悦、希望、积极……有时幽黯、恐惧、怀疑、批评、折挫、打击;有的麻木、疏离、沉滞、不冷不热、漠不关心、了无情表……即若完全的独处与孤寂,亦意味着一项经验的指陈。然而,无论哪一重情境、哪一类经验,都指涉着双向的觉观、双向的道路──由是,在暑热积沆的泥涂上,老比丘卑猥的形影亦存在着炯异的觉照──有人悟及慈悲,有人或然愤而弃下袈裟;一部分则由于一己的严于持律、洁白清正,更更形成一类傲岸、偏颇、批判、严刻……的姿态;还有一部分则漠冷麻痹,看不见也听不见,更无由唤起什么、省思什么!心智犹如沈睡大海中的蛤蚌。 

那些能将清严的仪矩、规尺恒恒转向一己,先「律己」而后「律人」的,固属难得!能净白律己,却不苛酷于他人,而能以温柔慈忍,深深低俯尘土,涵纳一切垢浊破毁的,则如火焰中的红莲,稀有而无上……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礼佛的方式及意义

礼佛的方式及意义



 

在礼拜中生起谦卑

问:请师父开示禅宗礼佛的方式及意义。礼佛时应该持何种态度?你有时说要以忏悔心来礼佛,有时又说礼佛时要觉知身体的动作,有时又说要以感恩心来礼佛。你也说到不同的礼佛方式,以及经由礼佛的修行可能得到的不同层次的成就。

答:礼拜是很古老的行为,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出现时早就存在于古印度。当时在印度,宗教是主宰的力量,在人们与神祇、灵界之间,存在着广为接受的互动模式,礼拜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站着或坐着时,头向上、双眼向前。礼拜时,是以象征的方式把自己的头置于礼拜对象的脚部,翻上的双掌象征承接对方的双脚。头是身体最高的部位,脚是身体最低的部位,因此礼拜者是以自己身体最尊贵的部位去接触对方最卑下的部位。在这种姿势中,更容易从心中生起谦卑、不足、不完美之感。

  在这种姿势和心态中,自我执着会减轻,心灵会更澄明,问题更形清楚、更快消逝。这种感觉生起时,人们也更容易与神祇接触。神祇是不是真正存在,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然而,我们还是不能说宗教只是迷信,或否认灵界的存在。的确有其它领域的存在,而我们也的确与这些领域的生灵互动,不管我们知不知道。单凭这一点,礼拜就很有用,这是超越我们人的限制、接触灵界的一种方式。

 在佛陀的时代,人们以两种方式成为信徒:一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一是对佛陀表示礼貌、敬意,礼貌包括了仪式的姿势或动作,敬意则主要是心态。
 
皈依或感恩三宝,是大多数佛教徒都熟悉的象征行为。那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经由礼貌和敬意表达出来:一是供养,一是透过仪式。表示敬意的仪式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合掌、凝视食指尖、鞠躬,更复杂的姿势就是礼拜。
 
礼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膝盖、手肘、额头接触地面,双手伸前、翻掌,这是我们一般常见的方式;另一种是以整个全身的正面伸展、接触地面。弯腰礼拜时,头部和身体必须维持一直线,否则会头痛。

供养重在心意和动机

问:供养是什么意思?

答:就像字面上的意义,把自己的东西提供给三宝,尽自己所能的去做。如果经济情况许可,供养可以包括金钱。但金钱不是唯一的供养方式,可以供养清水、食物、鲜花,也可以提供服务。记住,重要的是心意和动机。

  礼拜就像以身体来供养。根据经典,有六种修行方式:读经、抄经、礼拜、供养、忏悔、说法。打坐是比较特别的修行方式。古代人们修法时,总是由那六种修行方式开始。


  在打坐时,许多人遇到身体和心理的障碍,那是业力现前。他们也许会抱怨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乱,甚至不能长时间读经:如果诵读,就会疲倦;如果默读,心就会散乱。这时,礼拜就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佛教中很强调礼貌、敬意、忏悔,尤其对打坐有困难的人更是如此。忏悔礼拜经常很有用。在西藏的Vajrayana传统,刚开始修行的人以四前行开始,第一个前行就是礼拜十万次。完成时,生理、心理状况都已改变,打坐也就容易得多。

