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教篇(二)

二二、彻法底源



  必须认识现代人的根性,尤其认识现代社会的危机。在所有宗教裡面,体现、认识时代危机的,巴哈伊教算第一。他们能在这麽短的时间,在全世界有如此规模的发展,就是因为契机。人一接触,真的衷心欢迎。他讲到整个世界和平,全人类的团结、互助合作。而佛教讲的不是一个地球,而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星球、一切众生,团结合作,比他的范围更大。他们邀请我去讲演,我会将《华严经》的思想介绍给他们,拓开他们的心量。一个地球太小了,既使全世界团结在一起,以后还有星际战争,还是不安全。如果我们拓展到整个星际都能够和平合作,这才得到真正的安稳。

  不但佛教内部的所有一切经论不分彼此,我看其他宗教的经典也都不分彼此,我都能够讲。现在有些宗教跟我接触,希望我去讲他们的经典,天主教请我去讲《玫瑰经》,香港的巴哈伊教也请我去讲经。这决定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为什麽?我知道根,根是什麽?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根。你要是真正把这个根找到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就圆融了,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找到根就圆了,只找到枝叶还不圆,因为这个枝与那个枝对立,还有矛盾,一定要彻法底源。真正找到底源,世出世间法都通了;都是一体,哪有不通的道理?我去讲ji 督教的《新旧约》,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巴哈伊教请我去讲经,也是《大方广佛华严》,是一不是二。你们看不出来,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自私自利没有放下,起心动念还有个「我」。「我」是头一个障碍,只要有「我」在,就是有自私自利。还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你就还在佛门外,没有进门,这是实话。

  希望下一次我们再邀请印度教,来为我们讲六道轮迴。六道轮迴这个说法非常古老,最初是婆罗门教(即印度教)说的,不是佛教说的。他们怎麽知道有六道轮迴?印度教的修行人都修禅定,这是佛法裡面讲的世间的四禅八定。他在定中,亲眼见到六道轮迴的状况,所以他明瞭,但他不知道六道轮迴是怎麽来的。这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之理,而世尊出现于世,就是说明六道轮迴的来源,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63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二三、和平共存共荣



  我在澳洲参加两个会议,一是澳洲政府办的「多元文化论坛」,另一是世界性的「世界宗教和平组织」,总共有三十多个宗教团体参加。我们接触之后,知道大家都有共同的理念,真是非常难得。各个宗教现在都觉悟了,知道这个世间zai 难频繁,而且非常严重,都希求大家居住在这个地球上,能和睦相处,互助合作。他们提出来,希望每个宗教团体在宣扬自己教义的时候,不要攻击其他宗教。

  我听了也很受感动,可是这个理念虽好,很不容易落实。大家多年来都在研究讨论,如何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这是真正的学问,真实的功夫。但如果只是几个宗教领袖在一起谈论,依旧无济于事。因此,我向「世界宗教和平组织」建议,如果真正想达到和平共存共荣的目的,第一需要财力来推动这个事业,所以我建议他们设立基金会筹募基金。并加强「世界宗教和平组织」,希望它是个强有力的组织,是全世界宗教的大团结、大同盟,以此来推动和平共存共荣的理想,成就这个事业。

  有了财力,有了强有力的组织,接着就必须要有很好的教育。所以,我建议他们,一定要办一所「多元文化大学」,来培养专业人才,将我们共同的理念,向全世界人民宣扬,消除一切错误的分别、执着,这样全世界人民才能和睦相处。所以,应该创办一个卫星传播公司,来做这个工作。由各宗教的领袖、传教师,对全世界人民讲经说法,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唤醒大家的意识,这个理想就能实现。

  我的建议他们都表示赞同,我也全心全力帮助他们推动。我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係,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我们这个做法,实在讲就是大乘佛法的落实。我告诉与会的大众,各个宗教都是第一,没有第二;佛教第一,ji 督教也第一,天主教也第一,yi si  lan教也第一。佛所讲的法第一,《新旧约》也第一,《古兰经》也第一。大家都第一,就没有争执了。我们看《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用五十三位善知识,来代表我们现实社会的各行各业,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这样才能生起真诚的恭敬心,实践普贤菩萨的教诲:「礼敬诸佛」(这是真平等)、「称讚如来」,这两句经文就落实了。

