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星云老法师演讲集》

续 90

生命升华的世界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
                          

地点︰大甲
                          

听众︰法师、大众(弟子依空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一连三天的讲座,第一天讲的是‘行为平坦的道路’,在个人行为合理化之后,进而要追求‘身心安住的家园’;身心安住了,其实还不尽圆满,必须更进一步提升生命的境界,唯有在生命升华的世界里,才能获得真正究竟的快乐。

  在二十世纪的今日社会中,我们受尽文明弊病的困扰,已经逐渐丧失了自然的气息,人人承受各式各样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等不同场所的折磨与压力,譬如情感争执、朋友社交、事业竞争,乃至政治、经济等各层次的问题,可以说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使身心切实安住了,还要追求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样才能免于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如何才能使生命获得升华呢?在佛教里告诉我们许多修行的方法,其中以禅的功夫最为简易可行,虽然佛法中,如大乘提到的八宗,有很多切实可行的途径,足以涤虑澄思,净化身心,使生命自然升华,不过这些方法,都不如禅来得直接、透彻。今天我就藉禅的方法,告诉各位如何提升生命的境界。

  参禅有几个要领必须注意︰(1)不说破,(2)提起疑情,(3)把握禅机,(4)行脚参访,(5)实证开悟。禅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道断的,说破了就不是禅,而是糟粕的知解。禅注重自身的实地参究,禅要提起疑情,好比撞钟,用力越大,回声越响。当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疑问越深时,所得到的答案将越真实。参禅访道,把握住机锋的相对很重要,好比照相要调好焦距,穿针要对准针孔,参禅不对机或失去先机,就不能开悟。禅重视实际的身体力行,打坐观想固然是一种禅,日常的行住坐卧也是一种禅,禅者有时为了参透一句话,不惜穿起芒鞋踏遍岭上云朵,为的是找寻明师善知识,除却心头上的那份悄然。禅师们说‘借此闲房又一年,岭云溪月伴枯禅;明朝欲下岩前路,又向何山石上眠?’这种行云流水的闲适自在就是禅。当然参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证悟清净的自性,所谓明心见性的功夫。有了这五项要领,大概就能体会到禅深深的奥妙了。

  下面我从四个角度来和各位谈谈生命升华的禅者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一、从平常的事务里看禅的世界



       
大部分的人总以为禅一定要在禅定里面才可以修行,有些人更认为盘起腿来打坐,闭目敛神,眼观鼻、鼻观心才是禅。打坐当然是禅,但是禅却不仅仅限于打坐而已,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无非是禅。乃至随时随地的举手投足,行住坐卧、担薪运水、饮食睡眠,都充满禅机。禅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的。为什么说禅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的呢?有一天,沩山禅师询问前来探望他的徒弟仰山说︰

  “你整个夏天不见人影,都做了些什么呀!”意思是说这些日子不参禅、不修行,白白糟蹋了光阴。

  仰山如是回答︰

  “师父!我耕了一块田,收了一篮果实。”

  师父一听,非常欢喜,于是就说︰

  “果真如是,这个假期你就没有空过了。”

  沩山禅师的意思说︰从现实生活来看,如果真的种了一块田地,也实在有了丰收;在参禅意义上,则是种下了他日成佛作祖的因缘。

  徒弟仰山禅师被师父这么一问,也反过来问师父说︰

  “师父啊!这个假期,您又做了什么了?”

  “我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禅师听了,赞叹答道︰

  “唉!师父,这个夏天您也没有空过时光。”

  这种完全投注生命的日常生活,就是禅,也就是升华的世界。正因为沩山禅师得到禅的妙用,才能白天夜晚自在安详,无论饮食睡眠都能正常自然,所以说禅真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

  现在一般人,被功名利禄、亿万金钱搞得纠缠不清,不仅寝食难安,连坐立都不定。譬如回到家里,正想坐定安心吃一顿饭,电话铃响了,一听又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甚至半夜回家,倒头将睡,门铃又响了,又有不速之客来商量重要的业务;只要眼一闭,心神就不宁,恐怕这一打盹,生意就在懵懂当中泡汤了。终日浑浑噩噩、汲汲营营,没有一点属于自我宁静的时间,这种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一个禅者的生活,所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是多么洒脱自如啊!禅的日常生活是尽量将生活简单化、艺术化、纯粹化。

  什么是禅者简单化、艺术化、纯粹化的生活?我以一首偈语来表达禅者的生活情形︰‘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禅者的衣服非常简单,捆绑起来不及两斤半重,因此可以随时肩挑,云游四海,不像一般人出门穿衣,挑三拣四的,还不能称意。有些人为了出来听一场讲演,或是参加宴会,常常为了选一件最合心意的衣服而伤透脑筋,最后干脆不出去,省得麻烦。各位仔细想一想,为了一件衣服的颜色、长短、合适与否,而错过一场千载难逢的机缘聚合,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衣服多不一定就是好,少也不见得坏,多少不放在心上,不当做一回事,生活自然简化了,气躁心烦的时候当然日渐稀少,这样不就是最自在的生活方式吗?生活能够简单化,自然能够淡泊于物质,不追逐名闻利养,再苦的日子也能把它艺术化、纯粹化。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在禅堂参禅,每天早上醒来,两百个人共用一盆水,各位不要詑异,以为不可思议,其实一个禅者的生活不只是‘衣单两斤半’,而且是‘洗脸两把半’。什么是‘洗脸两把半’呢?就是一盆水,毛巾一沾,抹一抹脸,是一把;再沾第二回,擦一擦脸孔,是两把;这时候水已经所剩无几了,只好半湿巾角,随意往脸再拭一下,这就是两把半。一盆水经过两百多个人洗用后,水不见了,浮现盆中的是一层泥沙。

  各位也许会取笑出家人真肮脏、邋遢,其实洗脸水虽然很污浊,但是出家人的心却十分的清净。正因为禅者在简易的生活中,心早已不为物役,根本不再计较生活的浮华,在简单平易的心境中,能把常人以为贫乏的痛苦艺术化、纯粹化。如此艺术化、纯粹化的自然境地,正是一个禅者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禅者吃饭时要三称念、五观想,把诸佛众生存系在心中,以感恩、惭愧、忍辱、平等的心,来等视世间的一切。禅者这种随缘逍遥、无求自在的境界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外出参禅和受戒,扁担绳子随身带;出坡作务天天有,为求身心永康泰。’在禅者认为,平常洗碗、扫地、除草、耕田的工作劳动之中,到处都充满禅机,细细去品尝,到处洋溢着禅趣。能够保持‘若无闲事挂心头’的一颗心,自然‘便是人间好时节’了。因此对禅者来说,平常多么繁琐的事务也要把它简易化,人际来往复杂的关系也要把它艺术化,保持康泰的身心,纯净的心灵。有的人碰到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往往就挂碍在心上,久而久之,酿成了心病,无法体会禅者这种‘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去住无心、洒脱放旷的生活。既然不能体会,当然更谈不上生命的升华了。

  日本曹洞宗的祖师道元禅师,年轻的时候到中国天童寺参学。有一天日正当中,看到寺中一位年老的出家人在路旁汗流满面的晒干菜,道元禅师走上前,开口问道︰

  “老师父!你年纪多大了?”

  “七十八岁。”

  “哎呀!年纪这么大了,怎么不教人代作呢?”

  老和尚转目正视道元禅师说︰

  “别人不是我呀!自家分内的事,别人如何代替呢?小便盥洗的本分事,别人代替得了吗?”

  道元禅师听了憬然有悟,还是不忍心地说︰

  “那么,天气这么酷热,何必一定现在作呢?”

  “不是现在,更待何时才是晒干菜的时候呢?”

  禅者他们参禅的态度是尊天敬地,毕恭毕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缘,他们以平常心来对待日常的生活,乃至以平常心来庄严未来的世界,而这未来庄严美丽的世界,都在当下的转换中提升。

  在中国禅宗史上,先有马祖道一禅师创丛林,继有百丈怀海立清规于后,留下千年奉为圭臬的制度。百丈并且为自己定下一条律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中国佛教自此走向农禅的大道,禅从此落实于中国的大地,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禅者的日常生活虽然无所用心,自在洒脱,但是绝对不是放荡不羁、游手好闲,有许多禅师勤奋参学、素简守道的态度是令人十分起敬的,他们不仅在搬柴运水时参禅,连举眉瞬目都不放过丝毫禅机,如同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平常生活之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的。

  有时当我们看到参禅的禅者生活俭朴,表面看来,似乎苦在其中,我们切莫以怜悯的眼光视之,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已经充实圆满,所流露的神态则是自然而然对参禅悟道的一份向往与追求。佛鉴禅师一钵囊、一鞋袋,穿戴多年,百缀千补,仍然舍不得丢弃。有人劝他更换新的,他说︰

  “这些东西,自从我出夔关以来,至今仅仅用了五十年,怎么能够半途弃置不要呢?”

  禅者这种超然物外、恬淡知足的升华境界,不正是我们所渴求的吗?因此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去体悟俯拾即是的禅意,然后把体悟所得的禅悦化为生命升华的动力。


  

二、从矛盾的语言里看禅的世界



  
  从禅者日常生活的世界里,可以证悟升华的生命,但是如何在禅师们的对话语句之中,去透悟禅的境界呢?

  我们常常感觉到禅师们的对话是风马牛不相及,颠倒错置。比如你问禅师们︰“这朵花如何?好看吗?”他可能回答︰“天可能快要下雨了。”你问他︰“吃过饭了吗?”他会告诉你︰“啊!那里有人饿死。”你问他︰“佛法大意如何?”他或许会如是说道︰“吃饭、睡觉而已矣!”你被这么一答,简直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觉得禅者尽在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其实不然,他们不但没有答非所问,而且是切中玄机。严格说来,两个没有共同经验的人是极难声气互通的,对于一个没有见过山水的人,费尽口舌为他描述山水之情,尽管维妙维肖,也只是对牛弹琴,白费功夫罢了。同样的,对一个没有禅悟经验的人谈禅,更是如同蚊子叮铁牛,浪费唇舌而已。虽然如此,但是禅师们还是要说,因为说总比不说来得实在,而这正是禅的妙处,也是禅者的慈悲。

  譬如有位禅师说︰‘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又说︰‘眭州的马吃草,益州的马腹胀。’乍看之下,一点也不合常理、不合逻辑,但是如果仔细去参究,处处都是增广智慧的禅机。因为一般人的观念,物是物,我是我,物我彼此对立,纵有关系也是相互的。这种观念完全起源于分别、对待的心识活动,根本不是究竟真理。由这种邪见衍生的纠执,常常会造成一些无谓之争,意气之斗。而禅师却早已剔除差别心,从觉悟的自性海中流露平等的智慧,透视诸法实性的平等一如,因此宇宙万物在他们看来,没有物我的分别,内外的不同。这种融合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升华。

  所以,我们要能从禅师们的矛盾语句当中,去发掘智慧之花,进而提升生命的境界。


傅大士有一首禅诗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假使这首诗是出自一位小学生的作品,必定被老师评为不合情理,不切实际,但这却是从禅师的证悟自性之中所流露出来的智慧。禅虽然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是从禅诗里,可以体会到禅师证悟世界的意境。

  这整首诗,其实就是矛盾的调和,单从空字解说,便已蕴涵了一切万有,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在禅师的智慧中,空是一切万有的来源,宇宙不空,便不能覆载万物;心灵不空,如何包容三千?禅师说︰‘空手把锄头’,事实上空手把持的岂止是一把锄头?而是整个宇宙三千、法界虚空,由此可见禅师的包容之心。‘步行骑水牛’是一种悠然忘我、逍遥自得的境界,心为物系,乘坐在豪华的轿车上仍然不能自在;心无磊块,骑牛步行一样的徜徉快乐。‘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通常一般人会认为流的是水而不是桥,这种心态根源于差别的观念,我们的心有了差别,所以外境有动静、内外,乃至大小、上下的种种现象产生,而禅师的境界是动静一如、内外合一。譬如我站在这里演讲,有些人挤在外面进不来,我看了不放心便说︰

  “你们不要站在外面,到里面来听。”

  但是对方有人却说︰

  “大师!您不要站在外面讲话,到里面来休息吧!”

  因此内外、上下等任何纠执,完全起自于我们差别、对待的心识,而这种心识活动,却存乎‘一念之间’。其实里里外外的人来人往,都是整体共存的。因此我们如何从禅师们矛盾的语句中,去勘破纷纭虚妄的表象,根除我们的分别心,不为风、幡所动,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佛印禅师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禅诗说︰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首诗启发了甚深的含意︰宋朝有名的苏东坡和秦少游,两人都是当时的文豪,常因论道互不相让而起争执,有一次他们共同进食的时候,恰巧迎面走来一位满身邋遢的人,可能是太久没有沐浴的缘故,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见状,首先开口道︰

  “这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虱子了。”

  秦少游坚持说︰

  “不对,虱子是从棉絮中生出来的。”

  两人因此争执不下,一定要找个人评论公道,于是便决议找佛印禅师评评理。两人在事先都去找过佛印禅师,要佛印禅师务必帮自己的忙,因为这项争赌不仅是一席酒食的输赢而已,而是颜面招架的问题。过了几天,揭晓答案的日子到了,两人都自以为稳操胜算,洋洋得意请佛印禅师评断。佛印禅师看看两人,胸有成竹地拍拍胸脯说︰

  “这虱子的头是从污垢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嘛,却是从棉絮生出来的,现在你们两人都输了,要请我吃宴席吧!”

  佛印禅师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整首诗就是要我们舍弃妄想分别,根本无须去探究虱子的来源,无端制造不必要的矛盾,进而把矛盾的事相转化为融合的境界。但是这种矛盾的语句,并不是人人可为,没有透彻的体悟而随意乱说,口舌逞能,有时反而会贻笑大方。

  有个年轻人眼见一位老和尚迎面而来,还兀自端坐在地上,不知道起身礼敬迎接,这位老和尚走近他,开口说︰

  “年轻人,你怎么不知礼貌,看到长老还不起身迎接呢?”

  年轻人趾高气扬,自以为是打着禅机说︰

  “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了。”

  老和尚一听,上前打了这年轻人一记耳光,年轻人被莫名其妙地打了之后,两眼直冒怒火,大声喝道︰

  “你怎么可以打人呢?”

  “我打你就是没有打你呀!”

  所以,在没有经过实际的体悟心证,就学起鹦鹉说话,只不过是拾人牙慧,卖弄玄虚,迟早会露出马脚,被人识破的。

  唐朝的黄檗禅师,出外游学时,半路遇见一个深藏不露的高僧,两人一起同行,走到一处碰到溪水暴涨,不能过河。黄檗禅师便将锡杖往水中一插,脱去脚靴倒挂在杖头,然后立地打坐起来。高僧见状便说︰

  “过去,过去呀!”