中国从宋朝起,尤其天台宗,鼓励礼拜修行,汇集了许多不同的程序供人来做忏悔,其中之一是《法华经》忏悔(the repentance of the Dharma Lotus Sutra),其它仪式根据的是其它经典。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达到三昧,因此忏悔礼拜很重要且有用。

  我已经解释了礼拜中的不同种类的动作。此外,礼拜可快可慢;可以在佛像前或心中默想三宝,也可以不要这些;可以只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动作。礼拜时觉知自己的动作,最终是要忘记自己的身心──在本质上消失──让礼拜自己进行。

  礼拜时把心集中在动作上,可能达到四个层次的专注。第一个层次是指挥动作时,注意身体的所有动作、每个细节。第二个层次是不注意所有的细节,但知道自己在指挥动作。第三个层次是不指挥身体,也不认为身体是自己的,但还是看它在礼拜。第四个层次是不知道身体或动作,但继续礼拜。在第四个层次就进入了三昧。其实,第四个层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止不动,不管是静止在向上或向下的动作。这时身心分离,以致无法移动,但这不是真正的三昧;更好的一种是即使心不动,但身体继续礼拜,这是真正的三昧。

  三昧的层次不易达到。在禅中心这里,我只看到少数人达到第四层次的第一种,也看到一些人达到第三层次,他们说这时看自己礼拜好象看别人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谈的是慢动作的礼拜。即使在慢慢礼拜时,可能还会有许多妄念。如果无法使念头静下来,可以尝试快动作礼拜,通常可以减少妄念,尤其配合念佛时更是如此。

  我至少教过四种拜佛的方式:恭敬拜佛、感恩拜佛、忏悔拜佛、三昧拜佛。关于前三种拜佛方式,不能一边拜佛,一边长时间维持那种心态。可以用感恩心拜佛一段时间,但那种念头会减弱、消失。恭敬拜佛、忏悔拜佛也是一样。

  忏悔拜佛在礼拜前后通常包括了某种诵唱,这种诵唱表示忏悔之情,但主要部分还是拜佛。在礼拜时,不要控诉、指责自己,也不要陷入自怜,心里不要有这些感情。一旦忏悔,就把心情搁下,专心拜佛。

以忏悔心拜佛

问:如果把忏悔搁下,那不就成了三昧拜佛?

答:二者有所不同。首先,忏悔礼拜在拜佛前后都有诵唱。再者,在这种拜佛中,每一拜时口中都要念不同的佛菩萨名号。因为加上念圣号,所以不可能进入三昧。然而,这种方式礼拜久了,心会静下来,打坐也就更容易。

 也有人在忏悔拜佛时不加上诵唱,但通常会有一个模式。比方说,每天以忏悔心行五百拜。然而,这也不表示他们是在强迫忏悔,而只是提醒自己要进行的是忏悔拜佛。这种方式很有用,我当小和尚时就曾经做过这种礼拜,过了一段时日得到特殊的感应,头部觉得清凉,后来心里就清净了。我做这些礼拜是因为师父告诉我,如果要变聪明,就要拜观音菩萨。我怕师父赶我走,所以每天五百拜。过了一阵子,我再拜时就不再存着想得到任何东西的念头,而纯粹只是觉得那是件好事、对事。我只是以忏悔心来拜佛,后来心就清净了。

问:你会不会推荐每周一两次以拜佛来代替打坐?