  我们学习《华严》,一定要平等礼敬一切诸佛,这是基础;连礼敬都无法落实,其他的都不必谈了。诸佛是谁?一切众生就是诸佛。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而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这个说法是方便说法,不是真实说法。佛在《华严经》、《圆觉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才是真实说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而现在不是佛,因为现在有妄想、分别、执着,把自己的佛性蒙蔽、遮盖了。虽然蒙蔽、遮盖,你的佛性并没有失去,所以你还是佛。诸佛眼中看大家都是佛,而我们凡夫见到诸佛,不承认他是佛,这正是经上讲的「相随心转」。你是佛心,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是菩萨心,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你是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这是「境随心转」,其中的道理很深广,永远说之不尽,一定要自己去悟入。

  有一次,我参观澳洲的广播电台,见到他们的经理与员工一团和气,任何时候见面都很亲切的打招呼,我们非常讚歎!他告诉我:「我们不重视阶级观念,在这裡,每个人的工作都第一。你做卫生,卫生第一;你站服务台,服务台第一;你做经理,经理第一,每个人都是第一。做清洁卫生的地位与经理平等,都是第一。我将分内事情做得很好,就是第一。」这是《华严》的理念。真正明白之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第一,佛第一,我也第一,我与佛一样平等。

  我们没有想到澳洲人有这种观念,所以我们把大乘佛法介绍给他,他很容易理解,这是澳洲人有福。这个电台是多元文化的电台,规模不算很大,是普通的广播公司。但它每天以六十四种语言播出,特别照顾少数民族。我去参观之后,他要求我介绍佛法,他每天给我们十分钟,希望我们提供节目给他。我也同意,这是一桩好事。

  今天大家若能捨弃自己,为社会整体福祉来着想,为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共存共荣来设想,这个世界还是有救的,还是有前途的,不至于是世界**。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遇到这些真实智慧的老师,见到现前社会动乱,确实会感到前途一片茫然。所以,我们遇到的,以佛法来说,都是真正的菩萨。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真正是个菩萨,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都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整个世界众生着想。我遇到这些人,心裡非常欢喜,我愿意全心全力的帮助他们。我一无所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样都不要。佛祖告诉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句话是针对自己而说的;对众生,我们要全心全力热诚服务,虽然热诚服务,心地还是清淨不染。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二四、访兴都教后感



  「兴都教」,也称印度教。印度教与佛教的关係非常密切,它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溷合成为的一个新教,许多教义都是採取佛教的,自己并没有明文的经典。他们崇奉的三位大神:大梵天王、那罗延天王、大自在天王,我们在《华严经》上都读过。他们认为梵天是宇宙的创造神,就是ji 督教所讲的造物主;认为那罗延是守护神;而大自在天王主管世界的成住坏空,相当于现代国务院的总理,一般讲的总务。他们相信这三位是一体的,而真实说,不仅这三位是一体,一切众生都是一体。

  我讲经时,常用树来做比喻,如果你会观树,就会开悟。我们将树上每片叶子,比喻作一个众生。一枝树梢有几片树叶,如果你见到树梢,就会知道这几片树叶是一枝树梢生的,是一家人。再往下观察,原来这几枝树梢有同一个树枝,于是才知道原来这麽多的树梢(就是这麽多的家庭),是共同发源于一枝。像中国人族姓这麽多,皆是炎黄子孙,几千年传下来,传了许多支派。然后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共同一个祖先,这是找到树枝了。再往下去找,原来这几个枝是生在一个干上,是同一个根源。再去追究,它有一个本。

  从这个比喻细心去体会就能知道,佛说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同一个根,同一个体,这个体就是自己的真心自性。唯有佛法找到了根,找到根,虚空法界的问题才得到整体的解决。真正把问题解决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再也没有对立与排斥了。

  不但释迦牟尼佛是如此教导我们,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也是如此教化众生。换言之,就是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对于事实真相彻底了解,讲经说法就契理了,不管是长说、短说、横说、竖说、深说、浅说,都不违背事实真相。第二契机,他的程度能理解多少,就为他讲多少,譬如一棵大树,若他只理解树梢,你就为他讲树梢,他听了欢喜;他能理解树枝,你就为他讲树枝;他能理解树干,你就为他讲树干,如此才叫契机。

