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道品助修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这是第六个问题,智首菩萨问如何‘修涅槃因’,本段经文是说七觉三空。七觉分,又叫七菩提分,或七觉支。《阿弥陀经》上不是也说:‘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就是说的这个。三空,这‘空’空了,无相、无愿,都空了。那么智首菩萨又问了: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怎样修习这种菩提的念觉分,念觉分怎么修习?
择法觉分:又怎样好好地修行择法觉分?择法觉分就是我们怎么能知道什么法是对的?什么法是不对的?我们怎能有这种择法眼来修择法觉分呢?智首菩萨这样问文殊师利菩萨。那么这些现在都不需要答覆,后边的偈颂都是答覆这些前边所问的。
精进觉分:怎样能修习精进觉分?怎样能好好修习精进,向前去精进,不向后退这种的法门呢?精进就是不懒惰,精进!但是人人都愿意懒惰,不愿意精进,所以得想个什么办法善修习精进觉分呢?
喜觉分:怎么样来善修习欢喜佛法这种的菩提心?怎么样能令欢喜法这种的思想不断呢?
猗觉分:怎样能使令修习轻安的这种觉分、这种的情形不断?猗觉分就是轻安,轻安就是修习禅定的时候,觉得很舒服的,有一种很自在、很快乐的感觉,坐在那儿就不愿起来了,觉得这坐的时候比什么都好,也比吃什么好东西都好,把其他什么都忘了。得到轻安的这种境界,这是坐禅的人一开始有这种舒服、很自在的受用,很快乐的。
定觉分:怎样才能得到定觉分?能‘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怎样才能常常在定里边?怎样修习呢?
舍觉分:怎样才能知道是法、非法,把非法舍掉,把一切贪爱也都舍掉,这要怎么样呢?这都请问文殊师利菩萨。
空:怎样才能真得到空了呢?
无相:也没有一切相了。
无愿:什么都空了,相也空,愿也空。怎样才能破执著,得到这三空呢?智首菩萨这么请问文殊师利菩萨。
D3、二段明离系果分二 E1、六度四等 E2、具足十力
今E1、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这一段是问六波罗蜜,加四无量心,也就是如何‘满菩萨行’,所以智首菩萨又问文殊师利菩萨: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怎样才能修习圆满了檀波罗蜜?檀是梵语,译为‘布施’,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波罗蜜也是梵语,译成‘到彼岸’,或者‘彼岸到’。就是你没有做完的事情,这是没有波罗蜜;你事情做完了,这叫波罗蜜。好像你吃完饭了,这吃饭波罗蜜;穿上衣服了,穿衣服波罗蜜,因为你穿上衣服,这波罗蜜了,穿好了;你睡觉睡醒了,这睡觉波罗蜜。说:‘你这法师尽讲穿衣服、吃饭、睡觉,我们不愿意听这个。’你不愿意听这个?你办不到不吃饭,你办不到不穿衣服,你办不到不睡觉。那么你既然办不到,这讲一讲又有什么关系?叫你到波罗蜜、到彼岸,这不是很好的吗?
道在浅中求啊!修行,不要好高骛远,想要跑到天上去求道,说:‘现在火箭发明了,我将来坐火箭到天上去求道。’你这个妄想今生恐怕不能打完,不能满愿的。虽然科学发明,你要是想坐火箭到天上去,或者到月球去求道,这个妄想未免打得太没有价值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做完了,做到圆满了,这都叫波罗蜜。那么波罗蜜在这个地方讲,是说从生死的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到涅槃的彼岸,叫波罗蜜。我们布施波罗蜜,布施到彼岸了。可是布施要存一个‘三轮体空’的思想,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能施,没有一个所施,中间也没有一个受者。没有能施、所施、受者的思想,那么你这个布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这才是真正圆满檀波罗蜜。
尸波罗蜜:尸,本来是尸罗,那么只用一个字,就是尸波罗蜜。尸是戒律,就是波罗提木叉。波罗蜜,还是‘到彼岸’。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戒律是其中之一。阿难请问佛:‘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我们以谁为师呢?’释迦牟尼佛就答覆阿难:‘我在世的时候,你们以我为师;我入涅槃之后,就以戒为师。’所以佛入涅槃之后,一切的出家人都要受戒律。怎么有戒律?就因为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六群比丘常常犯戒,犯了一条戒,佛就给说一条戒,以后不可以犯了,以后犯就堕地狱,就这样说的戒。那么佛在世说戒,大家都遵守戒律;佛入涅槃,一切出家人就都要依戒来修行,所以要以戒为师。
羼提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就是忍辱波罗蜜。忍辱力量很大,无论哪一位修道,应该要学忍辱。释迦牟尼佛当初都做忍辱仙人,各位常听到《金刚经》上就有忍辱仙人,歌利王割解他的身体,他都不生嗔恨心。我们现在是佛的弟子,有没有人来割解我们的身体呢?没有。那么假如有人来割解身体,我们能不能忍?有的人说:‘我可以的。’有的人就说:‘等遇著再说。’有的人又说:‘说实话的,不可以。’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以释迦牟尼佛的德行,都有人去割解他身体,他都忍著,不生嗔恨。现在没有人割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要嗔恨。你说这和释迦牟尼佛比较起来,我们是不是应该生大惭愧?我们是佛的弟子,为什么不能取法于佛?为什么不能照著佛所修行的行门去修行?释迦牟尼佛那时候没有人为他说法,说忍辱波罗蜜是怎么样忍辱,他自己就会忍辱;我们现在天天听经闻法,有人说我们一个不好,就受不了,不能忍了,烦恼就来了;甚至于——啊!要气死了。唉!真是可怜!
忍辱是最妙的一个法门,你若真能忍了,不觉得忍辱像吃黄连那么苦,而是觉得它像喝甘露那么甜,这才有受用呢!‘张公百忍,九世同居。’所以佛讲忍辱波罗蜜,是非常好的,我们若能躬行实践这一个‘忍’字,就会有大的成就。你修这个‘忍’字,先要从哪个地方入手?我现在告诉你,你们要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普通的,要把‘一切有为法’,看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要看一切法,都如幻如化。一切法也就是一切事,也就是一切的境界,也就是你每天面前的所遭所遇,这都叫一切法。你在这个时候,面对现实,能认识,能人办事,不要被事来办(绊)人,不知怎么样好?能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
现在我主要要告诉你们一句我在美国所用的妙法。什么呢?就是Everything is okay.怎么样都可以,没有问题!你能以什么事都没有问题了,这就是一个‘忍’,看什么事情都很平常的,不执著,天地间一切的事情,都是如幻如化!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什么你起烦恼?就因为你很愚痴;你若聪明的话,绝对不会有烦恼,烦恼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若没有烦恼,你的智慧就现前了。为什么我们记忆力那么差?说是:‘我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很好;老了,就没有记忆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