  黄檗仍旧坐在原地,面不改色地说︰

  “要过你自己过,我要在此地休息。”

  高僧于是自己渡河去了,行在水中如履平地,涉过水中央时,还转头叫黄檗禅师︰

  “喂!跟上来,跟上来。”

  黄檗禅师见他果真自己行渡过溪,大喝一声说道︰

  “早知道你是个自了汉,便先斩断你的双腿,不让你过河。”

  高僧哈哈大笑地说︰

  “伟大,伟大!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乘法器。”

  各位可能不了解其中的玄妙处,尤其当黄檗禅师恶言相对时,高僧反倒哈哈大笑,赞叹黄檗禅师为伟大的大乘法器。禅的转机在此,禅悟也在此。正因为黄檗禅师看到眼前居然是一个自利而不利人的自了汉,因此才喝斥他,给他一番提拨。而这位高僧是一个在天台山证悟得道的大阿罗汉,是故意来试验黄檗禅师的道行,一听到黄檗禅师早有自觉觉人、自度度人的器度,因此才称赞他为济世利群的大乘菩萨。

  从以上一些例子来看,可以知道禅师的矛盾言语其实都是透过禅悟的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他们生活的境界,何止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地而已?陶潜的心灵境界是澄明通净的,但是还有‘境、我’之分,并且尚有车水马龙、桃花源地的差别,而禅者的心却早已根除这种分别意识,就禅师而言,纵然是龙潭虎穴也可以是参禅的山水地,何必一定要桃源林下;刀山剑树也可以是法座禅:,何必一定要软垫敷具。禅师有一首诗描写得好︰
  

刀山剑树为宝座,龙潭虎穴作禅床;
  

道人活计原为此,劫火烧来也不忙。


三、从艺术的生活里看禅的世界



  
  前面提到禅者生活的艺术化,现在我就以禅的艺术生活,来说一说禅者升华的境界。时下一般住屋,大抵都是高楼大厦,里里外外的装潢格式,可以说十分进步,不但要求新颖堂皇,更讲究美仑美奂艺术化,譬如庭前庭后绿意盎然,立地长窗满是生趣,这一切无非是艺术化的表征,其实也是禅机的运作显露。禅既然无所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怎可轻易放弃周遭的任何禅机呢?现在我从四个层面来说明禅者的艺术生命︰




  (一)禅园


  我听说有一家百货公司曾经发出广告,要展示‘禅’,我一听,不知道如何以现代文明来展示禅,便抽身前往探个究竟。原来,生意人也解禅机,知道从禅的生机去表现一种至真至善的美。那怕仅是一块板模,几笔彩画,也能将禅园那种寂静、融和的意境表达出来,使原本坚硬无情的文明产物跃出生命之光与禅之花。我置身其中真是欢喜,恍如到了一片人间仙境,感觉到高深悠远的意境。


  日本京都有一间龙安寺,闻名遐迩,前往日本的游客们大多会去参观。龙安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庭园,这座庭园没有青翠繁郁的花草树木,只有十几块的石头和许多白砂铺成,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经过禅者的灵巧设计,深具吸引力。许多人一到了这里,静静地坐在玄关上,望着冰冷却柔暖的白石,任想像海阔天空的飞驰,翱翔在禅那深旷空灵的世界。


  中国有一句老话︰‘天下名山僧占多’,天下的名山灵刹全出自禅者的妙手,峨嵋、普陀、五台、九华四大名山,乃至近代的上海哈同花园,都表现了禅园特有的韵致,禅园的建筑风格并且深深影响中国庭园的设计,尤其今日我们讲求美化家园、美化心灵,禅园应该可以提供我们宝贵的参考。



  (二)禅画


  画,是生命最深沉的静态表征,但一幅画的经营过程却是动态的。画舞狮所呈现的可能是一只沉寂入定的圣兽,但是画家描摹的过程也许不知看尽多少舞狮的情状;画宁静大海的沉,和浅滩毕露的浮,画师可能要费上半辈子的生命,才能捕捉瞬间的生命之光,而这通明的‘光辉’,却是禅者信手拈来,随机可得的巧思。


  上个月,韩国有一名禅师准备在台北开设禅画展示会,其中有禅宗三祖僧璨禅师等的画像,我前去参观之后,不禁拍案惊奇,好像中国禅师都一一出现了,原来,每一幅沉静的画中,都有一个深刻超凡的生活,于是我回想不久前在日本的一幕景象。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位禅师名叫石头希迁,他圆寂之后,肉身被移送日本,我藉此因缘在日本的某一次展示会场中,看见我们的禅师竟然沦落他乡了。照理,石头和尚应当在证悟涅槃之后,生生世世永在中国,他的金身舍利为什么飘泊异域呢?


  现在我说一段有关石头和尚的故事,就是‘走江湖’这句名词的来源。过去江西有个马祖禅师,其道风十分有名,另外在湖南也有一位和他齐名的禅师,就是人称石头和尚的希迁禅师。在那个时代,一些游学名士,不是到江西求道,就是到湖南参学,因此而有‘走江湖’这句名词的流传。然而‘走江湖’沿至今日却不是出外参学的原意,而是流浪买卖的意思,这个典故与石头和尚之沦落异乡一样令人惋惜。


  从达摩祖师的禅画里,可以意会达摩东来传法的坚毅精神;从禅师们接机传灯的禅画里,可以感受禅者庄严慧命的延递;从烟岚岭月的山水禅画里,可以清明地勾勒出禅的深邃生命。家中如果能摆一幅禅画,会使室内的气氛活泼盎然起来。



  (三)禅味


  禅是有味道的,我们平常对酸、甜、苦、辣各种杂陈百味都十分敏感,但是对禅却不一定随时都能‘知味’。


  唐朝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南岳的一个岩洞,他写了一首诗︰
  

世事悠悠,不为山丘,卧藤萝下,瑰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吾复何忧?


  这首诗的含意是说世事复杂难懂、扑朔迷离,不如三三两两几块小石头来得亲切可爱。那种以天为棉被,把地作卧铺,悠游山水的生活才是最真挚有味的。那里还有闲暇去理睬朝廷君王的事呀!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如同浮云,生死都已经置之度外,不足为念了,那里还有功夫去计较什么是非忧乐呢?


  这首诗被传到天子的耳根里时,后果当然不堪设想,当时是唐德宗在位,便派侍卫去逮捕这个和尚。侍卫拿了圣旨寻找到了岩洞,正好瞧见和尚在洞里举炊,侍卫便在洞口大声呼叫︰“圣旨驾到,礼敬迎接……”这个懒瓒禅师装聋作哑,毫不理睬。


  侍卫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石头,火势越烧越炽,烟火弥漫,整个洞里洞外黑雾缭绕,熏得禅师涕泗纵横,侍卫就告诉他︰


  “喂,大和尚,你的鼻涕流下来了,为何不擦一擦呢?”


  “我才没有这个闲空为俗人擦鼻涕呢?”


  禅师边说边夹起炙熟的石头,一口吞了下去,连口赞道︰“好吃!好吃!”侍卫见状,不禁瞠目惊奇,看到他一付津津有味的模样,也流下口水。一旁说道︰“老和尚啊!什么东西这么好吃?”


  这就是味道,侍卫无法如愿,只好回廷据实以告,唐德宗听了,十分感叹地说︰


  “如此和尚,真是人间之福啊!”


  禅的味道必须细细去品玩,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味!



  (四)禅诗


  历来有许多涵义深远、耐人寻味的禅诗,大都是悟道的禅师们对悟境的抒发,每一首诗都表现着圆满纯熟的生命,譬如︰


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这首诗描写的是我们被光怪陆离的现象界迷惑了,就像苍蝇迷于纸窗上的光芒,只知一味向前冲锋,不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到幡然省悟时,已经徒费了多少岁月。描写回头人生的宽阔,转见生命的通达之禅诗,在禅师们的语录中比比皆是,简单举出两首脍炙人口的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以及︰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这两首诗表现禅者恬淡无争,以退为进的睿智,也流露出禅者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的豪迈胸襟。以其无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以退为进而宇宙莫有能阻挡者,可惜世间的众生只熙熙攘攘于前进,而不能享受禅者这种退步的本自具足。


  另外朱元璋年轻时代当小沙弥时,也有一首气度恢宏的禅诗︰


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足,唯恐踏破海底天。


  语气磅礴雄迈,颇有帝王之势,朱元璋日后成为九五之尊,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我们从各个角度来透视禅师的艺术生活里所呈现的禅的境界,不知各位是否都能领会一点禅的法味与欣喜。禅容易学,但是禅也不容易领会。各位要能把自己的生活艺术化、禅味化,把平淡、琐碎的生活,升华成一幅禅的画、一首禅的诗,让自己徜徉于禅园里。


  

四、从违逆的人情里看禅的世界



 
 唐朝的黄檗禅师创建一座寺院,即将落成时,请一位写得一手好字的弘赞禅师,为他题写‘第一义谛’四个字。当弘赞写完第一回时,黄檗深感不满意,要他重写;再写第二次,又被黄檗否定了。如此连续不断地写了八十四张,还是没有一张合适的,弘赞急得汗下如雨,已经身心俱疲了。这时候恰巧外面有客人来访,黄檗便走出去接待客人。弘赞心想︰堂堂一位书法大家,竟然如此无能,连‘第一义谛’四个字都写不好。信手拈起笔来,挥毫了一张,浑然天成。黄檗会完客走进来,瞧见桌上这卷字,运笔雄浑有力,由衷赞叹道︰


  “好极了!神妙的笔法。”


  因为黄檗禅师在场逼视,弘赞被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紧盯不放,心中有所挂碍,反而不能大展身手,挥洒自如。但是也正因为黄檗的逼迫,一如禅所惯用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紧逼至穷巷死角,身心如桶底之脱落,便能如同蛟龙之入潭,兴风作浪了。有时看似违逆的人情,正是禅的大机大用。


  仙崖禅师擅长绘画写字,有一次,有一位信徒喜庆作寿,礼请他去题字,说些好话以讨个吉利。只见仙崖禅师当场挥毫︰‘父死,子死,孙死。’六个字。这家员外看了一怔,满脸不悦地骂道︰


  “你这个老和尚,今天是我作寿的良辰吉日,请你来题个吉祥话,你为什么好话不说,专说些晦气的话呢?”


  仙崖禅师振振有词地回答︰


  “这句话十分吉祥如意,父亲百年寿终了,才轮到儿子死;儿子年老死了,孙子才接着死去,这不是长幼有序、生死依时吗?难道你要白发人反送黑发人,子孙都先老死了,才老来寂寞,后事凄凉吗?”


  禅师们的思想行止都是从禅悟的境界而来,我们如果从禅师违逆人情的言笑之中,遽然给予世俗的评价,反而更不能见到禅的真章。禅是扬弃既定的观念,一匹独步于穹苍的脱缰野马。禅往往以无理对等有理,无情对待有情来显示他神奇高妙的智慧与深沉蕴藉的慈悲。


  玄沙师备禅师有一天上堂开示弟子们说︰


  “许多佛门耆宿长老都对我说,在接应群机、救度众生的时候,如果遇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如何来教化他。眼睛瞎了的盲者,你拈起锤子、竖起拂尘,他又看不见;耳朵重听的聋子,你和他讲话,他又听不到语言三昧;喉咙喑哑的哑巴,叫他回应又应不出声。你们各位有什么妙法可以度化这三种人。如果各位想不出度化这三种人的好办法来,佛法也没有什么灵验可言。”


  大众僧你看我、我看你,瞠目咋舌,答不出话来。其中有一位云水僧因此把这段公案拿去请教云门禅师,云门禅师听了,突然对这位云水僧说︰


  “你既然来请益于我,见面怎么不礼拜呢?”


  云水僧听了,赶快就地一拜,抬起头来,看到云门禅师拿着拄杖迎头打了下来,云水僧一惊,赶忙退后一闪,云门看了哈哈一笑说︰


  “你并没有眼盲嘛!来,走上前来。”


  云水僧依言走上前去,云门又紧接着说︰


  “你的耳朵也没有聋呀!来,这其中的意思你懂了吗?”


  云水僧听到云门禅师在问他,随口应了一声︰


  “学人不懂。”


  “咦!你根本就没有哑呀!”云水僧言下有悟。


  世上有许多有眼不能视、有耳不能闻、有口不能言的病患,需要禅师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霹雳手段,快刀斩尽妄执、分别的识苗,截断爱恨、贪恶的秽流,还给我们一个清净坦荡的生命。


  从前有个出家人睡觉时,从来不锁房门。有一天,夜行贼前来寺院偷盗。这小偷翻箱倒柜,东摸西索,就是找不到一样值钱的东西,于是便想作罢,正要开门脱身时,躺在床上的师父突然静静说道︰


  “喂!把门锁好再走吧!”


  这小偷竟然振振有词地回道︰


  “你,就是这般懒惰,连睡觉都不关门,难怪穷得一件值钱的东西也没有!”


  “你这个人真是岂有此理,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挣钱,积聚宝物让你来偷呢?”和尚理直气壮地回答。


  各位也许不相信,觉得世间那有这般情事,小偷和主人撞见了还相敬如宾,并且展出一番诙谐有趣的幽默对答,真教人难以置信,其实禅者的生命升华境界就在于此,在违逆的人情之中屡见至情至性的奇峰。事实法师与人的相处对待,如果能够做到坦坦荡荡、磊落自在,互相都以一颗真挚良善、清净无染的心相向,这就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了!


  不论从禅师的平常事务、矛盾语言、艺术生活或违逆人情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原来禅的境界就是境我融一,浑然与宇宙万有合为一体的和谐气象,而我们所要过的,不正是这种和风霁月的生命世界吗?什么才是独立自主的心灵、逍遥自在的生活及悠然自得的生命?我们常常放眼星空,却不能综览生命全景,而欲窥性命的生机,唯有用心参禅。以下我提供修禅的十点座右铭,作为圆满的结束︰
  

(1)早起未更衣,静坐一枝香。
  

(2)穿着衣带毕,必先礼佛祖。
  

(3)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
  

(4)接客如独处,独处如接客。
  

(5)寻常不苟言,出言必定行。
  

(6)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
  

(7)勿妄想过去,须远虑将来。
  

(8)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
  

(9)就寝如盖棺,离褥如脱屣。
  

(10)待人常恭敬,处世有气量。


  这些座右铭不仅禅者要守之做为悟道资粮,常人如能遵行,虽不能悟道,也离道不远。祝福各位都能有升华的生命世界!

TOP

续 91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日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办三天的佛学讲座。第一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第二天,讲的题目是:‘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第三天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我们先从‘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讲起。


  有时候别人碰我们一下,“哎哟!好痛!”肚子饿了,“啊!好饿哦!”,知道痛、知道饿,这是知觉上的一种明白,虽然不是悟,但毕竟也是一种明白。日常生活里,我们感觉到快乐、悲伤,能辨别好事、坏事,了解善的、恶的,这种分辨、知道,虽不是觉悟,总也是体会。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了电,启示后代电学的发展,才有今天昌明的科技。这些发现,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是慢慢的由我知道、我懂了,发展出一套贡献世人的学问理论。

  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熠熠天星而成正觉。他说:

  “奇怪!奇怪!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是一种修行的体悟,在证悟真理之后,为大地众生的不能觉悟而惋惜而低叹!