  我们也参观了印度教的老人院、孤儿院,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也曾经参观过这些场所,像美国的老人公寓,香港称为安老院,新加坡称为老人院,澳洲称作退休村。他们的医疗设备,及对老人的物质生活供应,都相当完善。少数的还办音乐会提供老人娱乐,有时一年有几次表演,有的一个月办一次。实在讲,人到老年,这些娱乐纵然摆在面前,已经没有兴趣了,老年人关心的是明天。明天是讲来世,这一世已经走到尽头了,来世的状况如何?如果有人时常能为他讲三世因果,为他讲来世,他会有兴趣。对老年人的精神教育,我们即使是以歌舞、戏剧来供养,内容也是讲来世,让他明瞭怎样悔改,求得来世美满幸福,这是真正圆满的养老。

  六道轮迴是古印度宗教普遍承认的,印度有很多宗教的修行人,修禅定有相当深的定功,在禅定境界裡见到这个事实。我们现在了解,六道是六个不同的空间,其实不同的空间很多,不只六个。现在科学家讲时空的维次,我们现在居住在三度空间,见不到四度、五度、六度,乃至无限度空间。佛说空间的维次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裡变现出来的,原本没有,原本的时空就是一个,即佛家讲的一真法界。现在科学家几乎承认,至少有十一度空间存在,但是还无法进入。

  我们见到一些书上写,也听人家常讲,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古老的预言家,能知道现今社会上发生的事。假若你有四度空间的能力,将界限突破了,就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见不到过去、未来,这是障碍。佛说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就能突破空间。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你能断一部分,你就能突破几个层次。经上讲,佛的能力是圆满的,因为他全部突破了。菩萨的能力不如佛,还有一些层次不能突破,也就是他的定功还没有达到圆满。阿罗汉的能力就更差了,阿罗汉的天眼只能见到一个大千世界。

  从前我们认为一个大千世界是一个银河系,若是依照黄念祖居士所说的,范围就更大了。黄老居士认为一个银河系是经上讲的一个单位世界,所以一个大千世界就有十亿个银河系。今日科学家用科学仪器,连娑婆世界的边际都无法达到。而佛说不必用仪器,只要定功把产生时空维次的因素消灭,我们的本能就恢复了。

  但大家不要误以为修禅定就是每天盘腿面壁打坐,那是修禅定的样子。因为一个人行住坐卧中,坐的时候很定,是用这个形象来提示,不是教你装模作样。惠能大师在《坛经》裡为我们解释坐禅:「外不着相谓之禅,内不动心谓之坐。」我们在《坛经》裡读到,能大师天天舂米、噼柴,这也是坐禅,因为没有动心,没有着相。

  能大师这两句话,来自《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佛教大家修学的总纲领。无论你修学任何宗派,任何法门,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纲领就是这两句话。「不取于相」就是不着相,用现在话说,不受外面境界的诱huo;不必离开外面境界相,只要不受诱huo就是不着相。「内不动心」,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起贪瞋痴慢,不起是非人我,就是「坐」。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坐禅。念佛是坐禅,持戒是坐禅,研经是坐禅,持咒也是坐禅,这是佛门的几种修行方法。

  再扩展开来,《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一行业不是坐禅。只要你明白「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道理,就是真用功,就是真功夫。这个功夫成就了,就能把时空界限突破,我们本有的智慧能力就恢复。修学要知道原理、方法,才能深入,才能提高自己的境界。为别人说法,一定要知道观机。像那些老人,我们照顾他物质上的生活起居,这是鸡毛蒜皮,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将来生到善处,这个功德无量无边。

  现今是天下大luan,伦理道德没有了,善心善意没有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没有道义,因此社会不安定,世界没有和平。我们要挽救世道人心,要抓住重点,不能说废话,因为没有时间了,而且大家也没有真实智慧去思惟、思考。所以,在今天对大家讲法,愈简单扼要愈好,一定要掌握重点。

  我教导大家,只要将「五戒十善」做好,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你就得救了。五戒十善若捨弃了,说个不好听的话,来生决定堕三恶道。所以,最基本的五戒十善,自己要认真修学。「五戒十善」详细讲解,在《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一定要多读。而劝导大众只讲淨土殊胜,劝人念佛求生淨土,其他的都不必谈。若是讨论教理,对佛学院的学生可以谈,对大众则无一点用处。你讲得再好,都不契机,现在救命要紧,大家没有时间听其他多馀的。我们自己这样修学,自己得度;我们帮助别人,别人也能得度,这就是功德圆满。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二五、如何落实多元文化



  科学技术的发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触层面广了,生活空间大了,因此,与不同文化、族类、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如何才能和睦相处,这就得落实佛陀教育。

