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影疏》上讲:“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菩萨的幻化游戏非常巧妙,按照众生适合的方式,会有种种不同的显现,这叫“行权方便”。所谓的“嘻笑怒骂都是方便”!
比如德山棒、临济喝等,就属于禅宗的方便。当有缘的人来了,他接机的手段非常妙,瞪你一眼、呵一下、棒一下、表示一下、吹一下毛,就能使学人的情识立断,而悟见本心。但这是高层次的方便,只有在高证量的师父和大根器的弟子之间才会施行。
总之,这是赞叹诸大菩萨已经具有圆满的内证,所以所起的妙用不可思议!能顺应众生的根机,把他们直接或间接引向究竟果觉,这叫做“行权方便”。
第五、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嘉祥大师解释:“理就是藏。”佛法藏就是指理体,理体中含藏无量性德,叫“佛法藏”。
理和事是一对。一切的事相从哪里来?就是从本体而来,这个本体也叫做“理体”。这个“理”不能理解成一般讲的道理或者世俗法的某一部分的原理。那为什么又用“理”字呢?实际上,一切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法尔道理。比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因缘、果报?为什么会起这样的作用?说到底,就是法性本来如此,由秘密法性本自有缘起上的规律、作用。
因此就可以说:“千理万理,同归一理”,就是指心的本性或本体,所以取的名字叫“理体”。这理体也就是“佛法藏”,一切佛法都是从这里流出,一切教法都是诠释它,所谓修证出现一切功德,也都是从这个本源显发出来,所以叫“佛法藏”。
对这本具的佛法藏或者万法的理体,通过修行使自己证得,就叫“入了”。所以《法华经》说:“善入佛慧,通达大智。”真正得到佛法的成就,就是指善巧证入了佛的智慧。大智慧指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本性。
再按照“从果向因”来解释,又可以说:“佛法藏”指佛果的一切功德法。本性中具有无量无数的性德,从中开发了多少功德、能起多大妙用,这是无量劫也说不尽的,这叫“佛法藏”。
对于这佛果无量功德法的宝藏,能够圆满实证,就是“究竟彼岸”。按这样解释就知道,这次“无量寿法会”里的无数菩萨实际都是大权示现、从果向因的菩萨,已经证得了如来一乘果海(已经成佛),但不舍因地的行为,来参加这次法会,赞助释迦佛弘扬净土法门。
“究竟彼岸”,“究竟”指登峰造极。“竟”就是完成,已经到达终点了。《净影疏》里讲:“彰果毕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就是表明已经证到究竟果位,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叫做“究竟”。
总之,这些大菩萨已经证得佛果,从果向因,仍然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化现在十方世界。这一次是来参与释迦佛的法会,共同弘扬净土法门。
所谓“皆遵普贤大士之德”,要知道清凉国师解释的三普贤:位前普贤,位中普贤,位后普贤。位前普贤,我们要发这样的愿;位中普贤,登地现见了本性,自己知道本性如何,就会称性发起普贤广大行愿,然后在这地位里实际去行持;位后普贤,已经证得佛果,但不舍因行,因为发的普贤行愿正好成佛之后彻底实行。所以初、中、后“皆遵普贤大士之德”。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4-1 19: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