  觉悟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觉悟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而证悟了的大德禅师,他们又会变成怎样的人呢?我分四点来加以说明:


  

一.悟是什么?



  
  说到‘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藉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刹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悟的内容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着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什么?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睽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什么?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什么?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槃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二、如何开悟?



  
  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有的禅师多以日常生活为机缘而开悟,譬如:永明延寿禅师听到柴薪落地的声音,而豁然大悟:‘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香严智闲禅师在锄田的时候,偶然拾起一块瓦片,往后一丢,瓦片击到竹子,‘空!’地一声,他便悟了,脱口说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南宋时的张九成,夜半听到青蛙鸣叫的声音,恍然大悟,写了一首偈子:‘春天月下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与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这就是闻天籁而启开了智慧。种种前贤的证悟昭彰如在耳目,试问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究竟听到了多少天籁呢?

  有的禅师看到花绽花落开悟了,听到泉流蛙鸣开悟了,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了,甚至有的禅师摔了一跤而开悟了。譬如有名的柴陵郁禅师骑驴过穚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而见到自性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有的禅师却见到衣服上的一根毛而开悟。唐朝时候,有一个以树为家的鸟窠禅师,因住于树上而得名。他有个学生跟随着他学了十六年之久,禅师却不曾特地为他开示法要。有一天,这个学生忍不住了,向鸟窠禅师告假回家,禅师问他:

  “咦!你在我这里不是很好吗?你要到哪里去呢?”

  “我要去参学。”

  “为什么要去参学?”

  “我要去研究佛法!”学生说。

  “啊!我这里也有佛法呀,你何必走呢?”

  “可是,师父!我跟随你十六年了,你从来没有讲过佛法?……”

  鸟窠禅师听他这么说,不疾不徐地从破烂的衣服上抽出一根毛,对他说:

  “你看,这不是佛法吗?”

  学生一看,当下就豁然开悟了。他因为这一根布毛而领悟到佛法大意,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所以后人就称他‘布毛侍者’。我现在不要说只拿一根毛,就是把整件衣服拿给大家看,大家会开悟吗?好比收音机要调准频率,照相要对好焦距,才能声音清晰,影像鲜明。悟也要机缘和合,针锋相对,才能参透消息。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那么我们一般人要如何才能开悟呢?我举出几点意见:


  (一)身心俱放

  有时候我们不仅对自己内心的欲望放不下,甚至连外在的身体也很执着,为了这身心的桎梏,我们受了种种的辛苦,如果能把身心统统放下,自然就能解脱。

  在印度,有一位名叫五通梵志的婆罗门外道,由于他只证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五种神通,少了一个漏尽通,烦恼未尽,不能解脱。有人就劝他说:

  “你应该去向佛陀请教问道,他会帮助你证得漏尽通的!”

  五通梵志接受了劝告,捧着两盆鲜花要去供养佛陀向他请益。佛陀看到五通梵志迤逦走来,就对他说:

  “梵志,放下!”

  梵志一听佛陀如此说,赶快把左手上的一盆花放下。佛陀看了,还是说:

  “梵志,放下!”

  梵志又把右手的花放在地上,两手空空了。没想到佛陀还是说:

  “放下!放下!梵志放下!”

  梵志一听,心想:“老是叫我放下放下,都放下了,再没有东西可以放下了啊!”

  佛陀大声叫他:“梵志!你放下啊!”

  这时候,梵志“噢──”想通了,原来不是叫我把花放下,是叫我把身心放下!

  我们老是在身心欲求上、人我是非上、功名利禄上贪求执着,不能俱放,一日不放下这些五欲尘劳,就一日不能与道相应,洒脱自在。


  (二)勘破生死

  能勘破生死,就能悟道,如果执着生死,是无法开悟的。

  过去,有一位很美丽的小姐下了决心要参禅,向一位老禅师请教说:

  “禅师啊,我要怎样来参禅悟道呢?”

  禅师看了看她,心里想:这么漂亮的小姐尘世里的羁绊纷扰一定更多,就教教她一句诀:“随他去,不管他!”当然,过去禅师参禅的方法很多,比如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我之前,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位禅师教她这一句诀,无非是要她止息心外的纷纷扰扰,得以明心见性,证悟佛法。这位小姐求道心切,紧紧记住这句诀,努力地参究。

  有一天,她男朋友来找她了,有人告诉她:

  “小姐,你男朋友来看你了!”

  “随他去,不管他!”小姐头也不抬,继续再参!

  过了不久,从美国寄来一张入学通知书,告诉她申请留学的学校很欢迎她去就学。她看不也看,说:

  “随他去,不管他!”

  这位小姐当初为了准备出国,曾经去碰碰运气买了一张爱国奖券,家里人打电话来说:“中了,中了第一特奖!”

  别人把好消息转告她,一心参禅的小姐还是一句:“随他去,不管他!”浑然忘掉了心外的世界。

  经过了这么多次“随他去,不管他!”,冲破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有一天,无意之中看到她童年时候与老祖母合照的相片,发黄的相片中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头发苍苍的老祖母也已过逝了。她心里想:“再过几十年,我不是也一样要埋骨黄泉吗?人生无常,生死一瞬,我还执着什么呢?”

  一个转念,她冲破了最后一道‘生死的关卡’,对她来说生死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事,透过无常生死,她悟到了无生无灭的究竟安乐。


  (三)不近人情

  有时候,为了悟道,禅师们的作法是不近人情的。

  我一向主张八宗兼弘,但是在佛教的宗派里,我出身的祖庭是属于禅宗的‘临济宗’,因此临济义玄禅师是我们的祖师,现在我把这位老祖师怎么开悟的情形告诉大家。

  有一天,临济禅师在田里工作,他的师父黄檗禅师到田里去看他,黄檗禅师看到满头大汗的徒弟就安慰他说:

  “你做得很辛苦了!”

  临济禅师对他师父的慰问,不但不感谢,反而扑上去打了他几拳。临济禅师的徒弟在一旁,看到师父无缘无故打师公,很不服气,就凑上去打师父几拳。黄檗禅师看到了,反而抓住徒孙的手说:

  “小子!你怎么可以打他呢?”说着,一巴掌打过去。三个人打成一团,难分难解。如果他们三位今天在这里相打的话,各位看了一定会很失望,也许会认为:

  “啊!这些出家人比我们还不如,我们在家人跟朋友碰面了也不会打架啊!”

  乍看之下,几个互有师徒关系的禅师大打出手,的确有悖常情。但是在他们三人你一拳、我一掌之中,却蕴涵彼此之间无比亲蜜的法情道爱。这一拳打散了彼此的差别对待,这一掌沟通了彼此的心灵;这是心心相印的一拳,是惺惺相惜的一掌。在打架中,他们的慧命交流在一起;在打架中,他们体悟禅的妙趣。假如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从打架中悟出禅机,打架也变成喜悦的事了!因此表面上悟道者的一些行径,看起来很不近人情,但是事实上这里面却有更通达的道情。

  云门禅师去参访汾阳无业禅师,到了无业禅师的道场,正是薄暮冥冥的时分。云门使劲地敲着深锁的两扇大门,半天过去了,知客师父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之后,抬起一脚正要跨入门槛的时候,知客师父出其不意用力把门一关,把他这只脚压在里面了。

  “哎哟!哎哟!好痛哟!”云门禅师痛彻心肺地叫着。

  “谁在喊痛呀?”知客师父佯装不知地问。

  “师父!是我啦!”

  “你在哪里呢?”

  “我人在外面。”

  “你人在外面,怎么会痛呢?”

  “因为你把我的脚关在里面了。”

  知客师父一听,大喝一声说:

  “你还有里面、外面啊!”

  云门禅师虽然被压断了一条腿,但是这一关一阖却截断了虚妄纷纭的世界,证悟了内外一如、平等无二的道理。

  百丈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马祖禅师出外,半路上,看到天空迎面飞来一群野鸭子,马祖禅师就问:

  “那是什么?”

  “野鸭子。”百丈禅师说。

  “飞到哪里去了?”

  “飞走了啊!”

  马祖禅师一听,马上用力把百丈禅师的鼻子捏起来,百丈禅师大叫:

  “好痛哦!好痛哦!”

  马祖禅师就说:“既然飞过去了,怎么还会痛呢?”

  百丈言下大悟。这一捏把一切的爱憎无明、物我彼此都捏除得无影无踪。禅师们种种悟道的方法,看似乖逆违悖、不近人情,唯有透过不近‘凡情’的大转化、再提升之后,才能体悟超乎俗情常理的真理真情。


  (四)专精忘我

  求道要秉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专心精进以至于忘我,才能开悟。

  太虚大师在普陀山闭关静修,有一天晚上打坐的时候,耳畔听到钟声‘当!当!’低沉雄壮地响着,原来是寺院开大静养息的时刻。由于他专心一致,放下众缘,一直坐到第二天早上敲钟做早课的时候才出定。大师听着悠扬嘹亮的钟声,还以为是晚上睡觉的钟声。

  不久前才圆寂的一百二十岁的虚云老和尚,七十多岁那年,驻锡于陕西翠微山,一日清晨,淘米下锅,盘起腿来等饭煮熟,那里知道这一入定,就整整入定了一百八十天才出定。刚出定的时候还不知道时间,翻开埋在雪堆的锅盖一看,半年前煮的饭早已发霉腐烂了。如此专心一致,心无挂碍,才能深入禅定证悟菩提。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证道后回到故乡,他的嫂嫂非常尊敬他,奉他为师表,要跟他求道。马祖道一禅师对她说:“你把一个鸡蛋吊在半空中,每天注意听,只要听到鸡蛋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就可以悟道了!”嫂嫂信以为真,每天专注倾听鸡蛋的声音,从不懈怠,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鸡蛋的声音。渐渐地,吊着鸡蛋的线朽烂了,有一天终于断裂了,鸡蛋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发出‘ㄅㄥ’的一声,嫂嫂一听,悟了-原来物我合一,心外更无一个真实世界,这一声打破了里外、人我,而臻于如如。可见,只要思想统一、精神专注,就是无情也能说法悟道了。


  

三.悟后的观念



  
  开悟之前,世界是一片迷蒙浑沌,开悟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气象呢?开悟之前,人生是一场贪嗔痴爱,开悟之后,将是一段如何的风光呢?悟后的观念,与未证悟之前会有什么不同的转变呢?

  古人说:‘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万般可忘,难忘者闲名一段。’世间上的人执迷于尘劳五欲,一面系缚自己,一面又要别人帮助他解脱。悟,是观念的改变,智慧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着,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为我们内心贪求执着,不能体会山水的清明,因此看山是山,与我无关,看水是水,于我何益?但是经过一番历练提升之后,再来看看山水万物,‘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鸟树林都是我的朋友,溪声流水都是我的知音。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非真理法身;一沙一石、一山一水,无不是如来妙谛,山河大地、宇宙虚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从我清净自性所涌现出来的。山水不再是心外的山水,而是我心内所流露的智慧活泉。

  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参禅颇有见地,曾经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他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的是心被光怪陆离的假相所迷惑,而不能认清真正的自己,仿佛置身于虚无飘渺的山峦之间,却看不清庐山的峻峭面目。第二阶段是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虽然千般寻觅,却被迷蒙的山岚云气遮断了去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没有悟道,实在心有不甘。蓦然回首,才知道庐山就在那烟雾江潮之中。放下思虑,才知道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只是滋味不一样了。因此第三个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涓涓的溪流、青青的山峦,都是如来的真理化身了。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返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悟前、悟后的看法,宛如天壤之别。

  那么悟道之后的观念,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一)处在苦境中,却能不自苦

  唐朝有一位禅师,住在山顶里,由于没有剃头刀,因此头发髭须虬生;深山之间取水困难,无法时时沐浴,蓬头垢面,衣衫不洁。有人看到了就对他说:

  “禅师!你何必如此自苦呢?”

  禅师却怡然自得地说:“你认为我的须发没有剃除很肮脏吗?但是我的烦恼早已断绝了。你以为我的身体没有洗涤很污秽吗?但是我的身心早已清净了。你觉得我没有更换衣服很卑贱吗?其实我早以佛法的无上法衣来庄严我的生命了!”

  物质生活的欠缺,在禅悟的人看来不是苦恼,反而是修道的逆增上缘,所谓‘忧道不忧贫’。禅者所追求的是‘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贫无立锥之地。’的洒脱生活。在悟者的心中,处苦境固然不觉得苦,处乐境也不以为乐。譬如宋朝的道楷禅师,皇帝屡诏不赴,最后皇帝降罪,派官审问他。官吏尊敬禅师年高德重,教他托疾免罪的方法,但是他却宁愿受罚也不肯欺骗作诳。对禅师而言,荣辱苦乐是平等一如的,悟道者由于能够勘破世间苦乐的虚妄性,泯除苦乐的差别见,因此处于任何环境、任何时空,都能悠然自在,放旷逍遥了。


  (二)处在矛盾中,却能不矛盾

  悟道的禅师们有些言行举止及观念,让人觉得很怪异,譬如禅师们说:‘益州的马吃草,牧州的牛发胀。’这话好比是说:高雄的马在吃草,台北的牛肚子胀起来了。这句话乍看之下很不合常理。在我们的观念里益州和牧州是南辕北辙的两个地方,牛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动物,彼此具有质碍性,如何能够融合在一起呢?由于我们对于事相总是抱持对待化、个别化的心态加以观察,无法融合化、整体化,全局观照,因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一个重重障碍、支离破碎的世界,但是悟者的境界,却能把时空从矛盾障碍之中调和起来,泯绝彼此、物我的对待差别,因此所看到的世界是重重无尽、圆融统一的世界。

  傅大士有一首诗,最能表现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境界:‘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在禅悟者看来,空手不仅可以握住一柄锄楸,空手更能拥有整个宇宙虚空;也唯有‘空’心,才能真正拥有宇宙而不贪着。对悟者而言,须弥固然能够包容芥子,芥子也能够纳摄须弥;雨打花萎、风吹絮扬是自然现象,而‘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也是平常稀松的事。透过禅悟的功夫,宇宙的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象之间,不再是彼此矛盾隔碍的状态,而是互相融摄调和的关系。但是悟者这种境界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乱猜度的,没有禅悟的体证功夫,而随意模仿禅者的言行,有时候反而会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有一个年轻人在打坐,看到老禅师走过来了却不起身问讯,禅师就数落他:

  “你这个年轻人,看到老人家来了,怎么不站起来迎接呢?真是不懂礼貌!”

  年轻人学禅的口气说:“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

  禅师一听,上前打了年轻人一个耳光,年轻人愤愤地说:

  “你怎么打我?”