答:如果拜佛成为你修行的一部分,那很好,但不该代替打坐,而是除了打坐之外还要拜佛。但如果你尝试打坐,却觉得身心很不舒服,那时可以改为拜佛。

问:在禅七时,有时你说我们应该反省自己不完美的地方,然后忘掉它们,专心于拜佛的动作。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答:当我要你们礼拜时,有时要你们反省自己不足之处,有时要你们以感恩三宝的心来礼拜,目的是为了唤起你们内在的忏悔或感恩之情。有这种感情时,心比较容易平稳下来,气(energy)也比较和缓,有利于打坐。

问:要知道正确的作法是很困难的。在禅七时,我发现自己强要唤起忏悔和感恩之情。我不确定是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还是只在开始时轻松地念着它,然后搁下,只集中在动作上。我搞胡涂了,因而变得很紧张。

答:如果能升起忏悔或感恩之情,那很好。如果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念着它,接着把它搁下,只专心于自己的动作,不要勉强。

  有些人在禅七拜佛时,想要落泪,想要懊悔痛哭。如果没有,就问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哭?这与我无关。所以我告诉他们,不是还不到他们哭泣的时候,就是他们不是会哭的那种人。

问:顶礼法师呢?在禅七中,小参之前和不同仪式中,我们都顶礼师父。再者,有些人在欢迎老师和出家众时也向他们顶礼。我想这是东方的传统,但许多西方人觉得这种方式很不自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抱持什么态度?

答:我们以顶礼向三宝致敬:向三世诸佛顶礼,因为诸佛把法带到世间;向法顶礼,因为这是佛陀的教诲;向僧伽顶礼,因为僧团代表了佛陀的教诲,是三宝的具体表现。

  因此,如果向僧侣顶礼,内心的态度应该是向三宝致敬,因为僧侣代表三宝,而不是崇拜他个人。同样的,僧侣在别人向他们顶礼时,不该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而应该视自己为佛像。

  在家人如果在非正式的场合遇到僧侣、法师,可以不顶礼,但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有些特别的情况,比方说在禅七时,顶礼成为修行和每日仪式的一部分,在早课后向法师顶礼,感恩他的开示,是通行的作法。这是中国佛教的传统,这个传统会不会在西方继续,就看因缘了。

  僧侣在特殊场合彼此顶礼,或者在初次见面、长期不见之后,彼此顶礼。如果每天见面则不必顶礼。再者,如果僧侣每天看见师父,也不必顶礼。然而修行上有重要问题请教时,应该顶礼师父,其它时候问讯就够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拜佛

拜  佛

静亭



 

  秋天,我与朋友相约在南华寺。

  游了大半天,我与朋友用过素饭,都想找个地方小憩,因为我们都有饭后打坐的习惯,可这天恰好是假日,游人很多,找来觅去,只好在六祖殿后的石条凳上打坐。

  闭目、调息、调心,与其说打坐,还不如说闭目养神。游了大半天,正有点儿累了。不料忽有内急,只好起身寻个方便的去处。

待我小解回来,只见有一位中年阿姨,抱着一大把燃着的香,正向着朋友跪拜,磕头,又跪拜,又磕头,虔诚而谨慎,朋友仍闭目静坐。也许朋友知道,却不敢作声,怕吓着阿姨了。

待阿姨行完礼,要找插香的地方却难找,这才对顶礼膜拜的朋友产生了疑惑。我说:“阿姨,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我的朋友!”阿姨方明白自己拜错了,又忙向朋友行礼,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错了。”朋友睁开眼说:“阿姨,你没有错,是我心中有愧,不能给你福慧与平安啊!”

阿姨尴尬地站着。我说:“礼多人不怪!只是象您这样烧香拜佛,见了佛像就拜,这南华寺的佛像何其多,你这样拜不累吗?”

阿姨说:“累倒是不怕,只是怕得罪了菩萨!”

朋友说:“阿姨,你看这寺的菩萨有这么多人拜,菩萨日理万机,他们恐怕顾不了每一位香客啊!”

阿姨说:“菩萨不灵,拜敬灵,一次不行,十次行;十次不行,百次灵!大家都这么说的!”

我问:“阿姨,你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天天都来拜佛,求菩萨?”

阿姨反问:“那可怎么办?”

朋友说:“那简单,把菩萨带在身边,时时刻刻都拜!”