  学习佛教育绝不只是一种精神享受,若如此认为,学佛只能得到一半的利益,甚至一半还不到。佛陀教育是整体的、全面的,包括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以,必须将佛陀教学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使我们整个生活就是大乘佛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此次细讲《华严经》,目的也在于此。希望诸位用心体会、学习,才能真正帮助人们,都能过着真实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不仅是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永远幸福美满,这才是佛陀教育的目的。

  落实的原则、方法,就是「四悉檀」、「四摄法」,《华严经》乃至所有大乘经教,几乎无一句、无一字离开这个原则。所以,以四悉檀、四摄法,就能将整个佛陀教育落实,使一切众生如同在华藏世界、极乐世界那样和睦、快乐。方法、原则有了,手段是教育。佛知道这个道理,而且佛应用得如此圆满,使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只要能认真实行,这个时代一定承平,人民一定幸福,国家一定富强;若疏忽了这一点,则社会动乱,国家衰微,人民痛苦;这就是《礼记》所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我在澳洲参加了两个会议:昆士兰的「多元文化论坛」,和雪梨的「世界宗教和平组织会议」。他们的理念都值得讚歎、佩服,但是仍无法落实。昆士兰的「多元文化论坛」,从九六年开始邀请我参加,我亲自参加过四次,而且每个月我都派代表参加。可是至今仍在原地踏步,进展非常缓慢。直到不久前,主持论坛的尤里先生告诉我:他与格里菲斯大学合作,成立一个「多元文化活动中心」。现在澳洲政府、教育界都非常重视这桩事,我也全心全力赞助、推动。

  这次的「世界宗教和平组织会议」,我是第一次接受邀请参加;这个组织是世界性的,已成立多年,有三十多个宗教团体参加,他们共同的理念,就是希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有不少宗教家提出,传播教义时,不要批评、攻击其他宗教,这是多元文化落实的一个起点,但这样做还不够。若只是半年开会一次,聚在一起谈谈,永远不能落实。

  他们对我很重视,会议只有两小时,每个宗教团体的发言大概五分钟,而他们给我三十分钟。我告诉大家: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ji 督教也是教育;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ji 督教是上帝的教育,天主教是神的教育,yi si  lan教是阿拉的教育。唯有突破宗教框架,走上教育的途径,才能落实多元文化,帮助苦难众生,进入幸福美满的生活。

  任何宗教都希望人民生活幸福。「神爱世人」,这个世人是不分族群、宗教的,这才是博爱。其实,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是一个整体,若明白此理,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佛家讲「平等真法界」,佛教第一,ji 督教也第一,天主教也第一,各个宗教都第一,才能和睦相处,如果有高下,就不平等,必须要知道这个道理。

  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是多元文化的共同体,眼是一个族群,耳是一个族群,鼻是一个族群,个个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都是第一,没有第二,所以身体才健康。若说眼第一,眼不要耳,这个人就生病了。身体是整个宇宙的一个浓缩模型,宇宙的複杂与我们身体的複杂是相等的。身体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没有两样。

  《华严经》告诉我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是共同一个生命体,如身体是同;眼能见不能听,耳能听不能见,这是『异』。「同不碍异,异不碍同」,这显示出多元文化的融合,彼此没有冲突、矛盾,确实做到和睦共处,互相尊敬,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就是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不是佛的意思,当然更不是我的意思。佛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全是事实真相,绝没有掺杂一句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这就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

  如果把这些原理与事实真相参透了,你就能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一念自性,一念自性就是我们自己。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我们也有三身。法身是体,报身、应身是作用,有体、有用。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法身,你能认知这个事实,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通达明瞭,这个智慧就是报身,报身是自受用。然后我们这个身体,才会真正无条件的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应化身,应化身是他受用。现这个身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没有任何条件,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无条件;为善人服务无条件,为恶人服务也无条件,佛菩萨度人天无条件,度饿鬼、畜生、地狱也无条件,心地永远清淨、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报身。《华严经》所说的圆满报身、清淨法身、千百亿化身,是说我们为大众服务,这只有真正认知才能落实。因此,要让全民认知,除了教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

  我在大会上建议,要加强组织,设立基金会筹募基金,并办一所多元文化大学,各个宗教的领袖、传教师,就是大学的老师。没有组织,不能推动教育,有完整的组织,会议的决定才有机构来执行、推动,有组织、有钱、有人才就一定会成功。我相信全世界各个阶层的领导人,都需要接受这个教育,这个教育所教的就是三桩事:人与人的关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係,人与天地鬼神的关係。关係都处理好了,在此世间行道就一帆风顺,正如《华严经》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不从教育下手,永远不能推展,理想变成了妄想,最后不能实现。