  禅师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禅不是世智聪辩,禅更不是装模作样,禅悟之后的智慧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忖臆仿效所能得到的。


  (三)处在妄心中,却能无妄心

  有一位信佛虔诚、严持戒律的王居士,平时谨言慎行,洁身自好,受到众人的敬仰。但是后来有些同修们发现,一到薄暮黄昏,王居士就独自一人向后街的烟花柳巷走去,难道一向自持严谨的王居士也禁不起女色的诱huo,自毁清誉吗?大家在背后议论纷纷,有一个好事者,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一天尾随在王居士的背后,想去探个虚实。两人穿街走巷,来到了一家‘翠花阁’的地方,里面妍美俏丽的姑娘们,一看到王居士来了,纷纷莺莺燕语地向王居士殷勤问好,然后簇拥着王居士上楼去了。这人愈发迷惑,也跟着偷偷上楼,霎时被一幅动人的景象慑住了:原来刚才那群喧闹嘻笑的姑娘们,个个正襟危坐地坐在庄严的佛堂之前,安安静静、凝神贯注地在倾听王居士说法。原来王居士是到生死海中来大宣法音,处杂染而不污;在烈火堆中栽植净莲,化欲恼为清凉。王居士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正是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胸怀,而王居士热闹场中当道场,虚妄境而不动摇的定力,实为禅者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的妙行!


  (四)处在分别中,却能无分别

  药山禅师有一次在山顶上散步,看到山边有两棵树,一棵长得很茂盛,另一棵早已枯萎了。这时候,他的徒弟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走过来了,药山就问他们:

  “你们说,哪一棵树好看呢?”

  道吾说:“当然是荣的这棵好看!”药山点点头。

  云岩却说:“不,我倒觉得枯的那棵好看!”,药山也点点头。

  旁边有个侍者就问药山:“师父,道吾说荣的好看,您点头;云岩说枯的好看,您也点头,到底哪一棵好看啊?”

  药山于是反问侍者说:“那么,你认为那一棵好看呢?”

  “枝叶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气勃勃,枝叶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呀!”侍者回答说。

  万有诸法自性平等一如,没有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因此在禅者的眼中,荣茂的树木和枯萎的树木都一样美好了。

  在有名的《维摩诘经》里,诸天菩萨和二乘罗汉海会云集维摩丈室,聆听维摩诘菩萨讲说‘不二法门’,美丽的天女们听到会心处,从天上纷纷飘洒五彩缤纷的花朵,供养菩萨,表达心中的赞叹。这些绚丽的花朵飘在大菩萨的身上,轻轻地自然掉落;但是落在二乘罗汉身上,却好像黏住一样,无论如何用力也取不下来。《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二乘人的心中还有姹紫嫣红的‘花’相,起了差别虚妄的念头,执着花而不放,花因此附着而不掉。大乘菩萨证悟诸法性空的道理,泯除一切假相,纵然是‘百花丛里过’也能‘片叶不沾身’,何况是朵朵的天花,自然随身飘落无碍了。


  

四.悟后的生活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地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懒融禅师煮石充饥,吃得津津有味,有人惊异地提醒他说:

  “师父!那是石头啊!你怎么吃石头呢?”

  懒融一看:“哟!是石头,你要不要吃看看?美味十足哩!”在禅师的口中,坚硬的石头也是珍肴佳品。

  天寒地冻的严冬,禅师冻得鼻涕四溢,有人看了就说:“哎哟!师父你鼻涕都快流到嘴里了,把它擦一擦吧!”

  禅师非但不以为忤,并且悠然自得地说:

  “哈!我才没有时间为俗人擦拭鼻涕呢!”

  一般人大都只注重环境的清扫,身体的沐浴,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窗明几净的环境,光鲜洁净的身体固然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一颗清净的心,更能使我们的人生别有不同的新气象。拥有清净的心,五浊的恶世也是安乐的国土;没有清净的心,纵然置身极乐净土也是污秽的娑婆。洁身固然重要,我们更要学习懒融禅师节省有限的生命,去从事净化心灵的当急要务!

  近代的弘一律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

  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脏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

  他如如不动地说:“没有关系,只有几只而已。”
  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碱了吧!”

  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碱有碱的味道。”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是扫荡迷情,直透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

  “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那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禅师不像一般世俗人一样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不敬不礼的行止中,却有着智慧的真情。

  悟后的生活是大众重于个人的生活;是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生活;是‘有一众生未度,岂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为众生施舍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趋入菩提。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禅师们悟道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我提出三种供各位参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满真的纯净、善的纯德、美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

  “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二)无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槃无漏的世界,却不耽着涅槃的安乐。仿佛出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哗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林边水下,恒发度众济世的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说:‘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覩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在、逍遥悠游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担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为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

  “你将来要到那里去?”

  南泉回答说:“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说来生要为众生作牛作马,解决众生调养色身所需,并且为众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谓‘欲成诸佛龙象,先作众生牛马。’是学习菩萨道,必需抱持慈悲救世热忱的最佳说明。

  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师父黄檗禅师看到了就问他:

  “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

  临济禅师回答说:“那些大树是前人种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用吧!”

  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有一个参禅的人,曾经告诉过我说:“每天我从窗子里看出去,送报的报童踩着脚踏车,挨家挨户地把当天的报纸送给每一户人家,不管风雨寒霜,日复一日。那份小小的报纸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让这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新知识的快乐。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

  各位,你们是否曾经想过:这一生送一分什么样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呢?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我诚恳祝福各位,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是泳技高超的能者!

TOP

续 92

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日
                          

地点:台北父纪念馆
                          

听众:法师、居士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

  这个题目不容易加以说明,因为如果我告诉各位人死亡之后很痛苦,大家可能会生起怖畏的念头,担心自己死了,遭遇到悲惨的境遇,如此一来反而不能认清死亡这个必然的实相。如果我说死亡之后安祥宁静,也许有人会误会我的意思说:‘既然死亡很好,那么何不早一点死了,以求得解脱呢?’因此我只能抱持中道的立场,告诉大家:‘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

  过去有一户大富人家,晚年得子,贺客盈门来向老员外祝贺弄璋之喜,有一位禅师也接受了礼请,不但没有庆生的喜悦之色,反而号啕大哭。员外大惑不解,就问他说:

  ‘禅师啊呀!莫非有什么伤心的事,为什么如此哀恸呢?’

  禅师忧戚满面地回答说:

  ‘我是悲伤你家多了一个死人!’

  在觉悟者的眼中看来,生,是死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忧喜?

  一般人看到百龄以上的古稀老翁,总会祝贺地说:‘恭喜您啊!活到一百二十岁!’每年九九重阳节的时候,各县市政府还会特别表扬当地的人瑞,为他们的长命百岁祝嘏。但是我们如果细加思考的话,一个人活到一百二十岁果真就是可喜的事吗?譬如一个人真的活到一百二十岁时,他一百岁的儿子染病死了,甚至于八十岁的孙子也相继去世了,更可悲伤的是连六十岁的曾孙也不幸撒手尘寰,这时一个白发皤皤的老人,不但享受不到含饴弄孙的快乐,反而要求老来孤独无依目送自己的儿孙一个一个离他永逝,人生最难堪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长命百岁有时也不一定是可喜的事;况且长寿而孤苦、衰老、痼疾缠身,更是人间苦事。

  长寿固然不足欣喜,死亡也不值得忧惧。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像,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后,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豁免的,对于这必然经过的大限之期,吾人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下面我分成四点来说明:


  

一.从死亡的一刻说到死亡的状况



  
  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不知道面临死亡的一刹那究竟是什么情况。根据经上的描述,死亡的那一刻,死者的感受仍然很清晰,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亡的平静声音、亲人们悲伤的哭泣声音,也可以看到一群人手忙脚乱地翻动他那呼吸停止、心脏不再跳动的躯体,他心中焦急,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办完,来回穿梭于围绕在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之间,想交代他们要如何如何做,但是大家只顾悲伤哭泣,没有一个人理会他。‘读者文摘’上也曾专题报导一位从死亡关头中复活过来的人,他谈及临死的感受及死后的情形说:他驾车不慎出了车祸,人和车子被撞得粉碎,救护车、医生、警察和他的家人都赶到现场来处理,这个人的神识已经离开了身体,飘浮在半空中,在嘈杂的人声里,他看到一大堆人争论不休,却仍然搞不清楚车祸是怎么发生的;他于是走过去对警察说:“我亲眼看见车祸是这样发生的……”但是警察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旁人好像也无视他的存在,更没有人听到他的言语。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实质的身体,只是精神的存在,他发觉站在自己的形躯之外,成为身体的另一个旁观者。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在空中浮荡,并且以极快的速度穿过一条漫长、幽暗、窒闷的隧道。

  一个因为头部受伤从死亡边缘获得重生的人,回忆那一次的死亡经验时说:“我最初感到头部‘轰’地一声,浑然无知,接着就有一种温暖、舒适、安祥的感受。”因为离开了身体,神识、灵魂再也没有任何的障碍、负担,便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感。还有人说:“死亡的刹那,我有一种非常美好、伟大、和平而又宁静的感觉。”另外有一个人则说:“我可以看到自己轻如鸿毛,自由自在地飞向面前光明的世界。”因此死亡也不完全如我们所想像的那般鬼魅阴森、不寒而栗。

  佛经上说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背着躯壳,转化了有形的身命。有些人临死的时候,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被锉刮一样痛苦。佛教不是这样,在佛教里,人死亡之后,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飘然无,悠游逍遥。

  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迟速有别,种类各异。显贵如秦始皇,虽然可以拥有世间一切,征服天下四海,但是也无法获得长生;高龄如彭祖,纵有八百岁的寿命,从宇宙大化来看,也不过如蜉蝣之朝生暮死。宇宙含灵,乃至一切众生,有生必有死,只是死亡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上将之归纳成四大种类:

  (一)寿尽而死:这就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抔,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意思是说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二)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水土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就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是本来不应该死,因为遭受意外,回避不及而身首异处,例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以致于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难以卜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四)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世缘法量的圆满和合为荼毗,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钳制。例如东晋的道安大师,就对身命坏终的情况操持自如,他在建元二十年的二月初八日,在长安五重寺里郑重集合了全寺的徒众,到大雄宝殿上礼佛、诵经之后,就平静的宣示:

  “我要去了!你们应该如往常一般的为这个阎浮世间弘扬佛法,为痴迷众生端心正命!”
  一声晴天霹雳,使弟子们震惊非常,纷纷劝挽道安说:

  “师父啊!您身安体健,一点病都没有,正该常住世间,续佛慧命,怎么能放手而去呢?现在要开斋了,请师父吃饭吧!”

  道安应允了:“好,我就吃一点。”

  于是和平常一样的进食,饭后和平常一样的回方丈室休息,就在休息时灭度了。像道安大师的这种情况,最是无痛无苦、逍遥自如的了。我们如果能精进学佛,摆脱生死炽然的业识,也可以求证正觉涅槃的境界。

  上面所说的几种死亡,或多或少都会有症候,经上记载一般人的死亡现象,有三种症候:

  (一)地大增上:如果这个人是因为肉体或骨骼的毛病而死,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像大陆地沈于海中一样,缓缓慢慢的一点点沉没、掩埋,有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一样。

  (二)水大增上:如果这个人是因为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去世的话,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浸在水中一样,先是有茫茫一片的湿冷感觉,然后逐渐变为火焰燃烧一般的高热感,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一样。

  (三)火大增上:这是因呼吸系统障碍而去世的症候,像野火在暮色中燎烧,全身感觉到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一样。

  了解死亡的种类和症候后,我们再来谈一谈人死亡之后的情形,照佛经里面的种种记载来看,由于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人死后的境况要比生前好多了,我们从下面几点来比较看看:

  (一)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隔,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了。

  (二)肉体的负担:《法句经》上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喂它吃,冷了要替它加衣服,生病时要忍受牵肠腐胃的痛楚……,这个身体所带给我们的烦恼远比带给我们的快乐多。而死亡之后,魂魄不再受躯壳的牵制,不必再去侍候这个色身,就没有饥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了。

  (三)人天的神通:活着的时候,人的种种能力都受到躯体限制;死后则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够穿墙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而且灵魂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而无远弗届。除了佛陀的金刚座、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之外,其余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动即至’了。

  所以,死亡不是一种结束,不是一切的终止,而是另一种境界的开始。灵魂从旧有的身体出窍之后,等于离开了生长数十年的人世间,开始为他另一次生命的开展寻找出口。从死亡到投胎转世的这一段时间,佛教称为‘中阴身’,中阴身会随着前世的业力寻找他投胎转世的因缘,等到因缘具足转生之后,便会忘记前世的经历,这个叫做‘隔阴之迷’,因为有这种隔世遗忘的现象,所以今生不记得过去生的种种困苦,而投胎再生后也会忘记今生的烦恼。顺治皇帝有一首诗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就很能说明死亡状况的流转。

  其实,知不知道过去生,晓不晓得未来世,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佛法里面,人是死不了的,死去的只是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躯壳,而生命却是绵延不断的。如法正觉的道心、自性,虽历千秋万世亦常存不灭;佛法就是要我们知道这身体如水泡,觉悟世间如幻化,能够如此,对于死亡的存在便能顺其自然,处之泰然了。


  

二.从死后的审判说到死亡的去向



  
  我们常常想念死去的人,不知道他们死后的情形是怎样,所以逢年过节就替他们诵经超度,祈求他们的安宁。这种超度、祭祀如果是表示慎终追远的孝心当然很好,可是一般人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去世了就会到地狱去,所以要赶快请法师来替他诵经超度,给他念上几声‘南无阿弥陀佛’,死者的灵魂就可以安息了,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对父母长辈也太不恭敬了!因为堕入饿鬼地狱的都是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众生,难道父母、亲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个人间的大恶人吗?我们为什么不会想:父母、亲人去逝,是到天界去享乐,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我们民间的道教,就相信人死以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要上刀山、下油锅、进鬼门关。天主教和ji 督教也说人死了以后要受上帝的审判,那时万民仆伏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的静候判决,上帝根据人们有没有悔改信耶苏的标准,把信主的聚集在右边,不信主的驱赶到左边,好像分别绵羊、山羊一样,然后上帝就对信主的人说:‘蒙父赐福,回预备的国吧!’又对不信主的人说:‘你们这些被咒诅的人,离开我,和魔鬼一起到水火里去吧!’