阿姨说:“这可能吗?别开玩笑了!”

我说:“可能!这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你只要与菩萨心意相通就行!”

阿姨问:“心意相通?怎样才能心意相通?”

朋友说:“想菩萨之所想!”

阿姨问:“我怎么知道菩萨想什么?”

朋友说:“菩萨所想,就是人们所愿的。”

我脱口而出说:“你如果具有菩萨心肠,那么菩萨就在你心里,这是方便法门!”

阿姨又问:“这管用吗?我如果有菩萨心肠,菩萨知道吗?”

朋友笑道:“你三磕九拜,菩萨知道吗?!到了你真具有菩萨心肠的时候,你不就是菩萨!?”

阿姨笑了,说:“对,我们都是菩萨!”

万物皆有佛性,人人皆具善心,拜佛固然发好,不如让佛常住心中!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佛珠漫谈

佛珠漫谈

觉真法师  

中国佛学院佛教文物专业研究生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缨珞  謦条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敦煌莫高弥勒菩萨像

中空海祖师单手持珠像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持珠

这就说明,我们持用佛珠就可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已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而为之(见图6)。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佩珠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均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做。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 “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的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是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相反,在冬季里就应选用那些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挂珠

此外,尚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那便是“朝珠” 。是清代官服上特有的一种饰物(见图8)。朝珠与普通挂珠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的用银丝珐琅里着的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以仿制朝珠的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乱了方寸,有悖礼仪才好。

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分别,下面介绍一下佛珠的各部位名称。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或流苏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了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无比庄严。

隔珠,又称作 “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佛珠的数目。 “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密”。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苦、方便、愿、力、智。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朝珠


佛珠各部位名称


《三宝物具钞》中所列的双佛头挂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从上面所列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指:
(l)信心, (2)念心,
(3)精进心, (4)慧心,
(5)定心, (6)不退心,
(7)护法心, (8)回向心,
(9)戒心, (10)愿心。

十住:
(l)初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 (2)饶益行,
(3)无恙恨行,(4)无尽行,
(5)离痴乱行,(6)善现行,
(7)无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不坏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8)如相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l)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现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
(l)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已见上文,兹不赘述。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姚秦)鸠摩罗什泽《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指:(1)随信行者,(2)随法行者,(3)信解者,(4)见至者,(5)身证者,(6)家家者,(7)一间者,(8)预流向者,(9)预流果者,(l0)一来向者,(l1)一来果者,(12)不还向者,(l3)不还果者,(14)中般者,(15)生般者,(16)有行般者,(17)无行般者,(18)上流般者。

九无学指:(l)退法,(2)思法,(3)护法,(4)安住法,(5)堪达法,(6)不动法,(7)不退法,(8)慧解脱,(9)俱解脱。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l)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l)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
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是为无畏。

2)
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

3)
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4)
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5)
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6)
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是为无畏。

7)
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是为无畏。

8)
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是为无畏。

9)
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是为无畏。

10)
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嗔恚,是为无畏。

11)
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

12)
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是为无畏。

13)
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是为无畏。

14)
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今但以《般若经》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例,加以说明。

金:在佛经中被称为“苏伐罗”。“五金”当中,金黄、银白、铜赤、铅青、铁黑各有所表,故又被称为黄金,列为五金之长。在《翻译名义集》中,解释说:

金有四义: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乐、我、净四德耳。

因其具有久埋不变、百炼不轻的特性,所以历来为人们所珍爱,以黄金制成的佛珠更加显示出主人尊贵的气质。

银:在佛经中被称为“阿路巴”,是贵重金属之一,《说文解字》中说:“银,白金也。”古人以白金为银,是从其颜色上而言的,与现代所说的 “白金”(铂,符号P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金属,银色净白而闪闪有光,但却很容易氧化而形成一层 “黑垢”,必须要经常洗抹,才能保持光亮如新。以白银来制做佛珠,如经久不用,便会黯然失色,给人有一种 “时时常捻掐,勿使生垢埃”的推动作用。

