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有支】 十二支之一。见十二因缘条。
【有见】 执著实有的邪见。
【有作】 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有法】 有作为之法,如体用俱全的一切事物是,若龟毛兔角等体性全无者,则叫做无法。
【有门】 四门之一。见四门条。
【有界】 有世界的简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名为有世界。
【有流】 有是指三界的果报,流是指四种之惑。三界的果报实有,故云有,四种之惑使人漂流于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即见流、欲流、有流、无明流。
【有顶】 天名,色界之第四重,本名色究竟天,因处于有形世界的最高顶,故称有顶。
【有间】 有间断。
【有结】 有是说有生死的果报,结是烦恼的别名。
【有轮】 有是有生死的果报,轮是轮回,意谓众生于六道之中轮回不止。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无可修学的意思。
【有边】 偏于有的一边。
【有色】 指欲界与色界中具有色身的众生。
【有色天】 色界的诸天。
【有相】 有形态可见的意思。
【有相教】 佛于成道后十二年间,说阿含经,世称为有相教,因阿含经是以诸法实有之理为本。
【有相无相】 一切事物有形态可见,谓之有相;因缘所成,自性即空,谓之无相。
【有情】 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有情世间】 二世间之一。见二世间条。
【有情缘慈】 见有情受苦即生起慈悲。
【有教】 说有的道理的教法,如小乘的俱舍宗及大乘的法相宗是。
【有教无人】 谓只有教法而无真正修行和证悟的人。
【有为】 有因缘造作之法。
【有为法】 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有为空】 十八空之一,谓一切有为的事物,其本性皆空。
【有为果】 有为法所结成的果。
【有为生死】 凡夫的分段生死,叫做有为生死,若是菩萨的变易生死,则叫做无为生死。
【有为无漏】 虽然有为但是通于无漏之法。
【有为解脱】 对于无为解脱而言,又名无学支,即无学的胜解,胜解是大地法的心所,故是有为,有为法的胜解起于无学之果体,故云有为解脱。
【有无】 1.有法与无法。如小乘的七十五法及大乘的百法为有法;如龟毛兔角等绝对无者是无法。2.有是指常见,即固执身心为实有的邪见;无是指断见,即固执身心为断灭的邪见。
【有无二见】 固执有与无的二种邪见。有是指常见,无是指断见。一切邪见都归纳于此二见之中,因由此二见而后生出一切的邪见。
【有无二边】 执著有的一边和执著无的一边,因为都是一边之见,所以叫做边见。
【有漏】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有漏因】 指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包括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是。
【有漏果】 有漏业因所招感的果报,如人间天上乃至于地狱等是。
【有漏禅】 有漏的禅定,也就是不究竟的禅定,如四禅、四无色定、四梵行等是。
【有漏断】 以有漏的道法去断除烦恼,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观以断除七十二品之修惑是。
【有漏智】 又名世俗智,即带有烦恼的智慧。
【有漏善法】 带有烦恼的善法,如五戒十善是。
【有漏净土】 依有漏心而变现的国土。
【有余土】 方便有余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界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得了无余涅槃之后,即毕竟不生,不会再有生处,但是大乘却认为阿罗汉不是毕竟不生,当他们把三界的生死断尽了,便生到界外的有余土去,因此小乘所说的无余涅槃,其实还是有余涅槃。
【有余涅槃】 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而身体尚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余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则名无余涅槃,或无余依涅槃。2.依大乘的说法,菩萨变易生死之因尽,叫做有余涅槃,要到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之常身后,才叫做无余涅槃。3.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余涅槃,因尚有惑业苦之残余,故叫做有余;至于大乘的无余涅槃,因究竟而无残余,故叫做无余。
【有余依涅槃】 简称有余涅槃。见有余涅槃条。
【有想天】 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他都是有想天。
【有想无想】 有想与无想的众生。
【有所得】 有法可得的意思。
【有覆无记】 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
【有体施设假】 二假之一,即在无名的事物上施设一个假名的意思。
【有觉有观三昧】 三三昧之一。见三三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