  我们佛教对于人死后的去向不是这样安排的。道教审判的大权操在阎罗王手里,天主教和ji 督教的最后审判权操之于救主上帝,而我们佛教相信:死后审判我们的不是佛祖,不是菩萨,也不是阎罗王,而是由我们自己的业力来审判我们自己!未来投胎转生的好坏,要依过去作为的好坏决定;未来轮回六道的去向,要看自己过去造业的因果而定。在佛教里,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幸福与痛苦不是被神祇操纵左右的,而是在自己手里。

  人死了以后,往何处去呢?唯物论者认为人只要一死,就什么也没有了,谈不上什么去向,因此生命是短暂的,是容易消灭的,这种论调使许多人对生命的本质起了怀疑和恐惧,不懂得珍惜人生。既然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因此有人就纵欲享乐,有人杀盗淫妄,无所不作,这种遮无因果的人生观,实在是一种肤浅可怕的邪见。ji 督教对于死后审判的看法虽然与佛教不同,但是他们既有升天国、下地狱主张,就表示死后生命还是存在的。佛教则更进一步预知死后的去向,预知死后转世投胎的去处,预知在五趣六道里轮回的情形,而用一首偈来表达投胎的状况:‘顶圣眼升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足底出。’

  这首诗偈的意思是说:人死了以后,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最后冷却,就代表往生到哪里。如果这个人死后是从脚底冷至头顶,而头顶还暖热的话,就表示他成圣果了;如果身上所有的部位都冷了,而眼睛还是暖热的,就表示灵魂从眼睛出去,这个人必定是升天去了;全身僵冷而心窝还是温热的,是再世为人而转生人世了;如果身上各部位都冷了,只有腰部是热的,就表示这个人堕入‘饿鬼道’了;至死一段时间膝盖犹暖热的,是沦入‘畜生道’了;如果一个人最后泛冷的部位竟然是脚底,那就是受罪而堕落到地狱里去了。

  所以,人死了以后,会随着各人业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可以升天成圣,有的转世做人,不一定都会下地狱或变成饿鬼。而死后究竟轮回到五趣六道的哪一处呢?这就要完全看自己平生所做的善恶业报如何了。所谓‘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人死后所能依凭的业力也有三种:

  (一)随重受生:好比银行查帐,债务欠得最多的人要先查先还,人死了以后,依照各人生前积聚最多的重因,而随从去轮回受生。譬如善根深厚的人,出生善途享乐;恶业盈贯的人,轮回恶道受苦,这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二)随习受生:佛教相信人死后会随着平日的某种习惯去受生。例如一个人平时‘阿弥陀佛’念得习惯成自然了,一旦遭到意外事故而死亡,在濒临弥留的一刹那间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时候的一句‘阿弥陀佛’,比念佛几十年还要有效,随着这人天交战时的一句‘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三)随意受生:人死后受生的去向,跟日常自己的所思所念关系很大。如果平日专心致志想成佛成道,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净土;如果平日一心一意想跻登天堂,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天界。所以日常修持的时候,如何念念相续不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无论是用哪一种业力受生,大部份的人死后都要通过一条漫长而黑暗的隧道,然后自有人前来接引。有的人是靠一条船引渡,带他渡过生死海到达彼岸;有的是牛头、马面鬼卒来拘拿,前往地狱受苦;而念佛的人,会有阿弥陀佛、仙佛、菩萨等圣众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所以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平日能慑心正念,行善去恶,就不怕审判,也不怕死亡!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



  
  生死事大,世界各地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死后的葬仪也各自相异。在尸身的处理上,有土葬、火葬、海葬、天葬、立葬……等不同的方式;在尸身的保护上也有冷冻、风干、尸解、木乃伊……等种种不同的方法。而佛教对死后的处理方式也有一些原则,和其他宗教大异其趣。例如:人死之后的八个小时之内最好不要随便搬弄他,也千万不要随便哭出声来。

  这种原则不但合于佛法,而且有科学依据。因为人的呼吸虽然停止,心脏也不再跳动,理论上可以宣告死亡了,但是他的神经系统和脑部还在运作,潜意识里面还残存着某些知觉,实际法师还没有完全死亡。所以,不管那时候他的姿态是躺着、坐着,还是一半在床上一半在地下,都不宜随便搬动他,也千万不要急急忙忙的给他换寿衣;因为你动他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他身体上的不舒服,让他有痛感,他一不喜欢就会生起嗔恨心,这一念之间就会影响他的业力而产生不幸的后果,他就不能心生欢喜的去投胎受生了。过去有一个国王笃信佛教、奉行佛法,临终的时候,国王的亲人都守在床侧看着国王安静地灭度,不巧一只蚊子飞来,正好停在国王的鼻子上,国王的亲人一看,一掌挥打过去,却打在国王的脸颊上,弥留中的国王一疼,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因此堕入恶道,转世成为一条大蟒蛇。所以人往生之后,最好等过了八个小时再去搬动他的遗体,替他换衣服安排后事,家人到这个时候也才可以哭,在这八个小时之内,只可以助念,协助亡魂系念于佛号而往生,千万不要哭出声来,忍不住要哭的话,也要避到远远的地方去哭,不要让死者听到。因为他虽然身躯已经僵冷了,可是耳识仍然存在,如果听到亲人家属的哭声,心里留恋割舍不下,不忍离开世间安然地去受生转世,对他来讲也是很痛苦的事。

  其实,人死了又何必恸哭呢?就把他当成出国去旅行,他会玩得很愉快很舒服;或把他想成升天堂成圣作佛,从此安住在极乐净土,不必再受这个无常人间种种风波的折磨,不是也很好?在佛教来讲,死亡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如蝶破蛹,如虫化茧,如鸟出壳,进入了另一个更光明祥和的世界,我们在世的人又必私念结执而为他恸不欲生呢?

  至于八小时之内不宜搬动,还有另外一种理由──就是我们打坐参禅的人,有时候会入定到心脉俱微的境界,不明究理的人,便以为是坐化了。像过去有一个老和尚,在参禅的时候入定了,寺里的小徒弟一看师父毫无气息,以为死了,就抱起老和尚的身体,一把火火化了;等到老和尚想出定的时候,一看没有身体了!以后寺里的人就常常听到老和尚的声音在喊:‘我的房子呢?我的房子呢?’早也喊,晚也喊,喊得徒弟们内心不安,就去找来老和尚很要好的法师帮忙,这个法师一言不发的到了寺里,等老和尚又叫着找‘房子’的时候,大喝一声:‘去便去了,还要房子做什么?’老和尚一悟,无念无想,从此就不再嚷着要找房子了。

  另外在‘死亡的真相’这本书里,也曾经提到,有个人死了很多年之后,家人开棺捡骨,发现他竟然四肢绻屈面向棺底俯卧着;原来他只是一时晕死,入敛之后又复活了,一醒来,赫然发现自己被关闭在棺木里,大为恐慌,痛苦万分的拼命挣扎着想破棺而出,翻来覆去的终于还是闷死。所以佛教里面停灵八个小时的说法,不管对真正的死或假象的死,都是一种缓冲的过渡期,既使生者能宁静地面对生命的转捩,他使死者能平坦地跨过死亡的门槛。

  再说到佛教的葬仪方式,佛教主张火葬,既方便又卫生,尤其适合于人口爆满,用地日狭的今日社会;不像土葬费用既高,占地又广,并且埋葬几年后还要捡骨,非常不方便。而火葬安厝灵骨,不需要占太大的空间,真是一劳永逸。我记得有一位东初长老,曾经付托我说:‘我过身以后,你替我把骨灰撒到海里面去,跟鱼虾结个缘!’谈笑间见胸襟,和一般人的执着贪欲成了强烈的对比。许多人生前贪心,要买这一块地,买那一块地;死后还是计较,要自己的坟墓建得高大宽广,装璜得华丽美观。活着的时候与死人争地,死了以后还要与活人争地,既贪心又可笑!有的人认为佛教的葬仪虽然隆重,但是看起来未免太简单了,既不要热闹铺张的丧仪乐队,又不盖豪华漂亮的墓园,是不是太不尽子孙的孝思呢?这个问题牵涉到各人对死亡的认识,越是能了生脱死的人,就越是能够放下尘世,像古代的庄子就是真能打破生死关头人。他快要死的时候,弟子们想厚葬他,纷纷商量如何用最上等的棺木隆重的埋葬他,庄子就大笑着说:

  ‘我用天地做棺木,用日月做玉璧,用星辰做珠宝,用世间万物做殉葬,还不够丰富吗?还有什么比这更隆重的呢?’

  弟子们说:‘不行啊,把您露天放在森林里,恐怕会被乌鸦和老鹰啄食啊!还是用最好的棺木把您葬了的好!’

  庄子笑着答道:‘这有什么差别呢?露天让乌鸦老鹰吃,和埋在土里给蚂蚁蛆虫吃,还不是一样?何必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要这样偏心呢?’

  所以,葬礼办理的方式固然需要合情合理,对于死亡的观念也需要智慧达观。如果能够将铺张的丧葬费用节省下来,做一点慈善事业,让死者的遗爱长留人间,或是将完好的器官捐移给需要的人,也算是救人一命,这样不仅对社会有崇高的贡献,积阴德庇子孙,亡者也能得到冥福,这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上面所说的佛教对丧葬的处理方式来看,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烟飞灰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甬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佛经里面对于这种死亡的观念,有很多譬喻,我现在就向各位大略说明一下其中的六种观念:

  (一)死如出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是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到了自由一样。

  (二)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

  (三)死如毕业: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四)死如搬家: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上说的‘鹿归于野,鸟归于空,真人归灭’。

  (五)死如换衣: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

  (六)死如新陈代谢: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生死也像细胞的新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可珍贵。

  有了正确的观念之后,就会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那里去才是最要紧的。一般人活着的时候,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就什么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个道理。肉体的死亡不要紧,心灵的昏昧迷失虽生犹死才是最可悲的!我之所以不避忌讳的和大家谈死亡的观念,就是希各位从死亡的噩梦里清醒过来,摆脱人生的虚伪尘垢,挣出生命的无常苦空,为一己的人生建树庄严的意义,替自己的生命开创出无限的生机!



四.从奇怪的死亡说到美好的死亡



  
  各位听到这里,大概会觉得奇怪,死亡也能算是一件美好的事吗?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勘破死亡的阴霾,穿越时空的限隔,对生死都能坦然面对,无所畏惧害怕的话,那么,死亡自然会成为一件美好的事。像汾阳善昭禅师含笑赴死的事迹,就是一种‘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的美好死亡。

  善昭禅师是怎么样死的呢?原来当时有一个朝廷大官叫龙德府尹李侯的,下令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着下了三道命令,禅师都无动于衷,李侯府尹于是派了个使者去迎接禅师,临行时狠狠的威吓使者说:

  ‘听着,你如果不能实实在在把善昭禅师带回来,就把你活活打死!’

  使者于是失魂落魄的来恳求善昭禅师离开汾阳,哀哀求告,请禅师一定要救他的命。善昭禅师看看不去是不行了,就考问众徒弟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徒弟便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太慢了,你赶不上我。’

  另一个徒弟高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才有一个徒弟默默站出来,向昭善禅师叩首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便高兴的微微一笑说:‘很好,我们走吧!’

  于是,善昭禅师就一动也不动的坐在法座上微笑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的站在法座旁边立化了。像这种把死亡当游戏,随时随地一瞬即去的死法,不是很圆满自由吗?

  还有宋朝的德普禅师,也十分洒脱遗世。有一天,他把徒弟们都召集到跟前来,吩咐大家说:

  ‘我就要去了,不知道死了以后你们如何祭拜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空来吃,与其到时师徒悬念,不如趁现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大家先来祭拜一下吧!

  弟子们虽然觉得奇怪,却也不敢有违师令,于是大家欢欢喜喜的聚在一起祭拜了一番,谁知道第二天雪一停,德普禅师就真的去世了。像这种先祭后死的方式虽然很奇怪,却也不失幽默;俗语说‘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为人子女的要孝养父母,应该在父母生前克尽孝思才对,如果等到亲死下葬后才大事祭拜,这样的孝道就太空泛了。

  宋朝还有一个宗渊禅师,也能把死亡看成一种超脱,他活到八十三岁时,自忖证悟佛法已有火候,生死已不足牵挂,也该是舍弃肉身的时候了,就自己作了一首挽歌自祭:‘举世应无百岁人,百年终作冢中尘;余今八十有三岁,自作哀歌送此身。’这种死法不也是很潇洒的事吗?

  宋朝另一位性空禅师坐水而死的事,也很有传奇性。当时有贼人徐明叛乱,使生灵涂炭,杀伐甚惨,性空禅师十分不忍,明知在劫难逃,还是冒死往见徐明想感化他,就在吃饭的时候做了一首偈自祭:‘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如何正好乘时,请便一刀两段’,因此感化盗贼,解救了大众的zai 难。后来禅师年纪大了,就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人坐在盆中,盆底下留下一个洞,口中吹着横笛,在悠扬的笛声中,随波逐流而水化,成就了一段佛门佳话。他留下一首诗说:‘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闻圹。撒手便行,不妨快畅;谁是知音?船子和尚’,原来过去有一位船子和尚也喜欢这种水葬方式,性空禅师因此特意又作了一首曲子来歌诵:‘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好商量;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教坊’。性空禅师和船子和尚这种吹笛水葬的死法,不是也很诗情画意吗?

  民国的金山活佛妙善和尚,也是用水化的方式圆寂的,那是民国二十三年在缅甸仰光发生的事了。那时妙善和尚染了热毒,又营养不良,两脚背上都长了毒疮,依旧日日爬在热石板上拜佛,弄得疮口溃烂、脓血外流,还不肯接受弟子延医治疗的照顾,连冲个凉水澡都不肯,使大家束手无策。一直到了圆寂当天,弟子又来劝请冲个凉水澡的时候,活佛居然爽快快的点头答应了:

  ‘你要我冲凉很好,我看今天也正是我冲的时候了!’

  一语双关说完,就高高兴兴的进入浴室冲洗,弟子不放心,还特别要求活佛多冲一下,除掉热毒,活佛笑嘻嘻的回答:

  ‘我知道,一定要多冲,只冲这一下,就不必再冲了。’

  结果几个钟头过去了,仅听见里面哗啦哗啦的水声,却一直不见活佛出来,大家觉得奇怪,推门一看,活佛还是屹立不倒的站在那里,只是心口早就停止跳动。像这种坐脱立亡的死法,真正摆脱了无始无明的牵绊,不是很美好的事吗?

  很多禅师们死的姿态也是千奇百怪:像丹霞天然禅师策杖而死;隋朝的惠祥法师是手捧着佛经跪化的;唐朝的良价禅师来去自如,要延长七日就延长七日而死;遇安禅师自入棺木三日犹能死而复活;古灵神赞禅师问弟子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做“无声三昧”?’弟子们答不知道,神赞禅师把嘴巴紧紧一闭就死了。而庞蕴居士一家四口的死法尤其各有千秋;先是女儿灵照抢先坐在父亲的宝座上化逝,庞公只好卧着死;儿子在田里锄地,一听父亲去逝了,就丢下锄头立化;庞夫人见他们个个都去了,也拨开石头缝隙,随口留下一偈而去:‘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像这些禅师、居士们的死法,既轻松潇洒,又幽默自由,是快活自在的,是诗情画意的;他们用各式各样舒舒服服的姿态通过死亡,站着、坐着、躺卧、倒立、跪化、说偈而死……,由于他们具有勘破生死的智慧,才能这样了无挂碍的撒手而去。人,有生必有死,信佛的人会死,不信佛的人也一样会死,但是我们佛教徒对死亡应该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有更高一阶灵悟,‘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肒溃痈’,不但不怕死,更对死后充满希望,面对死亡时,不会恐惧哀号,反而将死亡视为一件美好自然的事。

  我们常常都在为人生诸事做准备,为黑夜来临而准备手电筒,为下雨天准备遮伞,为远行准备口粮,为季节准备换装……。而现在,我们也应该趁着时间还早,趁着自己身体精神都还健康的时候,先为死后的皈依处预作准备,为未来的归宿铺下坦途;我们不但要对现世的生活怀抱无限希望,对于死后的生命更要建立高昂的信心──生有所自,死有所为,法身久长,慧命无量,我们佛教徒相信生命是永恒不灭的!