琉璃:在佛经中,常作“吠琉璃”,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说:

所言琉璃者,梵语宝名也,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

如此看来,琉璃指的是一种青色带光的宝石,其最大的特性,是具有 “同化”作用,即任何物品,接近了琉璃,就会被琉璃的颜色所同化。故而采用琉璃制造的佛珠,亦代表了诸佛“同化’立德,更加被广大佛教徒视若珍宝。

砗磲:在佛经中被称作 “牟婆洛揭拉婆”,根据《增广本草纲目》记载,砗磲是海中大蛤壳内白晰如玉的物质,因其壳上有深大的沟汶,犹如车轮之渠,故称为砗磲。只不过后世以来,将白色的珊瑚和白色贝壳制品,均通称为砗磲了。在 “七宝”当中,砗磲是白色的代表,用砗磲制做的佛珠代表了心地的无染,同时还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被外境所转,岂不美哉。

玛瑙:在佛经被称为“摩罗伽隶”,是次玉石的一类,由结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构成。因玉髓有红、黄、白、灰等各种颜色,故玛瑙亦呈现出种种美丽的色彩和纹理。周履靖所著的《格古要论》说:“玛瑙以红多者为上,其中有人物、鸟兽形状者最贵。有锦花者,谓之红玛瑙;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合子玛瑙;有红白相间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丝相间者,谓之酱斑玛瑙。”由此可知,玛瑙的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用它来制造佛珠,一定是非常华美了。

金制佛珠

雕花银佛珠

砗磲佛珠

红玛瑙佛珠

琥珀:在佛经中被称为 “阿湿摩揭婆”,而在中国古书中常作“虎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琥珀条”称:“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谓之虎魄” 。其实,这种解释是极端错误的。琥珀原是一种树脂,经过几千万年的埋藏,加之地壳运动石化而成。磨擦会产生静电,可吸附纸片等小物体,入火则燃,嗅之有香气。琥珀的种类相当繁多,现代的珠宝鉴评家,往往将透明而呈金黄 se的琥珀称为金珀;橘黄而不透明的称为蜡珀;呈朱红色的称为血珀;黑色而不透光的称为翁珀;内里夹含有木屑、花草的称为花珀;用肉眼垂直平视呈现黑色,在光线照射下则呈现红亮光点的称为玺珀。琥珀象征着尊贵、吉祥,且可预防惊吓,历来被达官贵人、富豪之辈视为珍物。用琥珀制成的佛珠,实为佛弟子用以供佛、念佛的最佳圣物。 


珊瑚:在佛经中被称作“钵摆婆福罗”,属于一种有机质宝石。其实珊瑚是海中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结合营生所分泌出的石灰质,日久成为一种共同的躯体。因其形状像树枝,古人误以为是植物,故又称为珊瑚树。在《翻译名义集》中曾提到珊瑚及其产地:

珊瑚,梵语钵摆娑福罗,外国传曰,大秦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州,州底磐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铁网取之。

珊瑚的颜色主要有红、白、黑三种,因为它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形成,许多宝石鉴评家都认为它的价值很高。以珊瑚制造的佛珠具有驱邪、避祸、逢凶化吉的功能,一向深受人们喜爱。


琥珀佛珠

红珊瑚佛珠


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 “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 “觉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见图17)。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着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几种菩提类佛珠(散珠)从左至右依次为天竺菩提(未经加工)
白菩提(未经加工) 金刚菩提
五眼菩提 风眼菩提
天台菩提 星月菩提


(二)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属于贵重一类。一般来讲,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宝石名贵,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之人是无法得到的。如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一书中,便有关于虚云老和尚委托宽航师,将某亲王所赠的“七色九宝罗汉珠”一串,带到香港交给岑学吕居士留念的一段记载。

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有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方面的矿物和岩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翡翠为优质代表)和软玉(以和田玉为优质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那种象征吉祥,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的功效,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知、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了。