  要挽救世间的劫难,化解自然灾害,就要推动全民教育。人心向善,环境就变好了,佛法讲「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有科学理论做依据。「世界和平组织」,终极的目标,要有一个卫星传播公司,二十四小时将我们共同的理念、教学,利用科学技术,传送到全世界每个家庭。这是世界全民教学,推动整个世界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化解歧视、误会、争执,如此理想才能落实。这是我们在这一世纪中,弘扬佛法主要的理念,我们讲经说法都是围绕这个理念,佛法就活了,「活学活用」。换言之,全世界任何一个宗教,他们的理论、经典、修行方式,都应当要活学活用,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

  我们很幸运的能参与这项工作,这是济世度人的工作,参与这个工作者,在佛法就称之为「佛菩萨」。释迦牟尼佛就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这样的人,我们对他的敬仰之心就生起了,就很乐意的向他学习,也很乐意参与这项工作。我们与释迦牟尼佛的地位是平等的,大乘佛法永远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们推动清淨、平等,平是和平,等是等同;从事、推动这项教育工作,我们这一生就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然而要与世间一切族群和合,首先家要和,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先从一家和睦做起。所以,一定要懂四悉檀、四摄法,这是佛陀善巧方便到了极处。把四悉檀、四摄法落实,家就和了。你治理一家公司行号,这家公司行号就和了;若治理一个国家,国家也和了;我们教育全世界的人民,世界人民就和睦了。如此,佛陀教育就落实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二六、密切往来 建立友谊



  香港亚视来访问,问我:「佛法的理念与其他宗教如何结合?可不可能?」我说:「这是可能的。」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都是仁慈博爱,宗教就是爱的教育,其目的在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所有的宗教有共同的根本,只是教学的方法、仪式有别,正是佛法讲的「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都归结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怎麽不能团结?

  新加坡外交部的政务次长,曾和我交换意见,他提出很重要的建言:宗教与宗教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要密切交往,经常不断的往来,建立友谊,时时在一起互相讨论、学习,增长智慧、学问、见识,我们所希求的目的决定能实现。他对新加坡每个宗教的领导人,非常讚歎,认为他们都有广大的心胸,能接纳不同的宗教。所以,新加坡虽是小国,足以给全世界做个好榜样,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二七、入不二法门



  我们接受yi si  lan教「皈依协会」的邀请,与他们讨论了许多问题。大乘经的最高原则,就是「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法华经》讲的「佛知佛见」,宗门讲的「明心见性」。若yi si  lan教与佛教是二,你就不能入门;世出世间是二,也不能入门;我与人是二,也不能入门。不二就是一,称为「一真法界」。所以,有「二」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就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若能回归到「不二」,回归到「一」,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是入佛位,佛与众生的差别在此。因此,修学掌握到原则,进步很快,违背原则就不得其门而入。佛讲性相不二、因果不二、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皆是不二,这就是原理原则。

  yi si  lan教的总结,就是两句话:「顺从真主,和睦待人」。佛法讲「随顺性德」,性德就是真主,只有自性是真的。「主」是主宰,主宰是什麽?就是《华严经》讲的能现能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心性变现的。佛家称「心性」,他们称「真主」,名称不同,意思一样。

  虚空法界有多少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全是心现识变的。佛在大经上讲,离开性识,无有一法可得。法相宗讲唯识,「唯」是独一;他们说「唯一的真神」,法相宗说「唯一的性识」,这不是一桩事情吗?

  至于不同的部分,是因为生活习惯不相同,居住的地理环境不相同,譬如新加坡人住在热带,西伯利亚人住在寒带,所以这个地方穿得单薄,那个地方穿皮衣。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与历史文化不相同,差异在此。不同的只是小节,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教我们生活过得舒适、幸福。所以,教法、手段不相同,是有原因的。

  学佛就是要求开智慧,彻底明瞭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讲的「诸法实相」。真正通达、明瞭的人,就称之为佛陀,称之为菩萨;其他宗教称为神,称为圣人,称为神的使者,名称不相同,实质没有两样。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佛法与其他宗教很容易沟通。智慧开了就圆融,《愣严经》上二十五位菩萨修行证果叫「圆通」,个个都证圆通,个个第一,没有第二。通很重要,圆通就更妙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