  我在此祝祷大家福寿绵延,福慧增长!

TOP

续 93

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时间:西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四日
                         

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一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涅槃是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一个美好圆满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一般人由于不了解涅槃的意义,对涅槃生出种种的误解。例如我们常常看到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槃’,或者听人家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把涅槃当作是死亡的意思。如果涅槃是死亡的话,那么我们辛苦学道,求证涅槃,只不过为了追求死亡,岂不是太荒谬可笑了吗?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与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

  有一些小乘外道把消灭、消失、虚无当作涅槃。例如六师外道的苦行派说:‘身尽福尽,名为涅槃。’小乘的经量部说:‘诸受阴尽,如打火灭,种种风止,名为涅槃。’毗世论师:‘无和合者即离散,离散即涅槃。’认为五阴幻灭、形骸坏异就是涅槃。其实把涅槃当做死亡、消灭、消失、虚无都是错鋘的见解,不但不了解涅槃的真谛,也曲解了佛教精深的教义。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真理,成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了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为什么要追寻涅槃呢?因为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只不过短短几十年岁,白云苍狗,无非梦境,在空间上也不过是七尺肉身之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几斛’,面对着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槃,就等于突破时空的藩篱,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充满于一切时间,‘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这样的生命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就可以超越死亡和无常的恐惧,在无限辽阔的时空中生生不息了。

  所以,在涅槃的境界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物我相应,人我一如,无须嫉妒计较,更没有嗔恨分别的存在。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涅槃就是泯除了人我关系、时空障碍和物量对待的一种无上光明境界,涅槃就是我们大家清净的本性,真实的自我!

  现在我分成四个重点,从涅槃的释名、种类开始谈起,来和各位说明涅槃以后究竟是怎么样的境界。


  

一.涅槃的种类和意义



  
‘涅槃’,就是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灭谛’。‘灭’并不是一般观念里消灭、幻灭的‘灭’;涅槃的‘灭’,应该包括动词的灭和名词的灭。动词的灭是指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灭除之后的灭,就是名词的灭,代表寂灭无染的世界,那便是充满快乐、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世界。对于‘涅槃’的解释,我们又可以从四方面来说它:



  (一)从涅槃同义异名的诠释来解说


  1.从否定意义来诠释涅槃-像《法蕴足论》对涅槃的解释就有‘无为、无边、无漏、无生、无住、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等四十三种说法;《四谛论》则有‘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忧……’等六十六种解释,这些都是从否定层面的观点来诠释涅槃的意蕴。

  2.从肯定意义来诠释涅槃-《法蕴足论》有‘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五十种解释;《四谛论》则有‘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态度……’等四十六种解法,这些都是从肯定的观点直接对涅槃作广义的诠释。

  3.各种经典的说法-则各具经义上的不同风貌:

  《大涅槃经》说:‘佛性’就是涅槃。

  《华严经》上讲: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

  《法华经》里面说:最上的一乘道就是涅槃。

  在《般若经》里,‘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

  《楞严经》则说:证显了‘理绝动静’即是涅槃。

  《维摩经》中的‘十地不二法门’就是涅槃。

  《胜鬘经》里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是涅槃。

  另外,禅宗的证得‘本来面目’就是涅槃。

  各家经典对于涅槃的诠释,虽然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这个‘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我们学佛法,主要的是要净化自己,找回自己真实的涅槃。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找到自己真实的涅槃呢?我且提出四个题目来考考大家,从《杂阿含经》中对涅槃的四个定义,来看看自己印证了多少涅槃:

  第一:贪欲的心扫除净尽就是涅槃。

  第二:嗔恨的心清除涤尽就是涅槃。

  第三:愚痴、无明、邪见之心去除荡尽即是涅槃。

  第四:烦恼、是非之心破除泯尽即是涅槃。

  四题一百分,请问大家得了多少?及不及格呢?如果对涅槃的境界把握得还不够,那就要多多努力加紧修持了。


  (二)从涅槃本身的意义来解说

  《杂阿含经》中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可见涅槃首在破除贪嗔痴,断灭一切烦恼。

  《大毗婆娑论》说涅槃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因此,一切烦恼灭尽,贪嗔痴三毒火止息;解脱相、离相、灭相三相寂然,也就是无生死相、无涅槃相,无相亦无无相;并且远离五趣六道轮回受生之苦,这种灾患永尽的境地就是涅槃的境地。

  玄奘大师将涅槃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应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寂,指泯寂,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都泯除了,这便是涅槃的真谛。

  我们常说‘人生无常’,可是,在这个无常里面有一个恒常的涅槃。人生是苦,而涅槃却是绝对的快乐。人生无我,因为这个‘我’不究竟,而涅槃有我,因为涅槃里的‘我’是真我;人生很污秽、烦恼,而涅槃是我们最究竟、最清净的本性乐土。

  我们用最平易的话来说明: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

  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

  涅槃是人类思想最深究的探讨。

  涅槃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

  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

  涅槃是快乐之境、幸福之地。

  涅槃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涅槃是常乐我净最美满的境界。


  (三)从涅槃的特性来解说

  我们知道涅槃是什么之后,再从各种的经典中,选取证悟涅槃的圣者对涅槃的描绘,来说明涅槃的特性。从前人的圣言量里,我们知道涅槃有十大特性:

  1.涅槃如莲花-莲花在佛教里被视为最洁净的花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足以代表君子的特质,不能离开淤泥而生长,但是却不被淤泥所染。涅槃也和莲花一般,不为一切烦恼所污染,涅槃不能远离生死而证得。

  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凉性,能熄灭一切烦恼热苦;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犹如雨浇旱土,能解除我们对爱欲的渴望。

  3.涅槃如解毒药-涅槃是一切被烦恼毒物所苦的众生安养生息之处,犹如袪除百病的甘露灵药,能灭除世间一切苦恼病症。

  4.涅槃如大海-大海对于一切尸骸没有爱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样的远离烦恼形骸,无所挂碍,这就是涅槃的‘无爱憎’;大海浩瀚无际,没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纳百川而不溢,涅槃广大无边,也能包容众生而不壅塞。

  大海澄清,是芸芸众生的生长之地;涅槃无垢,能灭尽烦恼染污,也是证得大自在、拥有大神力的大阿罗汉的安住处。

  大海无法斗量,泛起朵朵浪花;涅槃也无法计度,丛丛绽生妙华,盛开出种种广大、清净、智慧的解脱之花。

  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维持我们的生命,使身体强壮康健;能证得涅槃的人也没有老死,能享无量寿,使生命的光辉臻于永恒。

  涵摄食物能增加体力,证得涅槃者,亦能增长神通力。

  食物可以养颜滋容,使我们容光焕发,涅槃则能美化我们的道德容颜。

  食物能解除饥饿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饥饿、衰弱,镇静众生的烦恼和忧虑。

  6.涅槃如虚空-涅槃就像虚空,不生、不死、不老、不去,不被征服也不为盗贼所夺,更不被任何东西挂碍。所以涅槃的境界无边无际,不住一处而遍于一切处,不依一物而为一切物所依,足以让圣者自由自在行于其中的。

  7.涅槃如摩尼宝珠-涅槃就像摩尼宝珠,能放出美丽的光辉,使人人欢喜,满足众人的一切欲求。

  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希有难得的奇树,涅槃也如赤栴檀,拥有无与伦比的芬芳,能让圣者也为之赞叹。

  9.涅槃如醍醐-涅槃的味道如何呢?它就像醍醐灌顶,具有道德的美丽光彩,有戒行的芬芳香气,还有美味可口的滋味。

  10.涅槃如山峰顶-涅槃又像高高耸立的山峰顶,在风雨飘摇之中也一样卓然不动,任何的烦恼恶贼都难以攀登。峰顶上土质坚实,所有烦恼、痛苦的种子都不能生长,是完全脱离一切有漏污染的境界。


  (四)从涅槃的种类和层次来解说

  在佛经里面,涅槃是有层次等级之分的,如同教育有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阶段,每个学习阶段的境界也都各不相同。我现在就把涅槃的种类,按照深浅的层次一一向各位说明:

  1.庸俗的涅槃-印度有一位外道,吃饱饭后,就志得意满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说:“这就是涅槃!”,生病的人病好了之后享受安乐,就说他涅槃了;穷苦的人捡到七宝财物,生活舒适起来,也说进入涅槃境了;胆小的人本来畏惧外缘,后来有所皈依而不怕了,也说是证得涅槃。像这种偏重饱食、健康、财富、依靠之类的涅槃,都是以满足物欲享乐为主,谈不上精神的不朽,是世俗境界的涅槃。世俗的涅槃因为建立在变化不定的外缘上,所以随时会消失,会有反效果,享有的时间也很短暂,以前面提到的涅槃十大特性来看,勉强只具备十分之一二而已,这种庸俗的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

  2.有余依涅槃-庸俗的涅槃只是小学程度,有余依涅槃就是中学水准的涅槃。在有余依涅槃的境界里,虽然还有肉体存在,仍有饥寒苦乐,可是,心性能断尽一切烦恼,不受饥寒苦乐的影响,平静安然面对人生世事,这就是有余依涅槃。有余依涅槃虽已破除我执、断尽烦恼,但还不能真正进入无苦的天地,因为还有一个身体在,饿了要吃、冷了要穿,会疲劳、会辛苦,易老、易病,还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但是能证入有余依境界,就不会因身苦而引起忧愁烦恼等心苦,在证入法性时,也能即身体验到不生不灭的法味。在世界各地,包括xizang甚至我们台湾,证得有余依涅槃的人还是有的。我现在举出两位已证得涅槃的人介绍给大家:一个是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叶尊者,他虽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人物,但身体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大迦叶尊者奉了佛陀的慈命,捧着佛陀的袈裟衣钵,要等到六十七亿年以后,弥勒菩萨降生成佛,龙华三会时,把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交给弥勒菩萨;几十年前,法国的柏克森博士在印度的鸡足山大迦叶尊者涅槃的地方还见过尊者,并且皈依在他的座下。

  另外一位是十八罗汉中的长眉罗汉,也就是阿弥陀经中的宾卢颇罗堕尊者,他奉了佛陀慈命,要在末法时期度化痴迷众生;我在中国的佛教高僧历史里,曾经三次翻到有关长眉罗汉的记载,如东晋时候的道安法师就曾经与长眉罗汉对答过,这两位尊者至今还住世接引大众,真是希有微妙的事。

  3.无余依涅槃-这种涅槃的境界是大学的阶段了,这时候,业报已尽,身体亦无,身与心的组合都离散了,不再引发新的身体、新的苦果,而能将自己的真如本性流露于造化之间,与万事万物合而为一,无迹可寻,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就是说明这种通天人、合内外的无余依涅槃。

  在《增一阿含经》中,曾经记载通天梵志尊者证得神通,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如果有人指着一堆死人的骸骨请他辨认,他只稍略看一眼,就立刻可以断知这是某人某人的,死于某年某月,丝毫没有差错。有一次,佛陀指着一堆骷髅要他辨认,梵志凝神看了很久,天上地下三世十方都辨认过了,就是看不出是谁,也不知死因及往生处所,佛陀才开示他:“这是已经证悟涅槃的人,他的精神已经提升到无始无终、无内无外的光明世界,能够无生无死,契理契机,横遍十方,贯通法界;所以,你无法从他遗留下来的骨灰中辨识出来,因为他就是东方世界普香山的南优陀延比丘!”可见证得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是无法从肉身灭处来指认的,因为他早就业尽报息,完全不受凡身牵系挂碍了。

  4.大涅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如来的法身。胜鬘经中说;‘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的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法华经》里面也有一段阐释解说:‘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说过了上面四种涅槃的层次后,我还要顺带讲说一下唯识家所讲说的四种涅槃。这四种涅槃是:


  1.自性清净涅槃-一切的法相真如,虽然会受外在的影响而有污染的情形,但是法身自性是清净不变的,具有无数无量的微妙功德,可以无声无灭,澄明虚空,一览无遗。这个真如本性是一切有情万物众生平等共有的,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任何人都可以不假外求的证得这个清净自性。


  2.有余依涅槃-与前面所说的有余依涅槃相同,这时真如已脱离烦恼障,虽然还有微苦所依未灭,但是种种烦恼都已经了断,不再受众苦交迫了。


  3.无余依涅槃-能出离生死轮回苦海,烦恼既断,余依亦灭,所有微苦皆已离尽,和前面讲的‘无余依涅槃’相同。


  4.无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一般,此时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而应化世间,圆融无碍。因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会贪着于涅槃境界的安乐,而能观照众生疾苦,倒驾慈航,常为众生的依怙。有了真实的般若智慧,必然不会沾滞于生死轮回的空假,而能觉知诸法的虚妄,引导迷津,常为众生的明灯。经上说:‘因智慧故,不住生死;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能够证悟无住涅槃,就能悲智双运、染净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样,包容一切而不自以为包容,拥有一切而不自以为拥有,这种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萨不住一法而善运一切法的涅槃妙境。


  从以上各种涅槃的层次,可以了解涅槃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早已证悟了涅槃,只是还有身体的依报在,为有余依涅槃;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寂灭证入的是无余依涅槃;而佛陀五十年间行化各地、接应群机,过的是无著无染的无住涅槃生活,这种住而不住、应化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


  我们讲完了涅槃的种类和层次以后,为了使各位能更深一层的了脱尘劳、求断嗔恚,我接下来还要讲‘涅槃之后安住在哪里?’


  

二.涅槃之后安住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我们众生住在世间,住在五欲六尘的烦恼里,住在夜眠八尺的房子里,可是大家知道涅槃之后的菩萨、罗汉住在哪里吗?佛经里面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就是说涅槃的菩萨是在虚空之中。各位一听到住在虚空之中,心里也许立刻就会想到‘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消失了’的那种虚空,心里会感到害怕?不要怕!因为对证悟涅槃的菩萨来说,这个虚空是无所不在的空,无处不有的空,无相无不相的空,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那种千古亘在常存的空,住世时是一种清净满月的人格,出世时是一种自在明星的天慧;你如果懂得涅槃,那么,虚空宇宙之间,无处不为你的法身自性所遍满,毕竟空的境界,就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安住之所。

  佛经上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典故:有一次,唐顺宗问佛光如满禅师佛涅槃后的情形说: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无住,佛今在何处?”