油玉佛珠


(三)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例举出不少的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缅茄、五眼六通等,简直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木患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多为人们所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如图所示的一串佛珠,采用陈年的桃核,一改往常的圆形,而以四大菩萨各居一角,构成方形,中间再加以透雕梅、兰、竹、松的技法,更加使人爱不释手。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 “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用来制造佛珠的极佳材料,所雕刻的罗汉造型生动,须发皆具,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深红发亮,是不可多得的随身法宝。

木木患子,亦称作无患子,木木患子。木木完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黄 se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因在《木木患子经》中,佛陀曾教导波流离王,贯穿木木患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爱用木木患子来制造的佛珠,意喻秉承着佛陀的教诲,未有忘失。

椰,古书中或作为“木牙”,“木邪”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余颇以为嫌。” 赵芬在《滤月轩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记载:“乾隆年间,户部侍朗赵秉冲,精选一串椰子数珠,珍比千狐之腋。” 由此可知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橄榄核雕刻佛珠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一瓣清香遍法界

一瓣清香遍法界

林纯绫



 

拈香供佛,是藉此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
在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轻逸、持稳;
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天的距离被拉近了,
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
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像隐身的精灵,你摸不着它、看不到它,可它却能自鼻根直达身心的根底,激活最真实的感受。像徜开的双臂,它能超越语言的隔阂,弭平种族文明的差距,在它之中,所有人都能恣意畅怀,任心灵的悸动自在奔驰。

  这就是香,它是人类史里颇富美感的一页,也是文化长流中最粲然耀辉的光影。芬芳的香气,能深入人的意识底层,唤醒过往的生命经验;当阵阵清香幽缓地浮荡在空气之中,它带领着人们一步步迈向属灵之地,一点一滴开发自性里待耘的良田。

各地焚香习俗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根据可考的历史记载,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的起源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当时埃及人为了稳定香料来源,还曾兴起多场征战,这也难怪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卡门金字塔里,会发现许多存放各式香料的容器,由此可见香对古埃及的重要性。

  在上古时期,香还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所以古波斯的富贵人家,多半会在自家的花园里种植茉莉、紫罗兰、红玫瑰等种种珍贵香花,以衬显其地位。在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从波斯带回各种珍贵香料,自此,用香也逐渐演变成希腊贵族阶级的身分象征。

  至于将香的使用提升至信仰层面,则是东西方民族共通的特点。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树木,就是为了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巴比伦人为了在祈祷或占卜中引来神明关注,而有焚香的习俗;希腊人是以燃烧木头或树脂的方式,来供奉神明或袪除恶魔;至于罗马人,则会在公祭和家祭中焚香。

  对延续至今的各大宗教来说,香更是一不可或缺之物,如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犹太教等,都有焚香礼拜的习俗。至于ji 督教,在《圣经》里就有近三十处关于「香料」、「调香」、「香的应用」的记载;其中一则提到,在东方三贤人送给刚降生的耶稣ji 督的礼物中,就有两样是珍贵的香料;天主教的焚香仪式,则首见于四世纪的圣餐礼上。香对天主教的重要,我们可从圣诞节举行的子夜弥撒,由教宗亲自提拿香钵,于香烟袅袅上升之际,虔诚祝祷的肃穆庄严景象里体会得到。

中国品香文化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连结;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

  虽然从考古的发现得知,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可能有用于熏烧的器具出现;但在见诸于文字的史载中,则要到周朝才有正式的焚香纪录。文物学家刘良佑表示,中国的用香文化,始于疆域的开发与对外交通的发展,从而发现并进口了香料;周朝时,由于政治的分合,在国土向南开发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香料,自此用香逐渐形成周朝贵族的时尚之风。