  禅师就回答他: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意思就是说:佛的法身遍满虚空,理体常住于清净真如海里,是无为而为,无住而住的,不可以一般识见忖度。而唐顺宗不了解‘无住而住’的涅槃境界,就继续问禅师:


  “佛向王宫生,佛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皈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因为顺宗只从一般世俗的色身生灭去体会佛陀的存在问题,不能了悟佛陀的法身理体是无所不在的,因此佛光如满禅师又再一次开示他说: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


  佛陀的法身等然虚空,没有生灭缺漏,只是我们一般人用世俗肤浅的眼光去分别,起了迷妄之情,以为佛陀也有生老病死的生灭现象,反而不能体悟这个等然虚空的真如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事实上佛为了救度众生的一大事因缘,从真如而来应化于世;因缘既尽则灭向真如而去,而法身‘如来’、‘如去’,不增不灭,佛陀这种不住一法的涅槃境界,纵然是禅定功夫深厚的大菩萨,如果还有一丝不毫的迷情贪住,也无法到达涅槃的清净世界,金碧峰禅师爱钵几乎失却慧命的公案,就是一个佐证:


  他虽然成道证悟了,能够放下对其他诸缘的贪爱,唯独对于这个吃饭用的玉钵爱不释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细地把玉钵收好,然后才安心地进入禅定的境界里。


  有一次,阎罗王因为他的世寿终了,便差几个小鬼要来捉拿金碧峰禅师,金碧峰预知时至,就进入甚深禅定的境界里,几个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得;眼看没有办法向阎王交差,就去请教土地公,请他帮忙想个计谋,使金碧峰禅师出定。土地公想想说:“这个金碧峰,最喜欢他的玉钵,假如你们能够想办法拿到他的玉钵,他心里挂念,就会出定了!”小鬼们一听,就赶快找到金碧峰的玉钵,拼命地摇动它;金碧峰一听到他的玉钵被摇得澎澎地响,心一急,赶忙出定来抢救,小鬼见他出来了,就拍手笑道:


  “好啦!现在请你跟我们去见阎王吧!”


  金碧峰禅师刹那间大彻大悟,了知一时的贪爱几乎毁了他的千古慧命,立刻把玉钵打碎,再次入定,并且留下一首千古名偈:

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炼锁虚空;
  

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当下进入了无住涅槃的境界。


  所以要进入涅槃的虚空境界,必须不染一丝迷情妄念,如此进入涅槃空境,则凡情不能扰,世道不足虑,就能无处不安住了。


  涅槃虽然是远离世俗而安住虚空之中,可是这个澄明空境却并非脱离现实生活而证得,那么这个离俗而又住世的涅槃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内容呢?下面我就和各位谈谈涅槃之后的实际生活面貌。


  住世的涅槃生活,至少要能随遇而安、随缘而住、随心自在、随机应化:

  1.随遇而安的生活-像六祖慧能大师悟真法之后,为了避开四处争夺衣钵的人,在猎人队中藏身了十五年之久。每天虽然也随着猎人们到深山打猎,可是只要一看到有什么小动物误入陷阱,总会设法开网放生,又常常在休息的时候对猎人们宣说佛法慈悲大意。逢到猎人们把打来的野兽升火煮食的时候,慧能大师就到荒山野谷找些可以吃的树叶、野菜回来,寄在锅里煮;人家笑他有肉不吃,他就说:“我只吃肉边菜!”这样刻苦艰难的群居生活,慧能过了十五年犹不以为苦,因为他早已体证涅槃常乐的妙谛,所以能随所遇而逍遥自在,安住于不说法而随时说法,不持戒而处处持戒的境界。


  2.随缘而住的生活-涅槃之后的生活,是一种随缘而住的生活。像释迦牟尼佛,他虽然证得了有余依涅槃,可是依照金刚经的记载,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随缘而住的六度生活: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穿衣、托钵、乞食、用饭、洗脚、打坐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是最庸俗平常的生活,可是在佛法上,佛陀却完整的显现了涅槃境界的随缘生活:着衣,是身上放光;托钵,是手中放光;入舍卫城依次行乞,是足底放光;吃饭,是口中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皆放般若智慧光。像佛陀这样证悟涅槃的人,也一样要吃饭、睡觉,一样有行住坐卧,并不排斥世间生活,可是一粥一饭之中,早已泯除世间的贪爱痴迷,涵蕴着随缘而化的般若光芒,心月孤明,光吞万象,是与平常人的吃饭睡觉不一样的。


  3.随心自在的生活-证得涅槃的人,既然已经住于毕竟空境,对于眼前身旁的烦恼障碍,能够观照它的无常性空,自然不执取一法而生起爱憎心;心平行直,无处不自在,就是火宅欲海也变成了清凉安乐的国土。像《维摩经》里的维摩诘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过的便是这种住于红尘而不染一尘、自在洒脱的生活。焦芽败种的小乘行者,不能了知诸法空性,怕是姹紫嫣红,唯有大乘根基的大菩萨,才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4.随机应化的生活-真正的涅槃生活不是只求自己完成,能够随遇而安、随缘而住、随心自在,对境不起迷惑而已,还要积极的投入世间,以无上的智慧方便随机度化众生、成就有情。我们看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手持杨枝遍洒清凉,以甘露法水止熄众生热恼渴爱的火宅,这就是随机应化的涅槃生活。


  社会上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我们信仰佛教应该离群索居、遗世独立,众生也不管,社会也不管,国家也不管,每日茹素持斋、敛眉静坐就是佛教了,这种想法与佛陀随机应化的精神大相违背。佛陀证悟之后,并没有耽住于涅槃的快乐境界之中,五十年间风尘仆仆地往来恒河两岸,踏着滚滚黄沙,走进众生的家中,把佛法的甘霖也带入众生干涸的心田。今日我们佛教徒要秉持佛陀度众的大悲愿,走出山林投入社会,随机应化,回馈众生,使我们的社会更祥和利乐,充满幸福。


  涅槃之后的应化生活,可以说是儒家‘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是地藏王菩藏‘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心;随机而应化的普济众生、绍隆佛法,这才是涅槃的真正生活。


  

三.涅槃的体验与求证



 
  讲到这里,各位一听涅槃之后的生活是这样安然自在、自由逍遥的生活,一定也很希望证得涅槃,了脱生死苦海。我现在就从怎样知道有涅槃开始说起,来跟各位谈谈求证涅槃的方法和实例。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有涅槃的呢?这个问题很难具体答覆,就好像有人问你:“大海的水有多少?海里的鱼虾生物有多少?”让人觉得有无从答起之苦,因为这问题浩瀚得超出了我们认识的领域,已经不是纯知识的问题了。同样地如果有人问:“涅槃的形态怎么样?位置怎么样?年数怎么样?”这些问题也没有办法用譬喻、数目来表示,因为涅槃不是依靠俗世的任何事物形成的。非已生、非未生、非当生、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前五根所能识别,涅槃超越有漏世间的一切对待,涅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能用语言文字来直接描绘的。但是,经由对佛法层层渐进的证悟,我们还是可以体验到涅槃的存在。就像我们不能用手捕捉风,可是我们确知有风存在;同样地,我们虽然不能以色彩、形状来表示涅槃,却可以经由种种实证来体悟涅槃的存在。涅槃如虚空无法把捉,不能限定,超越我们感官的经验世界,涅槃就是佛的境界,‘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在这个清净的大智心里面,我们可以真真实实地体验到涅槃的存在。


  涅槃虽然不能经由经验世界的见闻觉知而获得,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它的存在性,譬如我们看不见微尘细菌,但是不能否定虚空中到处充塞着微尘细菌的事实。我们虽然无法马上体证涅槃,可是从一些已经证得涅槃境界的圣者教示中,可以确信涅槃是真实存在的。好比我们身体完好、四肢健全,但是当我们见到有人手脚被切除,痛苦得一声声凄惨哀号呻吟不绝时,便感同身受,觉得痛苦无比。涅槃就像火一样,不住在东西南北上下,可是两木摩擦时火苗即生,我们的清净自性涅槃也一样;当我们显发般若大智,以无限的慈悲之心,去感同众生的苦厄,解除众生的疑难时,我们的涅槃自性也能像火苗般熊熊烧起,遍满十方宇宙,无所不在。因此从常存亘在的大悲心、大智心处,都可以印证有涅槃存在。


  那么,我们又如何求证涅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以下三点来跟各位说明求证涅槃的方法:


  1.依于戒行-弥兰陀王问经里面有一段话,大意是:求道者若安住于戒行,精进修行,无论住于何处,皆可实证涅槃。如人有眼睛,立于何处,皆可看见虚空,涅槃以戒行为住所。因此只要我们以戒为师,精进修持,假以时日,就可以证得涅槃。


  2.依三法印修-我们要想求成佛道,必须遵循佛陀的教诲,谛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教理,了解诸法的空幻,对于一切万有现象,心中不起丝毫贪恋畏惧之念,止灭一切尘沙般的烦恼,不执不取、能所俱亡,能够如此,便能到达诸法静寂、爱执坏灭的涅槃境界。


  3.依三学、四摄、六度而学-欲修涅槃境,便要以‘戒、定、慧’安止我们的身心,用‘慈颜、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作为应化度众的方便法门,并且从日常行住坐卧生活的平易处,精进修持六度生活,日日摄心守正,时时转迷成悟,成就无量清净功德、无边殊胜力量,圆满了大般若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弘法的妙用,同于大乘涅槃所行。


  尽管求证涅槃的方法各自不同,但古德先贤证得涅槃的实例却是真实不虚的。大家听到这里,也许会这样想:那些都是道行高深的大德圣贤,我们凡夫俗子怎么能及得上他们呢?如果各位有这种想法,那就好像认为大龙眼树结的果实像橘子大,小龙眼树结的果比葡萄小一样,是一种妄执的错觉。在佛教里,人人可成佛;涅槃也是一样,人人能修证;我们从古德先贤证得涅槃的实例中,可以证明这一点:


  1.证悟涅槃与年龄无关-佛经里面记载,须跋陀罗到一百二十岁才证得涅槃,而舍利弗的弟子均头沙弥,七岁的时候就证得了涅槃,可见证悟涅槃的关键,在于心智是否成熟,和世间的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


  2.证悟涅槃与智愚无关-一个人能不能证悟涅槃,只看你能不能将自己的真如自性找出来,与我们所谓的智慧、愚痴、聪明、笨拙世智辩聪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最聪明的舍利弗能证得涅槃,最笨拙的周利槃陀伽也一样可以证得涅槃。各位有心想求成佛道的,应该对自己抱有无限的信心,依照佛法修持,有朝一日一定可以将自己的真如宝矿采掘出来。


  3.证悟涅槃与时间无关-例如憍陈如是佛陀顿悟以后最先度化的五大弟子之一,几天之内就证得涅槃;而根器较钝的周利槃陀伽,他用心修道,二十天内也就能证得涅槃;优婆离在为佛陀剃头的时候证得涅槃;至于跟随佛陀的阿难尊者,为了弘法大业,几十年过去都不能证悟涅槃,一直要等到佛陀得大涅槃之后,他才能卸除重担悟入涅槃。


  所以,我们能不能悟得涅槃,年龄、智愚、时间、空间这些外缘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个人信道笃伪、心妄心净、行持勤怠等内缘有密切的关连,《华严经》上说:‘智慧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如是不了知,悉由少学过’,就是说明涅槃的境界是要自了自断成就,而不在于外境外缘。


  证悟涅槃的人,他因为由衷的自在、无比的喜悦,往往在精神言语之间流露出般若的芬芳,让未证得涅槃的人看了,也分享到涅槃的安乐。像舍利弗初悟道时,目犍连看见他在路上行走,神情端庄安详,又惊叹又感佩的说:


  “舍利弗啊!你是否已经得到无死的甘露了?你是否已经觅得通往无死的大道了?你的容貌像一个有道的人,清澈得犹如盛开的莲花;你的神采安详庄重,宛如丽日和风一般。”


  舍利弗微笑地对目犍连说:“不错,我已经得到无死的甘露了!我已经找到通往无死的大道了!”


  后来舍利弗回到家乡,入了涅槃,他的弟子均头沙弥捧着他的灵骨去见佛陀,眼泪鼻涕直流,非常的伤心。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


  “均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无漏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随之消灭了吗?”


  均头哭着回答:“没有。”


  “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灭去了,而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你又何必哭泣呢?”


  均头一想,是啊!师父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师父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遍宇内,还哭什么呢?当下就领悟止泪了。


  所以,我们在世间上的有余依生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戒定慧的功德和菩提善根;有余依的生命有止尽的时候,无余依的精神慧命却能常存在人间,供养众生的空虚心灵,指引众生的迷昧愚行。


  优婆先那比丘尼的事迹,也同样可以作为涅槃不灭、慧命长存的证明:有一天,他在石窟里面坐禅的时候,被一条毒蛇咬了,他的弟子看到了,急得不得了,想赶快带他去求医,优婆先那比丘尼却静静的说:


  “不用了,蛇的毒液已经蔓延全身了!”


  弟子们一听,忍不住哭了起来。优婆先那很镇静的派人把舍利弗请来嘱咐后事。舍利弗来了以后,看见优婆先那平平静静的含笑坐,着一点没有临死的惊怖之情,觉得很奇怪,就问:


  “优婆先那!你被毒蛇咬了,眼见即将死去,怎么气色这么好呢?”


  “尊者!”优婆先那比丘回答道:“我最近修‘空观’,把自己安于无住涅槃之中,毒蛇只能咬我的色身,那里咬得到我已修证涅槃寂灭的心呢?”


  我们从舍利弗和优婆先那比丘尼的事例里可以知道:证悟涅槃的人,不仅能够出离生死,他的福慧功德更是巍然长存的。


    

四.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出曜经》里面有一句话讲得很好:‘无执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就是说明在佛教里面,求证了涅槃的境界是第一安乐的境地。但是,有的人不能体悟涅槃的究竟之乐,以为涅槃的至乐只是压抑身心的短暂之乐,这是很大的误解。

  譬如:弥兰陀王就曾经以此质疑那先比丘:


  “求道者为求涅槃之乐而抑制六根的享乐,使身心受到苦受,那么证得的这个涅槃之乐,不是交织着痛苦的快乐吗?”


  那先比丘就开示他:


  “王所谓涅槃为苦,这个苦不是涅槃本身,是实证涅槃的阶段,求得涅槃的过程。譬如有人要学艺,受种种磨练之苦,而终能享受快乐。苦乐是个别的东西,不能视为一物。”

  所以,涅槃之后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去除贪爱、舍诸有执、止灭烦恼欲念的世界,是众德圆满的乐土,是绝对无执无碍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涅槃之后的境界是:


  1.无生的境界-涅槃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槃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有一位拉车的车夫,拉着沉重的货物,日夜兼程的赶路,一急之下,车子掉进路坑里去了。正在心急如焚的时候,来了两位过路的人,合力把车子抬了上来,其中一位路人就对车夫说:


  “车子拉上来了,你要拿什么东西来谢我们?”


  “没有东西可以感谢两位,心中感谢!”


  “你把‘没有东西’给我们好了!”


  “‘没有东西’怎么给你们呢?”车夫为难的说。


  “总有一个‘没有东西’可以给吧!”这位行人仍然执意地索取‘没有东西’的东西。这时站在一旁不开腔的另一位行人终于开口说话了:


  “他说‘没有东西’,就已经给我们一个‘没有东西’了,怎么还要一个‘没有东西’呢?”


  涅槃的境界就是泯除各种无意义的分别、对待、有无、生灭,不生一法而融摄一切法,不起一念而涵盖三千的‘没有东西’的境界。


  2.无住的境界-涅槃既已不生不灭,还住在那里?涅槃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证得涅槃之后,这个法身如如不动,住在荡荡涅槃城。涅槃城在那里?‘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柳暗花明十万户,敲门处处有人应’的气象便是涅槃城。


  3.无我的境界-真正的涅槃,是打破那个我执,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所以涅槃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经上曾经记载:有一个外道向佛陀诉怨:


  “世尊,你的教法什么都好,只有一个‘无我’太可怕了,我无法信受。”


  佛陀告诉他:“我亦说‘有我’啊!”


  佛陀的这个‘有我’,是剥去层层我执外衣的‘真我’,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涅槃之后的境界里,已经去除我执之我,存真如之我,好比黄金去了杂质,发出灿烂的大乘光芒,发出慈悲、平等的光辉,普照世间众生。


  4.无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那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真是说不完、道不尽,而这些涅槃的芬芳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就好像有个出家的比丘独自禅坐修行时,一个外道见到了,就问他:


  “你是在修来生的安乐吧?”


  比丘回答说:“不!我修的是现生乐。”


  涅槃之乐不是死亡之后才能得到,涅槃大乐是息去一切热恼,当下就可体证的。


  各位听我讲了这么多涅槃境界之后,是不是很向往呢?我期望大家精进求道,不要把涅槃当成来生乐,应该视为今日事。希望人人都能找到真实而究竟的常乐我净,体会诸佛千古无我涅槃的妙谛,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祝福大家法喜充满,福慧无量!

TOP

续 94

第四集


给世界佛教青年的建言


 
                        

时间:西元一九八五年七月廿九日
                       

地点: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对象: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主题演说



  
世界佛教青年会主席帕乐伯先生、各位世界佛教青年代表、各位贵宾:

  今天,世界佛教青年的菁英,能有机会聚集在中华民国,在这座庄严堂皇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举行一九八五年学术会议的开幕典礼,有将近两千余人参加如此一盛会,邀约本人在此发表主题演说,至感荣幸。


  我们翻开世界各地的报章杂志,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局势,正处于动乱不安的状况,到处以强凌弱,以大吃小。全人类的思想,正走向自私危险的边缘,到处疑嫉打击,残害善良。可以说:当今时代和当今人类,亟需佛陀的正法予以安定,亟需佛教的真理予以匡正。


  中国儒者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全世界可爱的佛教青年们,此时此地,藉此盛会,亦可发出宣言:‘为苦海泛慈航,为兴教立榜样,为人间悬慧日,为世界作桥梁’。因为青年的美德,乐观进取,牺牲奋斗,尤以佛教青年,信解行证,慈悲喜舍,是这一个时代人类的希望。


  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要自发自动,自主自强,确定我们的宗旨--慈悲济世;立下我们的目标--共享和平;我们的方法--积极参与;我们的努力--鼓舞发扬。我们佛教的青年,应以诚挚的服务,代替自修自了;以实用的教法,代替谈玄说妙。以往来沟通彼此,以实践扬弃空谈。


  遗憾的是目前佛教弘法的方式太过古老,学佛的观念太过腐旧,信者护法缺乏热忱,僧众弘法又少积极。现在全世界的佛教,最需要的是把佛法人间化,义理生活化。佛教要走入社会,走进家庭,把贪婪消除,把嗔嫉埋葬;因为唯有佛法才能引导世界人类,唯有佛法才能净化人心,这个重责大任,舍我世界佛教青年,其有谁欤?


  一个国家,要靠青年;一个团体,更要青年;佛教青年更是为人间增添了光热。从佛菩萨的圣像看来,都没有胡须,这就可以知道佛教是青年的佛教。佛陀在三十多岁的青年时期成佛证果;舍利弗、阿难陀也是青年阶段就分担了佛陀度生的责任。善财和龙女、妙慧和均头,更是佛教青年悟道的模范。玄奘三藏二十六岁入印求法,惠能行者二十四岁证悟禅法……从古到今,可以说:时代,这是青年的时代;佛教,这是青年的佛教。


  我们知道:苦海终有边际,漫漫长夜终会有光明的来临,希望我世界佛教青年,不论僧俗,不分男女,每个人把弘法当做家务,把利生作为事业,慈悲不光是口号,和平不光是宣传,我们竖起菩提心的旗帜,确立八正道的目标,怀抱四无量心的胸襟,奋发四弘誓愿的精神,每一青年佛子,都应该秉持六度四摄的方便,三学五戒的轨范,对世界国家,对众生人类,必定尽心尽力。我们佛教青年,虽有出世思想,但更要做入世的事业,因为佛国待我们栖息,苦难的人间更要我们奉献!


  今天,全世界科技的发展,造福人类物质生活的享受,但全世界大众精神的开拓固然要人际间的交流,而全世界大众更需要佛法的充实与抚慰。我们青年佛子,先要自己以身作则,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协助,以道为友,以教为命,包容异己,接纳十方。佛教是全法界一切众生的,百川汇归大海共一碱味;各族入佛,同为佛子。愿我佛教青年做人间的太阳,像佛陀──佛光普照!愿我佛教青年做人间的海洋,像佛法──法水长流!


  祈求三宝加被大众!谢谢!
                                  

(一九八五年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主题演说)

TOP

续 95

发扬佛教──为和平而团结


时间:西元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廿三日
                      

地点:美国西来寺
                      

对象:法师、专家学者



 
  各位贵宾、各位专家学者: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和平的愿望,人人都有权利要求过安定、福乐、没有战争恐惧的生活,因而环保、禁核、限武的呼吁,原子能用于和平乃至和平祈祷的种种行为,但这些并未能有效而具体地达到和平的目的,因为‘和平’并不光意味着没有战争或战争停止,而是要求永久的安宁。经云:‘内有不平不和之心因,外有不和不平之事缘,彼此互相影响,世界才永无宁日。’故只重禁核等外在措施,而不重内心之净化,皆非真正的和平。

  和平,非一人之力可成;和平,乃集多人团结之力。本次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以此为主题,实含有深远之意义,今以数点微见,就教各位方家。



一.如何和平



 
  (一)以无我观致力和平

  《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盖‘我’为纷争之源。因‘我’而自私,因‘我’而执着,因‘我’而爱染,因‘我’而纷争。‘我’之一念,令人永不安宁。《法华经》譬喻品说:‘我见太重之人,喻如饿鬼。’故欲求世界之和平,必须无我;无我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和平。

  佛陀开示比丘云:‘衣服不慎撕破,内心会懊丧;树叶在身旁掉落,内心毫不介意。实因衣服有我执而起爱染,树叶与己无关不起爱染故也。’

  为了唤起世人舍此执染之错见,佛陀说法时,即以‘缘起无我’之正见,纠正众生以自我为中心之谬见,进而以无我之实践利益众生,以无我之精神处事待人。因为无我,则无对待;因为无我,则无颠倒。故‘无我’所招致之和平,乃根本之和平。


  (二)以慈悲行实践和平

  慈悲是佛法之根本,《法句经》云:‘众生皆畏死,无不惧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杀勿行杖。’吾人若能彼此易位,若能视众生如己,则实践慈悲不难。

  中国南北朝时,佛图澄为救度被残害之无辜百姓,以慈悲化度视人命如草芥之石勒、石虎,普救天下苍生,即脍炙人口之一例。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则皆佛法。

  吾人如有此共识,当见他人痛苦时,即能以悲心拔除其苦厄;当见不欢时,即能以慈心施予安乐。《涅槃经》云:‘慈息贪欲,悲止嗔恚’。人人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果能如此,则世界才能和平。


  (三)以尊重心谋求和平

  人人都喜欢被人尊重,郤容易忽略去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佛法在恭敬中求’是学道的基本要件。每一个人生存的空间都有其发挥一己之长的地方,就如眉毛在人的颜面上,与眼睛、鼻孔比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功用,但微妙处就在少不了它,否则人的颜面就不像个人。中国的古人一直主张:君子不为苛察,要敬人、爱人;记人之长,忘人之短;要扬人之善,勿讦人之恶。

  五指互相尊重,才能团结一个拳头,一个拳头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谋求和平。

  中国战国时代为人称颂的‘将相和’故事,即蔺相如尊重廉颇,并得到廉颇尊重之回报,赵国文武大臣得以和平相处,使赵国能避免强邻的侵扰,迄今仍为化戾气为祥和之范例。

  佛教的信仰,念佛拜佛,都建立在尊重上。没有尊重,彼此猜忌,彼此贱视,焉能和平相处?信徒尊重三宝,佛教才能和平有序。没有尊重的和平,不能持久;欲图持久之和平,必须建立尊重之心。佛门大众若能互重互敬,团结一致,则祈愿世界和平当非难事。


  (四)以平等心进取和平

  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初成道时,即宣告曰:‘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此一生佛平等之宣言,实为万亿众生得救之明灯。

  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佛陀常说:‘我不摄受众,我亦是僧数。’佛陀常为有病比丘洗涤衣履,给失明弟子穿针缝衣,向初学比丘忏摩,佛陀以平等心与僧团大众相处,实践平等心,从未以统治者自居。

  《杂阿含经》里的四不可经,也说明平等的原则。佛陀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皆能为僧’、‘四姓皆可出家’、‘不轻后学’等主张,处处都树立了佛法的和乐、平实、平等的风范。

  吾人要见世界和平,必先呼吁普世之人建立平等心,大国小国平等相处,各种族平等相处,唯有平等心才能进取和平也。



二.如何团结



  
  要和平,必须团结。团结之口号,人人会喊,但付之行动,实非易事。因为人人要别人和我团结,自己郤不肯与人团结。不团结,一盘散沙,没有力量,怎能和平?试申述团结之道如下:


  (一)容纳异己才能团结

  人性之弱点有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之病。因为不能容纳异己,所以难以团结。语云有容乃大,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拣细流。不能容纳他人不同之思想、言论、风格,怎么团结?

  中国历史上,齐桓公能用敌方的管仲,故能称霸中原,而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誉;唐太宗之所以能称为明君,不仅因他团结敌对之人,更能用不同政见之贤臣,故有大唐盛世,迄今华埠之唐人街所以念念不忘也。当初布希和雷根竞选总统提名,不幸落败,雷根罗致为副手,彼此相容,故彼此皆能成为一代之雄。联合国大厦矗立于美国土地之上,设若美国不容异己,何能有此组织?美国能容世界上不同之种族,故美国能成其大。

  佛教乃世界上最无排他性之宗教。佛陀组织教团,‘四姓出家,同为释民’;刹帝利之王子,首陀罗之贱民,佛陀同样看待。拜火教的大迦叶,好玄论的迦旃延,佛陀皆能摄受为僧团中的中坚。因为佛陀容纳异己,故十大弟子各有专长,才有千二百五十人皆能得道之美谈。

‘万花齐放,百鸟争鸣’,人类真能做到,必能成为美好人间,‘容纳异己,罗致十方’,大家有此心胸,必能发挥团结力量。


  (二)分工合作才能团结

  人之身体,眼耳鼻舌,各司其职,如眼看耳听等,分工合作使人体发挥其功能。现代社会科技学术,亦重集体创作分工合作,如建筑之分工,如管理之分层,越分越精,越分越细。凡一事业,无不集多数人之努力以完成,所谓分工合作,正体现团结精神。

  佛教传播两千余年,因其教义适应各种人士根机之需要,故分有南北传部派之不同,显教与密教各家之差异,此本很好之现象,惜两千多年来,佛教前辈只知分工,不知合作,形成互相排斥,互相非难,同为如来一代时教,禅与净之不容、南北传之法执、僧俗之异见、显密之分界,使佛门不能团结,各方多事。若效法六根之分工,团结为一身,如百川流入大海,沛然莫之能御。

  经云:‘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世间乃众缘和合之世间,如水与土,平常物也,但将二者合制为佛陀圣像,则尊重无比,此亦和合为贵之明证。

  眼前乃一多元交流沟通之时代,凡一切学术、思想、主义、宗教等,尽管不同,但能互相融和,相互合作,即能实现团结、实现和平。


  (三)充实力量才能团结

  所谓团结,没有力量即不能团结。昔年梵蒂岗呼吁世界和平,即有讥嘲者问说:‘教宗有多少军备?’当然军备不是唯一力量,但充实力量为团结之资本,殊无疑义。

  佛陀住世时,中印度摩竭陀国为一新国家,正拟攻打毗舍离城之时,求教佛陀致胜之道,佛陀阐释治国七法不危之道,治国七法,即为充实力量,即为团结一致,有团结力量,方能谋取和平。

  中国儒家有‘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思想,佛教亦有自觉自立自强之主张。佛教之参禅念佛持咒之修行,皆为充实力量以抗拒烦恼忧苦。《八大人觉经》云:‘菩萨常念广修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吾等佛教徒,有以智慧充实自我力量,有以信心充实自我力量,有以慈悲充实自我力量,有以愿力充实自我力量。有力量自能团结,有团结才能和平。


  (四)牺牲奉献才能团结

  今世之人,人与人曰要团结,团体与团体曰要团结,国与国间曰要团结。其实彼此间唯利是图,钩心斗角,能团结者几?团结之道,首赖牺牲奉献。

  佛陀因地修行时,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如此牺牲,才能赢得众生尊敬,有尊敬才易于和谐团结。

  今人为一己之利,争得对簿公庭,六亲不认;为一己之见,争得恶颜相向,视如冤仇。一句话不顺耳,终身怀恨;一名称不能改,万般皆苦。如此执着,如此计较,些许牺牲不愿,一点奉献不甘,欺凌压迫显示权力、攻讦伤害表现威风,如此行径,只有招来怨恨与报复,怎么团结?不能团结,又焉能和平?

  团结必须和谐,和谐必须团结。团结必能和平,和平必能团结。

  当此天下扰扰暴力频频之际,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揭橥‘为和平而团结’之义,相信我佛大度包容万法平等之精神,必能逐渐为世人认同,创造一圆融和谐之大千世界。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主题演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