  到了汉朝,香料主要来自西域中亚及南海诸国的献贡;汉末至魏晋六朝,由于佛教的东传与盛行,焚香于是形成供养诸佛的仪轨,升华为凡圣之间沟通的桥梁;隋唐时代,由于文治武功均盛、海路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佛教鼎盛,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用香风气相当普遍,沿袭至宋朝,便在文人雅士间形成了以精致清丽见长的品香文化。当时品香风气之盛,从香药收入占市舶司最大宗可以看出,而品香香料,又以自南洋取得的沉水香、多伽罗香最为珍贵。不过,刘良佑提到:「玩味朱火青烟的品香之乐所费不赀,以至在清朝中叶以后,由于战事四起,所以这项须配合着雅致与闲情的风雅之事,便湮没在漫天的烽火之中,终难维系了。」

  精致的品香文化虽然在俗世因缘的流转间逐渐淡没了;但对于渴望离苦得乐的芸芸众生而言,轻缓飘邈的馨香,仍是他们寄托宗教情怀的依藉。因信仰之故,佛教于是能持续地以它强调趣向清净解脱的用香仪轨,深刻影响汉地子民,使香的传承历久方炽。

以心香供佛

 谈到佛教的用香,自然是与印度的用香文化有着若合符节之处。在印度,由于天气酷热,为防人体孳生体垢、恶臭,乃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称为「涂香」;或焚香料熏室内及衣服,名为「烧香」或「熏香」。《大智度论》卷三十记载,烧香仅能行于寒天时,而涂香在寒、热天均可行之;寒天时杂以沉水香,热天时则杂以旃檀香。

  佛教将涂香、烧香作为供养佛及众僧的方法之一,《贤愚经》卷三里提到,为了迎请佛陀,所以要在供养仪礼中烧香;《法华经》卷四亦谓:香、抹香、涂香、烧香等,为十种供养之数种供养。

  佛教强调拈香供佛,拈香除了具有形式上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燃香礼佛者能藉此外在行仪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拈香一瓣,满室馨香;在清爽芬芳的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轻逸、持稳;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天的距离被拉近了,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有具体形貌的香,虽然气韵纯润,但散发清香的时间总无法持久,亦受空间的限制难以远传;此外,对于身处异邦的佛教徒来说,要觅得一瓣好香更是有其困难。目前定居美国,并担任德州大学佛学社课程讲师的傅佩芳表示:「其实燃香供佛最上乘者,并非是一些需花大把银钞购买的珍贵香材,而是人人本具的自性心香。」在恒常的晨昏定课里,她虽不常直接焚燃香品,然虔敬之心并未因此有所减损,因为「我是以最上乘的供养,也就是以『戒定慧香』供养诸佛菩萨的。」以心香供佛,其虔敬之意不但能感通诸佛菩萨,更对自身觉性的开发大有助益,所以在佛典中,就有多处是以香来譬喻德行完满者,如香气远播,且不受顺逆风势的影响。

  香在佛教里蕴藉了这么深妙的意涵,无怪乎禅宗会常引香之名,如将坐禅称为「坐香」等,以提醒我们时时刻刻不忘开发自性中的芬芳。

闻香入道

  香是人类共通的经验,它能勾动我们种种美好的感受、体验;佛教的用香更是性灵升华的助缘,它能使我们在信仰的感通间荡除凡情,开发自性清净。只是走进今日「香火鼎盛」的台湾庙宇,大把大把熏烧的香烟,往往成了信众们身心的负累,常熏炽得让人不敢领教。这一方面是由于香客们使用的香品质参差不一,其中甚有不少是以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香料制成;再者是台湾的用香习惯仍有待改进,不少人仍以为香烧得愈多,愈能向诸佛菩萨表达虔敬之意。用香的迷思,实有待正信的佛教徒们以正确的言行加以导正。

  香不在多,心诚则灵。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凝神静观缕缕清烟,或笔直冉冉而上,或迂回缭绕而行;时而旺炽澎湃如坠五里雾中;时而形单孤拔如绝壁卓然静逸。潜心摄受入鼻根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香的千姿百态,如梦似幻,似假还真,一如众生实相,皆是存在与虚无相续间的泡影。透过对香的观照,能感得这层深意,无怪乎香严童子能够闻香入道、孙陀罗难陀能观鼻息出入如烟而证得圆通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